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物理活動總結(精選5篇)

物理活動總結(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我們通常會學習到一些做人的學問,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總結呢?一起來參考活動總結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物理活動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物理活動總結(精選5篇)

  物理活動總結1

11月9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湖北省學習學研究會主辦,通城縣教學研究室協辦的《走進名師的真實課堂、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活動。在這一天的時間裏,觀摩和聆聽了三位蘇派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的精彩授課和專題講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 聽他們的課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勝教十年書的感受。置身於課堂閱讀和寫作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或與生促膝談心,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不願離開。更讓聽課的教師們贊 嘆不已。

在林老師的《霧凇》閱讀教學,我記得他對一名學生說過這麼一句話,“把你的喜歡讀到臉上去,我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讀好。”頓時,讓學生緊繃的心絃突然鬆開了,學生的激情立刻得到釋放;朱老師的課外話題,老師叫xx,老師今天來和大家一起學習,大家高興嗎?等話題,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這些高超的教學技巧和方法都是 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老師們那紮實的語文功底,廣博的語文知識,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遊刃有餘的課堂駕馭能力,無不讓學生學得輕鬆,讓聽課的老師歎服。林春曹老師的閱讀教學的學習氣氛使我受益非淺,他那言意兼得的教學途徑和課堂意境,使學生長久佇立、流連忘返,沉浸在美的薰陶當中。

讚歎、稱頌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他們爲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爲什麼學生會聽得樂此不疲?我想,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這些名師的數學功底非常紮實,語文素養很高,深入研讀教材。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在聆聽了他們精彩的課堂展示後,我覺得今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做個有心人,平時要多讀書、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尤其是知識方面的積累和課堂語言的錘鍊。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師自己的業務素養提高了,纔會創出實效的教學方法來。

2、要在備課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對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認識和感受,然後再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相應的教學重點和教學方法。

3、從教學內容總體出發確定好每節課的具體的三維教學目標,真正明確每節課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再精心確定每個環節的具體任務目標,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方法。

4、注意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多媒體使用要合理恰當。

5、教書、育人爲先,教師要目中有人,時時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培優扶差,讓所有的學生始終在進步的狀態中。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保證成績的重要渠道。

總之,這次聽課活動,不僅是享受,也是一種提高,不光是聽課,也是在發現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學,在教學中成長,今後我會用自己的行動做更好的詮釋。

  物理活動總結2

  一、思想重視,措施跟進

暑期綜合實踐活動是提高中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服務羣衆、磨練意志、增長才幹、豐富閱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效方式。

我校歷來重視此項活動,並將此作爲新生入學第一堂必修課,納入課程管理體系,人人蔘與,在軍訓期間集中展示,由校團委牽頭組織學校相關人員評價,計入學生社會實踐課程評價體系。9月x日召開由團委主持,分管校長、學部主任、各班班主任、團總支書記參加的調度會。責成各班團支部書記、班幹部在本班教室布展並給予初步評價,分出三個等級;然後由領導小組進行點評,評出優勝班級,同時指出各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在軍訓結束後的週末回家進一步補充完善。主要問題是:“三小”之中普遍存在剪疊紙布等較爲簡單的低技術含量的手工製作,缺少高質量尤其是創新型的作品;社區服務缺少有力的活動圖片與相關服務單位的公章;社會調查缺少活動圖片,調查不夠深入等不足。爲此團委專門召開會議落實整改並安排級部給予學生指導與規範。在國慶節放假開學之後,學校再一次進行評價驗收並推出61件作品參與滕州評選。

  二、科學規劃,充分預案

每年暑假之前根據滕州市局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學校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制定的標準除了嚴格執行市局文件精神意外,還結合我校學生實際,一方面嚴格精細化各項活動程序,務必使高一新生立足農村或社區實際,同時另一方面明確各項活動內容,務必使高一新生力所能及。引領同學們放眼自然社會,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圍繞社區村莊做文章,特別是小製作、小發明、小創作以解決具體的生活學習難題爲突破,以方便節省、低碳環保、簡便耐用爲方向。社會調查先從自己的家庭、社區、村莊等入手,着重在社會焦點比如“老年人”“兒童”“城鎮化”“環保”等。

