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伊麗莎白觀後感

伊麗莎白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對於伊麗莎白,後世的歷史學家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衆說紛紜。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伊麗莎白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伊麗莎白觀後感

伊麗莎白觀後感一

她,是一個一個不平凡的女人,因爲她是一位不平凡的女王。她是一個開明的君主,她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她是一個了不起的君主。在她的帶領下,英格蘭和愛爾蘭逐漸走向強大,逐漸邁向現代工業。她爲英格蘭和愛爾蘭這個小島國稱霸世界一時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她,就是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不平凡的經歷造就了一個不平凡的女王。生於王室的伊麗莎白一世雖然看起來很風光,但是她確被新教會認爲是私生女。不平凡的童年經歷使她不平凡。在良好的教育下,童年的伊麗莎白學到很多,使她成長起來。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聰明很具有政治頭腦的女王。在她統治初期,她既鼓勵英格蘭人在海上進行貿易,搶奪當時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海上生意,但有不得罪西班牙國王。這是非產明智的舉措。這是兩面派做法,但對當時的英格蘭是很有利的舉措,所以她是一個聰明、具有很強政治頭腦的女王。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領導能力非常強的女王。1588年,西班牙國王忍受不了英格蘭人搶奪自己海上貿易而派出超強無敵艦隊攻擊英格蘭,想一舉蕩平英格蘭。但是伊麗莎白一世能領導全國海軍抗戰成功,殲滅浩浩蕩蕩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這不單一場軍事較量,也是領導人的領導能力較量,若伊麗莎白一世沒有超強的領導能力,根本無法號召、領導英格蘭人,從而抗戰成功。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胸襟廣闊的女王。她希望能使英格蘭強大起來,所以即使有人跟她唱反歌,她也不在意。

因此,伊麗莎白時期是英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文學,尤其是詩歌和話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即使舞臺上有人辱罵她,她也照樣在臺下觀看喜劇表演。這樣的女王,怎能不具有雄才大略、怎能不具有領導能力?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也是一個可怕的女人。因爲她能爲了國內政治穩定,爲了不帶來政治鬥爭,她終生未嫁!這樣的女人是不是很了不起,也是不是很可怕?

她聰明、具有很強的政治頭腦、胸襟廣闊,爲英格蘭的穩定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她也不是神,她也有失策的時候。比如她在英格蘭的非洲奴隸貿易和她在愛爾蘭的失策,就影響了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發展。

後世的歷史學家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衆說紛紜。但她在她統治時期竭盡一生爲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使得英國率先踏上工業革命的步伐。

這是一個讓我非常佩服的女人!

伊麗莎白觀後感二

在王室題材電影中,印象裏似乎以女性爲主人公的居多,從貴族名媛到公主王后,也許身爲女性就天然地引來更多的話題。而女王,更註定在歷史上和故事裏扮演耐人尋味的角色。溫柔感性——這是人類對女性特質的歸納,被認爲是女子的天然屬性;而王權則是政治能量的至高體現,需要靠強力與威嚴來塑造,是一個充滿雄性氣概的詞語。當女性與王者這樣兩種對立的性質結合於一身,女王的身份變得複雜起來,男性君主的的自我與身份是合一的,而女王卻不得不面對性別和身份的對立乃至分裂。

在那些生逢亂世的女王身上,自我的衝突尤其激烈,因爲她無法同盛世的女性統治者那樣,以女神的象徵形象安享太平,擁有政治風雲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愛情和家庭。她必須作爲鬥士,要比男性更加勇猛、果決、足智多謀,方可立於不敗之地。女性的身份在王權角力場中處於下風,不被信任,難以找到同盟者,卻有太多可以被敵人利用、偷襲的弱點。而在危機局面中力挽狂瀾的女子,被證明是真正的王者。

電影《伊麗莎白一世》描繪了英國曆史上著名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青年時代,她作爲女子的快樂與痛苦,身爲女王的榮耀與哀愁。16世紀英國風雲變幻的政權更迭只是背景,以伊麗莎白爲中心,她與身邊所有男性的關係交織成一張網,不斷牽扯的過程中,伊麗莎白最終是勝者,而勝利需要代價。

片中總共出現了三位女王,除了主人公伊麗莎白一世,還有她的異母姐姐、號稱“血腥瑪麗”的.瑪麗一世,以及同名的蘇格蘭女王瑪麗。雖然,她們的關係彼此敵對,欲置對方於死地,但她們的困境本質上並無差別。

