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金剛川》觀後感合集15篇

《金剛川》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剛川》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金剛川》觀後感合集15篇

《金剛川》觀後感1

看《金剛川》是籌備已久的事了。從聽到電影的消息,一直等到電影上映。上映第一天,就拉上朋友一起去了影院。

這部電影是關於抗美援朝的。抗美援朝在國人心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和我們共和國的成長息息相關血肉相連,也凝聚着千千萬萬國人的生命和情懷。但因爲種種特殊原因,近三四十年以來,抗美援朝題材幾乎在影視界絕跡,只有在早期拍攝的《上甘嶺》、《英雄兒女》等影片中大家才能一窺當時的情景和傳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所以看到《金剛川》,我是有一些激動的,在當下它是一個開局和定調的作品,意味着今後我們可以擁有這個題材的更多可能性了。

在這部電影中,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沒有展現志願軍與美軍的正面交鋒,而是以交通線的保障爲入手點,分別從渡河士兵、美軍飛行員、守橋高炮戰士的視角,還原部隊抵達戰場前的一天。"金剛川"這個名字,代表的其實是一條江,夏季時水流湍急,無法泅渡過江。

江面其他橋已經被敵軍炸燬,只剩下一架木橋,爲了能夠順利過江,在規定時間達到作戰地點,我軍制定多種策略過橋。讀後感m只是,虎視眈眈的'美軍卻一次次又一次地轟炸橋體,不僅多次毀壞我軍剛修好的橋,並且給我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最後橋被炸得幾乎碎掉,我軍戰士站到橋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了生命的橋樑,幫助大部隊順利通過金剛川,圓滿完成任務。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時隔70年,在和平年代回顧那段歷史,回顧那段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英勇鬥爭,志願軍戰士以熱血鋪陳奮鬥底色,樹立起中國軍人精神不倒的旗幟。《金剛川》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會有《長津湖》等同題材重磅電影上映。那段歷史那些人,祖國沒有忘記,我們普通人也沒有忘記。作者:張雪雲

《金剛川》觀後感2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到太平洋影院,觀看了《金剛川》,它是一部愛國電影。

本片講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中國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線的戰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這就是金剛川。要想度過這條河,唯一的一座橋,是戰士們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美軍爲了不讓志願軍通過這座橋,用轟炸機一次次的將炮彈投放於木板橋上。子弟兵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最終工兵連的戰士搭成人梯,將木板舉過頭頂,讓其他戰士順利過了河。

《金剛川》從三個角度介紹了當時的場景。中國當時的武器非常落後,只有兩個炮臺,一個是主攻的,另一個必須隱藏起來。主攻炮臺被擊中後,連長張飛身負重傷,失去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但是,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炮臺,艱難地操作着炮臺,將一架美軍飛機擊落。他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來自於對祖國的熱愛,因爲他們嚮往光明,嚮往和平。

看完《金剛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於金剛川的`這座橋。每當橋被美軍炸燬,工兵連的戰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橋修好,所以,這座橋被美軍稱之爲“炸不壞的橋”。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軍派出了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木板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仍然沒有屈服,他們最終靠着團結過了河。從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團結的力量。

當今,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犧牲了無數的汗水和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爲中國假如是一條大船,我們是即將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揚帆起航。

《金剛川》觀後感3

金城戰役,是我國在朝鮮戰場上進行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這場戰役雖說基本沒有美軍派兵支援,但是美軍的飛機和炮火仍然猛烈,而《金剛川》這部電影就是介紹了在金城戰役正式開始的前段時間,主力部隊要趕到既定位置的經過。

