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集合14篇)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集合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集合14篇)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

跑了很久回到家,洗去身上的疲憊,終於能靜下心來寫一寫,我的《千與千尋》。

記得前一段時間,我跟身邊好多人都說:“《千與千尋》要上映了。”結果得到的回覆大多都是:“《千與千尋》?那不是很久以前就看過了嗎?”嗯,沒錯,基本大家都是很久以前就看過了。但是,我覺得,宮崎駿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經典,都值得我奉上一張電影票。更何況這是經典中的經典,《千與千尋》。

在無臉男的脆弱中,彷彿看到了自己,時而在川流不息的人羣裏格格不入,我們努力合羣,做不喜歡的事,說一些違心的話,但我們無法逃避,這是成長的必修課。

白龍歷盡塵世浸染,仍能抵制誘惑,撇下慾望前行,也找回了世上最重要的東西。在湯屋裏,沒人記得自己的真名,千尋丟掉名字又重新找回名字的經歷像極了人們在成長中迷失自我又重拾自我的'過程。千尋從最初的怯懦變得勇敢堅強,經歷了種種人生的磨難,但她仍心存善意,保持初心。希望未來不論走多遠,你我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名字。

成長和告別總是殘酷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意外,猝不及防的告別纔是常態,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獨再寂寞,仍要繼續走下去,不要回頭一直往前。因爲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生命無限渺小,爲尋找或是告別耗盡一生,也同樣無限恢弘!

宮崎駿專屬的精細手繪風和久石讓的唯美鋼琴曲估計是一出場就讓一堆人都瞬時溼了眼眶,那片子的水平大家都清楚,霸榜18年的日本電影TOP1,首部同獲奧斯卡和“金熊獎”的動畫電影,那關於電影本身的內容,就不多說了。我們來聊聊,它的內涵。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吧,你很難去給它下一個定論,說它是什麼主題它突出想表達哪一個點,它是很複雜的。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2

感謝宮崎駿創作了千與千尋,對於這部含義豐富的動畫片,我只就姓名這個話題,談一點心得。

主人公的姓名是荻野千尋,千是後來被巫婆改的名字,主人公很在意自己的本名。影片結尾,小白龍因爲主人公喚醒了他的本名而得以重生。某種意義上,姓名這一話題貫穿影片始終。因爲命運的捉弄,主人公的姓名被改成了千,但是通過她頑強的爭鬥,既從巫婆手上贖回了父母,也贏回了千尋的身份。

中國文化很重視姓名,起名字非常慎重,要按照族譜排序來定,起名之外,講究的自己還會做幾個名號,在古代提到父母祖上的姓名時都要避諱。姓名的延續就意味着家族的延續,所謂續香火。這種續香火,以我之見既是一種血脈的延續,也是一種精神的延續,而精神的延續,某種程度就體現在姓名上。

隨着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發展,進入20世紀,姓名的家族色彩逐漸淡化而民族色彩逐漸濃厚,中國人起名字,大體上就集中在少數的漢字上面。這少數的'漢字就折射出中華民族的一種個性。看過一個報道說海外學子向外國同學解釋他們漢語名字的本來含義,比如廣博進取昂揚賢淑善良等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起名字來講,有的正着用名字的含義,有的旁敲側擊建奇功也可以用,比如傳統文化裏講五行缺什麼補什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很多名字的背後就隱含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名字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的印像。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3

同年齡層次或不同感受力的人看這部電影,我想看到的東西會很不一樣。比如,17年前如果我看這部電影,那麼我只是看懂了一個小女孩如何從壞人手中救出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小白龍,僅此而已。

