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少年的你觀後感6篇

少年的你觀後感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少年的你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年的你觀後感6篇

少年的你觀後感1

看完《少年的你》這部電影,我心情特別沉重。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備戰高考之際,高中生胡小蝶、陳念等人在學校遭遇欺凌,面對學校、老師、同學的泠漠,家長的監護缺位,公權力機關的難介入,導致被欺凌者的無助,最終釀成了霸凌者意外摔死,而被欺凌者接受法律的懲罰的結局,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電影的開篇是從高中生胡小蝶的墜樓開始。面對小蝶的墜樓,學生們沒有任何的同情和悲傷,有的是圍在她的身邊拍照。

當魏萊把陳念推下樓梯的時候,沒有人將她扶起來,更沒有人站出來給其撐腰,大家只有一句近乎譏諷的“陳念,你還好吧?”

當陳唸的椅子上被潑上紅墨水的時候,衆人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更沒有人站出來替陳念道不平。

當陳唸的母親欠債不還的消息被曝光之後,同學們沒帶給她任何安慰,有的只是嘲笑。

而一直不願與人交往的陳念沒有和衆多同學一樣,她在小蝶被欺凌自殺後,她選擇利用法律武器維護小蝶,但公安機關因無證據而撤案,她報警的這一舉動,非但沒有告慰小蝶的亡靈,反倒使霸凌者將槍口對準了她。面對霸凌者的無數次傷害,爲了高考,她一開始選擇的是隱忍,當然她也有向媽媽間接的表達想要媽媽陪在她身邊,有向警官鄭義求助,但都沒有得到實際的幫助。唯獨13歲就被母親拋棄的小混混小北一直默默地守護她,在陳念因爲意外致魏萊摔死時,小北還自願爲陳念頂罪。這才讓陳念感受到一絲的溫暖。

影片中衆人的泠漠將羣體的無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著名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他的《烏合之衆》中說道:在羣體當中,任何情緒和行爲都具有感染性,這使得羣體中的個人都有很強的從衆心理,容易被人誤導。他們遊走於無意識的邊緣,容易受到暗示,就像被人催眠一樣。而暗示會通過傳染迅速進入他的大腦,讓他們做出一人獨處時不會做出來的事來。當然,在任何一個羣體中,好人是少數,壞人也是少數,大多數人只是不好不壞的人。正是由於大多數不好不壞的人容易受到羣體的影響,所以他們的存在,往往成了壞人的幫兇,也是壓死好人最後的一根稻草。

這就是爲什麼人都喜歡羣居,都希望自己有很多朋友,都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另類。因爲你一旦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被人孤立,被鄙視,被大多數人欺負和看不起。

那麼,爲了不被鄙視和被大多數欺負,我們就只能從衆一條路走嗎?答案是否定的。影片中陳念不想遊走在無意識的邊緣,做個泠漠的不好不壞的人,幸好她還有小北的保護,但現實中,不是每個被欺凌者都能遇到一個小北,他們又由誰來保護?

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家庭,和諧的家庭是孩子最強的後盾。有人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愛。因爲一旦父母都互相愛慕,那麼孩子就會感知到這個家是穩定的,是安全的。這樣他的內心也就有了強大的後盾,遇到事情也不會害怕,更不會形成懦弱的性格。如果父母隨時會有離開他的可能性,那麼他就會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他是一個隨時沒人要、沒人心疼的人,從而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缺乏安全感,變得懦弱、討好別人,自然也就成爲了被欺負的對象。看完這部電影的父母,都應該好好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面對校園欺凌,做家長的,首先要經常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作爲老師,要合理的調節同學之間的矛盾,不能成爲矛盾的催化劑。作爲被欺凌者,一次、兩次我們可以忍耐。但是,我們也要勇於同霸凌者作鬥爭,我們可以和對方拼體力,拼輿論,如果都拼不過的話,我們可以和對方拼法律。總之,我們要讓他們認識到:你並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人。

少年的你,風華正茂,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少年的你,也會有迷失、彷徨和不安。這是最美的年紀。成長的路上會遭遇挫折,前進的路會比較艱難,但你仍要堅信,勝利終將會到來。總之,我希望我們都能不忘初心,歸來時,仍是少年那美好的模樣。

