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熱】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熱】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說,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爲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溫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爲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屏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裏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作爲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是他們認真的生活態度感動了我;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動着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的我們纔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舌尖上的中國》以其獨特的視覺,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草根氣息,是它在衆多的美食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是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和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節目夾雜着勞動者爲生活、爲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

帶着好奇,我今晚觀看了這個節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在享用自然饋贈的同時,仍然想着留着後續使用,卓瑪挖掘松茸後,都會用土把菌種埋起來,阿亮挖筍時,會小心翼翼,不破壞竹子的根莖,石老頭捕魚總是會補五年以上的魚,他們自制的網會人爲的放生小魚,從而確保年年有魚。他們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感恩是我們該學習的。物以稀爲貴,他們並沒有爲昂貴的價格而心動,他們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規律。

這和身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我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無限制的採掘自然資源,爲了一己私利,亂砍濫伐。現在甚至很多人,在人們常用的藥品,實物加入化學藥品,嚴重危害人來健康的東西,前段時間的毒膠囊、紅燒肉添加劑、橡膠豬耳朵、工業鹽充當食用鹽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民衆汗顏。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人們的良知何在?

這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美食節目,它應該得到廣大民衆的支持,節目中的勞動者的淳樸和勤勞村託了現在社會中那些爲了私利而違背良心的人無恥,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爲什麼這些違法的東西會頻頻出現?除了人們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關監管部門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呢,把民衆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這個節目能給現在的人們敲響警鐘!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前幾天,我們全家去大西北旅遊,那裏的飲食習慣和蘇州有好大的差異,比如說,每頓都會有白饅頭,有老酸奶,還有西北人喜歡吃的釀皮、甜醅……,我這個江南人還真是吃不習慣呢。爲什麼不同地方的人吃的東西不一樣呢?媽媽告訴我,這就叫做飲食文化。

回到家,媽媽打開電視機,讓我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食材、主食、轉化、儲藏、烹飪、調和、生態……總共7集的紀錄片,我竟然一口氣看完了!在廚師們的那雙“魔手”上,酸、甜、苦、辣、鹹等味道已經一一呈現在我面前,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彷彿聽見了那些美食對我的召喚,真希望電視機裏的食物能馬上飛到我的面前。

之後,我的心難以平靜。我問過所有看過這部紀錄片的朋友,他們都說看了之後很餓,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爲,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播出這部片子,真的純粹是讓我們瞭解美食嗎?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農民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書;也許,他們的條件沒有我們優越;也許,他們沒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們有的是勤勞樸實的面龐,堅韌能幹的手和善良樂觀的心!其實,播出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揚中國人勤勞而又堅韌的性格,是這些,成就了我們大中國的各色飲食文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誰都會背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我每看完一集後,靜心回想一下內容,再看看碗裏桌上剩下的米粒,總會十分羞愧。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美食,也要感謝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們,我們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讓美味不僅留存在舌尖,更要滲透到我們的內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美味的豆腐,鮮香的魚肉,風乾的火腿,清涼的竹筍……擺在我的面前,口水早已垂涎三尺……

古往今來,沒人不被美食所誘惑。彷彿一看到它,心中就會有一種滿足感。無論有多勞累,那都是值得的。

春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有菜餡的,也有肉餡的。無論是哪種,我都愛吃。元宵,元宵可好了,雖然很小,可這也正好:因爲滿足不了我們的肚子,所以就得多吃。端午,端午的糉子更是誘人。尤其是紅棗餡的,別提有多美味了。傳說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人們就都在端午節這天,把美味的糉子扔進河裏。哈哈!屈原有福了!中秋,提到中秋,我都覺得我三生有幸,因爲我剛好是月圓之夜降臨人世的。這天,可以欣賞美麗的圓月,還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餅,真是妙極了。

除夕,除夕最棒。因爲這天,可以品嚐到許多美食:無論是蔬菜還是魚肉,我都不會拒絕。只要吃到我媽媽親手做的酸辣土豆絲、美味透心的豆腐、香噴噴的雞腿、誘人的魚肉、清甜可口的磨菇湯……哪怕讓我連幹三天家務都行。現在一想到,心裏早已飛回家去了。糟了,還是別想了,口水都流出來了。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我國的食品那都是有名的。如:四川的辣子雞丁,若是你吃了,準回味無窮。我現在都還記着那辣子雞丁的味道,雖然辣,但卻吸引人。還有廣東的鐵板鴨,別提有多美味了。那鴨肉與衆不同,香香的,脆脆的,而且那肉汁,有些辣味,品嚐起來感覺獨一無二,細細的品嚐,像是到了天堂。心中再無其他雜念。我可不是吹哦!

