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5篇)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5篇)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

我們體育組成員參加了課題《高考體育專業訓練策略與計劃》,爲了真正探索出一套高中體育創新模式,在實施中認真學習創新教育理論。實踐中堅持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此基礎上爲了使訓練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有所發展,爲高校輸送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在體育專業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展開了專業訓練的有效策略研究,其目的是讓更多的體育高考生達到體育專業的要求,體育教師探索、形成更加科學有效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已見成效,現將階段研究工做總結如下:

1.認真對待,穩步推進

2.組織培訓課題研究的教師。利用網絡、專注自主學習,提高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積累業務知識,並做好業務筆記。

3.確立了參加訓練的體育特長生的訓練主體的研究,並撰寫了調查報告以及訓練時間的長短對成績進行分析。

4.堅持訓練有集體備課和聽評課活動,注重訓練問題的研究。圍繞課題的研究,堅持集體設計、實施於訓練、教學反思、師生評價的模式。

預期研究成果初見成效

1.充實了理論,轉變了師生觀念。重視學生,調動和開發學生潛能,使體育訓練有針對性。2. 活動的內容很多,達到了多樣化如召開課題研究會議、體育高考訓練研討會、校際交流、模擬考試、親臨現場指導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各校訓練能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活動有計劃、有目的,針對性強,且各項活動交錯進行,每個活動都有針對性,能有目的地解決各個時段出現的.問題與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未雨綢繆,這些多樣化、系列化活動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訓練的有效性。

2.進行數據跟蹤各位老師在總結時能夠全面進行總結,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也能從問題中總結教訓並作進一步改進,需要進一步細化從數據着手對學生進行全程跟蹤,即從學生的開始訓練、過程以及最後的結果發現各個階段的變化規律,這樣更有利於改進訓練手段。

3.對學生進行跟蹤,從中發現訓練手段與方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以及開展活動的重要性,從而發現其中規律以及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訓練模式。

4.第一階段工作有困難的存在,也有收穫的喜悅,下一步我們課題組成員將紮實工作,再接再厲,繼續深入研究,相信在以後的時間當中,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將會在一個不斷髮現問題過程中成長,在總結、交流、互動中不斷完善,也一定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2

《運用學生研學材料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現在的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講什麼,他學什麼。從來沒有自己去看書學習的習慣。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光靠老師教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積累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學得到的。因此我們從初中二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從“課前小研究、課中練習、課後作業”三方面進行研究“運用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重點研究課前小研究。經過一學年的研究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生的進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的進步。每一次的活動都給我帶來一份新的收穫。以下是我科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穫。

1、課前小研究使學生養成了課前自學的習慣。

全班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的人數由原來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結論,一年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課前研究方法。由於我們確定的自學能力培養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且在實驗過程中也是按照這一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對學生加以訓練的,這就使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成正比例增長。最終學生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課前研究習慣,而且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實驗達到了目的。

2、課前小研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完成課前小研究必須先自學書本知識,那麼自學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前研究就是課前的自學。課前自學的過程

是學生自己根據教師佈置的課前小研究,通過自己努力去回顧舊知識,自學書本新知識去完成課前小研究的題目,從而自主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教師佈置的課前小研究中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經過多次有目的的自學研究以後,就逐漸掌握了對新知識的一些學習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地接觸新知識,它要伴隨着各種不同的思考,只要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學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完成課前小研究再去上課,本身他自己已經自學了一遍,上課時再學了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會更明確,學習積極性也會有很大提高。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認識,那麼對新課學習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就更有益於新知識的掌握。大多數人都渴望被別人所認可,學生的這種心理更強烈。經過完成課前小研究,學生對一些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爲了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聽得就會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經過認證以後,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答案的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不太準確的會自覺去修正反思,對新知識的印象就會加深。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新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快更深。有了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爲前提,加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果將大大提高

縱觀我們一年來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我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規律:隨着學生自學習慣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步提高。教師優美動聽的導入被學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師耐心的啓發誘導被學生的主動出擊所取代,教師生動地講述被學生熱烈的爭辯所覆蓋,學生學得主動,學習效果顯著。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3

《促進中小學生學習力提升的實踐研究》是陽貴市教育改革試點的重點項目,是陽貴市教育局重點打造的研究課題,實驗三中作爲課題研究單位,對課題研究非常重視,決定以《思維可視化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課堂實踐研究》作爲子課題,把思維可視化技術作爲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全校開展研究工作。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完成了市總課題組佈置的相關工作,現將一個學期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建了強有力的研究團隊。

學校成立了以石豔梅校長爲課題組長,分管校長、教務主任、各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爲主體的研究團隊。

二、採取分層面研究的方式開展研究工作。

我校的課題研究分爲學校、教研組和教師個人三個層面進行研究。

在學校層面上,主要是確定研究方向:以思維可視化技術爲載體,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對整體研究工作進行規劃,擬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研究計劃,制定學期研究工作推進表,對各業務處室進行分工,明確職責;撰寫開題報告,組織培訓,對各教研組的研究工作進行跟蹤指導和監督。

在教研組層面上,各教研組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確定全組研究專題及方向,擬定具體研究計劃,以集體備課、主題研究、課堂實踐爲主要研究方式,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要有自己的研究專題,爲每位課題研究老師建立個人研究電子檔案,加強對老師個人研究的過程管理。

教師個人層面上以小專題爲切入點,以課堂爲載體,以思維可視化技術爲手段,以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思考力、實踐力、創新力提高爲目的進行研究。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高效課堂。

三、完成的工作

1. 擬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研究計劃,制定學期研究工作推進表,撰寫了開題報告。

2. 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研究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能力。

爲了提高老師們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能力,派出老師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學習培訓,邀請貴州師範大學羅小芳老師爲全校教師進行了思維可視化應用軟件的使用培訓,使老師們學會了思維可視化應用軟件的使用。

除了集中學習培訓而外,各教研組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思維可視化的知識。不斷提高教師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水平。

3.建立了教師個人課題研究電子檔案。

根據市總課題組的要求,所有教師都建立了個人課題研究電子檔案,詳細記錄課題研究的過程,方便了學校對教師研究工作的管理。

4.開展了全校性的課題研究展示課活動。

從10月份開始,在教務處的統一安排下,以教研組爲單位開展課題研究展示課活動,要求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每週至少聽兩節課題研究展示課。此活動的開展切實提高了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思維可視化技術的水平,檢驗了思維可視化技術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積極作用。

5.積極參加由總課題組組織的高中學段課題實驗學校系列實踐培訓活動。

學校對活動進行了認真準備,積極參加。以此推動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要求各教研組推薦優秀階段性成果參與展示,對課題研究進行了階段總結,製作了展板,選派了包括所有學科的骨幹研究人員在家內的20人蔘加了12月7日的展示、交流和培訓活動。

