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5篇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衆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手工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5篇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小肌肉靈活能力,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2、嘗試利用紙卡通過黏貼、組裝製作摩天輪。

活動準備:

1、材料包:造型紙卡、毛根

2、自備材料:

膠棒、雙面膠、剪刀、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願望嗎?傳說摩天輪每一個格子裏都裝滿了幸福和快樂,只要把你的心願說出來,摩天輪就會把你的心願帶給天使,天使就會幫助我們實現願望。小朋友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個摩天輪來實現願望嗎?

2、出示已做好的摩天輪,討論摩天輪的結構

教師:摩天輪有哪些部位?

3、出示紙卡,討論製作方法。

教師:你看見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成爲摩天輪的什麼部位?

教師:摩天輪的底座可以怎麼做?

教師:將大紙卡沿線摺好。底座兩端的邊緣線分別用剪刀剪開,一直剪到沿虛線標明的位置就可以。將較短的.邊緣線那端用膠水固定好,底座就完成了。

教師:把兩張卡紙十字交叉,紙卡上的圓孔重合。用毛根穿入長條紙卡上的圓孔和底座上的圓孔,並固定使其能夠轉動。

教師:最後可以將另一根毛根平均分成四段,將摩天輪的四個座位分別固定在旋轉支架上。

3、親子手工快樂的摩天輪,教師巡迴指導。

4、活動評價。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蝴蝶的形態,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進行剪紙。

2、能在紙上畫下蝴蝶的輪廓,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紋。

3、提高動手本事,感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4、大膽嘗試剪紙,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我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蝴蝶的形態,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進行剪紙。

活動難點:

能在紙上畫下蝴蝶的輪廓,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紋。

活動準備:

蝴蝶圖片、正方形手工紙、範作、剪刀、鉛筆、自制的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今日教師就要帶小朋友用能幹的小手剪一個十分好看的圖案,是什麼呢?此刻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頭上兩觸頭,身穿花花衣,飛在花叢中,歡樂把舞跳。

2、對,這個謎底就是蝴蝶。蝴蝶是一種十分漂亮的昆蟲。

3、那蝴蝶長的什麼樣貌呢?我們一齊來看一看。

4、出示蝴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瞭解蝴蝶的姿態。

5、今日俞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剪紙蝴蝶,讓我們一齊來看一看它是怎樣做的。

二、教師示範講解

1、教師出示已剪好的蝴蝶,你們看,這隻蝴蝶是怎樣做出來的?

2、教師介紹操作材料,講解制作步驟。

3、教師示範蝴蝶的做法,邊示範邊出示步驟圖。

4、首先取一張彩紙用三角折剪的方法摺好,然後在打開的地方畫下蝴蝶的一半輪廓,之後沿着輪廓剪下圖形,在蝴蝶的花紋處對摺並進行鏤空,最終把剪好的蝴蝶打開,一隻美麗的.蝴蝶就完成了。

三、幼兒操作

1、教師提操作要求:提醒幼兒不亂扔廢紙,將剪下的廢紙扔進垃圾桶。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幫忙有困難的幼兒進行製作。

4、指導個別幼兒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蝴蝶上的花紋。

四、展示與評價

1、引導幼兒將剪好的蝴蝶佈置在黑板上,互相欣賞與評價。

2、幼兒互相交流,說一說自我喜歡哪一隻蝴蝶,爲什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用三角折剪的方法學剪蝴蝶。活動中,由於幼兒已經學過三角折法,對於折的技能大部分幼兒還是掌握得比較好的。在操作環節中,我發現大部分幼兒一開始不怎樣會畫蝴蝶,經過指導後,幼兒掌握了畫蝴蝶的方法,但還是存在着個別幼兒畫的蝴蝶可是形象,分析原因,由於我們是混齡班,存在着個體差異,此外,我覺得是因爲課前沒有讓幼兒先畫一畫蝴蝶,課前準備還不夠充分,在這方面自我的確沒有研究周到。可是,值得欣慰的是,最終的活動效果還是不錯的,大部分幼兒還是學會了剪蝴蝶,到達了活動目標。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3

一、 活動目標:

1、 在瞭解蜘蛛織網的基礎上,動手學織網。

2、 能大膽發揮想象,體驗自己設計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蜘蛛織網。

2、 操作材料:毛線團,泡沫板、塑料圖釘若干。

3、 教具:蛛蛛圖片。

三、 活動過程:

一、 激發幼兒織網的興趣。

1、引出課題,激發操作興趣。

2、幼兒交流蜘蛛織網的圖案。

二、自我嘗試

1、幼兒操作,嘗試蜘蛛織網。

三、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1、教師引導幼兒尋找蜘蛛織網的規律。

2、幼兒與同伴交流蜘蛛織網。

3、師生共同清理活動場地。

四、活動延伸:

a) 進一步瞭解蜘蛛織網的`方法。

b) 根據蜘蛛織網的特點,學畫一些對稱的圖形。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製作書籤的興趣,培養幼兒敢於動手嘗試的習慣。

2、使幼兒瞭解書籤的作用,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制作書籤。

【活動準備】

1、書籤、彩色絲帶、打洞機。

2、卡紙、牙刷、木梳、油畫棒或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讓幼兒做動作進入美術室,組織幼兒坐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各種書籤,讓幼兒欣賞,引起幼兒興趣。

2、讓幼兒討論書籤的作用?(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書籤能夠幫助閱讀者記住閱讀的頁數,對圖書起着一定的保護作用。

3、讓幼兒討論見過的`書籤及製作方法(可用噴畫、撕貼、線條畫等多種美術手段製作書籤)。

4、教師出示美麗的熱帶魚書籤,幼兒觀察討論其製作方法,然後教師講解示範熱帶魚書籤的製作方法:

①在厚卡紙上畫出熱帶魚的圖案。

②用彩筆給熱帶魚塗上漂亮的顏色

③用剪刀沿圖案輪廓剪下來

④在圖案後面用透明膠粘上毛線。

5、發給幼兒足夠的製作材料及課本,參照課本第28頁製作書籤;教師巡迴指導,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播放輕音樂)

6、教師鼓勵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及不同的製作方法,提醒幼兒注意剪刀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最後不要忘了繫上綵帶。

7、製作完後,將作品擺放在桌子上,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三、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製作情況,表揚敢於嘗試探索新方法的幼兒。

活動延伸:讓幼兒在活動角中製作自己喜歡的書籤,送給爸爸媽媽或好朋友。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5

活動設計背景

每到寒冷的冬天,熱水袋是最流行的一種保暖用品,不僅花樣繁多,形形色色,就連用處也很微妙神奇。有一天,有一個幼兒帶了一個熱水袋來園,麗麗小朋友驚訝的說:“熱水袋是老人用的吧!”另外一個小朋友說:“我媽媽說小朋友也可以用的”。於是幼兒開始紛紛議論,在議論的過程中,幼兒表現出了對熱水袋的濃厚興趣,我想這正是讓幼兒瞭解熱水袋的好機會,於是關於熱水袋的活動就此展開了。

活動目標

(1)瞭解熱水袋的用處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製作熱水袋的過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熱水袋的用處、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難點:熱水袋的'製作

活動準備

暖水、塑料袋 、瓶子、包裝紙、布、雙面膠、膠水、穿好的針線、幼兒自己尋找的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幼兒從家裏帶來各種各樣的熱水袋)

1、 通過實物探究熱水袋的外形特點

老師:熱水袋是什麼樣的?

幼兒:圓的、四方的、愛心形的、花形的、五角星形

……

幼兒:裏面有裝有水的,充電了裏面的水就變暖。

老師:熱水袋有什麼作用呢?

幼兒:我媽媽說天氣冷了把熱水袋放在傷口上,傷口好得快

幼兒:在背上敷上熱水袋可以止咳

幼兒:奶奶說睡覺時熱水袋放在後頸可以有吹眠作用,睡得好

……

2、 通過替代品探討熱水袋的製作方法(將各種能製作熱水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

老師:爲什麼它們可以代替熱水袋

幼兒:因爲把熱水裝在塑料袋裏綁好後不漏水軟軟的,在用布做個布袋套在外面就好了

幼兒:把熱水裝在塑料瓶裏蓋穩後不漏水方便

幼兒:玻璃瓶容易打碎不安全

……

3、 幼兒選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始製作,教師在適當時給予幫助。

4、 欣賞和評價作品

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並分析與討論。

老師:這個熱水袋跟你們想的一樣嗎,你們有什麼發現?

