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超脫》觀後感(精選6篇)

《超脫》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超脫》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超脫》觀後感(精選6篇)

《超脫》觀後感 篇1

取的這個題目很像之前語文老師會留的那種小作文,我其實不擅長寫影評,但是這電影對我衝擊比較大,想特別拎出來談談感受。現在每天的日常就是從公婆家帶孩子完畢出來走回自己家的路上,王先生問:“今晚什麼安排?”“聽你的唄。”“那一會兒到家看個電影?”這個對話永遠不缺席,讓人驚歎於毫無驚喜的平淡生活的固定性有多麼好。

人生來就會痛苦。我絲毫不質疑這句話,我相信無論一個人的一生有多麼順利和幸運,他/她也終會感到作爲人類的痛苦,這是共通的、無法逃避的。比如讀高中時的我有很長一陣子即使沒有遇到什麼困境或人生重大挫折,卻也經常感到壓抑和不開心,和好同學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沉浸在影片中的情節的時候就在企盼永遠也不要走出這個電影院,就停留在這個影片中的情緒裏好不好,於是那時我清楚地認識到電影具有讓人短暫逃避現實的神奇力量。你永遠沒有機會體驗的人生和遭遇的故事,都能跑到電影中感同身受地領悟,多麼易得的“換命”的好處——但大多數電影還是會讓我慶幸自己的生活平凡而幸福,主人公的遭遇絕不是我想去換的。比如《超脫》裏的男主,他的生活慘到讓人窒息,他是一個代課老師,童年非常不幸,媽媽因爲被自己的親生父親(也就是他的外公)傷害而自殺,長大後的他卻不得不擔起照看外公的責任,他也不是普通的代課老師,他接觸的學生都是問題學生,父母不管、沒人疼沒人愛心理問題一大堆的那種問題學生。整個學校的氣氛都讓人難以忍受,可以說讓人看不到希望。

乍一看好像這部電影離我們的生活十分遙遠,但是它所傳達的痛苦其實也不難理解,尤其是那個學校的老師每一天回到家都非常難受,他們不忍心看到學生墮落下去可是無能爲力,但依舊要打起精神來面對第二天的清晨,還是要若無其事地上班去。那種活着的掙扎,內心想要咆哮卻又無力排泄的痛苦,不恰恰類似於每一個擠在地鐵線上求餬口的社畜(即我們)嗎?誰能否認人活着就是來不斷遭罪的呢?當然我們已經很幸運了,可以體驗到各種來之不易的快樂。就像我喜歡刷吃播,看搞笑的博主發段子,跟着屏幕一起傻樂,但我知道那是膚淺的快樂,轉瞬即逝,當然你完全可以選擇沉溺在這種快樂中並止步於此,再也不去深究自己內心的空虛與痛苦,如果你能做到我佩服你,因爲這樣簡單的快樂非常難得,難得糊塗嘛。可是夜深人靜時,大部分人還是無法迴避自己心底真實的痛感,電影結尾很糟糕,代課老師班上有個學生自殺了,自己的外公也死了,他想拯救的一個花季少女也感染了艾滋病,可以說是人間真實了。人世間有那麼多不幸和悲哀,無力迴避,無力抗衡。我努力地想,能從人生苦海中超脫的祕訣恐怕只剩下釋然了吧?真正做到釋然太難了,大多數人到頭來能說出一句“算了吧”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凡你來到這個世上,我便敬你是條漢子。

《超脫》觀後感 篇2

聽說《超脫人間的師格》是一部難得的真情流露的片子,雖然早有預料,這是一部發人深思的教育片子, 但是還是耐着性子看完這部將近兩個小時的片子。中間沒有快進,沒有跳躍!

我總是習慣把看過的有感觸的片子,儘快的寫下我的感受,因爲我害怕一旦這些靈感沒有了,也許我就無法表達出我的觀後感。寫東西需要靈感,特別是影評!

這部影片從許多細微之處展示了人性的壓抑,孤獨。從黑人學生叛逆的摔公文包希望吸引別人注意;白人小孩子滿嘴粗言穢語,欺凌弱小;胖子女生孤獨不被理解,最後自殺;未成年娼妓迷失自我,自甘墮落,亨利教師幼小母親自殺留下的心理陰影……

亨利教師雖然是個代課老師,但是他看到這些問題學生,心理是很想挽救他們,最感人的就是無私的幫助未成年娼妓改過自新,其實,亨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這點從最後學生說:“只有他是個好老師,你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可以看出。)這些學生最需要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是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亨利在上課的時候講人性,真情流露,感染了許多人。

片子中體現了許多人都困惑:一個垃圾學生,到底是丟進垃圾筒,還是做着無可救藥的挽救,正如一張滴了墨水的白紙,是扔掉它,還是努力阻止墨水的擴散?也許你做的都是無用功,許多老師被壓抑的要麼無助的偷偷哭泣,要麼吃藥瘋狂自嘲,他們之所以還沒有放棄這些學生,或許僅僅是因爲本身自己是教師的身份吧。