6.開展了階段性成果評比活動。

12月份,學校開展了階段性成果評比活動,要求各教研組推薦優秀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師思維導圖和學生的思維導圖參加評比。活動結束後學校推薦了10篇優秀教學設計、10篇優秀教學反思、10幅教師思維導圖和20幅學生的思維導圖參加總課題組的評比。

7.做好各教研組和教師的個人研究總結。

爲了不斷提高下一步課題研究的質量,學校要求每個教研組和研究人員都要做好本學期的研究工作總結,對本組和自己研究工作進行認真反思,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便於提高下一步課題研究的質量。

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到目前我校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正在將思維可視化技術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和學習中。思維可視化技術對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在我校初步得到體現。

陽貴市第三實驗中學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4

雙擁工作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我校很重視此項工作,將雙擁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把雙擁工作貫徹落實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將工作做得儘量紮實,現將去年的雙擁工作總結如下:

一、 領導重視,是雙擁工作良性開展的強有力的保證。

關心支持國防和部隊建設,做好雙擁工作是學校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個切入口,學校將此項工作與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一起部署,成立健全有力的`雙擁領導小組,校長、書記親自抓,教務、政教、總務、團委等部門齊心協力,負責學校此項工作有序地開展。

二、認真組織初中新生軍事訓練教學,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

軍事訓練是初中學生的必修內容,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我校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對學生軍事訓練內容和課時作了明細規定和保證,將學生軍事訓練納入學生社會實踐課程中進行,並且加強軍訓師資隊伍建設,每年軍訓前一個月,主動與泰安武警支隊聯繫,在部隊中選拔優秀的官兵作爲教學骨幹,與部隊共同制定學生軍訓方案。在教學中,採用多種形式,課內與課外、訓練課與理論課相結合的方法,例如參觀軍營,隊列訓練,內務整理,觀看軍事影片,開主題班會,聯誼會,讀愛國英雄人物和事蹟,教唱軍歌,學習軍事知識等,不斷豐富軍訓內容,努力提高訓練水平。當然軍事訓練中也嚴格遵循安全制度,嚴防訓練事故的發生。

三、以愛國主義教育作爲重點,緊緊抓住德育教育的突破口。

愛國主義是國防教育、雙擁宣傳教育的核心,也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我校緊密聯繫國際國內形勢變化,以“愛我中華,強我國防”爲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深入進行偉大的民族精神、國防責任義務和雙擁光榮傳統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國防觀念,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營建良好氛圍,開展豐富活動,將雙擁工作引向深入。

(1)重視學科滲透,重視學科教師在國防教育方面作用,政史地語數等學科中結合國防教育素材,抓好滲透,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國防發展中所發揮的力量,與體育課,體育活動結合,抓好國防體育,增強學生體魄,長大保衛祖國。

(2)重視軍地情誼,加強學校和部隊的密切聯繫,共建活動紮實開展,共建建設和諧發展,在農村的老複員軍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讀報,聊天,打掃衛生等),爲他們服務併爲他們表演精彩的文藝節目,增強學生雙擁參與意識,密切軍民之間魚水情誼,弘揚愛國擁軍傳統。

總之,由於領導重視,目標明確,措施到位,活動豐富,確確實實地營造起了雙擁工作的良好氛圍,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今後將更加努力,在工作觀念、措施、方法上始終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力爭今後將我校的雙擁工作做得更出色、更令人滿意。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5

現在的學生自學能力差,老師講什麼,他學什麼。從來沒有自己去看書學習的習慣。然而,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我們這些過來人都知道想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光靠老師教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積累的知識更多的是靠自學得到的。因此我們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從“課前預習研究、課中練習、課後作業”三方面進行研究“運用研學材料對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探”,重點研究課前預習研究。經過一學期的研究讓我們真切地看到學生的進步,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的進步。每一次的活動都給我帶來一份新的收穫。以下是我科組課題研究的一些做法和收穫。

1、課前預習研究使學生養成了課前自學的習慣。

全班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的人數由原來的37%增加到97%,由此可得出結論,半年來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成功的,學生也掌握了一整套的課前研究方法。由於我們確定的自學能力培養是建立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一系列方法上的,它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且在實驗過程中也是按照這一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對學生加以訓練的,這就使學生的習慣與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成正比例增長。最終學生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課前研究習慣,而且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我們的實驗達到了目的。

2、課前預習研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必須先自學書本知識,那麼自學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課前研究就是課前的.自學。課前自學的過程是學生自己根據教師佈置的課前預習研究,通過自己努力去回顧舊知識,自學書本新知識去完成課前預習研究的題目,從而自主的去對新知識進行學習。教師佈置的課前預習研究中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學生在經過多次有目的的自學研究以後,就逐漸掌握了對新知識的一些學習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而是“有章可循”了。課前預習是學生獨立地接觸新知識,它要伴隨着各種不同的思考,只要長期堅持預習就會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學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3、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再去上課,本身他自己已經自學了一遍,上課時再學了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會更明確,學習積極性也會有很大提高。學生經過課前自學,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認識,那麼對新課學習的目的性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就更有益於新知識的掌握。大多數人都渴望被別人所認可,學生的這種心理更強烈。經過完成課前預習研究,學生對一些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見解,爲了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聽得就會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會非常積極。經過認證以後,學生自己做出正確答案的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對知識的掌握就會牢固;不太準確的會自覺去修正反思,對新知識的印象就會加深。無論那種情況都會促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對新知識的掌握就會更快更深。有了教師課前的認真準備爲前提,加上學生高昂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效果將大大提高

縱觀我們一年來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我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規律:隨着學生自學習慣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逐步提高。教師優美動聽的導入被學生的胸有成竹所代替,教師耐心的啓發誘導被學生的主動出擊所取代,教師生動地講述被學生熱烈的爭辯所覆蓋,學生學得主動,學習效果顯著。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6

遵循素質教育的規律,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及時而廣泛地開展了“農村小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實驗活動,經過近一年來的研究和實踐,已初步取得了較爲豐碩的成果,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現代教育觀念的確立、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等已成爲廣大教師的自覺行動和追求目標。過去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場,一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教風與學風正在進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自主學習的時空漸趨拓寬,同時,學生的個性特長也得到了發展,學生素養也得到了提高。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力求體現如下目標:

1、全面性。

素質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都能受益。

2、主動性。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學習的需要變爲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求,變被動式的吸收爲主動式的探索,使學生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探究性。

教學中,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蒐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的發展。

4 、合作性。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溝通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總之,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課題實驗的管理

1、建立領導機制,確立實驗班級。

在市教科院的親自指導下,學校成立由校長、教導、教研組長、部分骨幹教師組成的實驗領導小組,負責實驗工作的管理、指導及實施工作,並確立了實驗班級和實驗老師。

2、加強師資培訓,轉變教育觀念。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推動者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7

