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通用15篇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語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通用15篇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

活動目的:

1 傾聽故事傳說,能講述故事傳說的`大意。

2 讓幼兒明白給大家帶來快樂,自己就會快樂。

3 識字:甜香果實

活動準備:掛圖字卡鹿 松鼠 杜鵑鳥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傳說

教師生動的講述故事傳說,幼兒欣賞。

二、理解故事傳說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走過蘋果樹?

它們都幹了些什麼?

小草看到這些小動物拿走蘋果,說了些什麼?

蘋果樹怎樣回答的?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傳說,幼兒看圖 傾聽。

三、講故事傳說

——教師出示字卡“甜香果實”教幼兒認讀

——引導幼兒看圖,練習講故事傳說。

四、表演故事傳說

教師和幼兒一起戴頭飾表演故事傳說,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傳說,感受故事傳說情趣。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能形象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2、嘗試爲故事創編結尾。

3、學習寬容和接納“知錯就改”的同伴。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老狼遇險記》

2、木偶道具、老狼、猴子、大象、小兔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T: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木偶劇場的主持人,下面請大家欣賞《老狼遇險記》(欣賞第一遍故事)

提問:

1、木偶劇演到這裏,你知道這個故事裏有誰?

2、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你覺得故事裏的這隻老狼是一隻什麼樣的老狼?

二、分段欣賞故事,能形象地學習角色的對話

欣賞故事第一段:

1、“讓我們來聽聽老狼遇到了猴子,它是怎麼向猴子求救的?”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老狼可憐的樣子。

2、猴子有沒有救老狼?他是怎麼對它說的?

3、老狼聽到了猴子的話,想起了自己以前做過的壞事,新裏怎麼樣?

欣賞故事第二段:

1、正在老狼心裏又後悔又難過的時候,又來了誰?

2、聽聽老狼又是怎麼求大象爺爺的?

3、大象爺爺有沒有救老狼?爲什麼?它是怎麼對老狼說的?請你們來學一學年紀很大的大象爺爺的話(老師做大象爺爺,孩子們做老狼,學習對話)

4、老狼聽了大象爺爺的'話心裏怎麼樣?

欣賞故事第三段

1、老狼正在傷心流眼淚的時候,又來了誰?

2、小兔妹妹猶豫了一下,是怎麼對老狼說的?

3、老狼想到好辦法了,想到了什麼好辦法?

三、創編結尾。學習寬容和接納的品質

1、你覺得小兔聽了老狼的話會救它嗎?爲什麼?

2、請你幫助小兔想個好辦法來救救井中的老狼。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3

蘇州南環第一幼兒園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巴赫金認爲,人類只有依託語言或話語才能生存、思考與交流。人類情感的表達、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種形式的存在都必須以語言或話語的不斷溝通爲基礎。由此可見語言的重要性。而幼兒期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最佳期,爲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教育,就會給他們以後的語言發展、智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要發展語言,“對話交際纔是語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處”。

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在中國文化界和文學理論界,颳起一陣不大不小的“巴赫金旋風”。一位20世紀的俄國思想家、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得到中國學界的青睞。該書的出版和對話理論的研究向世界宣告,“文學理論:走向交往對話的時代”的到來。

如今對話教學理論成爲中小學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之一,在中小學課改實踐中,“對話”一詞使用頻率之高更是前所未有。但在幼兒教育領域還少有運用。新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教育不再是簡單的訓練、教師的獨白,而應該尊重幼兒的需要和能力,加強交流和溝通,突出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語言活動不僅是讓孩子學會一些美麗的詞彙和句子,而更應突出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巴赫金的對話理論正符合了現在教育發展的需要,值得我們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實踐、研究。怎樣的對話是真正的對話,怎樣的對話才能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研究對話的有效性。在掌握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對話的效用,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在自然的氛圍內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則充分理解幼兒語言活動中自己的特殊地位,妥善處理好教與學的平衡點。

二.概念的界定

對話:按照它的原始意義,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談話方式。我們認爲:對話是指說話者與對話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礎上,以語言等符號爲文本而進行的精神上的雙向交流、溝通與理解。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對話的形式有多重:教師與幼兒的對話,幼兒與幼兒的對話,幼兒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多重對話中的教師、學生、文本應該是語言活動中的三個主體,但是角色有輕重之分,教師在多重對話中應當是一個特殊的角色。

幼兒語言活動:在幼兒園裏主要是指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的規律,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有目的有計劃組織的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活動。它不僅包括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還包括遊戲,幼兒的語言活動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爲2-6週歲。他們的語言能力主要是聽、說能力。

三.理論的借鑑:

1、對話理論:巴赫金認爲,人類只有依託語言或話語才能生存、思考與交流。人類情感的表達、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種形式的存在都必須以語言或話語的不斷溝通爲基礎。“對話交際纔是語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處”,“一切莫不歸結於對話式的對立,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對話纔是目的。單一的聲音,什麼也歸結不了,什麼也解決不了。兩個聲音纔是生命的最低條件,生存的最低條件”。對話理論本身蘊涵着平等觀念的價值預設。在對話者的視野中,自我與世界處於平等的關係之中,即承認對話雙方的主體意義和價值並保持平等狀態。

2、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爲,兒童的認知發展既依賴於生物性的成熟因素,又依賴於主體主動經驗,主體通過作用於外部世界以及由此獲得的反饋信息來建構日益有用的與現實有關的知識。每一個兒童應被看作是通過與支持他的成人或同伴共同分享主動性活動來建構他自己的知識的主體。主動學習是兒童發展過程的核心,教師是兒童發展的支持者。

3、.“最近發展區“理論:這是維果茨基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意指教師或有較高認知能力的人,可以在學習者遇到困難的時候,發揮“施工架”之功用,提供必要的建議或引導式的輔導,促使個體進行積極的思考和認知活動,從而產生認知上的有意義的建構,促進兒童最終能獨立完成其認知的發展。“最近發展區”概念的引人,強調教學在發展中的主導性、決定性地位,揭示了教學的本質特徵不是在於訓練和強化已經形成的內部心理機能,而在於激發、形成正處於成熟過程中而又完全成熟的心理機能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幼兒語言活動中,教師運用對話理論,針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創設適宜的“對話”情境,讓幼兒在與同伴、老師、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中,在心靈的交流碰撞中,主動積極地探索問題,並從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在平等、寬鬆的'活動氛圍中不知不覺地使傾聽、表達、交流等方面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高。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2-6週歲幼兒傾聽、表達、交流的分層目標研究。

