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紀念“南京大屠殺”七十九週年,向三十萬遇難者沉重哀悼。下面請看本站網精選整理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希望能幫助到你。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第1篇】

十二月份中旬對於我們南京人來說,最不能忘記和最應該記住的是78年前12月13號日本軍隊在南京進行的大屠殺,所以我們的學生作爲南京的希望和未來南京的主人更應該瞭解這個歷史,因此我們開展了紀念南京大屠殺78週年系列活動——“銘記歷史,自強不息”。

圍繞這個主題我們學校開展了爲期一個月的系列活動。

一、我們利用廣播向學生們介紹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通過宣傳發動學生們主動查閱相關書籍資料,自己去尋找這段慘痛的歷史。學校還專門爲學生和老師們準備了部分相關書籍和歷史文獻資料,由老師們互相傳閱,再通過晨會對學生進行講解、介紹。我們利用升旗儀式安排老師以南京大屠殺爲主題進行國旗下講話;利用了一週的晨會時間,安排大隊委兩人一組通過廣播介紹他們自己所瞭解的南京大屠殺。

二、通過有限資源進行全員教育。我們利用了週四集體隊會的時間組織全校師生觀看紀錄片《南京》。通過影片中目擊整個事件的外國友人和大屠殺倖存者們的口述,以及相關的圖片影像的紀錄使得全體師生對於這個慘痛的歷史時間有了進一步深刻的認識,甚至當影片播放完畢就有學生氣憤地說:“等我長大了我要買飛機飛到日本去轟炸他們!”

三、及時接受學生反饋。觀看完影片《南京》中高年級的同學紛紛寫出了一份自己的觀感,把他們的所見、所感都清晰的紀錄了下來。我們少先隊也給部分學生機會,讓他們在集體晨會上和全體學生交流,互相學習,互相感染。

四、分層次開展相關活動。低年級學生的文字表達不夠成熟,所以我們開展了“我眼中的南京”繪畫比賽活動,一二年級的學生十分積極,紛紛投稿,最終評選出一等獎三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三名,學生畫筆下的南京是那麼的鮮豔、那麼的美麗!中高年級的同學我們舉辦了手抄報比賽活動,學生們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後製作成一張張小報紙,形式可愛,內容豐富,我們也分別評出了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四名。同時我們還將這些優秀作品在學校展出,給與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

五、及時總結。最後我們要求各班在黑板報中單獨劃分出南京大屠殺專題板塊,將一段時間以來學生們關於這個歷史事件的所見、所感進行展示。學校也專門舉辦了“不忘南京大屠殺”的主題演講比賽,賽上選手們慷慨激昂的講話給我和旁聽的師生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分別評出了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四名,最後還請獲獎同學在國旗下爲全體師生演講。

我們結合這個時機,讓學生們瞭解南京大屠殺,瞭解南京的這段沉重歷史,知道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這樣的活動觸動了學生的心絃,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感。“銘記歷史,自強不息”讓我們和我們的學生們用智慧和勤勞把我們的家園——南京建設的更加美麗!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第2篇】

12月14日,一個寒風凜冽的下午,冬陽從陰沉的天空露出臉龐,給大地捎來一絲暖意。我校金融學院新發展的學生黨員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京市鼓樓區小粉橋1號――拉貝故居。

在大樹的掩映中,一幢古樸斑駁的二層德式洋樓默然佇立着。青磚紅瓦、陽臺閣樓、白漆門窗,後面還有一排普通平房,這就是拉貝先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站在已修葺一新的故居前,緬懷仰慕已久的拉貝先生塑像,昔日民族的屈辱與抗爭,彷彿電影鏡頭般在我們眼前一幕幕浮現:

拉貝先生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作爲德國駐華公司的員工來到中國,1931年就任西門子公司南京分公司負責人。1937年12月,喪心病狂的侵華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同胞生靈塗炭。拉貝先生與當時在南京的其他國際友人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毅然自發組建南京“國際安全區”,爲20多萬中國難民提供避難場所。他還被推舉爲該機構的主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他曾冒着生命危險保護了600多位中國難民的生命安全,其中不乏英勇負傷且赤手空拳的中國士兵。12月19日夜晚,幾名日軍士兵以搜查爲名翻牆入院,被拉貝發現後義正辭嚴地令其再從圍牆處翻出離開。他滿懷義憤地把親眼所見日寇製造的500多件慘案,詳實地記錄在後來轟動世界的《拉貝日記》中,不僅成爲向熱愛和平的全球大衆揭露日寇侵略暴行的人文遺產,而且也成了痛擊日本右翼分子妄圖抹殺歷史的一大鐵證。

1938年2月返國後,不泯的良知仍驅使拉貝先生繼續揭露日寇在南京的滔天罪行。儘管他後來遭到納粹的威脅與迫害,晚年的處境極其艱難。但當時的中國政府並沒有忘記這位曾被難民敬奉爲“活菩薩”的國際友人,想方設法提供各種幫助,給衰齡暮景中的拉貝先生以安慰。1950年他在寂寞中溘然長逝。

