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選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10篇

精選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精選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10篇

精選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10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心得日記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書心得日記 篇1

讀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深有感觸,魯迅把日記與妄想症患者的內心獨白結合在一起,表達出了自己所想的內容――在這個“吃人”的社會中,人性無存,良知泯滅,要走出現狀只有改變“吃人”的惡習。

《狂人日記》中“吃人”一詞也在文中屢屢出現。而文中的人物都是吃人團伙中的一員,他們青面獠牙,滿目兇光:趙貴翁、路人、孩子、打兒子的女人、狼子村的佃戶……他們都十分怪異,像是毫無人性的野獸而並非人類,他們似乎要把“我”生吞活剝。雖然他們有的認爲吃人的理所應當的,有的認爲不應該吃但是還是要吃,不過他們都是吃人的人,他們想要將我“吃”掉,卻還是放不下僞善的面具,他們要將我逼死,然後,像“海乙那”吃死肉那樣將我吃掉,而“我”的親哥哥竟也參與其中,到頭來,“我”也未必沒有吃過人。揭示了那樣不見天日的社會中不讓好人有一方生存的淨土。

小說用犀利的筆調批判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和人們的墮落。用一個狂人的眼光述說這個社會的黑暗,讓人充滿恐懼。那個慘無人道的社會中,人們彼此之間只存有戒備之心,沒有友誼,沒有關愛,他們不懂得團結起來,他們只看見烏雲密佈的天空,撥開雲霧,想不到或許就能看見陽光。他們是一羣可悲而可憐的人,他們只是被動的在黑暗的社會中漸漸變得自私自利,漸漸變得狼狽不堪。他們不相信自己,更加不相信別人,所以他們在無休止地墮入黑暗的深淵,無論“狂人”怎樣呼喊,終究喊不回他們的靈魂。所有的嚴重最終只是瘋言瘋語,無人理睬,他們只會想着怎麼把他吃掉……

比如小說的第一節中狂人記道: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因爲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裏,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醫生開了藥,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裏,卻是這樣的情形: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現,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符合邏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

小說以“救救孩子……”這句話而告終,最後的省略號使整篇文章意味深長。這句話是“我”無助的呼聲,是在那黑暗的社會中苦苦掙扎的良知,是對祖國未來的希望。因爲那些原來無憂無慮生活着的孩子們,本可以過一個快樂的童年,而現在卻也加入了吃人的行列,也開始漸漸變得冷酷無情,那些已經吃了許多人的人骯髒的心靈再也洗滌不清,無法再回到純真的模樣。所以,“我”只希望那些還未吃過人的孩子們儘早懸崖勒馬,不要成爲慘絕人寰的大惡人!

通過小說我們看見了悽慘的舊中國,舊社會的人們就像生活在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裏,與他們相比我們是無比幸福的,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裏沒有戰爭,沒有“吃人”的人,也沒有使人發狂的事物。所以我們更加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爲現在所得到的一切感到慶幸,珍惜和諧社會,熱愛我們的祖國,攜手共進,共建美好家園。

讀書心得日記 篇2

這兩個星期,我看了一套書,叫《笑貓日記》。我看的這本書是說一隻會小的貓:笑貓,在尋找它?心愛的貓:虎皮貓的一個故事。

這一系列書中是圍繞笑貓這一形象展開情節的。笑貓是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的寵物,一隻男貓。但這是一隻善於用笑來表達心境的貓,一僅有思想的貓,一隻喜歡觀察人、也能聽懂人說的話的不平凡的貓。書中透過笑貓與其他貓們、狗們、小動物們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爲,反映的就是我們的社會現實。如《塔頂上的貓》,因爲嫉妒塔頂上虎皮貓的成功,衆貓使盡了壞招:“我們上不去,別的貓也休想上去!就算有誰上去了,我們也要把他滅掉!”嫉妒產生的摩擦甚至仇恨,實在令人心悸。但塔頂上那隻高貴的、優雅的虎皮貓,在療救好自我的傷痛以後卻悄然地離開了塔頂,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極大寬容。再看看《那個黑色的午時》這本書,我會隨着故事情節時而笑時而哭,會爲了笑貓他們的命運擔憂。太感人了,我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它告訴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完美的明天,也牢牢記住了笑貓常說的那句:無論你們在哪裏,我都要找到你們,手拉着手,生死不離……

