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古時候,古代信息技術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希望大家會喜歡!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1】

我國古詩詞源遠流長。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最盛行的文體和許多著名的詩人和詞人。他們的作品有異,風格也各不相同: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而我,便與古詩詞一起尋夢。  “牀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要說最熟悉的莫過於李白的《靜夜思》了,這首詩委婉地寫出了作者對家的思念之情;到之後“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由王維寫的詩《送元二使安西》涌入我的眼簾,字裏行間,詩人似乎把我帶入分別之景,而又從字裏行間,我讀到了作者對朋友即將遠去的無助與悲哀,而今,一股淒涼從李煜的《相見歡》中透露出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被上天賦予文采,但上天也賦予了悲傷給他——他是一位君主。或許他是皇帝中最有文采的,也是文人中最有權力的,但一個人被夾在兩個領域裏面,一定會受到傷害。他是君主——亡國之君;他是文人——不幸文人。他的所有痛苦不能被髮泄,於是他就只有用寫作的方式來排泄自己的痛苦。  小時候,我因詩的韻律而學習詩,認爲讀詩是一種高尚優雅的事情,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本,並沒有領會詩之意,所以我只是詩之芽。  之後,我因詩的意思、故事而學習詩,認爲詩歌是人類最美好記憶的載體,但我只領會了詩之意,並沒有領會詩之情,所以我只領會了詩之葉。  現在,我因詩的情感、意願而學習詩,認爲詩歌是詩人表達自己的方法,我只領會了詩之情,並沒有領會詩之夢,所以我只開出了詩之花。  未來,我將和古詩詞一起找尋我的夢想,呈現詩之果。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2】

在學習了第六單元《輕叩詩歌的大門》後,我收穫了許多。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不斷涌現出屈原、李白、杜甫等許多偉大的詩人,國外也有許多詩人,如拜倫、海涅、普希金……他們的優秀詩篇,爲各國人民傳誦。

在《詩海拾貝》這一部分中,我們學習了許多描寫景物風光的古詩,它們在作者的筆下顯得格外明亮,充滿了靈性。這些景色彷彿已經出現在我的腦海裏了,你看,它們多美啊!

……

接着我們還學習了《與詩同行》。我有機會閱讀著名作家金波的詩歌——《我們去看海》。作者的那種熱愛大海的表現躍然紙上。看完後,也使我不禁對大海有了一種追求與嚮往。《致老鼠》中,作者並不覺得老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動物,反而把它當作了自己的朋友,並提出了希望老鼠與貓成爲好朋友的強烈願望……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還舉行了一場“詩歌朗誦會”。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同學們欣賞到好的詩歌,還能給予同學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學們陸續上講臺朗誦詩歌,他們抑揚頓挫地讀着,有聲有色地讀着,津津有味地讀着。每一首詩都是那麼的獨特,那麼的優美,那麼的富有韻味。不過,這其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有些同學準備得不夠充分,上臺朗誦時斷斷續續的,而且時間也不夠長……

我們還製作了手抄報,收集了一些詩歌。我還知道了詩歌按題材分,可以分爲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和詠物詩;按形式分,可以分爲自由詩、格律詩和散文詩。

“詩”中自有黃金屋,“詩”中自有顏如玉。讓我們插上詩歌的翅膀,在詩歌的天空中盡情地展翅高飛吧;讓我們穿上詩歌的舞鞋,在詩歌的舞臺上盡情地舞蹈吧;讓我們備上詩歌的畫筆吧,在詩歌的世界裏盡情地繪出一本屬於自己的畫冊吧!

  【2016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活動總結3】

這段時間裏,我們開展了“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瞭解了詩歌的起源,學習如何欣賞詩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詩歌,自己還嘗試寫了詩,從而體會到中外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動中,同學們分頭蒐集詩詞資料,我負責收集宋詞的資料.我一打開“google”輸入“宋詞”,馬上進入了詞的世界,屏幕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蘇軾、陸游、辛棄疾、李煜、李清照……我輕快地點擊着,盡情地欣賞着這些詞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陸游《卜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讀到李煜的《烏夜啼》時,我默默吟誦着“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往來風”.看到李清照的《如夢令》時,我又沉浸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美好意境中……

通過交流,我還閱讀了不少唐詩、元曲、以及現代詩等詩歌資料,瞭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詩歌知識.

我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它凝結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我知道了詩歌如何分類.按題材分,有山水詩、詠物詩、邊塞詩;按形式分,可分爲格律詩、自由詩;按體裁分,分爲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爲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涌現出了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游,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共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峯;現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傑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着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麼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後,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嘆含蓄;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麼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一腔豪情.

“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裏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裏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