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5篇大綱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欣賞一部佳作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更在於給人恆久的啓示。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國王的演講》觀後感,歡迎借鑑!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5篇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和影片的片名一樣,《國王的演講》一開始給人的感覺是波瀾不驚,和好萊塢大片的氣質相去甚遠,與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拆彈部隊》對現代戰爭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同。但波瀾不驚決不是清湯寡水,《國王的演講》彷彿一出內斂而精緻的戲劇,在低調中醞釀出深厚,在深厚中鋪展出令人動容的力量。

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治療下,終於克服口齒,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這個簡單樸實的故事之所以會產生那麼大的戲劇張力,首先就是因爲細小的事情發生在了重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身上。時值二戰,作爲一國之象徵的國王,需要發表演講來凝聚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口吃治療就變得尤爲重要,細小的事情變得茲事體大。

國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爲整部影片最大的戲劇張力,一直到最後,在萊昂納爾的"指揮"下,喬治六世終於完整進行了戰前演講,觀衆纔會舒一口氣。影片的張力還來自於國王和治療師本身,這是兩個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個是國王,一個只是普通的治療師,國王的性格不僅內向,還容易憤怒,總有居高臨下的氣勢。

這種因爲身份差異帶來的個性碰撞也成爲影片的亮點。治療師萊昂納爾的角色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顯得尤爲出彩,他並沒有因爲治療對象是國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國王打破常規,到自己簡陋的治療室來接受治療,一副"我的地盤聽我的"的架勢,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誠懇,最終打開了國王堅固的心扉,找到了國王幼年的心理陰影。他甚至故意激怒國王,讓國王流利地說出罵人的話。而正是這種不卑不亢的真誠交流,讓萊昂納爾獲得了尊重,國王也把他當成了一生的好友。

與此同時,影片對國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種平視的鏡頭,國王雖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時有着普通人的缺點,影片把喬治六世飽受口吃之苦的情狀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別人以爲當衆說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喬治六世那裏,卻是一件艱難無比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國王的演講》也是一部勵志片,而且因爲是國王克服內心困境的努力,勵志的力量就顯得更大。當國王在麥克風前憋得滿臉通紅,痛苦萬分,但終於完整做完演講,影片的勵志力量也讓人生出了綿長的感動。

網上有人建議陳凱歌導演看看這部影片,這個建議真是恰當得很。一拍國王,我們總是忍不住宏大敘事,但《國王的演講》卻在一個普通和細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奧斯卡的評委們肯定明白,感動人心的力量不一定個來自於宏大的命題,國王的口吃,同樣能讓人思索良多。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昨晚上熬夜在線觀看了《國王的演講》,原因有二:

1、這部影片很有可能獲本年度的奧斯卡獎。

2、這是一部關於口吃的電影。

因爲我也是一個口吃者。

記得第一次感到自己說話困難還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和同學一起去上學的路上想說羅瑞卿大將的名字,可是隻能說"羅"這一個字,後面的"瑞卿"怎麼也說不出來,於是就不停的"羅…羅…",一直"羅"到了學校門口才講出來。當時很詫異,搞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會這樣。後來的中學、大學好像沒有特別口吃的情況,上班之後,情況開始慢慢嚴重起來了!尤其是打電話,心中充滿了莫名的恐懼。一次在辦公室接電話的時候,想說:這個文件打不開,在"打"這個字上突然卡殼了,於是"打"至少說了五六遍,電話那頭也不禁笑了出來,放下電話,巨大羞辱感和自卑將我徹底打垮了,這樣的時候數不勝數,如果你不是個口吃者,是無法理解和體會的。

今天,我還是個口吃者,還從事了一個每天必須打電話的職業,我最初的口吃可能就是因爲害怕打電話引起的,我每次打電話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口吃,這種左右爲難的感覺讓我簡直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

