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導語:“神奇女俠”在形象上的改變更是讓人眼前一亮,蓋爾加朵的造型徹底摒棄了原作中那套把星條旗當背心褲衩的美式沙文主義形象,改以帶古希臘風的短打造型,突出了她的神之後裔這一身份。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神奇女俠》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神奇女俠》觀後感

  《神奇女俠》影評觀後感【1】

神奇女俠是史上第一位女性漫畫超級英雄,本片是她的第一部真人電影,大銀幕上出現了一個由來已久的(1941年誕生)女性超級英雄。這便是本片作爲一部正統“俠”字輩的超級英雄電影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女性導演執導的女性超級英雄電影,這是一種顛覆,隨之而來的是極大的新鮮感。

必須強調,這是DC的電影,與近些年風頭正勁的漫威是兩套不同的體系。雖然這種建立自己電影宇宙的做法是始於漫威的(以《復仇者聯盟》系列作爲一個高潮)。DC的電影宇宙被稱爲DCEU(DC Extended Universe)。簡介這一背景有助於弄清楚眼前的電影處於這個體系中的哪一環節。時間線上,本片的現代部分與《蝙超》平行。但影片故事的主體是一段往事,可以作爲神奇女俠這一人物的前史(人物的第一次亮相是在《蝙超》),亦即一個超級英雄的起源和最初一戰。這是作爲體系裏的一環來定位本片。

作爲單獨的電影來看,它的故事明確而純粹。牢牢地聚焦於一個超級英雄的誕生和成長,沒有過多的聯動和彼此呼應,“布魯斯·韋恩”僅僅以名字的形式出現在一頭一尾,其後的故事我們在《蝙超》裏已經看到(正義聯盟三巨頭的銀幕集結)。再往後,就是《正義聯盟》。

故事結構上是一個比較標準的三幕劇。其中三個地點變化讓三個部分被區分得相當清楚。與之相對的是幾種類型片風格的混搭,開始的史詩片氣質,中間的戰爭片(歷史片),最後才徹徹底底的露出了超級英雄片的樣子。這幾種風格融合在一起是十分有趣的設計,化服道的考究支撐起了這種混搭所需的視覺效果。

與漫威的比較是繞不開的話題。由於這些年漫威電影的強勢轟炸銀幕,面對出現在大銀幕上的DC女超級英雄,觀衆有似曾相識之感。想到美國隊長,是因爲盾牌以及參與一場幾十年前的戰爭(本片爲“一戰”,美隊爲“二戰”);想到雷神,是人物的神話背景以及來到人類社會中生活的情節(神奇女俠背景是希臘神話,雷神是北歐神話)。但這些似曾相識不會影響體驗到的新鮮感。

本片很可能成爲DCEU展開後第一部真正擁有尚佳口碑的電影。新人物的登場帶來的全新體驗使其具有先天優勢,但更重要的原因應該在於DC已經做出了改變,他們通過之前幾部電影得出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結論:超級英雄電影必須有趣(至於DC與漫威風格的異同及其成因這樣的長篇大論就不必展開了)。這部電影的改變是明顯的,竭盡所能的在有趣和嚴肅間找到平衡,這樣的改變勢必會受到更多觀衆的歡迎。

至於女俠本身,實際的效果會讓當初有所質疑的人明白,讓蓋爾·加朵出演神奇女俠是一個多麼正確的決定。從《蝙超》裏的驚鴻一瞥,到本片裏的徹底展現,一個成功的大銀幕形象就此誕生。有了DCEU這個體系,我們還可以看到神奇女俠不斷出現,這是觀衆之幸。

還有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本片最終由女性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而扎克·施奈德作爲製片人和編劇參與其中,如此,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在兼具各家之所長的同時,又讓人感受到了一股新的活力。此前,派蒂·傑金斯的代表作是《女魔頭》,就是那部讓查理茲·塞隆拿到奧斯卡影后的電影,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她有了新的代表作。

這部電影之後,我有一件特別想做的事情:找來《蝙超》的導演剪輯版看看。然後,便可以期待下半年的《正義聯盟》了。

最後說一句DC的新片頭,雖然有一種漫威的既視感,但還是忍不住想贊一下。正義聯盟新七巨頭一一閃現,由此帶出數量衆多的其他成員。一部一部地拍下去吧,大銀幕上應當有兩種超級英雄漫畫各自的精彩,這是我作爲一個影迷的願望。