我們要清楚2-6週歲幼兒的各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他們應該具備怎樣的語言能力,要達到什麼樣的語言目標。幼兒園的孩子主要是以聽、說能力爲主,可以通過研究來明確大、中、小班的傾聽、表達、交流等語言能力的分層目標。

(二)對話材料選擇的研究

如何選擇合適的對話材料。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能力、生活等方面的原則進行選材方面的研究。

如何選擇對話材料,體現了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關係。幼兒園的孩子沒有文字認讀的能力,教師對文本的分析研究就更加重要了,它直接影響對話教學的效果。要正確研究、分析教材,提取最有價值的部分,體現對話教學的有效性。

(三)對話環境創設的研究

①對話心理環境和氛圍的創設:創設什麼樣的心理環境纔有利於“對話”的展開呢?需要教師針對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研究怎樣去尊重孩子,怎樣爲孩子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怎樣鼓勵激發幼兒的對話願望,怎樣營造寬鬆的對話氛圍等,良好的教育氛圍有助於幼兒主體性的發揮。

②對話物質環境的創設:包括各種教學具的選擇和準備,情景的創設以及周圍環境的佈置等方面的研究。幼兒階段的孩子處於形象思維階段,生動的圖片、玩具、課件等教學具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掌握語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但必須注意適宜性,把握好幼兒的需求。

(四)組織教學策略的研究

如何有效地運用教學策略激發對話,促進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文本的有效對話,這是最關鍵的部分。如何正確把握教師在對話中的地位。

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自身非言語交流方式的運用,如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等,以及語音、語調、語速的靈活運用。因爲幼兒期的孩子在學習中需要多感官的認知,年齡越小的孩子語速要求越慢,多感官的要求更強。

教師作爲引導者,提問的方式值得仔細研究,它直接體現教師的教學策略,影響對話教學的效果。

(五)幼兒對話的評價研究

如何評價幼兒的對話,直接體現出對話的有效性。適宜的評價能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如何正確做出評價,需要實踐研究,做出判斷。

(六)家園合作的研究

對幼兒的教育,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我們要做好家長工作,使幼兒園與家庭在語言教育的思想、認識、原則、方式等方面能統一,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們將通過實踐研究找到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向家長宣傳語言教育的先進理念與方法,做好溝通工作,以取得家長的配合,更好地開展工作,並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個性化教育。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①從報刊、網絡上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資料,瞭解並掌握他人的研究成果,通過分析比較進一步明確自己當前研究的起點。②在查閱“對話理論”的文獻基礎上,從理論上界定“對話”的特性,明確多重對話網絡中每一對話形式的特點和地位,明確其中教師角色的作用。

2.行動研究法:精選教材,針對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和遊戲設計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案,從“對話”在語言活動中的融合途徑、語言教學中的具體步驟等方面初步構想對話的活動模式,然後加以實踐,分析對話理論應用的實效性。

3.個案研究法:選取某些有代表性的幼兒,進行全程地跟蹤分析評價,瞭解幼兒和教師在對話理論實踐過程中的表現與反映,以點代面,瞭解研究的進展和效果,便於把握課題研究的方向。爲對話理論的應用研究提供實踐依據。

4.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觀察對象及其行爲進行考察、記錄、分析,瞭解幼兒和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行爲表現。

5、經驗總結法:分析評價對話理論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應用的實效性,並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成爲理論,寫出經驗總結性論文或研究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進程

1.第一: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8月)

主要工作:採用文獻研究法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積累一定的理論依據,進行“對話”理論的文獻研究,撰寫課題方案,申請立項。

2.第二:課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

主要工作:進行“對話”理論在語言活動中應用的教學設計和活動實踐,組織課題組內成員互相觀摩活動,並對其有效性做出分析評價。進行個案觀察和案例分析,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策略。在研究“對話”理論實踐運用有效性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經驗性理論總結,使“對話”語言教育模式日趨成熟。

3.第三:課題總結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主要工作:將對話語言教學活動整理成冊,形成園本教材;綜合每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寫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八.課題研究的成員及分工

角色

姓名

職務

分工

組長

顧彩虹

園長

統籌,協調,把握方向

副組長

談玉紅

副園長

策劃,組織,資料管理

成員

胡偉芳

大班教師

具體實施、操作

嵇勝紅

大班教師

張婷

中班教師

金燕

中班教師

趙丹婷

小班教師

朱蔚峯

小班教師

全體教師

協作研究

蘇州南環第一幼兒園

202x年12月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4

目的:

1、通過遊戲,讓幼兒鞏固對五官的認識。

2、通過遊戲培養幼兒的'反應靈敏。

準備:

1、一張人臉的畫(五官要具體的)2、幼兒對五官的認識,可以說出名稱以及指出正確的位子。

遊戲規則:老師說眼睛,幼兒就不可以指眼睛,一定要指臉上其他的五官,比如鼻子,嘴巴等。

注意:

1、先選能力比較強的,而且控制一下時間,三四輪後可以換人,爭取讓更多的幼兒參與)

2、在課前,可以利用示範畫向幼兒再介紹一下五官以及作用,幫助幼兒鞏固。

3、如果是兩個幼兒互相玩的話,可以讓他們邊玩邊說,比如:(甲:我指我的眼睛乙:我指我的眉毛)讓他們可以實物對應。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 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2 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幼兒春節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好。

師:你是在哪裏過春節的?

春節你去了哪裏玩?和誰去的

看到了什麼?

春節你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

2有的小朋友春節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後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羣地一起看)

3 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時的有趣的事情。

4 現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的牆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 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的事。

效果分析:

通過寶寶過春節的`活動,彷彿又讓小朋友們回到了春節時的開心氛圍中去了,一時間難以收復小朋友們興奮的心情。通過活動的目標要求的學習,我們間接地指引幼兒培養傾聽的好習慣。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6

目的:

1、學習故事,瞭解情節,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演虎王

過程:

一、創設情景,由虎王入場,激發幼兒興趣。

師:喲,誰到我們班上來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們班上來有什麼事嗎?

虎王:嗨,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裏造了二棟樓房,一棟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棟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它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只好請你們小朋友來幫忙,想請你們幫我想出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願意幫我想辦法嗎?

