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人生大事觀後感(精選16篇)

人生大事觀後感(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生大事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大事觀後感(精選16篇)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

這個週末的天公一直淅淅瀝瀝訴說着自己的心情,比毛毛雨略大些的雨點斷斷續續不停,給前兩天燥熱的天氣帶來些許清涼,雖然難免有些出行的不便,卻讓整個世界變得清新了起來。閒來無事,便約許久不見的朋友去看了一場最近評分很高的電影——《人生大事》。

礙於我素來就有假使提前看了過多某部電影或電視劇劇透或者劇情介紹,再看就味同嚼蠟的怪癖,便連電影簡介都沒有點開就進了影院。羣衆的眼睛果然是鋥光瓦亮的,它的確沒有讓我失望。今天的場次本來是晚上七點的,但到了時間大屏幕還是白白的一片,一度讓我以爲工作人員忘了開機,直到七點零二的時候纔開始進入新電影廣告宣傳階段,三分鐘的廣告過後正式切入正題。第一幕是一個扎着兩個小犄角宛如“小哪吒”一般的三四歲小女孩(小文)和一位婆婆躺在牀上睡覺,婆婆的電話響了,小女孩醒了,她一遍遍喊“外婆”,拉外婆,外婆都沒有迴應。我們知道,外婆已經去世了。但是小女孩顯然不知道去世是什麼,她看着協助料理後事的“上天堂”門店工作人員(其中包括男主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和他的搭檔小胖)要把外婆擡走,拿着“紅纓槍”就對莫三妹下手了。

可是孩子畢竟只是孩子,小哪吒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家把外婆裝進一個寫着“奠”字的大盒子裏擡走了,而比她大幾歲的表哥告訴她外婆死了,要被裝進盒子裏送去殯儀館火化,她再也見不到外婆了。小女孩便追着靈車開始奔跑,她追着跑了好久好久,一直追到莫三妹他們從殯儀館回到門店。她真的像哪吒一樣站在了店門口,拿着紅纓槍讓莫三妹還自己的外婆,場面一度變得混亂。接着,以飾演“哮天犬”聞名的男演員陳創(小文舅舅)把小女孩接走了,而號稱“齊天大聖”的莫三妹和“小哪吒”小文的故事開始了。

莫三妹是一個曾經爲喜歡的人打架而進過監獄的小混混,人稱“三哥”。他自認爲從小被父親管束不受父親待見而叛逆作妖,對任何事情都不上心,甚至連接手經營“上天堂”也只是爲了“騙取”房本好迎娶心愛的姑娘熙熙。他滿口髒話,被人指指點點,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彼時的他可能心裏眼裏都是灰的,除了和熙熙聊天的時候。但是當他開心地去找自己喜歡的女孩兒的時候卻意外得知自己拿命去愛的姑娘居然要和那個自己當初爲她拼命的男人結婚了。打臉來得猝不及防。莫三妹似乎也“一無所有”了,而同樣一無所有的還有小文。她無父無母,的外婆也去世了,“妻管嚴”的舅舅也對她愛莫能助,只得暫時把她放在莫三妹的店裏。

就這樣,兩個同病相憐的人開始了互相取暖的日子,他們從最初的對立慢慢變得親近,密不可分。中間穿插了許多令人忍不住落淚的情節,建議觀看時備好紙巾。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被他們之間的情感互動打動,還有那些溫暖而美好的話語,比如外婆給小文的一則則語音信息。而我感觸最深的卻是莫三妹的父親躺在病牀上說的那幾句話。他說,“人生就像一本書,你翻到最後一頁才知道。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是省略號”。他說,“人生除了死,無大事”(這句話應該也是電影片名的來由之一)。他說,“他終於有上心的了”。每一句話都滿含哲思,令人尋味不盡,儘管有的話我並不是第一次聽見,卻依然覺得深刻不已。人生處於順境固然好過如意,難得的是身處逆境依然不放棄不氣餒,就像有句話說的“人從悲傷中落落大方走出來的都是藝術家”,從逆境中翻盤改命的亦是。

電影的最後,莫三妹和小文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完成了彼此的救贖。希望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就算不能迎來電影裏的happy ending,也希望我們這一生回首無悔滿是感動。人生無非是一場從生到死的旅行,旅途中每一件貌似不起眼的事情可能都是大事,也可能每一件事情相較於或長或短的人生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無論是什麼,它都曾light up過你旅途中的一程。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2

一場電影,五次落淚。演繹的是故事情節,看到的是生活經歷。一部關於親情和死亡的電影,讓人看到了世間冷暖。

孤兒,被愛,被嫌棄,被憐憫,被折騰,最後傾盡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間,多麼勵志又可憐的成長經歷。

男主角的生活不容易,也同樣經歷着不被愛,不被重視,被拋棄,被嫌棄,被懷疑,被傷害,孤獨且沒有目標的人生,幾乎談不上有意義。

但是上天總會拯救一個善良的人,安排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小孩子出現在他的生活中,最後獲得救贖的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淚:互相嫌棄,彼此治癒

父母子女就是這樣,他們都有獨立的個體。電影《人生大事》一開場就上演了一場追與追不上的故事,一覺醒來,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腳步了,一不小心,小姑娘連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於是小姑娘去追那個帶走外婆的人。一路上那種拼命的勁兒,那種害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跑,我淚奔了。

沒有別的,因爲我也是從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蛻變和成長,都在外婆的眼裏嘴裏心裏……

所以我很多年都害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拼命的靠近,竭盡所能的調整自己的步伐和距離靠近外婆,其實就是害怕有那麼一天像電影裏的小姑娘一樣,什麼都追不上。

男主角當然嫌棄這樣一個惹事兒麻煩的小女孩,因爲他已經看慣了生老病死,當下的一切無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部分,太正常不過了,習以爲常就會麻木,麻木就會厭倦,厭倦就會讓生活變得平平無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

正是這樣兩個相互嫌棄的人,可能纔是最能治癒彼此的人,大概這就是以前學習到的負負得正吧。

還是那句古話“有的童年治癒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癒”。

第二次流淚:行業歧視,親情淡薄

每當我介紹自己的大學專業和工作崗位的時候,我都感覺自己老不正經了,因爲我是男的,我還是一祕書。大家聽最多的就是“女祕書”,我這一男祕書是怎麼會事兒?