《高中作文教學中“少教多學”的方法與策略研究》已由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總課題組審定,正式批准立項爲該課題的子課題,學校同時也被認定爲實驗學校。現將該課題起始年度的工作情況作一彙報性總結,爲的是積累經驗、反思教訓,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

一、回顧與展望

本年度五月中旬,應地區指導中心主任、研究隊伍核心研究員、縣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李彥良老師盛情相邀,決定傾力加盟,遂成立課題組,並自告奮勇擔任組長。認真學習研究課題的意義和價值,上報研究申請,獲准立項。七月份,學校選派科研教師,趕赴山東濱州參加課題研究開題培訓會議。期間,聆聽專家教授的精彩報告,感受課題研究的人文氛圍,領悟特級教師的藝術魅力,觀看教學高手的授課風采。同志們深深地感到,《“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開展,在當前課改形勢下,不僅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九月份,新學期伊始,課題組立即着手製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經過多次商討,決定把實施的核心確定爲課堂教學與寫作訓練緊密結合,堅持能力培養爲主,自主學習爲先,小作文訓練常抓不懈,展評環節落到實處,切切實實抓出實效。高度重視工整規範地書寫漢字、努力保持卷面乾淨整潔這些屬於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凡此種種,不僅在實施方案中予以明確,還要在課堂教學和平時訓練中貫徹落實。

十月份,組織學生積極準備辯論賽的相關工作。這次辯論賽的主體是高二年級學生。以班級爲單位,經過初賽、複賽,產生參加“湟中縣高中學生辯論賽”的最終人選。四名學生都來自高二年級,指導教師也全都是高二年級的語文教師,同是也是課題組的核心研究成員。

十一月中旬,帶領學生去湟中一中參加決賽。經過緊張而又激烈的比賽,最終獲得集體三等獎,這個成績與前幾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一名學生獲得最佳辯手稱號,一名教師獲得優秀指導獎。整個過程,從初賽到複賽,從上網搜尋資料,到組織各班學生積極演練,決賽階段從抽題指導問題設計,到模擬環境情景相互達成默契,都由學生組織主持,教師只做適當的指引點撥。最終,付出得到了回報,勤奮收穫了成果。整個活動,自始至終也是對“少教多學”教學理念的很好踐行。

十二月份,積極響應總課題組開展的以“弘揚厚德精神,構建幸福中國”爲主題的徵文活動,學生參與面廣,熱情度高,爲今後的研究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二、探索與實踐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探索,我們感到,學生在寫作方面切切實實發生了一些變化。過去有語文學習“三怕”之說,其中之一就是怕寫作文。通過訓練和實踐探索,我們感到第一個方面的變化是,學生普遍地消除了對寫作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逐漸適應了新課程改革所營造的寫作環境。第二個方面的變化是,學生寫作的主觀能動性有所增強。他們能夠主動購買書籍,查閱資料,勤于思考,積極寫作。現在學生所需的資料相對比較豐富,學校設有青樹教育基金圖書室,各班都有北京慈弘基金建立的讀書角,藏書甚多,便於學生查閱。另外,教師的辦公室裏也配備了多臺電腦,隨時可供上網查閱,方便快捷。第三個方面的變化是,可以藉助網絡平臺自由交流。學生的習作被掛到網上,很能夠激發起他們的寫作慾望,如果把這種主觀能動性轉化成一種自覺的行爲,那麼可以說,我們所倡導的“少教多學”就不僅僅只是一種理念,也不再是努力探究的一種模式或路徑,而是真正達到了“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的目的。

三、經驗得與反思

“少教多學”之路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需要我們教師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教學和引導,教師也一定要努力學習,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融進“少教多學”的氛圍和境界中去。“少教多學”是一種理想化的教學思路,說它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未嘗不可。我們認爲,它首先屬於認識論的範疇,同時也是屬於方法論的範疇。這個概念,有先進的理念可尋,有前瞻的遠見可循,但在實施過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方爲現實。

四、意義和價值

我們覺得,“少教多學”在寫作教學中的探究,首先是要“多教”,最終趨於“少教”。“教是爲了不教,學是爲了不學”,用在此項課題研究及當下的課改環境中,仍然是極其先進的教育思想。

課題研究起始之年,首要任務是充分認清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自己一定要身體力行,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地投身教學實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以課題研究促進課程改革,並最終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8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學期又接近尾聲,其實,本學期的時間很短,只有三個多月時間,也難怪不知不覺就要結束了,回顧本學期的工作,在課題研究方面,還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績。下面就簡單的小結本學期的課題工作。

一、制訂計劃,加強落實

開學初,制定課題組和個人課題研究工作計劃。並在工作中圍繞本學期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積極落實。並取得很好的成績,本學期是課題研究的中心階段,課題研究成果,已經初見彌端。

二、提高認識,加強學習

本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積極探索加速學校教育現代化的途徑和方法。首先加強課題組教師的理論學習,本學期我校理論集中學習4次,通過,理論學習,是我們的課題研究,有知識支柱,使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因爲我們認識到校內網絡教學系統的`建立和應用,可以極大的刺激和促進校園信息化的建設。認識到課題研究是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現代遠程教育項目開發利用得好,可以爲教育改革,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可以大大改善教學的條件,更新各種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一種具有現代氣息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學生的專業學習和信息素養的培養,可以讓師生們切實感覺到信息化與自己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貼近。因此,我校由校長親自抓項目的建設,管理人員具體負責設備的管理和使用,並有嚴格的管理使用制度,以保證正常使用。

三、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

本學起初,我校集中學習了安徽省農遠使用的幾種方法法,並在研究中有針對性的加以研究。提煉出一下五種:

1、“光盤教學—教師輔導”型:以光盤教學爲主,教師參照光盤的組織形式,組織學生模仿學習、對教學知識提煉概括。

2、“教師上課—光盤輔助”型:以教師教學爲主,用光盤中有效的資源和學習方式,指導學生學習。

3、“提供樣板—示範引導”型:以教學光盤中的學生爲榜樣,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4、“課堂直播—同步教學”型:直接播放教學光盤,學生進行同步學習。

5、“轉換資源—自主創新”型:對教學光盤中的有效資源進行重構,用於教師開展具有個人風格的教學。

四、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向成功的開始,我能積極參與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模式一小組課題研討課四次。(分別是林乃喜老師上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代玉軍老師上的《七顆鑽石》、郝潔老師上的《isthisyourskirt?》和侯玲老師上的《認識小數》)在每次的活動中,我都能認真學習、記錄,和課題組的老師座談,交流,並把評課意見上傳到個人博客上。在評課的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學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是模式一的組長,還擔負着組織小組活動的任務,每月召開一次小組會議,安排工作,並在月末收集、整理、彙總課題組各項資料。督促其他成員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務。

