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說課稿(通用5篇)

  語文說課稿1

  【說教材】

《畫風》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實踐創新的能力。這篇課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不難讀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文本極具示範性和啓發性。只要教師儘可能創設情景,教材利用適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讀,樂聽,樂說,樂想,樂做,就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說學習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這篇課文內容特點以及編寫意圖,我確定這篇課文的學習目標是:

1、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讓學生劃出人物對話的內容並指導角色朗讀課文,找準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2、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並把創意轉化爲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爲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這篇課文我準備採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鬆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啓發。

  【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於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的設計立足直觀探究理解,重點放在識字、聽說和閱讀理解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以人爲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爲本”加強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啓發。

  【說教學過程】

教學必須努力實現預設學習目標,教學要爲目標服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每個教學環節都體現一定教學理念。要捕捉生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環節說明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懸念揭題。(這個環節我準備五個步驟)

1、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好嗎?我想請咱們班的“畫家”—幫我上黑板畫幾樣東西,可以嗎?

指名板畫:房子、小樹、太陽、烏雲等,構成一幅畫。

2、猜謎語:“看不到,摸不着,沒有顏色也沒味道”是什麼?(風)。

3、我想把風也畫進去,誰能幫我畫呢?

4、揭題板書:《畫風》。

(這樣導入揭題,不僅新鮮有趣味,初步認識風的性質,過渡自然,又爲下面理解“畫風”埋下伏筆)

(二)認識生字、鞏固識字。

1、媒體或圖片出示三個小朋友人頭像,試着讓學生給三個小朋友命名,激發情趣。

2、讓學生跳讀課文,找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姓名(即生字),相機出示。

3、指導讀寫生字。[包括拼讀生字,識記生字兩個步驟,主要採用觀察、聯想、比較、替換等方法]

4、出示12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讀鞏固識字。

5、選擇指導書寫。[要求認識字的結構、偏旁、部首,書寫要正確、規範、美觀]

(這個環節旨在完成教學目標1,完成低年級教學的主要任務,實現三維目標和知識目標的基本要求)

(三)縱深閱讀、感悟理解

1、範讀課文,糾正讀音,初步感知。

2、默讀課文,合作討論:找、劃出三個小朋友對話的內容。(略)

3、指導角色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4、細讀課文,思考:他們能把風畫出來嗎?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合作交流,找準句子(A、趙小藝在房前畫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着。B、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C、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D、趙小藝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並品讀句子,領悟其中創意。

5、空間質疑:同學們,你對三個小朋友這樣畫風還有什麼疑問嗎?

(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完全“以人爲本”和“以讀爲本”,教學目標和過程、理念和環節緊緊聯在一起。既有學生的自主,又有學生的合作,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後質疑。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2,又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源於文本、超越文本。

這個環節我採用課堂的前後照應過度引入,分別從改、想、說、畫、議幾個方面進行。

1、我想,同學們現在可以幫老師把風畫進黑板畫了吧!指名修改板畫並說明理由。並預設思考:爲什麼宋濤先把太陽擦掉,才畫上幾片烏雲?(意在照應開頭,激發學生思考,弄明事物之間、風和事物之間的聯繫)

2、三個小朋友通過自己思考把風畫出來,想一想你們也能畫風嗎?說說你準備怎樣畫?動手畫畫看。(意在培養學生動腦思考,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3、巡視抽樣評議。(意在從學生創意中轉化成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從認識變成知識。)

(這個環節不僅完成預設目標3,也完成本單元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標。體現了源於文本,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的新課程教育理念)

  【說板書設計】

這課板書設計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或剪貼畫板書,設計簡單、直觀、有趣,也體現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合乎學生的認識理解。

15、畫風

趙小藝

1、在房子前面畫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飄着。

2、又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陳丹:在大樹旁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宋濤: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上幾片烏雲,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詩歌。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陣陣海濤,構成了多麼、歡樂、祥和的畫面。讀着讀着,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2、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爲本”的思想,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抓住兒童的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識字方法,生生互動,在交流探究中學會生字,力求識用結合。

