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熱]甄嬛傳觀後感4篇

[熱]甄嬛傳觀後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甄嬛傳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甄嬛傳觀後感4篇

甄嬛傳觀後感 篇1

最近《後宮甄嬛傳》熱播,劇情的跌宕起伏固然美妙,但忽略了劇情中詩詞的運用之美,欣賞起來難免有些許遺憾,愛情這文學永恆主題在《後宮甄嬛傳》中結合古詩詞被演繹的幾近完美。

當"嬛嬛"的稱呼從滿面愁雲的雍正皇帝口中說出時,一段悽美的愛情便由此開始。正是這個嬛嬛,帶我們見證了雍正皇帝的柔情。姑且不去考查真正的歷史,用文學的眼光去欣賞它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滌盪。

相遇於紫禁城中的愛情,有着美好的開始。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開篇甄嬛運用的蔡伸的《一剪梅》講述了自己名字的出處。

凡是兩情相悅的愛情必是感人至深的,雍正皇引用一首"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姣冶嫺都,靚莊刻飭,便嬛綽約,柔橈嬛嬛,嫵媚佺袢;曳獨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編姺徶蘋,與世殊服;芬香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長眉連娟,微睇釂藐;色授魂與,心愉於側,"說出了自己內心對甄嬛的喜愛而感到甄嬛當得起這個名字。

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感人的愛情故事,而一句"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道出了自古至今淺顯的愛情的真諦。

深宮帝王的愛情,有着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結束卻顯得那麼難。

甄嬛在倚梅園中唸的崔道融的《梅花》"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讓人對劇中的.古雅詩詞產生興趣,劇中大量引用了《詩經》中的詩作,甄嬛和果郡王允禮合婚庚帖"終身所約,永結爲好。願琴瑟在御,歲月靜好"出自《詩經·國風·鄭風》中的《女曰雞鳴》,而允禮爲甄嬛慶祝生日時吹奏的《鳳凰于飛》則來自《詩經·大雅·卷阿》。甄嬛在與皇帝訣別時心碎至極,脫口而出的《訣別書》則來自漢代卓文君之手,"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借用卓文君拜別司馬相如時的決絕道出甄嬛與皇帝離別的痛心。古詩詞的美,聊聊數句,道出了欣喜,道出了相思,也道出了離別的痛心。

歷史留給了我們無數的感人故事,也留給了我們詮釋過往的故事符號。

願得一人心,白守不相離。

甄嬛傳觀後感 篇2

“問世間情爲何物”這句話就在《甄嬛傳》裏展現出來了。

後宮,一個女人的天下,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勾心鬥角,暗藏玄機……

《後宮甄嬛傳》講述了一場妃子大戰,其中,熹貴妃——甄繯,是時而得到寵愛,時而被冷清的妾,妃子之間,爲爭取皇上的寵愛,一個個殘害對方,不擇手段。爲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追求,但不過是浮生一夢中而已。甄繯也是其中之一,但從未用過毒辣的手段害對方。表面看似平靜,其實也在竭盡全力的爭寵。每個妃嬪看似很平靜,但其實也在勾心鬥角。直到最後,只有她和敬妃、皇貴妃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存活下來。然而等先帝去世後,四阿哥登基成皇,便當上了聖母太后,風光無限!

在此劇當中,華妃——年世蘭爲了爭寵,喪失了清醒。但因害人不淺而被打入冷宮,最後,撞牆自殺。他的死因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爲他的哥哥年羹堯仗着自己的`戰功顯赫,到處誇耀自己,就連皇上都不放在眼裏,輕蔑國君。後被扁到城門駐守,但又因爲穿上皇上賜給他的黃馬褂去駐守城門,被賜死了。他的妹妹也是一樣逍遙法外,纔會這樣。第二個,華妃協助宜修皇后掌管六宮,但同時也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推沈眉莊下水,往溫宜公主的食物里加木薯粉(那時候木薯粉可以說是毒藥);讓富察貴人小產;賜夏常在一丈紅(指一種酷刑),還誣陷很多人……這些事情都被皇上盡收眼底,打入了冷宮賜死。

我覺得,在後宮裏,如果想爭寵,就不能使用這種下三爛的手段,也不能用別人的生命換來皇上的寵愛,能得到寵愛已經算好的了,但不能過度的得到寵愛,不能像年世蘭一樣因爲爭寵而喪失清醒,死的時候也只是一個答應的位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熹貴妃——甄嬛。爲人比華妃要好得多,但是在莞嬪這個職位的時候,受皇上寵愛,讓皇后嫉妒,在封妃的時候,因爲穿錯了一件衣裳,就被禁足了。當再次入宮的時候,封爲了熹貴妃,她也知道那次封妃的時候,是皇后陷害她的,便趁着她和皇后獨自在寢殿的時候的時候用了一招苦肉計讓皇后禁足。別看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只能讓着,但是報復起人的時候,還是會非常恨的報復。

這部影片反映了當時清朝後宮的那種勾心鬥角的“大戰”,有的命喪黃泉,有的被人謀害,有的因爭寵而喪失清醒……各種死因都有,但是要想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就必須靠自己的腦子活下去。

這部影片真是讓人時而開心,時而難過。後宮的勾心鬥角真是無處。

甄嬛傳觀後感 篇3

現在,我真的是可能需要靜一靜,自己獨自在一個地方好好發一會兒呆!心裏真的是很空虛!