在電影的開頭,就是主力部隊準備過江的畫面。想要度過金剛川,必須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大江,這一條大江水底全部是暗流,是不能游過去的。所以,大部隊想要渡過這一條江河,必須要修橋。而美國人的飛機就在天上飛,修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雖然有高炮,但是炮彈很少,並且飛來的`只有飛的很高的轟炸機和飛得很快的轟炸機,一般來講是根本打不着的。後面渡河的後果也是可想而知,橋必然是修了炸,炸了俢,但是修橋的速度哪裏有炸橋快,並且工兵連人數有限,被轟炸機炸死的也不少,修橋的速度漸漸跟不上了。這還不說,有一架裝備了武器的偵察機被我們的高炮給激怒了,一直對我們的高炮加以攻擊,導致高炮傷亡慘重。但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在最後一批次來的轟炸機中,裝的不是炸彈,而是大型燃燒彈,將周圍的田地以及樹林燒了個七零八落,當然橋和人都好不了。人還好說,但是橋是徹底廢了。當一名美國飛行員帶着十分不情願的情緒來觀察破壞狀況的時候,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志願軍戰士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了一座人橋,從而讓大部隊過河。這可真是把美軍飛行員驚呆了原本申請了飛機轟炸的這位飛行員卻一反常態,對指揮部說大部隊已經過河,再次轟炸是沒有意義的。

最終,大部隊成功過河,順利阻擊敵軍,成功順利完成了任務,爲打贏金城戰役贏得了基礎。

《金剛川》觀後感4

最近,抗美援朝70週年的到來使全國人民的愛國情緒達到熱潮。昨晚,我與愛國電影《金剛川》相約至影廳。

在抗美援朝最後一個戰役打響前,戰士們務必按時到達金城前線,通往金城的道路只有一條——渡過那條又深又急的江,工兵們一次次在短時間內搭好、修好橋,哪怕有敵軍榴炮彈、定時炸單甚至是焚燒的侵襲,戰士們毫不退縮,最終搭建了一條人橋,準時到達金城前線。

影片中不僅僅是他們勇敢、捨身去保家衛國等可貴的品質,暗藏的,還有濃濃的戰友情。

關班長和張排長是情誼深厚的戰友,電影中提到他們交往的片段都圍繞着爭搶高炮手一職。兩個人看似是在爭名奪利,想盡方法去當高炮手。但實際上,也是在爭“誰先替誰去死”。高炮手所在的地位暴露,而隱藏炮位很隱蔽,一個危險,一個安全。爲了保護對方,他們利用善意的謊言來讓對方安全、隱蔽。這種戰友情,稱得上“友直,友諒,友多聞”了。關班長犧牲後,張排長接替了高炮手的位置,哪怕失去了一條腿,一隻胳膊,他仍然堅守崗位,打墜了敵軍飛機後,吹響了”老關,咱們打中了”這一令人熱淚盈眶的口哨。最終,也光榮犧牲。

最撼動人心,令中國人自豪的片段是在焚燒了橋體及附近的.草叢後,美國偵察員史密斯收到上級命令:再去查看中國人有沒有修好橋。史密斯認爲,半小時,怎麼可能修好橋?但爲了服從命令,他去偵察了。飛到江面上空:竟真有一座橋!戰士們像是快全過完橋了。但,如此鬆散、窄窄的橋面,能承受百餘人的體重嗎?史密斯驚訝的同時靠近了一點橋體。這座橋的支撐。是一名名中國士兵!他們奮力用雙手擡着一塊塊木板,形成了一座震撼人心的人橋。史密斯注視着,他的神情中露出了感動和敬佩。在與美國人員對話時,他說,中國人員全員已過橋,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看到這裏,我內心涌起了一股驕傲自豪之情。同時,我不禁露出笑容。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前去保家衛國的步伐!