少年的你觀後感2

今天去看了《少年的你》,理由是昨天看到一些影評說不錯。趕巧有個空餘時間就去看了一下。看看曾國祥導演的作品是不是那些評論裏說的那樣好。

先說結論,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無論是學生、父母、還是教師等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去看看,寫寫自己的感受。同時,我對曾國祥導演有更多的期待日後會很關注他的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校園欺凌事件。以周冬雨飾演的高三學生陳念爲主線開始講述她所受的欺凌,在這之前被欺凌的另外一個小姑娘胡小蝶跳樓自殺了。因爲陳念在胡小蝶求助下沒有給予幫助,她很內疚。也正是因爲這件事在碰到一個小混混(易烊千璽飾演)被打時主動報警結識了這個小混混劉北山。之後,陳念在被多次霸凌、嘲諷、排擠後求助一個警官無果,只能求助於小混混劉北山保護。在他倆共同生活的這段時間裏,相互瞭解、相互幫助、相互攙扶、互相情愫。劉北山爲了替陳念頂罪,幫她把後面的事情處理完並教陳念如何面對警方。之後,快到判刑的時候,陳念自首跟劉北山一起坐牢了。

主要故事包括第一個:陳念受到集體的排斥、霸凌、和嘲諷,除了陳念其他同學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那些霸凌者、嘲諷者、排擠者爲什麼會這樣做,同時也說明了那些少年的冷血和失去理智或者無理由的殘忍。

第二個故事:劇中有句臺詞:生活在陰溝,也要記得仰望星空。兩個少年,無依無靠,只能夠依靠他們自己,相互依靠相互攙扶走過成人的叢林。想要走出現在的生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三個故事:這兩個少年的愛情故事,一個爲愛自我犧牲的小混混。劉北山爲了幫陳念洗脫罪名自己抗下所有的罪。同時那段殺人的鏡頭也是拍的有點懸疑的感覺。

第四個故事:警察在沒有任何實在的物證下說服陳念去自首,挽救了這兩個少年。

一些思考如下:

家庭對少年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庭環境時刻影響着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狀況。請父母們除了工作以外,儘量多多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技巧,不要除了打罵和批評。應該在ta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並能夠幫助提供一些解決方案。強烈建議父母能夠幫助孩子一起成長。看這部電影時,我想到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孩子是成人的祖先”。單身家庭應該要比以前更加關注和關愛孩子,比普通孩子給予的關注和認可要更多一些。

對於學校,請不要把學校的升學率放在第一位,同時希望能夠真正切切的關心每一位同學的成長,關注他們是否每一天快樂。只有在健康的環境下才能孕育出心理健全的人才。衷心的希望學校能夠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能夠訓練或者教一教這些在校生父母如何去跟孩子溝通,如何能夠讓父母關注到孩子真正需要關注的地方而不只是成績和好大學。幫助他們更好的建立親密關係。

對於社會,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包容心。包容度更大一些,切實的去關心和關愛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即使那個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未來。每個人能夠盡到自己的責任。

對於少年,我衷心希望你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我建議你們多多能夠理解他人,去幫助他人。有問題能夠主動找長輩們、大哥哥大姐姐們、老師、警察等。希望你們從小就可以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主動結交一些知心的朋友,也要尋找一些能夠幫助你發泄不良情緒的途徑承受不了的要發泄出來。學會運用現代方法保護好自己。

那麼通過這個電影,我覺得未來在心理學這一類的專業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親密關係,解決好未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

最後這部電影很讚的地方是陳念去看監獄裏的劉北山,兩個人面對玻璃一段沒有話語的表演。周冬雨與易烊千璽的那段表演真的很精彩,開心、難過、惋惜、鼓勵、堅持、等待、愛憐、希望、痛苦、不捨等等一系列的情緒都在那段表演。你真的可以好好欣賞一下。

少年的你觀後感3

不多說廢話,先說優點,再說缺點。

第一:“臉部”