但如今作爲90後老阿姨的我,看了《千與千尋》就覺得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動漫作品,仔細品味,其實它裏面涵蓋了人性的探索,社會現象的批判,文明禮儀的'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等。雖然我還未能參透這部電影裏折射出的所有人性和社會的反思,但看完電影后確實也發現宮崎駿在這部作品裏想要告訴大家的東西是多維度的。湯屋就好比一個世相紛繁的社會,千尋是即將踏足社會的年輕人,整部動漫以千尋救爸媽爲主線,其實反映的也是一個女孩慢慢成長,融入社會的過程。

千尋的父母其實就代表着社會中存在的好吃懶做的一類羣體,最終只能變成牲畜任人宰割或變成煤灰,被社會拋棄,而這隻能怪他們自己,想着不勞而獲註定了匹配的是這樣灰暗的人生。

反之,湯屋裏的員工雖然千奇百怪,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自己該做的事,因爲他們必須立足社會,找到自己在社會中存在的位置,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纔不至於狼狽逃脫,被這個社會淘汰。

宮崎駿大概是想給人們一個忠告:想要立足社會,就必須學會付出,好吃懶做註定不會有好的結局。你付出什麼,社會就會給你怎樣的回報。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4

這天我們就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女孩千尋與父母搬家準備去一個城市生活,卻因迷路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因爲貪吃,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千尋驚恐萬分時遇到男孩白龍,白龍叫他想在這生活務必到湯屋的主人-湯婆婆那裏要一份工作,湯婆婆給千尋賦予了新的名字——之後,千尋在湯屋裏發生了一連串的.故事。可有一天白龍受傷了,千尋爲了白龍去錢婆婆那裏,那次經歷中白龍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千尋與父母又找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其中千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還記得片名嗎?《千與千尋》。其實不難理解。就是千尋的兩個名字小千和千尋。與其說是兩個名字不如說是兩個身份,與其說是兩個身份不如說是兩種性格。一開始的千尋膽小怕事,遇到一些事就驚慌失措。被恐懼與害怕衝昏了頭腦。再看湯屋裏的小千天真善良,做事一絲不苟應對腐爛神一樣的河神,她也絲毫沒有懈怠。應對妖怪無臉男捧給金子時,她絲毫沒有想要的意思。而是去做自己應做的事情。最後爲了代白龍對錢婆婆說聲對不起,自己顯得義無反顧,沒有什麼能阻止他的前進。透過比較前者與後者真是天差地別。

這部電影讓我感到愛的力量真偉大,它能讓一片幼小的心田強大起來,讓千尋爲了白龍有勇氣去錢婆婆那兒,讓白龍爲了千尋付出一切。讓湯屋的其他人對千尋漸漸有了新的認識,把他慢慢融到這個羣衆中來。

其實,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勇敢,率真,認真,善良的千尋,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人每個人都有千尋優秀的影子。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5

小白龍一再囑咐千尋絕對不能忘了自己的名字。湯婆婆就好比那個可以控制你人生的人,一旦忘了自己的名字,就會被湯婆婆控制,完全忘了自我。小白龍就是被湯婆婆剝奪了名字,也剝奪了他本該有的人生,纔會受湯婆婆的控制做了一些“惡事”,但當他後來記起他的真名,便也重新找回自我了。所以說,“名字是自我的契約”,如果我們丟掉這份契約,那就等同於在大千世界裏迷失了自己。每個存在於社會的個體,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若喪失自我,就如同行屍走肉般,人生再無意義。不忘初心,堅定自我,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湯屋裏的人的.相處模式基本是以利益爲導向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利益維繫着。當無臉男黑化後,他知道湯屋的人都喜歡金子,於是他變出金子,發給服務他的人,享受着湯屋最好的服務,大家爭先恐後欣喜若狂地搶着要無臉男的金子,這些都是追逐金錢名利的一類人。湯屋的人對金錢的慾望讓他們衝昏了頭腦,蜂擁而至,得到了還想要更多,無限的貪婪也讓無臉男變本加厲,最終甚至吃掉了他們當中的兩個人。吞下這兩個人後,千尋趕到了現場,看到了千尋,受正能量的感召,最終無臉男把那兩個人吐了出來,他又做回了善良的自己。其實,這裏折射的是“吐”出金錢名利,才能做回自己,人性的貪婪終會將人引向歧途。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6

