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大學生入祠拜祖儀式家長代表發言稿範文大綱

大學生入祠拜祖儀式家長代表發言稿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尊敬的會長,各位家長,宛氏大學生朋友們:

大學生入祠拜祖儀式家長代表發言稿範文

大家上午好!

參加今天的活動我非常高興。剛纔聆聽了縣教育局宛國文副局長和宛經池書記的演講,對我啓發較大,使我深受教益。以宛氏宗祠爲基地,以即將踏入大學校門的宛氏青年才俊爲對象,以前賢功德、宗族歷史、做人道理、做事技巧、求知方法等爲主要內容,撫今追昔,教化後人,體現了宛氏長輩對晚輩的拳拳愛心和殷切期望,也充分證明宛氏是一個團結進取、蘊含智慧,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大家庭。

作爲家長代表,藉此機會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前面12年教育,我簡單歸結爲兩個字—選擇

在座各位未來的宛氏大學生,經歷了小學、初中到高中的12年教育,剛剛參加完高考,完成填報志願工作。這12年,是你們身體成長的12年,知識積累的12年,心智成熟的12年。12年看似漫長,雖然我沒有參加過高考(當年我中考後讀了中專),但我見證了兒子高考的全過程,特別是在“應試教育”被大力推崇,“素質教育”有太多無奈的今天,我認爲在座每一位能順利通過高考的學生都是獲勝者。因爲不管高考成績怎樣,你們用尚未發育成熟的身體和靈魂,擔負起沉重的學業任務,經受住“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試”的強大壓力,十年寒窗,風雨砥礪,一路走來,作爲家長應該爲你們“點贊”!如果換作我,早晨5點起牀,晚上10點回家,11點還睡不了覺,沒有雙休日,沒有完整的寒暑假,我是受不了的,甚至是會發瘋的。

前段時間和兒子一起填報高考志願時,使我對高考有新的認識。第一,我認爲現如今的高考制度是由1000多年前的封建科舉制度沿襲下來的,經過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是當今最公平、最透明、最高效的選人選才制度。無論你是達官顯貴後代,還是普通農家子弟,只要分數夠,清華、北大的校門都是爲大家開放的。第二,我認爲小學、初中至高中12年的教育,簡單歸結起來只有兩個字—選擇。這個選擇是主動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按照一分一段等有關數據,選擇嚮往的城市,選擇心儀的大學,選擇喜歡的專業。如果前面12年我們學習基礎打得牢,高考正常或超常發揮,我們就可以大膽地選擇985、211等名校;如果高考成績中等,我們選擇的範圍就只能侷限在普通高等院校;如果高考沒有考好,我們就只能選擇三本、高職高專的學校。任何一次選擇都是艱難的抉擇過程,我相信每一位參加過填報志願的高考生都有這樣的感嘆:如果再努力點,少貪玩點,就能多考幾分、十幾分、幾十分,這個志願就好填了。然而,同學們,世間絕大部分藥物都有,唯一沒有的是後悔藥啊!

二、後面4-5年的大學教育,乃至7-8年的碩士研究生,10-11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歸結起來我認爲只有三個字—被選擇

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跨入大學校門呢?是沮喪,是高興,是新奇,還是無所謂等等。我認爲應該是歸零的心態,也就是放下過去,展望未來,一切從零開始,朝着自己的夢想奮勇向前。大學是你們人生新的起點,經歷高考的檢閱和磨礪,我們應該以隨時等待起跑的姿態站在新的起點上。或許有的同學說,前面12年我已經落後了,現在還能跟得上嗎?我說,能,你一定能!大家要清楚,下一步我們的起跑點在哪?我覺得你們的起跑點在於各自即將跨入的大學。讀清華的你在清華大學裏跑好就行,讀武漢理工大學的你在武漢理工大學跑在前面就行,讀高職高專的也一樣,你跑在學校其他同學前面你就是勝者。如果前面說的填志願時我們後悔過,我希望大家大學畢業後就不要再去後悔。青春是允許犯錯誤的,但一錯再錯,我們同樣輸不起!

