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6篇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光陰似箭,歲月無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首這段不平凡的時間,有歡笑,有淚水,有成長,有不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教年終工作總結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6篇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是我院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參加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一年。科教科作爲醫院科研、繼教、教學管理的職能部門,緊緊圍繞醫院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各項工作職責,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現將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1、完成全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學分審覈工作。按市衛生局要求,完善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嚴格審覈我院技術人員的學分,保證了我院專業技術人員學分的達標率。

2、完成了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申報、開展工作。今年,我院共申報並通過六項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科教科與開展項目的科室齊心協力,使繼教項目順利開展,獲得參會人員的好評。爲推進學科的發展,我院現已完成20xx年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工作,以提高我院人員的專業水平。

3、健康教育工作。成立醫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院、科、病室三級健康教育網絡,爲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組織保障;每年都堅持開展健康教育專題培訓,使醫護人員不斷的提高健教知識和健教工作能力;在各病區工作中,有針對性的對住院病人開展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院外各類健教宣傳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性健教宣傳,結合開展創先爭優等活動,共組織30人次的醫務人員,開展義診和健康諮詢活動,義診達3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

約400份,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應,同時,認真做好企事業單位員工健康體檢工作,今年全年共計體檢單位約43家,體檢人次3200人次,爲我縣企事業單位員工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4、加強教學活動。院內學術講座的開展也是我科的重點工作之一,在分管院長、科主任的指導下,我院共邀請院內、外知名教授,爲我院職工、實習生、進修生進行學術講座40餘次,其中院內講座30餘次,內容涉及臨牀內外科、急救、醫技、及論文撰寫、醫療糾紛等方面;全年聘請院外專家講學10餘次。同時按照上級要求開展了“人禽流感與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全員培訓工作,這不僅提升了醫院的學術氛圍,還爲職工提供了獲取院內繼續教育學分的機會。

5、做好院內醫務人員的學術論文發表、登記歸檔工作。全院專業技術人員認真總結臨牀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積極撰寫論文,思想彙報專題並在核心期刊/A類雜誌上發表論文9篇。

6、根據年度進修計劃和醫院發展需要,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外出進修學習。今年我院共有31名醫務人員到外院進修學習,有50名醫務人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

7、其他培訓情況。20xx年,我院參加在職學歷教育共118人,13人在今年獲得畢業證,其中大專3人,本科10人。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xx縣農業科教工作嚴格按照省市縣農業工作的總體部署,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轉化能力,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爲重心。積極發揮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開展農業科教各項工作,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我站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推進基層農技體系改革建設工作

我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保障等各方面都步入了正常軌道。一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把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了改革方案,在明確了管理體制、人員編制經費籌措的基礎上,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及其配套方案。鄉、鎮級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的人、財、物三權歸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垂直管理,徹底解決以前管人與管事相脫節的問題。鎮、鄉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統一聘用、統一調配、統一考評。完善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確保了人員到位,財政撥款到位、農技推廣服務到位。我縣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二、實施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

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是鞏固落實基層農推體系建設改革成果,完善農技推廣運行機制的一個項目,是現代農業的科技助推項目,是農民增收的示範樣板項目。

20xx年我縣遴選科技示範戶868戶,實行了縣、鄉二級農技員與科技示範戶一對一、一對多戶的對接科技服務,認定了二個示範基地,每個基地選派了中級以上職稱的農技人員各5名,20xx年選派了28名優秀基層農技員參加省農業院校培訓。

三、全面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

在認真總結以往經驗、積極探索新思路的基礎上,重點抓好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認定基地抓公示;二是開展培訓抓質量;三是動態管理抓進度;四是創新方式抓實效;五是強化宣傳造氛圍;六是規範資金保配套,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了400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

四、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工作成效顯著

以項目爲依託,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試驗示範推廣。一是做好了糧食高產創建工作。在三都鎮黃田村、棋坪鎮的九峯村建立了200畝連片核心示範區,重點推廣應用了 “一增四推”技術,實行“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合理增加穗數,推廣輕型高產栽培,農業機械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等綜合配套技術。二是開展了水稻新品種展示和試驗示範工作。重點對18個新品種進行展示,這些品種栽種適應性良好,有11個品種畝產達1200斤。通過糧食高產創建、種糧大戶工程、新品種展示等項目,示範帶動農戶開展生產,效果顯著。高產創建區早稻平均畝產492公斤,同比增產10公斤;中稻平均畝產716公斤,同比增產13公斤;二晚平均畝產528公斤,同比增產8公斤。