“血腥瑪麗”

“血腥瑪麗”女王最先出場,她身材臃腫,缺乏女性魅力,與丈夫貌合神離。當支持她的公爵諾福詢問侍女她的近況,侍女神祕地笑說:“女王懷孕了,但這根本不可能,親王已經很久不與她同牀了,對此他非常厭煩。”

身爲女子,卻不擁有約定俗成的女性優點——柔情和美貌,無法獲得丈夫的愛和生理的滿足,“血腥”瑪麗除了王權幾乎一無所有,她對宗教狂熱地癡迷,屠殺與自己的天主教信仰不同的新教徒,也因此獲得了這個血腥的外號。

她的死直接與性別有關,長久不與丈夫同牀的她天真地認爲“懷孕”乃是上帝賜予的奇蹟,然而正好相反,這是可怕的詛咒。她患了腫瘤,有些醫學常識的人會知道,這就是極惡性的“葡萄胎”,症狀與懷孕相似,是女性的致命殺手。懷孕的喜悅化爲死亡的恐懼,作爲女人的最後一點希望破滅了。

原本打算處死伊麗莎白永絕後患的瑪麗改變了主意。也許,虔誠的她認爲是自己意圖謀殺親妹的行爲,帶來了災禍,當伊麗莎白直視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神暴露了內心的脆弱。也許,是擔心自己死後之後,英國王室旁落他人之手,儘管仇視伊麗莎白,但身爲君主,她有責任維護王室血脈的延續,王者的責任勝過私人的怨恨。不管是出於女性的脆弱還是出於王者的理智,瑪麗最終選擇放過伊麗莎白,即便諾福公爵強勢地要求她在處死伊麗莎白的命令上簽字,她只是痛苦地扭過頭,不予理睬。

至於瑪麗仇視伊麗莎白的原因,有兩人信仰的差別(伊麗莎白信奉新教,當年姐妹倆的父親亨利八世推崇新教,殘酷迫害身爲天主教徒的瑪麗母女,迎娶伊麗莎白的母親)、有對伊麗莎白母親的厭惡(伊麗莎白的母親乃是加封不久便因通姦而被處死的安妮王后,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中曾詳細講述她的故事),還有,恐怕是對一個比自己年輕貌美的女人的本能嫉恨,貴爲王者,但千金散盡也無法買來青春。

蘇格蘭的瑪麗

蘇格蘭女王瑪麗也是許多小說和傳記的理想對象,她隸屬的斯圖亞特家族與伊麗莎白姐妹隸屬的都鐸家族之間的恩恩怨怨佔據了英國曆史的很大篇幅。在本片中,對她着墨不多,某些關鍵情節有違史實,但這一形象仍然十分突出,她是伊麗莎白的強大對手,看上去更年長、更成熟,甚至更有王者的氣魄。

瑪麗的母親是法國貴族,因爲蘇格蘭王位之爭,她少年時長期旅居法國,第一次婚姻是與法國王太子。在本片中,她站在與法國結盟的立場上對抗伊麗莎白,她也是天主教徒,在羅馬天主教會看來,她比伊麗莎白更有資格繼承英格蘭王位。

第一回合的交鋒,伊麗莎白聽信左右主張,發兵蘇格蘭,反被打敗。當時尚屬冷兵器時代,交戰場面十分殘忍,戰場上滿布英格蘭人的屍體,而蘇格蘭人手持刀斧將那些苟延殘喘的戰敗者一一殺死。瑪麗的首次現身就是在硝煙未散的戰場上,她威風凜凜地策馬而來,英氣與魅力兼具。她從士兵手下救下了一個尚存一息的男孩,溫柔地微笑着看着他,展現了女性的一面;然而隨即她以王者的姿態表達了對伊麗莎白的藐視,她將染有英格蘭人鮮血的法國國旗交給那個孩子,讓他活着回去,把國旗帶給伊麗莎白。如她所願,伊麗莎白憤怒之極,與其說是對蘇格蘭,不如說是對主戰的臣子憤怒,更後悔沒有堅持自己停戰的主張。

第二回合,法國國王派安茹公爵來向伊麗莎白求婚,安茹公爵是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外甥,儘管完全沒有興趣,爲了避免蘇格蘭的步步進逼,伊麗莎白勉強同意與安茹見面,甚至考慮答應他的求婚。瑪麗又勝一籌。