面部,是人類情緒最集中的地方,這部電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1.周冬雨給胡小蝶披上校服,回頭凝視正在拍照的學生,那個瞬間被一個手機屏幕定格,下一個鏡頭,“少年的你”四個字出現在屏幕上。

2.四字被羣毆,周冬雨被混混的手下抓住,讓二人親吻,面對面貼緊脣部,是二位主人公的初次相遇。

3.周冬雨沒有固定的住所,原因是她的母親被騙去做傳銷,她售賣的劣質產品,恰恰是“面膜”。

4.片中雖然不乏打架和欺凌的戲,但每一次受到的實質傷害都體現在面部,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讓男女主人公二人更加貼近,結尾審訊室裏的對視和玻璃裏的面部倒影是全片的高光時刻(但我並不清楚爲什麼這個時候還有一些女生在笑)。

第二,鏡頭(指前半段)

1.胡小蝶跳樓,周冬雨下樓時,鏡頭猛地一推,從全景變成特寫,再跟着周冬雨的腳步不斷後拉,我的視線一下就被調動,不由得坐直身體。

2.周冬雨給胡小蝶蓋上衣服之後,俯拍回眸特寫,接教學樓上學生紛紛拍攝視頻的仰拍鏡頭,個體和羣體的對抗和壓抑瞬間被展現。關於“人”和“建築”的空間呈現,在壓縮空間的逃跑戲中也有運用。

3.冷光座位上的紅墨水特寫 暖光(回憶)胡小蝶臉部特寫環繞鏡頭,手機屏幕周冬雨面部特寫 胡小蝶面部特寫很有意思。

4.女二號小團體的審訊戲,以太陽和雲層的空鏡頭作爲過渡鏡頭,之後審訊室內的打光是自下而上的光,審訊戲結束之後,有以太陽和雲層的空鏡頭作爲過渡鏡頭結尾,審訊室內的冷光和自然太陽暖光的對比很出色,非常厲害的情緒營造。

5.和警察老師的談話戲,以周冬雨背對幾個大人的鏡頭作爲開場。周冬雨雖然在前景,但她的部分卻是被虛化的,說明權力主體在後景的大人們身上,之後的幾個正反打鏡頭裏,周冬雨和“大人們”都沒有交集,唯一形成雙人鏡頭的是周冬雨和班主任同框,但即使是同框,班主任還是處於虛化狀態,說明周冬雨對他並未產生信任關係。

6.周冬雨和四字的關係遞進:從相遇的面對面正反打,到接觸的四字想侵入周冬雨畫框但並未成功,再到前後行進的同框虛化,到受傷後同牀的真正的two shot,雖然沒有用臺詞明說,但二人的關係確實是清楚地展現了出來。《忠奸人》裏德普和阿爾帕西諾的關係遞進的人物鏡頭和本片有些相似,但那部更高級。

第三,情緒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少年的你》,我可能會說“只有情緒,沒有人物”。這並不是在否認周冬雨和四字的表演,而是導演的意圖就是這樣。第一部分我說過本片一直在強調“面部”,其實還有一個部分,那就是“腳部”,“面部”是集中展現情緒,“腳部”則更多的是爲了調整情緒的節奏而出現。面部和腳部,一個是情緒的爆發點,一個基本上看不出明顯的情緒,二者的交叉配合,像音樂一般美妙。

優點說的差不多了(其實主要是我只能記得這麼多,不像有資源的電影可以隨時拉片),簡單說說缺點。

第一,前後兩部分割裂太大,前半段是優質電影,後半段淪爲三流懸疑片;第二,臺詞實在有夠噁心,我在金羊羣裏說“如果這部電影改成無臺詞默片,我一定會給五星”,這種抄襲東野圭吾的矯揉造作的十八流女頻網文臺詞讓我一陣陣反胃;第三,鋪設的主題太多太雜,結果哪一個都沒有真正弄好,有些可惜。

結語

作爲初中時代被欺凌過的肥宅,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的確有一些共鳴,也會突然出神,想起一些並不美好的回憶,但還好已經過去了。這種電影的出現無疑是很好很好的,但今天看電影的時候,滿場的歡笑和屏攝一下就把我拉進現實。是啊,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少年的你觀後感4