師:小朋友都願意幫虎王想辦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它們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後提問: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的?(個別回答)

師:它們向虎王提出了許多要求,老師聽清楚了,講給你們聽聽,看我講得對不對,不對的地方請小朋友幫助我,好嗎?

三、老師邊操作幻燈,邊講述動物提的要求,加深對主要內容的印象。

四、邊提問邊操作幻燈,進一步幫助幼兒明確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問:

1、1、首先是誰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麼要求?

從老鼠年輕、靈活,上下樓梯很方便這句放你認爲老鼠適合住幾樓?

從老鼠提的`另一個要求不願和貓住在一起,貓聽了怎樣罵老鼠的?貓和老鼠都不願住在一起,現在老鼠住在紅顏色的房子裏了,那貓應該住在什麼顏色的房子裏?

2、2、老鼠和貓提完後,是誰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麼要求?從大象很重會把樓房壓垮的這句話中,你認爲大象住幾樓合適?但是大象也不願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們想想大象住什麼樣的房子合適呢?(集體扮演大象,學大象的語言)學說句子。

3、3、公雞提了什麼要求?

如果公雞住在紅房子裏,那狐狸應該住在什麼樣的房子裏呢?

4、4、最後一個是誰提出的要求?烏龜提了什麼要求?

從烏龜說的話裏你認爲烏龜住在幾樓比較合適?

五、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想動物提的要求,使幼兒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兒動手分房子,向虎王彙報分房結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動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結果

3、講評分房結果

4、 向虎王彙報分房結果,鼓勵幼兒提出各種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結束:小朋友幫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辦法,虎五高興得和幼兒一起跳舞,然後虎王去森林給動物們分房子。幼兒送虎王出活動室。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2.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過程:

1.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討論: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爲什麼辦不到?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爲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活動建議:

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的明顯特徵,理解詩歌的內容。

2、能朗誦詩歌,並根據詩歌句式仿編。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瞭解幾種小動物的突出特徵。

2、小象、小猴、小鹿的圖片及其他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森林背景圖,內藏小動物。

活動重點:理解、掌握詩歌的內容。

活動難點:仿編詩歌,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過程:

一、創設森林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初步感知詩歌的內容。

1、活動導入

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森林裏玩兒,跟那裏的小動物們做遊戲,你們想去嗎?

幼:想。

師:好,那我們就出發吧!(帶孩子進入活動室,讓他們隨便找木墩坐下,出示背景圖--樹後藏着小象),森林裏的'景色真美啊,小動物都在哪兒呢?(幼兒找尋,樹杆前露着小象的鼻子。)

幼兒尋找。(他們看到樹後面有動物,老師請幼兒找出來)

師:小象的鼻子可以做什麼呢?

幼兒自由發言。

師:如果你們有一個小象這樣的長鼻子,你們會做什麼?

幼兒自由發言並模仿動作

師:看到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孩子們,誰能像老師這樣說出來呢?注意要用看到什麼什麼,我想 ……

幼兒仿編。

師幼總結:

看到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澆澆花。

看到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拔拔樹。

看到小象,我想有個長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摘香蕉。

2、繼續找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寶寶們找到了小象,看看還有什麼小動物與我們捉迷藏呢?(背景圖--樹上藏着小猴,小猴的尾巴露在外面)

幼兒尋找 。(教師請看到尾巴的孩子找出小猴)

師:寶寶們看到了小猴長長的尾巴啊,小猴的長尾巴可以做什麼?

幼兒自由發言。

師:如果你有這樣的長尾巴,你想做什麼?

幼兒仿編並模仿動作。

師:看到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孩子們,誰能用剛纔學會的句子說出來呢?

幼兒仿編。

師幼總結:

看到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盪鞦韆。

看到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拔拔河。

看到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玩倒掛。

3、從草地上找出小動物,感知詩歌的內容。

師:寶寶們,你們看,草地上還藏着什麼動物?(背景圖,草叢中藏着小鹿,小鹿的犄角露出來了。)

幼兒尋找。教師讓找到的幼兒說看到了什麼。

師:我的寶寶們觀察的真仔細啊,這樣藏着都被你們發現了,這到底是什麼動物呢?(亮出小鹿)小鹿用犄角做什麼?假如你們有犄角,你們會做什麼?

幼兒自由發言。

師:如果你有這樣的犄角,你想做什麼?

幼兒仿編並模仿動作。

師:看到小鹿,我想有對長犄角,和小鹿用犄角頂頂牛。

孩子們,誰能用剛纔學會的句子說出來呢?

幼兒仿編。

師幼總結:

看到小鹿,我想有對長犄角,和小鹿用犄角挖挖土。

二、欣賞、理解詩歌,並表演詩歌。

師:剛纔我的寶寶們找出了3只小動物,有一首詩歌寫的就是我們所講的事,名字是《我想》,我們來聽一聽吧!

1、播放錄音,欣賞詩歌《我想》。

聽完後,老師帶寶寶做出"握握手"、"拉拉勾"、"頂頂牛"的動作。

2、老師與幼兒朗誦詩歌,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三、仿編詩歌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詩歌。

師:寶寶們,森林裏還有好多的小動物想與我們遊戲呢!你們看誰來了!(老師拿出孔雀的圖片)孔雀的哪裏最漂亮?

幼兒自由發言。

師: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

幼: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扇扇子。

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跳跳舞。

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開開屏。

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掃掃地。

看見孔雀,我想有一個漂亮的尾巴,和孔雀用尾巴比比美。

師:寶寶們說的都太好了,真美!森林裏其他的小動物都等着急了,我們快去把它們都找出來吧!(寶寶們都去背景圖的後面找小動物,然後回來。)你們都找到了什麼動物啊?那就用它來仿編詩歌吧!寶寶們可以互相商量,用最美麗的語言向好朋友說一說,開始吧!

