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士兵突擊觀後感

士兵突擊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導語:《士兵突擊》講述了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士兵許三多的成長曆程,不拋棄、不放棄,最終成爲一名出色的偵察兵。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爲大家提供的關於士兵突擊的觀後感,供大家閱讀!

士兵突擊觀後感

  《士兵突擊》觀後感一

應該感慨,好久沒看到這麼優秀的軍旅電視劇了,一直以來,看到電視裏穿軍裝的,就換臺走人。可是我看到《士兵突擊》的第一個鏡頭,就轉不動眼睛,瘋狂地在網絡上搜索,終於BT下完整的、還算清晰的全部28集。兩天一夜看完,數次淚流滿面,看完意猶未盡,心潮難平,於是,又把原著小說看了一遍。回味了一天有餘,感覺,如果不寫點什麼,就對不起自己這幾天的激動與淚水。

感情,是一切文藝作品的生命之源。很難想像一部毫無感情投入的作品,會因其它因素而深入人心。《士兵突擊》,就是以戰友之情貫穿始終,以極純樸的語言、極平淡的細節一一刻畫出士兵之間那股血濃於水的戰友深情。當然,感情也是多樣化的,但再多樣化的感情,如果離開了樸實的生活根基,即使能讓人感動一時,卻絕不會有讓人持久不忘的生命力。

戰友之情,不是誰都能理解的。就象現今衣食豐足的人們無法理解祖父輩們在那個人禍大於天災的歲月對一粒糧食的珍惜,就象一個無信仰的人無法理解藏傳佛教信徒磕長頭去朝聖的虔誠。一個從未當過兵,從來沒有與士兵一起生活過的人,也無從理解當兵人之間的感情,無法理解諸如“一個車皮拉來的”“他是我同年兵”“他是我的兵”“他是我班長”“他是我老班長”之類隨口而出的詞句中,蘊含的豐富內容。

《士兵突擊》戰友感情刻畫的成功之處,就是這些平實的、當兵人身邊的話語與事件。指導員要帶新兵許三多這個“呆兵”要離開駐守草原的五班,許三多偷偷跑出去躲了一夜,第二天回來時被班裏戰友“收拾”,初時大笑,後來嚎淘大哭,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走!我離開過家,我不想再離開家!”此語一出,就讓我與銀屏上的兵們一樣熱淚滿眶。這一句話,有千言萬語在內:五班,已經被這個離家的孩子當成第二個家,五班戰友,已經被這個木納新兵當成了親人,這次離別,跟當初離開家鄉離開父親哥哥這些親人的感覺一樣,卻因爲這重複的別離情緒而更加傷心……我至今記得,我把一個新兵送到靶場看護班時,一路上那戰士興奮得又說又笑,但在我說“你在這兒跟着班長們好好幹,我要回去了”時,他放聲大哭:排長,我跟你回去!聲嘶力竭地哭喊,讓他回覆成一個十八歲的孩子。他不是想抗命,我知道,他就是離不開三個月一起風雨共度、摸爬滾打的戰友。離開新兵班,還有我在身邊,但離開了我,他就再也沒有那段日子生死與共的人了……

劇中這些情節,俯首皆是。五班長老馬要復員了,卻一直惦念着許三多,好不容易找到演習場,四處問“許三多來了沒有?”而許三多因爲剛剛暴露僞裝、讓七連一個星期的僞裝訓練成果付之東流而鬱悶不已,本來只是鬱悶,只是傷感,但他在裝甲車內一聽到老班長的聲音,馬上就淚如泉涌……爲什麼會這樣?因爲老馬是他第一任班長,是親人。在別人面前可以掩傷而笑,但在親人面前,我們卻永遠只會流淚療傷。雖然,許三多最終沒有走出裝甲車與班長見面,可是,那種靈魂之上的牽掛與依戀,信任與親情,已經見不見面都無所謂了。

許三多成爲鋼七連的尖子兵到師部示範射擊歸來,發現班長史今要復員馬上要走,就搶包撲到牀板上壓在身下死不鬆手,堅決不放班長走。網上不少評論說,這情節有些失實,有些過頭,包括許多當過兵的人也這麼說。那麼,我只能說,他們看這個電視劇是走馬觀花,或是,細看了卻未能理解其中的感情線索。許三多從一個“呆兵”成長爲一個訓練尖子,成爲標兵專業戶,成爲連裏的NO.1,離不開史今這個“軍中之母”——一個好班長的教導與關愛,許三多能成爲一個好兵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爲了班長一句話:只要你進步了,班長就進步了,班長進步了,就不用退伍了。於是,他才玩了命的訓練,把自己所有能拿 回來的名次全部拿了回來。史今,作爲一個班長,確實也值得許三多爲他如此痛哭失聲以至於敢抗命不遵。那種細心,那種處處爲許三多着想的一樁樁一件件小事,無一不體現着他做爲一個班長、一個兄長、一個戰友的偉大。