現在,眼前擺着美味的豆腐,鮮香的魚肉,風乾的火腿,清涼的竹筍……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立馬全吃了。啊!好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中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變革體,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觀念的國度,食物背後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各個地域的人們在穿、住、用、行上愈發的相似,似乎當下的中國食物是最能區分一個地域特點的了。飲食文化是人類在長期日常生活中飲食行爲習慣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時空相互作用的產物。

自然環境對人們獲得的食物種類起到很大的影響,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環境使得人們爲了生存而對飲食結構和食物做出選擇。貯存、醃漬、晾曬、冷凍等諸多方式被使用來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同風味的食物。

舌尖2中說“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白馬佔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樹爲弟弟獲取蜂蜜,歸鄉華僑的一頓蘿蔔飯,爲女兒苦練抓跳跳魚技巧的父親,養蜂父親顛簸路途中的患難與共等等,通過食物所承載的那份親情,是更重要的。

這世間最好的廚師,最好的食物永遠都是父母和愛着的人。這不僅在於食物,更是那份親情。

因爲中年人外出務工而造成的“鄉村空心化”而形成的“613899”部隊,麥客們低下的效率與現代化社會的格格不入,城市化的不斷進程,裹挾着一些人們走進城市,進入高樓,而他們是否能夠適應?市場化的大潮,是否會讓那些記憶中的味道不復存在?

所以中國這輛列車,請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人都不被“時代”拋下,每一個人都順利平安地抵達終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本身所處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的主食,儘管主食的來源只有很少的幾種,但是中國人還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進製作方法和手段,創造出數不盡的美味食品。中國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飯,這磨礪着中國人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家說的就是中國人在骨子最爲篤信的真理。中國人其實是最愛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當心頭事的,因爲爲了生存,爲碗中舌尖的一口飯食,還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改善和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的食物,把豆子做成百味不爭的豆腐,把稻米做成可以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於自然共處的過程中幾乎利用了自己一切的智慧,爲的只是把自然能給予人類的事物發揮到最極致的狀態;爲的只是在自然允許的條件下,薪火相傳,留給後代自己所有的生活智慧,然後樂然得看着自己的子孫有如一季一季的菽麥稻穀,連綿不絕。

今年過年我回家祭祖,當把將餃子和酒倒進祖先墓前燃盡的紙灰時,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也許祭祀祖先的真正意義在於感恩祖先,不是他們所謂的.陰靈庇佑,而是他們將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智慧延綿不斷流傳下來的努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粵菜是我正房,河南菜是老孃,小情兒呢是川菜。

看到廣東衛視拍我正房我是很開心的,我正房端正大氣,上的了國宴,下得了大排擋,生猛海鮮,老火靚湯,早茶點心,風味小吃應有盡有,花樣翻新,5集太太太少,九九八十一集都不一定拍的完,暫且看看吧!

看了十分鐘,忍不住快進,看到第二集就開始跳看打卡走人……麻痹我正房粵菜這麼一個活色生香大美人,楞被導演整成一個木偶,暴殄天物啊,煮鶴焚琴啊……不禁老淚縱橫。

你說你拍麻魚就麻魚,整那麼多漁民的心酸幹嘛,看到漁民切開這1000多的一條魚我真想說別吃了,還是賣了吧!不是不能講背後的心酸,但這是講美食不是社會紀實!但導演顯然迷上了這種方式……接下來開始各種賣慘……採荔枝菌的家裏的雙胞胎嗷嗷待哺,養竹鼠的幫扶殘疾人……搞清重點好吧!無力吐槽了……《舌尖》已然不怎麼高明,但你找了個樣板能不能高仿一點,誰能告訴我,那個臺詞是什麼鬼!!!編劇寫的詞完全不走心,有一種迷之尷尬感!

第四集 氣更不打一出來,誰特麼告訴你西方人才吃生蠔!!!自己去廣東博物館看看,圍着獸皮大啖生蠔的是不是你祖宗。一知半解,半瓶水逛蕩,讓我一個外省人都看不下去!

