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園林實習報告

園林實習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4W 次

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名,它的優美風景之所以文明中外,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最主要的還是他別具匠心的園林設計效果。天人合一,恰到好處,看似自然,卻又勝似自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園林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參考!

園林實習報告

  【園林實習報告】

  Ⅰ、(一)實習時間: 2016年4月8日至12日

(二)實習地點:南京:中山植物園、明孝陵、中山陵、秦淮河;蘇州:留園、拙政園、獅子林、網師園、白塘生態植物園、金雞湖濱水綠地;上海:人民廣場、延中綠地、2016花博會、黃埔外灘、南京路商業街。

(三)指導老師:

  Ⅱ、實習目的、任務與內容

一、 本次實習的目的主要有:1.園林規劃設計方面:掌握城市濱水綠地公園規劃佈局、主題公園規劃設計;濱河休閒綠地設計;古典園林藝術、園林景觀佈局、園林建築(小品)藝術賞析;只是藝術賞析;園林花街鋪地藝術賞析;庭院空間佈局、特色景點佈局與營造;園林空間組織與景觀佈局等。

二、 2.植物分類與應用方面:掌握植物的系統分類;園林植物造景與應用;溫室花卉種類識別與栽培管理;園林植物的調查與識別;園林植物合理選擇與藝術配置;園林花木造型與藝術配置;草坪(地被植物)造景應用;園林花卉佈置應用;花卉(地被)造景應用。植物造景與生態羣落,廣場綠地、植物選擇與合理配置等。

三、 學習任務與要求主要有:1.園林規劃設計方面:熟悉大型生態湖濱公園規劃佈局手法及重要景點設計要領;掌握庭院水景設計要領與小型園林空間組織手法;掌握紀念性園林綠地設計要領;欣賞秦淮河休閒綠地夜景效果;瞭解夜景設計要領;欣賞古典園林藝術;熟悉園林藝術表現;熟悉古典園林整體景觀佈局和空間組織、視景控制手法;掌握四時景觀與特色景觀構成;欣賞古典園林建築藝術;熟悉建築立意、佈局、立面裝飾、室內陳設;欣賞古典園林置石景觀藝術;掌握重要風景石種類及名稱、觀賞特性及園林應用;欣賞花街鋪地藝術;瞭解古典園林鋪地的營造方法;瞭解大型生態植物園總體規劃與景觀佈局;熟悉交通組織與遊覽線路設置及特色景觀構成;特色景點佈局、景點設置及視景控制方法要領;重要園林設施優秀園林小品設計表現與佈置要領;熟悉城市廣場綠地總體規劃設計要領;熟悉城市廣場綠地景觀構成;熟悉延中綠地公園功能分區、空間組織、景觀佈局、景點設置及視景控制的方法要領;熟悉綠地公園不同園林水景表現形式;掌握延中綠地公園人工溪流景觀構成及藝術設計表現方法;特 色景點佈置要領與營造方式等。

四、 2.植物系統分類方面:掌握主要園林植物種類名稱與性狀表現;掌握重要植物造景、特色植物景觀賞析;掌握重要科屬植物園林配置應用、地被植物造景應用;掌握重要溫室花卉種類名稱、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與栽培管理要領;熟悉古典園林重要園林植物種類名稱、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觀賞價值;掌握古典園林重要觀賞花木造型藝術手法、熟悉古典園林重要園林植物藝術配置方式;熟悉白塘植物園(金雞湖公園、人民廣場、延中綠地)重要園林植物種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觀賞價值;熟悉白塘植物園(金雞湖公園、人民廣場)重要園林植物觀賞部位與觀賞價值分析; 瞭解白塘植物園重要園林植物配置應用模式;熟悉白塘植物園特色植物景觀構成;掌握典型植物造型景觀表現手法;瞭解金雞湖公園(人民廣場)草坪種類、性狀表現、觀賞效果;掌握人民廣場花壇設計與花卉佈置要領;熟悉延中綠地公園花壇、花境設計與花卉佈置要領;瞭解自然生態羣落構成;熟悉延中綠地公園人工植物羣落景觀構成與營造模式;掌握廣場綠地種植設計與植物景觀構成等;掌握景觀綠帶植物選擇與合理配置要領。