幼兒:我發現我的熱水袋冷得快

幼兒:不能充電

……

延伸活動

1、集體分享如何讓熱水袋暖得久

2、將用過的看到過的或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熱水袋畫出來跟幼兒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目的主要讓幼兒瞭解溫暖的熱水袋的一些基本特點,通過教師引導,同伴交流,幼兒積極探究所發現熱水袋的特點,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實物探究,討論,製作,欣賞和評價幾個具有層次的環節,教師一步一步地向幼兒提出任務,不斷增加難度,是不同水平的幼兒都可以參加活動,得到發展,體驗成功的喜悅。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6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種輔助材料。塑造春天裏的各種花。

2、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把製作出的花組合裝飾,製成花環,花籃等。

二、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籤,剪刀。

2、玻璃瓶、雙面膠、各種色紙,自制花籃。

3、各種花的圖片,鮮花實物。

三、過程:

1.材料導入:

A.出示製作所需的材料。

師:瞧!今天我們教師裏來了這麼多五顏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賞完整的作品範例:

師:這些漂亮的花都是經過別的小朋友動腦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麗吧!看看都是些什麼花?你會用彩泥做些什麼花那?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師:讓我們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來設計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導幼兒自己設計花瓣的形狀,並利用花邊剪刀、牙籤、色紙等使花朵更立體,更漂亮!

b.引導幼兒自主創新。選擇材料製作不一樣花型的花朵。

c.發揮同伴合作協商的精神。

四.欣賞評析:

師:我們來欣賞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個小任務,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花,要說出喜歡它的原因。(集體欣賞,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師:我們來舉手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花吧!

活動反思與體會:

在這次混班活動中,創設的環境和材料是組織和實施自主活動的.重要的前期工作,爲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有效的自主操作環境,教師們往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這次活動中我無意中發現,孩子們站在成品材料的面前,提出來的問題往往是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怎麼做才漂亮呢?所以我在孩子們操作的牆面上,醒目地貼着“泥塑花製作流程圖”。這些“無聲的召喚”果真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圍在流程圖前,充滿好奇地邊研究,邊嘗試。在孩子們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幼兒練習了倒、搓、團等基本技能,儘管他們製作的泥塑花,不過形象,絢麗。可是相對與孩子們的自我價值感的增強,這是很值得欣慰的。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印畫活動。

2、欣賞自己製作的小背心上的圖案,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

2、彩色背心一件、各色廢舊背心若干、圍裙若干。

3、各色顏料、墊布、擦手毛巾、各種印花玩具、印章、廢舊報紙、瓶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手變變” 入場,引發幼兒興趣。

師生邊說邊做動作:“我的小手拍一拍,我的小手捏一捏,我的小手攥一攥,我的小手搓一搓,我的小手按一按。”[把印畫時需要的動作編到遊戲裏]

師:“你們的小手會做動作,我的小手呀會變魔術,快閉上眼睛,你們看我能變出什麼來?”

二、出示背心,啓發幼兒初步嘗試印畫。

1、出示彩色背心,感受彩色背心的美,激發幼兒印畫慾望。

師:“你們睜開眼睛看看,是什麼呀?”(穿上彩色的花背心)

師:“背心上面都有些什麼顏色啊?有什麼圖案呢?”

師:“猜一猜這麼漂亮的背心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2、出示廢舊背心和顏料、印畫工具,鼓勵幼兒初步嘗試用幾種材料印畫。

師:請您來選一種材料試一試。

師:“手髒了怎麼辦?兩件背心哪個更漂亮?”。(引導幼兒知道在印畫時,將各種不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會更漂亮)

師:原來有這麼多東西可以用來印畫呀!

三、播放課件,豐富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創作願望。

師:老師還見過更漂亮的背心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師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有漂亮圖案的背心,說出上面的各種顏色、圖案)。

師:“老師把屏幕上這些漂亮背心給你們變下來了,悄悄地去看一看。”(來到操作區,觀察操作材料)

師:“都是沒有圖案和顏色的背心,那怎麼辦呢?”