片子的主角亨利的八字眉給人一種憂傷的感覺,雖然本人的遭遇確實讓人感覺到憂傷,他自己本身就無法擺脫這種孤寂憂傷的狀態,卻不斷的用激勵的語言去感化別人,教這些誤入歧途的孩子怎麼迷途知返,說起來非常諷刺。

片子充斥着“拯救”的字眼,學生無可救藥,學校面臨倒閉,教師迷茫困惑,主角自身難保。但是似乎又有一根無形的線貫穿着整個主線,讓人覺得或許還有希望,這根線就是“拯救”!最後雛妓改過自新的一個擁抱,也證明了片子的主題--只要你不放棄,用真情去感動別人最後一定是有用的。 也許導演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但是片子總是要有閃光點吧!亨利拯救少女就是閃光點!

老師學生以及任何人,沒有人的成長裏是不伴隨着痛苦的,但每個人對於痛苦的態度卻不盡相同。 亨利雖然痛苦,但是他選擇拯救別人,女胖子痛苦,選擇自殺,雛妓選擇墮落,而還有些人選擇傷害別人。

看完此片,有種傷感,所以語無倫次的寫了這麼多感受,也許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能得到就是:別放棄他們,儘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他們,哪怕最後你失敗了,但是至少自己努力了!

《超脫》觀後感 篇3

該電影以學校爲背景,講述男老師亨利作爲代課老師,在面對一羣“不良少年”時,用文字和情感和孩子們進行連接和相處,在探索問題少年內心的同時,也對封閉的自我內心進行審視和溝通。

一:“不在乎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氣,可是你們身上都沒有。”

來自片中心理老師對一個問題少女說的話,因爲家庭的影響,父母的缺失,社會糟粕文化的偏見,讓這些少年很早就放棄了生活的勇氣,讓他們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卻率先感受到這世界的殘酷。

他們的父母,只是把他們生下來,但從不教養,卻還以父母的名號,要對其任意批判。

而父母對於教育者的輕蔑,對文化的漠視,一切只要有錢就可以的態度,讓他們叛逆,暴躁,不會思考。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每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爲和決定,會在未來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影響和傷害。

男主對於母親受到的傷害是知曉的,母親選擇輕生無疑對他打擊巨大。

但是母親對他的保護和教導,讓他懂得尊重女性,尊重人,雖然無法和任何人建立親密關係,但是卻一直在用文字和行爲救贖能夠救贖到的人。

二:“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影片開頭引用的這句話,與影片開篇,每一位老師講述着自己與教師結緣的理由,奇妙荒誕卻又無法擺脫,大家做教師都是身不由己,是暫時過度,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是目前的最佳選擇。

在影片中,結束了傍晚了會議之後,每一個人回到生活中,是麻木又毫無存在感的。

“每個週五下班之後,我都不想回家”--對於現實生活的無力體現在空間上的逃避。

在欄杆上攀爬着的中年男人,在無數人的漠視中持續着自我靈魂的暫時性放飛,可在亨利對他的真實存在表示肯定時,在驚慌失措中逃跑了。

三:“你不想要更加永恆的東西嗎”

已入這人生的困局中,卻又掙扎徘徊在靈魂的邊緣。

人生的諸多痛苦使我們難以遏制的想要將自我與現實割裂開來,達到“超脫”。

然而,事實卻是,自我與現實根本無法割裂,完全的自由意志和獨立自我並不存在。

投入極大的熱情,做一個荒謬的英雄,承擔一份沒有意義的意義,爲自己和他人的存在增加一份重量,既是對自己的救贖,又是對他人的救贖。

《超脫》觀後感 篇4

今天在抖音上看了一小段超脫的介紹、然後就去翻看了一下這個電影。看完後整個人更加的沉重、這部電影有些抑鬱及壓抑中卻又埋伏着希望!就像某個片段每個人都會感覺到胸口被某些東西壓着喘不過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着不同的痛苦與經歷、只有堅強的人才會掙脫出來、但是稍微軟弱的人可能會選擇永遠的擺脫一切。男主始終無法從孩子的記憶中擺脫出來、就像是每個人都無法擺脫他們的過去一樣、男主希望可以幫助到別人擺脫過去重新開始、而送給她們最好的禮物是日記本、記錄下那些不願意跟人訴說的又想傾訴的心聲。他是人不是神、他已經儘可能的幫助別人、而實際他也需要幫助!