我每天都在和自己鬥爭,努力讓別人覺察不出我是個口吃者,也許我做的還不錯,相信大多數人都感覺不到我的語言障礙,我只是竭盡所能地掩飾自己罷了。

爲什麼我要熬夜看完《國王的演講》呢?做爲一個口吃者,沒法對這部電影不敏感。我非常震驚,堂堂的日不落帝國的最高領導者竟然是一名嚴重的口吃者,他的情況比我嚴重的多,至少我在公衆場合下講話並不口吃,朗讀沒有什麼障礙,看着喬治六世磕磕巴巴的講話,我從心底裏同情他,如果我在現場的話,我也會像英國人民一樣,默默低下頭去。應該說,在這部電影裏我並沒有找到克服口吃的靈丹妙藥,但我明白了一點,克服口吃,每個人應該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而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不是一個口吃者,難以理解口吃帶來的困惑,以及克服口吃之後給自己帶來的莫大安慰和自信,社會應該對口吃者寬容一些,更多一些同情和鼓勵,做爲一個正常人可以想想,在很多情況下,口吃者人生最大的心願僅僅是能夠完整流利的講一句話而已。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放暑假前,語文老師告訴我們,獲得第八十三屆奧斯卡衆多獎項的《國王的演講》有着很深的教育意義。今天我懷着無比好奇的心情將這部影片看完了。看完後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國王的演講》這部影片講述了艾伯特—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艾伯特患有嚴重的口吃,所以他每次演講,大家都只能聽到他的結巴聲。他的妻子爲了他,千辛萬苦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醫生爲艾伯特治療口吃。在醫生的治療和幫助下,加上他每天也堅持不懈地來診所治療和訓練。終於在他成爲國王時,他在BBC廣播電臺上發表了一段現場直播演講,他不僅成功地改掉了口吃,還贏得了民衆的讚揚。並且鼓舞了二戰中的英國軍民,最後成爲一名卓越的領袖。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對艾伯特十分地敬佩,他雖然患有口吃,但他以他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戰勝了口吃,取得了勝利。這讓我浮想聯翩,不禁地想到了我自己。我卻和艾伯特有着大相徑庭的差別。由於我的字寫得太爛了,老師批評我,父母指教我,所以我下決心要把字寫好,而我卻總是堅持一兩天,一兩天過後,字寫着寫着就東倒西歪,又跟以前一樣了。這不正是說明我做事虎頭蛇尾,堅持不了幾天,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品質。還有當我遇上一道不會做的難題時,我總想:“算了吧!明天去班上問問同學,今天就放着吧。”所以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不迎難而上,沒有堅強的意志。唉!看來我要向艾伯特學習他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啊!

這部影片不僅讓我知道了一些課外知識,還讓我從中明白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上週政治學習時間,學校組織我們全體教師觀看了包攬第8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的電影《國王的演講》,會上只看了一小半,會後我在網上看完全部影片。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歷史片,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的故事。這個“被國王”的國王,一輩子活在父親跟哥哥的'陰影下,這皇帝患有嚴重的口吃。國難當頭,政局危機,在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戰勝口吃,最後發佈了一場令全國人民激情洋溢、熱血沸騰的精彩反戰演講。必須說,這個故事本身並不新奇,甚至於可以說,這樣的故事,在那些所謂的自詡爲“心靈雞湯”的雜誌中,隨便就能找到。可這個電影還是勝出了。“電影很勵志,人要戰勝的始終是自己”,這是大多數媒體對《國王的演講》的評價。

“懲罰教育”“否定教育”顯然是錯誤的,結果導致的不只是獨立人格的殘缺,還會引發各種生理疾患。口吃是複雜的語言失調症,與後天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各種負面的心理情緒與外部壓力,都會加劇症狀的惡化,所以首先要糾其病因,要打開心結,治療心理創傷。這不單單表現在說話上,我曾經見過一個小朋友,他的媽媽責備他學習成績差,他就會用課本敲打自己的腦子,一敲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無法阻止。總之,《國王的演講》另一方面也探討了任何家庭中都存在的育兒教子問題,喬治六世給兩個小公主講故事的那段,溫馨提示了不再“重複錯誤”的現身行爲。

