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神七問天》觀後感大綱

《神七問天》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神七問天》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神七問天》觀後感

《神七問天》觀後感1

心比天高,這是比喻一個人志向高遠的意思。但是,天到底有多高?這是誰也無法回答的問題。天有多高,這是一個宇宙學問題,宇宙無邊無際,這天也是高不可測。

自古以來,從我們的遠祖就開始探索天的問題,一直就夢想能飛到天上去,去看看月亮什麼樣子,去看看星星是怎麼回事兒。但是,這始終是個夢想,飛到天上去,只能在神話傳說中看到。

然而,人類只要有夢想,終究會有實現的那一天。

大約五十多年前,人類終於開始向天空飛去。雖然飛機已經誕生了百年,但飛機始終無法擺脫地球引力,無法讓我們探索其它星體。而火箭的誕生,終於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隨着前蘇聯加加林第一個飛出大氣層,人類開始了星際探索。美國宇航員已經登陸月球,火星上也着陸了人類製造的探測器,範文寫作宇宙空間雖然深邃,但已經阻擋不住我們人類向深邃宇宙的挺進步伐。

從神五楊利偉衝出大氣層,到這次神七的太空行走,我們中國,已經在航天技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相信這兩天大家都會端坐在電視機前,熱切關注着我們中國的太空人,爲我們中國的太空人祈禱祝福。

神七的上天,就是想問問蒼天,你到底還想封鎖我們多久,就是想探明這天到底能有多高。不管天有多高,宇宙多麼深邃,人類早晚有一天會把天搞得明明白白。不管這天有沒有邊際,人類都要向深邃的宇宙飛去,一定要把天戳出一個大窟窿,讓天不再神祕。

《神七問天》觀後感2

當“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劃出一道向上攀升的銀線、刺穿雲層直衝無盡的墨色蒼穹時,中國的太空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中國宇航員將展開首次繫留式出艙行走活動,爲中國航天史寫下重要一頁,併爲實現建立太空空間站乃至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宏偉計劃奠定更爲堅實的基礎。

當視線就此移向純淨星空,我們總會不由得想起在浩渺宇宙裏、似塵繁星中作爲家園的這個藍色星球,想到中國文化中自古以來便與“天”所結下的不解之緣: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和空間國際博物館裏掛着的一塊牌子提醒着我們,中國人對飛天的嚮往絕不僅僅止於神話與想象:“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月球背面東方海附近的一座名爲“萬戶”的環形山,更可以說是爲這位古代的中國人、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推力升空飛行的先驅者樹起的紀念碑。

這一次,我們是在用自己的力量邁開腳步走向太空。從飛船的船艙中走出來,在萬籟俱寂的太空中感受神祕與奇妙、勇氣與未知,用那短短的時間與距離丈量科學技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作爲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宇宙飛行技術的國家,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無疑既考驗着中國的宇宙空間技術、生物技術、通訊技術、國防科技、電子與信息科技、原材料技術與製造工藝等領域的總體水平,又能大大推動上述領域的發展。而它在振奮民族精神和宣示國家綜合科技能力等方面的價值,更是無可估量。

這一次,我們又是站在全人類空間技術的高度上漫步九天。1965年,蘇聯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已經獨自完成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1969年,美國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更是在月球上說出了那句名言:“這只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正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接受採訪中所說:“這凝聚了人類的共同智慧,我的背後是整個人類社會、整個地球爲我作支撐。”當我們爲中國人能翱翔天際、凌空漫步而歡欣鼓舞時,也理應對這些航天先驅們給予同樣的致敬與尊崇,更理應對發達國家的領先太空技術抱持着謙虛與開放的心態。在這一刻,太空是屬於我們全人類的。

這一次,我們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足跡中增添了中國人一串新的堅實腳印,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路人與我們同行。當太空的探索已成爲全人類的願望時,我們清醒地看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太空競賽不應再次發生。冷戰已經結束,全球化、開放性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正如有關官員所一再強調的那樣,自從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取得成功以來,中國在航天和空間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爲國際航天領域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其航天的發展必然始終堅持獨立自主,有所爲、有所不爲的原則,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則,不搞太空競賽。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努力堅持與踐行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裏的莊嚴承諾,“從本國國情出發,繼續推進航天事業的發展,爲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並在平等互利、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增進和加強空間領域的國際合作。我們欣喜地看到,就在不久以前,中美兩國恢復了太空合作談判,目標是“創建一個長期、穩定的太空合作機制”,中國國家航天局與美國宇航局還同意組建空間和地球科技工作組,爲長期合作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礎。

這一次,當我們在無垠太空中俯瞰塵世、睥睨衆生時,也要關注腳下這片古老而全新的土地。除了載人航天事業外,我國航天還要開展月球探測、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四大航天科技工程。這需要的是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強國,是一代有理想、有文化的中國人,是一個奉公廉潔、勤政高效、目光遠大、敢於擔當的政府。這些任務和使命,任重而道遠。

1961年4月12日,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完成了人類首次圍繞地球飛行的壯舉。當加加林說出“讓我們出發!”這幾個簡單卻激動人心的字時,載人航天時代開始了。今天,屬於我們的全新徵途也將開始。

中國人向太空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