這就是一個不要管我寫的好不好,反正我交作業了的被動學生……作爲一個已經麻木的老師,我還能怎麼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七天假期,我們沒有出去旅遊,有較多時間。媽媽(她最愛美食)推薦我看《舌尖上的中國》。

從紀錄片中我瞭解到,中國是一個人口衆多,民族多樣,景觀豐富的國家。因爲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種景觀,所以造就了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們通過採集、撿拾、挖掘、捕撈,得到了這份自然的饋贈。

轉眼到了夏天,凌晨三點,卓瑪和媽媽到雲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裏尋找松茸(只有在無污染的地方纔有)。卓瑪突然在松針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卓瑪說:“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採到一朵松茸。”松茸從土裏挖出來了以後,必須要用松針蓋好,以防止菌絲的損壞,便於讓松茸更好地繼續生長。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時候松茸的傘蓋有沒有打開,如果打開了的話,就不珍貴了。在大城市的餐廳裏,一份碳烤松茸的價格能達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幹湖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今天的天氣很好,收穫也很大,捕撈到了滿滿一網魚,但是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網裏都是大魚,沒有小魚,那是因爲網的口徑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魚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這樣就可以保證來年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在雲南,人們用本地的礦鹽醃製火腿;在兩湖地區,人們在淤泥裏採集蓮藕;在海南,人們出海捕撈海魚,這就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如果我們對自然保護得越好,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就越多。我覺得我們保護自然環境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說:垃圾分類、節約用電、一水多用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國產美食文化紀錄片,一部讓人欣慰的片子,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可惜太短了。

這部片子珍貴在其嚴肅紀實的手法,樸素地展示了手工藝人的價值,向觀衆呈現了全國各地特色文化。

我國的美食文化名鎮四海,源遠流長,讚美致辭難以言表。即使在工業革命的襲擊下,國人仍舊保持逛集市,對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創新了我們的國寶文化。

正如我所說讚美致辭難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紀錄片不是歌功頌德的貢品。這部片子真正展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平常,踏實,延續着祖輩們的手法,耕耘,製作。這是有力度,有內涵紀錄。

每一集,都有讓我驚歎的新發現,或是從來沒見過的美食,食材,或是從來不能想象到的製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處,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亂。每集45分鐘居然囊括那麼多的內容,相比片子表達中肯的前提下,相對草率,遺憾。比如,每集在一個宏大標題地下,或南或北的採訪了很多不同手工藝人,廚師等,略顯次序上的混亂。如第三集“轉換的靈感”表述了:豆腐,奶酪,酒,醬油。每一種(除奶酪外)都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從頭到尾幾乎只有旁白,有時旁白過多歌功頌德,45分鐘很珍貴,在紀實,或讚美中,我選擇紀實。

時不時我很樂意聽到手工藝人和旁白的對白,這樣延續樸實的紀錄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說服力。

我期待一個如此高質量的紀錄片,每週都有播出,將本片作爲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幾千幾萬個無數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舌尖上的中國》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各具特色的美食,更是那些美食背後蘊含的趣事和情感。不少的“私家大廚”不僅在節目中學到了許多美食的做法而且還增添了許多(領略了)“語言”(的)魅力。

瞧,海洋的媽媽正一邊看着《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一邊在照着節目炒菜。終於完成了一道美食。海洋興致勃勃的夾了一口,然後帶着哭腔說:“媽,菜太鹹”。海洋媽拍拍他的肩膀說:“那就讓時間沖淡它吧!”多麼幽默的媽媽啊!

說起吃,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太悠久的歷史,但是,有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不得不說---餃子。它也是我的最愛!

總聽父母說,他們小的時候,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一頓餃子。可是現在的吃貨們是何時想吃就何時包煮。我作爲現在的中國吃貨而倍感幸福!

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媽媽包的小白菜餡的餃子。先說說餃子的形狀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巧玲瓏”。一個個又圓又小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面板上,真可謂“濃縮的都是精華!”煮好後的餃子更是漂亮,那餃子皮幾乎都是透明的!透着小白菜嫩嫩的綠,輕輕地咬一口,餃子餡的熱湯(清香)便溢在(滿)嘴裏,享受着湯中濃濃的美味!怎麼樣,有沒有垂涎三尺的感覺呢?這就是我家餃子的與衆不同。媽媽告訴我,這用來做餃子皮的面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和麪也有講究,要揉得有勁道,這樣包出來的餃子餡鮮皮薄才真正好吃。

媽媽的餃子常常讓我回味無窮,因爲我知道餃子不僅味美,還包着對兒女無限的愛!

每個吃貨都有自己最愛的美食和最難忘的故事,那麼你是吃貨嗎?你最喜歡中國的那道菜?把你的故事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關於《舌尖上的中國》,昨天晚上實在沒時間,僅僅看了一集半,就斷網了,今天早上迫不及待地把七集都看了。

首先,最讓我熟悉的美食是徽菜。那種毛豆腐,我吃過,在數分老師家吃的。他是地道的徽州本地人,很有幸吃到他做的徽菜,還有臭鮭魚和火腿湯我都有吃到誒,就是紀錄片裏講的那些美味。