幼兒拿着自己找出來的動物,仿編詩歌!教師給予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以適當的引導,對仿編好的孩子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記錄幼兒編的詩歌:

看見袋鼠,我想有一個大袋子,和袋鼠用袋子捉迷藏。

看見企鵝,我想有一身絨毛,和企鵝一起去南極探險。

看見小兔,我想有一對長耳朵,和小兔用耳朵握握手。

看見松鼠,我想有一個大尾巴,和松鼠用尾巴來跳傘。

看見螞蟻,我想有一對觸角,和螞蟻用觸角說說話。

看見長頸鹿,我想有一個長脖子,和長頸鹿用脖子比拔河。

看見小鳥,我想有一對翅膀,和小鳥用翅膀在天空飛翔。

看見鯨魚,我想有一個噴水孔,和鯨魚用噴水孔打水仗。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寶寶跟小動物們玩得真開心。還編出了那麼多好聽的詩歌,小動物們也很開心!現在你們與小動物們成了好朋友了,可要保護它們啊!不要讓它們受到傷害!

師:那寶寶們,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

老師帶寶寶們走出活動室。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9

活動名稱:大班語言活動--上課

活動目標

認真傾聽和理解古寺內容,懂得做事要專心。

認讀:媽媽、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師、專心。

能觀察畫面,學習複述故事中的片段,樂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活動準備

掛圖7號;《小朋友的書·我要上小學了》;磁帶及錄音機。

字卡:媽媽、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師、專心。

活動過程

出示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圖上有誰?它們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見天老師帶來的.故事就叫《上課》。

放錄音磁帶,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故事裏有誰?

它們上課表現怎麼樣?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八哥老師在上課前提出了什麼要求?

八哥老師問學生們學會了嗎,小動物們怎麼說,怎麼做的?

八哥老師分別請小山羊、小喜鵲、小公雞、小鵓鴣、小烏鴉起來念時,它們是怎麼說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媽媽、姐姐、哥哥、姑姑、娃娃。

小山羊、小喜鵲、小公雞、小鵓鴣、小烏鴉爲什麼沒有把八哥老師教的五個字都學會呢?

幼兒認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教師出示字卡,幼兒學習認讀:媽媽、姐姐、哥哥、姑姑、娃娃、老師、專心。

幼兒懂得上課應認真、專心聽講。

討論:

你喜歡故事裏的小動物嗎?爲什麼?

你覺得上課是應該怎麼樣?爲什麼?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黃、綠、青、藍、紫。2、大膽想象、表演、續編,瞭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圖片:太陽,光線寶寶;故事磁帶;故事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公公與光線寶寶,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1.談論被太陽曬着的感覺,

2.一起聽有關光線寶寶的故事

二、欣賞故事。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2、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是誰呢?3、調皮的七彩光來到地面上做了哪些事情?

三、理解故事內容。1、邊欣賞,邊傾聽故事2、提問:調皮的七彩光來到了哪裏,那裏發生了什麼變化?

(幼兒回答,教師鼓勵幼兒用完整的好聽的句子說)

3.他們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金黃金黃)

4.他們來到果園裏,橘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穿上了橙色的衣服)5.他們跑到草地上,草地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綠油油的)6.他們跳到大海里,大海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得藍藍的)7.他們經過沙灘,小螃蟹有什麼變化?(變成了小青蟹)8.他們親親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麼變化?

(番茄有了紅彤彤的顏色,茄子有了紫瑩瑩的顏色)

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一句話。

教師:調皮的七彩光明天還會到地面上來玩,它們還會把世界上的各種東西變上好看的顏色,你覺得調皮的七彩光除了故事中它來過的地方,還會來到哪裏?哪裏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五.討論光和人們的生活的'關係。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去了那麼多地方,讓那麼多東西有了漂亮的顏色,那如果沒有了顏色我們的世界會變的怎麼樣呢?

小結:沒有了光,我們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東西都會失去它的顏色,世界上就不象現在這樣五彩繽紛了,光對人類、動物、植物都是很重要的。六、活動延伸1現在請小朋友當七彩光寶寶,一起出去找好朋友,給好朋友漂亮的顏色。

2.今天回家後把你的好朋友畫下來,明天帶來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把什麼顏色給了它?它有了什麼變化?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1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艱鉅的任務。如何發展和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採取什麼樣有效可行的策略來進行幼兒園語言教育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得了解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1、學前兒童期是語音可塑性最大的時期。心理學研究發現,4歲以上的兒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音。語音進步最明顯

2、幼兒語法結構的發展有以下趨勢:

(1)從簡單句到複合句

(2)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

(3)從無修飾句到修飾句。從不完整句到完整句。開始出現轉折複合句,能夠獨立地講故事或各種事情,進入成人句階段。

3、語法特點:(1)初步掌握基本的四種語調(2)未能掌握語調中的斷和連、快和慢、輕和重。

4、2歲到五歲半的幼兒,不論作爲其他人交談時的旁觀者或在自身實際參加的三人交談中,都是對“我”的理解較好,“你”次之,“他”最差。特別當其自身作爲交談中的第三者時,對別人所談的“你”和“他”,即使是5歲半左右的幼兒,也不能很好理解,這時往往把別人說的“你”理解爲指他自己,而把“他”理解爲另一個人。

5、5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他們聽和說的能力已經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時,他們的閱讀圖書和分析圖畫的能力也顯著增強,他們開始喜歡和小朋友或者家長一起閱讀,甚至連猜帶蒙地念書中的文字。這時閱讀成了他們最大的興趣。研究孩子語言發展並提出相應的指導方法,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研究結果表明,影響兒童語言獲得因素有:學習模仿在語言獲得中有一定作用;認知發展是語言發展基礎;兒童情緒態度對語言獲得有影響;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與他人的語言交際是語言獲得的主要條件等等。幼兒的語言發展跟自身的生理髮育有必然的聯繫的,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在幼兒語言教育方面,我們只能遵循規律,採取一些可行有效的策略。

一、爲兒童創設一個適合語言發展的環境

“狼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初期離開了特定的環境,一切後天學習都是枉然。若是兒童在學前期養成不良的語言習慣,後期改正是相當有難度的。因此,爲兒童創設一個開放愉快的語言環境,促使他們敢說、想說、喜歡說、願意說,有機會說,有計劃有準備的開展語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課堂