行業歧視在這個社會依然存在,而且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千年不變。電影中男主角是殯葬行業,在現如今,這個行業依然像一盞冥燈,讓幾乎所有的人聽到就感受到莫名其妙的距離。

男主角年紀輕輕就做這個,當然不受人待見。小女孩孤苦伶仃跟着外婆生活,無依無靠無能爲力,當然不受舅舅舅媽的待見。常言道後媽難當,可又有誰知道這孤兒的親戚更是難上加難。

看到小女孩被舅舅家如此對待的時候,我又淚奔了。

第三次流淚:擡頭看星星是故事,低頭討生活是人生

電影裏好多次提到星星,還有一句臺詞是“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小姑娘告訴老師說爸媽是“種星星的人”,男主角告訴小女孩,外婆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關於星星,我們小時候在院子裏躺在竹蓆子上乘涼看星星聽故事的場景,應該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忘記不了的記憶吧,那種日子還有嗎?那種快樂悠閒還有嗎?那時候的那些人還在嗎?

太讓人淚奔了。

我們爲了生活,爲了活着,已經多久沒有擡頭看星空了,我們一頭扎進生活的土壤裏,巴不得可以立刻發芽開花結果,可當我們有朝一日擡頭看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物是人非,一切都來不及了,一切都不是自己喜歡、曾經想要的樣子了。

而這一切,就是最真實的生活,就是最普通的人生啊。

第四次流淚: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義

作爲男性,有時候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職、賺錢、社交到處都是重心,唯獨自己不是,從來都在忙碌和奔波,從來都沒有停下來想過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沒有了意義。

賺了很多的錢,生命沒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極致,親情友情愛情沒了;忙忙碌碌爭分奪秒爲他人,自己沒了。

電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車的時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親去世消息的時候;小女孩自己找回來,說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時候;好幾個段落都讓人淚奔,那種失去感、獲得感、那種掙扎、無助、心痛、恐懼、喜悅,都讓人不得不淚流滿面。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3

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老電影了,第一次在大學的課堂上看二十幾年前的電影,有點新鮮,收穫也頗豐。對於人生的規劃、人生的態度,身在大學中的我們似乎還是那麼茫然,明明知道世界的現實和無奈,卻仍然做着自己的童話夢。

命運的選擇總是那麼殘酷,人生的十字路口,迷惘,徘徊,讓你體驗選擇的痛苦與艱難。有夢的年輕人追尋夢想,在無數次的掙扎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學會坦然。他來自陝北,來自那個據說擁有黃土高原的地方。樸實的農村教師,善良、淳樸、真實,他走着屬於自己的路。她,默默地關心支持着他,只因爲自己和他的差距,她只是靜靜地關注着自己喜歡的人。可是,生活總是那麼戲劇化。我們的男主角卻因爲一次不幸遭遇而認識了她,兩人的愛情在面臨一次次的考驗中最終還是夭折。在人生的交叉口,他堅持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就如她堅持着自己的愛情。選擇很多,但關鍵的只有幾步。可惜我們年輕有才的高加林在慾望的驅使下最終選擇離開了曾經深愛着他的隻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這是一個不夠圓滿的結局,但我又爲劉巧珍感到慶幸,慶幸她沒有因爲愛情而盲目,慶幸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當平步青雲的高加林面對中學好友黃亞萍的熱烈追求時,他的內心泛起了波瀾。亞萍和自己脾胃相投,有那麼多的共同語言,但巧珍的關心和對愛情的執着又讓他心存愧疚。面對現實的誘惑,終於,高加林成了俘虜。在那個畸形的年代,貧窮、落後的時代造就的疤痕深深烙印在人生路上的似乎註定只能是傷痛。也凸顯了特殊的年代和環境下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人性思想對現實功利性的指導作用。

電影如人生。虛構的情節總是那麼真實,所以才總能讓人產生共鳴。喜劇的作用在於能讓人開懷一笑,而悲劇的深刻則是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給人看。沒有人能夠拒絕選擇,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拒絕誘惑。在那個已經遠離我們的生活年代,類似的事情不斷髮生,歷史不會重演,但有些情節和片段卻總是在重複。就像我們不願意重蹈覆轍,卻總是會不停犯錯。有些錯誤我們可以一笑而過,有些段落可以是過眼雲煙,但是總有一些事情會讓我們刻骨銘心,就像何巧珍和高加林的愛情一樣,雖然沒有結局,卻已經成爲他們人生濃重的一筆。

人生如戲。但是戲可以重演,人生卻無法重來。年輕的我們,以後面臨的選擇那麼多,誘惑那麼多,又有多少人能把這場戲演得完美?不由得又想到了戲裏面的主人公,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愛得轟轟烈烈的何巧珍,獨立而不失自我,當她面對愛人的背板,面對愛情夢想的破滅,她並沒有自暴自棄,她選擇了帶着對高加林的祝福離開。而當她深愛的人因爲人生的不如意再一次被貶回農村,一句加林如今成這樣了,我心疼他。深藏着多少寬容和無私的愛。

