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推薦】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推薦】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法國電影,故事情節雖不是跌宕起伏,但是也令人感動。

故事講述的是主人公馬修到一所學校擔任學監,這所學校中有着品行惡劣、調皮搗蛋的學生,冷酷的老師以及殘忍的校長。因爲學生的搗蛋,校長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管教這幫學生,結果只是適得其反。其中有一個叫貝比諾的孤兒,每週六都會在門口期待永不會來的父母一起回家。馬修看見這種情況,就想用自己的方法來改變。馬修還驚奇地發現這幫壞學生非常喜歡唱歌,於是他自發組織了一個合唱團,自己教他們唱歌。因爲熱愛,他們一點也不鬧騰,積極配合。漸漸的,學生們開始懂事。後來學校中着火了,而此時馬修帶着孩子們在山上玩耍,救了孩子們。而校長認爲是馬修的失職造成了大火,辭退了馬修。臨行前,孩子們唱起歌,飛出紙飛機,紙飛機上寫着每一位學生的寄語。同時,貝比諾揹着行李跟着馬修一起走了,這天是星期六。

校長是非常殘忍的,當學生犯了錯誤,他就以體罰禁閉的方式來處理。我覺得這樣只會增加他們逆反的心理,讓他們更加過分的調皮下去。雖然不能用體罰禁閉這種手段,但也不能不懲罰。有一位學生他扎破了麥神父,被馬修抓到,準備送給校長,可學生很害怕,於是馬修就罰他去照顧麥神父,我就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很好,既懲罰了該學生,也讓他彌補了自己的錯誤。馬修也是個非常寬容的人,調皮的學生幾次冒煩他,他能忍讓,一次一個學生向他潑墨水,他並沒有生氣、追究,我想即使是現在的老師對學生這種過分的行爲容忍,更不用說在當時的環境下。再來馬修發現了孩子們的興趣,一次次耐心的教育他們,並從這個突破口漸漸地改變了孩子們。就是馬修這種耐心、寬容與仁愛得到了孩子們的尊敬與喜愛,最後的送行就是最好的證明。之前,我特地介紹了貝比諾,最後他與馬修一起走,顯然是把馬修當做了父親。

因爲我自己想做一名老師,看了這部電影,我也收穫了很多。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這部影片是以倒述的形式播放,主要是講了馬修來到池塘之底的學校來做學監,發生的一些事情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

影片頭一過,看到馬修來到一個叫池塘之底的學校做學監,聽到這個學校的名字,就知道這個學校應該不是很好。當馬修進來從上一個學監瞭解到,裏面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比較難纏的,有問題的。當他走進來的第一天,學校爲了一些事情,沒有原則的,看到有學生被拿去體罰。校長哈森只顧自己的前途,殘酷地對孩子們施壓。學校內部的守則行動一反應,馬修非常的不理解。馬修與學生們在一起,並沒有覺得他們是那麼壞,且馬桑大叔他對孩子們有很好的寬容心,讓他深受感染,他相信通過自己能夠改變孩子。爲此他到校長那去提出三個要求,但校長並沒有答應。

他想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善現狀,他個子矮矮的,還是個禿頂,但是他是一位很好的音樂家,從此他自己創作音樂作品,孩子們這麼不開心,想用音樂來打動孩子們。對每個孩子逐一瞭解音樂天賦,發現每個孩子的缺點和優點,讓走音的郭邦當音樂架,讓佩皮諾做指揮,發現性格孤僻的莫杭治對音樂有不同尋常之處。對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帶領孩子成功的組織合唱團,有馬桑的幫助,並且得到了伯爵夫人的讚賞,同時與孩子們建立起了非常好的感情。

