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長津湖觀後感9篇

長津湖觀後感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津湖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津湖觀後感9篇

長津湖觀後感1

國慶假期,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電影《長津湖》。71年前,無數中華兒女遠赴戰場,爲國而戰,他們用犧牲和奉獻換來今天的山河無恙。此時此刻,盛世華誕,我們能夠安然坐在影院裏看電影,全是先烈們的犧牲換來的。

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極寒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中國志願軍憑藉着鋼鐵意志,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給了美軍沉痛的打擊。

影片裏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是,志願軍戰士們在冰天雪地裏啃着凍的如同石塊一樣的土豆,爲了一個放在懷中捂得稍微軟和一點的土豆,還在互相謙讓着。另一邊的美軍卻在享受着豐盛的火雞大餐配熱咖啡。在零下30多度的極寒天氣中,志願軍戰士們堅守高地,穿着單薄的他們至死都保持隨時衝鋒的姿態。這些永不後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裏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中國志願軍憑着難以想象的勇氣和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把美軍在感恩節前拿下朝鮮的空想徹底粉碎。

以前一直不理解中國軍隊爲什麼要去朝鮮戰場打這場仗?直到看到影片中毛主席說的那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理解了剛成立的新中國領導人是要把敵人拒之國門之外;梅生本來可以回家和妻女過上幸福平靜的生活,但是“這場仗我們不打,就要他們來打了”爲了下一代平安幸福的生活,毅然決然的又回到了戰場……先烈們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走出影院,思緒久久不能平靜,如今的繁華盛世,正如先輩們所想。懷着對先輩們深深的敬意,吾輩一定會牢記歷史,銘記革命先輩,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今天我和媽媽去看了《長津湖》,我們到了電影院,我讓媽媽買爆米花,媽媽二話不說就買了雙人套餐。我抱着兩杯可樂,媽媽抱着爆米花,通過檢票到一號廳去了。

不一會兒,電影開始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原上的冰雕連。戰爭發生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底,正是朝鮮最寒冷的冬季,沒有棉服、衣着單薄的中國志願軍戰士們卻一動不動地趴在茫茫雪原之中,等待着戰鬥指令,直到被凍成冰雕。撤退的美軍殘兵看到了被凍成冰雕的中國軍人後,驚呆了!美國將軍向凍成冰雕的中國軍人敬禮!中國志願軍戰士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國家、人民安危的精神讓美軍肅然起敬。他們覺得永遠也打不敗中國,只好撤退了。

影片中有一個英雄說:“如果我們不打仗,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這一仗,爲了下一代不打仗,我們一定要讓這仗取得勝利!”英雄們,謝謝你們!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戰爭,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今天還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呢!您們看見了嗎?

長津湖觀後感2

電影《長津湖》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嚴酷慘烈環境下,憑藉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奮勇殺敵,最終取得長津湖戰役勝利的感人故事。電影中一個個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詮釋了戰爭的殘酷、軍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不朽”,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熾烈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更讓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更懂得這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

他們“萬衆一心、勠力同心”的共同選擇,讓這“不朽”的愛國主義精神光芒閃耀

愛國,是一個人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我們要用鮮血、生命保衛新生的共和國。”電影《長津湖》中,爲了反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在家休假的連長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歸隊,本已復員的指導員梅生長途騎車終於與集結北上的隊伍會合,領袖之子毛岸英堅決要奔赴前線戰場……他們胸懷愛國主義精神,爲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毅然決然的共同選擇,從四面八方迅速歸隊集結,展現出面對侵略者“萬衆一心、勠力同心”的“不朽”民族力量。炮火聲遠,復興路近,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繼續發揚志願軍戰士“萬衆一心、勠力同心”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銘記,在新時代長征路上接續奮鬥,肩負起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他們“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衝鋒姿態,讓這“不朽”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熠熠生輝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人民軍隊克敵制勝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克服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電影《長津湖》中,特級戰鬥英雄、連長楊根思抱起炸藥包衝入敵羣與敵同歸於盡,老排長“雷公”爲引開敵機駕駛載有標識彈的汽車、不惜自己粉身碎骨,身着薄棉衣、忍飢受凍決不退縮,堅守陣地凍成“冰雕”……他們信仰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冒着槍林彈雨、頂着狂轟濫炸,體現出“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詩篇。今天,新的長征路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要去跨越征服,我們要繼續發揚志願軍戰士“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的堅守,努力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他們“挺身而出、負重前行”的必勝信念,讓這“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續傳承

