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實用的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大綱

實用的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實用的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實用的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三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讓我們對今後的工作做個計劃吧。但是工作計劃要寫什麼內容纔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1、以本冊教材爲本,以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爲綱,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上進、持續、和諧的發展。

2、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以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數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3、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爲,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識,及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班級情況簡析

全年級共有四個班級,本人應教六(3 )、六(4)兩班。六(3)班有學生( 57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六(4)班有學生( 57)人,其中男生( ),女生( )。

通過幾年的教學對兩個班的學生已有較深的瞭解,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數學學習基礎一般,特別是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一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計算和應用題的教學,注意知識之間的整合;用數學的內在的美吸引學生,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愛數學、用數學,能自覺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適當開展課外數學活動,以拓展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形成“守紀、惜時、善思、創新”的學風。優秀的學生有:楊召豪、胡貞卓、顏逸軒、李海軍等。希望生有:陳威、金子豪、王星宇、雷蕾、陳曦等。

  三、全冊教材分析

六年級第二學期是小學階段最後一個學期,教材從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學生進入第三學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出發,把六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在前七個單元裏教學新知識,全面完成《標準》規定的第二學段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目標。在第八單元有重點地系統複習小學階段教學的主要知識,在深化理解的同時組織更合理的認知結構,通過適當的練習形成必要的技能,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數學素養。

新授內容仍然分四個領域安排。

“數與代數”領域: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比例的有關知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決問題的策略。百分數的應用是在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的基礎上編排的,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要聯繫實際解決一些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解決較簡單的有關納稅、利息、折扣的問題,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百分數。教學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作出相應的判斷。根據《標準》的精神,教材適當加強了正比例關係圖像的教學,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應用題。比例的知識有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和解比例。這些知識有助於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能用來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策略裏,教學轉化的思想和方法。轉化能使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能把未知的內容變成已知的內容。所以,轉化是重要的認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決問題策略。對於轉化思想,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較豐富的體驗。本冊教材繼續教學轉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和應用,通過具體的轉化活動,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空間與圖形”領域:教學圓柱和圓錐,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確定位置等內容。圓柱與圓錐是本冊教材的又一個重點內容,包括圓柱和圓錐的形狀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及計算方法等知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是小學數學新增加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瞭解圖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發生大小變換。這個內容安排在第三單元裏,結合比例的知識進行教學。確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學內容,在初步認識方向的基礎上,用“北偏東幾度”“南偏西幾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還要聯繫比例尺的知識,用“距離多少”的形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嚴格遵照《標準》的要求,精選傳統小學數學裏有關形體的知識,增加與生活密切聯繫的空間知識,讓學生在獲得必需的數學事實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統計與概率”領域:先在認識圓和能夠應用百分數的基礎上教學扇形統計圖,再教學衆數和中位數。衆數和中位數是數據分析時經常使用的統計量。有些時候,平均數不能確切地反映一組數據的基本特徵,就可以考慮用衆數或中位數來反映。本冊教材裏的統計知識,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數據意識,提高分析、表達和利用數據的能力。

“實踐和綜合應用”領域:編排了三次實踐活動。第一次是利用圓柱的體積知識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以及應用鐵塊的質量與體積比值一定的規律推算鐵塊的體積。第二次是結合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研究圖形的面積變化與邊長變化的關係。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應用步測的方法,測量相隔較遠的兩點之間的距離。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經歷動手操作、獨立思考並與同伴合作交流的過程,研究現象,探索規律,創造性地應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總複習的內容也按四個領域編排。根據《標準》裏具體目標的設計分類,在“數與代數”領域裏把內容分成數的運算、數的認識、式與方程、正比例與反比例四個部分進行復習。把解決實際問題納入數的運算、式與方程兩個部分,突出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空間與圖形”領域裏的內容分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三個部分進行復習。小學階段的測量主要是線段的長度、圖形的面積、物體的體積,教材把測量的內容與圖形的認識有機結合起來,能提高複習的效率。“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分統計、可能性兩個部分進行復習。在總複習裏還安排了上述三個領域內容的綜合應用,分別研究住房面積的變化、旅遊費用的預算、調查周圍的綠地面積、在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這些問題都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實踐性、應用性,並富有教育意義。