1996年12月,拉貝先生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在美國紐約向世界公開他的日記,再次喚起人們對拉貝先生的崇高敬仰與無限懷念。一位朋友告訴我:萊茵哈特夫人翌年重返魂牽夢縈的南京,佇立在闊別60年的外祖父舊居前回眸往昔,不禁感慨萬端,流下熱淚。

在近78年的光陰流逝中,拉貝故居像一位飽經風霜的歷史老人,一直堅韌地佇立着凝視未來。前些年因爲南京城建改造需要,它曾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在不少有識之士的積極呼籲下,院落最終得以保存下來。經過中德兩國共同合作努力下“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及“拉貝國際和平與衝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已被修葺一新並公開對外開放。這既是爲了緬懷歷史、警示後人,也是對這位愛好和平的國際友人的最好紀念。

帶着感激而又悲痛的心情,大家離開了拉貝先生的故居,然而同學們每個人的腳步似乎變得越發沉重了。大家似乎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變得更重了。那是負起振興民族的使命的重擔,以免讓拉貝先生眼中的悲劇重演。

穿過南京大學的校園,同學們在何老師的指引下來到了位於南京大學天文學系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金陵大學難民收容所及遇難同胞紀念碑,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紀念碑坐落在一個並不起眼的小院裏,時間流逝和風雨無情的摧殘已使紀念碑上的字跡有些模糊了,然而碑前一簇簇鮮花和一條條輓聯告訴我們這裏並沒有被後人所遺忘。同學們爲先烈們獻上了鮮花、輓聯和親手摺疊的幾百只千紙鶴。

何老師告訴大家“在這裏遇難的英烈有774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軍侵佔南京時,留在南京的外僑帶報,爲了收容城內未及撤離的大批難民,以原金陵大學等處爲中心,在城內設立了“國際安全區”佔地約三點八六平方公里,內設二十五個難民收容所,收容難民約二十五萬人,其中原金陵大學校園本身就是較大的難民收容所之一,收容難民多達三萬餘人。原金陵大學附近,也就侵華日軍對我遇難同胞實施集體屠殺的場所之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日軍以辯理難民“登記”爲由,將避難於原金陵大學圖書館內之兩千餘名難民,迫令集中在網球場上(現該地已建爲地質實驗樓),從中搜捕了三百餘名青壯年,驅至五臺山及漢中門外悉加殺害。原金陵大學校園範圍內,也是我遇難同胞屍骨叢葬地之一。據當時慈善團體紅十字會埋屍資料記載:一九三八年一、二月間,該會曾先後在城北各處收殮,於金銀街原金陵大學農場及陰陽營南秀村埋葬遇難者屍體達七百七十四具。五十年代,南京大學在南秀村建設天文臺時,還曾掘出過這批屍骨。”

在何老師的號召下,全體師生默哀一分鐘以緬懷在這裏慘遭殺害的遇難者們。接下來我們便在紀念碑前開始了入黨宣誓儀式。在何老師的引領下同學們舉起右拳齊聲宣讀誓詞。在先人的碑前大家每個人都面色凝重,洪亮的誓言在紀念碑園的上空久久迴盪,同樣也將久久迴盪在每個在場同學們的心中。

  2016年學校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結【第3篇】

爲了紀念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班團支部決定在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舉行此次團日活動,以此謹記歷史教訓,提醒我們勿忘國恥。

由於12月13日,即紀念日當天是週日,較難借到可以供我班同學觀看影片的教室,所以團支部決定在12月11日,即週五早上利用34節空課時間開展這次團日活動。我們相信,儘管時間上不能與大屠殺紀念日完全重合,但我們英語0902的同學能夠有這份心,一樣可以感悟愛國主義精神,不忘國恥。

活動開始,先集體觀影片《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讀這個片名,像是讀一份加急電報:捧着電報的雙手在不住顫抖,心跳激烈加速,濃濃的不詳兆預感在撞擊心鼓。當然,史實要這個譬喻殘忍無數倍、緊急無數倍、恐怖無數倍,絕望無數倍。那種兵臨城下的岌岌可危,家破人亡的深悲劇痛,辱妻殺子的莫大污恥,朝不保夕的極度憂惴,茫無涯際的杳渺切盼,給我們極大的震撼。當中那些黑白的膠片、劇烈抖動的鏡頭,宏大悲壯的場景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錯覺,隨着片中的人物(中國百姓們)一起、心驚膽戰、悲痛哀悽。而我們所能做的是,靜靜坐在電腦前重溫記憶,勞勞記住曾經的腥風血雨,時時鞭策己身以國難家仇……

在觀看完影片後,已經快臨近12點。這時,我們將30個小蠟燭紛發給所有同學。整個教室裏安靜的很,偶爾的哭泣聲低低響起,大家默默地把手中小小的蠟燭點亮,相互傳遞,傳遞那份未來希望的光亮,傳遞那份微小但堅強的溫暖。此時,大家集體起立,手捧小蠟燭,爲南京大屠殺中犧牲的人們默哀3分鐘。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心中加強了對過去歷史的認識,更明確了今後奮鬥的動力於目標。愛我中華,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