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小王子》改編自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裏創作的同名文學作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偶然與年老的飛行員相識,並根據他回憶的指引開啓了探索小王子世界的旅程。下面給大家分享《小王子》觀後感,歡迎借鑑!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1

《小王子》的書,看了無數遍,終於昨天又看完了《小王子》電影版。還沒看的時候很忐忑,特別害怕電影版會毀了原著在我心中的美好感覺,看完之後,雖然電影版有所改編,加了原著所沒有的劇情,少了一份回味,但是總體而言,它還是感動到我了,當然也許感動到我的不是電影本身,而依然是那些戳人心絃的臺詞

我記得第一次讀《小王子》的時候,最後對於小王子的結局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爲什麼蛇可以帶他回到玫瑰的身邊,但後來我懂了——小王子是被蛇咬死了。我明白的那一瞬間很驚愕,甚至因爲不想接受這個結局而有些埋怨作者。

讀小王子讀得越多,就越害怕讀下一次。這本書裏,藏着太多的寂寞,太多的憂愁。有人吐槽說電影版裏的小王子怎麼變成了大人,當我看到長大後的ce在屋頂上清理者煙囪時,我內心也幾乎是崩潰的,根本無法接受這個情節安排。但看完整部電影,我不得不感嘆,這部電影在這一瞬間確實失去了原著的美好純真,但另一方面,這纔是真實的小王子的故事。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小王子,我們愛着自己唯一一朵玫瑰花。但是小王子還太年輕,他的迷茫出走,已經註定了他與前一秒那個清澈單純溫暖的小王子不再是同一個人。小王子游歷了很久,看了很多人,經歷了很多事,才明白他的玫瑰有多麼的獨一無二,他的玫瑰對他而言有多重要。

小王子曾經陪伴着他的玫瑰,從日出到日落,他爲她澆水,爲她蓋上玻璃罩,爲她有了牽掛,玫瑰牽動着小王子的悲喜,她的生活也因爲小王子有了變化。小王子每天挪動椅子觀賞日出日落,每天悉心清理火山,每天拿着鏟子剷除猴麪包樹的幼苗,同樣的事情,因爲玫瑰花的出現,有了不同的心情與意義。

就像那句話:他們還太年輕,還不懂得如何去愛。愛要如何去表達,愛要如何去擁有,愛要如何去證明自己並不平庸。他們不懂。小王子愛的熱情終於在時光裏迷失。小王子:我太年輕了,甚至不懂怎麼去愛她。

小王子在玫瑰園裏呆住了:我總以爲自己很富有,擁有一朵世上獨一無二的花;實際上,我所擁有的不過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已。一朵普通的玫瑰花……但是狐狸告訴他:一旦你馴服了什麼,就要對它負責,永遠地負責。

小王子開始心疼他的玫瑰:我的花生命是短暫的,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護自己,抵禦世界,我卻將她獨自留在我的星球上了!小王子想起了曾經和玫瑰一起度過的每個日日夜夜,從日出到日落,他想起了玫瑰曾經多麼緊密地牽動着他的悲喜。終究,玫瑰還是小王子心中一朵舉世無雙的玫瑰。不管玫瑰的表裏不一,不管玫瑰從曾經有多少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小王子聆聽着她的沉默。但她是他的玫瑰,他的羈絆,他願意承擔的流淚的風險。

雖然被小王子馴服的狐狸也承擔着流淚的風險,但不知爲何,小王子和玫瑰,才最牽動我的心。小王子不知道,玫瑰不願意讓他看到自己哭泣,她曾經是多麼高貴的一朵花啊。

我們都喜歡這樣的結局:小王子最後被蛇送回了B612,回到了玫瑰身邊,然後明白了彼此的重要性,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但我想,只有真正的孩子才能把這部作品讀成有着幸福結局的喜劇吧。我們,這些長大了的人,這些再也回不去的人,只能爲他們賦予一個悲劇的收尾。所以這部作品,讓我感動又感傷。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2

去電影院前我以之前從未有過的認真,一字一句再讀了一遍《小王子》,再過一遍聖愛克蘇佩裏的生平,再看一遍周國平和李繼宏的評論。挑了個夜場,相比白天的爆滿,只有不到二十個人。坐在一個角落,一個人靜靜把我的《小王子》看完。

先從整個框架上說,我喜歡這個改編。加了母女倆,小說從飛行員的角度開始敘說,電影從小女孩的角度切入,不着痕跡,渾然天成。在原來小王子馴化玫瑰、小王子馴化狐狸、飛行員與小王子馴化的基礎上,添了飛行員老爺爺與小女孩的馴化,最後是媽媽與小女孩的馴化,點睛,落幕。這種感覺我在看《解憂雜貨店》的時候有過。