陸佳麗,一個來自貴州屋脊韭菜坪山的彝家農村女孩,陽光而略顯羞澀。品學兼優的她,與重病在身的奶奶相依爲命20xx年,臉上卻總掛着自信的微笑,明亮清澈的雙眼彷彿可以洗淨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孝心故事

20xx年,纔有兩歲的小佳麗,就承受人間最悲痛的苦難她還尚未認清爸爸的模樣,爸爸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將爸爸安葬好的第二天,妹妹就出生了。母親不堪生活的重負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由於生活的困苦,年老多病的的奶奶沒有能力撫養兄妹三人,忍痛把妹妹陸阿芳託付給姑媽家幫忙撫養。從此,奶奶帶着陸佳麗和比大佳麗4歲的哥哥陸佳龍相依爲命。

懂事的哥哥看到了家庭的困苦,初三畢業就輟學外出務工。從此,照顧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這個年僅14歲女孩柔弱的肩膀上。家中主要靠種地爲生,有時小佳麗也會擠出點時間上山挖草藥換一點微不足道的收入來貼補家用。她看見別人用馬來馱遊客上石林可以賺一些收入,於是每到週末,就向鄰居家借來馬鞍子,用自己家的馬馱遊客上石林遊玩。近兩公里的.山路,一次收入10元錢,但是佳麗覺得已經不錯了。

奶奶身體不好,長期勞作導致雙手變形、腰椎疼痛,稍微重一點的東西都拿不了。每個星期天,小佳麗都要給奶奶背水,把水缸背滿,準備一些生活必需品。小小年紀的她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着快樂的時光,卻把家庭的重擔放在自己柔弱的肩上上山背洋芋、背苞谷,在家背水、喂牲口,去地裏割草餵豬,都是她經常做的事情。週末晚上睡覺前,小佳麗還要爲生病的奶奶捶背,洗腳,儘自己所能爲奶奶減輕病痛的折磨。多年以來,面對生活的一切磨難,她沒有選擇放棄,總是跌倒了又爬起來繼續向前走。

在學校,佳麗同學對待學習認真刻苦,腳踏實地,每一次作業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老師。在她的不懈堅持下,她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成爲了班級的佼佼者。升入中學後,英語這門學科對於零起點的她來說學習壓力非常大,但是她堅持比別人早起,把上課學過的單詞和課文一遍又一遍的朗讀,直到自己滿意爲止。

她對待同學也是一個熱心人,遇到同學生病或有困難,她都會熱情的幫助別人。同學生病了,她比誰都着急,午飯不吃,書包不收拾,都要堅持把同學送到家裏。在讀小學時,從家到學校有1個小時的山路要走,她總是天不亮就起牀,放學了還要回家幫助奶奶做家務,家務忙完,已是夜深人靜,這時纔是她溫習做功課的時間。

在進入中學後,她更加陽光健康的生活學習着,在遇到不懂做的作業時,要麼和同學們共同探討,要麼就是不厭其煩地去請教老師。懂事的她捨不得花錢坐車,每個星期五下午回家星期天回學校都要走4個小時的山路。提起陸佳麗同學,左鄰右舍,老師和同學無不稱讚,都說是一個懂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雖然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但是小佳麗看上去還是那麼的陽光那麼的極積。當談到哥哥時,佳麗說:“我哥是爲了讓我好好讀書,減輕家庭負擔才選擇出去務工的,我很內疚也很無助,我只想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給哥哥買一個大大的房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談到奶奶時,小佳麗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想起奶奶,我就不會累,奶奶已經爲這個家庭操碎了心,落下了一身病,我將來一定要考衛校當醫生,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治好奶奶的病,讓奶奶多享受幾年好生活,讓像奶奶一樣的人都能健康生活”。

小佳麗用真實的行動、簡短而樸實的語言詮釋了一個彝家小女孩的人生觀,她是學校學生心目中的好同學;老師心裏的好學生,她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少年,她是貴州屋脊下在劣境中綻放的索瑪花。