沒有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出生,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把握命運。《人生》,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電影本身,更在於其令人產生共鳴的深刻思考。

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部片子了,這應該算是種遺憾吧。我很幸運,看過這部影片,也帶給我人生中第一次強烈的生命震憾!它第一次將命運的選擇擺在面前,讓你體驗選擇的痛苦與艱難,更讓你體驗命運的無奈。只有看過它才能理解人生的苦澀,令你變得更成熟。每看到它就會讓我想到無數擁有夢想的年輕人,一如當年的我,雖然各自的夢不同,但在實現夢想的爭扎中,面對一次次的選擇,事到如今怎樣評價,那種沉重和深沉,如今只能沉默不語,如同最後黃沙路上慢慢走着的主人公與整個人生漫無盡頭的憂鬱相比,其它的一切都太過渺小了。

《人生》簡結流暢的述事,經典的情節暗示,淡漠的色調,彷彿都表達着主人公心中沉重的人生感悟。這部影片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獲得了當時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最佳電影獎。無論以前或以後,我至今再未看到任何其它國產電影能達到如此的水準。遺憾的是今天的中國電影人已經沒有人會思想這樣深刻的內容了。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4

早上看完了電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觸。尤其是開頭,看着小文叫不起來外婆,恍然覺得這是驚恐片。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來,最親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擡走,再被送去燒了,多麼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做着殯葬行業、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處理小文外婆後事時遇到了小哪吒——小文,兩個歡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後三哥的父親去世,小文的母親帶走了小文,經歷了生離死別後的三哥幡然悔悟,開始熱愛自己的工作,養着找回來的小文,開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並不複雜,只是夠動人。像小文與三哥,是不打不相識的關係,磨合後又成了相依爲命的關係;像老爺子與三哥,表面上是相互嫌棄的關係,最後還是父慈子孝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一開始可好可壞,相處久了卻又自有真情在。

還有那人生的大事。以前看到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再無大事”,電影裏則排除了生,變成“人生啊,除了死,無大事”。什麼是人生的大事呢?是電影中婚慶店與殯儀店代表的延續與死亡,還是悲歡離合?只怕都不是。人生的大事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或大或小,好過不好過都得過。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發生,處理好眼下的事才重要。

只是說起來容易,談死亡還是太難。小時候,那些疼愛我的老人離世都沒去過;未來,又希望活着的親人們長久地活下去。最害怕醫院,最不想看到離別的時候。

人生大事電影的觀後感6

“種星星的人”是這部電影賦予殯葬行業的特殊稱號。“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我也曾坐擁于山野之中,擡頭遙望每一顆星。科學灌輸多了,也就失了感性。總在想象宇宙恆星的存亡,卻沒有想過每一顆星都可能是某個人心裏最掛記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會不會常常遙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親呢?

在我心裏,小文就是一個小哪吒,跳脫、調皮,卻又把該放在心裏的人放在心上。從小和外婆一起成長,卻在一天早上醒來外婆匆匆地離去。小文,不要傷心,你睡着了,外婆會變成星星掉落進你的夢裏的;小文,不要難過,難過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聽一聽外婆的聲音,外婆就在你身邊。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穫了一個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兩個小時涵蓋了三哥蛻變的一年。從原來的自私、對生活無方向的三哥變成了一個愛女兒的好爸爸;從原來對殯葬行業有異議到現在子承父業,變成了一名合格的“種星者”。三哥也許不懂父親爲何就把他往死人堆裏推。其實就像歌詞裏寫的一樣——“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種星星的人”。相信這個行業,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顆星星,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

我最感動的是老莫變成煙花消逝於長江之上吧。沒有滿堂的哭聲、沒有滿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裝在一個最平常不過的罐子裏。留下一封家書,讓兒子選擇一種最特別、最體面的離開方式。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沒有看到呢?在二兒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摻進煙花,成爲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或許您已經變成了一顆星星,看到兒子的作爲,估計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傳遞出來的觀念是“人生除死無大事”。就像老莫最後說的“人生就像一本書,總是要翻到最後一頁的。只不過標點符號不同,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是省略號”。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宇宙恆星更大的事,人生裏沒有什麼·比死亡更大的事。只要你願意相信,只要你願意投入生活,人生這本書的標點符號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區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我是種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5

昨天晚上坐在樓下抽菸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朋友跟我推薦了最近的一部電影,叫《人生大事》。想了想自己自從去年10.16開始就再也沒有走進過電影院,於是欣然買票,決定今晚去看。

影篇名叫《人生大事》,在整個敘事過程中也多有提及。導演或許是想通過人物之口表達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即除了死亡便都是雲煙。這與《蘭亭集序》的“死生亦大矣”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只是一個只強調結束,一個還強調了開始。

除此之外,我覺得比較出彩的地方是兩個與血緣、感情有關係的片段。所以我戲稱這部電影不該叫《人生大事》,應該叫《愛、血緣、送葬人》。愛就不必解釋,這部電影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血緣在下面的文字裏我會予以解釋,送葬人是男主的職業。

爲什麼和血緣有關呢?我覺得血緣這個問題在電影裏進行了模模糊糊地講述。影片最後,小文的親生母親來尋找小文,三妹就將小文送了回去。在這裏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生和養,這兩種恩情到底哪個更重要。爲什麼親生母親來尋找時就要將孩子送出去,難道孩子的意見不值得詢問亦或是一天養育責任都沒盡過的人,可以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

