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信仰觀後感

信仰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仰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仰觀後感

信仰觀後感1

《信仰》這部紀錄片共分三集,闡釋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面貌以及黨員的理想信念。系統地觀看下來,我發現不論是“只要主義真”的建黨之初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壯志換新天”的建國之初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抑或“時代先鋒行”的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建設時期,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是黨員的信念始終不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論是奔向戰場殺敵,還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獻血植樹造林,行爲不同,可信仰始終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孫女彭伊娜所說:“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們是爲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共產黨員可以爲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生命對於人的意義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東西是什麼呢?“時代先鋒行”這集中有一段話給出了答案——“一位外國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地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歎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沒錯!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爲大我而不爲小我,這是道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是道德;履行共產黨員義務、服務社會發展,這些都是道德。

按照合肥市螺崗小學李榮暉書記的要求,我在網上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播放的.電視片《信仰——我們的故事》第一集;接着又觀看了第二和第三集。《信仰》雖然只有短短三集,卻包含了許多鮮爲人知的鏡頭資料,是我們黨克服重重困難走向勝利的縮影,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歷史的寶貴教科書,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要時刻準備用生命去捍衛中國共產黨這面旗幟,要讓這面旗幟始終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

該片着重“有情、有義、有力量”的表達,用人的故事講黨的道理,播出後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義真;第二集:壯志換新天;第三集:時代先鋒行。每集時長50分鐘。影片以黨的90多年曆程爲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爲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信仰》兼具了政論片、文獻片、紀實片之長,將展現歷史、刻畫人物、闡述理論融爲一體,以人帶史、以事論理,主題鮮明突出,故事真實感人,表現手法新穎,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很強的經典電視片,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優秀電視片。

通過這次《信仰》的觀看,我深知作爲一名黨員教師,我看到了個人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我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查找不足之處,從現在做起,進一步增強爲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紮根柴旦,獻身教育,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爭做爲學生服務的表率、勤奮敬業、無私奉獻,讓我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增強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幹勁。我要爲柴旦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共產黨正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正是這面偉大的旗幟引領着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我要學習先輩的精神品質,以優秀的共產黨員爲榜樣。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可是,我們都知道道德好、爲人民服務好,然而在面對利益和慾望的誘惑時,爲什麼有的黨員信仰那麼脆弱,道德底線不堪一擊?這是大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作爲一名預備黨員,我要如何走我未來的路,我想我需要認真地思考清楚。否則,自己墮落事小,讓人民羣衆因爲我一個人的言行而對黨組織產生誤解事大。

信仰觀後感2

在觀看了《信仰》這部紀錄片之後,我認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共產黨員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信仰》這部紀錄片共分三集,闡釋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面貌以及黨員的理想信念。系統地觀看下來,我發現不論是“只要主義真”的建黨之初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壯志換新天”的建國之初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抑或“時代先鋒行”的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建設時期,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是黨員的信念始終不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論是奔向戰場殺敵,還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獻血植樹造林,行爲不同,可信仰始終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孫女彭伊娜所說:“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們是爲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共產黨員可以爲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生命對於人的意義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東西是什麼呢?“時代先鋒行”這集中有一段話給出了答案——“一位外國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地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歎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沒錯!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爲大我而不爲小我,這是道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是道德;履行共產黨員義務、服務社會發展,這些都是道德。

可是,我們都知道道德好、爲人民服務好,然而在面對利益和慾望的誘惑時,爲什麼有的黨員信仰那麼脆弱,道德底線不堪一擊?這是大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作爲一名黨員,要如何走好未來的路,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

如何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我想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認清“大我”與“小我”的關係。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小我好比身上的一個個器官,無數個器官組成了人體。既然是一體的,就要共同爲了人體的健康而互相協作,而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喜好,不顧整個人體。試想,如果人體都死亡了,這些器官還能存活嗎?作爲黨員,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身處不同的工作崗位,雖然分工不同,但都是爲了黨、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只有各司其責、各盡其職,國家才能興旺發達、長治久安,而只有國家安定和平,我們個人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幸福。所以,爲大我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爲小我;而只顧小我,則會毀了大我、也毀了小我。這個邏輯關係,要認清。

二、持續學習,不斷鞏固理想信念。每次參觀烈士紀念館或者觀看類似於《信仰》這類紀錄片時,總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但是看過之後不久這種感覺就失掉了。因爲作爲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斷地學習。古人講“學而時習之”,在克服人性的學習上,沒有一個人是學一次就能記住一輩子的,必須反反覆覆地學習實踐,印象才能深刻,偶爾的一次兩次不起作用。與革命先輩和時代先鋒相比,我差得太遠了,只有通過學習來彌補。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多看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對我自己的觸動比較大,這種學習比較有效果。

三、在工作生活中,踐行信仰並檢驗自己理想信念的牢固程度。信仰是否堅定,不是嘴上說說的,需要通過具體的事情才能檢驗出來。理想信念是否牢固,不侷限於驚天動地的大事上,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看得出來。工作馬虎不認真,這就是信仰不堅定;工作偷懶,這也是信仰不堅定。惰性的誘惑、金錢的誘惑、權利的誘惑,也是我們要作的長期鬥爭。當工作多的時候,要自問能不能不抱怨,有條不紊地幹好;當工作繁瑣的時候,要自問能不能不叫苦,先開始着手幹。這些是堅定信念的道路上所必然經歷的,需要一次次的歷練。

