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有關教師的活動總結範文集錦七篇大綱

有關教師的活動總結範文集錦七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的活動總結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師的活動總結範文集錦七篇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1

從大學報志願選擇師範的那一刻,在我們的心裏就種下了一個夢。這個夢做得太久、太沉重了,它幻化成一粒蒲公英的種子,飄進我們的心田,在那裏深深的種下。我們用心靈的清泉滋潤它,它便在幸福中萌發,在拼搏中開出絢麗的花。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青春年華中奏響生命的樂章。

我們深感責任的重大,我們的手中握着中國的未來,我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我們的身上擔着母校的期望。爲了更加出色的完成頂崗實習工作,我們獻縣一中10位頂崗實習生圍繞“教師夢 青春夢”開展了團日活動。

以下是本次團日活動的流程:

1.由團支書主持並介紹本次團日活動的主題

本次主要以“教師夢中國夢”爲主題,意在激發團隊的工作熱情和勇於進取的精神,激勵每位實習生能夠堅持克服困難,在以取得成績上繼續努力。要不驕不躁,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爲我們的頂崗實習工作再創佳績。

2.隊內成員進行莊嚴地宣誓。

鼓舞了大家的鬥志,誓詞如下:我立志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的肩上扛着民族的希望,我的心中裝着祖國的未來,我的手上捧着孩子們的明天,我以青春的名義發誓,我一定上好每一節課,我一定不負使命,我一定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作爲實習教師的我們,既是老師又是學生,身上仍舊有孩子般的活力和天真。我們十個人相親相愛,每一個人都特別有愛心和友善,所以在這裏我想說友誼萬歲。陌生的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像親人一樣陪伴左右。操場上大家像孩子一樣做起了遊戲。

4.宿舍就是我們的家,聚餐。

雖然沒有鍋碗瓢盆,但是有愛就夠了。師大的老師們給我們送來的方便麪,今晚十人一塊方便麪大聚餐。這就是快樂和肆無忌憚的青春。

本次團日活動總結:

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又光榮的職業,青春是奮鬥而又生機勃勃的季節。我們獻縣一中的實習生一定會踏踏實實工作,不負母校的期望。

夢在,魂在,希望在,美哉,我的教師夢,壯哉,我的青春夢,夢與祖國同行。

團支書:王會敏 小組長:李美娜

團隊成員:閆晶晶 王明明 趙培培 彭穎

劉衛萍井臘梅 劉輝 劉美娟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2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爲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在教師紮實練兵的基礎上,組織各項評比、競賽活動,以賽促練,使教師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進而落實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校教師積極主動地參加大練兵活動,立足教學崗位,增素質、強技能、促發展。

  一、突出重點,抓住主題,爲崗位練兵提供保障

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爲主線,開展基於崗位、基於課堂、基於問題、基於教師發展需求的學習與研究,全面深化校本研修,着力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能力,真抓實練,凸顯大練兵的時效性,努力爲新課程改革服務,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

  二、注重理論學習,加大工作力度,使崗位練兵穩中推進

1、依據文件精神制定本學年崗位練兵工作計劃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形成教師崗位大練兵實施方案,制定我校教師崗位練兵工作計劃。做到計劃周密,安排得當。

2、加強理論學習,領會精神實質

組織我校教師深入學習了在崗位練兵工作佈署會議上的講話,領會精神實質,明確目標與任務。爲我校開展教師全員崗位大練兵做好準備。

3、加大崗位練兵工作力度,力爭突出成效

教師崗位大練兵是我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續和深化,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人人蔘與。新教師側重職業基本技能的訓練,具有一定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側重新課程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應用,名優骨幹教師側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學風格的培養與提升,使不同層次的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圍繞練兵目標,採取多種形式,使崗位練兵突出實效

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練兵的內容,採取分步實施,分模塊達標的原則。大練兵的主戰場離不開課堂教學,離不開學年組與學科組,我校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開展練兵活動。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讓教師練就紮實基本功

教師的一般基本功訓練,包括三筆字、簡筆畫、普通話、教具製作、口頭說與書面表達等。這些主要採取自學自練的形式反覆練習,養成習慣。爲切實提高教師基本功,使其具有過硬的基本技能,我們每週安排教師書寫一板粉筆字,每周書寫一篇鋼筆字,每週繪畫一張簡筆畫,使教師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

2、以課堂教學爲突破口,提高教學技能

課堂教學大練兵是崗位練兵活動的重點,學校始終以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爲着力點,結合青年教師彙報課、骨幹教師示範課,進一步組織全體教師人人上一節公開課,全面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效率。