五、存在的問題

1、由於教導處工作比較繁忙,以及本學期教學活動比較頻繁,本人的課題實驗課沒有得到落實。

2、本人撰寫論文的能力還不是很強,導致很多成果無法提煉爲論文與各校的同行交流、切磋。下階段力爭有、更高質量的論文誕生。

本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在今後的研究中也會遇到的困難、的艱辛,但我們堅信,憑着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執着精神,在以後的研究中定會取得更令人滿意的成績。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9

一、課題研究方法

1、參考文獻法:即查閱相關的資料,認真系統的學習有關的理論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習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2、調查分析法:通過調查,分析瞭解學生英語詞彙聽說讀寫能力的現狀,爲課題研究進行更直接有效的指導;

3、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思考、研究、提高:

(1)通過各種不同的有效的學習英語詞彙的方法,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單詞;

(2)通過調查,對兩個班級學生就詞彙使用及記憶等方面進行對比,尋求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

(3)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學生學習及掌握英語詞彙的興趣和能力。

4、個案研究法:圍繞典型對個人開展研究,以尋求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法;

5、對比測試法:在課題開始和結束時,分別對本冊教材中的四會單詞進行檢測,對比成績的變化。以本校六年制四年級兩個班爲實驗班,研究過程在教學常態下進行。

6、經驗總結法: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二、課題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收集相關資料,學習有關理論文獻,尋找理論依據,明確實驗目標,提煉先進理論經驗,制定論證課題研究方案和具體實施設計,申報課題。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1)根據研究內容制定實施計劃,組織實施。

(2)進行理論學習,構建基本操作模式,深化課題涉及的相關評價指標與實施方法。

(3)組織課題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成果彙報,將研究成果逐步推廣,加大實驗論證力度。

3、總結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整理有關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各種數據。

(2)彙集各種實驗材料,歸納總結研究成果。

(3)撰寫實驗結題報告,接受課題鑑定組的評估鑑定。

三、研究成果的形式

1、讀書筆記,發表在課題博客中;

2、課例分析,發表在課題博客中;

3、寫作論文,已上交學校、教研室。

論文題目:《運用多媒體,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運用歌謠掌握英語詞彙》等

4、結題報告。

四、研究與實踐過程

(一)調查研究

20xx年3月到4月期間,主要用調查法,訪談法及測試法對學生情況進行了全方面的細緻瞭解。

(二)發現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詞彙的'學習上都存在問題,歸納一下主要表現在心理方面、詞彙方面、方法問題幾個方面。

(三)解決問題

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多方面入手探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英語詞彙的運用能力的途徑,探索怎樣轉變學生詞彙學習思路,調整英語詞彙教學內容,並努力創新詞彙教學方法。

五、取得的成效

1、深入瞭解詞彙學習現狀,因材施教;

2、激活學生詞彙學習興趣;

3、克服了學生對詞彙學習的心理障礙;

4、學生考試成績顯著提高;

5、學生的詞彙量增多,單詞書寫、應用能力增強;

6、總結了多種認讀和記憶單詞的方法和單詞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多不足,要注意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學生運用單詞說句子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閱讀能力有待提高。要想靈活運用單詞,還要多給學生創設詞彙運用的場景,真正發揮英語詞彙的作用。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0

一、課題概述

幼兒由家庭走向幼兒園,是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然而很多幼兒都會經歷分離焦慮的體驗。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分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不安情緒和行爲,是幼兒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產生不安全感和害怕感的反應。每學年新生入園時,我們總會看到很多孩子因爲面臨和家長的分離而哭鬧,有的孩子因爲害怕分離甚至自殘,不願進食,不願午休,不參與活動等等現象足以說明了,孩子的焦慮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減緩幼兒的這種焦慮情緒,幫助幼兒克服焦慮,縮短適應期,培養幼兒積極的入園情緒。我園據此開展了《緩解新入園幼兒情緒焦慮的行動研究》的課題研究。

二、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一)幼兒入園前全面家訪,增進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情感教育是人情商培養的主要途徑,人在接觸社會時,總是會對現實中的任何事產生情感體驗。幼兒情感教育的是否成功直接決定着一個孩子長大後的爲人處世,對幼兒將來良好習慣的形成和培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入園前與孩子充分接觸,增進情感,是減少孩子入園後對陌生環境和事物產生焦慮的很好方法。我們在新生幼兒入園前,採取家訪的方式,深入孩子家庭瞭解孩子,消除孩子陌生感。

與家長聊一聊。在九月份,讓新生班級教師兩人一組深入幼兒家庭,通過和家長聊一聊,來了解家長對幼兒入園的準備情況和期望;並通過和家長聊天瞭解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從而在開學後能對孩子進行鍼對性的照顧和培養。

與孩子抱一抱。教師在幼兒家裏,與孩子通過玩玩小遊戲、抱一抱、親一親等形式,來消除把彼此的陌生感。這時候教師要儘可能的放下教師的身份,與孩子平等對話,從而讓孩子對教師產生“正印象”,使幼兒對老師產生信賴感和依賴感。

(二)創設溫馨的育人環境,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

溫馨、舒服的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的隱性教育。它能夠很好與幼兒發生無聲的對話,起到積極地教育作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作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物質環境方面。本學期九月開學初,我們就根據的幼兒特點和各班實際對活動室的各空間進行了全面而富有創意的佈設。幼兒一走進幼兒園,就能看到我們精心佈置的“蔬菜水果”掛飾,通過製作精美的卡通圖案背景,再配上淺顯易懂的標語,讓孩子們和家長一進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在每層樓的樓道上,分別佈置了孩子們喜歡的《繪畫牆》、《牆面玩具》,色彩明快的圖案,讓孩子們一看就能感受到這裏一個五彩的樂園。在班級的.環境佈設中,小班佈置了幼兒和家長的合影照片牆,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們看一看、親一親,讓孩子感受到這兒也很熟悉。除此之外,每個班級還分別佈置了“娃娃家”、“寶貝屋”等這些能讓新入園寶貝去扮演角色遊戲的區角活動。孩子們在情緒焦慮時都能夠在這些地方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或者一個人靜坐一會兒,或者和自己的同伴再次遊戲,通過這樣的角色遊戲可能很好的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

人文環境方面。建立和諧的師幼關係,友愛的同伴互助關係也是緩解新入園幼兒焦慮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孩子們剛剛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他們自然會對自己較熟悉的人和事格外依賴和信任。比如一個班有互相認識的孩子,老師要儘量讓他們躲在一起,可以一起遊戲,一起睡覺,同坐一桌就餐等等,總之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在一起彼此“照顧”。另一方面除了這種同伴互助的關係外,孩子們現在也很依賴老師,特別是生活老師,所以作爲老師要比平時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多和孩子做做遊戲,多抱抱那些“特殊”的孩子,多給孩子更多的身體接觸和語言的鼓勵。比如:早上入園時,和每一個孩子擁抱;當孩子睡覺前給孩子輕拍孩子的背部;孩子離園前給親親孩子的臉頰。當孩子把飯粒撒了滿地時,不要大聲指出;在組織遊戲時,多組織那些能讓孩子與孩子有交流和互動的遊戲,老師也要全身投入;活動中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有個別教育,總之,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從而孩子才更願意親近老師,喜歡上幼兒園,消除心裏的陌生感。