我想,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反覆的實踐,需要我們每個人共產黨員用一生去落實和踐行。

信仰觀後感3

電視記錄片《信仰》講述的是我們老一輩共產黨人光榮的革命奮鬥歷史以及他們在艱苦歲月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對革命事業執着的追求、崇高的信念,它通過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英勇事蹟,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讓我們感知他們那個艱苦年代的價值追求、高尚情操。他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令人感嘆。

信仰究竟是什麼?這也許是我們常思考卻又容易陷於模糊的問題,因爲它極其抽象。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並把它奉爲自己的行爲準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根本準則和態度。信仰屬於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崇高的表現形式。一個人的信仰是長期生活體驗、內心思考的結果,是人生思想成熟的表現,是人精神層面的最高形式。穩定而牢固的信仰是人思想的積澱,是輕易不可改變的。

我們老一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產生於他們拯救國家民族於危難之中對於民族、國家大義捨我其誰的強烈時代責任感,在他們苦苦探索改變舊中國積弱積貧狀態,欲爭取民族解放、解救百姓脫離水深火熱時接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而這種精神信仰是共產黨人不怕艱難困苦、爲人民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朝着建立新中國目標的根本精神支撐,因爲他們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爲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是當年共產黨人的豪氣。“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爲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這是方誌敏烈士踐行信仰中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唱。革命前輩們至高精神境界中絲毫不沾一點物慾,在堅持真理、踐行信仰、面對生命取捨時,義無反顧,大義凜然,這是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需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黨早期領導人彭湃同志,家有“鴉飛不過的田產”,如要享受富貴,他躺着就行了。但正因爲他堅信馬克思主義,毅然與封建家庭決裂,走上了與原封建家庭背向的革命道路,發動了農民革命。我們的前輩中許多人出身於地主、資本家家庭,是當時的“富二代”,是“少爺、小姐”,但都因爲馬克思主義信仰而捨棄了榮華富貴,在他們面前國家民族的重任勝過一切。

信仰是我們共產黨人踐行爲人民服務宗旨的最純淨的精神底色。我們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爲國家民族大義、爲普天下人民羣衆利益而誕生、發展、壯大,沒有一己額外的私利。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到今天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始終爲人民利益而不懈奮鬥。儘管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中,我們黨內出現了較爲嚴重的消極腐敗現象,一些黨員幹部背離了共產黨人應有的信仰,但那絕不是主流。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更加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鐵腕治腐,高效治腐,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我們欣喜地看到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紮實推展,黨風出現明顯好轉,且黨風廉政建設的體制機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管用務實高效的促進長效化、常態化的制度建設已見成效。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腐朽墮落的資產階級舊思想不可能動搖我們真正共產黨人的信仰。

信仰是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源動力。因爲我們共產黨人的信仰,我們曾經做出過莊嚴宣誓。一輩子堅守信仰,踐行誓言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責任,這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動搖。我們有責任讓人民羣衆過上富足生活,有責任振興中華民族,有責任帶領人民羣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的中國夢。如今,我們已然沒有了老一代共產黨人所經歷的那種艱難困苦環境,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合法權益,有自己的溫馨家庭生活。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樣一些基本原則,那就是人民利益至高無上,大局利益至高無上,工作第一、生活第二,公事在先、私事在後。要經常想想還有許許多多羣衆的生活較爲困難,他們需要我們共產黨員帶領着脫貧致富,需要我們伸出手扶一把。人民羣衆在觀察、審視、評價、監督我們,他們有這樣的權力,因爲我們是他們的公僕,我們應該爲人民羣衆做出優異業績回報供養之恩。

信仰觀後感4

一位西方的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的思索就越會發現它永遠新穎,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歎和敬仰: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而共產黨人頭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爲人們服務。

“沒有信仰人會活得很飄”這是時代楷模郭明義的一句話。是的,我也深深的認同他的話,沒有信仰我們總會容易迷失,甚至會對善惡的評判失去平衡。人具有社會性,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我覺得人活着並不總是爲自己活着,應該爲社會有所作爲。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應該得到統一。一輩子很短,如果用他來謀取物質的享受和個人的利益,生命如隨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絲痕跡。一輩子也很長,如果把個人的奮鬥融入人民的利益與黨的事業中那就成爲了信仰的堅守,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輩子就成爲了永恆。

信仰是對萬事萬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堅定不移的認定。因此,我覺得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擁有信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信仰,有向善的信仰,否則會使人踏入絕境。在當代我覺得對共產黨爲人民服務的信仰就是正確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在近代飽受欺凌的苦難的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爲了救國不惜以犧牲生命爲代價,是什麼支撐着他們的這種精神?我認爲是一種信仰,那就是爲國家人民幸福生活奮鬥的信仰。在1921年,一件開天劈地的大事變發生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它爲國家和人民帶來了黎明的曙光,也燃起了無數人的希望。無數的共產黨人讓我明白了信仰的偉大力量是多麼的無窮。也真是這種信仰實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築造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信仰使得生於大地主家庭本可享受榮華富貴的澎湃放棄對農民的剝削,主動消除剝削制度,成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成爲一個爲人民謀利益的領袖,並最終獻出自己的生命。信仰可以使十五歲的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信仰使一位平凡的戰士--雷鋒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的事業中,他在日記中1 / 6