我們的方案還要求學生就近就便,聯繫同伴,合作研究。合理地利用家裏的網絡資源,學會蒐集、整理、提煉、處理信息。有條件的多跑圖書館,多問相關人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腦勤,養成良好的思維學習習慣的同時鍛鍊自己的社會人際交往能力。示範引領,方案中加了附錄,着重展示歷屆社會實踐活動我校的優秀獲獎作品,比如參評第七屆全國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創新作品展評活動的朱家正同學的小發明“火箭助推器與遙感測繪”,小課題研究一等獎作品“中國式披薩”——菜煎餅的製作等。附錄還列舉了各項活動內容的樣式表格,便於學生操作。

以上預案在假期新生報到前彙編成冊編入《放飛夢想啓航人生》學校校本課程一書。在新生報到註冊時連同市局社會實踐活動通知一併發給學生,使學生有本可依,有法可循。

  三、管理嚴密,層層落實

責,分管校長負責排憂解難,各學部團總支書記除了具體安排執行外,要及時向團委書記彙報活動開展的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團委再把具體情況特別是困難向分管校長反映。分管校長會調動學校一切力量解決困難與問題,這樣就保證了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從初選到評選再到布展,到總結表彰,各學部團總支書記在此項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活動總結3

這周聽了本組老師《串聯和並聯》和陳文靜老師《聲音的特性》兩節新授課,整個授課過程中,老師清晰流暢的教學程序,融洽和諧的教學氛圍,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讓我大開眼界,我不禁感嘆:原來物理課可以這樣上,現在我將自己的聽課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課堂上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強調:以人爲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真諦,絕不應是捧上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而應是捧出一個個鮮明而富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應是追求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兩位老師尤其注意了這一點,也是我要努力學習的地方,這兩位老師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設置,步步引導學生自己去選擇器材,去設計實驗,去探究規律。物理中的許多規律只有讓學生親身經歷了、體驗了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理解。

  二、體現物理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陳文靜老師充分抓住初三學生剛學物理這一特點,用學生身邊熟悉的鋼尺、梳子、鼓來探究物理知識,讓學生覺得物理就在我們身邊,覺得物理很親切,使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愛學物理,慢慢學好。

  三、老師調控課堂能力強

聽了這兩節課,感覺兩位老師的教學功底非常紮實,調控課堂能力很強,也是我要努力學習的。

一堂生命化的課,能夠充分釋放學生天性,深刻挖掘學生潛能,給予學生收穫和快樂。反思自己的課堂,更覺出自己與優秀教師的差距之大,高超的教學機智和課堂調控能力絕不是一日之功,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不但應該有一桶水,而且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所以,加強“內功”的歷練纔是最要緊的。只有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錘鍊自己對課堂進行狀態的敏銳感知能力,增強應變能力,將課堂效果最優化,真正做到把課上“活”,把書教“活”。

  物理活動總結4

第六屆省級物理優質課比賽在濰坊廣文中學舉行,我有幸與區教研室物理教研員張老師及區裏其他學校的4位老師一行共同去參與了爲期四天的.全省各地市三十多位優秀老師貢獻的優質課的學習,受益匪淺。

在這些講課的老師中,既有老教師又有新教師,但無論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他們的上課方式都給了我一些啓發和深刻的感受。整個聽課活動共安排了四天,針對教材中的兩節內容進行了講解:《科學探究: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電流做功的快慢》。第一節是科學探究課,第二節是實驗驗證課。各位老師執教的風格雖然各不相同,但課堂理念各有所長,處理教學問題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老師們自身的素質非常高,不論是專業功底,還是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都很過硬,在課堂上,各位老師的自身修養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處理《科學探究: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一節時,來自日照新營中學的崔維英老師的課堂中,學生最有活力。崔老師在新課導入時,採用一個學生動手小實驗,首先創設物理情景,想辦法來完成泡沫包裝盒的切割;接着讓學生來動手試一下通電的電阻絲能否完成切割的任務。當兩個同學將泡沫板放到電阻絲上時順利完成了切割任務,接着提出問題什麼通電後電阻絲就可以切割泡沫。順理成章導入新課。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裏學生用物理知識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老師和學生溝通交流十分融洽,配合非常默契,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老師和學生溝通交流十分的融洽,配合非常默契,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老師給了學生知識,同時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學生得到了知識,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增強了信心和動力,是學生的合作促進了老師的“發揮”。

