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晉劇《焦裕祿》有感範文大綱

觀晉劇《焦裕祿》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3月14日,觀看了晉劇《焦裕祿》,劇片非常感人,礙於在會場內觀看,強忍淚水將肚裏流,可還是幾度不能自己,淚流滿面。

觀晉劇《焦裕祿》有感範文

有幾個場景記憶非常深刻:蘭考車站大學紛飛,老百姓伏地而臥。焦裕祿給了宋鐵柱妻子和孩子幾斤糧票,母女倆跪倒致謝。去瓦窯鄉求賢,在植樹育林專家宋鐵柱家拿出爲他平反的文件,宋母高呼“包青天”。到登封購糧事發,老百姓擔心焦裕祿因此受牽連,主動退糧。焦裕祿下定決心給老百姓發糧,又聞宋鐵柱去世,更加堅定了發糧的決心。病牀前,焦裕祿肝病發作,疼痛難忍,不久於人世,還念念不忘百姓,擔心因虛報糧食產量而給老百姓加重負擔,堅決制止……

這一幕幕情景真讓人淚如雨下,這一樁樁事件更令人感慨不已。什麼是人民的好公僕?這纔是。什麼是爲人民服務?這纔是。時時處處爲老百姓着想,時時刻刻爲老百姓考慮,這纔是作爲一名共產黨人所應有的品質。看到這些怎能不讓人心有所感?看到這些怎能不讓人心中有愧?

爬火車外出乞討,一般領導會覺得丟人,怕傳出去影響不好。可焦裕祿想的不是體面不體面、丟人不丟人,而是想到百姓爲什麼大冷冬天要出去乞討?不乞討會餓肚子,不乞討會出人命。所以,他含着淚,忍痛讓鄉親們去了。只因他心中想的,是老百姓。他在乎的只是老百姓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穿暖,能不能養家餬口,能不能穿衣度日。他在乎的不是自己面子上掛不掛得住,不是自己臉上能不能貼金,他在乎的只有老百姓。所以,他無所顧忌地讓老百姓去了,更是心有不甘地讓老百姓去了。他無所顧忌,因爲他是讓老百姓去謀生了;但他又心有不甘,因爲老百姓是以乞討爲生。所以,他千叮嚀萬囑咐,讓鄉親們一定要保重好身體,來年春天平平安安回蘭考。

登封購糧的`事情被舉報後,地區派專人來查,或明或暗讓他保全自身。他也曾瞻前顧後,也曾猶豫徘徊。可最終一個信念戰勝了其他的想法:讓老百姓有飯吃總歸不會錯的。最終,他下定了決心給老百姓發糧。試問,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當個人前途受到影響,甚至政治生命都可能爲之斷送的時候,我們能做到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嗎?像他那樣,個人的功名利祿全不計較,爲的只是讓羣衆能吃上糧食。像他那樣,置自身安危於不顧,將百姓利益擺在首位。他心裏裝着人民羣衆,唯獨沒有他自己。我們能做到嗎?可我們不該做到嗎?他在蘭考時間不長,也就兩年左右。他在蘭考僅僅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治理“三害”--風沙、水澇、鹽鹼。但也正是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蘭考數年、數十年的發展。也正是這一件事,讓蘭考百姓對他念念不忘,感恩戴德,讓他在蘭考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跡。那一句“包青天”,那一聲聲“糧我們不分了”,體現出的不正是人民心中對他的深厚感情嗎?他們捨不得他們的焦書記,他們不忍心他們的焦書記因爲他們而受到牽連,因爲焦書記是切切實實爲他們做了事情的,因爲焦書記是真心爲他們辦事情的。現如今,蘭考的萬畝良田,難道不是焦裕祿同志當年治理“三害”的豐碩成果嗎?黃河岸邊,一棵棵當地人稱之爲“焦桐”的泡桐樹,不正是當年焦裕祿同志所做事情的印證嗎?

他在蘭考就如一陣旋風,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給蘭考人留下的卻是思念的眼淚和奮鬥不息的火焰。他在蘭考的時間不長,但他做的事情卻能讓老百姓長留心中;他在蘭考只有兩年,但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卻在蘭考人民心中紮下了根,他那共產黨人爲民服務的信念在蘭考永遠的傳承了下來。

當前,我縣正處於轉型綜改的關鍵期,山西“農谷”、開發區建設、脫貧攻堅,這一個個主戰場不正是我們每名共產黨人大有作爲的好天地嗎?即使我們不在這樣的“主戰場”,只要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做事,勤勤懇懇爲老百姓辦事,我們就無愧於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