在莫名其妙的闖進一個陌生的環境後,作爲一個只有十歲的小姑娘,千尋,本來還有父母可以依靠。

可在誘惑面前,父母沒有爲千尋做一個好榜樣。他們只知道自己餓着肚子,在繽紛美味熱氣騰騰的美食引誘下,完全沒有一絲猶豫,猶豫怎麼突然出現這麼多食物,猶豫怎麼一個人也沒有。

千尋年紀小,但父母的教誨謹記在心。她懂得不隨便不經允許就動別人的東西,即使在自己陷入窘境的時候。結果,就是父母因爲收到了懲罰變成了貪吃的豬,而千尋只能獨自一人踏上了艱辛的路途。

在這個神祕的世界,千尋遇到了很多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事情,遇到了很多不一樣的人,湯婆婆、白龍、無臉男等等她不知道前路會怎樣,但卻憑着自己的`勇氣和對生活的希望一步步走下去,即使百般艱辛。

除此之外,動漫處處都以隱喻的手法,向我們傳達着現實的殘酷。千尋當時在油屋中,只有她一個人是人類。她爲河神洗澡,從河神體內拉出大量的生活垃圾,這就暗示着人類在河中丟棄的垃圾,最終需要人類自己承擔。湯婆婆在面對千尋時,希望她改了自己原來的名字。一旦改了,千尋就會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已要做什麼。

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忘記本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不需要你做出很多的努力,相反,只要不努力,只要自甘墮落,社會從不會因爲是你而特殊地對待你。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7

今年的國慶我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爲我讀了許多課外書,這使我增長了不少課外知識。同時也看了一部名叫《千與千尋》的日本動畫片,裏面美麗的畫面和生動的情節,還有可愛的主人公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故事講了小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準備搬到另一個城市開始新的生活,可他們因迷路走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裏因爲父母的貪吃他們變成了豬。看到變成豬的.父母千尋感到十分害怕,就在這時故事裏另一個關鍵人物——白龍出現了。他告訴千尋想要救自己的父母就必須到湯屋的主人——湯婆婆那裏要一份工作。接着貪婪愛財的湯婆婆就收留了千尋並給她取了一個新的名字“小千”。因爲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裏只有忘記自己以前的名字才能永遠留在那裏工作。看到這裏我不禁爲千尋擔心,那她還能救出自己的父母嗎?

就這樣我帶着疑問繼續看着千尋在湯屋發生的一切,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龍有一天受傷了,千尋心裏想着在她困難的時候他幫助過自己,所以自己也要幫助白龍。因爲他們是朋友!於是她鼓起勇氣,踩着懸空的鐵管往前跑,又一層一層爬着鐵梯,真的好驚險啊!白龍在千尋的幫助下吐出了湯婆婆的魔法印章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原來白龍就是一條河,千尋常在那裏玩水。千尋和白龍也通過這次的經歷變成了真正的朋友!最後,千尋在湯婆婆的幫助下,終於救出了自己的父母。原來有兩個湯婆婆,是雙胞胎啊!一個就很好,一個就很壞。

這部電影讓我體會到了朋友的重要。它讓原本弱小的千尋變得堅強起來,讓千尋爲了救白龍變得勇敢。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8

有很多人說,《千與千尋》的成功不僅在畫面和劇情上,更多的還在於內涵和背景。上次媽媽給我轉來一個公衆號,裏面講解了許多《千與千尋》裏細節的含義。比如神明的世界其實就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經濟時期的縮影,進入神明的世界後,千尋的爸爸看着這些荒廢的建築,說:“這是經濟飛速增長時期建的,後來經濟大跌就爛尾了。”還有人說什麼湯婆婆就代表了資本家,湯屋裏工作的人沒日沒夜地工作就是因爲那張契約。還有白龍不讓千尋回頭是警醒人們儘管泡沫經濟時期看似美好,但千萬不能回首云云。