雖然篇幅和影音化的原因,遺漏了小說的一些片段(電影永遠無法超越原著的原因,一個是導演的水平,好點的能接近把握原著的精髓,差點的離題千萬裏;二是文字的先天強大,文字的意向表達遠超於影音,其間蘊含豐富的想象力、張力和延展力,這也是爲什麼提倡兒童多閱讀少看電視的原因),但精華基本再現了。最主要的是原版再現,這是本劇的亮點。原版再現,就是意境再現(《小王子》不能亂看的,一定要看原著)。

走過小王子,通篇都是遺落的珍珠,請允許我拾起一些。

狐狸對小王子說: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用心才能看清楚。可惜大人們全睜大了眼睛,只看見權力、虛榮、金錢、名利、慾望,卻看不見最重要的東西。

正因爲你爲你的玫瑰付出了時間,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可惜人類已經忘記了這條真理。

就像那朵花,如果你愛上一朵生長在某顆星球上的花。當你擡頭望着夜空時,你會感到很甜蜜。彷彿所有的星星都開滿了鮮花。就像你生命中有個老人走過,儘管她已經逝去了,當你看到全世界所有的老人,都覺得如同她一樣慈祥,一般美麗。因爲重要的東西在心裏,不是嗎?

電影裏,大家一定會記得小王子灑落的銀鈴般笑聲。我對小王子說,“我喜歡聽你的笑聲!”

“這正是我要送給你的禮物,當你擡頭看着夜空時,因爲我住在某顆星星上面,因爲我會在某顆星星上面笑,所以對你來說,就好像所有的星星都在笑。到時你將擁有會笑的星星!”

不要輕易馴化別人,相逢就會有別離,可是,“當你的悲傷平息之後,你將會因爲認識我而感到高興。你將永遠是我的朋友。你將會想陪我一起笑。有時候,你會因爲這個緣故而打開窗戶……你的朋友會吃驚地發現你正對着星空發笑。然後你會說:‘是啊,我看到星星就想笑!’他們會以爲你瘋了……”

那時那刻,多希望朱梓萱坐在身邊,我陪着她看完屬於我們的“小王子”。寶貝,爸爸愛你,願你心裏永遠住着小王子,也但願我永遠接近小王子。

一顆星星,因爲一朵花而美麗;一個沙漠,因爲一口井而美麗;一座老房子,因爲一個寶藏而美麗。這個世界,你、我、她,會因爲某種看不見的東西而美麗嗎?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3

有人曾經說過“我們可以在觀看、閱讀中明白許多的道理……”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在2015年10月16日下午觀看了《小王子》這部電影后,也從中領悟到了許多東西。

《小王子》影片裏,望女成鳳的單身媽媽帶着小女孩搬進了新家。媽媽爲了幫助她贏得“成功的人生”,而制定了異常嚴苛的“人生規劃表”……但這一切卻被隔壁那位古怪的飛行員爺爺打破。

老爺爺帶着小女孩到他家裏玩耍,讓她遇到了生活中除了“人生規劃表”,能讓她更快樂的一位好朋友。老爺爺還給她講了小王子的故事,故事每天都在講,小女孩也彷彿隨着“小王子”的腳步遊歷了整個宇宙。屬於孩子的童心漸漸萌發,開始與媽媽的高壓“人生規劃表”和外面“成人的世界”有了小小的矛盾。這一天,老飛行員爺爺因爲病危住進醫院,人生最後的願望就是能夠再度見到“小王子”。爲了滿足老飛行員爺爺的心願,同時也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小女孩開着老飛行員爺爺的飛機,踏上了未知的冒險旅途……在那前方,誰也不知道的感動和冒險在等着她!

在故事中,小女孩的媽媽幫她制定了異常嚴苛的“人生規劃表”。讓她一天到晚不停地學習,給了她很大的壓力!我認爲媽媽的做法是不對的。媽媽們請不要認爲我們太小,什麼事都幫我們想好,安排地妥妥當當。你們默默地付出,我們不一定會大方地接受。不經歷風雨,那能見彩虹?不越挫,那來得越勇?