當然,影片中對這個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而是在最後以小文親生母親加入了三妹這個團隊來圓上生和養之間的矛盾。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去探討這個問題,也就是血緣上的父母和感情上的父母到底哪個更重要。

我個人是傾向於養大於生的。

其實影片對血緣關係還有很多描述。比如男主和父親吵成那個樣子,最後由於小文的牽頭以及兩個人之間確實有着生養關係,所以兩人才能重歸於好,父親也終於開始認同了男主。當然我覺得這段處理得還不錯,包括男主的父親承諾,只要小文喊他“爺爺”他就願意幫這個忙。這都能體現出老人對血緣以及傳承的重視。

說回片名,《人生大事》。在影片開頭就通過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試作爲了一個矛盾點。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試爭取機會,同樣也是大事。對矛盾的集中點,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是留在家裏陪母親的遺體,還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試。當然最後選擇的是陪孩子考試。這彷彿表現了在我們心裏,對下一代的感情總要比對上一代更厚。

囉裏囉嗦寫了很多,彷彿想用分析的刀將這部電影解剖開來一樣。但是我想,電影是應該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鳴。這種分析只是一種看後的思考罷了。在影院時,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悲歡離合。

電影的整體敘事過程中還有兩單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實都可以討論一下。一個是家中的小孩由於心衰去世,而父母總是忙於事業,在孩子住進病房之前沒有進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後追悔莫及。另一個是老人由於獲得了拆遷款,家裏一直在鬧,於是乎決定自己將拆遷款花光,爲自己辦活人的葬禮。兩者都表現出了當下的一些矛盾。還有在收養小文後,幼兒園老師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說再忙也應該過來抽時間陪孩子。

前兩個小故事就不展開了,表現得還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後一個陪孩子的,我覺得還是應該展開一下。主要是自己曾經去過農民工子女比較多的幼兒園當志願者。

我們當然承認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父母們並不一定有那個能力、經歷、時間來陪伴孩子。這個真的是,很複雜的一個矛盾。誰都希望能陪孩子長大,但是有的時候生活真的很殘忍。就像留守兒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條件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

大概就是這樣吧。電影是好電影,值得一看。所有的思考,都是由這部電影啓發來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還應當去尋求共鳴,這纔是對它的尊重。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6

飯掉到桌上,三秒鐘揀起來就能吃?——能吃。因爲“外婆說的”:“粒粒皆辛苦”;“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外婆說的”,成了小文和莫三妹鬥嘴的理由,小文的固執,讓莫三妹啼笑皆非又無可奈何。

外婆沒有在影片中出場,卻無處不在。

當小文的外婆被靈車拉走後,小文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外婆,追、問、找,因爲外婆說”路在嘴上。“她爆發了在同齡人上很難看到的堅毅和成熟。可見外婆對她的影響有多大。那一句混雜着方言的“還我外婆”也是句句扎心,她以爲外婆只是睡着了,隨時會醒來找她。

在莫三妹對小文說她外婆變成星星後,當晚小文就坐在店門口看星星,一邊聽手錶中外婆的聲音。“小文,你跑到哪裏去了?”“小文,藕燉排骨,我已經給你做好了,快點回來啊,路上要慢點啊!”“你在外邊玩,記得多喝水啊!站在陰涼的地方,女孩子,要是讓太陽曬黑了,就不好看了。”“小文,今天過生日了,不要在外面玩太久了啊,快點回來啊。”“我家小文啊,最漂亮;我們家的小文啊,也最好看!”一句句溫暖親切的叮囑讓在電影院裏的我熱淚盈眶,爲了小文無法說出口的思念。

外婆在臨走前還爲小文最後做了一件事,她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來給了小文;外婆還把她僅有的一點錢託給一起跳舞的朋友,希望他能照顧小文。她爲什麼那樣做在影片中沒有提及。但我想,外婆肯定是猜到了:她死後,維持小文和她勢利自私的舅媽之間關係的那根脆弱的紐帶將不復存在,小文很可能會被趕出家門。那個愛着小文的外婆,對小文來說就是一把保護傘,是她在這個世間感到自己有人疼有人愛的理由。

外婆沒有出場,但是小文和外婆的那些臺詞,雖然沒有一個煽情的字眼,卻直擊人心裏最柔軟的地方,讓人動容,我們感動的就是這種樸實溫暖的親情。親人在世的時候,也許你已經習慣他每天的嘮叨,有時候可能還嫌他煩。直到有一天他變成天上的星星,再也回不到人間,你就會覺得他說過的每一句話依然在耳畔縈繞,就像滿天的繁星,每天都會在天空閃爍,久久不肯散去。因爲當他們變成星星後你就會發現,曾經的每一句嘮叨都不再平常,都會變成你心裏很重要的大事,都會讓你淚流滿面。

影片中外婆從未出場,卻是讓我們很難忘記的人。她和平頭、花襯衫,佝僂着背,大剌剌地在街上橫晃,張嘴閉嘴都是老子……的莫三妹一樣,讓我們感到溫暖和親切。

街角那個普通人的悲喜人生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7

如果我們向漫長又短暫、珍貴又潦草的人生髮問:何爲此生之大事?沒有人會告訴我們答案,因此人們總在努力追尋。童稚小兒之大事乃父母是否同意吃塊雪糕;莘莘學子之大事乃千軍萬馬的高考;普通的成年人之大事乃工資幾何是否可養家餬口;國之棟樑之大事乃遠大理想鞠躬盡瘁建設國家……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當時當地所認爲的大事,只是當我們面臨生死時,才知人生除死無大事。可是,道理總是知易而行難,大多數人不過都是“只是當時已惘然”罷了,就像影片中圍繞“上天堂”而發生故事的那些人們。

