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精選3篇)大綱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精選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精選3篇)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1

護士能正確使用語言溝通技巧,語言表達清晰、準確、溫和,學會使用保護性語言,禁用傷害性語言。注意語言的科學性,通俗易懂,便於患者理解,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且護士的行爲舉止都體現出穩重大方、處事得體、熱情接待患者的同時,也得到患者的尊重,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語言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對方,使患者感到親切和被關心,護士通過耐心仔細傾聽,全面瞭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在護理過程中,患者感到焦慮和不理解時,鼓勵其提出問題,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利於患者的康復。

選擇恰當的稱呼:恰當的稱呼是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關係的起點,且給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護士與患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要以開放式詢問進行溝通,不要稱病號、姓名。對患者恰當的尊稱,使其感到被關懷並解除緊張心理,主動配合治療。

優質的護理服務

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提高護患溝通技巧是現代護理所必需的,只有用現代護理理論和方法實踐護理才能滿足醫學科學發展的需要,提高臨牀護理服務質量。

優質的護理服務,良好的護患溝通技巧更能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及對醫院的信任,密切了護患關係。有研究表明,護士的服務態度欠佳或溝通技巧不當是被投訴的重要原因。由於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欠佳,被動服務不能及時,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延緩疾病的恢復,增加患者的不滿意及投訴甚至會增加護理差錯的發生率,導致護理服務缺陷的發生及護理質量下降。可見護患溝通,誠信服務需要持續不斷的改進,以提高護理質量,從而變被動服務爲根據患者所需提供增值服務。

微笑可以增進護患溝通

微笑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情緒語言”,是人際交往中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患者可以從護士的微笑中獲得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增強堅持治療的信念。患者入院時護士愉快積極的情緒可以感染患者,使其恐懼心理逐漸減輕,護士與患者交往過程中,微笑是容易被接受的具有親切感的行爲,患者的情緒受疾病的影響波動很大,護士用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樂觀豁達的情緒感染患者,給患者留下良好的“首印效應”,使患者擺脫困擾,勇敢面對現實,產生積極的心態,爲以後的護患交往打下良好基礎,加速疾病的治癒。

培養溝通能力

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和醫療體制改革,帶來了患者價值、護理科學技術價值、道德價值及經濟價值間的諸多衝突,要最大限度減少上述衝突所致的護患糾紛,必需要求護士有較高的溝通技巧。充分發揮高年資護士溝通能力的特長,對年輕護士進行交流技巧培訓,提出她們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指導他們說話時注意語速放緩,語調放低,遇到問題要採取理智的方式使患者情緒穩定,遇到患者情緒波動時,要加強巡視和安慰,及時解決患者的問題,做到患者牀前多停留1分鐘,緩解患者緊張心理,逐步改變年輕護士僅以完成工作數量爲目的的`工作態度,提高護患溝通技巧。

加強護士的業務和素質培訓

在提倡整體護理的今天,要求護理專業人員不僅要有紮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更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人際交往能力。嫺熟的技術是良好溝通的基礎,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藝術,護士要有同情心及良好的職業素質,不僅要有嫺熟的操作技能,操作時的無痛技術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通過嫺熟技術體現護士的職業素質,使患者減少對穿刺的恐懼,而且要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降低工作的難度關係,提高工作效率。

總之,護士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能發展及促進良好的護患關係及時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真正接受科學的、整體的、全方位的護理,使護理服務從以疾病爲中心的被動服務轉變爲以患者爲中心的主動服務,增加了護理人員的誠信服務意識和提升護患溝通技巧,提高了服務質量。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2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用超語詞性提示溝通

言語直接溝通信息,而超語詞性提示可以輔以生動而又深刻的含義。超語詞性提示就是我們說話時所用的語調、所強調的詞、聲音的強度、說話的速度、流暢以及抑揚頓挫等,它會起到幫助表達語意的效果。如:“我給你提點意見”這句話,如果說的聲音低一些,語氣很親切,就被人理解爲懇切的幫助;如果聲響很高,語氣又急又粗,就會被人理解爲情緒發泄;如果加重“你”這個詞,就突出對你一個人的不滿意,等等。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用目光接觸溝通

目光接觸是非言語溝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它既可以表達和傳遞情感,也可以從目光顯示個性的某些特徵,並能影響他人的行爲。目光接觸可以幫助談話雙方的話語同步,思路保持一致。但目光相互接觸時間長,則成凝視。凝視往往包含多種涵義,有時帶有敵意,有時也表示困苦。病人對護理的凝視多是求助。在臨牀上,護理和病人交談時,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觸檢驗信息是否被病人所接受,從對方的迴避視線,瞬間的目光接觸等來判斷對方的心理狀態。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通過面部表情溝通