浙江金華的維度和徽州一樣,所以它的火腿也是一樣出名啊。杭州唯一有印象的是紀錄片裏說的"杭州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醬鴨",大一那年到杭州玩,回來給高中班主任帶了這種當地特產,也不知道老師覺得口味怎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集片尾都有鳴謝單位,雖然僅僅只有幾個單位上榜,但是我每集都看到"江西電視臺",我還以爲江西的某個美食也有介紹,甚至會有萬年的貢米的,但是七集看下來都沒有看到關於江西的美食上場。陝西、山西的麪食,東北的泡菜,浙江的火腿,竹筍,雲南的松茸,四川,湖南,重慶的辣食…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就是雲南的某些地方竟然以糯米爲主食,我理解不了啊,那麼黏,吃多了容易脹氣的,他們怎麼會以這個爲主食啊!我們只有打麻餈的時候或打年糕的時候會用糯米的。

這個紀錄片確實很贊!尤其是那宣傳片的首頁,如果沒有看到鏡頭最近的筷子,遠看還以爲是紅色的寫意山水畫,實則是臘肉的紅色紋理,那麼富有文化底蘊…

我知道,我所品嚐到的僅僅只限於川菜和徽菜,但是,這一記錄片帶我領略了中國的各地富有文化底蘊的美食,留在腦海的不僅僅是那熱騰騰的氤氳的美食熱氣,還有中華文化的底蘊悠長,以及味蕾中對大自然最爲無私饋贈的感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是拍給大多數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看的紀錄片,它表達的是在中國傳統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間溫情和樸實的傳遞。

就我個人而言是從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發現在每個地區城鎮,最當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難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樸的美味都隱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處只存在短暫時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當地人並且生活在城市中,那麼你可能一輩子都吃不到那種美味。

描述養蜂人的那個,養蜂夫婦一年有十一個月在外遊蕩,爲了養家餬口,但在他們看來,這也算是一種不需要受人束縛的自由,很佩服。離鄉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團聚半個月伴隨家鄉美食的飽腹和與家人團聚的溫暖後,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說中國古老的麥客,也就是割麥人,工業化的進步人工勞動力已日漸消失,一天下來兩雙手在稻田裏的揮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東家吃頓樸實鮮辣的晚飯補充能量。出來一趟十幾天四個人賺不上一千。

就中國這麼多的人口來說,大多數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麼生活品質,豪車名牌,旅遊散心,老百姓們沒看過什麼外國紀錄片,看美劇英劇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們看來,這個紀錄片有觸動到內心,描述的是樸實的美食令當地人感嘆對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對他們口味的紀錄片了。

對於大多數人就想活着過日子生活溫飽的中國社會,希望我們這些不過是念了些書看了點東西肚子裏有點文化的會註冊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鑽那個牛角尖。美食紀錄片嘛,看着是那麼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寒假裏,我觀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酥·奉上一桌點心盛宴》,特別是裏面介紹北方面點的部分。

我們中國人是很善於用食物傳達情誼的。點心,是中國人飲食生活中最爲溫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麥,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構成了精巧別緻的中國點心。它們與歷史相連,與民俗相通。酥酥軟軟的點心裏寄託着中國人獨特的心思。東嶗少村的麪點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饅頭。她做的麪點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了。我還知道了小麥原產於西亞,在大約400-000年前才進入的中國北方地區,但是在唐代以前人們很少吃。最初對小麥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後石磨的出現才把小麥帶入了中國人生命的時光。經過碾磨之後的小麥搖身一變,終於濃墨重彩登上了中國人的餐桌。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階段的見證者。滿月、定親、祝壽,都會用紅布包裹着用麪塑造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愛的味道、團圓的味道。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媽媽的老家膠東,都會吃到的大饅頭,跟這個幾乎是一樣的呢。

唐宋時期,以小麥爲食材的各種麪點開始大量出現,最極致的是宮廷點心,如貴妃餅,薩其馬。還有用麪粉做成的各種水果—面果兒,造型逼真,吃起跟真的水果是一個味兒的。這個是麪點大師王志強研究十幾年做出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麪點就是拿着麪粉作畫。好的麪點師,做出的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揮灑自如間傲然挺立的一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凝聚了麪點師們的智慧與付出,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研究、實踐,纔有了這些如此生動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熱愛美食,更熱愛富有創造力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個異常火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際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嘆:

一、電視上的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裏,哪裏纔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裏纔有浸透着汗水與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裏,不能在肚子裏。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與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們的田野。

鋼筋與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與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爲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與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裏卻一直存在着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裏的淨土。爲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與快樂。

三、轉化的靈感。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爲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與汗水可以轉化爲美好與幸福。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這麼容易令人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終於播出了。作爲它忠實的觀衆,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華文明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爲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可以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悅與火鍋的溫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爲火鍋店五天的底料。

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了努力,纔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自己的食物,維持自己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直所堅信的,一直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