《金剛川》觀後感5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志願軍與朝鮮軍隊並肩作戰。渡江一一最後一次戰役,它將會決定戰爭的結果。”打完最後一次,我們就能回家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了!”,一個志願軍說道。

然而,渡江絕非易事,他們僅僅依靠一座木橋渡過湍急的江水。美國的飛機又怎會善罷甘休,時不時投放幾顆炮彈,炸燬那一座橋。但中國人民是頑強不屈的,儘管橋一次次被炸燬,他們仍一次次地修復,並爭分奪秒,飛速渡江,這是別人做不到的。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兩個美國飛行員在對話,其中一個說:”這些人是炸不死的嗎?像這樣一座橋,我們軍隊修好需要三天,而他們只用了三小時不到!我們的任務彷彿是不休止的……”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軍隊!

影片中,有人在前仆後繼,衝上去修復橋;有人緊盯着敵軍飛機,彙報異常情況;有人全神貫注,操控高炮射擊。他們身上都體現了同一種精神一一愛國。”就告訴他們,我們在這兒,讓他炸”“不要耽擱,快速渡江”。每一個士兵都在奮力拼搏,爲了祖國統一昌盛努力。什麼是民族精神,什麼是民族魂?這些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就是祖國的頂樑柱!

“打贏這場仗,回去拿獎章。”這是一個戰士純粹的願望,更是中國人民肩上共同的'擔當。影片歌頌了志願軍的愛國熱情與愛國情懷,渡江的勝利,是中國精神的體現,是全中國的勝利成果!無悔的擔當,心甘情願地犧牲,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他們是令人敬佩的,他們值得那一份榮耀。

中國精神需要我們來弘揚和傳承,先烈的事蹟會永垂不朽,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我們將不斷努力,繼續搭建那一座通向成功的橋。

《金剛川》觀後感6

記億中以前聽過看過的志願軍故事,是一檔電視節目中的,一些戰士,接到命令,必須在某時前到達某地,狙擊敵人,而當時離某地很遠,且沒有交通工具,他們幾乎沒有停下過腳步,好多次有人提出休息一會,都被否了,很多士兵是睡着了往前繼續走着,有的走着走着就摔倒了,就再也沒起來,就在這樣極限趕路的情況下,到達目的地,還沒等大家整頓,就發現敵人來了,正是因爲沒有休息,才爭取到了這寶貴的比敵人早到了幾分鐘,從而佔據優勢,成功阻止敵人,爲大部隊贏的了時間,如果是敵人先到達,後果不堪設想。回到本片,從敵方口中說出,“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美國士兵都還盼着回家過聖誕節呢,難道我們就不想回家過年嗎?可正如歌裏唱的,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就算敵人再強大,就算敵人的飛機大炮再充足,就算我們什麼都缺,但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必勝的信念,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本來歷史不是很好的我,現在迫切的要重新拿起歷史書,重新學習一下歷史知識。看的時候我也是感慨良多,很多戰士們和我年齡相仿,甚至還比我小上幾歲。他們在這個年齡,在爲國家而戰,把上戰場和拿獎章當做至高無上的.榮譽;而我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就是日常的課程學習,日復一日,感覺有些荒誕度日了,讓我反省了自己。電影的拍攝效果也很棒,雖然是2D但是效果比3D的好太多了,彷彿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就像是就在戰場中,跟着一起揪心,心疼,緊張。最後,演員張譯扮演的角色壯烈犧牲時,我也情不自禁的落下了眼淚。主人公的方言也很有特色,本來以爲都會是普通話,方言真是加分很多,很有還原的感覺。此電影也很具有教育意義,現在的繁榮昌盛離不開革命先烈們的努力。在國家有難時,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站出來,爲國家而戰,隨時準備爲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還見到了主創團隊,真是開心!