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兒童引發學習興趣,更加集中於課堂學習。在學前期,兒童的課堂教育是有限的,教師要把複雜繁多的教育內容簡單化、形象化,用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讓兒童的注意力集中,這個時期可以對兒童進行規範語言習慣的教育。而在後期,則可以創造出適當的情景讓兒童提高注意力,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語言教育,比如用幼兒喜愛的角色表演、詩歌朗誦、看圖說話等等。孩子語言的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需要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指導和啓發。比如學習兒歌,教師要以抒情的語調去朗誦,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一種享受,同事渴望去學會這首兒歌。進而慢慢地能用感情朗誦。講故事也是如此,教師要有感情地把故事內容展現在孩子的面前,力求達到身臨其境的感受。要想達到那種效果有一定難度,有時我們可以藉助錄音機,電腦等媒介來幫助增強氛圍。這樣,孩子既想聽,又願意聽,還會模仿。相反,枯燥的講述對幾歲的孩子來說是很難接受的。真正有效的學校是一種心智的活動,通過多種感官來親身體會,可以進一步促進兒童的智力開發以及對這個五彩世界有更爲生動細膩的感觸,能將靜態客觀的知識靈活化,從而產生新的思維和構想。兒童的語言學習,同樣運用到多種感官,如聽、說、看、畫、跳等。

我會經常在課間給孩子放一些錄音兒童故事。孩子對故事十分感興趣,每次都聽得十分認真,有點故事重複播放兩三次,孩子就會跟着錄音複述出來。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語言訓練非常輕鬆有效的方式。在複述故事的過程中,兒童不僅可以糾正自己一些不準確的發音,不規範的用詞,同時也可以輕鬆學會一些較難的詞彙。而在午休前播放一段動畫片也是同樣的道理,兒童看動畫片可以輕鬆進行語言知識的獲取,特別是詞彙的積累。

在課堂上,兒童通過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對話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相關的語言習慣,從而規範自己的言行。兒童回答問題,不僅僅是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也訓練了他們的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爲幼兒創造更多回答問題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回答錯的給以鼓勵和引導,回答對的則可以進行深一步的啓發探討。爲了克服孩子們在衆人面前不敢說,不敢表達的心理,我會經常給孩子提供“大聲說出來”的機會,就是讓每個孩子走到前面,無論是說、學 ,還是唱、跳,都會受到老師的一個小禮物和同伴的掌聲。孩子因此 可以克服膽怯的心理,語言表達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這也是激勵孩子促進孩子語言表達的一個方法。

2、遊戲活動

福祿貝爾曾經說過,遊戲是兒童發展最好的方式。因爲它是內在本質的自發表現,是內在本質處於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外向表現,“遊戲”一詞本身就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在遊戲中兒童是最輕鬆愉快的。你可以發現,遊戲中兒童的語言是多樣的、神奇的、充滿幻想的,因爲遊戲本身的自主性與創造性讓兒童的語言得到極大的提高。我曾經遇到一個又輕微自閉的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開口說話,問他什麼也不回答。但在遊戲中與他交流就變得格外容易,他會主動向我笑,甚至他會主動拉住我向你介紹他在玩什麼遊戲或是問我他不明白的地方。同時,他與其他的孩子的交流溝通也在遊戲的過程中變得十分輕鬆愉快。

如果說在課堂上兒童更多的是進行詞彙的累積,那麼在遊戲中,則是實踐運用的時候。許多在課堂中學到的詞彙並不是經常使用,而在遊戲中,孩子會隨着情景的變換說出不同的語言。爲孩子創造一個開放的遊戲空間,則是爲孩子願意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創造了條件。在娃娃家的遊戲活動中,與人交往是關鍵,社交可以極大的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會隨着自己的意願與其他兒童交流。比如打電話,大部分孩子已經知道該怎麼打電話和接電話,在遊戲中也可以一本正經的與人交流,教師只需要在旁靜靜看護,有必要時給予一些簡單的提示,比如打接電話時的禮貌用語。

遊戲時的氛圍是十分重要的,輕鬆愉快的環境更適合兒童遊戲。教師在遊戲中起到的只是創設遊戲環境兼看護作用,在遊戲方向不對或者發生突發狀況時以同伴者或者指導者的身份適當的引導遊戲的進行,而不能過多的介入孩子的遊戲。

3、家園合作

家園合作即家庭、幼兒園的合作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孩子的語言發展並不是短時期內就能夠學習得很好的,而是要分階段按照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比如有的孩子生活經驗豐富,他的表達能力強,表述起來也要輕鬆流暢一些。對這些孩子我們要進一步培養。而相反,有的孩子缺乏社會經驗,不經常與人交往,運用語言的機會也少,表達某件事情時常會表現出一種內心空虛的情緒,有的還會膽怯,講話語無倫次,甚至無話可說。針對這樣的孩子,教師和家長要及時溝通。

在幼兒園裏,要培養孩子一種積極的態度,要和小夥伴多多交流,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教師也要經常帶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父母也要爲孩子創造條件,讓他們多與同伴交往,並懂得一些禮貌用於。有時間的時候經常帶孩子去公園,超市,遊樂場等公共場所,這也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語言交流的平臺。孩子對生活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並伴有強烈的表達願望。對於孩子來說,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史提高孩子語言發展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言教學的寶貴資源。因此,在教學中結合生活,讓幼兒經常說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動畫片就是孩子最感興趣的話題,提到《貓和老鼠》、《西遊記》、《喜羊羊與灰太狼》、《奧特曼》等動畫片時,孩子們的情緒就格外高漲,誰都想說,誰都能說幾句,教師要善於捕捉這樣的教育話題,適時滲透,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在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中培養 說話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兒童呆得最多的地方除了幼兒園就是家,因此家庭教育十分重要。著名的陳鶴琴先生就說過“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家長應該爲孩子樹立起正面積極的形象,因爲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受家長的影響。在家庭語言教育中,家長應該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知識,增進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正確的使用語言,多帶兒童進行室外活動,經常旅遊踏青,讓孩子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放鬆心情;支持孩子的探索,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不無視孩子的問題;創造愉悅民主的家庭環境,不苛責孩子豐富奇妙的想象,凡事讓孩子多動手動腦;給孩子單獨的空間 ,不過於干涉,爲孩子創造屬於自己的閱讀天地,訓練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興趣。

僅靠家長單方面的教育是不行的,僅靠老師教育也是不行的,所以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形成教學聯繫,家園共育。老師要與家長保持聯繫 ,密切關注孩子的發展動向,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進行階段的訓練。而家長也應該每天向老師瞭解孩子在園情況,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回家進行適當的鞏固。孩子的語言教育是複製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二、根據兒童發展情況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一詞出於《論語?爲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註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遂有“因材施教”的這一成語。其中“因”是根據的意思,“材”比喻人,“施”指的是實施、進行,“教”指的是教育、教誨。意思是針對學習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體情況施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就是要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在教育中既要把握學生整體性特徵,又要顧及學生個性化特點。