四、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印製小背心,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一個工具只能蘸一種顏色,在印畫的同時注意畫面、桌面、衣服的潔淨。提醒幼兒在印畫時,將各種不同的顏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會更漂亮。

五、時裝表演,引導幼兒欣賞、評價、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創作成功的快樂。

師:“把你的小手變成小夾子,把背心晾一晾。”

師:“給你的朋友講講,自己的背心是用的什麼工具和什麼顏色印出來的`?看看朋友們的背心是怎樣做的?”

師:“小模特們把漂亮的彩色背心穿上,我們一起秀起來吧。”

幼隨動感音樂時裝表演,進行作品展示,師拿相機給幼拍照,鼓勵孩子們大膽表現,讓孩子們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結束:

我們一起給更多的朋友展示我們自己印的漂亮的彩色背心。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幼兒繼續學習卷貼技能。

2、知道豬的用處及與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教育幼兒養成不挑食、偏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活動前參觀養豬場視頻。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瞭解小豬寶寶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特點觀看視頻,說說小豬寶寶。

(1)、小豬長的什麼樣? 小結:小豬長着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圓圓的鼻子,短短的尾巴,小豬豬長得真可愛。

(2)、小豬真可愛,那小豬都愛吃些什麼呢?(幼兒講述)小結:小豬喜歡吃蔬菜、水果、糧食、肉類等各種東西,從來不挑食和偏食,我們也要像它一樣,樣樣東西都愛吃,這樣身體才能長得棒棒的。

(3)、你知道小豬有什麼本領嗎?

小結:小豬經過訓練以後,會游泳,還會表演雜技,小豬的.本領真大。

二、教師講解示範。

重點講解豬頭的做法,難點扇形卷貼。

三、幼兒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四、活動延伸。

在表演角讓幼兒表演"三隻小豬"的故事#大班手工活動方案 2#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各種廢舊材料,通過剪、貼、撕等多種方法,設計並製作自己喜愛的服裝。

2、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激發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準備:

1、各式塑料袋、舊掛曆紙、綵帶、各色皺紋紙、雙面膠、剪刀。

2、音樂磁帶、錄音機。

(三)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音樂起,三位小模特身穿塑料袋做的時裝出場表演。

2、教師介紹材料,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總結:這裏有很多都是廢舊物品,平時我們用完的塑料袋、掛曆等,我們都可以用它們來做一些美麗的服裝。

3、交代製作方法及要求。

教師出示範樣:你們看看這些服裝上面的花紋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制作的?(幼兒回答)掛曆紙有各種顏色,我們用它來剪成各種形狀貼在服裝上,還可以用各色的皺紋紙剪成許多小花或者花邊裝飾在服裝上,這樣製作出來的服裝就好看了。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除了老師所說的做法外,可以自己想出一些不同的做法。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請每位小朋友穿上自己設計製作的服裝,比一比,誰的最漂亮。音樂響,老師:“我們一起來進行時裝表演吧!”幼兒各自做喜歡的動作出場,結束。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9

一、活動主題:感恩共相伴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到師長及同伴對自己的幫助和關愛,激發幼兒感恩之情。

2、學會用語言、手工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活動準備:

1、手工步驟圖及視頻

2、手工材料:彩色卡紙、棉花、蝴蝶結、雙面膠、勾線筆、剪刀

3、愛心便利貼

四、活動流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三年幼兒園生活中,爸爸媽媽爲你們做了哪些事?老師是如何照顧小朋友的?保潔阿姨爲我們做了哪些事?”等

2、教師引導幼兒製作花束手工,通過手工,表達自己對師長的感恩之情。

3、教師收集整理幼兒的手工,並在主題牆中呈現。

4、活動結束後,教師給幼兒發放愛心便利貼,請幼兒帶回家與家長一起記錄下自己想向身邊的人說的'感激之言,並帶回班級分享,教師將便利貼張貼在主題牆中。

五、手工步驟

1、製作包裝花束的紙卷。將卡紙的左下角與右下角向內卷,在卡紙左下角貼上雙面膠,並粘到一起,然後在卡紙裏面塞入棉花。

2、製作花朵。將卡紙對摺,在卡紙上畫出花朵,並用剪刀沿着邊緣裁剪下來。將花朵的左右兩側貼上雙面膠粘在一起。在卡紙上畫出花芯並用剪刀裁剪下來,將花芯貼上雙面膠,貼到花朵中間。