事實上,我個人並不那麼認爲。一個經典作品必定會被各種剖析,甚至揹負了許多不屬於它的'意義。比如,我覺得白龍最後不讓千尋回頭,增添了神祕感,就是一種單純的美好。其實,這部電影更多地講述的是孩子的成長,從《千與千尋》的創作過程其實就能看出來。宮崎駿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這部電影是給同事十歲的女兒千晶看的。宮崎駿和吉卜力的一位同事鈴木都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呵呵,宮爺爺真的是有女兒情)。一次他們靈感突發,決定爲她製作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並從江戶東京建築園取景(鍋爐爺爺的藥材櫃就來自園中的三省堂復原店)。電影裏千尋從原來懶惰、笨拙、嬌氣,蛻變成勇敢、獨立、善良,能獨當一面,保護別人。宮崎駿說過:“成長,是每個孩子的權力,也是他們必經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嶇,有悲歡,有離合。”,他把希望寄託在了這些新生代上。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9

小車駛入土路,大樹的枝椏快伸到車頂了。這裏只落下一點太陽的光斑,路邊堆積着長滿青苔的石頭小房子,是石祠。時不時還有半人高的詭異石像立於樹影之下。

莫名的不安瀰漫開來,本能想要遠離這個神祕地帶。

影片靠景物成功營造了氛圍,也爲後面的劇情做好了鋪墊。千尋一樣不想在此地久留,但大膽子的爸爸很想去黑暗的門洞對面看一看。

像是桃花源一般,穿過狹窄的黑洞,便豁然開朗。原來這裏是主題遊樂園的殘骸,90年代瘋狂開發的遺物。

穿越了狹窄通道,太陽也落山了,時間與空間雙重位移後,像是鎖芯“咔嗒”一響,齒輪緩緩轉動,影子扭曲伸長,灰霧中的紅燈籠一一點亮,故事盒子正式開啓。

從水泥高速公路到匝道,再到幽暗的樹林土路,以及狹窄黑長的門洞之後,草原上的公園殘骸。我們跟隨影片一起,一步步遠離現代城市,走入作者的'想象之中。至此,我們已經相信,在這樣的空間與時間裏,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新世界裏,第一個發現千尋的是白龍。千尋雖然沒能在第一時間成功逃離,但在白龍的鼓勵下,她走過牆邊高高的樓梯,一路跌跌撞撞,有驚無險地找到了鍋爐爺爺。

千尋打開側門小心翼翼下樓梯的這個畫面很有意思。

畫面右側,千尋背後是絡繹不絕過橋去湯婆婆浴池的客人:暖黃燈光,高矮胖瘦不一的妖怪穿着傳統服飾,排隊進門,畫面美麗、神祕又詭異。

下一個畫面左側,千尋前方處在灰紫色陰影下。狹窄而幽暗的樓梯深不見底,最下面一輛電車向遠方駛去。

後面是斑斕詭譎的妖怪世界,前方是千尋心中那個雖黯淡卻真實安心的現實。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0

隔那麼多年再看,還是會二話不說就愛上溫柔的白龍,還是會被無臉男捧出的一把木牌打動,還是想坐在閣樓上邊吃豆包邊看電車從海上駛過,但是……再也說不出“想留在那樣的世界再也不出來”的話了!願幻想的世界裏沒有工作!話說千尋現在也28歲了啊,不知道有沒有和白龍重逢,如果按好故事的標準,應該是沒有吧?她大概已經變成了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搭末班電車回家,只是在路過每一條河流時,會想起少女時曾經愛過一條龍。