3、實施教育科研大練兵,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學校堅持以教育科研爲先導,牢固樹立科研理念,要求:每個教師書面分析一個典型教學案例,命一份學科檢測試題,寫一篇與所任學科有關的教學論文,當一次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寫一份高質量的教學反思。

  四、領導重視,教師熱情參與,讓教師在崗位練兵收穫喜悅

爲了促進中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多次爲青年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例如讓他們積極參加上級教研組織的教研活動。

崗位練兵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訓練活動,是提升教師專長的有效方式。讓我們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創建特色,形成機制,爲打造一支具有專業能力而全面發展的教師羣體而不懈努力!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3

一、轉換角色,力求適應新的崗位要求

我來活動中心之前,幾十年從事的都是教學一線和班務工作,一面對學生我就渾身佈滿了幹勁,教學上是內行工作經驗也豐富,學生愛戴家長稱讚,可調進活動中心後依照組織分工,我主要負責的是培訓部工作,面對新的崗位新的工作環境我一下子極不適應,就猶如沒了我表演的舞臺,少了欣賞我的觀衆,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我儘快轉化自己的角色,轉移工作的重心,向領導請教,向同事學習,又在領導的安排下外出學習,把其他單位先進的管理方法取回來鑑戒使用,也使自己的思想漸漸改變,逐步喜歡上新的崗位,並決心幹好本職工作,爲活動中心作出自己全身心的努力。

二、精心策劃,宣傳活動中心新形象

在很多人的心中,只知劇院不知活動中心,更不知活動中心所設何用,針對這類狀態,自己儘早假想精心預備,撰寫解說詞,,設計新奇版面,把培訓部的配備情況、培訓內容、培訓教師來源,培訓管理職員和培訓時間等做了詳實的說明和宣傳,並和其他同事走進校園、走向羣衆聚集的各大廣場,大力宣傳活動中心,使家長和學生對活動中心有了愈來愈清楚的瞭解,思想彙報專題並願意走進活動中心來發揮自己的特長。

三、積極工作,開辦中國小記者培訓班

和培訓部的職員一起幾次前往渭南,和小記者渭南分站聯手開辦了小記者培訓班,對中小學生的寫作和作爲一位小記者應具有的能力、孩子們的交際、應變、表達、獨立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培訓,一年來小記者們對我縣教育系統所展開的各項大型活動都做了採訪和報導,比如第二屆中小學運動會和第一屆中小學小歌手大賽等的實際採訪,深進縣博物館就我縣的歷史發展和風情做了詳實的瞭解和宣傳,並根據天氣變熱這一現狀到縣氣象局做了採訪和學習,小記者們的見聞報導攝影等作品上百篇在中國小記者網站上發表,暑假期間小

記者學員參加了由北京總部組織的“走進世博”活動,世博之行不光使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又鍛鍊了能力。

四、發揮特長,展現活動中心新風采

我一直酷愛寫作和攝影,之前在學校只能業餘弄,現在我就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每當活動中心舉行各種演出或活動,我都積極拍照錄相,然後配合辦公室在全國校外活動網站上上傳,而且堅持之前的習慣不該,在自己新建的校外網站空間裏一年來發表了文學、報導、詩歌、感想等作品二十餘篇,目的就是讓外界熟悉活動中心,讓時間見證我們的努力,讓網絡記錄我們的成績,也讓廣大網友更多地瞭解活動中心,更重要的是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不斷進步我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著名度和影響力。

五、熱忱主動,美滿完成各項演出活動

活動中心多了一個劇院也多了一個展現自我的窗口,縣上的大型演出基本都安排在此進行,一年來我們積極配合這些單位把每次演出都高質量地完成,其中我負責了縣教育局關工委主辦的中小學生經典朗讀,從開始的下鄉驗收節目到初賽、決賽,一直到彩排和正式演出,用時近一個月,我逐一熟習節目內容、撰寫三臺晚會的串連詞,學習燈光音響等的銜接和調和,

既學到了在學校裏沒有學過的知識,也品味到了和同事們協作的樂趣,固然繁忙而辛勞但最後獲得了滿意的效果,這也是一年來自己最大的收穫。依照領導安排,在6月底又負責配合縣宣傳部舉行十佳道德模範的頒獎大會,也是從驗收指導節目到最後正式演出,都得到了黨常委和組織部領導的肯定。

一年來自己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存在的題目很多,首先是培訓部主管的文化課培訓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寸步難行,一年來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觀,從本學期開學的勢頭看,情況仍不樂觀。深深反思自己,覺得還是思想滯後,放不開手腳,沒有開闢和創新精神,安於現狀不求上進。