蒙丹對校長的不滿意,點火把學校燒掉。這一天馬修正好帶着孩子們到外面去郊遊,捉迷藏去了。爲此,校長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馬修身上,然後把他開除,。孩子們不捨得讓馬修走,他們用音樂符折起的飛機,寫上對馬修的祝福,用小手揮送馬修令人感動。然而最後校長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這部影片告訴我: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看我們怎麼去發現,怎麼去教育。老師要有寬大胸懷,每個孩子都需要愛,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在那所“地獄”學校,一羣憤世嫉俗的孩子脆弱的心被一點一點吞噬和摧毀。命運似乎對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他們大多數是孤兒或來自單親家庭。在普通學校裏,老師和學生都受到冷遇,被一個接一個地談論。他們不知道向誰傾訴他們的不滿。可恨的人必須有憐憫,他們的行爲在別人眼裏是非常可恨的,但他們可能只會用那些極端的方法來發泄他們的不滿。

這時,一位好老師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一位拯救了他們生命的導師,那個人就是馬修。他知道如何保護學生的自尊,他知道“錯誤懲罰”只會再次傷害那些孩子的心。儘管他的同事多次提醒他,孩子們是魔鬼,哈爾濱校長也多次向他證明“犯錯誤——懲罰”能讓孩子們聽話,馬修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的臉和靈魂。他用他的愛、他的關心、他的寬容和他的信任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的心靈,打開他們被藤蔓深深禁錮的純淨心靈。

當離開時,紙飛機在空中飛翔,向馬修告別。一雙小手在窗前揮舞着,向馬修揮着無限的感激之情,還有歌詞,組成了他們對馬修即將離開的關心和關心。

“犯錯誤——懲罰”似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它讓孩子們過着像死了一樣的監獄生活,沒有感情、溫暖、幸福和幸福。整個學校充滿了冷漠和黑暗。馬修的到來使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他帶着一顆揮之不去的心離開了,但他拯救了孩子們原本破碎的生命和冷漠的心。這也是他作爲導師和老師最大的收穫和滿足。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一個好老師並不容易。

在電影的結尾,佩皮諾和馬修一起離開了,那天正好是星期六。有一次,佩皮諾每週六都會站在門口等他的父親,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了,但他仍然堅持着。我認爲佩皮諾一直在等待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一個像父親一樣愛他的人。他等着,那個人是馬修。

整部電影緊密相連,微小的細節更加感人。這部電影充分展現了人性、人情、人生和人心。

那些憤世嫉俗的孩子也開始了他們獨特而精彩的生活。儘管馬修先生去世了,但記憶只屬於他和他的學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春天應該是一個充滿盎然生機的季節,可教育院裏的孩子被高聳的院牆鎖住了他們應有笑臉。教育院,實則爲一座禁錮心靈的牢籠,而在這牢籠中孩子們失去了原本的童真換來的卻是頑劣調皮。馬修老師的到來使他們迎來了春天。

本片中馬修老師是一個沒有多少名氣,性格溫和善良的音樂家,當他初入“牢籠”時,因迫於無奈而體罰學生,但他並沒有在這種環境下變得麻木不仁,反而想幫助這些孩子走上正路。

莫翰奇,一個年近十歲的男孩,只有一位美麗的單身母親,由於受周圍人影響而疏離母親,性格變得越發孤僻,再加上環境的影響,他變成了一個問題男孩,打架、惡作劇、滋生事端。校長的排擠,老師的厭惡,自己更加墮落。但上帝卻毫不吝嗇地賦予他天籟般的嗓音。當然他自己也沒有料到,若是馬修老師沒有出現,他的才能也不會被髮掘,可能終生埋沒,一生碌碌無爲。馬修的出現,伯樂的賞識,才能讓千里馬的才能發揮到極致。遇到良師,莫翰奇也終於發現自己對音樂的迷戀和癡愛。馬修恰好利用這一點一步步的突破他的心理防線,在孩子們的激勵下,他組成了一支合唱軒,但由於校長的壓迫,不得不輸給強權勢力。馬修敢於與惡勢力對抗,儘管最終失敗了,但他讓孩子們學會了反抗,不再墮落,他釋放了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也讓他們懂得了友好對人。