(3)構建了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用自然貼切、生動、有趣的評價語撥動學生的心絃,激活他們的思維,促使他們以高漲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

(4)能正確處理課內外的關係,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學生認識7個生字、會寫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慶的氣氛。情感目標是在潤物細無聲中激發學生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本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二、說教法與學法。

興趣是兒童最好的老師,我採用情境感染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讀是很好的實踐活動。因此我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認識生字,交流學法,讀懂這首詩,達到入境入情。同時我還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蒐集圖片,很好地體現了課內外的聯繫,樹立了大語文觀,達到了學科間的融洽。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的一半。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開國大典和建國55年來,人們用各種方式慶祝祖國的生日的錄象。讓學生感受祖國人民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這種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

(二)初讀感知,認寫生字。

在本課要求認的字的處理上我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教學原則。

1、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說說什麼是歡慶,讀出喜悅的心情,再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歡、慶兩個字。

2、然後讓學生帶着要求初讀課文,把讀不準的生字詞多讀幾遍。

3、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詞,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適時提醒“樂”是多音字。

4、當剩下生字的時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再把自己的好辦法介紹給大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多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效率。

(三)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因此要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去感受、思考,加深理解和體驗,從中汲取營養。

1、讓學生再次讀課文,讀好了,就讀給同桌聽。同桌認爲他讀得好,就豎起頂呱呱表揚他。

2、教師範讀後,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讀懂了什麼,彙報交流。

3、學生在小組內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討論怎樣才能讀得更好。教師適時指導學生懂得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才能讀出真情實感。

(四)展示交流。

教材資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因此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蒐集有關歡慶的圖片,並配上一句話或一首詩。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選幾幅進行展示。從中較好地爲學生創設了探究,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昇華情感。

1、學生帶着自豪、驕傲的語氣讀最後一句——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2、學生配樂讀文,並共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3、最後學生齊唱《歌唱祖國》,再次感受這歡樂的場面,在歌聲中走出課堂。(做到了由情貫穿始終,在濃濃的情感薰陶中學習語文知識,昇華各自的情感。)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爲本,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語文說課稿3

各們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18課《雷雨》。本課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過程三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課,這一篇是一篇老課文,在新課程改革之後保留下來爲數不多的課文之一。這一組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送來蛙鳴,是多麼令人舒暢。本文用字精煉而且準確,語言優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力的文章。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

根據“新課標”理念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準備採用“情景教學”、“自主閱讀”兩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啓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藉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爲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嚐着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着學生語言的感覺;通過讀,課文規範的語言儲藏到學生的頭腦中。

  三、【說過程】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設計如下教學過程,分三步進行《雷雨》第一課時的教學。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通過猜謎語,引出雨,再通過對雨的瞭解,引出雷雨,循序漸進,娓娓道來。關於雷雨你知道些什麼?(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後,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從課堂開始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進入文本,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後,馬上進行第二步的教學。

(二)自讀自悟,學習生字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我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字畫出來,文字是語言的基礎,在低年段語文中認字寫字仍然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識字訓練。我先出示要認的四個字,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讀,再把生字帶入到詞語中,讓學生更好的識記。還重點講解了“垂“字的寫法。

其次在學生識記完生字新詞後我再請三位學生讀。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讓他們思考,朗讀的課文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我覺得讀要體現層次性和目的性,紮紮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朗讀感悟課文:本課時安排了品讀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讀1-3自然段: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那種緊張氣氛--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也趕來湊熱鬧。