每個兒童在生長階段的發育狀況都是不同的,有的兒童接受新知識較快,發展迅速,而有點兒童接受能力相對較弱,不能較快的掌握老師的知識,我們老師就需要因材施教,不能對所有的兒童都採取一樣的教學方法。兒童的語言發展是階段性的,每個兒童自身的情況也有區別,有的兒童語言發展較快,有的兒童語言發展較慢,我們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一視同仁,在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應抓住各個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我們不能要求兒童接受不在他們理解範圍的知識,也不能教給他們過於簡單的知識。抓住關鍵期,在適當的時候教適合的內容,有利於兒童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潛能,教學應順應規律,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孩子的個性特徵非常明顯,有的孩子活潑開朗,有的孩子內向沉靜,在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內向學生的特點是平時很少講話,膽子小,既便受了委屈也會憋在心裏,並且會反覆地想。針對這些學生一定要細心做工作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多給予表揚與鼓勵。關注他們的意見,與他們多交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些學生身上往往蘊藏着很大的爆發力,只要正確引導,就會收到好的效果。外向活潑的學生的特點是性格開朗、思維活躍,喜歡和別人討論問題。但反而因此會影響其它同學的學習。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提醒他們,針對具體情況作好教育工作,對他們的行爲要多評價。並利用接觸他們的機會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使其在活潑發展的同時又能取得進步,在交流的過程中還要着重培養他們爲班級多做工作,爲集體活動多做貢獻。平時如果我們不重視對這些學生的提醒和引導,時間長了,再去教育他們就非常難了。倔強的學生的特點是不承認錯誤。犯了錯誤之後,面對批評往往會頂嘴。因此,教育他們一定要抓“現行”,抓住他們犯錯誤的瞬間,讓他們沒有理由反駁。趁機對其進行教育,要以理說服。如果在教育過程中話語過多,就容易被他們抓住“破綻”,跟你頂嘴,這樣的教育效果往往會功虧一簣。調皮搗蛋這一類學生的特點大都性格活潑、外向,往往是大錯沒有,小錯不斷。主要原因是由於沒有良好的個人的習慣,做事情容易衝動,遇到問題不動腦思考,纔會經常會鬧出一些不大不小的問題。我們對這類學生教育時要嚴肅批評,耐心說服。平時要嚴格要求,幫助他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話都是不無道理的。在我們當今的教育形勢下,素質教育也在慢慢改善專抓語、數、外等學科的現象,也在努力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孩子特長。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沒有完全改善,主要是家長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轉換,還一味地覺得死讀書纔是硬道理。介於這種情況,教育部門還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多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

三、讓孩子多參與社會實踐

首先孩子的語言發展跟接觸的人事物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繫。幾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在農村幼兒園呆過,也在城市幼兒園呆過,我發現城裏的孩子的語言發展與農村的孩子語言發展作比較,有如下的區別:

1、城裏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農村的孩子語言發展稍快;

2、城裏孩子的語言表達比農村孩子的語言表達更清晰;

3、城裏孩子的語言比農村孩子的語言更豐富;

4、城裏孩子的普通話比農村孩子的普通話標準。這些種種差別與孩子自身生理髮育有關,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孩子接觸的事物有關。

城裏的父母思想觀念相對先進,他們會常常抽空帶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給孩子的語言發展提供了很多機會,比如週末去遊樂場,假期帶孩子外出旅遊,在玩的過程中、與家長和同伴的交流中、與陌生人的交流中不知不覺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而農村的家長不太注重這方面對孩子的培養,他們很少有機會帶孩子接觸新鮮的事物,這樣孩子的見識相對較少,瞭解到的事物較少,自然在語言表達方面較弱於城裏的孩子。

所以,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請讓孩子更多的接觸社會,也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語言發展的機會。其次,發展語言的過程中要講求方法,儘量讓孩子嘗試說說身邊的事情或者比較瞭解的事情。在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方面,我進行了許多嘗試。比如讓他們複述一個簡單的故事,孩子總是不知從何說起,幫助他起了個頭讓他繼續,他也不能連貫的說出故事的情節。又一次週一的早晨,我讓孩子把週末在家的活動講給小朋友們聽,鼓勵孩子按照先後順序說出做了些什麼,是怎麼做的。因爲是還在自己做過的事情,孩子格外感興趣,而且把事情的先後順序說的比較清楚,而且下面的小朋友也聽得很認真。上課時間畢竟有限,有的孩子沒有時間講他的故事,他甚至會下課後或者抽空把他的故事講一遍給我聽,可見,訓練語言一定要從孩子身邊的事情說起。根據這次經驗,我每週會請班上的小朋友把身邊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可怕的事情、高興的事情、難過的事情等等說給大家聽聽,長期以來,孩子在語言組織和發音方面得到了強化,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總之,學前期是兒童語言的飛速發展時期,在學前期培養兒童正確的語言習慣,往往影響着孩子的一生。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兒童說話興趣,給孩子提供很多的機會發展語言,這樣語言語言教育對孩子來說纔是一件輕鬆有意義的事情。我相信通過我不斷的實踐探索,一定會找到促進兒童語言教育的最有效途徑。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2

【設計思路】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之所以爲人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家庭和睦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幼兒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開展感恩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尤其應從學前教育抓起。《感恩》是一篇看圖講述,我將幼兒熟悉的人物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設置與幼兒生活貼近的情境,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使他們想說、會說、敢說、有機會說。同時以讀兒歌,聽音樂,歌表演等形式開展活動使幼兒懂得感恩,明白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回報於己有恩的人及幫忙需要幫忙的人,體驗“感恩”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忙過自己的人。

2、體驗“感恩”的快樂。

【活動重點】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忙過自己的.人。

【活動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忙”。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引入主題。

1、請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

小手拿出來(做手指遊戲——毛毛蟲),小蟲蟲膽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向呆在洞裏嗎這羣毛毛蟲真可愛,都明白同伴之間互相幫忙。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誰幫忙過你、關心過你呢

2、初步引導幼兒講述關心和幫忙過自己的人,他們都爲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據幻燈片《感恩》遷移生活情景。

1、圖一:請幼兒講述父母是怎樣關心和幫忙自己的。

出示第一張圖片。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人是誰小朋友都上中班了,從生下來到此刻,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幫忙你的?(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做什麼?

