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8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我在故宮修文物》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祕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紀錄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精選8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1

首先,這部紀錄片以文物修復爲主題,裏面幾乎集中了國內最頂尖的藝術品,包括鐘錶,字畫,陶瓷,漆器,織品,在故宮塵封了許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佈於衆,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真的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而且對這些文物的背景介紹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歷史,很有意思,很長知識。

然後呢,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最核心的我想還是“匠人精神”。這些中國最頂尖的文物修復專家,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靜靜地,從事着一份偉大又平凡的事業。說偉大,是因爲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藝把千百年前的珍寶以它們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現代的人們,這彷彿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人震撼和感動。說平凡,是因爲他們就像巷子裏最普通的工匠,看起來那麼的隨和,彷彿手裏拿的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個鐘,一個表,而他要做的只是儘自己的力量修好它。

你也可以從這部片中看到傳承,一批批的.年輕人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故宮,延續着傳承着老一輩手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對文物的熱愛,對文物修復的執着。這不禁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考:不僅是文物修復,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方面的手藝需要當代的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冷靜,我們有責任像老一輩匠人一樣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一直流傳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學習的是這些匠人腳踏實地,充滿熱愛,專心致志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職業也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吧,現在浮躁的我們真應該好好靜下來,看看這些大師們是怎麼對待工作的,一輩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圓滿的。

最後,這部片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細節流露出這羣幹着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實也不是清苦,因爲他們心裏是滿足快樂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2

《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次將鏡頭對準了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們,他們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卻始終不爲人知。書中以口述的形式撰寫了12位文物修復師的對歷史、對人生的回顧和感悟,同時也是一本故宮幾百年文物修復歷史的縮影。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一羣身懷絕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復師,默默地固守“冷宮”一隅,日復一日地打理着價值連城的“國寶”。他們是故宮裏的鐘表匠、青銅匠、摹畫工、木器工、漆器工……他們一代一代薪火相傳,是故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宮牆外的世界斗轉星移,宮牆內的他們卻要用幾年的時間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宮廷鐘錶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畫揭一兩個月;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他們用自己的一輩子來詮釋“因爲熱愛所以堅持”“擇一事,終一生”的牢固信仰。他們那一代興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們的身上還留着濃重的匠人氣息,他們離開故宮,和普通人也沒有區別,他們用一輩子醫治歷代大師被歲月腐蝕的作品,最後,他們將自己的.痕跡抹去。他們在故宮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們的慾望,還有我們自以爲是的價值標準,這也許是本書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爲什麼分享這本書?因爲《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我聯想到了“我”在息烽修公路。“我”是我身邊的同事、身邊的公路人。其實,他們的工作形式與我們的工作其實非常相似。每當心裏浮躁時,翻開書,聽聽書中人物說的話,心裏便會慢慢沉下來。

推薦詞中說“一座宮廷鐘錶上千個零件要嚴絲合縫;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銅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畫揭一兩個月;一幅畫臨摹耗時幾年到幾十年……”,由此,我想到,公路是成千萬上億顆砂礫拼鋪而成的呢,公路人用的是一輩子。

推薦詞中還說,“他們用一輩子醫治歷代大師被歲月腐蝕的作品,最後,他們將自己的痕跡抹去。”而我們的工作何曾不是這樣,我們的養路工人不分白天黑夜、颳風下雨,勤勤懇懇的工作,養護好前輩們辛辛苦苦建設下來的公路,讓人民“行之順心”,未留下一絲痕跡,我們做到的,就是踏踏實實做好當下的事。

要是你跟你的工作對不上話,可能上班了還想家裏有什麼事,心裏不靜,沒在這個上面。當然你說你幹不好還幹不壞,可是,幹壞了那文物就壞了。“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沒有遇到好的修復師,寧可不修,你修就是一種破壞,古代就有這種論述。而我們修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不好,質量不高,又何嘗不是一種浪費和破壞?選擇了自己的職業,站好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也是一種修爲吧。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3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工作事業上浮躁喧囂碌碌無爲時,他們卻在艱苦的環境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奇蹟。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學習生活上壓力山大彷徨無助時,他們卻抱着捨我其誰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複製出一個又一個國家驕傲。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些猶如“掃地僧”般的故宮文物修補者,貌似普普通通而個個身懷絕技。

當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對大師們的'只有敬佩和讚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在修補各種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難以想象更難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這份耐心,才修補好了許多原本破損的珍貴文物,是他們的勤勞和耐心,才讓後人能有機會在故宮欣賞到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讓輝煌歷史再次重現。

紀錄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細心和信心;他們的眼睛銳利似鷹眼,細細的觀察出這個文物器械無法啓用的問題所在;用一雙雙巧手,自信的織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麗的瓷器,修好了精緻的器械……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細心找到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耐心,踏踏實實爲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永不放棄;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部紀錄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說詞:“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當今社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是對這個世界的最好逆襲。”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4