呵呵!今天,終於是把《甄嬛傳》看完了,可是說實在的,我並沒有之前想的那樣會在看完這部電視劇之後有種放鬆的感覺,反而更加沉重了!

對於這部宮廷大劇《甄嬛傳》,劇情的跌宕起伏讓我的心情起伏,劇中人哭泣時,我亦哭泣;劇中人歡笑時,我亦歡笑 !甄嬛等幹人的出色演繹,唯妙的畫面,環環緊扣的情節安排,精美的語言,使得所有宮廷劇都大顯遜色一籌!裏面體現的友情的可貴,愛情的追求與執着,也讓我不斷思考人生,人世,與人性……《甄嬛傳》,你真的是帶給了我太多太多!

我也是不知怎地了!現在滿腦袋都是《甄嬛傳》的劇情,對話,他們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我要瘋了!可是,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啊!我很想知道,他們怎麼能演的這麼好?

對於這部劇,我發現我已經被深深吸引了,大有無法自拔之勢。裏面的嬛嬛歷經幾次得寵,失寵與復寵,我想說她是幸福的!因爲她有下人對她的忠心,皇帝的寵幸,聰明的頭腦,朋友的信任與幫助,最主要的還有十七王爺對她執着的愛!當然了,她也是不幸的,他不得已走近皇帝身邊,不

得已放棄女兒,不得已返回皇宮,更不得已殺了自己心愛的果郡王(果親王)!還有眉莊死時,她哭的是那麼真實,那麼傷心,讓我每每思之,無法釋懷!

劇終時,嬛嬛發現曾經的姐妹,無論是較好,還是敵手都相繼死去,她在那個四四方方的皇宮裏顯得是那麼孤單!她與十七王爺深愛着,可是有情人卻最終無法走到一起,總是那麼地令人心痛!槿汐扶着她一步一步地向牀榻舟曲,她躺在牀上,閉上了眼美麗的容貌都是那樣極好的!最後鏡頭向她慢慢拉近,只有配樂,沒有言語!但是觀衆們會因此體會更多!

遙想,嬛嬛當年不也是一個渴望真愛的清純少女嗎?在後來,她卻一點點走上了腹黑的道路!她先後扳倒了華妃,皇后兩大勢力集團,可是,在身不由己的宮廷裏,她也是無奈的!

我想,那裏最值得同情的女人莫過於華妃!她雖然爲了爭寵不擇手段,可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她是真正愛皇上的啊!她深愛着皇帝那麼多年,一心只想爲皇帝生兒育女,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她只不過皇帝制約年家的一枚棋子罷了!她確實是一位可憐的女人,她用撞頭了此餘生。

片尾曲的最後一個鏡頭是一扇宮門重重地關上了,“一入宮門深似海”,多少女人死在了這裏,多少傷心事留在了這裏!

甄嬛傳觀後感 篇4

愛情這文學永恆主題在《後宮甄嬛傳》中結合古詩詞被演繹的幾近完美。

76集的劇情,卻不外乎一個情字。所有的國家大事,所謂的美好河山,在情字面前,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當"嬛嬛"的稱呼從滿面愁雲的雍正皇帝口中說出時,一段悽美的愛情便由此開始。正是這個嬛嬛,帶我們見證了雍正皇帝的柔情。姑且不去考查真正的歷史,用文學的眼光去欣賞它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滌盪。

相遇於紫禁城中的愛情,有着美好的開始。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開篇甄嬛運用的蔡伸的.《一剪梅》講述了自己名字的出處。嬛嬛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甄嬛就如這梅花般,冰清、自傲。

凡是兩情相悅的愛情必是感人至深的,雍正皇引用一首"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姣冶嫺都,靚莊刻飭,便嬛綽約,柔橈嬛嬛,嫵媚佺袢;曳獨繭之褕袘,眇閻易以戌削,編姺徶蘋,與世殊服;芬香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長眉連娟,微睇釂藐;色授魂與,心愉於側,說出了自己內心對甄嬛的喜愛而感到甄嬛當得起這個名字。

“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原來是說梅花如此美好,需要呵護它,不要再摧殘它,這是詩人對於梅花的愛惜之情。引申含義的話,就是如果愛一個人,就要讓她得到幸福,讓她自由自在,放開手讓她盡情翱翔,不要輕易去傷害她,盡力去愛護她,給她溫暖與關懷。

可惜,深宮帝王的愛情,有着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結束卻顯得那麼難。

漫長的一部劇,不知道看到了什麼,又彷彿看到了太多,人生的風雲莫測,又豈是你我能夠預測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大師的這一首菩薩蠻,配上甄嬛憔悴的容顏,劇就在這淡淡的哀愁中落幕了。

歷史留給了我們無數的感人故事,也留給了我們詮釋過往的故事符號。

歲月靜好,日子淡淡。幸福的容易,在它存乎日常。只要有心,俯首皆是。彼此珍惜,便可歲月靜好。而甄嬛需要的幸福,應該就是她說的那句: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