3、製作葉子。將卡紙對摺,在卡紙上畫出葉子的形狀,並用剪刀剪下,用勾線筆在葉子上畫出葉脈。

4、製作花束。在葉子背後貼上雙面膠粘到卡紙紙卷,在花朵後面粘上雙面膠粘到卡紙紙捲上,粘好所有葉子和花後將蝴蝶結貼上雙面膠粘到紙捲上。

5、花束製作完成。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0

【設計意圖】

孩子進入大班後,更多的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爲社會人,讓他們瞭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瞭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着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並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爲大班教育目標。通過與孩子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孩子們可以通過動眼,動腦,動手的過程把自己的探索慾望,創造慾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裝飾出來的'瓶子還具有裝飾價值,用它裝飾教室不僅讓孩子們時時感到快樂,還可以處處體驗到創造美的存在。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搓、團、捏、印的技能,對玻璃瓶進行裝飾。

2.體驗廢舊物品再利用以及美工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玻璃瓶子

2.橡皮泥

3.裝飾好的瓶子

【活動過程】

一、展示瓶子:各種各樣的瓶子

1.老師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好多這樣用過的瓶子,我想用這些瓶子裝飾我們的活動室,孩子們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怎樣讓這些瓶子變成裝飾品呢?

2.幼兒討論,討論出用橡皮泥裝飾玻璃瓶子。

二、出示教師用橡皮泥裝飾的瓶子。

1、幼兒觀察,並根據已有經驗探索裝飾的方法。

2、教師總結幼兒探索的方法,給予鼓勵和肯定。

根據幼兒實際操作水平,重點講解操作過程中:搓、團、捏、印的技能。

三、幼兒動手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2.啓發幼兒裝飾的有新意和別人的不一樣。

四、作品賞析

1、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請幼兒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並請作者介紹。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對摺剪的方法剪出有一定形狀和花紋的樹葉。

2.嘗試用自己剪出的樹葉進行粘貼組合,構成簡單的情節與畫面。

3.喜歡參與剪紙活動,感受圖案中的對稱美。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鉛筆,膠棒,剪刀。

2.收集各種形狀、顏色的樹葉,並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觀察分享

師:老師帶來了許多樹葉,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摸一摸,這些樹葉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聞及用動作模仿等,感知樹葉的形狀、邊緣、葉脈、顏色等特徵,使其獲得鮮明、深刻、完整的視覺形象,激起表現的願望。)

小結:每種樹葉都是不同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圓形的像“笑臉”,有的是橢圓形的像“雞蛋”,有的是尖角形的像“耳朵”,有的是扇形的像“扇子”;有的邊緣很光滑,有的邊緣有“牙齒”一樣的鋸齒;有的葉脈很細,像一根根的頭髮,有的葉脈比較粗,像一根根的血管……

二、欣賞討論,講解示範

1.師:老師還帶來一些用紙剪出的樹葉,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折一折的方法,發現紙樹葉的對稱性。)

2.師: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剪出對稱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用對摺法可以剪出對稱的樹葉,教師提供的範例要豐富。)

3.邊示範邊講述運用對摺法剪樹葉的`方法:第一步,先構思要剪的樹葉的形狀。第二步,將紙對摺,並在半邊紙上畫出構思好的樹葉的一半形狀(畫葉脈時注意上粗下細)。第三步,沿着畫好的樹葉輪廓剪。第四步,將剪好的樹葉進行組合造型(注意畫面的構圖,有主題)。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幼兒取材料實施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對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好的幼兒,可重點指導他們剪出樹葉的細節(邊緣不同形狀、大小的鋸齒;粗細不一、密度各異的葉脈);而對小肌肉發展弱一點的幼兒,只要求表現樹葉的基本結構(用對稱折剪出樹葉的大致輪廓)。

四、交流展示,總結評價

幼兒展示作品,並介紹製作方法及過程。引導幼兒用簡潔的語言介紹自己剪出了幾種怎樣的樹葉(形狀、邊緣、葉面);教師重點對幼兒對稱剪及對樹葉細節的表現進行點評。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2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壯家糉粑。