少年的你觀後感5

《少年的你》是真正意義上正視校園霸凌的電影,相比之下…《悲逆流》什麼鬼(故事都講不好的)……

初高中校園環境封閉,自成一個生態圈,意味着外界的干擾:家長,老師,甚至法律法規在這裏都不是主導。因此看這部電影會對被霸凌的無力感感同身受,警察,班主任在這個過程中,最多就是簡單關懷和說一些隔靴搔癢的話,而讓被霸凌的局面稍微減緩的方式只有讓一個人像影子一樣隨時護衛在側。解決問題,越界是解決不好的,這個道理成年人都明白,但在孩子遇到問題之後,就固執的以爲自己成年人的力量可以乾脆利落的解決孩子們的“小事”,這是明顯的誤判,往往會加劇霸凌。看到陳念在下學路上被那羣女生爆揍,我想起多年前我被學姐和一些人尾隨咒罵的場景,那是我第一次對學校升起莫大的憎惡,陳念用超人般的意志力熬到了高考之後,而現實中因爲被霸凌而三觀一夜間轉變的孩子有太多,一個好學生可以因此迅速墮落,求助無門,“自救”成自己的對立面。初高中生霸凌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爲有多大的仇恨,僅僅是出於無聊,找樂子,因此在一個強勢者的帶動下,三五個毫無判斷力的烏合之衆外加其他沉默者,就可以擰成一股“巨大”的勢力向被霸凌者壓過來。

如同魏萊一樣,施暴者往往也有自己的精神障礙,出於博取關注,集中權力等目的再加上偏執的性格,對周圍的人進行精神控制,便輕而易舉的操縱起一股勢力,猶如校園裏的惡魔,觸角延伸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學生的事很複雜,成年人不會因爲經歷了成長的過程就格外會處理這些矛盾,甚至往往因爲覺得學生時代單純(後期自己回憶的濾鏡加重罷了)孩子的事不叫事兒,因此簡單粗暴的處理,加劇矛盾。用抽空人格的粗線條方式去質問活生生的靈魂(比如警察審訊期間的問話,實在令人無語,權當專業的談話方式吧……)實在是無趣至極,特殊的事件有特殊的內在機制,用共相審判個例,不會對之後有建設性影響(特別贊同今天邱老師說的一句話,真正有價值的意見是包容之後的判斷)。

人自有其特殊性,而多數人的確容易從衆,在一個固化的羣體中,高壓讓一羣人變成羊羣,那麼領頭羊的意見就格外有力,出現不服管教的個性者,這個羣體的“主流”自然會“關照”這個特殊的個體,然而,什麼是主流?這個羣體裏的主流去到另外的羣體裏,一定不是異類嗎?可惜我們一直呼籲大家有包容之心,這往往是對羣體說的話,而個體對於外界的聲音,吸收起來總是因人而異,或許包容對於狹隘的人來說,就是反了他的人性呢。人與人的悲歡從不能真正相通,就像電影裏,陳念他們在操場上百日宣誓,同樣正值韶華的小北只能在賭場和人打架;胡小蝶跳樓前陳念他們作爲沉默者也未能伸出援手,陳念被霸凌別人也不能感同身受,所以她那麼孤獨;甚至連令人反感(原諒我無法中性的評價)的魏萊都有自己的畏懼和苦痛。這部電影反映出太多問題,國家也頒佈了相應的法律條文,看各個學校大張旗鼓,也是下決心要保護學生,可惜,校園霸凌是針對個體的,是素日安靜潛在的鬼,不是與學校和社會硬剛的組織。

不是每個施暴者在接受普法教育後就能在內心設置底線,不是每個老師都有水準處理這種複雜的問題,不是每個受害者都知道如何處理好麻煩,甚至……可惜的是,我們看到這樣的問題,但一茬茬新的人,他們還是會輪迴同樣的問題,真正遏制是不可能的,解決辦法往往效果也不樂觀,還是會有孩子面對校園霸凌。我們能做什麼呢?是有進步的,畢竟現在睜開眼了不是嗎。哎,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一個小北,那些忍到最後豁出去的人在沉默中爆發,也或許有人另闢蹊徑“練就”了討好型人格,有的人銘記痛苦,有的人選擇忘卻。然而,真實不虛的過程騙不了人,於是肩負“自由”稀裏糊塗的走過了人生性格塑造過程中,一個關鍵的岔路口。