讀完這套書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像笑貓那樣,勇往直前不退縮,僅有努力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讓我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以誠相待,以心換心。

讀書心得日記 篇3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魯迅是我國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還擔心讀不懂,翻開第一頁,靜靜地讀了起來。

文章不是很長很長,分爲好幾篇,每一篇都是一天所寫,就像是日記一樣,從這個“狂人”的日記中,我們看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所有人都想着如何去吃人,就連自己的親人都要吃自己,每天都是驚險的一天,都有人惦記着要吃你,描寫出了一個可怕無情的人吃人的社會,黑暗恐怖讓人害怕的一羣人,讀來讓人膽戰心驚。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這個社會多麼的無情和殘酷,不顧親情,什麼都不顧,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

聯繫魯迅先生所處在的時代背景可見當時真是的社會就像書中所描繪的那樣,人吃人,殘酷黑暗,老百姓就像那要被吃的人一樣,毫無防抗之力,而那時的政府就像是吃人的人,殘酷無情。生活在這樣之中的人除了折磨就是站起反抗,可是國人的心早已沉睡,魯迅先生就是用這樣的文章來喚醒國人的心,使中華民族站起來,奮起發抗。

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就社會,瞭解了那時的社會,是我對魯迅先生這個人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讀書心得日記 篇4

一天學生們上室內體育課,我說這節課老師們跟大家一起閱讀吧,讓我們走進知識的海洋,享受書籍帶給我們的快樂吧。我就順手拿了書架上的魯濱遜漂流記,之前聽過這個人物,但是說真的不清楚書中到底寫的什麼。出於好奇吧,我就認真的閱讀了一下。

剛翻開書,我就被故事的內容所吸引住了:魯賓遜是一個喜歡冒險的年輕人,他喜歡航海,喜歡一切和冒險有關的事物。他有智慧,他勇敢,他堅強,他樂觀向上,百折不回!

智慧是他的財富。魯賓遜用他的智慧馴服一個野人,做自己最忠誠的僕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學會了做麪包、造木船……

勇敢是他的動力。魯賓遜色用他的勇敢戰勝了海盜。他用自己的勇敢也戰勝了野人……

堅強是他的力量。魯賓遜用他的堅強,在一座荒島上生存了28年。他用自己的堅強讓一座荒島變成了世外桃園……

樂觀向上、百折不回是他生存的希望。魯賓遜用他的樂觀向上、百折不回的精神,知道了生活的艱難,知道了生活的樂趣……

看完之後,我就在聯繫自己。想象假如我是他,我能不能像他這樣有智慧,有勇氣,夠堅強,夠樂觀。真的是讓人不可思議!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向魯濱遜學習,積極向上,樂觀面對一切事情,真誠對待每一個人,讓生活豐富多彩,讓人生不再單調乏味。

讀書心得日記 篇5

在斯看來就是“吃人的實錄”,在這篇文章中,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感和苦難,這樣的社會,是如此的可怕,“非人性”的觀念,是當今一向存在的,只是我們這一代所未曾用第六感所感應到的,也許,是被電腦慣出了幾許病殤,所以第六感受到了嚴重迫害,就像哈爾濱的那座大橋一樣,其實隱患一向都有着,只是,“時機”不夠成熟罷了!當某些事物變成了一種“靈異”般詭異的時候,斯曾可想,而不知再不知,興許,在此刻《狂人日記》裏,寫的有些沉重壓過五指山,可是與此刻而言,對於斯的啓示便是一層又一層的灰煙瘴氣,這樣的瘴氣,已經讓我們原本過上百的壽命卻變得僅有還不到70歲。