誤入仙境,小鎮流光溢彩,燈火輝煌。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倒映在水面上;仙氣氤氳,晨霧在屋舍間自由飄蕩。煙霧朦朧,樓宇蒙上一層神祕面紗;烏雲滾滾,點點雨滴打破了寧靜。黑雲壓城,家家戶戶華燈初上;明月高懸,坐看天邊雲捲雲舒。微波盪漾,海上電車泛起圈圈漣漪;晴空萬里,她如同行走在天空之境。電車啓動,她看見綠樹,青草,人家。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晴空還是大雨,這裏都風景如畫,宛如夢境。燈火和月光,煙雨和霧靄,藍天和雲朵,森林和花海,汪洋和浪花,鄉村和樹林……如夢如幻,如癡如醉。電影之中,千尋來到一個世外桃源;電影之外,我們也進入一個童話世界。

一條路不能回頭,就是一生要走許多路,有成長之路。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單再寂寞,仍要繼續走下去,不許停也不能回頭。

千與千尋是我最喜歡的`動漫電影,宮崎駿的電影我都很喜歡,天空之城,龍貓等,喜歡這種講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動漫電影。我覺得千與千尋告訴我們,人不能太貪婪,最後只會害了自己。也告訴我們人間溫情,和愛。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1

誤入魔法小鎮後,父母因爲貪吃被變成豬,千尋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奇怪的世界。在玲子姐和鍋爐爺爺的幫助下,她與湯婆婆訂下契約開始工作,成爲了其中的魔法小鎮的員工。千尋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任何怨言。當滿身污濁的河神來到澡堂,所有人都在退卻,只有千尋毫不猶豫地衝上去,努力爲它沖洗着令人作嘔的泥垢。那既是職業精神使然,也是一種本性的驅使,一種天真無畏的向善。

在這個習慣了退縮和逃跑的世界,哪怕一點點的承擔,都像是莫大的'道德。千尋肯定不曾意識到,她的率性而爲在別人眼裏,竟是值得被仰視的。其實,她不過是憑着一個孩子的直覺,在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所以,千尋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就在於大人抵抗不住的誘惑,她能抵抗得住,大人不願意承擔的責任,她毫不猶豫地承擔了!

在電影《千與千尋》中,一條重要的主線就是千尋與白龍的故事。千尋獨自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時,小白出現在了千尋的身邊。白龍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握住她的肩膀安慰她,幫助她避開各種追捕,教她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方法。

後來,小白受傷變成了一條白龍。千尋一眼就認出了他,並想盡一切辦法救他,哪怕面對死亡也毫不退縮。爲了救白龍,千尋獨自面對攻勢凌厲的紙鳥羣,明明害怕,還是踩着高空中的管道,走鋼絲般爬到湯婆婆的高窗外。被怪物們集體攻擊時,她還用自己身體去保護小白、親自喂他吃下河神送給自己的丸子,甚至鼓起勇氣搭上只有去路沒有回程的列車,去找傳說中可怕的錢婆婆幫助白龍解除封印。

生存需要方法!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2

湯婆婆很狡猾,貪財,對手下苛刻,但是她開店很尊重客人,再難伺候的客人都會笑臉相迎,努力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一個刀槍不入的老巫婆心中也有一塊柔軟之地,那就是她的巨型寶寶。

巨型寶寶有些任性,愛哭,但是它也想證明自己不怕血,最後跟着千尋見識了外面的世界,最後也成長起來,學會了站立走路,也懂得了幫助朋友。

小型人臉烏鴉出場很令人恐懼,在空中盤旋監視,但被錢婆婆變爲迷你小鳥後,露出了童真的`一面。跟着巨型寶寶胖倉鼠一起玩轉輪,還不樂意變爲原身。

錢婆婆出場是可怕的,隔空指揮的紙片人把白龍打得半死,三下兩除二就把湯婆婆的寶寶掉了包。但最後大家發現,她纔是最樸素和藹的小老太,白龍肚子裏的蟲子不是錢婆婆反而是湯婆婆的武器(反轉啊)。她還用自己的方式治癒並收留了無臉男。