另外,教材充分關注六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髮展特點和他們對學習的需求,在“你知道嗎”裏介紹數學知識在經濟領域和社會生活裏的應用。編排的“思考題”滿足部分學生多學一些、學深一些的需求,還多次組織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的過程與效果。

  四、全冊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聯繫和區別,加深對方程思想方法的認識,提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級別性質,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聯繫對百分數的理解,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信息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結合實例,初步認識衆數與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衆數和中位數,初步體會衆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等不同統計量的不同特點。

4、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的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飛能力。

數學思考方面

1、讓學生在應用百分數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係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增強數感。

2、讓學生在認識圓柱和圓錐特徵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的感知,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在推導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探索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分析、驗證和概括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發展形象思維。

3、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探索並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和應用比例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讓學生在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繼續表達的能力,不斷增強空間觀念。

5、讓學生在探索並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6、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以及衆數、中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感受不同統計量的聯繫和區別,發展統計觀念。

7、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聯繫和綜合,加深對基本數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養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發展思維的整體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解決問題方面

1、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主動用百分數、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比例尺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解決有關百分數、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等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飛多樣性。

3、讓學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於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4、讓學生在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用扇形統計圖和相關統計量解釋數據信息、解答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讓學生在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反思意識,培養根據所需解決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相應策略的自覺性和能力。

6、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確定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

2、進一步培養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培養髮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3、進一步感受數學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4、進一步瞭解有關數學知識的背景,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5、進一步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6、根據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創建綠色學校的教育。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衆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六、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爲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習方式:

1、 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2、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教師作爲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4、 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啓發, 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六、全冊課時安排:

全冊共安排72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中30課時的總複習。全學期大約有20%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

百分數的應用 11課時

圓柱和圓錐 11課時

比例 7課時

確定位置 4課時

正比例和反比例 4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 2課時

統計 3課時

總複習 30課時

  七、教學措施

教者:

1、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向課堂要質量。

2、多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報刊、雜誌,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

3、多與家長聯繫,多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信息。

4、根據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創建綠色學校的教育。

學生:

1、加強口算練習,堅持一日一輪口算訓練,掌握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技巧,逐步提高學生四則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2、通過靈活選擇、整合生活化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連一連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理解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容積。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每日一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5、採用生生互助形式,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後進生。

6、利用晨讀時間、下午課後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基礎輔導;午休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拓展訓練。

八、評價工作

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樣化地進行恰當的評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評價工作中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

具體做法:

1、課堂上教師多以鼓勵爲主,對課堂認真、發言積極、回答問題精彩的以紅星獎勵。並採用小星換大星的激勵機智,使學生時時看到自己的進步。

2、合作小組堂堂課進行評價,天天進行小結,每週進行總結。

3、進行單元過程性評價記錄及學習情況記錄。

4、期中、期末分兩次對學習小組進行總結性評價。

九、個人業務學習計劃

1、學習內容

(1)《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心理教育》。

(2)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如:《小學數學教師》。《小學教學教學設計》。

2、學習時間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

(2)數學組組織的業務學習時間。

3、學習方式

(1)自學。

(2)積極參加學校教研室、和數學小組的業務學習。

(3)多聽課,評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十、教學專題

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5人,男生3人,女生2人,人數較少,課堂不活躍。

 二、雙基情況

大部分學生本冊應掌握的知識基本掌握較好,尤其是分數計算方面準確率較高,但在實際應用類,如應用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

  三、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主動,能自覺進行課後複習、課前預習,課堂上發言較積極,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

四、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大多較好,課堂聽課認真,作業基本上都能按時完成。

五、全冊教材基本要求

1、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初步認識球的半徑和直徑,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4、瞭解簡單統計圖的繪製方法,會看和初步繪製簡單的統計圖。