我們還開展了帶領小班幼兒參觀幼兒園活動,讓孩子們在走走玩玩中認識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對它產生熟識感、依賴感。

(三)積累了個案、跟蹤調查新入園幼兒焦慮情況,並將其歸類、總結,形成文字性資料。

(四)彙編成冊《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的活動設計一本。

三、初步成效

在前期研究中我們以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爲中心,幼兒入園前的家訪瞭解幼兒成長環境、家長育兒觀念、幼兒生活習慣及性格特點、愛好;幼兒園在環境及活動創設、的策略探究,前期效果十分明顯。大部分幼兒愉快入園,與父母分別是情緒愉悅、與教師親密,能較快的投入到晨檢活動中;絕大部分家長能以正確育兒觀念對待和配合緩解幼兒入園焦慮行動;教師對緩解新生幼兒入園焦慮情緒的前期行動策略不僅在理論上有一定提升,也形成了一定的措施與策略。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1

“初中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xx—13—016)這一課題組共有七名主要成員,其中xx師任負責人。該課題第二階段工作進展順利,還受到市教育學會充分肯定,並在市教育網得以報道。爲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進一步順利開展,現對本階段工作作一總結。

一、課題實施總體情況

本階段加強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不僅爲學生學好生物服務,更爲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科學能力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加強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師生生物實驗水平和創新能力,同時培養師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和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爲龍巖市生物學科教研基地校(武平三中)的建設提供特色教研內容。總之確保了本課題第二階段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實現相應課題目標。

二、主要成績和特色

1、課內外結合,從材料器具、內容和方法等多方面進行初中生物實驗的創新。一學年來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其中xx師的教學論文《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於x年5月發表於cn級刊物《新課程》;xx師校本教研論文《初中生物器具創新探索》被省教育學會收入彙編,實驗教學論文《創設實驗糾正學生前生物科學概念的嘗試》已被選送參加省賽,撰寫的科學教育論文《山林田野:科學教育的廣闊天地》也被選送參加省賽。

2、研究、申報了與生物實驗教學相關的國家專利。多個國家專利的發明人和專利權人xx師於x年12月11日對本生物組成員及生物興趣小組成員開設專利知識講座並進行指導;至x年11月底謝小軍師有“種子萌發外部條件演示器”等七個實用新型專利獲國家專利局授權,並獲縣財獎勵。

3、推出初中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成果運用的有關教學案例。xxx撰寫的的教學設計《蒸騰作用》和《觀察葉片的結構》均被收入省級彙編。x年4月16日xxx師分別舉行“三中名師工作室”示範課,x年4月25日xxx在省名師“送培下鄉”活動中積極參與同課異構:在課堂案例中均注重了生物實驗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繫,均注重了課題研究與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結合。

4、整合1—2批與教學同步的生物實驗創新資源,深化課題研究,充實了初中生物實驗創新教育資源庫。比如xx師的科技教育論文《兼職科技輔導員高效化輔導初探》被選送參加福建省科技教育論文大賽並獲省一等獎和國家二等獎;實驗教學論文《“觀察葉片的結構”的方法和技巧》被選送參加福建省實驗論文大賽並獲省三等獎;教育教學論文《紫背菜——植物學實驗的好材料》獲縣一等獎。

5、構建初中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的模式,進行優秀研究經驗展示交流,同時積累材料。x年4月30日召開本課題工作會議,主要進行初中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模式的構建問題的探討,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主要經驗和做法

1、注重激勵創新,加強實驗創新操作實踐。一方面積極鼓勵對初中生物實驗從實驗器具、材料和方法等多方面進行了創新實踐,並進行了實踐和總結。同學們提高了生物學習興趣和實驗創新能力,形成了小創意、小論文和小總結,進行了小製作、小發明和小創造。另一方面相當注重加強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及科技實踐。比如x年5月16日對本課題研究進行對比實驗和問卷調查,並作了實驗分析。還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科技活動,其中xxx指導的創新項目《定時定量豬舍自動衝糞裝置》榮獲市三等獎。

2、切合學校要求,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課題研究應該也可以與學校要求相結合,課題研究必須也可以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課題實施過程中可以有效地結合學校要求,比如在安排課題工作時與學校工作計劃相契合,將課題研究成果有效運用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益。x年下半年,我們學校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質量目標,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爲此我們課題組提出:除7章、第14章外,每章教學至少實現以下項目中的兩項:

①自制教具運用;

②實驗材料或方法創新;

③活動創新。

同時,學校明確要求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不少於十五分鐘並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爲此我們課題組積極提倡: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結合自制教具、創新實驗,聯繫當地生產生活實際或學生自身實際,進行新課導入和新知教學;聯繫當地生產生活實際或學生自身實際佈置書面作業,或佈置必要的'課外學生實驗及自制教具等作業。

20xx年3月20—21日,我組成員xx師積極參加市生物學科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並在教學設計比賽中榮獲市一等獎;

20xx年3月27日,我組成員xx師積極參加縣生物學科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並在教學設計比賽中榮獲縣一等獎:

我組成員學以致用,努力創新課堂實驗,將課題研究與提高教學質量有效結合。

3、結合當地實際,增強課題實施的可操作性。實施課題不要避實就虛,不必捨近求遠,而就要接地氣接人氣,具體點說就是結合當地的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工農業生產實際,乃至學生所處的學校、家庭還有社會小氣候小環境來進行。

其一,在實施《初中生物實驗創新的實踐研究》時,我們主要從實驗器具創新、材料和方法創新等方面進行實驗創新,但每一個方面的創新我們都注重結合當地生產生活實際。

其二,我校是走讀學校,我們課題組也注重結合這一實際,正如前面所說的,會佈置必要的課外學生實驗及自制教具等作業,比如“製作葉脈書籤”、“自制泡菜”和“觀察枝瘤”。在課外、在家裏,學生們用洗衣粉代替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來製作葉脈書籤、自泡子姜代替課本上要求的配料和工序繁雜的“自制泡菜”、用當地常見的紅尖椒枝瘤來代替剝除一圈樹皮後還需歷時一二個月來能形成的枝瘤,實驗簡便易行,效果良好。