無臉男呢,大家都知道,他只是一個需要愛又不懂表達的人啞巴。錢婆婆教他幹活,讓他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也是被看見被關愛着而不是被忽視的隱身人了。

還有一開始很噁心的河神,看起來邋遢死了,但是會給關心給他服務的千尋,給了她救命丸。更何況河神體內的垃圾是人類大開發時丟棄的。

就連討厭的貪財青蛙服務員,最後在湯婆婆面前也實事求是爲千尋說話,說是千尋救了他們。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3

宮崎駿的影片《千與千尋》備受追捧。昨天終於有機會帶女兒去觀看了。

十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進入了湯屋老闆湯婆婆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裏貪吃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

千尋的爸爸媽媽因貪吃店裏的食物變成了豬,千尋爲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

期間她遇見了冷酷有愛心的少年白龍,在白龍的指引下得到了鍋爐爺爺、小鈴的幫助。從原來那個笨拙、莽撞、膽小的小女孩一步步變得獨立、自信和勇敢,最後終於救出了爸爸媽媽,也拯救了白龍。

看完這部影片,我歡欣鼓舞,一是感受到宮崎駿影片畫面的美,二是感嘆他的.影片裏隱含的寓意。從這部影片中我得到以下幾點感悟:

不要迷失自己

影片里人類本性的貪婪使人喪失迷失了自己。淪爲被慾望驅使的工具,不斷墮落,變成了家畜任人宰割。

在現實的社會裏,我們整日爲生計忙碌,終日疲於奔命,我們努力當工程師、老師、醫生、企業家,卻往往忘記了要成爲自己。

我們不斷地追求着各種物質,房子、車子等,漸漸忘記了生活的本真,忘記了親情和陪伴。

影片裏無臉人因爲在雨中千尋的關心和問候,把自己的金子都要給千尋,時刻都要陪伴在千尋的身旁。其實千尋需要的不是卑微的討好,只是平等溫暖的相處。

千與千尋電影觀後感 篇14

以前老喊着長大了,可是看過《千與千尋》這部日本動畫片後,我才發現我並沒有長大,因爲我沒有千尋那麼堅強。

她所經歷的,她自己回過頭去看的時候估計也會被自己的堅強嚇壞。在那麼陌生的地方千尋怎麼能那麼堅強呢?最終,我還是找到了答案。她是抱着要救爸爸媽媽的信念,是親情的力量,讓她從軟弱變得強硬起來,當然還有許多的好人來幫她,雖然,他們以前很討厭千尋,但千尋用她的善良、淳樸的一面感動了他們,促使他們幫助自己。

在那裏她要工作,不工作就會被變成豬,更無法救出父母。這讓我明白了,不工作就沒有資格談收穫。那裏的人看起來很兇狠醜陋,但,再醜陋,在兇惡的人,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千尋就是在這風雨交加的世界裏生活着,以至於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變得堅強了。記住吧,人要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必須學會堅強。

在那裏,每一個人都無法知道自己原來的'名字,所以遺忘了自己,迷失了自我。遺忘自己就是遺忘家和溫暖。

要學會愛被人,別人纔會愛你。而在陌生的世界裏,人最渴望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知心朋友,可以來幫助自己,所以在陌生的世界裏友情最可貴。

童話故事的結局總是會很圓滿,千尋通過自己的努力救出了爸爸媽媽,千尋也通過這一次意外開了眼界,在困難和挫折的磨練下長大了,變得格外成熟。

雖然,我沒有也不可能有像千尋那樣的經歷,但我希望有這樣的鍛鍊機會,我渴望長大,我想要變得堅強,我也想在自己老年時回頭看看自己多麼有意思的童年。我知道困難和挫折是走進成長大門的第一步,我要邁出這一步,學會去愛,學會去珍惜自己曾有過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