最後一局中,安茹的異裝癖被揭穿,與伊麗莎白婚事告吹,灰頭土臉回到蘇格蘭姑媽家。安茹對伊麗莎白百般抱怨,瑪麗則像對孩童一樣寵愛着他。安茹雖然只是一無是處的貴族紈絝,但種種原因使他可以在伊麗莎白麪前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在瑪麗面前又成了乖巧的寵物,可見政治上瑪麗佔盡先機。但是,她畢竟是個女人,一個非常“熱情”的女人,帶着法國式的不羈和放浪。當伊麗莎白的親信威辛漢姆前來投誠,她過於自信,完全沒有把伊麗莎白放在眼裏,輕易相信威辛漢姆“明珠暗投”的意願。言辭之間極盡挑逗,將一把匕首拿在手中貼在脣邊把玩。匕首如此鋒利,靠近她嫣紅的嘴脣,讓人感到危險和擔心。按弗洛伊德的觀點,匕首是男性器官的象徵,瑪麗的這一舉止,表現出她對男性強烈的征服欲。

忙於調情的她,沒有注意到威辛漢姆與桌前女僕交換的眼神,也沒有懷疑他投靠的誠意。她似乎是被毒死的,一絲不掛死在牀上,這樣的情形令人遐想(中世紀時,女性大約是不獨自裸睡的)。只剩六神無主的安茹公爵趴在她身上嚎啕痛哭,用被子蓋住她赤裸的身體,瘋狂地詛咒伊麗莎白。

驕傲的女王,跌在了男人的陷阱裏。

伊麗莎白

關於主人公伊麗莎白,可尋思的自然更多。她看上去比兩個瑪麗都要纖弱,但她倖存下來,在人?在天?不管怎樣,她在與身邊一衆男性的博弈中取得了成功。

伊麗莎白是個冷靜的女子,這是她成爲王者的基石,與“血腥瑪麗”的神經質和蘇格蘭瑪麗的自大狂妄不同,在最危險的境地中,即便心知自己命懸一線,伊麗莎白仍然能夠維持高貴和從容。片頭她被姐姐瑪麗囚禁,被一衆教士審問,堅決不肯承認對自己不利的指控,眼神中並非沒有恐懼,但仍然堅定。被關入地牢時拒絕一位大臣遞來的披風,目不斜視,“我不需要施捨”;面見女王時,她恪守君臣之禮,跪拜祈求寬恕,當她用無遮無攔的目光直視瑪麗的眼睛,後者反而慌亂起來,一句:“如果你簽字,你就是謀殺親妹。”說得斬釘截鐵。僥倖逃過一劫的她,從清一色男人的朝堂上穿過,衆人竊竊私語,不敢走近,欲除之卻不成的諾福公爵氣惱吼道:“你們怕什麼,她不過是個孩子。”伊麗莎白躲在門外暗自發笑。這份冷靜和超然來自她庶出的身份,長期閒雲野鶴的生活,以及對王室殘酷鬥爭的瞭解和適應——她那被砍頭的母親,瑪麗咒罵她的母親是婊x,伊麗莎白沒有憤怒,她不卑不亢地說,“先王忘記了他是我的父親。”她沒有沉浸在喪母的自怨自艾中,反而更專注於當下的生活。

王位改變了伊麗莎白的生活,即位後,她最倚重的導師是老爵士威廉。威廉爵士扮演着父親的角色,他忠心耿耿,照料着女王的一切。伊麗莎白被瑪麗囚禁之時,他冒着危險來見伊麗莎白,策劃幫助她脫困。而女王登基之後,他又擔心外敵會因政局不穩而圖謀進犯,催促甚至半強迫伊麗莎白下嫁,以獲得支持,最好誕下子嗣,穩定政局。當伊麗莎白質疑這種策略時,威廉爵士強調:“陛下,你是個女人。”德高望重的男性與年輕女性的關係,是扶持也是壓制,威廉爵士甚至要求侍女每天將女王的牀單交給他檢驗,以確保女王“身體機能正常”,理由十分充分:“成爲女王,意味着身體不再屬於她自己,她是國家的。”女性的身體和生育能力被當作籌碼來交換,這種交易自原始時代便存在,貴爲女王也不能避免被當作物品的命運。伊麗莎白一直聽從威廉爵士,然而在經歷了一系列事件之後,她大聲宣告:“是的,我的身體是女人,但我有一顆男人的心。”伊麗莎白靈魂的一部分與自身的性別切斷了,她要以此來換得自由,她強制威廉爵士退休,“這對你來說是最好的”。當昔日的支柱變成今日的障礙,王者的做法是乾脆地剷除,否則永遠是戴着皇冠的傀儡。