馬修打開的不僅僅是一扇鐵門,打開的卻是孩子們禁錮了已久的心,他雖是一們不知名的音樂家,但他卻是一位懂得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教育家。他以一位長者的角度對待和關心呵護他們。莫翰奇,貝比諾,孟丹等教育院裏的孩子們在他的帶領下,也有一定改變。每個人都有天分,任何人都是天才,只要對自己有信心,才幹終將被髮掘。世界上缺的不是伯樂,而是千里馬。因此不論人生有何逆境,都要敞開心扉,不要把自己鎖在小小的世界裏。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讓我深感啓發。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在四十八年前,馬修道義所學校擔任學監,這是一所被稱爲“池塘之底”的學校,學校裏有一羣調皮搗蛋的孩子和冷酷無情殘忍霸道的校長和老師。

他剛到時就發現了一位孩子ー貝比落,貝比若是一位孤兒。而他的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但他一直堅信自己的父母會在星期六接他回家。

馬修想要改變這些孩子的命運從而建立了合唱團。還發現了一個有極大天賦的孩子ー莫朗奇,他有着驚人般的嗓音,馬修看中了他讓他在合唱團中擔任獨唱。這讓莫朗奇異常的高興。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馬修也在這一羣孩子中獲得了他們的尊敬與愛戴。

但好運不長,最後被開除了,但是卻在她快要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曾經調皮搗蛋無惡不作的那些孩子們近向他扔起了紙飛機,紙飛機上寫着的全是他們對馬修的看法與深情的告別,當我看到這時我竟哭了起來。

在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好人,有一顆鮮豔的新,比如說校長因爲受制於這學校的制度和學生們的行爲的影響變得常常虐待學生,但在馬修的勸解下,他還嘗試着摺紙飛機,還有一次被學生們用頭擊中了頭部,但並沒有前去責怪和打罵,而是和他們一起去踢球,校長也變得善良了起來,但還是太專注於名利,最後被開除。

馬修他是一名普通的學監,他並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有顯赫的身份和地位,也沒有創造什麼教育理論,但他卻是一位偉大的老師。

在孩子們的心中,他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但就是這樣的普通人教會了他們一切改變了一切。

馬修老師可以容忍他們的一切處,也可以相信他們信賴他們,給他們一個可以改過自新證明自己的機會。

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應該多包容,多觀察多瞭解。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平凡、簡樸而又清新的影片,讓無數的學者爲之而感動。我也深深的被感動着,反思着,感悟着。

在這部電影中,馬修老師的教育理念有很多這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第一,老師應該尊重學生,抱着人人平等的心態實施教育。在師範學校學習時,我們被告知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在崗位上工作時,我時常告訴自己要對學生平等對待。但是在實際中,這樣的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不知覺的就會把自己和學生放在不一樣的高度。影片中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貝比諾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着對學生的尊重,讓我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係,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這一幕告訴我們平等的教育是體現在教學和生活中每一個細節中的。第二,要用愛來包容暴力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熱愛學生、關愛學生,這不僅是師德對老師的要求,也是教學中解決問題的法寶。馬修老師在接受校長任務時所提出的三個要求:不體罰學生;讓我來處罰犯事的學生;不透露他們的名字;也無一不體現了他對幼小心靈人性的關懷。他是在用愛來感化這幫所謂“無法救藥”的問題少年。他用愛找回了一羣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爲他們指引了方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以馬修爲榜樣用愛心鑄就學生的自信心。

相反的,在影片中和馬修老師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也讓我印象深刻。“犯錯,懲罰”是裏面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也是其他老師對剛來學校的馬修老師的告誡。犯了錯固然要懲罰,但懲罰不能是體罰,不能是暴力相向,更不能是對學生的侮辱。體罰,暴力的教育方法只能使學生離來老師越來越遠,甚至使學生誤入歧途,走向極端。影片裏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極端的方式來回贈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在我們的生活,多少暴力教育導致的悲劇給了我們血淋淋的教訓。我們應該遠離這樣失敗的教育,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去得到學生的認可。

《放牛班的春天》結束了,但我們的教育還沒有結束,馬修式的教育還在影響着我們。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7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誠哉斯言,好的教育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對靈魂的喚醒、對精神的塑造!