一個國家的繁榮,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電影《長津湖》中,在敵軍擁有全套機械化裝備、掌握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志願軍武器裝備落後,保障生存的生活物資也極度缺乏,在武器裝備、保障條件懸殊的情況下,打敗了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土豆加雪球”打敗“飛機和大炮”,創造出這樣奇蹟的背後,靠什麼?靠的是一股氣,這股“氣”,就是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的精神偉力。今天,前進道路上依然會有新時代的“鬆骨峯”“長津湖”“上甘嶺”,我們要繼續發揚志願軍戰士“挺身而出、負重前行”的的抗美援朝精神,敢於“亮劍”、敢於鬥爭,爲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奮鬥。

長津湖觀後感3

水門橋不是一座橋,是古土裏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電站水壩,是戰鬥中美軍機械化部隊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之戰是長津湖戰役中抵擋美軍撤退的連級戰鬥,如果能阻止美軍從水門橋上撤退,美軍陸軍一師將會被全殲在此。

長津湖戰役打響的第三天,我志願軍就意識到了美軍陸軍一師有逃跑的跡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願軍58師172團2營爆破組趕赴水門橋作戰,將水門橋橋面炸燬,但當時美軍的武裝實力與工業實力早已能甩我國一大截,在我軍傷亡衆多將橋面炸燬後,陸軍一師僅用不到40小時就已經將整個橋面完全修復。12月4日,爆破組再次將橋面以及樑箱一同炸燬,這次,有鋼材的美軍第73工兵營很快就又架起了橋樑。12月6日夜,志願軍80師240團3營七連連長姜慶雲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再次赴戰水門橋,激戰過後,志願軍戰士以傷亡十人的代價,將水門橋的橋面以及橋墩炸燬,這是志願軍對水門橋實施的第三次轟炸,這次,水門橋上炸開的豁口寬達8.8米。

第三次炸燬水門橋後,美軍在日本定製了8套M2橋樑組件。12月8日,美軍C-119運輸機將這8套組件投放至黃草嶺,計劃開始動用重兵部隊修復橋樑。這八套組件中,其中一套組件落在了志願軍陣地上,一套在投放過程中被摔壞。美軍用6套組件重新駕起了水門橋。

電影中美軍渡過水門橋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願軍180團2連、240團5連。這兩個連的戰士,在戰鬥中因氣溫驟降永遠留在了自己的戰鬥陣地上。

今天,我們把這場英勇之戰製成影片,在萬家團圓時全國放映,正是對犧牲戰士的深刻緬懷,也在不斷提醒着世人,今日的萬家燈火是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因此,這部包含着血與淚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看看。

長津湖戰役中,我志願軍共三次炸燬水門橋。在沒有任何重火力的掩護下,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惡劣風雪中,數千名志願軍踩着厚厚的積雪,挪動着已然凍僵的身軀。反穿棉襖、身負炸藥,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燬。在我們用小米加步槍,用戰士的血肉之軀抗戰的時候,美軍則用飛機、坦克、大炮輪番轟炸,成百上千噸的炮彈在我軍狙擊陣地上炸響,1950年12月1日4日,我軍兩次炸燬水門橋,付出了巨大犧牲。這短暫的勝利,一幕幕、一幀幀都讓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軍再次下達了炸橋任務。在零下35度的極寒天氣下,七連的戰士拼盡全力,用血肉之軀綁上炸藥,硬生生的頂了上去,炸燬了水門橋。之後,美軍生產了每個組件重達1.1噸的鋼橋組件,動用大型運輸機空投到美軍陣地,僅用不到兩天的時間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載重機械部隊通過的橋樑。最終,這場戰役以我軍犧牲巨大、美軍艱難撤退告終。我們落後、貧窮,這場戰役中,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試圖彌補着我們與美軍相差了一個世紀的武器裝備力量。也正是這赤裸裸的差距,不斷告誡着每一個國人,落後就要捱打。

美軍通過橋樑之後,看到的是早已經被活活凍成冰雕的中國志願軍。他們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國的.戰士,纔有這樣頑強不屈的精神。”,而這個連隊,最終只剩下了三個人,這個連隊就是《長津湖》中的七連,他的名字叫“鋼七連”。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我們是中國人!