  《神奇女俠》影評觀後感【2】

這部電影從點映到首映,我都有去刷IMAX,如果她是一部比較拖沓的電影,沒人會願意去二刷,如果她不夠精彩,我也沒必要來寫這部影評。

作爲一個標準的DC粉,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相當的完美,沒有那麼多的深度,沒有那麼多的彩蛋,也不涉及到別的超級英雄,這部獨立的超級英雄起源電影可以說是絕對獨立。

整部電影看下來,很流暢,所有的文戲以及武戲都是很恰當的存在,幽默和笑點也都是很自然,不刻意,從一個天真無知的少女,到看清現實,神奇女俠的每次失望,每次執着,都是那麼讓人心痛,當我們都還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傲氣呢,誰不倔強呢,只有被現實一次次的磨平了菱角,我們學會了沉默,學會了妥協,學會了低頭。

電影裏面,男主的定位恰到好處,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出男主和女俠之間的區別,他是那種懷揣夢想,卻活在現實中的人,而女俠則是懷揣夢想無所畏懼的半神,男主帶領女俠,看清現實問題,而反派阿瑞斯其實也表明了理念,他一開始沒有對女神下手,其實就是想讓女俠看清什麼是現實,讓她失望,讓她氣餒。但是男主最後的處理與臺詞都非常好,的確,人們都會犯錯,會讓你失望,但是並不代表你的努力是白費的,愛是什麼,如果說單說愛情,單指愛情,那麼你就真的沒帶腦子看電影,這裏的愛,是博愛,是內心的那份執着,是不滅希望的理念與信仰,天真善良是寶貴的,在現實的摧殘後,這些還依舊能夠保留在心中,是可貴的。

動作場面不用說,就是燃爆,尤其是最後女俠憤怒之後,狂虐人羣那段,我彷彿看到閃點悖論和不義聯盟裏面女俠的影子,那一瞬間有種黑化的感覺,戰神阿瑞斯則給我另一種感覺,所謂戰神並非真的很能打,他代表的是戰爭,不是戰鬥,即便是希臘神話裏面,定位也是如此,所以當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感覺最終大戰不夠過癮,現在想想的確沒必要,說實話,這不如果真的大戰也那麼過癮,那以後的電影真的不好說了。

很多人會覺得文戲太多,但是我個人覺得,文戲是必須的,這是一部女俠成長的電影,再加上的確有很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這一部把女俠的成長說清楚是必須的,你要知道很多人抱着這種心態去看的(女俠好牛逼,好強,狂殺,各種無敵,各種BUG),女俠善良,那是因爲她一直沒離開過天堂島,女俠天真,那是她從小到大一直以爲,只要滅了罪魁禍首就能終結禍難,女俠失望,是因爲她太天真,她相信的那個男人卻沒有相信她,憤怒,是因爲她的信仰被打破了,一步一步走來,看到的是一個天真的女俠一次次的被現實所擊敗,整部電影的過度很自然,目的很明確,有深度,但是容易看明白,這也許就是女性導演的特點吧,細膩之中帶着火苗,慢慢的將你點燃。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優秀的超級英雄電影,她沒有拋棄扎導定下來的基調,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完善,她定位很準確,這就是一部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就是要訴說女俠的成長,不刻意,不矯情,不做作的一部電影,期待接下來的正義聯盟

  《神奇女俠》影評觀後感【3】

一段時間過後當人們回望這個時代的好萊塢,伴隨着女權主義崛起而逐漸形成的全新敘事體系一定是個無法迴避的主要命題,女性角色從明目張膽的花瓶到以獵奇爲目的的大膽嘗試,尤其是一線的商業片中,我們一步步正在目睹的是女性角色以及其背後蘊藏的無限可能性在以男性話語權爲主導的體系下獲得地位的過程,稱其爲一個嶄新的偉大時代毫不爲過。在超級英雄題材蓬勃生命力的推動下,《神奇女俠》足以將自身定義爲一個新的分水嶺,蓋爾·加朵則是這個時代的約翰·韋恩。