2、利用橡皮泥通過揉、團、搓、切、壓等方法做出壯家糉粑的.形狀,並利用糉葉、棉線等輔助材料將所捏出糉粑形狀的膠泥包成糉粑。

3、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重點:

利用橡皮泥通過揉、團、搓、切、壓等方法做出壯家糉粑的形狀。

活動難點:

利用糉葉、棉線等輔助材料將所捏出糉粑形狀的膠泥包成糉粑。

活動準備:

實物糉粑若干、糉葉若干、棉線若干、糉粑範例作品、各色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刀、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壯家糉粑

1、教師出示實物壯家糉粑,幼兒觀察。

2、討論壯家糉粑:

(1)你們看到了什麼?

請個別幼兒講講所見的糉粑。

(2)教:小朋友們看看這糉粑是什麼樣子的?用什麼來做成的?

教師:對,小朋友說得很準確,裏面包的是香噴噴糯米,裏面有的還包有豆沙,豬肉,板栗,綠豆等東西。

(3)教師將糉粑打開,引導幼兒觀察糉粑的形狀,瞭解各個部分所用材料。

(4)教:這就是糉粑,壯族人民特有的糉粑------壯家糉粑。

(5)教:那請小朋友告訴馬老師,你們家是什麼時候包糉子的呢?

(幼兒自由作答)

(6)教師小結包糉子過春節是壯族的傳統習俗。壯族作爲稻作民族,用糯米祭祀由來已久。壯族有“無糉不成年”之說。過年,糉子是主角,供於祭臺之上。以前,糉子是壯族羣衆過年餐桌上的`美味,而在現代化的今天,它又成爲人們互送禮物的贈品,代表着喜慶、團結和團圓。

二、欣賞範例作品

1、“今天馬老師給小朋友帶來自己親手包的糉粑,我們一起看看吧。”

教師出示範例糉粑。

2、“你們猜猜今天馬老師帶來的糉粑裏面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呢?

3、教師將範例糉粑打開,教師與幼兒觀察範例作品。

4、教:“現在馬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壯家糉粑的製作材料和方法。”

⑴製作材料:

膠泥、膠泥板、泥工刀、糉葉、棉線

⑵製作方法:

A:拿出你的膠泥,分成你想要的大小,團成個圓,把膠泥團得圓滑後在膠泥板上搓,將其弄成圓滑的圓柱形,再用泥工刀切出圓柱形的頭尾、再將圓柱膠泥平放,定好中心,用泥工刀從中間分別向兩頭斜切三角形狀,然後再用捏,壓等方法將泥狀弄成糉粑狀。

B:包糉子

將糉葉平放,把糉粑狀的膠泥塊放在糉葉上,將其包起來,之後再用棉線將其一圈一圈包好,綁好。這樣漂亮的壯家糉粑就做好了。包糉子這活兒看似簡單,其實大有講究。不僅選材嚴謹,而且包法也有學問,繩條扎得過緊或過鬆,都影響糉子的質量。包得過緊,糯米和豆沙不容易熟;過鬆則水容易滲進去,糯米和豆沙變成糊狀。另外,糉葉折包得不均勻也影響糉子棱角的整齊美觀。

⑶製作要求:

桌子上的膠泥人手一盒,分出來不用的膠泥要放回盒子裏,泥工刀和糉葉不能到處亂丟,膠泥要在膠泥板上進行,泥工刀不能到處亂刺。

5、教:“看到這麼漂亮的糉粑,你們想不想也自己動手包一個糉粑呀?現在馬老師請小朋友們開始包糉粑吧!看哪個小朋友包的糉粑最漂亮。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品評析

1、教師展示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的作品,並給予表揚。

2、教師:哇~學前三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幹,包了那麼多的漂亮壯家糉粑,我們一起來煮糉粑吧!

(教師假裝拿着部分幼兒的糉粑放到鍋裏煮)

3.品嚐糉粑:現在請小朋友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然後把小手洗乾淨,我們一起來品嚐糉粑!