長津湖觀後感4

不久前我剛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抗美援朝》的抗戰事蹟,這篇文章講述了1950年6月間,美軍悍然侵朝鮮,打到中國邊境線,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安全,彭德懷率兵赴朝鮮,五戰五捷定大局,將美軍趕回“三八線”。讀完文章後,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們的故事傳說就像短片一樣在我腦海中浮現,一位位英雄用他們的血肉之軀保家衛國,從他們的事蹟中我也領悟出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和精神。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

邱少雲在執行391高地反擊任務時,和戰友們埋伏在距離敵軍只有60米的草叢中,不料有一顆炮彈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燒到了邱少雲身上。可是邱少云爲了不暴露目標,保證戰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讓熊熊大火奪走了自己的生命。戰友們都說邱少雲沒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們說得多好啊!邱少云爲了黨和人民,雖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遠在烈火中永生!

英勇獻身堵槍口的黃繼光

1952年10月19日,黃繼光所在的部隊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幾次衝鋒都沒有成功,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主動要求參加攻堅小組,負責消滅這個火力點,在戰鬥中,一名戰友犧牲了,另一名戰友也負傷了,黃繼光又受了重傷,可他依舊不顧一切地爬到敵人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爲大家爭取了時間,創造了機會,最後光榮殉職。

不畏懼生死的呂松山,

呂松山原來是一個技術工人,後來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當上了一個戰鬥連隊的小組長。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黃昏的時候,攻擊信號打響了。呂松山這個小組的任務非常艱鉅,就是要摧毀敵人的核心工事。他們衝進去的時候,敵人的子彈“嗖嗖”地飛過來,好多同志都負傷了,可是呂松山還是堅持了下去。他朝敵人的戰壕裏一發一發的打槍,不讓敵人出來。終於,敵人投降了。可是還有幾個膽小的美國鬼子窩在戰壕裏,趁着這時打中了呂松山的肩膀,呂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敵人都俘虜後,終於支持不住昏了過去……

在整個抗美援朝中,志願軍先後有三十多萬名英雄和近六千個功臣集體。很多烈士都沒有留下照片。今天,我們已經無從知道他們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連名字也不爲百姓所知,可是他們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這個世界最可愛的人。

每當回想起抗美援朝戰士們的英勇事蹟,我就感到十分慚愧。作爲一名共青團員,21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難題總是容易退縮,而抗美援朝英雄們爲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爲國捐軀。相比之下我遇到的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再說,正是因爲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那麼明天怎麼去爲祖國做貢獻呢?

俗話說:“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我們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爲動力,堅強勇敢,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跨世紀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饒美麗!

長津湖觀後感5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朝鮮戰爭的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危險。危及關頭,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不顧艱難困苦,舍小家爲大家,毅然奔赴前線,用血肉之軀換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歷史的車輪在傳承中前進,我輩青年也應繼往開來,承先輩長風,破時代巨浪。

電影《長津湖》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一場決定性戰鬥。長津湖位於朝鮮北部最爲苦寒的地區,最低溫度接近零下40度,但志願軍戰士們就在這樣嚴寒的條件下,在武器裝備不先進,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與美軍作戰17天,給美軍以沉痛的打擊。電影中有幾幕十分感人。

美軍派來飛機向志願軍駐紮地發射標識彈,緊接着大量美軍飛機一股腦地傾瀉炸彈。雷公爲了保護戰友不被轟炸,用雙手將滾燙的標識彈搬上了車並開車駛離駐地。當然,飛機會跟着標識彈轟炸,滿身是鮮血的他不住地喊着疼,卻一刻不停地向前開,最終壯烈犧牲。這種犧牲自己,保全戰友、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我們一生銘記!

在美軍匆忙南逃時,驚恐地發現129個已凍成“冰雕”的年輕志願軍仍保持戰鬥姿勢,年輕的士兵與手中的武器凍在了一起,129杆槍都朝向同一個方向……美軍軍官看到後,不禁肅然起敬,對着他們致以軍禮。一句“面對有如此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他們”,更加體現出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暴、壓倒一切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從此,“冰雕連”成爲一塊精神豐碑,載入軍史。

既然已知生死未卜,先輩們爲何義無反顧?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爲了他們不再打仗。”這句貫穿電影始終的話,是最好的回答。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先輩們在一窮二白中奮戰,在熊熊烈火中拼搏。他們艱苦奮鬥,不就是爲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幸福嗎?歷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如今物質條件優越了,技術水平提高了,我們更應捫心自問,我們的骨頭可還堅挺,熱血可還沸騰?