對於這節課在學生猜想時,往往會給出U、I、t、R這四個物理量,一般老師會運用已學知識歐姆定律R=U/I來解釋,應爲這三個量存在關係,只用研究做功W與U和I的關係就可以了。而山東師大二附中傅晶老師採用展示科學前技術圖片-超導電動機,其電阻爲零,接入電路中時仍可以將電能轉化爲機械能,對外做功,說明電流做功與電阻沒有關係。從而巧妙的解釋了w與R無關,還可讓學生從感性上接受,不會對其產生疑義。濰坊廣文中學王京強老師在處理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偷偷”的將煤油的量給改變了使得一組學生的數據出現了“錯誤”。從而提醒學生在研究一個量與多個量的關係時應採用“控制變量法”。

在這次講課過程中,所有老師的課是花了大量的精力準備的,無論從儀器還是課件。因爲這套教材是新課標下出版的,裏面的探究實驗儀器省內的各個學校都沒有配備。所有的儀器都是老師自己設計的,既新穎又實用,體現了老師科研動手能力。在聽課的整個過程中,針對每堂課每一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的處理,教研員張老師真真細心的給我分析每一個老師的閃光點和獨特之處,以及應該怎樣來處理這一環節會比較好,更易讓學生心領神會。同時要想到達這節教學目標,張老師告訴我要訓練學生的常規,引導他們怎樣去猜想,教他們怎麼去思考,怎們用物理的語言說話,怎麼進行小組活動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麼聽課。爲什麼每個老師都能在一節課內將如此多的內容進行完?在聽了這些話的時候,我深有體會,因爲自己上課精力都用在上課上面,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考慮太多別的,沒有良好的課堂常規,課堂紀律,即使備課備的再好,學習的效果都不會十分的理想。但是學習常規的訓練並不是通過一二節課就可以養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我只有在平時每堂課中慢慢的訓練。

從一個校門口出來,進入了另一個校門口,中間只是一段常常的火車道,但如果要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從一個學生到老師的轉變,路程要比火車道更長。珍惜每一學習的機會,感謝每一個幫助我的老師,我會和學生一起成長。

  物理活動總結5

本學期,我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繼續推進創建綠色校園活動,增強學生的“綠色”意識和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校園中營造“創建綠色學校”的氛圍,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科技環保人才。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開展環保教育活動,從生活出發了解環保知識。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瞭解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瞭解解決的措施,宣傳環保知識,幫助人們提高環保意識,更好的爲人類服務。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培養綠色環保意識,成立生物環保興趣小組,搞專欄,開展環境保護隨手可做的10件小事活動。通過活動豐富了校園生活,培養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校園、珍惜資源的生態情操,保護了校園環境,隨手亂扔亂吐現象減少了,用一次性餐具的人數減少了,學生的環境價值觀念正逐漸形成。讓學生認識到,環境本身就是一種寶貴資源,環境不僅給人們提供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而且還能給人類提供精神、心理上的感受。環境污染,破壞環境,必然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只要大家齊動手,一起努力,通過你身邊的小事也會對改善環境狀況起一定的作用。

請任課教師抓住學科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在不改變教材體系,不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物理學科老師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從不同的角度,尋找結合點把環境知識寓於其中,適當拓寬、補充或聯繫實際問題進行環保知識教育的滲透。實驗性課程中滲透有環保的演示實驗和操作實驗,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知識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環保知識,掌握環保技能,提高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認識環境倫理道德問題。班會課中定期專題或滲透環境教育。每月進行1~2次環保科普宣傳,舉辦形式多樣的校內環保主題活動,讓環保活動與團隊活動結合。

積極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讓他們自覺地熱愛和保護環境。根據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不同層次的環境教育。初二年級主要是進行認識環境,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生態平衡,生態保護,防治污染等內容的教育。讓學生樹立環境法制意識,規範環境道德;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人口觀、資源觀。邀請相關學科的教師定期進行環保知識講座,加強對學科教材中滲透環境教育知識的理解,加強對環境教育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認真開展環保科技和實踐活動。訂閱與環保有關的報刊雜誌,積極宣傳學習環境科普知識,舉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環保實踐系列活動。進行環保競賽,組織學生到一些與環境有關的企業,如鍊鋼廠、焦化廠、自來水廠等參觀考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有關以環保爲主題的研究性學習。結合環境有關的重大紀念日,舉辦主題班會或活動課,舉行演講、徵文、知識競賽、辯論賽、徵畫、小論文等活動。活動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