其三,注重挖掘本組內市名師、市縣先進及專利方面的專家所形成的有利因素,注重發揮組內榜樣的力量,有效實施“傳、幫、帶”工作。

4、抓住相關契機,擴大課題研究的成果。課題實施要與相關學科活動和師生競賽相結合,抓住相關契機,以學科活動促課題開展,以相關賽事出課題成果,同時又以在學科活動和相關賽事時所取得的成效促課題實施。這些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契機,主要有以下三類:

(1)與縣、市生物學科教研相關的活動;

(2)與各種學生比賽有關的活動;

(3)各級各類教師作品及技能大賽。

四、有待完善之處

1、學生對初中生物實驗創新有待進一步深化,層次也可加以進一步提高。

2、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實踐精神和踏實嚴謹學風及爭取學校對本學科興趣小組活動的支持方面,有待加強。

3、努力促使學校踐行羣衆路線,按規章制度辦事,爲學校發展着想,給課題組必要的活動經費支持,尤其對科技創新人才要按規定給予必要的鼓勵。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2

一、基本情況介紹

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這一課題的研究始於20xx年秋我市實施新課程之後。20xx年8月由課題負責人卓和平老師正式向市教科所申報立項,被確認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規劃研究課題。20xx年10月召開課題開題會,組建課題實驗指導組,修訂並形成了課題研究實驗方案。

二、加強課題實驗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課題組即按實驗方案擬出的實驗階段的時間表,着手開展有關的工作,有以下幾方面:

1、組建了一支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指導人員隊伍。

本課題的指導組成員,主要來自我市相關的教師進修學校及市直和區直學校的教研員、分管教學的業務領導。其中特級教師1人,(小學)中學高級教師6人,省小學數學首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7人。他們精於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有志於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較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

2、初定了兩所課題實驗基地校。

爲保證實驗工作能立足於我市的實際,爲學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服務,我們暫定了泉州第二實小和豐澤區實小兩所學校作爲課題實驗基地校,並從中確定了4個實驗班,爲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實驗計劃開展工作。

(1)組織參與實驗的教師進行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

爲使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實驗的目標和任務,對教師相關的教科研理論的學習、培訓採用兩種形式:

專家引領

由課題組負責人卓和平於04年3月和4月爲基地校的老師舉辦了兩場培訓,主題分別爲《關於新課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學習方式的認識與實踐》、《關於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的課題研究實驗方案》的闡釋。

同伴合作

由實驗基地校的指導組成員組織相關的老師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學習研究。

(2)每學期召開一次課題組現場研討會,及時交流各子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

上半年課題組舉辦了三場研討活動,分別是:

04年4月於市直小學,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黃志強、李惠珍開了兩節研討課,課題組進行座談交流;

04年5月於晉江市第二實小,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黃海生、陸海鷹指導本校的吳雅彬,洪月蓉開了兩節研討課,並進行說課,課題組成員參與評課研討;

04年5月於豐澤區實小,由課題指導組成員鄭惠懋等指導本校的陳龍燕老師向豐澤區的教師開了一節研討課,課題組成員參加了評課交流活動。

04年4月份還與市教育局課改辦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實小召開了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小學教科研課題現場研討會,在會上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實驗方案。

上半年課題指導組還組織有關成員到相關學校觀摩了常規性的研討課近10節。進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討交流活動。

(3)各課題組成員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據課題指導組的要求,各課題組成員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指導組的成員身體力行,撰寫了8篇的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陸海鷹的《依託信息技術手段

促進學習方式轉變》一文獲全國徵文一等獎;李惠珍的《構建學生髮展的數學課堂》一文發表於CN刊物《小學教學設計》04年第6期;卓和平《關於新課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學習方式的認識與實踐》於03年在福建省骨幹教師培訓班上作爲講座專題進行介紹交流。

此外,我們還注意積累實驗優秀課例(含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案例近30個(篇),根據實驗目標和原理指導的4節研討課參加省、市級教研部門舉辦的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均獲得好評。其中:

泉師附小謝玉娓老師執教的《平行與垂直》一課,於20xx年4月在華東六省一市舉辦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由課題組成員卓和平、黃志強設計並指導);

安溪實驗小學章美珠老師執教的《長方形、正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一課,於20xx年12月在省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課題研討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卓和平、張玉煅指導);

泉師附小謝玉娓老師執教的《左右的認識》一課,於20xx年在福建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黃志強指導,卓和平評點),並在福建教育電視臺播出;

豐澤區實小許鴻瑜老師執教的《讀統計圖表》一課,於20xx年5月在泉州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評優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題組成員鄭惠懋指導)。

回顧一段來的工作,我們感到,在課題指導組、實驗基地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本課題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開端,並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腳踏實地,勇於實踐,積極探索,及時總結經驗,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計劃,使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開展下去,開創我市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歡迎進入論壇參與發表關於“建立新課程下數學學習方式”課題研究工作階段小結話題的談論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3

一.課題研究概述

本課題構思於20xx年3月份,當時本人擔任高二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平均一週12節課。高二第二學期已經進入高考一輪複習階段,每週週末舉行一次週考。課題設計的初衷是想把平時的高三一輪複習教學與高考命題要求聯繫起來,依據考試大綱教學,以便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成績。本課題正式立項時間爲20xx年4月,課題名稱:《高中數學新課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題研究》,課題歸屬延安市微型課題,課題編號:135YWX—0726,課題負責人:甘泉縣高級中學教師吳海軍。從20xx年3月—20xx年12月進行正式研究運作,20xx年12月底按預定計劃完成結題。

二課題研究過程和活動

1.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課題籌備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1)立項可行性論證

我校是20xx年成立的陝西省標準化普通高中,由於甘泉人口少,加之外流學生較多,最近幾年生源質量下降很快,高考成績一年不如一年,拿什麼提高成績?只有在教學改革中提高成績,學生和老師都有強烈的願望進行高考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再者,學校電化教育設施先進,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設施,每個教師都配有電腦,在教學的條件上優勢明顯,對學生成績的統計分析方便快捷。本人從事高三數學教學20xx年,帶了4輪高三,對高考數學的命題內容、命題規律把握比較準確,同時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教學經驗,這些都有助於本人開展課題研究,我有信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

(2)籌備開題:20xx年3月——20xx年4月

應本人要求,高二全體數學老師在高二數學教研組會議上對本課題開題的可行性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會議綜合各種依據認爲本課題可以開題研究。本人在籌備開題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勞動:

首先,分析了最近5年全國高考數學試卷和對應的考試大綱說明,從試題的組成、考察的知識點、解題方法、數學思想、試題難度、區分度進行研究,對照考試大綱要求深入分析考題與大綱要求間的一致性程度。同時通過視屏軟件觀摩了全國知名高三數學老師的一輪複習課,學到了許多先進教育理念。其次,通過網絡查閱了和課題有關的資料,如:高考制度改革歷程、高考命題在不同年份的變化和要求、國內外對高考命題研究的水平現狀、高考命題的依據等。最後對課題研究的方案進行系統的準備。