五、送“科技下鄉”,穩步推進

歷年來送“科技下鄉”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始終作爲我縣農業科教工作的重點。爲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今年我局派出22名技術人員與鄉鎮農技人員組成8個科技小分隊,採取“縣鄉”聯動,人員入戶,點面結合,以點帶面方式,把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工作組採取技術講座、圖片展覽展示、發放技術資料、專家現場諮詢等形式,把農民最需要的科技信息實用技術直接送到千家萬戶。全年共舉辦有機作物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等各類培訓班62期,培訓農民10500餘人次,同比增長12.8%;印發各類技術資料近25000餘份,同比增長10.2%;開展技術諮詢36餘次,爲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206個。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植保植檢工作在省市縣上級部門及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人員較緊張、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我站緊緊圍繞基礎工作不放鬆,特色工作爲中心的工作思路,圓滿完成了預測預報、植物檢疫各項工作任務,爲一晚的豐產豐收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抓好了茶葉、蔬菜等綠色防控基地的建設,緊跟全縣全力發展有機農業的步伐,做好農業部農區鼠情監測和毒餌站技術示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其中《江西省農區鼠情監測和毒鉺站防控技術示範與推廣》項目獲得了江西省農牧漁業一等獎。

一、預測預報、檢疫工作紮實有效。

始終堅持一週三到田監測制度。在5月至10月水稻生長期,一週至少三次下田,兩次田間監測,一次燈下監測,忙時一週幾乎天天下鄉,特別是病蟲害危害嚴重時,一天要跑10餘戶農戶,有時要到走10餘里山路,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全年發病蟲情報十六期,5000餘份,情報下至鄉鎮村組及種子農藥主要經銷商,有效預防了前期的苗瘟,中期的稻飛蝨,後期的粘蟲危害,使一晚病蟲損害降到了最低。組織召開植保工作會兩次,植保培訓班三期,實現了鄉鎮植保員、基地主要負責人、技術員預測預報、綠色防控知識的輪訓。建立了病蟲週報制、重大情況上報制。病蟲發生情況逐級上報,有利於及時掌握情況,制定相應的防控方案。

嚴把植物檢疫關,有效控制危險性病蟲害傳播。加強了水稻種子市場的監管力度。全年先後出動執法人員12人次,對縣內種子經營戶4家,鄉鎮9家進行專門檢查5次。重點查驗種子來源、產地檢疫證編號、調運檢疫證持證狀況,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調檢40餘個品種,其中3個品種未開調檢證書,1品種產地證編碼有問題。

加大農藥管理工作力度。聯合執法大隊開展農資打假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0人次,以禁、限高毒農藥、假冒、僞劣、過期、失效及涉嫌問題農藥產品爲重點,對農藥市場進行執法檢查2次,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二、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建設效益較顯著。

全力建設茶葉、蔬菜、水稻等綠色防控基地。全年共建綠色防控基地10個,其中茶葉基地2個,水稻基地5個,蔬菜基地3個;茶葉有機防控基地1個;防控面積達3.6萬畝。萬畝有機白茶有機防控基地得到了省市縣級領導的肯定。同時加強了基地的綠色防控技術培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了合作社工作人員、農戶的綠色防控意識、技術水平,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懂經營的合作社負責人。

全縣共組建了專業防治組織37個,人員已達到230餘人,已註冊的專業防治組織13家,新建2家。重點支持發展了茶葉、水稻、蠶桑、茭白、藥材病蟲害爲主的專業防治組織,配發了機動噴霧器60餘臺,手動噴霧器140餘臺,防治藥物4噸,全縣統防統治面積達到11.7萬畝次,其中早稻2.3萬畝次,中稻5.6萬畝次,晚稻1.8萬畝次,其他經濟作物2.5萬畝次。

三、鼠情監測、統一滅鼠工作科學有效。

農區共建2個鼠情監測點,分別爲三都黃田村、三都東滸村,全年共布夾2780個、捕鼠85只,年平均捕獲率爲3.08%。其中:農田、農舍全年分別布夾1660個、1120個,捕鼠54只、31只,年平均捕獲率爲3.32%和2.85%。20xx年農區鼠害中等偏輕發生。