對於“放牛班”的孩子們來說,馬修給予了作爲老師全部的愛,他猶如牧師一般,引領孩子們走向光明。由此可見,教育,要從愛開始。

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好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君知否?張玉滾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五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裏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君知否?格桑德吉十二年在極危險的.道路上頻繁往返。爲了孩子們不停課,別村缺老師時她不顧六個月身孕毅然上路。在她的努力下,孩子們都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

扁擔窄窄,道路險險,是愛讓孩子們成長。他們像馬修一樣用愛去喚醒、感染學生,春風十里,桃香李豔。

夢隨風萬里,一池浮萍碎。好的教育,是引領孩子向上的動力。

汝可知?支月英在只有十九歲的年紀,獨自一人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當教師,三十六年始終堅守在偏遠山區,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兩代人。汝可知?王丹霞是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烹飪專業教師,“讓每個學生樹立自信”是她的追求,她經常教育學生說:“上帝爲我們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爲我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上職業學校同樣有廣闊的前景。”

其實,真正的教育並不只是一味地教授課本知識,而是要像馬修老師一樣,正確引導,因材施教,使之走向成功的彼岸。

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着春天的絢麗多彩。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孩子,也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沒有比愛更好的教育方法了。“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裏的“心”是對學生的關心、對教育的愛心。讓我們永遠記住:教育,從愛開始!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

在那個如“地獄”般的學校中,一羣玩世不恭的孩子的脆弱心靈被一點點吞沒,一點點毀滅。命運似乎和他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他們大多是孤兒或來自單親家庭,在普通學校中,受盡師生的冷眼相待和議論紛紛,他們不知該向何人傾訴心中的委屈。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們的行爲在他人眼中很可惡,但他們或許只能用那些偏激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吧。

此刻,他們的人生中出現了一位良師,一位拯救他們一生的學監,那個人便是馬修。他懂得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他深知,“犯錯處罰”只會讓那些孩子的心再次受到傷害。雖然同事多次提醒他那些孩子是惡魔,校長哈彬也多次向他證明“犯錯處罰”可以讓孩子乖乖聽話,但馬修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的面孔,天使的心靈,他用他的愛,用他的細心,用他的寬容,用他的信任,一步步通往學生心門,打開他們被藤蔓所深深禁錮的那顆純粹的心靈。

離別時,那一隻只紙飛機在空中飛揚,訴說着對馬修的告別和不捨,那一雙雙在窗口揮舞的小手,揮動着他們對馬修的無限感激,那一句句歌詞,譜寫着他們對馬修學監即將離開的不捨和牽掛。

“犯錯處罰”,看似是有效的辦法,卻讓孩子們像行屍走肉一般過着似監獄的生活,沒有感情,沒有溫暖,沒有快樂,沒有幸福,整座學校充滿着冷漠和黑暗。馬修的到來讓一切發生了巨大轉變。他離開時雖心懷不捨,但拯救了孩子們原本破碎的人生和冷漠的心靈,這也是他作爲學監、作爲老師,最大的收穫和滿足了吧。

一生中遇到一位良師,實屬不易。

電影的結尾,佩皮諾和馬修一同離開了,而那天,正巧是星期六。曾經,佩皮諾每週六都會站在大門口等待父親,明知父親已故,卻仍苦苦堅守。我想,佩皮諾一直等待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一位如父親般疼愛他的人。他等到了,而那個人便是馬修。

整部電影環環相扣,微小的細節更是打動人心。人性、人情、人生、人心都在這部電影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那些玩世不恭的孩子也展開了他們獨特、精彩的人生。馬修先生雖然去世了,但那份回憶,只屬於他和學生們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9

最近看了一部法國電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

此片主要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克萊芒·馬修因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爲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爲這裏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克萊芒·馬修想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這班問題少年,他開始教學生們唱歌時,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着令人頭疼性格的莫翰奇出來搗亂,諄諄善誘的馬修老師把莫翰奇的音樂天賦發掘了出來。使他成爲世界著名指揮家。

其中馬修老師給我的印象最深。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用動人的音韻教會他們成長,用愛的真諦去感動他們內心的純潔更令我震撼。

有些人每天都在抱怨,說自己不幸。我們能看見世界,我們比世界上所有的盲人幸運;我們能聽得見聲音,我們比世界上所有的聾人幸運;我們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我們比世界上所有的啞巴幸運;我們有一雙健全的胳膊一雙健全的腿,我們比世界上所有的殘疾人幸運;我們每天都有足夠的食物和足夠的水,我們比世界上所有貧困地區的人幸運。就以上來看,我們又有什麼可抱怨的,我們已經比世界上2∕3的人幸運了。爲什麼我們不能以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呢?

