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精選5篇)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精選5篇)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1

前天去觀看了一部很感動的電影——《我的姐姐》。

對於這部電影,我從春節開始就想看,可惜4月2日才播出。反覆看了許多遍預告,我的淚下來了。無疑,電影一定更感動。

剛開始,安然(電影主角)陷入失去父母的悲痛,她的父母因爲被車撞死了。安然才知道和父母分開的四五年時間裏,生了弟弟安子恆(安然的弟弟)。一家人都希望她能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她認爲撫養了弟弟,她這一生就完了。

姑媽說:“長姐如母!”長姐如母,多麼地輕抄淡寫啊。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多少個姐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姐姐們不得不去撫養弟弟。

那天在外地上大學的哥哥放假回家幾天,我們去飯店吃飯。服務頁是一個年輕的姐姐,媽媽問她:“小姑娘,你多大呀?”姐姐的年齡讓我出乎意料——21歲。

姐姐因爲生計問題,不得不出來工作。她還有兩個弟弟,這樣家庭的思想非常傳統,還是那四個字——長姐如母。

21歲,本應是上大學的年紀,卻因爲一句“長姐如母”,這一生就這麼完了!

像這樣的家庭,中國還有許多。做爲一個女孩兒,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家庭的長姐都能成爲母親的角色。

這部電影看哭了我,如果你是姐姐,如果你家有個長姐,請你一家人一起去看《我的姐姐》吧!希望能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2

電影《我的姐姐》由殷若聽執導,遊曉穎編劇,張子楓領銜主演,肖央特別主演,朱媛媛、段博文、樑靖康主演,金遙源、王聖迪特別介紹出演,於4月2日全國上映。

這是一部現實題材的.親情電影,電影《我的姐姐》講述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係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

張子楓在劇中飾演安然,受原生家庭影響,帶着情感創傷,性格獨立且強勢,渴望走出去,闖出去,生活中面對不公平時,她直來直往,勇敢說不。即使含着淚,也會也會大口吃飯,她說“一個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孩子,當她被人欺負的時候,她打的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印象,也使我相信她在將來面對任何困難中也能夠有這份勇氣與信心,成長爲更好的自己。

同時電影故事題材新穎吸引人,也是國內市場很少的家庭女性題材電影,可能很多人一想到女人就應該坐在家裏帶孩子,幹家務。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姐姐性格獨立且強勢,想走出去,闖出去。不甘於現在的狀態,這恰恰與中國式獨立女性相呼應,心中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情偏向於強勢。

電影中的一處弟弟和姐姐的對話,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你等等我不行嗎;我的人生不是隻有你一個啊;我只有你了。面對二胎弟弟,弟弟從出生,姐姐就沒有被當成自己人,這也反映從中國式傳統思想重男輕女的思想觀,爲了延續香火,不惜使孩子生活存在不公平。但是面對父母離世,只剩姐姐和弟弟相依爲命。人類之間,有着連綿的情感,但是深刻,有凝聚力的,是親,是愛,是親情。親情人類永恆的話題,影片圍繞姐弟兩展開了中國式親情深處的普遍矛盾與溫暖。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3

剛剛看完《我的姐姐》,想來抒發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這部電影真的是無時無刻戳中我的淚點,姐姐的無奈及弟弟的做法,真的是反映了這個社會對姐姐的“惡意”。

首先,這部電影共有三對姐弟,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姐弟一對,安然父親一對,安然母親也是一對。其實說實話,我到最後還是不曉得爲什麼他們的父母爲了生個兒子,讓女兒成爲一個“殘疾人”,難道兒子真的這麼好嗎,我一度以爲後面會有個什麼反轉,解釋再生一個相差十幾歲的兒子的原因,但到了後來都沒有,也許,也解釋了,就在那個十三號牀孕婦的那裏。

而對於姑媽這個姐姐,剛開始真的一度以爲這個人是個爛好人,結果到了後面,我發現,原來姑媽也有自己的夢想,就在即將碰到的時候,卻被弟弟生了孩子,被自己的母親強行喚回來照顧自己的侄女。當看到姑媽對着那組俄羅斯套娃講俄語時,我再一次哭了,好像知道了最外面的套娃底座丟了的“背後深意”。

最後一對安然母親這一對姐弟,其實沒有講太多,但看到舅舅每個月都會去看望姐姐的墓地時,安然對他說“有時候我真以爲你纔是爸爸,不對,是想”的時候,再想起安然爸爸對安然的“教育”時,我好像知道了也許舅舅也是適合成爲一個好父親的,若當初沒有年少輕狂的話。

再然後,我好想說說我對安然和她男朋友的看法。其實,我覺得他們的分開一切都早有準備。從他對陳醫生的道歉,再到安然第一次見家長,他們家對婚後生活的規劃,我個人認爲大部分女生都會感到心累。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想法了。可能文筆不是很好,不能表達清楚我的想法。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4

今天下午我們去電影院看了《我的姐姐》這部電影,它和《你好,李煥英》一樣都是催淚劇。

故事的開始女主安然的父母,因爲車禍而離世,只留下了一個和安然從來沒有見過的弟弟安子恆,因爲血緣關係,安然要扶養她的弟弟,可她要考研,要離開這個城市,她不能爲了她的弟弟而放棄離開這座城市的機會,她恨她的父母,從她大學開始,就再也沒有動家裏的一分錢,她回到她小時候生活的家,家裏沒有一點她的痕跡,只有她弟弟和她父母的,她想把安子恆交給別人撫養。

安子恆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在童年最好的時光他的父母離世,隨後他就知道他有一個姐姐,他討厭姐姐他不想要姐姐,他想要媽媽爸爸,但是感情改變了他,他知道姐姐想把他撫養給別人,他也知道他成爲姐姐的累贅,他偷偷聯繫了領養人,想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原本討厭弟弟的姐姐,恨不得把他送人,但是當真到那一刻的時候,她發現她自己做不到,她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他也是她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當安然知道弟弟安子恆聯繫領養人時,哭了,她不明白弟弟爲什麼這樣做。

當安然來做最後的領養手續時,她沒有簽下去字,她反悔了,她不想把弟弟給別人,她拉起弟弟的手跑,她笑了,電影從頭到尾讓人笑次數少之又少,這一次她一直在笑,她的弟弟也是。

  電影《我的姐姐》觀後感5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爲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爲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爲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爲核心,那麼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着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着,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願以犧牲個人價值爲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爲觀衆,我也隨着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衆的衆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麼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迴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衆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爲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願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爲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爲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裏”,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爲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願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