這種氣氛真的很難言傳。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用得很妙。但我估計小孩子從這個壓字感覺不到悶熱。我想還是得讓他們進入到情景中去(所以在這裏出示課件,雷雨前的景象)。這時教師同時用語言去營造這種情景,渲染這種氣氛。“滿天的烏雲,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樣向你壓下來了,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夏天的午後,天氣非常炎熱,滿天的烏雲向你壓下來,越壓越低,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這時我要求同位互相讀。互相說。小組比賽讀,進一步品讀文本。瞭解雷雨前的景象。我就這樣突破了教學難點。在體會風大這個環節裏,讓學生角色換位,當一當小樹。有經歷,纔有感受。沒經歷,就去創造經歷吧。我這樣鼓勵孩子們後。再讓孩子們分角色演。進一步感受雷雨前的`這種景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在品讀這個環節,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爲了檢驗一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相機出示“壓,亂,垂,虹”這幾個要認的漢字,檢驗學生是否養成隨文識字的好習慣,在最後幾分鐘安排了寫一寫指導,描紅靜心書寫”垂”字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以“讀”爲本,讀中感悟。還在激情引趣上下了一定的功夫,讓學生能主動愉快學習,讓學生學會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愛好語文。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冊語文書共分八組編排,其中第四組的專題是培養學生的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畫風》是第四組的第三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充滿豐富想象力的文章,講的是陳丹、趙小藝、宋濤用不同景物描繪風的故事。這是一篇創新教育的好教材。它起到了激發學生養成觀察生活、開動腦筋、合作創新的作用。

爲此,依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重難點:會認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已形成一定的認知水平,會初步形成問題,並運用查字典及交流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有些客觀事物看不見摸不着,還確實存在着——對於這種抽象概念,他們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通過多次讀文,讓他們感知風的特點,從而理解風並能用多種方法表現風。

  三、教學理念

1、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本節課根據“主體參與,主動求知”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採用了以情景教學法,講讀法、自學輔導法、交流討論法爲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使整節課呈現了民主和諧的氣氛。

2、教學手段:

我運用了多媒體、生字卡片、圖片。

  四、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具體的教學流程。

1、激趣啓思導入新課

二年級學生對風這種抽象概念,還不能明確、理性地理解和接受。所以,上課伊始,我由謎語導入:看不見,摸不着;樹兒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隨機板書謎底:風。爲了讓學生覺得語文與生活實際有密切的聯繫,我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風都有哪幾種,然後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他們唱有關風的歌、背有關風的詩、聽一聽風聲(課件)以此感受風的特點。這時,我將總結:風能唱、能背、能聽、能說,風能畫嗎?隨機板書畫,以此引出新課:畫風。這樣既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又很好地理解風這一抽象事物。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入新課後,爲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用課件出示原文三個小朋友插圖,讓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並與他們交朋友。通過看拼音、去掉拼音認識6個生字,其中“宋、趙、陳”可結合學生姓名識記,繼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其它生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認記,注意學習多音字“杆、”。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爲此,我創設多種方式,加強已認漢字的復現鞏固,如:在詞語中復現,在課文中復現。本課的“藝”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順承識字教學,課件出示都是上下結構的“藝、絲”兩字,讓學生觀察分析兩字的異同和寫時應注意的問題。我注重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板書範寫“藝、絲”時,重點指導“橫折彎構”和“撇折撇折”的寫法。隨後讓學生自主學習本課另外兩個上下結構的“顯、忽”。在學生練寫時,要重視寫字習慣的養成。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節課中寫字不宜不多,要注意總結寫字的規律,要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所以本節課只安排學生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讀文探究深層感悟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學完生字之後,這一環節我緊緊圍繞“讀”來展開,以不同形式的6次讀文層層推進,讓學生逐步體會文中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2)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3)指名讀文,感知全文內容;

(4)帶着“他們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問題默讀課文,體會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意;

(5)圖文結合,賞讀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段落;

(6)分角色展示讀文。這個環節,先是小組內練讀、展示讀,最後全班展示讀。在練習分角色朗讀時,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讀出文中孩子畫風的“聰明勁”,引導學生在小組裏互相揣摩時,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培養。此時,我也注重了啓發性的示範朗讀。通過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讓他們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薰陶情感。