2。課題研究的第二階段:20xx年4月——20xx年9月

4月:仔細研讀高考考試大綱,分析歷年高考數學試題。研究考試大綱與考題之間的關係,探索命題規律,設計高三複習教學備考策略。

5月:分析不同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差異發展狀況,案例分析及個案跟蹤,努力揭示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差異發展的影響因素並提出改進教學的'建議。

6月:通過課堂教學,探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何發揮獨特作用,依據考試大綱和新課程教材目標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消除學生一味的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

7月:修改,完善專題研修方案。

8月:撰寫中期階段課題研究心得和課題研究中期報告

3。課題研究的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9月:統計分析自己所帶班級高三4班的週考成績,具體分析包括:8次週考成績的變化趨勢,22道題的得分統計。考綱要求的知識點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周密的調查瞭解,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抽象、概括,爲實驗研究提供真實的背景資料,形成調查報告。

根據第二階段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結論,在自己所教的班級進行驗證實驗,糾正實驗中出現的偏差。

10月:主講一節與個人研究課題相關的優質彙報課;

11月:根據個人課題研究實施及準備情況,撰寫論文《初探高中數學教學與高考命題的方向的銜接性》

12月:整理彙編所有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將課題研究內容、過程加以歸納,進行綜述,撰寫結題報告。

三、研究計劃執行情況:

由於本人準備充分,課題研究條件優越能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研究計劃能按時執行。主要研究事件如下:

20xx年2月12日:開始學習理論材料

20xx年2月23日:在數學教研組會議上確定課題名稱,明確研究方向

20xx年3月2日:開始填寫課題立項申請書

20xx年3月29日:蒐集並研讀與課題有關的參考文獻

20xx年4月14日: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5月14日:開展前期教師問卷調查並撰寫分析報告

20xx年6月3日:開展第一輪次教學實驗活動(課例分析)

20xx年6月13日:開展第二輪次教學實驗活動(課例分析)

20xx年9月16日至9月28日:參與聽評課活動6次

20xx年9月19日:開始撰寫課題研究中期總結

20xx年10月8日:統計數學成績、分析變化趨勢

20xx年10月20日: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20xx年10月29日:撰寫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3日:開展後期學生問卷調查活動並撰寫分析報告

20xx年11月12日:撰寫論文《數學教學與高考命題方向的銜接性》

20xx年11月19日:開始撰寫結題報告

20xx年11月25日:完成課題成果鑑定表的填寫

20xx年12月1日:整理裝訂所有結題材料

四、研究變更情況(無重大變更情況)。

1、課題名稱:《高中數學新課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題研究》

2、課題負責人:吳海軍

3、研究內容:

該項研究是在認真研讀了關於高考特別是數學高考的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歸納了全國數學高考的特點,同時也爲課程標準下數學高考調查奠定基礎,從而進一步從實證方面總結課程標準下數學高考命題的特點。高考改革與教學改革是相互作用的,教學改革必然引起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有助於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因此,該研究除了調查數學高考命題情況以外,還將調查通過高考反映數學課程改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一線教師對課程標準下的高考改革與教學改革建議。研究的主要內容爲:

(1)梳理數學高考命題的發展變化

(2)數學高考命題的研究

(3)高考數學有效教學研究

五、課題研究成果

1、要強化研究,明確目標,防止複習的盲目性

教師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研究:

①要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

高考考綱可信度高,高三教師必修熟練理解和把握考試要求,並在教學中滲透

②要研究新課程高考試題

③要研究教法、改進教法,加強學法指導,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建高效課堂,切實提高複習課的效率。

④要研究學生,吃透學情

在進入高三複習後,要不斷地對學情做調查,瞭解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希望要求,總結複習備考的經驗教訓,及時調整複習方案。雖然教材在變,考試大綱在變,學生在變,但緊盯學生這個成熟的做法一定不能變。

⑤要深入研究新課程教材和加強專業知識學習

特別是原來沒教過新課程現在教高三的教師要先熟悉新課程教材,並把新老教材做一下對比,明確有哪些是新增的,哪些是刪去的,哪些是提法有變化的。教師一定要按新課程的要求去講,不能按老教材的說法或者是自己熟悉的擅長的部分而新教材中已經淡化了的卻

2、要狠抓基礎,重視中低擋題,面向中等學生。

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終是高考試題考查的重點,要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重視對學生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複習構建起知識網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並通過中低檔題強化訓練,熟練掌握基本題型、基本方法,着眼於能力的提高。切忌“高起點、高強度、高要求”的所謂“居高臨下”。另一方面,隨着高校招生政策的實施,複習生人數的減少,分數線下降,“踩線生”的界定也隨之變化,在一般學校中,中等程度的學生都應該劃歸此列。同時要注意突出學生的整體優勢,對總分高而數學較差的學生應採取相應措施。

3、重新樹立數學主幹知識體系

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一條主線,是核心知識,對函數各種性態(奇偶性、單調性、週期性、對稱性、最值)的考查一定會保持較高比例。函數的性質及其圖象、圖象變換相結合的試題要重點關注,同時也不能忽視抽象函數問題及其解答策略,抽象函數常結合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來作考查。

4、注意新增考試內容的複習,把握深、難尺度

5、重視選修4系列的教學與備考複習

6、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7、處理好教材與複習資料的關係

8、不搞題海取勝,要注重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

9、注意數學應用問題

10、加強規範化訓練,儘可能地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機率。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4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二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以課題實驗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從學生出發,努力創設情境,爲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養成基本的學習習慣,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得以形成和提高。下面將現階段的研究工作整理彙報如下:

一、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提升自身素養。

本人利用課餘時間,廣泛閱讀有關“指導自主學習”的教育刊物、課堂實錄、教學評論文章。通過學習,樹立爲學生學習提供服務的觀念,明確語文教學中應該遵循教學規律先學後教、先教後學、溫故而知新,以此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學會了合理使用各種媒體資源。

二、創設學習條件,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

課堂教學中,必須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效的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1、引導學生能有目的地學習。

每一節新課前,我都會把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公開,使學生對自己所要達到的學習要求有所認識,學生就能在“導學提綱”的指引下有目的、有方向、有針對性地完成學習任務。而後,我再根據目標,有序導學。這樣,教與學就避免了隨意性,增強了針對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2、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學習。

順應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學習成功的路徑,去探尋只屬於他自己的快樂。我經常這樣做:

(1)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對學生說:“你最想弄清楚什麼,請找出來”“找出你喜歡的段落,放聲讀一讀”等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願望去體悟課文,去尋找學習語文的“感覺”。

(2)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式。具體做法是:創設民主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教材爲依託,強化訓練,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按照“導學提綱”先學新知,讓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前提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開學習或吟或讀,或書或畫,或表演或交流