承先輩長風,要傳承精神,銘記他們如何戰鬥。當你抱怨寒冬中晨跑時,那就想想長津湖畔志願軍戰士在冰天雪地中向前衝鋒,至死不改的姿勢,即使凍成“冰雕”也堅決不動;當你抱怨學習太苦太累,想要放棄時,想一想楊根思烈士抱着炸藥包衝向敵人,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絕。縱使外界環境滄海桑田,骨子裏的精神也不能改變,也不應該改變。

承先輩長風,更要傳承使命,銘記他們因何戰鬥。70年前,戰火燒到國門,無論是滾滾硝煙裏出生入死的戰士,還是轆轆輪聲中支援前線的民衆,都爲了保家衛國而團結一致抗敵。70年後,維護世界和平,我們也當仁不讓。唯有以大國擔當捍衛人類命運共同體,方能創造世界的美好未來。承先輩長風,破時代巨浪,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課題,也是青年義不容辭的使命。

願你我都能不忘歷史,用青史燭照赤心;願你我都能直面挑戰,亂雲飛渡仍從容;願你我承先輩長風,破時代巨浪,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長津湖觀後感6

國慶節期間,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看完之後感觸頗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場戰爭。

這部電影以長津湖戰役爲背景,講述了一支志願軍隊在極度嚴酷、惡劣的環境下依舊堅守領土,奮勇殺敵,爲抗美援朝奠定重要基礎的感人故事。

電影的開始,是一個名叫伍千里的戰士帶着他哥哥的骨灰回家,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時,伍千里的弟弟伍萬里萌生出了一個想法--"我要參軍"。剛開始,伍千里死也不肯把弟弟帶走,但伍萬里堅持自己的想法,跟隨哥哥來到軍隊,揹着父母偷偷參軍,等到伍千里發現了他,已經是在火車上了。火車剛準備越過雪山,美軍的偵察機也恰好抵達,七連戰士顧不上剛剛收到的棉衣,緊急躲避。可是,跑得再快,又怎麼能夠快過飛機的速度?因而,許多戰士在此喪命。

剛剛受到了傷害,但大部隊依舊前行,來到亂石崗,美國軍隊的戰鬥機又來了,七連戰士們立刻趴在石頭上,果然,第一次,沒有被發現。伍千里長舒一口氣,可是,兩個狡猾的美軍卻發現了以前被炸死的人,他們比賽看誰打中的屍體多,隨着子彈落下,亂石崗上一片血海……

伍家兄弟此時幸運地活了下來,可是,伍萬里卻親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張小山消失在一片血色之中,伍萬里悲痛欲絕,可伍千里卻說:"這樣的事,你還會經歷很多"。是啊,參軍以後,生死未卜,身邊的戰友都有可能離開,自己總是命懸一線,希望快點結束戰鬥,卻又束手無策……

我們爲什麼要抗美援朝呢?

當時中國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以美國爲首的聯合軍越過三八線入侵了朝鮮,並且向中國邊境推進並轟炸了中國的丹東地區,這樣的做法威脅了中國本土的安全,這是中國出兵的主要原因。再者是美國艦隊開進臺灣海峽。美國的這種做法觸及到了中國的底線!

在這場戰役期間,中國軍人到了冬天,沒有足夠的棉衣,沒有高科技武器,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都要一邊長途跋涉,一邊躲避美軍的追擊,感恩節當天,中國軍隊趴在雪地裏吃凍土豆,且土豆數量有限,一個人只能吃一點點,凍土豆都很硬,伍萬里吃時甚至是掉了牙。與此同時,美軍在火爐旁,吃着烤火雞,餡餅,熱咖啡,穿着厚厚的棉衣,相談甚歡,這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感慨中國戰士的偉大!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戰士依舊不放棄,與強大的敵人搏鬥,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祖國的勝利;每個軍人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保衛祖國。

比如毛岸英,爲了一副珍貴的大比例地圖,獨自進入火海,卻未能成功出來;又比如雷睢生,爲了全連的生命安全,一個人開車帶走標識彈,任由美軍一顆顆冒着火星的子彈與車身擦摩,穿透自己的肌膚,任自己身披火種,也不停下踩油門的腳,最後,汽車引爆,雷公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1950年。

這一戰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零下40度冰天雪地裏,可以潛伏十多萬人;沒有人會相信中國人敢去主動圍殲美軍;沒有人會相信,這支簡陋的中國軍隊能擊潰武裝到牙齒的美陸戰一師。這一戰,就是長津湖戰役,如果說朝鮮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那麼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的長津湖戰役,就是朝鮮戰爭的"定軍之戰"。