莫三妹,是武漢街頭一個三十來歲的街溜子,成天垮着臉,叼着煙,披着花襯衫,踢拉着一雙拖鞋,滿口都是“老子”。他曾經的人生大事是和前女友結婚,當他終於拿到房本跑去跟前女友說時,前女友卻跟好兄弟在一起了;他曾經的人生大事是賣了上天堂,重新做個生意,卻終於還是經營了上天堂;他曾經的人生大事是爲了賭一口氣,立誓在一個月內攢足三十萬來買父親的房子,最終客人的家人突然出現並砸了場,打進了警察局。電影的前半場,三妹的人生大事如一場鬧劇。

其他的人物亦是如此。三妹的前女友背叛了三妹,想去過更好的生活,最終丈夫喝酒出了車禍死了,還死無全屍;小文的母親少年叛逆,生了孩子,去了國外,卻坐牢,失去了母親和女兒;三妹的姐姐離了婚,在照顧父親;胖子和白雪雖結了婚,卻還是住在一間小破房子裏,和三妹一起開着生意冷清的店;小文更是從小隻有外婆疼愛,有着冷酷自私舅媽,被媽媽拋棄的孩子……他和他們都是被生活嫌棄的人。

但是生活不會讓一個人一直在谷底,它給了絕望中的人們希望。小文給骨灰盒畫畫,反而安慰了失去女兒的父母;三妹送小文上了幼兒園,小文幼稚可笑的畫反而讓三妹懂得了職業的.意義;三妹女友跪求三妹幫她爲老六縫合,三妹用一瓶白酒收買了他父親,這是三妹本來不願意做的事,反而調和了父子的關係,懂了殯葬行業是對活人的慰藉;三妹父親離世,三妹搶來骨灰倒入煙花裏放出,做事離經叛道,反而完成父親言裏說的“葬禮體面且不費錢”,讓人生昇華。電影的後半場,讓人們跟着三妹和小文哭哭笑笑,懂得了人生。

這部影片,以普通人的視角,描寫了殯葬這個特殊的職業。老莫是影片中的靈魂人物,是個有點神聖的人,看上去卻有點可笑。影片中的三妹、小文、白雪、胖子、小文母親最終都坐在上天堂門口,擡頭瞧着天上的星星。似乎告訴我們這些普通的人都是沒有着落的人,湊合一起過也沒什麼大不了。

總而言之,我認爲《人生大事》的故事對在生活中掙扎的觀衆來說,正確面對和探討死

亡是爲了更好地活着,更好地面對未知的生活,更好地愛自己和愛別人。眼前,這纔是我們的人生大事。

【2022電影《人生大事》觀後感5篇】相關推薦文章: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8

之前無意中刷抖音的時候刷到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就被其中的好幾個花絮深深吸引了,但遺憾的是因爲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去影院親身體驗觀看。所以本次部門活動能和綜服部的姐妹們去觀看這部電影,感到特別的慶幸呢!

在沒有完整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光看片名,你可能會覺得它是一部勵志大片又或者是一部家庭美和劇。因爲在我們看來,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纔是“人生大事”,可看完這部電影后,才發現,原來這些所謂的“人生大事”在生老病死麪前根本不值一提。很喜歡電影裏面老殯葬師臨終前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本書,每個人都要翻到最後一頁,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最後是省略號,人生除“死”無大事。這句話很好地提煉了死亡的分量,用來證明和詮釋死亡的,是更多鮮活的生命和自己生生不息的繼承。

電影裏塑造的人物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代表:莫三妹坐過牢,前女友還跟別人搞在一起懷孕結了婚;小文身世很悲慘,從小和外婆相依爲命,直到外婆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的爸媽是誰……就是這麼兩個命運很糟糕的人因爲外婆的死而有了交集,從一開始的各種嫌棄對方到後來兩人的依依不捨,劇情也始終貫穿着對生命的敬畏,不論生命在哪一站終結,入殮師都會給死者最大的尊重,而這份尊重黎,承載着發自內心的善意。電影裏好多情節都歷歷在目:一個小女孩因病去世,他的父母傷心欲絕,最後因爲小文在骨灰盒上畫畫的一個舉動,感動了她的父母,也爲莫三妹贏得了尊重:莫三妹頂着巨大的壓力,爲給自己帶了綠帽子的出了車禍面目全非的前女朋友的老公進行遺體修復,一開始他是極其不願意的,甚至有點憤怒,但正是因爲出於對生命的畏懼,他最終還是把遺體最大的體面留給了他的父母。

“人除死,無大事”。親情、愛情、友情在死亡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即使你擁有再大的財富,在“死亡”面前依舊蒼白無力。所以珍惜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積極向上的過好每一天,愛護好你的家人朋友和親人!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9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開喪葬店的小混混——莫三妹。另一個小主角小文——一個剛剛失去了外婆的小女孩,或者說是小哪吒。刑滿釋放、殯葬師、被戴綠帽、被爹嫌棄。影片這個主人公(莫三妹)確實夠倒黴的,日子就對他來說就是“煎熬”,但是慢慢的,他在這“難熬”的人生當中得到了救贖。“小文”像一個鬧騰不停的小哪吒,把他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他就像一隻被壓在五指山下的猴子,“被迫”開始了一段雙向治癒之旅。