5、使學生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6、結合新的教學內容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行思 想品德教育。

7、貫徹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全冊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①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②圓柱、圓錐的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圓柱、圓錐的體積。③整理和複習小學數學知識。

(2)難點:①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實際應用。③小學數學有關知識體系的建構。

(3)關鍵:①運用知識遷移,採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比例應用題,通過分析已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係,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成哪種比例關係,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電教媒體,通過演示,學生實驗,操作,揭示規律,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協作探究出多種方法來推導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做好小學數學相關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確實做到精講多練,使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建構。

七、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貫徹數學課標標準的精神,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學要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繫、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並能正確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3)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通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通過課件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及圓錐的體積。

(4)統計圖教學時首先思考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一個統計表中有關數量間的百分比關係。緊接着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類型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5)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繫。同時注意啓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絡。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八、課外活動安排

結合“自行車裏的數學”,組織學生分小組實際操作,獲取數據,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

九、教研專題

優化練習,提高教學質量

十、專題落實措施

1、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

2、結合整理與複習,設計系統性較強的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

3、課後作業儘量做到分層練習。

  十一、單元教材分析

第( 一)單元 內容:負數

教學重點:會讀寫負數,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措施: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認識負數的意義。

2、 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第( 二)單元 內容:比例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

教學措施: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這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繫、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第(三)單元 內容:圓柱與圓錐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的特徵及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及圓柱的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及有關的綜合性問題。

教學措施: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通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通過教師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及圓錐的體積。

第( 四)單元 內容:統計

教學重點:學會看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通過統計表回答問題

教學措施:

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類型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第( 五)單元 內容:數學廣角

教學重點: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

1、藉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畫草圖方式進行“說理”,讓學生初步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2、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引導學生先判斷某個問題是否屬於用“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的範疇,再思考如何尋找隱藏在其背後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式。

第( 六)單元 內容:整理和複習

教學重點:梳理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難點: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繫。同時注意啓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絡。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十二、教學時間安排:

周次 內容

一 負數 圓柱

圓柱、圓錐

二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比例的應用

三 比例的應用 自行車裏的數學

四 統計、數學廣角

五 整理和複習 數與代數

六 數與代數

七 空間與圖形

八 數和數的運算、代數初步知識

九 統計與可能性

十 應用題、量的計量

十一 幾何初步知識

十二 簡單的統計

十三 綜合複習

十四 綜合複習

十五 綜合複習

十六 綜合複習

十七 綜合複習

十八 綜合複習

十九 綜合複習

二十 畢業考

六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嚴格遵循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正確傳授學生知識,並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培養其成爲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認真培養其數感,提高其計算能力,培養其空間觀念,並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1、雙基情況

大部分學生本冊應掌握的知識基本掌握較好,尤其是分數計算方面準確率較高,但在實際應用類,如應用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

2、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主動,能自覺進行課後複習、課前預習,課堂上發言較積極,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

3、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大多較好,課堂聽課認真,作業基本上都能按時完成。只有少數差生學習上仍有惰性,完成作業較應付。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圓柱與圓錐、比例和整理和複習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教學目標

①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②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③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校

④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⑤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並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⑥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⑦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⑨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⑩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3、教學重點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②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並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④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⑤認識正比例關係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⑥瞭解比例尺,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⑦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⑧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⑨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複習。

4、教學難點

①掌握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②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③認識正比例關係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數據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④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⑤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⑥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⑦通過對小學階段所學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複習,熟練掌握和運用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

5、教具和學具

三角板 直尺 圓柱、圓錐的實物及模型方格作圖紙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等現代化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爲提高教學質量打下基矗

2、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的輕鬆快樂,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備好課、上好課,批改好作業,以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

4、抓好單元檢測,把好單元教學關。

5、加大培優輔差的力度,以激勵表揚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展開競爭,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對後進生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作業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6、繼續寫數學學習週記,以培養學生總結概況的能力,以激勵性的評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