長津湖觀後感7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立春就回來,回來給你們蓋房子”……近日,一部講述抗美援朝主題的'電影《長津湖》在各大影院熱映,電影全景再現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不懼生死、慷慨赴朝,與武裝到牙齒的敵方王牌之師血戰到底的英雄史詩,展現出了中華優秀兒女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廣大選調生要讀懂《長津湖》中迸發出的愛國主義精神,堅定信仰、激勵自我、直面挑戰,爲守護祖國的大好河山不懈奮鬥,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砥礪前進。

讀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之心”

人們常說,這個世界並不和平,只是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度。這是作爲一名中國人最值得自豪、最感到榮耀的折射和註解,也是一名中國人在面對危機和困難時的底氣、骨氣和傲氣所在。《長津湖》所煥發的精神偉力和底蘊價值,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心懷偉大使命、不負偉大人民、捍衛偉大祖國的愛國精神,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極寒天氣下,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時刻端着槍膛堅守在崗位,如若敵軍出現,就作戰到底,敵軍一直未曾出現,他們就始終釘在陣地上,即使最後被凍成了冰雕,手裏依然端着槍。是什麼讓他們能夠擁有如此鋼鐵般的意志?因爲他們心中裝着最摯愛的祖國,踐行着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的忠誠,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心中想着的只有國家利益。

讀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愛國之責”

愛國是一種本分,是一種職責。“位卑未敢忘憂國”,此爲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病起書懷》中的著名詩句,表達了他雖然地位卑微,但從未忘卻憂國憂民的責任。在電影《長津湖》中,敵軍飛機在新興里約1100高地扔下一顆標識彈,它不斷向外吐出濃濃的紅煙,幫助美軍飛機的投彈定位,導致無數志願軍戰士的生命被奪走,這時炮排排長雷公不顧個人安危,雙手抱起冒煙滾燙的標識彈,徑直朝着敵方陣地而去,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國。愛國從來不是空洞的口號,更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每一名選調生都要銘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凝聚力量、實幹擔當,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接續奮鬥、進取。

讀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之情”

愛國是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在電影《長津湖》中,有一個天不管、地不收的野小子伍萬里,因爲對哥哥的崇拜、因爲心中當兵的夢想,他跟在哥哥後面參了軍。從加入七連,到面對戰爭、面對考驗、面對生死,漸漸的成長爲一名合格的戰士,在發生蛻變的同時,他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當兵是爲了證明自己,但更是爲了保衛美麗的祖國。還有伍千里、餘從戎、楊根思等一大批青年志願軍戰士,他們都處於大好年華,卻在戰場上流血犧牲,因爲他們深知,當祖國遭受到凌辱,哪怕獻上自己的生命,也要拼搏到底。孫中山先生曾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麼樣愛國”。作爲黨和國家事業的“接班人”,選調生更要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轉化爲捨我其誰的報國之行,不負前人的犧牲與期盼,譜寫新時代的愛國奉獻之歌。

長津湖觀後感8

很多電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開始下滑,雖然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覺得這個第二部超過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歷史場面更宏大,但是它將極限的表達出志願軍戰士的頑強戰鬥意志,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有可能還會超越第一部。雖然電影的總時長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節奏不拖沓,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感覺很爽,結束的時候總覺意猶未盡。

“水門橋”顧名思義就是圍繞一座橋展開的戰鬥,戰爭很激烈也很讓人痛心,炸橋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避免不了會帶來人員傷亡,電影接近結尾的時候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異曲同工之妙。水門橋爲何如此關鍵?片中,水門橋是一座背靠懸崖的半懸空通道,這裏身兼發電廠、水壩等功能,還是美軍撤往興南港的通道。導演徐克曾在採訪裏解釋:“如果志願軍把這座橋炸掉,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車輛就會難以通過,志願軍就有時間趕上來。”

《水門橋》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爲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裏和下碣隅裏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又接到了更艱鉅的任務。他們面對裝備精良又佔據地理優勢的美軍,做出了巨大犧牲。電影以極其逼真的場景,以令人髮指的戰爭殘酷場面,帶着我們穿越了歷史的天空,來到這段令人髮指和感動及深思的戰場。影片中講述的是一段令我們窒息垂淚的歷史,令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從拍攝角度上看,無論是鏡頭語言還是調色,構圖都很恰到好處,看下來不會有電影畫面帶來的.頭暈的感覺。演員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鏡頭特寫的時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動作都太到位了,這部電影火,是很有沒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後,伍萬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鄉,虛擬的千里對萬里說道:“你不是說你一塊石頭能打三十下水漂嗎?”萬里解釋道:“那是撿到塊特別的石頭”,千里問道:“什麼是特別的石頭”,萬里哽咽住了。也許那塊特別的石頭是伍千里能帶着第七穿插連的弟兄們平安回來。但戰爭是殘酷的,哪有那麼多特別的石頭,我們能撿到的只有普通的石頭,革命的勝利不是靠運氣,而是實打實用他們血肉之軀拼搏出來的。

