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1

今天在遠程研修中有幸聆聽了虞永平教授的《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的講座,虞教授講到課程的過程意識就是經驗意識,這是一種專業意識。回到過程中區,意味着通過探究、操作、體驗、交往、表達去感受和表現外部世界及自己的內心。過程意識的確立有利於教育質量的提升。過程意識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關。

虞教授認爲梳理科學的質量觀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衡量學前教育質量的三個緯度,即結構、過程和結果。

質量的取向,則應注重適宜性、規律性和有效性;注重教師結構,避免過於在意房舍的非功能性投入,尤其要避免小學化和成人化;注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尤其應該關注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良好的個性。虞永平教授通過視頻和圖片分享了多個案例:三個孩子玩一盒積木、班級裏的三本日曆、足球賽、一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等。通過這些案例,爲我們闡述了幼兒園課程設計的路徑要以一變多、以靜變動、人羣互變、無事生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是最核心的質量標誌。

經驗是由實踐而獲得的認知、體驗及能力。質檢經驗是由學習者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別人在實踐中獲得的,並以一定的方式告訴學習者。告訴的方式包括文字、口頭語言、照片集影像資料。其中,最抽象的是文字,其次是口頭語言,然後是照片及影像資料。因此,間接經驗是有層次的。幼兒主要是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的,端坐靜聽不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要儘可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和材料,讓幼兒與環境、同伴及教師開展多樣化的相互作用,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幼兒是在情境中、行動中學習的,幼兒的學習是爲了獲得新的經驗。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2

觀看了南師大博士生導師虞永平教授關於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專題報告,雖然,虞教授這次講座的主題是針對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但是仔細回味,我覺得其中的理念也同樣適合我們3―6歲的幼兒教育,讓大家受益良多。

講座中提出看待幼小兒童的眼光,必須具有以下三種眼光:一是專業的眼光,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態度的準備,這種準備是科學教育的起點。二是親情的眼光,要有慈愛、歡喜之情,有心靈的接近和契合,有一種真正的依戀。三是發現的眼光,只“看到”幼兒,那是常人的眼光,在幼兒的表現裏發現他的能力、渴望、需要,並以此作爲課程的根源。這對有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纔會具備這樣的眼光。

講座中又重點分析了看待兒童的三種不同的眼光:第一種是縮小的眼光,不能正確看待兒童的存在,無視兒童本身的價值,更看不到兒童的驚人和偉大之處。第二種是普通的眼光,知道兒童的存在,看到兒童的表現,但沒有在意兒童行爲的意義,看不到細節。第三種是放大的眼光,這是對兒童教育者的特殊要求,在意兒童的每一個細節,關注兒童的點點需要,爲他們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作爲老師一定要具有一雙“慧眼”,要善於讀懂孩子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眼神。他說:“腦子裏能浮現每個孩子的行動細節的老師,纔是好老師。”

觀看虞永平教授講座視頻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幼兒教師都要成爲教育的有心人。既要潛心研究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包括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課程的材料、內容是否適合幼兒,對幼兒具有吸引力。還要積極創設有益於孩子快樂成長的環境,包括了美觀實用的硬環境,更包括溫馨如家的軟環境。總之,只有真正愛孩子、愛幼教的老師,才能潛心於幼教,才能真正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3

昨天我們全體幼兒園老師在中心小學集體學習,我們觀看了虞永平老師的.講座,重點講了課程的過程意識就是經驗意識,這是一種專業意識。回到過程中區,意味着通過探究、操作、體驗、交往、表達去感受和表現外部世界及自己的內心。過程意識的確立有利於教育質量的提升。過程意識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關。

虞教授認爲梳理科學的質量觀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衡量學前教育質量的三個緯度,即結構、過程和結果。

虞永平教授分享了多個案例:孩子玩積木、班級裏的三本日曆、足球賽、環境創設等。通過這些案例,爲我們闡述了幼兒園課程設計的路徑要以一變多、以靜變動、人羣互變、無事生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是最核心的。