《金剛川》觀後感7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金剛川》。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國的一支軍隊要通過金剛川到達金城前線作戰,不然我國主力軍隊就會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鷹,落入狼羣之中。

在我們的軍隊正要過橋時,美國的飛機一次次的投射炮彈炸燬這座通往金城前線唯一的橋。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每次都頑強地站起來,一次次的修好這座橋。

在即將到達凌晨六點時,爲了能讓其他的志願軍戰士順利過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橋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這座橋,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志願軍戰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們不怕危險不怕勞累拼命地修橋就是爲了讓軍隊打贏這場抗美援朝的戰爭。他們打這場仗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中國爲了老百姓爲了人民所打的。這些志願軍,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們在戰場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國家,他們的這種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的資源十分匱乏,飛機不夠,炮彈不足。當敵人的飛機來臨時,我們的炮手爲了保住大橋,他們勇敢地點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犧牲自己。這需要多麼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後,一位當年參加過這場戰爭的爺爺說,後代們的幸福是由前人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精神就像國歌裏唱的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我們應該向這些志願軍戰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這些後輩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爲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金剛川》觀後感8

抗美援朝紀念館坐落於丹東市的英華山上,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每當我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就會產生對志願軍戰士的無比欽佩。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懷着無比崇拜的心情來到抗美援朝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氣勢雄偉的歷史豐碑——抗美援朝紀念塔。紀念塔,氣勢恢弘,雄偉壯觀,塔高53米——象徵着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的巨大勝利。我們坐在紀念塔的前面,聆聽着大隊輔導員那驚天地泣鬼神的好漢人物事蹟。雨來羅盛教黃繼光。我彷彿一下子看到了那鴨綠江大橋上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情景。我被他們的事蹟所感動着,我被他們的愛國之心感動着,我更被他們的勇氣而激勵着。朋友們,用不着多舉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說:他們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優秀之花!是我們值得驕傲,我們以我們祖國有這樣的好漢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國度而驕傲,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參觀過紀念塔後,我們來到了陳列館,展廳中豐富的文物和歷史資料,展現了抗美援朝時期無數英烈們,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八個大字永遠在世人的`心中銘刻。和彭德懷的塑像佇立在展廳中央,來到展廳的人心中迴盪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之歌。

參觀了陳列館後,我們又來到了全景畫館,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記述了第二次戰役,反映了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彭老總叱吒風雲;黃繼光勇撲槍眼;邱少雲身臥火海;羅聖教躍入冰海等無數英雄形象。

無數先烈血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是堅強的信念和頑強的拼搏使我們打勝了這場戰爭。如今,距朝鮮停戰已經有50多年了,現在的生活幸福了,社會進步了,祖國強盛了,在中國人歡悅的時刻,我們一定不會忘記曾經有志願軍戰士們的付出。我想,當他們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時,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開心的。

《金剛川》觀後感9

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單位組織職工觀看了愛國影片《金剛川》。也許因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嫂”,雖未曾入過伍,但與軍人同命運共呼吸;雖然未穿過軍裝卻與軍營結下情緣,所以每當我觀看這種軍事體裁的影片都觸動頗深,猶如心靈的一場洗禮,深深震撼。

《金剛川》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此片與以往戰爭片不同之處在於並非以正面戰場爲主線,而是聚焦金剛川上的交通命脈工兵橋,以個體命運側寫殘酷的戰爭,通過精巧新穎的敘事角度,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在觀看影片中,令我記憶猶新的一個片段就是敵軍飛行員,一邊炸燬橋樑一邊說,“中國連一輛自行車都造不出來,是怎樣做到把炸燬的橋樑反覆再造起來的,好像我的.任務就永遠沒有完成一樣。”敵人由最先對中國人的輕視到後來成了令他們費解的戰爭奇蹟,這是敵軍萬萬沒有想到的。其實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們戰士的前進,最後的那座橋,是人民志願軍用打不垮的信念建起的一座生命之橋,他們的身體就是橋的最後一根木樁,他們的意志就是最後一顆子彈。這種意志戰勝了一切不可能,前仆後繼的烈士們揚起了了中國人的骨氣,用血肉之軀撐起了最後的勝利!

這是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此片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70年前的艱苦歲月和戰士們的浴血奮戰,這場戰爭取得的勝利是艱難的,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精神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要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向捍衛祖國的英雄們致敬!