(3)讓學生自己選擇合作伙伴。打破以往單一的以小組爲單位的學習組織模式,讓學生離開座位,與自己的好朋友進行合作、展開討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人際交往的意願和能力,使他們能和集體人員相互協作、相互尊重,又能讓學生根據集體的需要自覺承擔和轉換自己的.角色,能在參與集體活動中主動學習。

(4)讓學生自己選擇作業。在作業內容、作業量、作業形式上不作統一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在羅列的作業中選取一種或幾種自己所喜歡的而且有能力完成的作業。

3、引導學生能獨創性地學習。

我在教學中注意面向全體學生,針對一個問題因勢利導:還有其他方法嗎?還有其他想法嗎?如用“驕傲”造句,大部分學生能從“自滿”意義上進行表達,像“我這次考了100分,不能驕傲。”這時,我爲學生提供了一個範例“萬里長城雄偉莊嚴,她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讓學生體會,這裏的“驕傲”是什麼意思?再讓學生聯繫“女排、女足、衛星發射等進行表達,這時學生思維活躍,句子表達的內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

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能夠不滿足於獲得現成的答案或結果,對所學習的內容也能展開獨立思考,能從多種角度去認識同一事物,並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內容去適應新的情況,探索新的問題。

4、引導學生能進行自我評價。

在完成一個學習任務之後,我會引導學生能自覺地依照客觀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活動中的各個環節的表現作出定性的描述:在××環節中,我學到了什麼知識?我的表現如何?我還有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改進?等等,激發學生根據需要向同學、老師、家長尋求幫助,及時改進。

三、科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學生因個體差異的不同,學習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因此,每個班中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學困生。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優勢,及時發現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閃光點,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同學的熱情,樹立能學好的信心。

經過幾個學年師生的共同努力,課題研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初步形成,但仍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去探索,如: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課堂教學應該怎樣合理分層?教師怎樣及時處理學生的學習信息,做好反饋?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實驗中要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努力實踐,不斷完善。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15

20xx年,我園“十二五”課題《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步入正軌。年初,此課題正式成爲蘇州市教育科學立項課題,並於3月份成功舉行了開題論證活動。我園教師個個參與課題研究,在一日生活中的音樂滲透、電子白板輔助藝術領域課堂教學等方面已初顯成效。現就本學期我園的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一、做潛心閱讀的觀察者

“非寧靜無以致遠”。要想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走得遠,首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這一點對於好勝心強,對新事物、新信息較爲敏感的青年人來說,尤爲不易,但這卻又是踏上科研之路必須跨出的第一步。而閱讀,則是靜心的首選之術。也只有讓教師在多看多學,讀得全面、而且能讀得有實效,才能爲生活化的藝術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1、用信息技術,讀無遺漏。

一方面,我們每月各年級組都收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學習內容,通過幼兒園課題網站、校園網等方式供大家閱讀學習,豐富研究知識。另一方面同,我們以“出門學專家”、“日常學師傅”等方式,讓教師儘可能地多觀摩學習。爲了保證學習質量,我們要求教師用錄像記錄完整的教學過程,以便能在觀摩後反覆揣摩專家、師傅的一言一行,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2、用觀察量表,讀有側重。

沿襲“十一五”的課題研究,我園仍將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的藝術教育作爲課題研究重點之一。在園內開展觀摩活動前,我們先將執教老師的活動設計發給青年教師,讓他們在觀摩前就能對活動有大致的瞭解,同時我們還發給她們一張觀察量表,讓每個教師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有選擇性地關注執教者的提問、迴應等,有側重地瞭解和研究執教者的生活化藝術教育手段,從而深入剖析其科學原理。

二、做虔心修煉的踐行者

俗話說,只看不練假把式。只在參與到課題研究中,教師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教育、實施科學的教育,爲此我們引領每一位教師參與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

1、選課題,依照特長各取所需。

作爲蘇州市級立項課題,我們按照開題論證活動中幾位專家的建議,將《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進行分解,確立了從生活化藝術教育途徑、內容及模式等方面進行研究。特別是在研究途徑方面,我們以市級課題《電子白板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作爲重要輔助,將其立爲子課題之一。全園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子課題,實現人人蔘與課題研究,人人有研究課題。如繆麗婭與繆祺的市級課題《電子白板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李娜的《幼兒園情境性音樂遊戲的實踐研究》,惠春燕的《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研究》,錢靜的《幼兒園繪本教學組織策略研究》等等。而所有這些課題,又都來源於我園的《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屬於其不同級別的子課題,經過開題論證活動後,大家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

2、選陣地,百花齊放各顯其能。

教師們以小組研討與個體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先是小組商討計劃,教師獨立自主開展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後,在年級組內推廣,得到年級組成員認可後,再在全園集體研討活動中展示。如在音樂活動中,藉助電子白板演示的圓圈舞中標識性人物的動態變化,就讓幼兒一目瞭然地觀察和掌握了舞蹈隊形;再如一日活動中各環節的音樂指令,由大班組率先應用於日常活動中後,在觀摩活動中進行展示,贏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讚,也掀起了各年級各班引入音樂指令的研究與應用,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班額超多的情況下常規難把握等現實問題。一日活動中皆有音樂的浸潤,我們的藝術教育特色也初顯端倪。

三、做悉心剖析的研究者

課題研究的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反思,在觀察現象中瞭解原因,再以相應的理論指導實踐。我們引導教師做個有心人,以各種方式浸入到對細節的探究中,在所有的活動後都能夠多回顧、多評議,在分析與反思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其中的得與失、成與敗,以此獲取經驗和教訓。

1、寫故事,案例分析省課題研究。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生活中不同時間內每個孩子的藝術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求執筆上崗,隨時記錄孩子有意義的言行,抓住其中的亮點,以便有空時能分析孩子的言行,或將現狀與同事們探討,深入剖析、認識其中的原由。這樣的方式讓教師對教育現象與課題研究之間的關聯變得敏感起來。我們還開展故事講述活動,不定期地讓教師們曬一曬自己的'生活化藝術教育故事,分享活動自己的發現和做法,實現經驗共享。

2、寫設計,同題異構品藝術整合。

教師工作的價值在於各自不同的創意,而這往往都來源於教師有目的的課題研究中。我們以說課比賽、同題異構等活動,爲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課題研究成果的機會。在說課活動中,教師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具的使用、活動過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地展示自己在教學中的生活化藝術教育的滲透,解決重難點的教育藝術。在同題異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教師以百花齊放的方式,現場展示藝術教育在各領域中的融合,展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智慧,實現了成果分享,達到了一加一遠大於二的效果。

進入課題研究以來,我園教師已認可了自己作爲教育者同時又是研究者的角色身份,並且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園的“十二五”課題研究尚處於初級研究階段,在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內容、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這將是我們以後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