經驗是由實踐而獲得的認知、體驗及能力。質檢經驗是由學習者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別人在實踐中獲得的,並以一定的方式告訴學習者。告訴的方式包括文字、口頭語言、照片集影像資料。其中,最抽象的是文字,其次是口頭語言,然後是照片及影像資料。因此,間接經驗是有層次的。幼兒主要是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的,端坐靜聽不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要儘可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和材料,讓幼兒與環境、同伴及教師開展多樣化的相互作用,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幼兒是在情境中、行動中學習的,幼兒的學習是爲了獲得新的經驗。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錯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

虞永平教授的報告,讓老師們深深思考,“過程”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以及它對提升質量的長遠影響。希望我們的教師能做好每一次“過程”,一步一腳印!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4

每個暑假總有那麼一段時間,你看到的是老師們認真專注的姿態,你看到的是老師們積極熱烈的討論場景,你看到的是老師們用心伏案寫作的身影。老師們依然熱情飽滿、滿懷期待的開啓了遠程研修的學習交流。

8月15日,雖然是立秋以後的日子,但是天氣仍然俏皮的彰顯着三伏天的熱情,濟南市槐蔭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們一大早七點剛過便陸陸續續來到幼兒園,有條不紊的開啓了研修的第一天。老師們開啓電腦登錄學習頁面,再三確認自己的登錄狀態,老師們相互關心詢問以保證同事們都能第一時間成功登陸不錯過任何精彩的學習內容。

這樣緊湊順利的環節與老師們無私的付出息息相關,8月14日,老師們在研修正式開始的前一天全體來到幼兒園,進行班級班務的整理,讓大家有一個舒適的研修環境,並且對電腦進行了再三的調試與確認。前期槐蔭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的領導也爲老師們在研修學習中的職責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老師們各司其職,電腦專長的老師爲大家耐心調試電腦,經驗教師向新教師悉心介紹研修這一活動。老師們當天下午確認好一切準備就緒才離開幼兒園。

8月15日上午7:45老師們確認好電腦的正常使用情況,帶着飽滿的學習熱情來到幼兒園多媒體大廳,開始了集中的學習環節,過程中老師們對專家虞永平的關於《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的講座秉視傾聽,認真記錄,槐蔭區教育局學前科的張昭華科長前來關心慰問老師們的學習情況,並向老師們介紹了本次研修的意義,同時對老師們提出了希望。上午的集中學習結束後老師展開激烈討論,大家踊躍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多種看法與觀點碰撞,擦出更多思想火花。感謝研修平臺,在這裏不僅學到專家教授的經驗理論,更是讓老師們有一個思想上的碰撞,相信這樣的學習收穫是加倍的,有專家指引,有同行相伴,幼兒教育事業將會前程錦繡。

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觀後感5

虞教授認爲梳理科學的質量觀是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衡量學前教育質量的三個緯度,即結構、過程和結果。

質量的取向,則應注重適宜性、規律性和有效性;注重教師結構,避免過於在意房舍的非功能性投入,尤其要避免小學化和成人化;注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尤其應該關注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良好的個性。

虞永平教授分享了多個案例:三個孩子玩一盒積木、班級裏的三本日曆、足球賽、一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等。通過這些案例,爲我們闡述了幼兒園課程設計的路徑要以一變多、以靜變動、人羣互變、無事生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是最核心的質量標誌。

經驗是由實踐而獲得的認知、體驗及能力。質檢經驗是由學習者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的,間接經驗是別人在實踐中獲得的,並以一定的方式告訴學習者。告訴的方式包括文字、口頭語言、照片集影像資料。其中,最抽象的是文字,其次是口頭語言,然後是照片及影像資料。因此,間接經驗是有層次的。幼兒主要是通過直接經驗來學習的,端坐靜聽不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要儘可能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提供多樣化的環境和材料,讓幼兒與環境、同伴及教師開展多樣化的相互作用,在此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幼兒是在情境中、行動中學習的,幼兒的學習是爲了獲得新的經驗。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錯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虞永平教授的報告,讓在座的每一位教師都思考着,“過程”這兩個字的深刻含義,以及它對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的長遠影響。希望我們的教師能做好每一次“過程”,慢慢幫助幼兒發展,一步一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