《金剛川》觀後感10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此後,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着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涌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爲了朝鮮人民,爲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許許多多的英雄,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全國各階層人民踊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爲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金剛川》觀後感11

今天懷着濃厚的興趣觀看爲了紀念抗美援朝紀念70週年而製作的電影《金剛川》,被裏面的戰爭場面的大製作以及電影藝術獨有的美感所震撼,電影結尾一度落淚。

裏面的.一句臺詞“那一年,俺們都才十八歲,但是俺們沒有一個怕死的,只是想着怎麼儘快讓大部隊過橋”。樸素的語言令人感動。

《金剛川》上映第二日票房就突破2億,未來可以期待。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講述了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往事。據劇情梗概介紹,該片以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燬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結尾處的人橋搭建,讓美國王牌飛行員不可思議:爲什麼中國士兵這麼不怕死?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着他們?殊不知,中國人民是最可愛的,中國士兵爲了祖國安寧,人民幸福是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

影片重點刻畫了劇中人物的情感關係:一是高炮排排長張飛和高炮班長關磊的兄弟之情,細節刻畫到位。但是就藝術質量來說,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稍顯拖沓,四段分故事敘述有前後重複之疑問,卻依然掩蓋不了張譯、吳京、鄧超的出色表演,特別是開頭和結尾十分鐘的彩蛋-精彩表演令人驚歎不已!兩個月時間能拍出來這樣一部精彩的電影實屬不易。

中國戰鬥機護送中國人民志願軍陣亡將士的骨灰回到祖國,讓英雄回家是他們的心願,這一段情節令人淚目,“護送戰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吶喊!

期待接下來《血戰長津湖》,“最美冰雕戰鬥連”等更多優秀的抗美援朝電影的上映,激發出年輕一代愛國主義熱情,願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不再重複以前的受人欺負的歷史,人民更加幸福!

《金剛川》觀後感12

戰爭雖已結束,但歷史將被銘記,英雄將永留青史!

做爲後輩,我們將永遠致敬英雄烈士!

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爲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佈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爲在指定時間到達,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徐徐展開。

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悉數亮相,在與敵人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依然奮勇迎戰,跨越七十年歲月傳遞不滅的精神共鳴。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托的.深厚情誼。

信念、堅忍、義氣、剛強、志氣

志願軍戰士們以通過那座橋爲共同目標。各主演化身炮手、工兵等不同兵種,或共同禦敵,或動情交談,又或並肩前行,展露出戰場上生死相托的兄弟情義以及上下同心、協作堅守的戰鬥精神。作爲經典的兄弟搭檔,張譯與吳京的再度合作給觀衆帶來不少親切感,張譯解讀這次和吳京的角色關係:這次我們的角色不是簡單的上下級或師承關係,而是亦師亦友亦兄弟,所以在人物關係的詮釋上有很多新鮮感。鄧超時隔數年再次飾演軍人,以豐富的表演層次彰顯成熟氣質。

而近年在戰爭類型片中表現亮眼的李九霄、魏晨,又會用怎樣的方式詮釋70年前的志願軍戰士,備受期待。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也是電影想要傳遞給觀衆的精神,即便身處和平年代,依然能夠通過電影去感受戰爭的殘酷和真實,去接近、理解每個爲祖國犧牲的先烈。

《金剛川》觀後感13

很榮幸有機會能看到這部期待了很久很久的電影,真的非常震撼。普通士兵、美軍飛行員、高炮班和橋四個視角講述,在一個時間框架中一層層添上血肉,在情緒上逐層遞進,在內容上相互關照。在張譯和美軍飛機對射影片達到高潮之後,我原本擔心很難會有一個結尾能夠託得住這個場景,但最後橋的部分也真正做到了昇華,令人震撼和動容。整部影片的轟炸場面給人足夠的視覺滿足,緊張場面的氣氛烘托十分到位,背景音樂烘托下,張譯一瘸一拐走向最後炮位的時候,充滿了抗爭不止的史詩感。順便感嘆一下張譯老師演戲上的爆發力真的太好了,越來越好!最後,大家一定要去看《金剛川》喔!!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