2、圖二: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忙小朋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什麼?

出示第二張圖片。小朋友從上小班到此刻,很多時間都和老師在一齊。想一想,老師是怎樣關心和幫忙你的?(聯繫實際引導幼兒說說)你想對老師說什麼

3、圖三: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夥伴是怎樣幫忙自己的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麼?

小朋友猜一猜,這幅圖上都有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三、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忙”的意思。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從家裏、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說說關心和幫忙過自己的人,用“感謝”、“幫忙”各說一句話,感知和體會“感恩”。

四、學習兒歌《感恩》。

感恩感謝親愛的父母,感謝敬愛的老師,感謝我的小夥伴,感謝幫忙過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和幼兒一齊表演。

說了這麼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來,咱們一齊來欣賞歌曲《感恩的心》(老師帶動幼兒一齊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關心和幫忙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3

活動名稱:

語言——小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能大膽講述圖片內容。

2、初步學習兒歌,對兒歌有一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看看這幅圖裏有什麼?(小蟲)除了小蟲還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大膽講述)

二、學習兒歌。

1、剛纔,小朋友都說的很好,那今天老師就要教小朋友學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小蟲)兒歌的名字叫什麼?那你們想知道兒歌裏是怎麼說的嗎?聽完老師唸的`兒歌就知道了。

2、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小朋友,你們告訴老師兒歌的名字叫什麼?(請個別幼兒回答)聽到兒歌裏是怎麼說的嗎?(引導幼兒講述兒歌裏句子)

3、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小蟲小蟲在幹嘛?(泥裏過冬)教師完整講述並帶領幼兒跟讀

小蟲不怕什麼?(不怕風寒)引導幼兒用兒歌裏的句子來回答。教師同時完整講述。

除了不怕風寒還不怕什麼?帶領幼兒講述

春風一吹,會怎麼樣?桃花怎麼樣?

4、學念兒歌。

(1)師讀一句,幼兒跟讀。

(2)全班讀。

(3)指名讀。

(4)教師播放兒歌錄音,引導幼兒想像兒歌所表現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5)全班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內容。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4

作品:童話《野貓的城市》

森林裏住着許多動物,它們都沒見過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麼樣的。

有一天,從城裏來了一隻野貓,動物們見了,一起圍着問長問短,想請它說說城市的事情。

野貓可得意啦。它搖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怎麼能用嘴巴講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腦門,“有了,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野貓先讓斑馬躺在地上。它告訴動物們,城市有許多馬路,人們過馬路要踩着斑馬線走。接着,它就帶領所有的動物從斑馬的身上走了過去。斑馬躺在地上覺得受不了,站起來踢踢腳,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

野貓又叫小鹿馱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對動物們講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種地圖像花奶牛身上的圖案,這一塊那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野貓邊說邊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開它,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

野貓想了一想,又拍拍腦門說:“對了,城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市裏的爸爸都喜歡坐在抽水馬桶上看報紙。”爲了說明這點,它讓大河馬張開嘴巴當抽水馬桶,自己坐在上面,又拉開小鼯鼠的兩手裝出讀報紙的樣子。森林裏的動物們看得目瞪口呆,誰也說不出話來。正在這時,大河馬聞到了一點不好聞的味兒,它打了個噴嚏,把野貓給扔了出來。哎喲,野貓剛落地,就聽見小鼯鼠輕輕地咕噥:“看來城市是個沒羞的地方。”

野貓講的城市沒人要聽了,森林裏的動物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

有一天,一輛城裏來的汽車開進了森林,車上下來了許多小朋友。動物們遠遠望着他們,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

小朋友,如果你也從那輛汽車裏走下來,你想對森林裏的動物說些什麼?你說我們城市是什麼樣的呢?

(佚名)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網絡活動中理解作品的內容,重點把握“野貓”的形象特點,並認識作者潛置於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構思傾向。

2.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城市,並用反駁的方式糾正野貓所說的“城市”。

3.培養幼兒的想象與用語言歸納以及清楚表達觀點的能力.

(這篇童話以其奇特的構思見長。它通過野貓向森林裏的動物描述“城市”的經過,引導幼兒在幽默的笑聲中認識城市,作品逆向思維式的敘事方法是低幼兒童作品不多見的。幼兒能理解滑稽、幽默的作品的,這個作品可以讓幼兒在笑聲中獲得逆向思維和判斷力的訓練。)

活動準備

1.表現童話內容的圖片。

2.大小積木、插塑、油泥等各種可供幼兒拼搭建築以及表現城市的材料。

(圖片有利於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的.連續性和故事人物的動態變化。以幼兒自己的能力建造一所“自己的城市”,只需他們熟悉的材料即可。)

活動一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教師講述故事。

2.講述故事兩遍,在第一遍和第二遍講述中間,教師可以讓幼兒談談聽第一遍故事後的感受。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情節發展線索和人物性格特徵。建議討論以下問題:

(1)野貓告訴動物們的城市是什麼樣的?

(2)野貓說的城裏的馬路和斑馬線對不對?對在哪裏?錯在哪裏?

(3)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的城市圖形成了什麼印象?這種對城市的印象對不對?

(4)城市裏的爸爸是不是喜歡在抽水馬桶上看報紙呢?那麼野貓說的做的爲什麼又讓動物們不喜歡呢?

(5)野貓有沒有幫助動物們正確地認識我們的城市?

(6)如果你到森林裏去,你想告訴動物們城市是什麼樣的嗎?你認爲城市是什麼樣子的?