上帝問一個小孩,“你認爲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是哪一時期?”小孩回答,“中年,我現在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媽媽每天都有時間看電視。”上帝又問一箇中年人,“你認爲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是哪一時期?”中年人回答說,“老年,我每天都要爲了全家努力工作,老年人可以樂享天倫。”上帝又問一個老年人,“你認爲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是哪一時期?”老年人說,“孩童時期,我現在腿腳不靈活了,沒有活力,而孩子們能自由自在的奔跑,玩耍。”上帝嘆了口氣,“爲什麼沒有人覺得現在的時刻最幸福呢?”

其實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同樣也是幸運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

“行動!反應!”在池塘之底無論是孩子還是老師都已經對這兩個詞建立了聯結,這兩個詞語似乎是真理般的被秉行,只要有行動就必定會有懲罰,而且是非常嚴厲非常殘酷的,至少對這些未成年且有“問題”的孩子們來說。

影片中最可怕的懲罰莫過於關禁閉在層層枷鎖的暗室,對於長期寄宿在學校的孩子來說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這個懲罰完全加劇了孩子對於安全感的需要,另外生活條件的簡陋,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以及體罰的壓制等等這些錯誤的方法使得輔育院的孩子們與正常孩子的思維成長越來越遠,並且讓他們越來越難相信別人,就像莫高奇那樣將自己僞裝起來,直到最後才讓馬修老師從他的眼中看到了他真實情感的些許表露,有感激又得到寬恕後的快樂。看這部電影使我不得不想到人格因素對學習的影響,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概念的形成了。自我概念就是個人主體自我對客體自我的看法。

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存在的認識以及對個體身體、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認識。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表現在行爲上。我認爲影片中的孩子們自我概念顯然出現了一些偏差。被送往輔育院這個地方似乎已經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很差的,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基本上都是消極的負面的,這種心態即自卑。這種自卑的心態在校長通過各種懲罰導致的強化作用下猶如受到雨露滋潤的小草,瘋狂的成長。當長勢勢不可擋時孩子們就開始有些“破罐子破摔”了,他們不努力學習,惡作劇,偷東西。馬修老師的出現讓這裏以及這裏的孩子發生了改變。他所作的一切並沒有強化孩子們不好的行爲,而是用歌唱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用自己的懲罰方式“包庇”做錯事的孩子從而與他們建立信任保護他們的自尊。當孩子們慢慢發現原來自己也有優秀的部分,原來學校裏還有相信他們真正愛護他們的老師時,他們的自我認識發生了改變,對自己的評價也會得到提高,這樣才使得孩子們逐漸走向正軌,他們自我概念改變會影響到學習成績以及對這個社會的以至於整個世界的認識。我想,他們最後一定會稱爲夢想中的牛仔、消防員、熱氣球駕駛員、馴虎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1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展示西方教育的不一樣的課堂電影,折射出了西方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對問題學生給與更多的關愛,不拋棄不放棄,並積極的進行引導,着力正面的教育,有耐人尋味的一面。

電影以不緊不慢的節奏講述一個才華橫溢、卻其貌不揚的音樂家馬修,在“池塘之底”問題少年教養院代課的故事,他用音樂感化問題學生,耐心的培育學生,讓學生重拾信心,其中的一位學生最終成爲世界著名的指揮大師。

影片中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對待難纏的問題兒童的教育方式不同。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問題少年,司空見慣的體罰,學生被禁閉的最長時間爲至少15天,由此學生極度叛逆,甚至可以火燒學校和校長的勳章。而馬修老師體諒學生,爲了使傷害校工的學生免於被關禁閉,他“包庇”了犯事的學生,並把它作爲教育的契機,他冷靜、耐心地找學生談話,瞭解作案動機,讓學生在內疚中悔悟,把簡直是不可饒恕的錯誤轉變成教育學生的工具。