電影中除了伍萬里的成長線之外,其他志願軍戰士的羣像也被塑造得更加豐滿:連長伍千里能力強、能穩住大局;狙擊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譜;火力排排長餘從戎整天樂呵呵,時刻照顧伍萬里的安危;指導員梅生看上去書卷氣十足,但他實際上不僅戰術過硬,而且非常果敢。他們沒有主角光環,但他們各個都是主角。

走出電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榮景象,不由地感嘆道:“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萬家燈火,是他們在爲我們負重前行啊!”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應該更加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學習更多的本領去建設國家,爲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只有這樣,纔對得起那些爲國家,對得起爲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

長津湖觀後感9

很久沒寫影評了,失控玩家沒有給我驚喜,阿凡達換了4D版本也沒有新意。機器貓不溫不火,無法撿起兒時的記憶。而長津湖,這個從沒聽說過的地名,卻讓我在整整三個小時後無法忘卻,彷彿一直都在心裏。

這電影很奇怪,名字有湖但直到結束纔看到水,朝鮮土地上看不到朝鮮人,整部片子裏面幾乎沒有女人。看上去這部電影是男人講述男人的故事,很硬。一頓飯要有硬菜纔會記得住,一部電影如果三分之二都是講戰鬥,那也會讓人心潮澎湃。男人之間講的是什麼,愛國情,兄弟情,尊重,甚至來自於敵人的尊重。但每個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伍千里和伍萬里的老孃,指導員的老婆和女兒,就連雷排長這個老兵,也被千里戲謔的說要給他找個媳婦。有媳婦就有家,有小家就有大家,保家衛國才落到了實處。

失控玩家這電影沒有魂,只是講了一個NPC的故事,顯得太過遊戲化,不適合我王大叔那個時代的人。但長津湖電影有魂,這魂來自於真實的歷史人物(楊根思,邱少雲),也來自於演繹這段歷史的幾個老戲骨和一個小年輕。說實話老戲骨的名字我從來記不住,只是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舉手投足,我纔會把他們歸入老戲骨的行列,從不靠顏值去評價。而那個小年輕,卻讓這部電影有了新的意義,第一次看到朝鮮戰爭的故事可以從一個男孩的成長去訴說。

戰爭是殘酷的,不是一個男孩子可以想象的。一個連爲什麼只有100多號人,卻有500多個編號?昨天還在一起爬火車的親密戰友,今天就死在你身邊,生命無常,這是戰場上唯一確定的事情。在幾個月前看了另一部抗美援朝紀錄片1950年正青春,倖存者講述了他們當年20歲左右時候發生的事情,一個小北京說看到一個老戰士的腸子都出來了,收不回去。這是何等的驚駭,你讓四十多歲的我去面對,也會遮住眼睛不敢看。但是戰爭就是你死我亡的,近距離搏鬥,刀槍並用,爲了生就要捅死另一個生命,在那時,不要多想,你就做吧。但是,在那之後,請去多想想,怎麼能夠早日獲得和平。

死,是爲了生。雷排長的死,是爲了整個七連的生,而志願軍的犧牲,是爲了他們下一代不用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中。你問我,他們是不是勇敢的人,他們並不是。隔壁班的營長告訴萬里,沒有打不死的英雄。雷排長死的時候,要唱着家鄉沂蒙山的調子來獲得心靈的慰籍,臨死前還說了別把我留在這裏。但他們是最可愛的人,誰會把青春留在異國他鄉?而不是留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

當演職表向上滑起,放映廳的燈光重新打開,令我感動的是幾個老人被人攙扶着,還有一個坐上了輪椅。很久沒看到有老人坐輪椅進影院了,這三小時他們如果想上洗手間,該怎麼辦呢?我沒去多想,但我想到的是他們的青春歲月是在哪個時代,怎麼度過的?

抗美援朝的親歷者已經在90歲上下,漸漸老去。但他們的精神不會被忘記,因爲中華民族是有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