可悲麼!不怎樣可悲,你的思想很深刻又能怎樣,你把問題看的清澈見底又能怎樣,你奈何不了什麼就像文中最終,寫的那樣,救救那些沒有吃小孩的小孩子們。可是他能救濟麼所以吶喊,儼然變成了“孤魂野鬼”的哀怨呼叫轉移的家底兒資本。

魯迅先生在文中把自我深入“吃人”的人際關係其中,原先他也一向再“吃人肉”,似乎他恍然的有點“愚魯”,可是呢斯人不知,的確很不知,在文中,看到一句話,一向重複不斷——:“便對麼”,他在反問什麼,他在吶喊什麼,“吃人的人”仍將延續他們的篇章,而先生呢一向重複:“便對麼”,這就讓斯想起少林寺的主持一樣,誠信誦佛,可是,從一個跑偏的想法來說,當道德和生存存在了嚴重的矛盾,試問一下,這解困之法該當何罪呢

回過頭來想想:時刻驚醒自我,一個無窮無盡的使命,斯能做的就是全力而爲之,可是不犯拙,是不太可能的了,相似的事情很多很多。

這篇文章讓斯聯想起一句話:“說高尚,誰在高尚!說低俗,誰又在低俗!”,這是何等暢快淋漓的一句話哉!!!斯也在最終有一疑問,便是上句話了。

讀書心得日記 篇6

今天我朗讀的書是笑貓的日記。我看的書是關於一隻小貓的:笑貓,找?心愛的貓:一隻虎貓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今天,老老鼠帶着一隻沒有尾巴的老鼠來到笑貓的頤和園。他說他看見煙囪上有一隻虎貓,笑着的貓立刻爬上了煙囪。沒想到,虎貓把笑貓推倒,把笑貓的腿摔斷了。很快,他們知道那是隻公貓。老老鼠終於把笑着的貓帶回家了。但是現在它變成了綠毛龜。在綠毛龜的幫助下,笑貓開始尋找虎皮貓。聽了綠毛龜說屋頂上有一隻虎皮貓,他們就出發了。在那裏,綠毛龜和微笑貓遇到了一隻波斯貓:雪兒。當雪兒終於邀請到了虎皮貓的時候,笑貓發現他心裏不是虎皮貓,就告訴了虎皮貓。那是因爲笑貓把它當成了虎貓。虎貓非常生氣,跑進屋裏到處抓撓。因爲這一次虎貓用顏料染了爪子,就成了梅花圖。因爲這一次雪兒專門舉辦了畫展,所以不自信的虎貓變得自信起來。

笑貓應該開始尋找它的新虎貓,所以它和雪兒說了再見,但是虎貓必須和笑貓一起走,所以他們一起走了。

終於有一天早上,笑貓終於見到了它心愛的虎貓。就在笑貓想說喜歡的時候,他喜歡了,但是虎貓的耳朵聽不見。原來。一隻虎貓的耳朵被一隻鍾震聾了。當微笑的貓要求老虎帶它回家時,老虎拒絕了。這是因爲微笑的貓希望虎貓的耳朵更好!

也希望虎貓好起來。讓我們一起祝福虎貓吧!

看完這篇文章,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如雨下。躺在牀上,我想起了中國的法庭糾紛。自古以來,多少朝代的大臣都是因爲嫉妒而合謀篡位,導致自己的國家互相爭鬥,讓別國搶了尾巴。你記得楊迪皇帝嗎?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被自己的心腹宇文化及殺死了。

嫉妒就像燃燒的火焰,而愛是充滿無私奉獻的溫暖火焰。所以我們不能嫉妒,因爲讓愛的火焰傳遍全世界!