五、 園林藝術(的再認識),藝術的構成,表現形式及欣賞

1.中山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坐落於南京東郊的國家級鐘山風景區,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建於1929年,前身是“中山先生紀念植物園”,佔地186公頃,背倚蒼翠巍峨的鐘山,面臨波光瀲灩的前湖,傍依古老壯觀的明城牆,遙對聞名中外的中山陵。園中氣候溫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秀色天成,風光旖旎,既是一個獨具魅力的旅遊勝地,又是一個奧妙無窮的植物王國。

四月間,行走在植物園的主幹道上,彷彿置身於春的海洋之中,春意盎然,春意濃濃,在園內你不僅能感受到陣陣花香,滿眼翠綠,幽幽鳥鳴,還有那連續不斷的歡笑,孩子的嬉鬧,這一切都是植物園帶給人們的美好享受。中山植物園的園林景觀主要以園內的植物爲主,既有高大的喬木、小喬木、灌木(主要以林 下 喜陰植物爲主),地被植物,構成了喬、灌、草立體的景觀,加之以園中穿插的小橋流水等園林小品等,形成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是現代大型生態園林的經典。

2.明孝陵: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陵區內的主體建築和石刻,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包括下馬坊、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築遺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築的真實性和空間佈局的完整性。明孝陵是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寢制度既繼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爲陵”的制度,又通過改方墳爲圜丘,開創了陵寢建築“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神道在各大皇陵中唯一不呈直線,頗具風格與特色。神道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形似北斗七星。由衛崗的下馬坊至文武方門的神道長達2400米左右。下馬坊即孝陵的入口處,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額枋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謁陵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櫺星門。過櫺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陵寢建築都是按中軸線配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爲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對石獸,分別是石獸獅,獬豸(pi xiu),駱駝象,麒麟,馬和象6 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着4對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明孝陵中的植物主要以古松柏爲主,使得明孝陵顯得的更加的古樸、莊嚴肅穆,林下草坪多以細葉麥冬爲主,另外陵園內還只有許多其它的植物,例如桃花、梅、櫻花等觀花植物,這樣使得園林在莊嚴中又不是單調,形成了良好的景觀。

3.中山陵: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1926年1月動工興建,1929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石坊後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

沿墓道前行爲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爲頂,門額上爲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爲公”四個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爲公之意。

再進爲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闊約12米,高約17米,一塊高約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黨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闓(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漢民和吳稚暉 )。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有如封建皇宮的氣勢。中山陵整體氣勢恢宏,從祭堂向遠處眺望,可感受到整個中山分景區的壯麗,此外中山陵的整體佈局和明孝陵相似,這裏就不多加筆墨進行贅述了。

4.秦淮河:在遠古時代,秦淮河是揚子江的一條支流,在新石器時代沿岸就人煙稠密,經濟發達,這裏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稱爲“南京的母親河”。流入城中的內秦淮河東西水之間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譽。兩岸全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羣,飛檐漏窗,雕樑畫棟,畫舫凌波,槳聲如影,加之文人薈萃,市井繁華,構成了集中體現金陵古都風貌的遊覽勝聖地——秦淮風光帶。