鋼七連,這個連散人走、在軍隊編制體制改革中被打散的優秀連隊,被編劇與演員們抓住了魂,所以演出的一場場男人之間的感情戲無不讓人動容。尤其是連長高成這個角色,個性,熱情,豪爽,有能力有魅力更有朝氣還有點孩子氣,即富有本劇的特色,又是一個在任何軍營中都能找到其原型的基層軍官形象。只要他訂的標準你達到了,你就是他眼裏的紅人,你就可以跟他沒大沒小甚至可以踢他屁股,但如果你達不到訓練標準,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他對你也視若不見。他不是那種可以“電臺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形”的高大全的模範、標兵之類的形象,一喜一怒全是生活化的、個性化的,一言一行那樣的可親可信。所以,由他而始,鋼七連形散魂在,戰友之情無時無刻不把那個散在各處的兵們緊緊維繫在一起。

至於後半部分,許三多成了老A,戰友之情又有了哲學意義上的昇華,由簡單的認同感、親切感,逐漸上升成生死相依、生命相托的戰鬥情誼,“不拋棄,不放棄”,是此劇全部靈魂的概括,也是它所描述的戰友情深的根源所在。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這不僅是一首歌,一句口號,這是千百年來所有當兵人用鮮血與生命鑄成見證的戰友深情。

  《士兵突擊》觀後感二

早就聽說有一部軍事題材電視劇,叫〈士兵突擊〉,看過的人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作爲一名軍事愛好者,自然不能錯過。買了張碟,一連五天,看完了全篇28集,發現自己真的被震撼了,而且是久久的,深遠的。

在這部片子裏,沒有智慧美麗的女戰士,沒有鹵莽隊長和政委女兒的愛情,沒有軍長師長的英明指揮,只有一個兵,就像電視劇的名字那樣,叫做士兵突擊。

主角許三多是普通農民的兒子,老實的有點傻,傻的差點連入伍的機會都沒有,相反,他的老鄉成才,過於機靈,懂得見風使舵,很快成爲了班長身邊的紅人。他們所在的七連有一句連訓:不放棄,不拋棄,而這區區六個字,卻區分了他們不同的人生。

許三多,笨的讓人無法理解,走到哪裏都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而就是這樣一個毫無希望的小戰士,他不放棄希望,加上自己的努力和戰友的鼓勵,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而他的同鄉,成才,雖然成績拔尖,個人優秀,卻因爲過分的好強,拋棄了自己的戰友,最終沒有贏得特種大隊的信任。

還是來看兩個場景:

1.誰不拋棄:在特種部隊的選拔中,前三個跑到終點的人就能被錄取。許三多,成才和副班長三個人一組,第一名被別人得到,而面對餘下的兩個名額,副班長又受傷了,許三多硬是要揹着副班長艱難的走向終點,而成才,卻不顧副班長的傷勢,拋棄了別人,自己跑了。

2.誰不放棄:在反恐怖演練當中,當總部宣佈,小隊的傷亡率超過三分之一的時候,成才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主動撤退,不顧事情的後果,而許三多,面對幾乎絕望的境地,對着無線電說,“如果我死了,把撫卹金 寄給我爹”,沒有放棄,然後繼續行動。

許三多老實,憨厚,也許在他看來,父親,兄弟,還有戰友就是他的全部,他很傻氣,卻沒有壞心,卻知道什麼叫:不拋棄,不放棄。

成才 聰明,精明,也許對他來說,自己,自己,還是自己纔是他的全部,他很拔尖,卻沒有責任,卻不理解何爲:不拋棄,不放棄。

那你願意和他們中的哪一個一起衝鋒,你認爲,絕望的時候,誰纔是你值得信賴的夥伴?

看了以後,才明白“不放棄,不拋棄”的含義,不放棄自己,不拋棄別人,說不難,做到卻很難。

不放棄,纔有希望,不拋棄,纔有責任,這六個字,伴隨着一個小兵成長爲一名優秀的特種部隊成員,也應該成爲所有有理想的人所追求的精神狀態。也許這就是〈士兵突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