我參加過我們醫院很多次的畢業生招聘活動,每次的場面都很壯觀,招聘會場被求職學生和用人單位擠滿,可見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大學畢業,乃至碩士、博士畢業後,我認爲擺在我們面前最殘酷的現實就是“被選擇”三個字(現在說大學生就業是雙向選擇固然不錯,但我認爲求職者還是相對被動的),因爲大家畢業後必須要找工作。你有什麼優勢被用人單位選擇?你有什麼才能戰勝其他對手?你有什麼資本獲得理想的崗位?理想往往是豐滿的,現實卻常常是骨感的。我希望大家帶着這三個問題走進並走出大學校門,然後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三、給大學生們幾點建議

剛纔宛局長、宛書記就大家到大學後如何學習、如何做人講了很好的意見,兩位既是前輩,也是專家,可以說講的都是肺腑之言,因此在這裏我不再重複。除此之外,給大家提三條建議:

1、要學會換位思考,以感恩的心態對待別人。在座的大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我的兒子就是獨生子。相比我們70後來講,你們比我們幸福,前面的12年你們不愁吃,不愁穿,父母在生活上都幫你們安排好了,可以說你們是在溫室裏長大的。獨生子女有很多優越感,但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以自我爲中心,或許我的觀點不對。我和我兒子多次強調,人要有境界,要有胸懷,要學會換位思考。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對父母的嘮叨有些反感,但我們能否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下,父母所嘮叨的話是不是都希望我們好,這樣想來我們是不是就能理解父母了,父子、母女的.關係是不是也就融洽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如果我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忽略別人的難處,我們就無法容忍別人的過錯。同樣,在以後面對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家庭關係及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時,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後,或許我們的心境會更豁達,人際關係也就更加和諧,人也就更快樂和幸福起來。

2、要多看陽光的一面,用陽光心態面對未來。現在是自媒體時代,互聯網+使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大家所看到的有好的信息,也有壞的信息。我個人的體會,不管社會怎樣變化,人心怎麼不古,我儘可能用發現的眼光去欣賞人性和社會中最美好的一面,這樣我們就會感覺到更多的愛,更多的溫暖,自然就能快樂起來。如果我們只看到社會的陰暗面,忽略了人間的真情和生活的美好,我們的心裏就常常陰雲密佈,就不能感受到陽光多麼和煦。所以,有人說幸福是一種體驗,快樂是一種心態。心裏陽光我們就能積極向上,心情快樂我們就能開心愉悅!青年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成熟的標誌,但我們不能去做“憤青”。憤青的共同特點是偏執、狂妄,不能隱忍,具有攻擊性。與其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不如努力適應環境,認真改進自我,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多做一些與人爲善的好事,讓自己從灰色地帶、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書寫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3、要注重團隊協作,用良好的人脈贏取更廣泛的天地。大學除了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生存、生活和交往等綜合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大家在大學裏,一定要注意培養師生、同學之間的感情,特別是室友之間的感情,這些人都是你未來創業的人脈,力量的源泉。在這裏我給大家講講新東方老總俞敏洪的故事。俞敏洪出身農村,多次復讀考取北大。當年俞敏洪挑着扁擔進北大,連普通話都不會講卻被安排在外語系,寒磣的形象不一而足。可以想象,大學時代的俞敏洪心裏是怎樣的自卑,自然成績也不突出。但是俞敏洪大學四年,卻做了一件看似普通後來對他的事業影響極大的事----四年期間,他義務打掃寢室的衛生,義務爲室友打開水。後來俞敏洪創建新東方,需要人才,需要助手,他的同學一呼百應。有一位室友說,衝着你四年義務爲我們打掃衛生、打開水,跟着你打拼,我還怕沒飯吃嗎?再後來,新東方越辦越大,領軍國內民營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並走向國外,成爲一支奇葩。講這個故事,大家就能明白團隊協作、人脈重要的道理。一個人再有能耐,也只擁有一個大腦,一雙手,如果我們有良好的人脈,有貼心的朋友,就能形成衆星捧月、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

以上觀點均爲一人之見,不到之處,請各位長者、各位家長及學子們批評指正。

最後祝各位長者福壽無疆、幸福安康!祝各位家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祝各位學子學業進步,飛黃騰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