教學反思

1、本次教學活動所設計的教學目標符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難度適中,教學流程設計環環相扣。

2、本次教材來源於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因此,在展開本次教學活動,幼兒興趣高漲,願意動手完成作品,而且效果很好。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希望能夠拿真正的棕葉給幼兒操作,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我動手操作裝飾的歡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和設計本事、審美本事。

二、活動準備

紙漿等三、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欣賞(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能夠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明白,教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能夠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日啊。教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頭的鬍鬚用歡色的。最終,做獅子的頭髮,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着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給與幫忙。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齊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教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4

目標

1.能兩手較協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裏面會是什麼呢?"小朋友猜一猜。"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麼呢?"揭祕:糖。"是什麼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瞭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裏的棒棒糖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連貫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製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然後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於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裏,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現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這前老師要說下游戲規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裏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醒幼兒橡皮泥要放在手心裏,兩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的球)

3、咦!現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沒有小尾巴,現在請劉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幹,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讓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小(3)班小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請小朋友到劉老師那去排隊!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並品嚐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的都很棒。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節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節時問:"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爲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爲自己做過。"這時老師反覆地強調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其實這時應該順着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麼是做、什麼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大班手工活動方案1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對稱的概念,知道蝴蝶是對稱圖形

2、學會用正反的摺紙方法折出蝴蝶

3、激發幼兒對摺紙活動的興趣,喜歡摺紙遊戲

二、活動準備:

花園背景圖,各色正方形紙,記號筆,蝴蝶樣品,透明膠,多媒體(歌曲《蝴蝶花與花蝴蝶》和蝴蝶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蝴蝶歌曲

師:小朋友們,首先請你們欣賞一首歌曲《花蝴蝶與蝴蝶花》,欣賞完了你們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哦!

2、簡述蝴蝶特徵

(1)你們在歌曲中看到了什麼?

(2)今天呀老師也帶來了幾隻蝴蝶,你們看看,誰能講一下蝴蝶長什麼樣子呢?(幻燈片播放蝴蝶圖片)

蝴蝶有幾隻翅膀?幾隻觸角?他的左右翅膀是怎麼樣的?

小結:蝴蝶是種很美麗的小昆蟲,它的翅膀和身體是左右對稱的,也就是說左右是一樣的,比如說園就是左右對稱的圖形。

3、創設花園情景

(1)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哦,雖然天氣有點冷可花園的草地上好多花仍開的很漂亮,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啊。那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吧!(出示花園背景圖)

2、看,花園的花開的多漂亮啊,可是,老是覺得這美麗的花園少了些東西,你們看看可以增加些什麼呀?

(蜜蜂:噢,蜜蜂採蜜對不對,這不,說到蜜蜂,蜜蜂小弟弟就飛來了;蝴蝶:蝴蝶姑娘也來了)

師:看看蝴蝶姑娘還少了些什麼呀?(飛出紙工蝴蝶並粘在背景圖上)

(哦,兩隻觸角,少了它呀,蝴蝶姑娘也不完整了,老師就用記號筆幫她畫上觸角,小朋友自己貼的時候可別忘了哦!)

四、手工製作蝴蝶

1、看,蝴蝶漂不漂亮啊,那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美麗的蝴蝶來花叢中跳舞啊?好,看好,老師就教小朋友怎麼把一張正方形的'紙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就像我們之前折小扇子一樣的方法:正反折成小長方形,再用桌子上的透明膠幫她綁上一條白色的腰帶,記住要系在中間,不然蝴蝶的翅膀就變的一隻大一隻小了。(老師示範摺紙蝴蝶並介紹其材料)

2、我請小朋友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紙變成美麗的小蝴蝶,好不好?(四個小朋友一組,完成紙蝴蝶的操作)

3、師:飛出你們的紙蝴蝶來,讓我看看那隻蝴蝶看。

4、蝴蝶做好了,它們就要飛到花叢中去跳舞了,小朋友們,你們把蝴蝶送到花叢中好不好?(讓孩子把蝴蝶粘在背景圖上並畫上觸角)

五、小結

看,現在花園多美麗呀,有美麗的花,有美麗的蝴蝶姑娘在跳舞,她們心裏可開心了,直稱讚小朋友的手真靈巧,把她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她們非常感激小朋友,你們喜歡她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