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緒和情感的生理性表露,一般是不隨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識調節控制的。這就是說,無論是護理對病人抑或病人對護理的面部表情都主要是思想情感的流露。在某種情況下,即使可以做出掩蓋真實情感的表情,那也只能是暫時的、有限的。所以,護理對病人的表情是以職業道德情感爲基礎的,當然也與習慣過程和表達能力有關。至於病人的表情,有經驗的護理很容易總結出規律來,只要留意,就能“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弗洛伊德說過:“沒有一個人守得住祕密,即使他緘默不語,他的手指尖都會說話,他身體的每個汗孔都泄露他的祕密。”因此,護理應當善於表達與病人溝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細心體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有的護理話語並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說多少話都起作用。“微笑是最美好的語言”,這句話頗有道理。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運用身段表達溝通

這是指以揚眉毛擴大鼻孔、撅嘴、揮手、聳肩、點頭、搖頭等外表姿態進行溝通的方式。這些方式相當於無聲的語言,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例如,誠懇友善地向他點頭,激動、溫暖和安全感就會油然而生。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交往雙方之間的距離。有人將人際距離分爲四種:親密的,約0、5米以內,可感到對方的氣味、呼吸、甚至體溫;朋友的,約爲0、5~1、2米;社交的,即相互認識的人之間,約爲1、2~3、5米;公衆的,即羣衆集會場合,約爲3、5~7、0米。護理要有意識地控制和病人的距離,尤其是對孤獨自憐的病人、兒童和老年病人,縮短交往距離,更有利於情感溝通。但對有的病人交往距離過短,也會引起反感。

護理非語言溝通技巧:接觸

接觸是指身體的接觸。據國外心理學家研究,接觸的動作有時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按中國的文化背景和風俗,除了握手之外,在醫院這樣的公共場合,只限和兒童接觸較爲隨便。對成年病人,護理的某些做法如若得當,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爲嘔吐病人輕輕拍背,爲動作不便者輕輕翻身變換體位,攙扶病人下牀活動,對手術前夜因懼怕而難以入睡以及術後疼痛病人進行背部按摩,以示安慰並分散注意力,以及雙手久握出院病人的手,以示祝賀。這些都是有意的接觸溝通,有鼓勵支持的作用,可使病人願意說話,願意剖析自己,改善態度,增強病癒信心。

  護理溝通技巧心得體會3

  1、語言與非語言的重要性

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持有和藹可親的語言,微笑的面容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取得患者的信任,這樣不僅能減少醫患矛盾,而且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對護理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2、溝通技巧的運用

2、1 要對患者使用得體的稱呼語

使用稱呼語是護士和患者進行交流的起點,護士使用得體的稱呼語不僅會給患者留下一個好印象,也會爲以後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護士對患者使用稱呼語的原則有以下三點:①根據患者的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選取恰當的稱呼語。②不可以用牀號取代對患者的稱呼語。③與患者及其家屬談話時,應使用適當的敬稱以示尊重。

2、2 對待患者要有真情實感

多數人在患病後,其各種心理活動、情緒舉止都會變得十分消極,而消極的情緒又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所以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時,應該以樂觀向上、熱情開朗的情緒來感染患者;以沉着、鎮靜的心情來安慰患者;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感來同情患者。

2、3 對待不同的患者要採用不同的溝通態度

護士對待患者的態度直接影響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護理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護士必須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這就要求護士對待不同的患者要採用不同的溝通態度。在對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時,護士應該耐心、細心,儘量使患者感覺不孤單,在與患者交流時應儘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患者明白要回答的問題,這樣不會讓患者有不適感。

2、4 學會傾聽

與患者交談時要全神貫注的注意傾聽對方的語言,不要輕易打斷患者的談話,在溝通中出現停頓的地方時,護士可重複患者談話中的最後一個詞,使患者確信護士在傾聽,並鼓勵患者繼續敘述,從敘述中瞭解新信息。

3、善於溝通,避免或減少護理投訴、糾紛的發生

3、1 轉變觀念加強服務意識

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學習溝通技巧,充分認識溝通重要性,從病人角度出發,大力推廣人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爲主動服務。

3、2 加強護士專業技能培訓

提高護理操作技能,減輕護理操作爲病人帶來的外在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3、3 加強護患溝通與交流

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注重於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恰當運用安慰性語言切記傷害性語言,對有需要患者,護理人員應主動提供幫助,避免糾紛。

3、4 學習心理知識和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心理知識,提高說話的感染力和親和力,讓患者願意與你交流也願意聽取你的意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