4.可以引導幼兒認識到城市還有不足的地方,比如人口擁擠、‘空氣污染等,但不是野貓所說的那樣。

(在第一個活動中,教師組織的着力點放在把握作品的情節發展線索、人物的性格特徵上,這是這個作品的兩個顯著特點。不同風格的作品應有不同的着力點,這樣才能凸現作品的個性色彩。我們主張在一個作品教學時,讓幼兒反覆地聆聽、感受後,再進入分析理解層次,有利於幼兒積極地參與討論。這種討論,可以組織成圍繞某個話題談話的形式。話題出現後,讓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作隱性指導,切忌每一個問題由教師提出,幼兒回答。這樣幼兒會感到索然無味,被老師控制着,幼兒只能是被動地一問一答。因此,討論這個環節的組織一定要給幼兒創設寬鬆的氛圍,組織形式也應集體交談與個別交談相結合。)

活動建議

可由教師組織幼兒參觀訪問我們的城市,也可由家長配合完成。要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歸納城市的特點,總結城市的優越性。

(參觀訪問城市可使幼兒獲得有關城市的感性認識,爲下一個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活動二

1。教師可將各種建造操作材料置於教室的不同角落。在活動前與幼兒簡單討論如何用建造材料來反映“我們的城市”。然後分組活動,允許幼兒選擇不同的活動。可分成下列幾組活動。

(1)“城市裏的馬路與車站”――用大積木等材料拼搭,表現城市的交通狀況。

(2)“城市裏的公園”――用插塑、小積木、小沙箱、動物玩具等材料建構,表現公園(包括兒童樂園等)的園景。

(3)“城市裏的商店”――用積木、油泥的娃娃和玩具等建構。

(4)“城市裏的醫院”――用小桌椅、大紙盒、醫院玩具等建構。

(5)“城市裏的家庭”――用紙盒、彩紙、娃娃和玩具等建構。

也可以根據幼兒的認識及要求,開設其他角落。應保證每位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2.要求幼兒想一想應當告訴動物們“城市是什麼樣的”,然後給他們寫信,說一說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3.幫助幼兒瞭解寫信的基本格式,然後讓幼兒口述,家長記下來,必要時可讓幼兒在信上添畫。最後簽上自己的名字,寫好信封。

4.教師請其他班的教師或小朋友扮演野貓來到小朋友中間。活動開始時,教師先複述《野貓的城市》,簡單回顧幼兒的操作活動,以及在活動中對城市的認識。請出扮演的野貓,教師請小朋友帶領野貓看大家建造好的“城市”,然後一一講出“我們的城市是這樣的”。

5.讓小朋友把自己寫的信交給“野貓”,請野貓帶到森林裏去,交給森林裏的動物,幫助森林裏的動r物真正地認識城市。

(建造城市的活動不同於一般意義的結構遊戲。它應是在作品的場景基礎上,融入幼兒自己的經驗,進行再創造的活動。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活動開始時的討論可以圍繞“城市裏的馬路和車站”“城市裏的公園”“城市裏的商店”“城市裏的醫院”“城市裏的家庭”等幾個主題進行,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落、自由結伴、自主建造,教師可巡迴觀察指導。

教師確立主題的同時,也應該鼓勵幼兒創造主題,出現“城市的××”。“城市”建好以後,教師通過和幼兒一起評價自己建造的“城市”,激發幼兒做城市小主人的自豪感,願意邀請森林裏的小動物來做客。現代通訊手段很發達,寫信只是其中的一種,可以徵求幼兒的意見,使用哪些方法由幼兒自己決定。如幼兒選擇打電話的方式,教師可引導:“你準備對森林裏的小動物說些什麼呢?”鼓勵幼兒表達自己對城市的認識。這樣能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使每位幼兒自主地選擇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表達。

虛擬的野貓一旦出現在幼兒面前,他們的情緒會表現得很熱烈,急於向野貓敘述自己的想法,教師應給予滿足a然後,由“野貓,,快樂地告訴大家每個小朋友的介紹都想聽,但需要輪流傾聽,使幼兒從中感受到等待時應認真傾聽,表達時應有序地講述的道理。)

活動建議

該文學活動也可以在三個活動時間內完成,第二個活動中的第一個環節可單列出來進行。

幼兒語言活動方案15

 設計意圖:大班孩子的想象能力開始豐富了,孩子之間的交流話題也越來越多了,我常常聽到他們三三兩兩的在討論,×××小朋友“你長大後相當什麼?”×××小朋友就會很神氣地說:“我要當警察”、“我要當解放軍”、“我要當醫生”、“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老師”……當我聽到這些遠大的理想時,我情不自禁的便問:“那你們是怎樣去實現這個理想的呢?”有的小朋友就會告訴我:要學很多的本領。除了這個答案几乎沒有更多的想法,於是,我想如何去引導他們想出更多的方法呢?我決定拋給他們一個問題――你們怎樣去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呢?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去探索,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決定進行一次有關“實現夢想”活動,於是“狗狗的夢想”活動就如期開展。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夢想,並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夢想及其實現的方法。

2、能根據圖畫的內容,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1、掛圖,水彩筆、畫紙。

2、故事小冊《狗狗的夢想》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夢想?實現了幾個夢想?

(評: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幼兒會感到很輕鬆、自然,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夢想,幼兒有話可說。討論會很激烈的。)

二、導入活動: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口袋故事“狗狗的夢想”,並介紹什麼叫“口袋故事”?

(評:平時我們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幼兒還沒有接觸過這種故事,所以對這種故事會很感興趣的,一定會認真的傾聽。)

 三、閱讀活動:引導幼兒兩兩合作閱讀故事小冊《狗狗的夢想》並提出問題:

1、狗狗的夢想是什麼?

2、它是怎樣實現這個夢想的?

3、狗狗會實現這個夢想嗎?爲什麼?

(評:由於故事小冊裏畫面的裝訂順序不同,幼兒閱讀時的思維一定不相同,就會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同時也給幼兒創造了合作的平臺。幼兒在回答以上問題的同時,又爲下一步的創編故事奠定了良好的`語言環境。)

 四、小小故事會: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夥伴進行小組故事會活動,即幼兒根據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教師進行巡迴指導,也可以,以聽者的身份參加。(評:充分體現了教師尊重幼兒、與幼兒平等地位,同時也進行了小組活動,避免了幼兒長時間的等待,造成幼兒不耐煩,以至於不認真的傾聽。)

五、繪畫活動:畫“夢想”。小朋友們,你們想把夢想告訴大家嗎?

(幼:想)那你們想用什麼方式告訴大家呢?

(用畫畫、故事……)那你們就看看老師爲你們準備的材料進行畫畫吧!

(評:由於受時間的限制,讓幼兒大面積的交流還難,所以採用畫畫的形式,可以課後有更多的交流。)

 六、延伸活動:幼兒將自己的故事講給朋友聽。

(評:爲幼兒提供更多的空間,讓幼兒多說、多交流,以達到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