部分鼠害較重的地區,我們開展了春、秋兩季農區統一滅鼠工作,把鼠害控制在較低水平,減少了糧食損失。組織召開了四期滅鼠工作會,部署農區統一滅鼠,免費發放配製鼠藥0.23噸,發放滅鼠資料7000多份,積極宣傳推廣毒餌站滅鼠示範技術,安全高效滅鼠。全年統一滅鼠面積達9.3萬畝,滅鼠1.2萬隻,防治效果達85.8%以上,挽回糧食損失31.2萬公斤。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4

曲連坤教授說:“玉養人,人養玉。”教與學也應該是如此,教養學,學養教。廣州特級教師鄭慧賢說:“作爲一個教師必須使自己的知識處於常新狀態。”一個有學識,有思想的教師他的課一定不會差到哪裏去,他的教學成績也一定不會差到哪裏去。所以教師想得到葫蘆,還要呵護好苗,不忘常學習、常互動、常反思。本學期爲了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開展了以下一些活動。

一、聽新調入和改教學科教師的課

本學期學校又選招了八位新人,因爲只考核文化成績,不考覈業務能力,所以“中獎”的都是三十歲以內青年教師。上週聽了這八位教師的公開展示課,感受了年輕人的青春、朝氣、陽光、活力、勤奮、機敏、博識與開放。如臨湖觀旭日,漲滿生命能量,飽蘸紅色智慧的一輪朝陽,蓬蓬勃勃地極力提升自己,寬厚、柔和、無私地把晨光灑向廣袤大地上嗷嗷待哺的萬物,湖水被霞光陶醉了,盪漾出千姿百態、或深或淺、極具個性的紅色波光。

竇桂梅老師說“三年胳膊兩年腿,十年難磨一張嘴。”可我們這些年輕教師有的才教三年,長的也就那麼七八年,可她們卻把一張嘴磨得圓融柔滑,甜中帶嬌話語,如山泉一樣清新婉轉地流淌在課堂裏,撫摸着學生的心田,學生開懷地敞開心扉,享受着拔節快樂。

她們用最初的心態幹着永遠的事情,準備充分,資源開發優質。帥蘭蘭、朱段青、盧毛美、邱紅老師圖案各異的教學圖片,王綝老師別出心裁的教學頭飾,邱紅老師例舉完美的教學卡片,鍾小春老師揭示規律的教學卡條,都折射出老師們的勤奮與智慧,演繹着教學的直觀、鮮活、淺出、情趣與豐滿。

在新課程沃土裏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貫徹新理念要比老教師堅決徹底得多。她們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她們的課堂寬容、開放,學生主體意識強,敢想、敢說、敢幹。在這方面邱紅老師的課表現得猶爲突出:

1、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如:當她把4朵蘑菇和5只青蛙貼在黑板上時,分別問了學生看到了什麼?當她講完5的加法後,又啓發學生說出教室裏的加法。

2、讓學生展示思維過程,培養思維品質。如教學3+1時,老師是這樣設計教學步驟的:

師:3和1合起來是多少?

生:4

師:4是怎麼來的?

生:數黑板上的蘑菇得來的。

生:(學生比劃手指)數手手指得來的。

生:3往後面數一個數就是4。

師:用自己熟悉的符號,畫出示意圖,表示3和1合起來是4。

3、把枯燥的知識糅搓在有趣的故事之中,教學充滿情趣。如:教師複習5的組成的時候,就組織學生做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教師先把寫有1、2、3、4的四張卡片分發給四個學生,然後教師交待,我找的朋友要和我一起組成5,誰是我的朋友就趕快跑到講臺上來,並告訴大家幾和幾組成5,最後教師念着,我是1我的朋友在哪裏,拿4的學生急匆匆地跑上講臺,領着全班學生念1和4組成5。依此玩下來,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拿着卡片的忙着判斷,沒拿卡片的急着催促,興奮得不亦樂乎,享受着做老師的快樂,享受着成功提醒的快樂。

盧毛美老師的課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學生自編兒歌,識記j、q、x。

在聽課後的評課裏,曾多次聽到這個譽詞“後生可畏”。在教育崗位上她們雖然乳臭未乾,卻一個個表示得精明能幹、駕輕就熟,教態自然親切,情感飽滿豐富,教法靈動活潑,細節關注細膩精彩。帥蘭蘭和朱段青老師利用圖片和實物展示教學,直觀形象。盧毛美和和邱紅老師踐行課改理念,讓學生充分地展示思維過程,親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鍾小春老師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細嚼慢嚥,重點消化,學生學得紮實深刻。王綝老師對教學細節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強化了重點,課堂跌宕起伏,充滿了情趣。