根據目前這類狀態,徵詢領導同意並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決定把工作的中心轉移到基層學校,在幾個學生人數較多的學校,比如韋莊、王莊、趙莊、馮原,針對他們闊別縣城、想學習一些特長又不方便的實際,送教下鄉,現在前期的招生宣傳已結束,各學校訂在統計報名情況,預備根據各校的實際從下星期就開始授課,我想在我們領導的重視和調和下,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培訓部的工作應當漸漸走進正軌。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4

4月10日上午,達川區明星幼教中心的寶貝和家長們一起來到了達州市著名風景區——鳳凰山,參加‘春回大地,親子健行、親子登山‘活動。

早上8:30,寶貝和家長們準時來到了鳳凰山元稹紀念館集合。活動開始時,主持人潘老師給大家講解本次活動的意義和注意事項。隨後,可愛的老師們爲大家帶來一段動感十足的舞蹈,給寶貝們加油打氣,拉開了登山活動的序幕。各班老師給每位寶貝發一張拼圖卡。我們以班級爲單位、所有幼兒到達目的地完成拼圖纔算完成任務。

9:20,我們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出發開始了登山活動。雖然,山路陡峭,道路狹窄,走起來也不方便。但是我們的孩子們和家長非常的有秩序。

最早到達終點的是果果二班的孩子。真是太佩服他們了,出發的'時候果果二班是最後一個走,沒想到他們卻是最先到達終點。可以看出他們的團結協作意識很強,也非常有集體榮譽感。

10點左右,所有的寶貝和家長都到達終點。大家都積極的完成班級拼圖。一番努力,各班的寶貝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這次登山活動中,最讓我感動是果果二班和苗苗一班的。當他們班裏還有人沒有達到終點時,這些寶貝和家長又下山去接他們。有的孩子還攙扶着爺爺奶奶到達目的地。這次活動我們並不是要評出誰先誰後,是希望通過活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學會互幫互助。本次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些平時在家長細心呵護下成長的孩子們,今天>長大了。山路崎嶇,路程遙遠。孩子們用他們的小腳堅持不懈地走完了這段路程,我真爲他們感到驕傲!

在此,我還想給我們最可愛的老師們說聲‘謝謝‘。大家從山腳到達山頂時,都已經很累了。我們的老師們又打起精神、組織好本班的活動,和孩子們一起又唱又跳。她們都是90後,在她們爸爸媽媽的眼裏,她們也還是一羣孩子,可是她們卻沒有一個人說一聲苦道一聲累。>這就是我們明星人的精神,一種頑強拼搏,無條件的去完成任何一個任務的精神。

今後我們還會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大膽去發現、去探索。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善於思考、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5

通過前一段時間對三說活動的宣傳、發動,我校各班積極行動,以班級爲單位的學生說學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各班分別推薦了前2名同學參加了全校“學生說學”活動。

5月20日下午第三節,全校師生在教學樓前舉行了生動活潑的“學生說學”活動,參賽選手分別就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進行了總結,他們引經據典,使演講內容生動活潑,通過1個半小時的角逐,共評出學生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16名。

該活動的成功舉辦爲我校學生找到了很多學習方法與技巧,在全校形成了會學、善學、巧學的學習氛圍。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6

一、活動概況

爲了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提升鄉村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開展新一輪(20xx—20xx年)省中小學幼兒園名教師、名校(園)長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XX名師工作室成員於20xx年11月29日到普寧市興文中學開展了“送教下鄉,同課異構”活動。

本次活動促進了工作室成員教師專業成長、對興文中學化學教學教研活動起到了指導和引領作用。活動中,工作室成員與興文中學化生組的老師積極參與,雙方各選出一位化學老師作爲代表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兩位老師以《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爲授課內容向大家展現了各自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本次活動得到了興文中學全體師生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學校領導親切熱情的接待和交流中,讓我們體會到了學校“根深實遂”的文化底蘊。校長陳大逸、副校長黃海茸、教務主任李偉輝、副主任蔡俊豪、副主任王澤仕全程陪同參與,並做了大量的組織安排和後勤保障工作。

二、活動環節

1、集體備課——羣策羣力,集思廣益

本次活動在人選安排時,是以工作室和興文中學各選出一位代表作爲“同課異構”的上課老師。一方代表工作室,一方代表興文中學。爲了呈現各自的優勢和特色,雙方分別進行了集體備課。最後呈現出來的課堂是雙方“羣策羣力,集思廣益”的成果碰撞。集體備課活動既確保了基本教學任務的完成,又讓老師們在交流中相互促進,拓寬了教學思路和眼界,使老師們對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向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2、同課異構——思想的交換,智慧的碰撞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同時也爲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

本次活動兩位老師上課的內容爲《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李燕老師以“36。5gHCl氣體中含有多少個HCl分子?其佔體積爲多少?”引入關於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式,突出物質的量在化學計算中的重要性。李老師教態自然,循序漸進,整節課結構完整,條理清晰。