小文從小和外婆相依爲命,她不懂得什麼是“死亡”,她只知道是莫三妹帶走了她外婆。想要找到外婆,必須找到這個“偷走”外婆的人。又因爲親人不願意帶上這個累贅,小文就這樣陰差陽錯的賴在了莫三妹這裏。從互生敵意到相依相伴,期間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小文的到來,讓莫三妹的生活有了色彩,他終於有一件上心的事情了,終於意識到了責任。而莫三妹這個“父親”的角色,讓小文重新感受到了親情,從此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也有爸爸了。

打打鬧鬧、嬉嬉笑笑,我想大家都會爲這一場雙向治癒感動。生活可能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找到生命的責任與意義,就能讓生活重新充滿煙火氣。

爲什麼大家紛紛表揚《人生大事》,因爲它把中國人總是忌諱的死亡通過生活點滴攤在臺面上訴說。這個題材啓發了我們對於生死的思考。

人們聽到殯葬師這幾個字總會忍不住噤聲,殯葬行業像一盞冥燈,讓人看到就避之不及。其實這並沒有什麼諱莫如深的,殯葬師只是一份職業,一份和醫生同樣偉大的職業。殯葬行業也是千百個行業中的一種,並無特殊。

之前莫三妹一直對自己的職業很不喜歡,衆人對殯葬行業的歧視也埋在他心中。自己都覺得這個職業“晦氣”,那如何讓別人對此改觀呢?正所謂人只有瞧得上自己,別人纔會瞧得上你,做任何行業都一樣。後來在小文的幫助下,三妹和父親和解,他開始理解父親,理解自己職業的意義,獲得了客戶的信賴,重啓了人生,成爲一個“種星星的人”。《人生大事》的英文名爲《lighting up the stars》(點亮繁星),巧妙地將“殯葬師是種星星的人”這個童話般的理念“灌輸”給小文,也是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殯葬師的使命: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程,送往天上化作繁星。這份特定的儀式不是晦氣,不應該成爲禁忌,反而承載着生死之間永恆銘記的道別。

我們也可以重新定義並認識“生與死”。劇中父親說:“人生除死無大事”。其實生和死都是人生大事。生是生機活力,是新生。死是人世永隔,是離別。人們總是願意見生,但是也不必忌諱死。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大事,它並非想象的那麼陰森可怖。即便是微弱如螢火之光的生命,也充滿着獨特的光芒與力量,指引着每一個人更有勇氣地直面生活。所以,坦然面對生死,走好人生每一程。“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珍惜當下永遠是最優解”。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0

電影《人生大事》以悲喜交織的手法,講述了青年莫三妹與小女孩武小文從彼此對抗到相濡以沫的感人故事。在一次次面對死亡的經歷中,以及在與小文點點滴滴的相處中,刑滿釋放的莫三妹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希望,明白瞭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

整部電影圍繞兩條主線:一是主人公莫三妹和武小文之間碰撞的神奇父女情誼;一是主人公在殯葬服務中遇到的一個個故事改變了主人公的性格,悟出了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有其喜劇的一面。其喜劇性一方面來自情節的設計,如給老大爺辦一場“皇帝般的葬禮”等,另一方面則來自於隱喻式的人物形象設定。例如,莫三妹的人物設定,是大鬧天宮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形象,而武小文的人物設定,則是膽大敢爲的少女哪吒形象。影片的喜劇色彩不僅增強了觀影趣味,同時也蘊含着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傳達出創作者笑看人生的樂觀心態。

影片不僅有笑,也有淚。有幾個情節都讓我和女兒流淚了。例如小文在星光下聽外婆的語音留言,三妹在幼兒園向衆人道歉,大雨中三妹追趕開走的汽車,最後小文自己跑回去找三妹……這些片段和細節,無不戳中觀衆的淚點,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影片結尾以三妹、小文、小文生母一起吃桃的情節,來表現三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暗示他們有可能組成一個溫馨和睦的新家庭,從而給觀衆以情感撫慰。如果眼淺的朋友們,去看之前,請準備好紙巾。

《人生大事》是一部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悲喜劇,傳遞出對人間真情的呼喚。電影通過對比來強調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家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例如小文舅母對去世的婆婆的嫌棄,再如辦葬禮的老者家人爲了錢整天吵鬧,毫無親情可言;另一方面,則是三妹、小文、王建仁、銀白雪等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他們彼此間的深厚感情,讓人心生溫暖,感動不已。影片由此揭示出這樣的哲理:人生除了生死,別無大事,正視死亡是爲了更好地珍惜當下,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在於金錢利益,而在於同家人、朋友、身邊人的真摯感情。

看完後,女兒問我:媽媽,爲什麼這部電影都是講“死”的?

我跟她說:因爲人生,除死,沒大事。現在我們遇到的困難,放在我們整個人生來看,並不算什麼大事,所以我們要學會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按着自己的計劃和目標一步一步踏實地走下去。

就像戲中莫三妹的老爸說:人生就像一本書,哪一個都要走到最後一頁。有的人最後一頁畫的是句號,有的人最後一頁畫的是省略號……

人生除死無大事。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1

《人生大事》講的是一個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和一個小女孩(孤兒)的故事,這個殯儀館的小夥子被周圍人認爲吊兒郎當、沒正性,女朋友跟別人跑了。這個小女孩(5、6歲吧)和外婆相依爲命,結果外婆一覺就沒醒來,然後殯儀館去辦喪禮,就和這家人家認識了,結果小女孩的親戚誰都不想養這個孩子,又着急去北京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小女孩和外婆感情深,看到殯儀館那小夥子把他外婆拉走了,就追着那小夥要還她外婆,因爲着急趕飛機,就無奈把小女孩暫存在殯儀館辦公的地方三天。