關懷、尊重、激勵、欣賞學生也是這些年輕教師課堂上亮點之一。她們的課堂上瀰漫着情感和語言的香甜。如:你們看××坐得多精神!這個問題就獎給他回答吧。她的分法很獨特,連我也沒想到!謝謝你幫老師解決了這個問題!你編的這個拼音兒歌,形象又順口,來你帶着大家念兩遍。寫字的時候要把背挺直。她們睿智地把關懷和激勵滲透於知識的教學之中,組織教學和知識教學沒有了儼然的疆界,她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驅動着學生樂巔巔地追逐知識。

聽的八堂展示課中,有五堂是一年級的。學生從“幼”轉“小”還沒到一個月,可那課堂上養成的規範與有序,又不得不讓人歎服她們“迴天有術”。學生聽課的專注,端坐的挺直,舉手的規範,“開火車”的溜秀,課中操的優美……都彷彿在告訴我們老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創造了奇蹟。

當然年輕人我們不能呵求她的完滿。這些課堂也還存在一些缺陷,如:有的環節太多,節奏太快,學生思維空間小,有的板書不規範,有的肢體語言不豐富等。

這項活動不但促進了青年教師成長、成熟、成才,也爲一小教育文化輸入了新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多元的營養元素。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5

今年以來,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下達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凝心聚力、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今年及“十二五”期間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就我縣今年及十二五期間的農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亮點

十二五以來,我縣農業工作取得了多項殊榮,20xx年被列爲農業部在江西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唯一的試點縣,頒發了江西第一證和實現了農村土地抵押貸款實現首貸;同時五年來,我縣相繼被評爲“全國基本農國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全省茶葉生產十強縣”、“全省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先進單位”、“全市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先進單位”、“全市茶葉生產先進單位”、 “全市第七屆文明單位”等榮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把抓糧食生產放在首位,保持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產量持續穩定增長,爲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縣始終堅持把穩定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增強綜合生產能力,作爲促進糧食及主要農產品生產的主要途徑。通過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產出率;通過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高產創建、病蟲綜合防治等先進增產科技措施的推廣和運用,提高羣衆生產技能和種植水平。

1、糧經作物生產穩步有增。20xx年水稻總播種面積99821.28畝,其中,早稻560畝,中稻99102.04畝,種植面積與上年相當;旱糧總播種面19699.8積畝。其中玉米399.8畝,早紅薯4300萬畝,早馬鈴薯3500萬畝,早大豆4700萬畝,其他旱糧作物6800萬畝。同時,通過加大糧食生產宣傳力度、切實抓好了糧食播種面積的核實,落實國家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全縣農作物補貼面積共計106218.6畝,補貼資金8406454.52元,已通過“一卡通”全部發放到位。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和土地流轉進一步完善。全縣24560戶農戶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合同已打印完成,並逐步發放到農戶手中,證書打印和數據建庫完成率達95%,剩餘10個村正在抓緊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全縣管理系統建設也已基本完成,購置建庫軟件3套,管理系統服務器1個,臺式電腦10臺,針式打印機1臺。完成市、縣聯網對接調試及聯網測試。全縣9個鄉鎮完成管理系統建設調試。全縣土地轉流面5.8萬畝,土地經營權流轉抵押貸款 30筆共計570萬元,通過財政惠農通信用貸款90餘筆共計4000餘萬元。

3、現代農業(有機)示範園建設有序發展。園區現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共17家,家庭農場3家,種養大戶67戶。我縣現代有機農業示範園區以有機水稻與白茶、有機蔬菜爲主導產業,規劃面積4289畝。其中有機水稻示範園xx46.81畝,有機白茶示範園2487.24畝,有機蔬菜示範園229.38畝,白茶加工廠25.55畝。

4、農業產業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縣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 14家,其中省級6 家,市級龍頭企業 8家;登記註冊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44 戶,同比增加10 %,平均每個合作社吸納 95戶農戶,覆蓋全縣 51.7%以上農戶;註冊登記的家庭農場數達12家,同比增長33.3%,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和大戶、能手的帶動,全縣新增300畝以上基地xx個,新增100畝以上種糧大戶30多戶,是前三年的總和。