這麼一部精心製作的主旋律影片,一點看不出來是在短期內完成的作品。當然,通過這麼短時間內能夠完成這樣一部出色的作品,不得不說,也算是對三位導演加上幾位實力派演員的一種肯定!影片將抗美援朝的那種“脊背”式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可能武器並不先進,但是不意味着我們意志薄弱!在他們的“身後”是老百姓,爲了老百姓他們拼死也要通過那座“橋”!從影片的質感角度上來說,張力十足!但是,缺陷不是沒有,就是鏡頭運用,和邏輯鏡頭重複,導致有一種本身代入很強的電影,卻又出現進進出出。誇一下最後的收尾部分,點睛之筆,整部影片的靈魂所在!

戰爭是殘酷的,也正是我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藉捨身忘死的意志,用鮮活的生命給我們換來現在的和平。做爲丹東人,鴨綠江對岸的朝鮮、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每一處都在印證着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謝電影主創團隊爲我們呈現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金剛川》觀後感14

一部電影,平實的語言,不多的臺詞,卻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這是用中國志願軍的鮮血與生命譜寫一段悲壯、感人的歷史,這就是電影《金剛川》。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悲壯、豪邁、感人的故事,記錄了在1953年抗美援朝末期,關於金剛川河流上的一座木橋所開展的金城戰役。中國志願軍須在次日5點前橫渡金剛川,保證6點前抵達金城主戰場進行最後的決戰,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保護好渡江的唯一通道——工兵橋。而在前進過程中美軍爲了阻擊志願軍大部隊挺進,全天候24小時輪番炸橋,兩小時內向載重橋投下了700多枚炸彈,志願軍們毫不畏懼,用自己的生命撐起了工兵橋,保障了金剛川的水上通道,整部電影也就是圍繞敵我雙方炸橋、修橋的殊死較量展開的。

在影片中,最令人心痛的是張排長犧牲了,張排長滿腹怒火,點燃箱子,吸引了美軍的飛機,他的胳膊、腿炸斷了,仍然頑強地爬到炮位,一個人完成了六個人的操作,以驚人的毅力把敵機打了下來,完成了最終的使命,光榮犧牲了,犧牲的畫面定格了,像一面旗幟飄揚在戰場上,像一面豐碑永遠矗立在朝鮮的土地上,看到這一幕我淚流滿面,心潮澎湃。

最後,志願軍渡過了金剛川,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也奪取得了朝鮮戰爭的'偉大勝利,付出的代價卻是慘重的,沉痛的,無數志願軍戰士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朝鮮的這片土地上!這一仗中國不僅打掉了美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也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可,中國終於以傲人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林,電影中的那些畫面深深地觸動着我,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是無數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發奮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繁榮。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國家。”電影結束了。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去朝鮮看看,去金剛川看看,緬懷那些英烈,呼喚那些忠魂。

《金剛川》觀後感15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麼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複鏡頭幫助觀衆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說這部電影在如此短的時間製作完成,是我們電影工業水平的集中體現,我覺得沒問題,電影的特效真實且不違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觀看體驗非常好,在國產戰爭片裏絕對屬於上乘。電影裏的防空高炮、榴彈炮這些武器的射擊場面,真的值一回票價。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很穩,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麼發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鬆,有老大哥的範兒。

電影裏真正有發揮空間,且在發揮空間裏將演技拉高到一定層次的,只有張譯了,電影的後半段,說是張譯一個人撐着的,也沒一點問題。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相對於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後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心的轉變,這是電影裏爲數不多的人物心裏弧線,他從求穩,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後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有些超現實,但我是相信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是可以做到的。總之,張譯在影片裏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真的,我可太喜歡張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