回過頭來,再想想我自己,一天到晚總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除了上學,就是圍着輔導班“團團轉”。在以後的生活裏,我需要放鬆一點。我還是個小孩,我本應屬於廣闊的“大自然”。我要向影片中的小女孩一樣,回到它的懷抱裏盡情地撒歡,瞭解它,探索它……

成長的腳步不停地向前邁進;大腦不停地回憶着過去,同時也在不停地遺忘很多很多的東西。親愛的大人們請不要忘記:你們也曾經是個小孩,色彩斑斕的童年屬於你、屬於我、同樣屬於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

理智的大人看到的是小王子死了,而童真的我們看到的是小王子---回到了他的星球和玫瑰花幸福地生活着……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4

有些電影,當你沒法明確知道它是不是好片、或者爛片的時候,你便不敢開口說話,但又不吐不快,《小王子》於我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個人看來,《小王子》是一部畫面精美的電影,音樂配畫面,很柔很輕,部分時刻讓人感受柔軟。但這部電影看完了,也讓人有些無語。

作爲新增的原創情節,小女孩在飛行員病危後獨自駕駛飛機穿越雲端,抵達一座陌生的城市,發現故事裏那個自大狂、那個國王、還有那個星星癡迷者,都在這裏。但“大魚”夢想落地,所有童話人物也都擁有了現實的外殼:國王是個電梯駕駛員、自大狂也是警察,星星癡迷者更厲害,變成了文明史上剝削的代表者——商人。

這部分本應是全片的核心情節,是的,作爲一本小書的改編,它的誕生就被用作設定爲【更精彩】。當然它做到了。所以這部分就當是原著之外、電影之中的另一個故事吧,首先,它是好看的。因爲它要把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裏的思想給具象化出來,星球是什麼?是個人意識,也是幌子。小王子曾經遇到的是什麼?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臆想者,開電梯的國王是,當警察的自大狂是。而且無一不是受商人控制、受生活牽絆的可憐蟲。當然,小女孩還遇到了我們故事裏的主角:王子先生。

這部分理應很精彩,就像《禁閉島》中小李子以爲自己發現“世界真相”、費勁逃離一樣,從小女孩拼命蹬三輪車開始,節奏就變得無比歡快、激動、緊張。電影卯足勁兒告訴我們,“小王子”是會長大的,童話人物都是有原型的,這不是個童話,這只是一個最現實不過的故事,聖埃克蘇佩裏只是將其裹上童話外殼,然後告訴我們:要長大,也不要長大。

然而,是精彩,也不是精彩。雖說是中法合拍(財大氣粗基美影業投資),但製作班底卻幾乎都是好萊塢的,故事也是好萊塢式的電影,起承轉合,哪裏有意外,哪裏有高潮,一板一眼,量身打造感動,而且是服務於故事所必需的。不能罵,罵不得。只是在我們心裏,小王子還是小王子,無論拍了三版,四版,還是五版,這依然是個童話故事

爲何說童話美好?因爲其中貫徹的是寓教意義而不是說教意義。童話的色彩永遠朦朧不清,宛如披上一層面紗,恰若淡若星辰的童年本身。這部電影畫面好、配音陣容更強、(好萊塢式)改編也還算合理,最大不足恰恰是忘了小王子本身。曾經看書,文字不多,配圖清新,那種滋味很巧妙,像陽光又像雨露,像清風又如餘暉,恬然清淡,飲之如哀愁之水、品味似淳淳之蜜。

3D《小王子》恰恰在最後弱化了童話面紗,改編成功但是把對原著的閱讀感受降到最低。幾歲小女孩能懂什麼呢?真正看懂小王子的,恰恰是許多許多成年人,就像《大魚》、《大話西遊》、《極地特快》,這是成年人的童話,影片明顯定位也考慮到成年羣體,但是一切不應該由這個小女孩講述出來。“只有用心去看世界,才能看的真切,如果你想要製造羈絆,就得承受流淚的風險。”臺詞很美,感動觀衆的意圖十分明顯,無語又怪異。

“你知道《小王子》的作者嗎?他是個飛行員,常常飛過沙漠的上空,他曾經描述過在夜裏飛過荒寂無人的沙漠之後,忽然看到遠遠一處城市的燈火時的那種感動。因爲有燈火的地方必定有人類,有燈火的地方也必定有着關愛……”

在《在漫長的旅途》中,星野道夫是這樣形容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裏。他們的共通性在於,是生活的漫遊者,是生活的觀察者,而不是締造者。作者用細膩之心感受着生活,然後用一種看起來並不那麼現實的語氣娓娓道來,帶來細水長流般感動。然而電影講得通透,爲了緬懷而緬懷,爲了感動而感動,爲了回憶而回憶,爲了美而美,強加表述,只會和原本樸實的思想更爲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