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

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在炎熱的七月,我們政法學院的三下鄉活動又開始了,在院團委、政法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我政法學院二十三名同學分成兩組,帶着我們火熱的心,打着“ 愛心服務,促農和諧”和“走進農村,托起留守的太陽”的旗號,x月14-15日在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上馬泉社區和周邊社區進行了爲期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

在張易鎮上馬泉小學校長李學和該村王老師的帶領和幫助下,我們調查了該社區的留守兒童和農村的現狀,根據該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服務小分隊在該社區舉行了一天的黨的政策、法律知識、孝敬父母、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的宣傳和調查。另外,我們隊員積極幫當地農民朋友收割小麥、幫農拉水澆菜。同時,進行了“進村入戶活動問卷調查”(該問卷主要是新農村問卷、留守兒童調查問卷,你對父母知多少問卷調查)。此外,我們尋訪該社區和聆聽孫子媳婦孝敬百歲老人的感人事蹟,聆聽該山區唯一一個當了50多年的老黨員,談50年來,黨的政策在農村落實和農村的變化,以及怎樣當好一名共產黨員。使他們感受到了我們大學青年志願者是他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今後必不可少的希望,也肯定了我們在其中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在爲他們宣傳孝敬父母,關愛留守兒童和問卷調查期間,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歷歷目目,至今仍像發生在昨天。

在幫農民朋友們收割小麥時,看到那一張張土黃色的臉龐,那一雙雙龜裂的佈滿老繭的大手時,我才知道,農民的辛苦。當地對農業科技知識的認識還不夠,農業種植結構較單一。我想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是口號,而是勢在必行的大事;當看到農村基層建設的艱辛時,我才知道自己能上大學的來自不易,我也將更加努力學習,爲將來建設西部,讓西部人民擺脫貧困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對當地農民朋友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了當地農民朋友當前以及今後面臨的具體問題:當地農民的土地大部分已經退耕還林,他們收人主要來源於林草補貼、自己打工,但農民朋友知識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更沒有什麼專業特長,只能靠自己的體力去幹簡單的粗活。每家農民一年淨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這個數字還是可觀的。可是農民拿着這些錢並不是很開心,接下來錢就要向外支付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給家裏孩子增幾件新衣服,那黑白電視機用了好幾十年了也該換了等方面的一般家用品。剩下的要全部給孩子來年的學費、生活費。要是萬一家裏有個人生病,恐怕不借錢是看不好了。這借來借去,家裏就欠債了,以後的每年得節約,少吃幾頓好飯,少穿幾件新衣服,還了錢,才能鬆口氣。農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維持簡單的生活,萬一找不到工作幹就更沒有辦法,借了錢總得要還,孩子上高中和大學讀書開支最厲害,要趕上了某些亂收費的學校,農民更是苦不堪言。要想農民真正的富起來,靠自己的雙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國家政策的正確領導,國家政策整天在喊減輕人民負擔,減來減去農民還是被壓的喘不過氣。政策關鍵要落實。隨着中國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的提高,現在對我們這些大學生就業都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樣農民收人減少而支出不會有多大變化,農民負擔將會更重。部分沒有土地的農民就業問題不能處理好,對我國的快速發展也可能是一個較大的障礙。

這些問題是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和國家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的常言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尤其大多農村青年夫婦一方外出務工或雙雙外出務工,是一些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留守兒童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一次次打擊。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爲凸現。農村的孝敬父母的氛圍並不是很濃,尤其是婆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現,這是因爲代際之間的經歷不同,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不同。小孩子的感恩意識淡薄。作爲當代大學生,不去體驗生活,不去了解農村、瞭解社會,不與社會相溶,便不是真正優秀的大學生、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使我認識了農村,認識了社會,同時也認識了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我將以新的心態,更加努力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鍛鍊自己戰勝困難的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要的準備。如果我不參加此次活動,也許,我用一生也無法體會.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堅信:意氣風發的我們經歷了下鄉的再次洗禮,象牙塔裏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個人的價值所在並不在於他得到了什麼,而在於他爲社會貢獻了什麼。

社會實踐報告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