這個小女孩非常調皮,這小夥很不喜歡這小女孩,但是慢慢發生了很多事,這小女孩竟把這沒正性的小夥給感動了,於是就照顧這個小女孩,小女孩也和殯儀館的這些人有了感情。三天過去了,小女孩的舅舅從北京回來了,殯儀館小夥給送回去,發現舅媽不想要這個孩子,說喪禮都沒錢付,哪還有錢養這個孩子,舅媽厲害舅舅也做不了主,那小夥一聽,一生氣,就說你們不養我來養,當面問小女孩願意跟着誰,小女孩選擇了他。他就要正兒八經養這個小女孩了,但辦理收養手續的時候被告知不符合條件,要結婚才能收養孩子,正好殯儀館的另外一對男女同事好上了準備結婚,就以他們的名義收養了孩子。

後面發生了很多事,小女孩闖禍,幫殯儀館拉業務,吃了跳跳棋子,上幼兒園、親自活動等等一系列,後來小女孩的親媽回來了,要把孩子領走,他經過一番掙扎,含着淚讓小女孩走了,小女孩不願意走,兩個大人硬讓孩子走了。沒過多久,孩子失蹤了,他們滿城找,沒找到就回到了殯儀館,發現小女孩站在路口喊他,他很生氣就跑過去訓斥了小女孩幾句,小女孩說我爸叫什麼(他的名字),我家住什麼地方,我走不丟,突然男人眼眶又溼潤了。後來男人保證和小女孩再也不分開了,然後他們又迴歸了之前的生活,後面孩子的媽媽來送孩子的東西,送完就準備走,男人問你能幹我們這行嗎?女人非常感動,就留下來一起做殯儀館的工作,後面的畫面是,殯儀館一家人,小女孩左邊是爸爸右邊是媽媽,很開心,很溫暖。

小女孩的媽媽懷孕之後,男朋友就離開了她,然後她的人生非常坎坷,後面去了國外發展,又坐牢,後面終於回來了,就去尋找自己的女兒,其實她也是無依無靠,在殯儀館工作,能和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也有了工作,是最好的安排了。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2

每次,遇到一部好的電影,都覺得很榮幸。電影,其實,是一本形於色,付於聲的書,用戲劇在詮釋生活並補足生活,《人生大事》是一本,並不會厭的書。

我以爲它悲情,其實並不,小文的人生濃縮了市井裏最悲情的角色,莫三妹渾渾噩噩的人生,因爲小文,多了光亮,一個是童年正在悲慘,一個是有過殘缺不全的童年,他們,是互相取暖吧。

還有,是不是,大人們,畢生追尋的都是在彌補自己殘缺的童年呢?三妹對小文的愛,其實就是彌補童年的缺愛吧。上一輩非打即罵,永遠不被讚揚的愛,即使成年後,在生活裏被理解了,也終究無法釋懷,因爲童年,無法再來。

中國人向來是看重死後哀榮,三妹從對白事的不理解,到漸漸體會他所做的事能帶給逝者親屬的安慰,並逐漸成爲真正的種星星的人。

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身後事,但無一例外的,都是想讓留在這個世界的親人可以不用太傷心,不會太難過,三妹,帶着他種星星的隊伍,在市井裏穿行,把一顆顆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難以說愛的老父親。

鏡頭一直鎖定在,窄巷,雜亂,衝突的環境裏,彷彿,就是我們童年生活的場景。

可是,它不悲傷,也沒有故作悲情,大概是上了年紀的原因,已經漸漸少了很多情緒,對悲,其實不會大悲,對喜,其實也沒有很多喜,所以,它的溫情,讓我覺得會會心一笑,然後,對生活以歌。

粉色的,畫滿星星的骨灰盒,飛上天和煙花做伴的葬禮,想念親人的時候,就擡頭看看星空,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願思念化作星星伴我們溫暖前行。

看完出了影院,在路過的水果店買了一個大大的桃子,然後,像他們一樣,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脆脆的,香甜的,聲音,真好。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3

電影故事是以喪葬行業展開的,讓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禮或者如何有體面的離開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電影開頭所展現的那樣,死亡,是人人所避諱但終要面對的話題,就像醫院北面的喪葬店,只是看着冷清而已。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陰差陽錯得跟隨主角從事喪葬工作並且最終接受事實、相互照顧的故事。聽上去有些無聊,但隨着劇情的推進,我感受到了電影傳達給我未曾想到的——死亡雖然應嚴肅面對,但可能也真的就不過如此。

例如將喪葬店安排在狹小熱鬧的衚衕裏,兩邊是婚慶店和理髮店(好像是),初看是這麼格格不入,雖鄰里間偶有摩擦,但最終也都接受並相處融洽,讓我感覺它不再那麼礙眼了;雖然葬禮貫穿了整個電影,哀傷的情感是逃不過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禮的形式以及它所帶來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其他的事件,雖然有些戲劇性,如兩個主角間的相互救贖、女友的離開、朋友的結婚等等。

這些都讓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來要面對的死亡,可能我們當下纔是真正的人生大事——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顧,對自己負責。

回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探討與死亡相關的電影,比如入殮師、尋夢環遊記、百鳥朝鳳等,雖然這部和它們有些差距但故事的背景更讓我熟悉,而且現在我才發現它所表達的好像也都是爲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入殮師講的是關於這個職業的故事,讓人們探尋工作的價值,任何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和認真對待,生活也應是如此;尋夢環遊記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死亡即當現實中沒有人再記得你時你纔算是真的死去,也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生活,值得被他人記住。