XX老師採用思維導圖模式引出物質的量作爲“中轉站”的重要性,師生互動密切,以思維引導思維,讓學生在探究中實現自我價值,整節課節奏把握恰到好處,學生在課堂上所呈現的素養也讓我們欽佩不已,改變了我們對農村學校的認識。

3、聽課評課——切磋教藝、研教並重

聽評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直接、最具體、最經常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針對本次活動兩節課,各位老師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工作室各位成員各抒己見,興文中學生化組老師們也是傾情交流,相互探索。

XX老師認爲:課堂上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要敢於引導學生去挑戰難點的內容,在不斷的挑戰與應用中,學生纔會適應這種過程,從而達到靈活應用的效果。

XX老師提出:要讓學生去體驗各種解法不同之處,在這種體驗中,學生自己會發現哪種解法更有優勢,然後選擇這種解法進行強化,而不是幫學生做決定,這樣效果則不佳。

楊銳欽老師則認爲:應該注重學生的解題規範化,做好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上的引領示範極爲重要,如果教師都不能做好,學生更加不可能達到要求。

XX老師則對兩節課的特點做了分析:李燕老師的課是傳統教學中的極致,在習題設計上花了大量心思,所有知識和技巧都從解題中獲得,層層遞進,構思巧妙,是一節標準的示範課;王錦榮老師的備課則具備了一定的理論高度,在備課中積極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採用探究式教學,並對教材重新進行解讀,挖掘素材應用於課程中,是一節有思考,有發展的課。

最後,XX主任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課的節奏無須過於緊張,學生的思維是上課的主線路,適當的時間給予是學生髮散思維的前提,本節課是將前面所學的知識整合安放到化學方程式中,所以題不在於多,在於解題規範性地養成。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也可故意呈現一些陷阱給學生,讓學生來糾正,從逆向思維讓學生理解正確的概念,這樣他們的印象將更爲深刻。”

三、活動意義

本次“送教下鄉,同課異構”活動,參加教師的人數達到43人,歷經集體備課、磨課、上課、聽課、評課等多個環節。通過“一節課,帶動一個面”。其意義在於以下三點:

首先,促進一線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次活動呈現的兩節現場課是真實和樸實的,值得大家去學習和模仿;大家在評課中進行相互交流、探討,拓寬了教學思路,創新了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形式。

其次,這次活動爲工作室成員提供了鍛鍊展示的機會和舞臺,整個活動有理論實踐、集體備課、磨課、同課異構、聽課評課等,工作室成員參與其中,提升了理論水平,提高了教學素養,同時也明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了今後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再次,“送教下鄉”的成功開展,爲我工作室搭建了城鄉教育有機聯繫的橋樑,爲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貢獻。

在本次活動中,不管是工作室的各位成員還是興文中學的師生,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猶如這冬日裏的暖陽般讓人舒適愜意。而“同課異構”的方式也爲老師們在教研上指明瞭新方向。在大家的肯定中,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四、問題與建議

本次活動參與的教師僅限於工作室的成員與興文中學的教師,輻射影響還不夠廣,希望今後“送教下鄉”活動中可以聯合其他工作室及臨近學校共同參與,共同研究探討,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活動總結 篇7

在教師幹部作風雙整學習活動中,我學習了學校作風整頓文件精神,學習了《教師法》《義務學生。對待學生要有耐心,問題學生要給他(她)機會,用發展的眼光看人,學生的自信心,精心營造育人的一片藍天。“教師,用愛點亮學生心頭的明燈,開啓沉重的心扉,責無旁貸,任重道遠。”“愛就教育,這就要求教師有的知識和學問,更有堪爲人師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對學生的無私奉獻的愛。”

“教師在教會學生做人和學會知識的,還要讓學生知道先相信你,然後別人纔會相信你。”教師,日常工作要政治理論學習及學習,工作,以過硬的本領來好交辦的日常工作,並且要更新教育工作理念,工作要勤動腦,多,力求工作上創新,有新。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以人爲本的教育發展觀,學習、勇於創新的教育實踐觀,關注細節、追求的教育價值觀,教育任務、工作。到工作中幹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孩子發展。的師德形象,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樹人”,用心育人。教師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的人格力量的體現。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的奉獻精神,甘爲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大家:“一粒種子,要春天的播種,夏天的澆灌,秋天的收割,還有好多工序才能變成碗中香噴噴的米飯。教育學生一樣,只是播下了,不再澆水,不去收割,那麼永遠都不會有收穫。”“讓一起爲年輕的生命多注入激情,多體驗,多賦予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於生命的最高境界--帶着對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愛,帶着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