馬修真正爲學生着想,深度信任學生,用寬容的心態去接納學生,尊重學生,認同學生的自身價值。同時也得到了學生的迴響,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但是寬容並不等於放縱,是把愛融入到教育的智慧和技巧中去,抓住教育的恰當時機,爲孩子做出引導。當學生犯規的時候,他私下處理,不包庇學生,也不讓學生丟了面子,必要的時候,他也會表現出強硬的一面,不放任學生的不良行爲和思想,最終得到了學生和其他代課老師的肯定。

誠然,《放牛的春天》讓本來是所謂的“無可救藥”的學生,最後變得很可愛很努力。體現了國外教育的開放性與包容性,真正的開發了學生的潛能和拓展了心智的發展,挖掘學生的優點天賦和才能,教師應該將以愛爲原動力,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和尊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各展所長,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成爲有思想、有責任心的社會棟樑。

教育不是錘的打擊,而是以愛似流水般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2

今日我觀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名爲《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樣的教師克來蒙馬修帶給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來蒙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因爲當時所處的年代,他不能發揮自我的才華,只好去當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教師。可是,他的日子並不好過,那裏的學生調皮搗蛋,都是一些“問題學生”。聰明的克來蒙馬修並沒有像校長、其他教師那樣利用懲罰來管理學生。因爲他深深明白,這樣是不行的。於是,他用音樂來管理班上的學生,令班上的學生全都回心轉意,露出了自我的本來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這位教師的行動折服,心中暗想:“因爲他獨特的教學方式,並不使用懲罰和獎勵,而是利用音樂去鼓勵學生自我做好一切。所以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學生們在他臨走時都很懷念他。”就這樣,這位教師用音樂的力量,讓這些“壞孩子”都變成了聽話優秀的孩子們。茫茫人海中,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好教師,真是這羣孩子的幸運。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教師。我們班敬愛的孔教師就是這樣一位好教師,她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輕輕一拍,就能夠讓某個不專心聽講的同學立刻服服帖帖,專心聽課。這是因爲孔教師對我們十分溫柔,她平時都是笑容滿面,對每一位學生都十分關心。

且說前一段時間,我們班正在上語文課。突然,班上的一位學生摸着腦袋,樣貌顯得很痛苦,這些細小的舉動被孔教師發現了。孔教師急急忙忙趕過來關切地問道:“你怎樣了?”那位同學摸着腦袋說:“我好熱啊。”孔教師立馬摸了摸這名學生的頭,當即斷定這位同學發燒了,於是趕緊帶到辦公室讓他喝熱水,還立刻打電話給同學的家長,讓同學趕緊回去看病。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孔教師用她的關心換取了我們每名學生的信任和敬佩。孔教師從一年級就開始教我們,今年我們都成爲六年級的學生了,我們就像花草一樣在孔教師這位溫柔的園丁手下茁壯成長。

我們的孔教師就像影片中的克萊蒙馬修一樣,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好教師,他們用心付出成就了我們的茁壯成長。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3

當又一次細細品味了這部影片後,我深深爲其中馬修老師崇高的教育境界所感動。生活失落的馬修老師應聘到了一所問題學生的學校“池塘之底”,他沒有像校長那樣殘忍的對待學生。他對學生懷着一份深深的寬容之心,當孩子犯錯時,他善意的替學生隱瞞,是爲了讓學生免受體罰。更爲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音樂讓學生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孩子一個個有了自己理想的翅膀,他們有了生機和活力。其中馬修老師最成功的學生是一個叫莫杭治的學生。莫杭治在大家的心目中是個有着天使臉蛋的惡魔,但是馬修用音樂點燃了他的人生理想,他的潛能被充分挖掘了出來,在一次展演中,馬修老師在莫杭治的眼中看到了莫杭治的自豪、被諒解後的快樂和感激。馬修老師指引莫杭治走上了音樂之路並且獲得了巨大成功。當一個偷竊鉅款的學生郭邦說出要買一個熱氣球的時候,馬修老師沒有嘲笑他,只是悄悄地隱瞞了真相,最後他被校長解僱了。他沒有後悔,當孩子們爲他送行時,他感覺到“每寸肌膚都透出了喜悅和樂觀”。