讀書心得日記 篇7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笑貓日記中的一本《孩子們的祕密樂園》,我來給大家分享這本書的感受吧。

主要講了在春節裏的一天,翠湖公園裏來了一個馬戲團,這個沉寂的冬天終於熱鬧起來了!可是馬戲團裏沒有動物明星,沒有空中飛人,連大家喜歡的西瓜小丑也不能登臺表演,所有的節目都讓孩子們好失望。馬戲團團長說我們表演的是高雅的藝術。每個家長不想讓孩子落後,於是,家長們都會準時帶着孩子們去看馬戲。只有西瓜小丑反對馬戲團這樣做,他們把西瓜小丑趕出馬戲團。在笑貓和萬年龜的幫助下,西瓜小丑在楠木林裏組建了一個酷極了的馬戲班,每週專門爲孩子們表演馬戲,給許多孩子帶來了很多快樂。從此,楠木林就變成了孩子們的祕密樂園。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祕密,這個祕密只屬於自己。

讀書心得日記 篇8

1942年——1944年,戰爭與種族滅絕的'陰雲佈滿了天空,蓋世太保的鐵瓜伸向每一個無辜的猶太人,在歷史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猶太少女,1942年7月,由於壓迫猶太人的風聲緊急,他們家和另外四名猶太人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單調的飯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幾年不能出門、用水和去衛生間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使她的心田荒蕪,那裏已經成爲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爲作家和記者,可這個美麗的願望在當時那股勢不可擋的黑暗洪流下顯得那麼脆弱,像閃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寫道:這場殘酷也會告終和平與安詳會重新回來。在此同時,我必須執着我的理想。也許有一天,我能實現我這些理想!讀到此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靈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吶喊!

經過密室中無數個漫漫日夜,安妮由一個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蛻變爲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歲生日時,安妮有了驚人的成長。她已將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會層次,開始思考男女平等等問題了:現代婦女要爭取完全獨立的權利了!但獨立也不夠,婦女還應該獲得尊重!我譴責的是我們的價值系統,和不承認女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多偉大、多困難,同時也多美的男人!實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那樣一個戰火蔓延、人人自危、無數人倒在血泊中的時代,身居密室接近兩年的十五歲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見地談起了男女平等這個深刻的社會問題!讀到此處,我不禁感嘆,戰爭能摧毀一切,唯獨不能侵佔一顆堅強、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記》會一直流傳下去,控訴戰爭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用她真摯的文筆,感動和啓迪一代又一代人!

讀書心得日記 篇9

《笑貓日記》是由楊紅櫻阿姨創作的系列童話,主人公是一隻貓,一隻會笑的貓。很多心情,這隻貓都是用笑來表達的。它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還會皮笑肉不笑。它是一隻有思想的貓,相信性格決定命運。它喜歡觀察人,也能聽懂人說的話。非常有趣!

《笑貓日記》一共有許多冊,這些書裏的故事有時候會非常坎坷,但是到最後都會有一個美好結局。這些從嚴冬寫到金秋的故事,猶如溫暖童年的“心靈雞湯”,猶如陪伴我們成長的“心情寶典”。我們會在幽默好玩、美妙溫暖的文字中,發現一條聯通現實的祕密通道,我們會感動、會流淚、會哈哈大笑,會開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笑貓在這本書裏表現出了它的優秀品質,堅強、樂於助人等,我非常喜歡笑貓,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笑貓日記》不僅有一個個開心、好玩的故事,還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像笑貓那樣,勇往直前不退縮,只有努力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讓我懂得了有愛有付出,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就會有“奇蹟”的收穫!

讀書心得日記 篇10

20xx年2月9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永生的眼睛》,聽到這個名字,你一定會感到很熟悉,是什麼呢?哈哈,沒錯,這是在小學四年級語文教科書上找到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讓我極爲感動,受到了很大的啓示。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琳達一家人的偉大付出。琳達一家人爲了讓盲人重見光明,死後將自己的身體器官捐贈給他人,其中爸爸說的一句話讓我最是感動: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使他人恢復健康,那麼我們的死便是有意義的。很顯然,這句話是說給琳達聽的,但這短短的兩句話卻讓我反思了好多好多遍。

最後,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我總結: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給予,而不是索取。如果每個人都像琳達一家人一樣那麼無私,那麼,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22世紀,將會爲冷酷無情敲響喪鐘,將會迎接我們的,是真正充滿陽光、鮮花與愛的人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