4、拓展應用設計作業

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提出“你喜歡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嗎?爲什麼?”整合文本,深化主題。在得到學生肯定答覆後,我會提出“你有其它更好的畫風的方法嗎?”由小組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這時,我會播放動聽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聯想的學習空間。在佈置作業時,設計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表現風。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我沒有設置統一表現風的方式,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語文說課稿5

  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S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十課《寓言兩則》中的《坐井觀天》第二課時。這篇寓言通過給孩子們講述了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生動有趣的對話,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爲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爲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一)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基本上以對話的形式呈現,語言生動形象,人物特點鮮明,有恨強的吸引力,易引發學生的讀書慾望。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複習生字詞語,積累語言。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情感目標:結合實際,體會青蛙鼠目寸光,自以爲是的錯誤。培育學生看問題、認識事物時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二)重點和難點:

1、我確定的重點是課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必須突出“讀書”的作用,通過朗讀這些段落了解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天有多大,爲什麼看法會不同,並感受語言的美。

2、難點是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課標指出,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在注重閱讀的過程的同時也要關注其獨特的情感體驗。故我將本課時的重點定在了閱讀中獲取人文性目標,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將採用以下主要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領悟情感的重要途徑,它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學習《坐井觀天》的過程中,我以朗讀爲主線,貫穿始終,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評讀等。在朗讀中入情入境,抓重點詞語來體會情感,讀好對話。

2、談話法

新課程提倡教學時教師是與學生對話中“平等的首席”,教師在運用談話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供問題線索,激發兒童積極思考,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3、講讀法

教師運用講讀法能點破難點,說清關鍵。我在運用這種教法的過程中注重抓重點,少講、精講,並注重語言的表現力,在講述的過程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

4、自主學習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課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思考青蛙和小鳥看到的天爲什麼會不一樣?從中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不能片面要全面。學生不僅有所感悟,獲得思想啓迪,更是逐步構建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爲了尊重學生閱讀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我指導學生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動手實踐等方法,來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從讀中感悟道理,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過程

爲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課文的教學分爲:開門見山,導入課題——複習課文,整體感知——細讀感悟——演讀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幾個環節。

(一)開門見山,導入課題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一課的生字詞,這節課我們一起繼續學習。現在請大家齊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導入本課時的學習)

(二)複習課文,整體感知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那誰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個故事中你所知道的事情呢?(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用完整的句子表達)

那青蛙和小鳥都說天有多大呢?爲什麼它們看到的天會不同呢?在這節課中我們將圍繞這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提出本課時的學習任務,整體感知)

(三)細讀感悟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所在,學習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着重以學生的朗讀體會爲主,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彙報交流、讀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爲輔。

品讀重點段落:

①感悟第二次對話

a學生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讓學生接觸到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b理解“無邊無際”“大話”的意思,然後比賽朗讀小鳥認爲“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爲“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通過比賽朗讀激發學生讀的興趣,並提示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c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d分角色朗讀。

e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

f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爲什麼有不同的看法?

g圍繞上面的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

H動手體驗:學生用紙捲成筒看天,再說說看到的天有多大?

I分小組朗讀(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②感悟第三次對話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擡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a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小鳥和青蛙都笑了,爲什麼?有什麼不同嗎?

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說些什麼?

b學生朗讀對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時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爲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的態度。)

c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分組討論、交流、彙報。

(四)演讀入境

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最後指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朗讀表演。

(五)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難點所在,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通過層層深入的提問揭示寓意,突破難點。用4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寓意:

1、青蛙和小鳥爲了一件什麼事爭論起來?

2、它倆誰說得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青蛙爲什麼會錯?

4、你從這篇課文中受到什麼教育?

(六)拓展延伸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程標準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設計如下練習:

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編寫第四次對話,並上臺讀一讀。

(這個設計來源於課文,又跳出課文,既鞏固深化課文,又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與學的輔助手段,本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理清課文思路、突出學習重點的目的。故板書設計要求簡單扼要,同步延伸,形象主觀和優美規範。因此,我設計了下面的板書:

20、坐井觀天

啓示: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