作爲一名教師,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個體,有着自己的個性。他們有時逆反、有時犯錯;有時他們會不做作業不聽課,違反校紀校規。個別頑劣的學生會讓教師深切感到自己教育的無助感和挫敗感。作爲教師,我們不應該因此而奚落或者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教師在教育中要象馬修一樣用愛心和耐心對待學生,不挖苦和諷刺學生,用一顆寬容之心去感化學生。有時寬容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他能引發學生愧疚感,進而引發學生的自我教育。當然僅僅有一顆寬容之心還是不夠的,教師有責任找到合適的途徑去引領學生成長。馬修老師是用自己擅長且喜愛的音樂,而我們呢?那應該是能夠喚起學生生命氣息的,或許是生活中的某一個事件、某一個故事、某一個人。作爲一名教師,應該象馬修一樣,教師不應該有功利性,而要用自己的寬容、愛心和教育藝術去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這樣,師生間就能演奏出人世間最美妙的樂章。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4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釘釘,集體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觀影后,影片中的很多情節還在腦中徘徊,結合自己的教育路程,談談自己的一點感想。

一、教育要有寬容之心

影片中兩種教育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是校長的那種暴力行動派,二是馬修的寬容人性派。校長的暴力致使蒙丹的劣行越來越惡劣,忽視他人的生命,到達殺人放火的地步,他無疑是一個教育失敗的例子。影片中的校長也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一類教師,他們追求名利,不把學生當成和自己等同的人來尊重,不把他們當成自己孩子般來愛護,因此,這種教師註定一敗塗地。而面對孩子們一次次的惡作劇,馬修老師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接納他們,正是這種寬容,他收到了孩子們獨特的愛。在被校長解僱時,害怕被關禁閉而不敢出來送行的孩子們在窗口揮動着小手,帶着祝福的紙飛機從窗口不斷地飛出來,宛若花兒朵朵,而那個在二戰中失去父母的小不點皮比諾,在馬修即將踏上離開的巴車時,跟着來了,乞求馬修老師帶他一起走,最終,出人意料地,馬修果真帶他走了。

二、教育要抓準時機

影片中,馬修爲了使傷害校工的學生免於被關禁閉,他“包庇”了他,並把它作爲教育的契機,讓他去醫務室服侍校工直到他痊癒,讓這位孩子在內疚中悔悟。同樣,馬修把孩子們不可饒恕的錯誤當作了教育的資源。在合唱團表演的那一刻,那個最具有音樂天賦的男孩皮埃爾,因爲過錯被晾在一邊,心情沮喪,神情顯得格外落寞。馬修看穿了孩子的心,抓準時機,在第一段音樂結束時,突然轉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驚訝,更是驚喜,而後帶着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回想自己的教育生涯,我該慶幸,我的孩子們都很健康,很可愛,很聰明。做爲老師,固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孩子。既然我不會像馬修那樣偉大,但我可以紮紮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欣賞,相信我也會有屬於我的教育精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5

《放牛班的春天》是由Christophe Barratier導演的電影。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着這本當年音樂啓蒙老師克萊門特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着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最終成爲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名爲“池塘畔底輔育院”。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爲這裏的學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頑皮的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裏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閒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封閉的心靈。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老師們的不易,回想從小到大,教過我的老師無數,每個老師都是悉心教導我們這些頑皮、天真的孩子,可是,至今我們記得的老師還有幾個呢寥寥可數吧,也許映像深刻一點的就是我們的初中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也一樣,對初中三年的班主任記憶猶新,三年來,她一直悉心教導我們,不管是書本知識還是爲人處事,我從初中班主任身上學會了很多,當然,也有抱怨過,當初的自己太單純,還不懂太多的人情世故,犯過錯,班主任責怪過,教導過,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對於班主任的教導我應該是感謝的態度的,如果不是班主任的教導,我也許會犯更多、更大的錯,也感謝班主任一直的信任,知道畢業爲之,也是對我充滿了期待,老師們真的很辛苦……

但願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