5、綠色有機農業平穩發展。十二五期間以來,我縣全縣有機農業示範園區面積擴大至23萬畝,涉及全縣所有鄉鎮。其中耕地7萬畝,旱地及野生採集地16萬畝,通過認證的有機產品26個。

6、茶產業發展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以來,我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全民參與、社會服務”的工作思路,採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通過制定各項優惠政策、落實補貼,建立良種示範園,應用各種媒介積極宣傳推介,加大物資投入等實措全力支持銅鼓茶產業發展,爲茶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到20xx年我縣現有茶園面積達9.06萬畝。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積極參加各場農博會、茶博會的同時成功舉辦了XX縣第一、二屆茶文化節,省市領導親臨指導,接待省內外客商3000餘人次,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招商效果。現全縣茶企業21家,專業合作社8家,涉茶人員1.2萬人;落實建園、苗圃、肥料等各項補貼計200多萬元。在江西茶業聯合會舉辦的“20xx江西名優茶評比”活動中,由江西鑫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選送的春騰牌“銅鼓有機白茶”、大段古橋山嵐茶場選送的“山嵐春有機綠茶”和XX縣一杯紅民茶有限公司選送的唱紅牌“寧紅一杯紅”分別榮獲金獎。

(二)紮實抓好農經、土肥、植保、執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各項強基工作,全縣農業基礎得以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生產及經營管理水平逐步增強

1、農村經營管理進一步規範。進一步完善了村級財務委託鄉鎮代理服務制度,全縣9個鄉鎮開展了20xx年、20xx年村級換屆選舉審計工作。加強了農民負擔監督、檢查,執行了減負各項制度,健全了長效監管機制;規範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進一步落實了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代理監管機制,深入推行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信息化建設管理,並進行了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建設,各鄉鎮接入財政內網,建立“三資”管理平臺,配備了電算化管理設備,舉辦了農村集體“三資”信息化建設培訓班。

2、及時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害植保植檢。五年來,全縣累計組織防治各種病蟲草鼠害約45萬畝,挽回產量損失約108萬公斤。其中今年組織防治8萬畝,共計挽回產量損失約20.8萬公斤。20xx年共深入田間開展病蟲調查52人次,向上報送病蟲信息24期,發佈病蟲情報12期96份。

3、推廣好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十二五期間以來,共組織實施了5年度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累計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xx0萬畝,在全縣9個鄉鎮98個村(居)委會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野外調查和土樣採集工作,開展樣品測試 2600個,發放施肥建議卡9.2萬份,累計完成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大面積推廣xx0萬畝次。

4、加大了農業行政執法力度。一是加大各種涉農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增強廣大幹部羣衆法制觀念和依法經營意識;二是切實加強國家禁用、限用等危險化學農用物資的管理和使用,強化宣傳、指導和檢查,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環境資源;三是嚴厲打擊各種製售假冒僞劣農資產品、無證經營農資等違法行爲,共檢查企業、個體農資經營戶經營門點68個(次),收繳銷燬假冒僞劣、過期失效農藥5個品種,查處退回未經登記公示種子330公斤; 20xx年農業局組織農資打假活動12次,在縣城區域及9個鄉鎮對經營農資的單位及個體進行執法檢查,淨化了農資市場,20xx年未出現種子、化肥、農藥坑農害農事件,保護了農民利益。

5、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是健全縣、鄉、村三級監管體系,XX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於20xx年立項,項目總投資320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240萬元,地方配套80萬元,於20xx年10月通過項目驗收正式投入使用。全縣9個鄉鎮均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每個行政村均設立了1名監管員。二是開展農業投入品及農產品質量專項整治,控制有毒有害農業投入品的使用。20xx年,完全面成省監督檢測抽樣、例行監測抽樣任務和快速檢測抽樣400個,定量檢測抽樣400個的任務。三是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全縣通過“三品”認證的產品共13個。

6、大力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十二五以來,我縣按照“陽光工程”項目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要求,累計完成了10345人培訓任務。同時,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認真組織開展“陽光工程”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特別是今年,我們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定了農業科技培訓中心爲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創新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採用課堂講授、實訓基地操作、疑惑解答等方式開展培訓,全年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40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200人,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200人,11月底已全部完成。通過培訓,培養了一支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爲我縣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提供了人才保障和人力資源的支撐

科教年終工作總結 篇6

爲提高我院醫教研管理水平,推動“醫院等級評審”活動的進一步開展,科教科在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支持下,在繼續醫學教育、科研、重點專科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醫學教育工作