電影結束後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麼呢?可能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吧。那我現在又在意的是什麼呢?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4

這是一部什麼片子呢?喪葬、親情、家庭教育、死亡教育等等。感覺導演或者編劇想糅合的東西太多了。看的時候嗚哈嗚哈嗚哈,看完了好像除了那幾句金句,並沒有太多記憶點。

整體看下來就是《入殮師》糅合進了其他一些喜劇、衝突元素,反而模糊了主題。如果單純對喪葬主題感興趣,建議看《入殮師》就好。

看到最後,始終沒等到趙照的《人生大事》同名主題曲,電影確實沒有歌曲立意深刻,如果真的採用,感覺反而會有些違和。《送別》和《小星星》跟劇情契合度更高。

有兩處感覺轉折的有點生硬。一處是小文外婆的舞伴願意花巨資生前辦皇帝式的喪禮,雖然後文有交代,還是覺得有點爲了驚世駭俗而驚世駭俗。另外一處是小文生母突然出現及其驚世駭俗的經歷讓人錯愕。

另外,莫三妹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和矛盾這個坑始終沒有正面填補。小文、父親病牀上交代二哥去世緣由和信件,都有側面推動,但是導演始終沒有正面去處理這種疏離感。

電影反覆強調人生除了死亡無大事,可是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小事組成的呀。正是這些日常小事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所以把每一天都過好,真正活過的人是不會怕死的。就像孔老夫子講的:

“未知生,焉知死?”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5

去看這個電影之前,我沒有看劇情,沒想到開頭的劇情,是以老人離世爲題材,話題很沉重,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不適合,但是,每個人終究要經歷,不如讓孩子從小了解,對人的生老病死有所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面對漫漫人生路有個思想準備。

每個人的人生各不相同,有的富貴,有的平凡,有的輝煌;有的步步高昇事業有成,有的碌碌無爲卻被視爲沒有出息。即使有的人年輕時候走過彎路,歷經坎坷和磨難,但是,幡然醒悟之後,洗心革面,浪子回頭金不換,猶如重生,重新揚起人生的風帆,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閃耀出善良、友愛、尊重、孝道的優秀人性光芒。

電影中說:“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每個人的一生都要面對成長、挫折和成熟,不可避免旦夕禍福,都要面對無法預測的生老病死,在這個漫長又短暫的生命中,要活的精彩而有意義。

小時候都不能理解“死”含義,像電影中的小姑娘尋找死去的外婆,就給她說:“外婆化爲青煙,飄到了天上,變成了一顆閃亮的星星。”所以,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在靜謐的夜晚,仰望着滿天繁星,傾訴着自己的心事。

電影中有句臺詞:“天上的每顆星星都是守護着愛着你的人。”你可能會想到你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哪些愛着你的人;你可能又會想到無私愛着我們的父母,也可能會想到在我們面前撒嬌的有時候氣人,有時候可愛的孩子們。

面對愛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動,從生到死,愛都在我們的周圍。《人生大事》的片花中說:“謝謝你,溫暖我。縱有悲歡離合,縱有艱難挫折,人生大事就是好好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善良的活着……”

人生大事觀後感 篇16

最近一直打算帶伊伊去看《侏羅紀世界3》的,然而看過的朋友一致差評,於是帶她去看了口碑不錯的《人生大事》。不很地道的武漢話很接武漢的地氣,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我看得頗受感動。看完電影,我問她,電影好看嗎?她說,好看。我又問她,你流淚了沒有啊?她說,沒有。我便戛然而止。我在想,她之所以覺得好看,是因爲不打不相識的這對異姓父女的結緣充滿了戲劇性,有趣而溫暖。

而我之所以喜歡這部影片,在於它娓娓的道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所謂的人生大事是要找一件值得用心的事情去做。用心去做的事情,大到英雄們的拯救地球,小到芸芸衆生的七情六慾。只要你用心的去做,活着就有所附麗,就有所方向,就有所堅強。一旦有了附麗、方向和堅強,什麼樣的艱難困苦,什麼樣的崎嶇險阻,都不能阻攔人們戰勝之的勇毅,而人之所以爲人的高貴也因之呈現。

朱一龍飾演的“三丫頭”“三哥”人生並不順遂,童年更是充滿憋屈,沒有感受到父愛,對老頭子充滿怨氣。然而,他始終是善良的人,這份善良來之於對死亡的同情,對生命的認知。“人死了後會變成星星,在天上看着你”,這句臺詞似乎並不僅是對小文的安慰,更是他自己真心的認爲。所以他不願給他死去的二哥磕頭,他也不忍心扔棄可憐的小文。“敬神如神在,敬鬼如鬼在”從事殯葬行業的他們認真的做着這承受了不少白眼的職業,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大事。當老父親猝然離世後,三丫頭才真正理解了他,當他把父親的骨灰打向天空,化成絢爛的煙火時,煙火震撼了所有人都眼眸,煙火中,他逝去的老父親應當滿心安慰的看着這個他一直疼在心裏的兒子。語言是蒼白的,這特別的儀式傳遞着父子倆在心靈上的和解認同。

人生大事,也是死亡。影片從小文外婆的離去開始,在三丫頭的父親離去時走向結束。其實後面的大團圓結局我倒覺得畫蛇添足。人生大事又絕不是死亡,它是外婆對小文的千叮嚀萬囑咐,它是三丫頭老父親給他留下的遺言厚望,是嚴厲和“不近人情”背後的眷眷的心。人生大事,是有愛的溫暖,也有愛的嚴厲。當我們用愛和溫暖擁抱人生時,生活就會向我們緩緩的展開鋪滿鮮花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