秦淮河,更以秦淮八豔的事蹟聞名於世。除了這些,夜晚的秦淮河更加美麗,在現代燈光的璀照笑更加的漂亮。讓人忍不住停下匆忙的腳步,駐足觀賞。

5.蘇州園林:蘇州園林最大的特點是:遊客不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會有一幅圖畫。也就是“一切爲了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存在”。蘇州有許多名園,但留園、拙政園、網師園、獅子林等最爲突出。它們的建築,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點,這些名園也從而各具自己的生命力與風格。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婁門東北街178號,佔地60畝,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經過幾百年的蒼桑變遷,現存建築大多爲太平天國及其後修建,但明清舊制大體尚在,拙政園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被譽爲“中國私家園林之最”。該園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特殊遊覽參觀點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與北京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留園合稱爲中國四大名園,迄今爲止同時具備這四項桂冠的全國僅拙政園一家。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園中主要廳堂遠香堂、見山樓、三十六鴛鴦館都將佈置傳統的時令花卉和鮮花插花,典雅秀美的劈梅,多姿多彩的造型水仙,春意盎然的杜鵑擺花等,另有嬌豔的仙客來、冷豔的芋葉甘藍、端莊的山茶與怒放的茶梅交相輝映,而常青的松樹、挺拔的修竹又與暗香浮動的梅花組成活色生香的“歲寒三友圖”,給蕭瑟的冬季增添了幾抹亮麗的色彩,園內到處洋溢着節日的喜氣。

拙政園的主要景點有:涵青亭 ,秫香館 ,天泉亭 ,芙蓉榭 ,綴雲峯 ,玉蘭堂 ,見山樓 ,荷風四面亭,香洲 ,松風水閣 ,小飛虹 ,遠香堂 ,海棠春塢 ,聽雨軒 ,雪香雲蔚亭 ,梧竹幽居 ,塔影亭 ,留聽閣 ,浮翠閣 ,笠亭 ,與誰同坐軒 ,倒影樓(夜景) ,卅六鴛鴦館,波形廊 ,宜兩亭。這裏只說一小部分,其餘的在此不進行贅述了。蘇州園林中的建築較多,庭、廊、軒、榭、舫、閣、亭。拙政園中的庭有:蘭雪堂

秫香館、見山樓、遠香堂等。古典園林中廊有很多,根據不同的功能可分爲:空廊、花廊、伴廊、和復廊。拙政園的東部和中部就是用這一條長長的復廊隔開的,走廊的牆壁上,還開有25個漏窗。人們信步走在遊廊裏,隨着漏窗花紋的更換,園內的景色也在不斷地變幻,這種現象稱作“移步換景”。而這二十五個花窗的樣式不重複的,別具風格。拙政園中軒、榭、舫也較多,較有特色,這個不進行逐一的介紹。蘇州園林中的建築,以粉牆黛瓦爲主,立柱通透輕巧。 賞留園首看建築。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築藝術而享有盛名。層層相屬的建築羣組,變化無窮的建築空間,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歎爲觀止。佔地30餘畝的留園,建築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園分成主題不同、景觀各異的東、中、西、北四個景區,景區之間以牆相隔,以廊貫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門使兩邊景色相互滲透,隔而不絕。園內有蜿蜒高下的長廊670餘米,漏窗200餘孔。 一進大門,留園的建築藝術處理就不同凡響:狹窄的入口內,兩道高牆之間是長達50餘米的曲折走道,造園家充分運用了空間大小、方向、明暗的變化,將這條單調的通道處理得意趣無窮。過道盡頭是迷離掩映的漏窗、洞門,中部景區的湖光山色若隱若現。繞過門窗,眼前景色才一覽無餘,達到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效果。留園內的通道,通過環環相扣的空間造成層層加深的氣氛,遊人看到的是迴廊復折、小院深深是接連不斷錯落變化的建築組合。園內精美宏麗的廳堂,則與安靜閒適的書齋、豐富多樣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涼臺燠館、迤邐相屬的風亭月榭巧妙地組成有韻律的整體,使園內每個部分、每個角落無不受到建築美的光輝輻射。

留園建築藝術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它內外空間關係格外密切,並根據不同意境採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築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消面湖的整片牆面;建築各方面對着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爲畫框,室外空間作爲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係既可以建築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築;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爲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置身於古典園林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還可以增加文化涵養,園中名人的楹聯題刻,比比皆是,讓人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更加深了對詩詞,書法藝術的瞭解,展現出了園子所獨有的濃濃文化。更向外國遊客展現了中夠文化底蘊的博大精深。園中的字體有魏晉時期的魏碑,唐宋的行草以及清代的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