那些求婚者象徵着強勢男性對於女性獨立的威脅,只求達成政治聯姻的西班牙國王想要伊麗莎白當活寡婦,而荒淫孟浪的安茹公爵則要她做x奴隸。爲了爭取獨立,伊利莎白挑戰教會,舌戰羣臣的一場,充分表現了她對於男性權威的蔑視。

伊麗莎白的新顧問是從海外歸來的威辛漢姆爵士,威辛漢姆是機制果敢之人,這從他靠氣場鎮住刺客,反刀殺之的行爲可以看出。他與威廉爵士的被動保守不同,支持女王掌握主動權。毒殺蘇格蘭瑪麗,粉碎教會刺殺陰謀,一舉消滅諾福及其黨羽,這一串殺戮戲的蒙太奇切換讓人聯想到教父的結尾。依靠威辛漢姆,伊麗莎白站穩了腳跟。從兩性博弈的角度去看,威辛漢姆似乎從未強調過伊麗莎白的女性身份,首先將她當作一位王者,而非女人,這是他與片中所有其他男性不同之處,也是伊麗莎白倚重他的原因。“中性人”是伊麗莎白的生存之道,她機緣巧合選擇了這條路,是威辛漢姆促使她堅持下去。唯有在面對聖母時,伊利莎白淚光瑩然,體內潛藏的女性的一面悄然流露,“爲什麼人們願意爲了她(聖母)而死?”她看向聖母的眼睛,女性至善至美的化身反照出了她所沒有的,也註定不可能擁有。

伊麗莎白拒絕做“正常的”女人,並不僅僅因爲局勢所迫,而是因爲愛情。愛情曾經帶給她幸福,也使她絕望。她傾心於羅伯特勳爵,公主時代便與他相愛,但伊麗莎白從未在他面前表現出完全的依賴,兩人之間始終是平等的。成爲女王之後,伊利莎白的姿態甚至要更高一些,她有權利命令羅伯特與自己共舞,招他夜訪寢宮——史上稱伊麗莎白一世爲“童貞女王”,但在本片中,她早已與羅伯特勳爵彼此相屬,所謂的“童貞”,其實是一種自我的儀式——宣佈與愛情決裂。羅伯特愛她至深,卻始終無法真正負起男人的責任,因爲他已有家室。雖然嫉妒其他追求者,但他最後也贊同把女王當作砝碼去交換他國的保護,他親自去勸說伊麗莎白,下嫁西班牙國王,“國王長住西班牙,不會要求和你同寢。”他的妥協令伊麗莎白失望,他希望伊麗莎白在所有人面前作爲女王爲國家犧牲,而在他面前又是屬於他的女人。伊麗莎白已經被這種痛苦撕扯了很久,放棄愛情,等於完全放棄了女性的自我。

羅伯特勳爵因爲與西班牙妥協而捲入教會謀殺女王事件,伊利莎白赦免了他,“讓他活着,是爲了提醒我,我曾經與危險多麼接近。”——愛情意味着死亡,之前的宮女之死猶如一個啓示。那名侍女心儀羅伯特,而羅伯特爲了填補失去伊麗莎白的空虛,要對方穿着女王的衣服與他幽會,這樣他可以在迷亂之際呼喚着愛人的名字,享受片刻的幻覺。偏偏這件衣服是被下了毒的,可憐的侍女死去了,伊麗莎白看着她的屍體,彷彿躺在那裏是她自己。

至於伊麗莎白的敵人諾福爵士,一直與他私通的那位侍女出賣了他,她也許是威辛漢姆早早安插好的眼線。這名侍女的形象可作爲伊麗莎白的隱喻,長久以來不動聲色,一擊置其於死地。

影片結尾,伊利莎白純粹作爲君主而存在。她剪掉了飄逸的長髮,醜陋的短髮讓她雌雄莫辨,通過這種儀式,她迴歸童貞,並立志堅守。當她出現在羣臣面前,華服之下,君主的靈魂雄心萬丈,女人的靈魂已經枯萎,黃金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