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

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黨風廉政建設的好與壞,成效如何,是不是真正能體現各級黨委或政府職能部門的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責任承擔,這不但關乎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更對全面深化改革、切實保質保量謀求科學發展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

  【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1】

“有責必擔當,不落實或落實不好都要嚴肅追責,對黨的領導作用不發揮、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等問題,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也上查一級,追究領導責任、黨組織責任。”在十屆市紀委六次全會上,市委書記丁巍再次表明了對落實“兩個責任”、全面從嚴治黨的嚴格要求。

去年以來,我們牢牢抓住責任落實這條主線,圍繞“履行哪些責任、怎麼履行責任、失職失責怎麼辦”構建落實“兩個責任”的工作機制,建立了可落實、可比較、可認定的“3+x”責任體系,實施責任追究131人,釋放了有責必問、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今年是“主體責任深化年”,我們必須持續深化加壓,讓“兩個責任”落地生根。

 深化黨組織主體責任,是夯實“兩個責任”的關鍵。新修訂的黨紀處分條例首次寫入主體責任,而且在表述中把以往強調的“黨委(黨組)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負主體責任”改爲“黨組織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要負主體責任”,範圍更寬、標準更高、責任更大、要求更嚴。全市各級黨組織作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領導者、執行者和推動者,要緊跟形勢,牢牢地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對主體責任進行層層分解,科學劃分領導班子、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之間的責任界限,明確下級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及履責要求,真正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避免落實主體責任上熱、中溫、下冷,層層遞減的問題。

深化第一責任人責任,是夯實“兩個責任”的重點。在上級和我市巡視巡察中發現,有的黨組織一把手管黨治黨觀念淡薄,只抓權力,不抓監督;有的原則性不強,一味遮醜護短,甚至爲違紀違法者說情開脫。各級黨委(黨組)書記作爲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失職瀆職”的觀念,切實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政治生態和幹部健康成長負起責任。要做到“既掛帥又出征”,以上率下,層層示範,把責任傳遞給班子成員,推動主體責任全覆蓋。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要抓好“一崗雙責”,把管事與管人、抓業務工作與抓從嚴治黨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深化監督執紀問責,是夯實“兩個責任”的保證。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紀委在管黨治黨中承擔監督責任,既是監督主體、執紀主體,也是問責主體、管理主體,必須“敢”字當頭、不辱使命。要以嚴格的監督問責督促全市各級黨組織深化落實主體責任,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紮實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專項監督檢查,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多種方式,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嚴肅追責,不斷強化領導幹部守土有責的政治自覺。要強化派駐監督工作,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對重大問題該發現沒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

夯實“兩個責任”,關鍵看行動,根本在擔當。全市各級黨組織、紀檢監察機關和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努力開創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

  【關於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2】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營造良好從政環境和政治生態以及黨內政治生活新常態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的重要前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這“兩個責任”,是相互聯繫、互爲依存的一個整體,必須共同發力、同向出力。全面落實“兩個責任”,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必須用好“三手”。

  黨委“不鬆手”。各級各地黨委及其組成部門,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承擔主體責任,必須牢牢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抓在手上、擺在突出位置,堅決做到“不鬆手”、“不鬆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的黨委對主體責任認識不清、落實不力,有的沒有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之事,存在不想管、不願管、管得不緊等問題,習慣於、滿足於抓經濟、抓發展,而忽視了黨風政風的淨化。這樣做,不僅不能營造好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活新常態,還會使黨內生活庸俗化、形式化、非正常化,也會給官場“潛規則”、“關係網”有了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只有黨委成員時刻繃緊黨風廉政這根弦“不鬆手”,尤其是黨委“一把手”切實發揮好第一責任人的作用,才能將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真正落到實處,使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活新常態蔚然成風。

 領導“不甩手”。領導帶頭,萬事不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員幹部特別是“一把手”領導幹部的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的作用發揮很重要。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樑不正倒下來”。一些地方動不動就發生腐敗窩案、串案、前腐後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把手”不能自覺做到清正廉潔,不能爲班子成員以及下屬下級樹好樣子。有些地方“一把手”幹部長期遊離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之外,樂於當“甩手掌櫃”,不聞不問,甚至甘願做歪風邪氣的製造者、傳播者,特別是一些高級幹部倚仗權勢大、位置高,而無所顧忌、爲所欲爲,嚴重踐踏黨風政風。不盡責,就必須被問責。對於如此不在狀態、不作爲甚至亂作爲的“一把手”幹部,唯有嚴肅問責、嚴厲懲戒,才能倒逼黨內政治生活風清氣正,還社會以公平正義。

 紀委“敢出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重在“嚴”,貴在“狠”,強在“快”。要改革紀律檢查體制,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增強權力制約和監督效果,保證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作爲行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監督責任的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在任何時候都能堅決做到“動真碰硬”、“敢於出手”,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真正讓“達魔克斯利劍”發揮“驅魔降妖”的威懾作用。隨着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紀委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加強,但是,還需要各級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及其幹部能夠始終堅持做到守土有責、執紀有責,並堅決做到不畏權勢、該出手時就出手,絕不能當政治“應聲蟲”,更不能當不作爲、不出手的糊塗官、太平官。

責任重於泰山。權力大,責任也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職責明確,更要履職盡責。這就要堅持做到黨委“不放手”、領導“不甩手”、紀委“敢出手”,三“手”並用、五指併攏,從而形成反腐倡廉的強大合力和威懾力。如果責任不明確,出了問題不追究責任,反腐敗這個艱鉅的任務就不可能完成,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會成爲一句空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決策部署也難以落地生根。




更多熱門心得體會文章推薦:

1.2015作風紀律整頓心得體會

2.2015紀律作風心得體會

3.2016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4.個人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5.社區幹部紀律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6.2015新常態新作風心得體會(最新)

7.2016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心得體會

8.2015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共三篇)

9.深化兩個責任持續改進作風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