只有自己纔是自己最好的理療師、我們現在的感受及心理在幾百年幾千年前的人也會有着同樣的心理及壓力、不要總是覺得自己是哪個沒人能理解的人、沒人能懂你、實際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每個人都在堅守着自己的孤島、所以需要有嘗試踏出第一步的勇氣,每個人的某個十字路口的'抉擇、都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不同。

很喜歡這個電影,內容發人深省。講述人性的一面,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和自己喜歡的人待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不放棄自己,不放棄身邊每一個努力的人。努力讓自己變得很好,讓我們的生活更好。不因爲生活中各種的繁瑣小事情而放棄自己的思想。做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擁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爲了什麼,只爲了自己能夠活的有思想,感受生活的每一點小美好。不隨波逐流,不迎合別人。感謝幫助自己的每一位,記住一句話:任何時候都還不晚。

放慢自己的腳步,讓自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想:很簡單的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身體健康、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想學東西了就學習,不想學習了就休息。但是不做放棄自己的事情。也許覺得自己可能會太晚了。但是至少自己勇敢面對。人生中的20載已經過完,但是自己卻記不得太多值得懷念的事情。所以,我們不應該浪費自己的年華。趁着現在,好好生活。

《超脫》觀後感 篇5

本來男主角應聘當一羣壞學生的老師,還以是放牛班的路數,看到後來發現不是,劇情沒有跟跌宕,可是拍攝非常好,很有油畫的感覺,加入很多照片的定格,大大提升電影的氣質,男主角的氣質與電影風格也極其吻合,兩個女主角顏值很高。

看影評說整部電影沒有希望,不會有救贖,我覺得不是。整部電影高頻率的髒話,暴露的畫面,加上孽待動物,一次又一次給觀衆拋出“shit”,這和我寶寶尖利的哭聲不相上下,給我很直觀的壓力,不過幾次劇中人物的相互溝通,又讓人覺得壓力得以緩解,最重要的是,導演和藹的安排劇中每個人物都被生活所壓迫,有一種人人平等的公平設定,只要痛苦不落單其實也還好,舉個例子你考了倒數第一名,隔壁小明考了倒數二名,你的壓力總比小明考第一來的小很多吧。可能這個電影的重點是“壓力”不是“孤獨”吧。

感覺劇中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都很外向,躺在地上的校長,咆哮的男主,看黃書的男老師,淚奔的同學,奔潰的劉玉玲,我們知道這個社會並不是這樣的,我從來沒看見男人在車上哭,可是電影裏面每個人都在奔潰的邊緣,時刻要哭出來毫不遮掩。這可能是電影治癒的地方“人人都是痛苦的”,讓觀衆看了想想自己的破事也就成了小事。這和“人間有大愛,世間有真情”是兩個路數。前者是你考了班級倒數第一,你的朋友告訴你他考了年紀倒數第一,後者是,你的朋友告訴你,他考了班級第一,好好努力下次一定可以進步!試問哪個讓我感覺好點,那肯定是第一種。

我覺得這部電影一點啓發意義也沒有,別說這樣負責任的老師不一定有,這樣的學校在中國那是肯定沒有的。

《超脫》觀後感 篇6

這部影片有些“意識流”的味道,又帶有強烈的哲學色彩,總之影片只是一個載體,目的是引發觀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看完之,你的心緒一定極不平靜,但所能做到的,只有無奈的接受現實。

從影片開始的情節來看,這好像是批評美國教育的影片,但隨着角色的增加,主角----一名代課老師的感情世界越發複雜,影片的味道完全變了。片中,最終被殺校(倒閉)的學校,可以說是美國教育的縮影,但它反映的社會現象,卻是美國大環境造成的。而這些現象在很多國家,也包括我們,都是客觀存在的。

影片中的世界充滿了急功近利,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奢侈品。

校長和老師們極力教育孩子們,想讓他們學一點有價值的知識,懂得如何步入社會。可社會的種種劣習,早已寫在了學生們已然成熟的面孔上。老師的擔子相當沉重,要做的事太多,時間卻是稀缺的。這導致了老師的盲從和平庸,形成了惡性循環。

房地產商步入神聖的殿堂,力圖把教育變成一樁生意時,老師們憤然離場,可校長卻早已敗下陣來。當校長躺在地板上,宣佈學校的命運時,也正宣佈了教育的投降。

教育和現實社會,好像烏龜和兔子一般。兔子不偷懶,烏龜怎能追得上。

這就是主人公亨利老師,爲什麼只做代課老師的原因。因爲嚴格說來,代課老師和正式老師,只是短期和較長期的區別,未來的命運都將是失敗的。

胖女生梅里迪斯,是筆者記住這部影片的原因。

一個善用雙眼觀察,勤于思考事物內在的女孩,是無法忍受現實的悽苦和殘酷的。她用顏料,將照片人物的雙眼蒙上,這個世界的混亂便可以無視了。然而,這終將是童話,終將是聖誕節時的許願。她最後的作品中,自己的照片貼在正中心,四周佈滿了老師們的肖像。一個思想的牢籠就此產生,精神無法“超脫”,肉體只不過是一具軀殼罷了。

老師留給爺爺的日記本,老實說筆者很難解釋清楚,你可以用自己的答案解釋。

如果遇到事情,無論好壞,把它寫在日記中,相當於把心事做了傾訴。而日記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多年後回憶自己的過往。證明,你並不至於洪流中的匆匆一簇。你來過。

亨利老師留守在學校,他堅守的到底是什麼?讀讀“愛倫坡”的小說,或許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