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令爭議暫時擱置的蓋爾·加朵在短短的大戰中展現了不可思議的吸引力,然而那一刻仍然只能視作一個前兆,與同時期的電影作品中對於女性魅力的嘗試沒有太多的區別。在我們過了爲《古墓麗影》中身手敏捷的勞拉、《生化危機》中獨挑大樑的愛麗絲以及《飢餓遊戲》中“星火燎原”的革命領袖凱特尼斯尖叫並讓這些代表性的新生代在腦海中成爲新世紀的西格妮·韋弗的時代後,在商業氣息的引導下,女性角色崛起進入了較爲淺層但極爲有效的泛化時代。

女性角色獲得更大的能力,肩負更大的責任,或者是造成更大的破壞已經在經典系列重啓中得到了共識,重新開啓的侏羅紀系列讓克萊爾巧妙而勇敢的解決了危機,多年後試圖迴歸正統的終結者系列開始了莎拉·康納的傳奇,鋪開全新版圖的星球大戰讓蕾伊繼承原力,是琴·厄瑟犧牲自我拯救了新希望,久違6年的船長爲了卡麗娜收斂了自己的鋒芒,就連《新木乃伊》中的焦點都從伊莫頓變成了阿瑪內特,每一個敢於嘗試的女性角色似乎都成爲了點睛之筆,即便是讓迪士尼賠的底兒掉的《明日世界》,雅典娜也不能算是個缺點。而《神奇女俠》中的戴安娜·普林斯讓這一切都有一種鋪墊與醞釀的感覺,爲了迎接全新階段的到來。

作爲一部人物起源電影,DC將對於女性角色逆天的把控能力毫不保留的注入到了《神奇女俠》之中,得到的結果是令人驚豔的耳目一新,這當然得感謝一些既定套路給我們腦海留下的假定印象,在一個科技大佬和魔法界神棍能有相似度高到不可思議的創作背景下,DC將傳統類型片元素與超級英雄題材的融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大衆都樂於接受的輕鬆基調下帶來了不錯的新鮮感。而從女性角色塑造上看,則是量變後一個引人注目的質變。

導演派蒂·傑金斯彌補了《雷神2》的遺憾,在《神奇女俠》中完成了當年那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夢。這就好像是一戰版的《卡薩布蘭卡》,加入了《亂世佳人》絕不敢想象的超現實元素,唯美且令人信服的戰地愛情讓這段傳奇展現出了一般套路下的超級英雄所無法擁有的真實情感。當女神無畏的走出戰壕時,那種真正能觸及到我內心的希望彌補了一段時間以來一線商業片留下的慣性缺憾,做到單純的爽確實也不容易,但在爽之外,留下心靈的震撼與回味的空間纔是真正的極品,我不反對視效型商業片追求單純極致的視覺衝擊,但《神奇女俠》告訴我們商業片還可以做到更好。

我們無法逾越電影發展過程的侷限性,但也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這樣的《神奇女俠》出現在了《美國隊長》之前會發生什麼,那場面真的是相當慘烈了。面對兩個克里斯飾演的兩個史蒂夫,想必有不少影迷會去對比這兩部漫改作品。但大可不必,雖然都是抗德神劇,但一戰與二戰截然不同,選擇兩次不同性質的戰爭也是爲了截然不同的訴求。我之前的設想是基於兩者對於時代刻畫以及與人物關係表現的不同,《神奇女俠》對於戰爭的表現讓《美國隊長》顯得真的很卡通,當然這也有保護欲過強的迪士尼的因素在裏面。

《美國隊長》在鮮明的旗幟與愛國主義精神的背後刻畫的是正義與邪惡永不停歇的鬥爭,黑白分明的鬥爭使得戰爭背景變得可以隨意替換,其續集之所以成功也無外乎讓美國隊長真正的“落地”。而《神奇女俠》所宣揚的則是最善良的人性,一戰骯髒泥濘的戰場與戰爭各方的不義動機可以提供最鮮明的對比。戴安娜身爲神明的設定看似最難與現實接軌,但在各方面變成了最出彩的地方,當一個純淨的靈魂直麪人性中矛盾的善惡時會作何反應,戴安娜在片中給出了令人信服的內心活動。