提到《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名字,大家對同名紀錄片可能不陌生,看完三集,總覺得意猶未盡。紀錄片給人以直觀的享受,呈現出了故宮匠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修理文物的日常,而這本書,它是無聲的,雖然只能用文字和圖片來說話,但卻承載着經得起反覆摩挲的廣度與深度。紀錄片側重於文物修復的日常,圖書則側重於“修文物的人”。

看完紀錄片後那份久久不能平息的感動在書中找到了答案,代代相傳的中國最傳統的工匠精神令人爲之動容。就在不久前,我有幸來到了市政府應急辦工作,也在身邊的同事身上感受到了相同的專注與熱愛,對這本書的感悟也變得更深刻。

一、這是一份有責任的工作

故宮的書畫修復師們說,看着面前的修復痕跡就可以看出上一個修復人有什麼樣的品性甚至什麼樣的相貌。在通過現代高科技儀器看到了曾經修復過的部分和原畫材質明顯的區別時,師傅開玩笑說,這個匠人把畫修成這樣,被皇上發現那肯定要砍頭的。如果說這份工作是與三千年前古人的對話、是與歷史的對話,那麼應急值守是一份與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對話、與未來的對話。它們的相同處在於,遵守了匠人無名無我的傳統,國寶上不會留下他們的名字,市民們也不會知道每起突發事件的接報人是誰,但這看似平凡的崗位卻並不那麼普通,需要24小時分秒在崗,需要365天晝夜履職,需要在坐在值班室的那一刻、接起值班電話的那一刻,把人民安危頂在頭上,把百姓冷暖放在心間。

爲此,我們以100%不出事的目標做好安全管理,以100%出事的假設做好應急管理,這“兩個百分百”理念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數千起突發事件的磨礪下,我們創造性地歸納出處置工作規程、值守工作規範等10餘項標準制度,建立“每天全體交接班、每案例分析、每週會商調度、每月視頻會議”這“四每制度”。每個大大小小的接報案例都會在交班會上交流研討,因爲在事故災難面前,容不得半點馬虎,要的就是這份高度的責任感和日復一日的磨練。

二、這是一份有恆心的工作

技藝容不得欺騙,技藝裏沒有捷徑。一座宮廷鐘錶層層組裝,上千個零件必須從最底下開始每一個零件都嚴絲合縫,錯零點一到兩毫米都可能導致最後的整體罷工;一件青銅器碎成毫無規則的一百多片,有一個碎片位置不對都拼不起來;在三伏天的深夜,漆器修復小組的修復師忍受着過敏的折磨忙碌一晚上只能採漆八兩,也就是所謂的“百里千刀一斤漆”。

經營這樣的一份事業,歸根結底要沉得下心,如果說正心誠意才能做出正確的工藝,那麼潛心研究也是應急管理工作的不二法門。作爲一座沿海城市,青島市既存在大多數城市共性的風險,也存在“具有地方特色”的風險類型。青島市有山、有海,有海底隧道、有跨海大橋,面臨颱風、滸苔、森林火災、漁船傾覆、船舶漏油等災害和風險;作爲石化基地,產業集中,石油儲備佔全國儲備近四分之一,風險防控壓力大。

爲此,我們推進應急工作重心前移,強化風險管理。每年結合接報處置情況、數據統計及相關區市部門彙總材料,編寫完成當年的總結評估和下一年度的趨勢分析;每年編寫突發事件典型彙編,不斷豐富處置案例庫,如今已有100餘個典型案例分析。恆心,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不厭其煩。每年的彙編、每年的培訓、每年的演練就是應急人的恆心,爲的就是要慢慢讓更多人知道災害在哪些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讓更多人知道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該如何去自救,該如何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三、這是一份有溫度的工作

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人的眼裏也許有不同的感受。故宮古器,流傳至今,一般人觀賞古器時只會嘆於文物的精美、皇家的奢侈,卻從未想過文物展出背後,有着一羣默默無聞、技藝高超的匠人,他們固守“冷宮”一隅,日復一日地做着枯燥而又精細無比、不容有誤的工作,這些在職的師傅們也恪盡職守地將自己的工匠精神傳承給下一代。

也許在很多人眼裏,應急戰線責任重、壓力大、風險高,同樣也是一項苦差事,但在我眼中的應急人,卻把這項工作經營出了生命的溫度。三標山那場大火應急辦的同志們在前方指揮部通宵達旦幾個晝夜,多位同志相繼倒下,一場火災換來了三名同志住院手術,但手術過後更多的'是對災情的掛念;不久前指揮處喻華雲同志剛剛做完聲帶手術,醫生囑咐不能說話千萬要靜養休息,但當視頻會議系統出現問題大家都調試失敗的時候,他卻從病牀悄悄地回到了值班室,修復了這個難題;還有不知多少個本該家人團聚的幸福時刻,當夜值守的值班員卻在協調處置中徹夜未眠。

這樣的事情在應急辦的大家庭裏講也講不完,每每提到這些事情,大家也總是輕鬆自然、毫不在乎的說起,但作爲一名應急辦的新人,值班室的溫暖卻在感染着我,值班室的溫暖也在感染着每一個守夜人。這裏的燈亮着,就時刻守衛着這座城。

