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的1919》觀後感範文

《我的1919》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20xx年5月11日,紀念五四青年節黨日活動中,我們集體觀看了陳道明主演的《我的1919》。1919年,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事隔數年,重溫這部電影的時候,依然能感受到1919年在中國大地上燃起的那熊熊的烈火…….

《我的1919》觀後感範文

一九一九,正是我國內憂外患的災難時期,國內軍伐混戰,各地擁兵自重相互爭戰,國外則面臨着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正在中國爭奪交通權,經濟財政權,近而提出了更爲苛刻的領土主權要求,這一切都是因爲中國在經濟、科技爲主的綜合國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大國。

當我們被影片主人公顧維鈞的睿智、勇敢和其卓越的外交才能所折服,被肖克儉大義凜然、爲國請命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的時候,我們有的更多的是對列強們爲了自己的利益無視四萬萬中國人的利益的憤怒,是對中國軟弱無能的政府喪權辱國行徑的不齒,是對“弱國無外交”的沉痛反思!

1919年的巴黎和會,名爲戰勝國的和平大會,卻實爲帝國主義列強的分髒大會。作爲戰勝國的中國,不僅沒能收回山東的權利,反被日本帝國主義將它在山東的侵略用《凡爾賽和約》規定了下來。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戰勝國。

“如果最高會議接受日本的提案,這不能怪我們,只能怪你們的政府”,克列孟梭的話像一根根鋼針刺痛着每一箇中國人的心。沒有強大的政府,沒有強大的國力,就是有再多的顧維鈞,有再多的肖克儉,也逃脫不了“落後就要捱打”的命運!

中國憤怒了!中國的青年憤怒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爆發了,中國的大地上終於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今日的中國再也不是任人欺凌的東亞病夫了,今日的中國人終於可以挺起胸膛走向世界了。創業難,守業更難,在一代代領導人的帶領下,中國終於走向了繁榮富強,然而在當今一超多強的複雜國際環境下,仍是摩擦不斷。黃巖島,庫頁島,臺灣…..“中國不能失去它們,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作爲一箇中國共產黨,作爲新世紀的青年,享受着前輩們浴血奮戰換來的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應倍感責任重大。“弱國無外交”,只有祖國真正強大了,纔能有更多的人聽見我們的聲音,13億中國人才能真正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