因爲我也是老師吧,我印象最深的是羅格醫生,他的背景在整個影片裏面不過交代了幾句話,可是卻讓人好像立即就瞭解了整個人,他本身是一個演員,也做過老師,在戰爭期間,因爲看到很多因爲戰爭變得自閉的青年,因爲別人說了一句:你不是語言很行的嘛!就幫助那些沉默的青年重拾信心,走出自閉的陰霾。他不是醫生,但是卻能夠讀懂人的心,善於傾聽。相比之下,那些皇宮裏的所謂出色的治療師僅僅是有着文憑的花瓶。所以,我也相信,真正有作爲的人,不是那些在外面宣揚自己多麼厲害的人,而是用心做事的人,憑一顆熱忱的真誠的心做事的人,你投入了真心,就已經是成功的了。我想到了現在學校很多的老師,他們只想着怎麼提高教學質量,怎麼樣讓學生的分數更高一些,讓高考又刷新紀錄,可是他們沒有真正的關心過學生的成長,沒有聆聽過學生心裏的聲音,他們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而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做事情。我們也不否認你投入的真心,可是你的真心裏面沒有傾聽,沒有產生學生的共鳴,沒有引出學生的求知渴望。

羅格的與衆不同表現在他善於傾聽,真誠的、由衷的傾聽病人的談話,並鼓勵他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對還是錯,至少要能夠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自信的表達。他是對症下藥的,因爲國王本身是一個很優秀的人的,無論在哪方面都是很有才華的,唯一的缺憾就是結巴,他熱愛政治,熱愛他的國家和子民,希望做一個好國王,擔當起國王的職責,可是他卻是一個結巴,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所以他首先失去的是信心,他沒有勇氣在別人面前大膽的說話,勇氣是一個多麼美妙的詞,可是對於國王來講,那是比什麼都難的,因爲他從來沒有這樣的勇氣。他甚至以爲那是上帝的遺棄,他做不了一個好國王,因爲他是一個結巴,不能在公衆面前流暢的演講。

我在想羅格在做老師的時候一定是一個好老師,我們身邊有多少老師能夠像他一樣真正去聆聽學生呢,就算是我自己,也是不敢肯定的回答的,因爲學業的繁重,我們的重心早就已經轉移了,或者說我們的重心一直都是在分數上的,儘管我們總是在談素質教育,可是真正能夠理解素質教育,並在自己的教育中實踐的,又有多少人呢?

正如我們校長在我們觀看電影前說的一句話:教育中的問題其實就是一種心裏的“口吃”,作爲一名教師,怎樣戰勝“口吃”是我從本部電影中得到的啓示。

  《國王的演講》觀後感

今天晚上,我組織全班同學在學校階梯教室觀看了勵志電影《國王的演講》。

電影《國王的演講》傲視羣雄,以14項提名領跑今年的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壓倒此前呼聲甚高的《社交網絡》和《盜夢空間》等電影。最後,安靜穩重的《國王的演講》終於成功地阻擊了人氣更高的《社交網絡》,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故事情節很簡單。艾伯特公爵因患口吃,無法在公衆面前發表演講,這令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丟醜。賢惠妻子伊麗莎白爲了幫助丈夫,到處尋訪名醫,但是傳統的方法總不奏效。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慕名來到了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宅邸,傳說他的方式與衆不同。雖然公爵對羅格稀奇古怪的招法並不感興趣,首次診療也不歡而散。但是,公爵發現在聆聽音樂時自己朗讀莎翁竟然十分流利。這讓他開始信任羅格,配合治療,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礙。喬治五世駕崩,愛德華八世繼承王位,卻爲了迎娶寡婦辛普森夫人不惜退位於弟弟。患口吃的艾伯特臨危受命,成爲了喬治六世。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它是一件藝術品。電影裏沒有視效,沒有美女,沒有硬漢,沒有華服,沒有恢弘的氣勢,更沒有火爆的動作場面。畫面鏡頭,彷彿夜半時分盛開的曇花,明明安靜而沒有高潮,每一秒每一分卻是映入你的眼簾,扣入你的胸膛。

這是一個大人物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卻讓看過電影的不少小人物產生了共鳴,很多幽默詼諧的臺詞讓學生們一直在發笑。作爲勵志片,它沒有我們期待的那麼激勵人心,沒有太多的艱辛努力催人奮進,但我們在片中看到了很多關於友情和友愛的表達,看到了作品對人物內心世界最真實的刻畫和和心靈歷程變化最生動的描寫。以人爲本,以人性爲本,便是《國王的演講》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