繼續醫學教育是更新知識,補充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面的有效手段,開展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意義非凡,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全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組織全院專業技術人員426人,參加市繼續教育辦會室主辦的繼續教育學習,按上級要求完成所有的公共課和專業課學分學習,全員獲得了市醫學會繼續醫學教育合格證書。

2、組織院內學習:按照上級要求,今年我院共組織20次院內學分制的業務學習,每次學習爲0.5學分,並進行繼續醫學教育院內學習登記。

3、完善規章制度:爲了加強繼續教育的管理,保證繼續教育不留於形式,切實做到“有所學,學有所用”的目的,不斷提高繼續教育的質量,建立一整套可行的考覈、登記制度。我們爲每一次院內學習做了登記,明確了我院所有屬於繼續教育對象,醫、藥、護技人員每年必須完成繼續教育學習並考試合格,且將其作爲評聘、晉級的重要依據。

4、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管理:我院領導十分重視本項工作 ,由院長主管,專門部門管理,有詳盡的工作計劃及總結,管理規範。積極配合醫學會,本年度在我院進行了多次醫學會組織的繼續醫學教育講座。我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幹部參加了市衛生局及市醫學會對此項工作的指導培訓。

住院醫師培訓工作:我院20xx年新接收住培人員*名,原有的20xx 年5名住培人員繼續輪轉,20xx年住培人員1人已經結束輪轉。

二、全科醫師培訓工作

爲了改善農村及社區就醫的醫療質量,適應國家衛生工作的大方向,配合我市組織基層醫務工作者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我院作爲臨牀實踐單位,20xx年共接收了學員14人次。

三、科技管理工作

今年在科研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科研課題

完成省中醫局中標課題11項,其中10項成功申請了省科技廳科技成果。

具體如下:

(二)本年度我院又三項新技術引進,題目如下:

四、重點專科

1、我院現有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一個,爲骨傷科。國家級重點專科兩個,爲心病科、康復科。省級重點專科8個、肛腸科、心內科、康復科、老年病科、糖尿病科、腎病科、腦病科、婦科。

2、繼續完善重點專科內涵建設,20xx年對院內的三個省級重點專科的業務建設和相應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做了進一步評估,找出弱點,提出建設和發展方向,各個專科都有各自的明確發展規劃,明確了學科帶頭人梯隊人員,並對重點專科人員進行培訓及外出學習。本年度共組織重點專科人員5餘次外出進修學習。

五、人才培養

爲保證中醫藥事業在我院健康持續的發展,進一步培養和造就一批中醫藥事業人才隊伍,我們在人才培養上採取以下幾種形式:

1、提高學歷教育,鼓勵支持報考(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醫院近幾年除培養高層次學科帶頭人以外,爲全面提高人才素質和學歷層次,更新和拓寬知識結構積極鼓勵和支持中青年醫生以不脫產形式攻讀碩士研究生學歷。並出臺了《科技學術活動管理規定》,按規定要求凡完成學業,獲得碩士學位者,醫院將一次性獎勵*元,今年我院又有12人享受此殊榮。

2、繼續選派專業進修及短期學習班培訓學習:爲更好

的學習掌握醫學科學新理論,新技術,更新知識,提高技能以儘快成爲本專業骨幹,按年初計劃今年我院共送5人次到上級醫院爲期半年、一年的進修學習。全年參加短期學習技能培訓及國內外考察學習總計18人次。

3、開展專題講座和論文撰寫:醫院創一切有利條件,鼓勵醫務人員積極撰寫相關論文和參加學術活動。

六、教學

做好臨牀帶教工作:我院做爲**大學臨牀教學醫院,每年我們必須完成好培帶實習生工作。在去年的**大學教育評估工作基礎上,年我們採取了新的措施,一是每科均設立了臨牀教學查房記錄本,詳細記錄帶教老師教學查房情況及實習生參加情況。二是建立實習生出科考試成績記錄本,由科室專職教學祕書負責。在院實習生的品德紀律、病歷書寫、技能考覈、理論考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科教科日常專人負責督促檢查。今年共計實習學生:中醫藥大學本、專畢業生39人;課間短期實習生34人次;成教學院實習生32人次。長春醫學高等專科畢業實習生23人次,同時接收下級醫院進修醫生4人,較好的完成了實習進修任務,得到相關院校及單位領導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