四、這是一份有傳承的工作

書中提到古畫的修復現如今面臨着無法解決的困境,新生產的宣紙,因爲污染的空氣和水再也無法達到曾經的質感,舊的生活方式、舊的抄紙鋪子沒有了,老宣紙、古凌子也就沒有了,但修復師傅們努力尋求破局之道,不求一勞永逸,但求日拱一卒。老師傅說,每代人有每代人該乾的事,你積極地邁出這一步,後邊還有人,如愚公移山,世世代代無窮匱也。應急工作一直在路上,城市發展越迅速、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越多,各類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就越高,但我們在推動着應急隊伍慢慢壯大、在推動着預案體系慢慢豐富。

我們每年培訓數以萬計中小學生和“第一響應人”,我們編制應急雜誌、開發app讓自救互救意識不斷傳播。這份努力是對明天的期待,對一代代傳承者的信任與囑託。如果您去觀看青島市應急辦編創的應急題材兒童劇時,看到那些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會相信應急安全的小種子能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造福一方平安。

合上書本,執筆想來,樸素的匠人、平凡的工作、簡單的語言,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大家爲之動容?答案也許就是木心先生的那首《從前慢》:從前的日子過得很慢,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書中有這樣一段評價:在塵土飛揚萬衆創業的年代,網絡把成功者更粗暴更快速地推到我們面前,人們內心仍然渴望一些更加長久不變的事情。

修復師王津在故宮西三所鐘錶室的這間屋裏度過了近四十年,像他這樣的修復師還有很多,王津和他同事們的職業生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與專注,隱隱安慰了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精心設計每一天,用心做好每件事”,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了工作與事業截然不同的意義。無論是在那個偌大的故宮,或是在這個小小的值班室,都有一羣人,心懷責任,心懷夢想,因爲熱愛所以堅守,因爲堅守更加熱愛。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5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衆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衆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裏,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羣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着平凡的生活,卻有着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着歷史,他們是文物修理者。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裏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爲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着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6

一部神奇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最近一直在被熱議,這部三集的作品,沒有明星大腕,沒有特效傳奇,講述的是一羣能工巧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豆瓣評分高達9.4,比《舌尖上的中國》還要高,超過熱播劇《琅琊榜》,故宮裏這羣文物修復師,一輩子兢兢業業,精心維護着傳世古董,讓很多觀衆爲之動容。

這部紀錄片是配合故宮博物院90週年院慶而拍攝的,故宮出場地,也提供被拍攝者和題材。片子講述了一羣文物修復師的故事,攝製組連導演一共5 人,光籌備就用了5年,兩位導演光調查資料,就寫了10萬字,最終連拍帶剪7個月,每集50分鐘,總投資150萬元。觀衆可以通過鏡頭近距離觀賞故宮的稀世珍寶,而且見證了破碎的文物,經由心靈手巧的修復師,經過繁瑣、枯燥、漫長的修復後煥然一新的過程。修復師日復一日的雷同工作,重現文物的風采。其中不少細節很有意思,修復青銅器的師傅稱: 調不出來正確的顏色,一個禮拜都調不出來,難受死了。

還有一位女師傅,花了十年時間臨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圖》,片中將她年輕時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對比,一生貢獻給文物修復的畫面讓人震撼。師傅在教徒弟時,第一句話就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復工作。

片子的旁白裏說: 現代中國需要 工匠精神 。 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兒。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7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羣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爲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裏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衆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裏成爲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裏打磨的作品。

在這裏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地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裏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爲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着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8

剛看完第一集,對着這樣一部基調平和的片子,我看完居然很感動。

我向來不喜歡這些文物,覺得它們硬生生、冷冰冰,但是看完後這種看法有了改變。每一件文物流傳到現在經過了幾百年的時光,這幾百年裏它們的所有者不斷在變化,它們見證了朝代更迭、世界變幻,它們身上凝結的是歷史變遷,是古老的故事。而修復它們的專家,有的從16歲就進故宮當學徒,到現在五十幾歲快要退休,一輩子都獻給了這些文物。

有一位修鐘錶的老師傅,可能一年才能修復一件大型的時鐘,但是那些會動的生動的時鐘,修復好了也只是在剛展出的時候有機會向觀衆表演它們的精妙,過後就靜靜地躺在櫥窗裏不再動憚,老師傅覺得挺遺憾的'。

也有一位修復唐三彩的師傅,他說人生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退休以後第一件事是想換一輛越野車,還想去跳傘。本以爲他們天天和這些老古董打交道,應該喜歡些安靜的東西,沒想到他想做的事情還挺瘋狂。

這種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傳承了下來,年輕一代有了更高學歷,佩戴着谷歌眼鏡延續了他們的技藝和精神。當一位中央美院畢業的研究生修復師騎着自行車從空無一人的故宮裏穿行而過時,這種古老和現代的交匯更加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