影片以戴安娜的視角去審視這場慘烈的戰爭,儘管她是一個外來介入的神明,並且用自己理想化的理念不斷推動着故事的發展,但她並沒有自大到成爲一個絕對的主導從而讓影片變得愚蠢,反而是展現了一個時代對於她的影響。DC屢次令票價變得更值的片長都在努力的刻畫時代背景,這一點在《BVS》中顯得尤爲重要,《神奇女俠》則用足夠殘酷的戰爭與傷痛突出了反戰精神,悲天憫人的視角以及無人區的炮火連天令《神奇女俠》更像是對傳統戰爭片的延伸。

影片的幽默之處仍然來自於戴安娜與人類世界的距離感,諸多的笑料甚至是不少巧妙的葷段子都來自認知上的反差,其中也不乏對於男權社會的諷刺。戴安娜在這些橋段中所持的情感絕大多數是好奇與興奮,而在現代社會中美國隊長的反差在搞笑之後藏着的是無比的失落與無所適從,好在派蒂·傑金斯的浪漫主義沒有讓戴安娜因爲思鄉而變得愁眉苦臉。《神奇女俠》是超級英雄電影中保留着希臘神話血脈最明顯的一部,而比起弒父情節,戴安娜在一直被詬病過於黑暗的DCEU中選取了希臘神話中所有振奮人心的元素。

《神奇女俠》之所以能夠一改DCEU此前的命運而獲得影評人陣營一邊倒的好評,就在於派蒂·傑金斯爲這個角色找回了克里斯托弗·裏夫版超人的精神。片中戴安娜不少的臺詞如果單拿出來真的傻白甜到難以啓齒,但在片中卻有足夠的力量讓你再次對這些偉大的理想報以信心,這就是超級英雄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越來越多的黑暗系電影讓你知道這些“新神”有多脆弱多混蛋的時候,戴安娜毅然決然的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神奇女俠》沒有展現神性與人性的對抗或是人性向神性的過渡,戴安娜從一開始就是神性與人性的結合體,戰場上從此有了新的身影。

至於不少人都在關注的女權問題,《神奇女俠》的答覆打消了關於矯枉過正的疑慮,戴安娜與史蒂夫之間的不斷昇華的情感也是建立在並肩作戰與相互激勵之上。從海灘上的混戰到德軍佔領的小鎮,再到最後兩人在屬於自己的戰場中爲了同一個目標而戰鬥,這對角色的刻畫比例與情感對照不斷地在展現非妖魔化女權的真面目——對平等的追求。這也是戴安娜作爲介入勢力一直想爲人類世界所帶來的,平等是真正的和平所必需的要素之一。

影片在動作戲的力量感上仍舊沿襲了《鋼鐵之軀》爲DCEU奠定的傳統,結尾的兄妹大戰也給某部影片做出了示範,關於什麼纔算是真正的神與神之間的戰鬥。除了一貫的力度,戴安娜在動作設計上呈現出了與衆不同的魅力。活用真言套索與盾牌以及利劍的組合技完美的結合了力量感與在男性角色身上罕見的柔美技巧,在小鎮上與德軍的激戰可謂賞心悅目,精彩程度不亞於《銀護2》中驚豔的口哨穿針(天啊至少她知道盾牌再大也得蹲下啊!)。多次在高速運動後緊接升格畫面營造出了濃重的史詩色彩,一招一式間的儀式感也是DC的一大特色。

配樂方面,漢斯·季默的退出一度讓我覺得沒有誰能成功的接過這首神奇女俠出場時的“神曲”,然而曾爲《血戰鋼鋸嶺》譜寫配樂的魯伯特·格雷格森·威廉斯卻成功的接過了這塊兒“燙耳山芋”,還真的是蠻驚喜的。

至於DC宇宙的擴張問題,派蒂·傑金斯似乎並沒有考慮,從影片時長的整體分佈而言,她給戴安娜在天堂島上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在整個大倒敘期間沒有在敘事上耍更多的花招,平鋪直敘的講述戴安娜的成長曆程。對於路人來講,這樣的影片是入坑的絕佳機會,埋梗兒埋到漫迷高潮的扎克·施耐德也許更加適合聯盟之間的互動,至少從整體口碑來看,派蒂的做法更容易被接受。但這可並不意味着《神奇女俠》是保守之作,恰恰相反,《神奇女俠》的一切都將作爲新的視角引導之後的影片創作,而DCEU的風格也更加的多元化,不論怎麼看,都是件好事。啊~我要去二刷了..也許…三刷…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