寫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生活的崗位,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他是平凡中的偉大,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但要昇華成雷鋒式的一滴水,是需要用信用去淨化,用奉獻去呵護,用執着去努力。當代雷鋒郭明義也是平凡的崗位上爲人民作出不平凡的貢獻。

如果說在革命運動高於天的時代誕生的英雄爲共產黨人的信仰繪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燒的'歲月涌現的典型爲共產黨的信仰構築看精神高地,那麼新時期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新時期總是站在時代前列的先鋒則展現出共產黨人爲黨的永葆先進純潔和優秀的歷史畫卷。

有人會覺得共產主義信仰太過於虛無與飄渺,我想他們看了《信仰》紀錄片之後便不會再有這種感覺。對於共產黨的信仰雖然在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但是本質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爲人民服務,爲中國的崛起而艱苦奮鬥。在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像過去戰爭年代無數的令人敬仰的革命先烈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人民服務是當代共產黨人的信仰。人民,就是共產黨員的上帝,所以的上帝都比不上他那樣神奇。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錢學森,鄧稼先、、、、、、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員爲中國建設新中國付出了他們價值。

我們不必追求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我們只要用我們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和帶動他人來作出自己的貢獻並證明在中國大地上還有這樣前撲後續的共產黨員爲人民和黨的事業努力着,讓人們相信這是真實的。我覺得這要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信仰,那麼建設一個和諧的、健康的、繁榮的、民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便會實現。

看了這個記錄片之後,更加堅定了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堅定了爲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信仰。在我的心中深深植入了人民這個核心,我將會在日常實踐中貫穿爲人民服務的核心併爲之奮鬥。

信仰觀後感5

在觀看了《信仰》這部紀錄片之後,我認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共產黨員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信仰》這部紀錄片共分三集,闡釋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面貌以及黨員的理想信念。系統地觀看下來,我發現不論是“只要主義真”的建黨之初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壯志換新天”的建國之初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抑或“時代先鋒行”的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建設時期,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是黨員的信念始終不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不論是奔向戰場殺敵,還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獻血植樹造林,行爲不同,可信仰始終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孫女彭伊娜所說:“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們是爲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共產黨員可以爲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生命對於人的意義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東西是什麼呢?“時代先鋒行”這集中有一段話給出了答案——“一位外國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地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歎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沒錯!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爲大我而不爲小我,這是道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是道德;履行共產黨員義務。服務社會發展,這些都是道德。可是,我們都知道道德好。爲人民服務好,然而在面對利益和慾望的誘惑時,爲什麼有的黨員信仰那麼脆弱,道德底線不堪一擊?這是大問題,是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作爲一名黨員,要如何走好未來的路,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如何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我想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認清“大我”與“小我”的關係。

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大我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小我好比身上的一個個器官,無數個器官組成了人體。既然是一體的,就要共同爲了人體的健康而互相協作,而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喜好,不顧整個人體。試想,如果人體都死亡了,這些器官還能存活嗎?作爲黨員,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身處不同的工作崗位,雖然分工不同,但都是爲了黨。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只有各司其責。各盡其職,國家才能興旺發達。長治久安,而只有國家安定和平,我們個人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幸福。所以,爲大我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爲小我;而只顧小我,則會毀了大我。也毀了小我。這個邏輯關係,要認清。

二、持續學習,不斷鞏固理想信念。

每次參觀烈士紀念館或者觀看類似於《信仰》這類紀錄片時,總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但是看過之後不久這種感覺就失掉了。因爲作爲人而言,惰性和自私自利的天性是根深蒂固的如何克服?那只有不斷地學習。古人講“學而時習之”,在克服人性的學習上,沒有一個人是學一次就能記住一輩子的,必須反反覆覆地學習實踐,印象才能深刻,偶爾的一次兩次不起作用。與革命先輩和時代先鋒相比,我差得太遠了,只有通過學習來彌補。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多看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對我自己的觸動比較大,這種學習比較有效果。

三、在工作生活中,踐行信仰並檢驗自己理想信念的牢固程度。

信仰是否堅定,不是嘴上說說的,需要通過具體的事情才能檢驗出來。理想信念是否牢固,不侷限於驚天動地的大事上,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看得出來。工作精選不認真,這就是信仰不堅定;工作偷懶,這也是信仰不堅定。惰性的誘惑。金錢的誘惑。權利的誘惑,也是我們要作的長期鬥爭。當工作多的時候,要自問能不能不抱怨,有條不紊地幹好;當工作繁瑣的時候,要自問能不能不叫苦,先開始着手幹。這些是堅定信念的道路上所必然經歷的,需要一次次的歷練。

我想,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反覆的實踐,需要我們每個人共產黨員用一生去落實和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