少年的你觀後感6

對不起,這聲對不起,是對之前嘲笑過別人的彌補,是對無所謂不在乎態度的痛心,是無能爲力的無奈。一句對不起其實是我看完電影最想說的一句話。這部電影看的很沉重,易烊千璽,周冬雨都是自帶話題的明星演員,他們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這部電影的高票房粉絲貢獻度很高,包括影院裏開始時候都會有贊顏值的聲音,但結束的時候影院卻格外安靜,我沉默了許久,這部電影我怕我沒有勇氣再看一次。

開始的我和大家一樣欣賞着顏值,一笑而過,甚至也覺得同學間的玩笑而已,真正開始讓我動容的是陳念開始被欺凌的時候。

陳念,一個平常看似最疏遠同學,最冷漠的女孩,卻是在她自殺後唯一願意靠近並給她蓋上衣服的人。但也是這個行爲讓她漸漸走上一條不歸路,結局雖然意外卻是一開始便註定的。小北的第一次出場就是一個典型的小混混,不務正業,是陳念闖進了他的生活。陳念在自己最親的母親面前也一直僞裝着堅強,不想讓母親擔心,她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個很獨立很堅強的女孩,這樣的她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後選擇了報警,這個我們都認爲很正確的選擇,包括我們現在的教育不也正是有事一定要報警,一定要第一時間找大人解決。報警之後事情也確實改善了,同學退學,班主任改換,但也就此不了了之。

鄭警官私人去找陳念,作爲朋友安慰着她,陳念之後被欺凌的緊要關頭第一個打給的就是他,要知道一個人在最危急關頭找的人,一定是自己最信任的。但結果呢,他忙審訊並沒有接到電話,當陳念躲過一劫再接起電話時,她卻說打錯了。現實中的我們不也是這樣嗎,當發生很難過的事情時,我們都會找自己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去訴說,但找尋無果之後到嘴邊的千言萬語也就成了簡簡單單的沒事兩個字,那一刻你不在,之後就什麼都變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陳念不再一味的依靠鄭警官,去找到了小北。這個時候的小北依然是痞痞的小混混,雖然對陳念有不一樣的感覺,但依然只是個熟悉點的陌生人。隨着之後同居,以及送陳念回家看到滿樓道的傳單時,小北對陳唸的感情已經不一樣了。在小北的護送下,陳念也沒有再遭到欺凌,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和諧。

當小北遭到意外被拎到派出所時,失去保護的陳念遭到了最嚴重的一次欺凌。失聯的小北着急的回到家看到那樣的陳念,整個人是崩潰的,是自責的。陳念攔住了報仇的他,哭了出來,這個時候的她是最放鬆的,在小北身邊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小北給陳念剃光頭的時候是哭着的,兩人的感情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個僱傭關係了。我還記得小北對陳念說: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哪有那麼多的壞孩子,不過都是可憐人罷了。他們倆都是一道光,照進了對方的生活裏,照亮了黑暗已久的心底。

陳念誤殺人之後,小北攬下了所有事。看似是少年的衝動,但我覺得這是兩人感情的必然結果,與年齡無關,超乎愛情。就算面對鄭警官的各種方法,兩人都堅定地守着內心的那個祕密。有段話一直讓我很難受“你爲什麼不報警,爲什麼不選擇相信大人”“誰能幫我”“你覺得只有自己能幫自己”,對於當時的她來說,能相信的只有小北,這是多悲傷的一個原因,小北拼盡一生去護着陳念。

當陳念和鄭警官釋然後去派出所看小北,小北剛進來的眼神是困惑也是一擔到底的堅決,但當鄭警官點頭示意後,他整個人都軟了,就好像一直被揪着的一個地方突然就安心了一樣,兩個人無言卻互相懂。“你太乾淨了”小北守護了陳念心裏的那份乾淨,陳念給了小北那份缺失的溫暖。“我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少年的他們明明是最應該被保護的對象,卻一直在保護着對方。“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可是我喜歡一個人,我想要給她最好的結局”“你只要往前走,我一直在你後面跟着”“只有你贏了,我纔不算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