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父母教育學生髮言稿

父母教育學生髮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父母教育學生髮言稿,一起來看一下吧。

父母教育學生髮言稿

父母離異,家庭變故給孩子的心靈會造成很大的創傷,由於家庭環境的變化,父母離異的孩子認爲自己命運不好,不能像正常學生那樣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家庭的溫暖,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因而產生自卑心理,不願和人交往,膽小,天常日久成爲班上的後進生。心理學認爲,教師對學生誠摯熱愛的情感,能夠感染打動學生,乃至轉化爲學生的心理動力,影響其品德的形成和個性發展的方向。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關心教育這樣的孩子,並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協調好離異雙方和孩子的關係。

一、教師從自我做起

我的班上有一個女孩,沉默寡言,課間躲在角落裏,上課不願發言,性格孤僻,行爲散漫,學習成績一貫較差。我瞭解到,她三歲就失去母愛,父親沒有固定工作,經常找一些人在家裏酗酒、打麻將,很多家務活都得她幹。即使這樣,父親一不順心還要打她。在學校裏,她總覺得老師、同學歧視她,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教師的愛應該像陽光照射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溫暖每一顆還十分稚嫩的心,特別是那些心靈受過傷害的學生。

我決心以行動去溫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喚起她的自尊。於是,我常找機會和這個學生拉着手一起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談她家裏的事、同學的事,談她喜歡讀的書等,並經常告訴她要衣着整齊,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我還經常爲她補課,課堂上簡單的問題先請她回答,答對了,及時表揚。爲了調動她的學習積極性,我組織學生舉行朗讀比賽,並幫她選了一篇課文,然後指導她怎樣讀。比賽中她發揮得非常好,獲得了一等獎,笑得很開心。當時,我對她說,你和其他同學一樣聰明,你落後的原因,不只是沒有好的學習環境,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趕上同學的勇氣。她點了點頭。慢慢的,這個學生變了,學習成了她自覺做的事,各項活動都積極參加,不再自卑。特別是,我看她體育素質比較好,推薦她參加了學校的田徑隊。當運動會上她爲班級爭得了榮譽,臉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悅。實踐使我體會到,要想轉變父母離異的孩子,教師的工作需更耐心更細緻。教師要從思想上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盡力發掘他們的“閃光點”,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在他們進步時,要鼓勵他們懂得做人應當有志氣,應當靠自己的努力去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二、發揮集體的力量

沒有班集體,一個孩子就不可能成爲一個真正的學生。我常對學生說,我們這個班就是一個特殊的家,在這個家裏先進的要幫助後進的,不管誰有了困難,我們都要去幫助。有個學生在她二年級時失去了父愛,媽媽單位不景氣,在學習費用上遇到了困難,使本來就不夠開朗的她變得更沉默了,她每天揹着書包悄悄地來,悄悄地走,總是悶不作聲。望着心事重重的她,我在想,她比別的同學缺少父愛,但要讓她比別的學生得到更多的師愛,讓她更多地體會到同學的友愛。我經常耐心地教育其他學生要想辦法關心這個孩子,還帶領同學們開展了爲這個同學獻愛心的活動。

同學們經常把自己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用這些分分角角的錢爲這個學生購買了四年的書、本等學習用具。學習好的一些學生經常和她一起復習功課。她要過生日了,我爲她買來了生日蛋糕,同學們爲她準備了小禮物。被同學們圍在中間的她,開始露出了笑容,笑得那麼幸福。哈爾濱日報爲此作了專門報道,題爲《一個被親人忘記的日子,卻被老師同學們記在心間》。這個學生漸漸地變了,性格開朗了,學習成績也上來了。有人說90年代的孩子不懂得友愛,我認爲,愛的種子要從小播撒,要時時播種,要播撒在學生的心田裏,才能綻開燦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事實證明,班集體這個特殊的家有其特殊的作用。

三、協調好離異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家庭解體使孩子遭受到失掉父母一方的痛苦,使孩子的心理受到雙重打擊。教師要利用特殊的地位幫助離異的父母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時,更情繫兒女,使孩子健康成長。班上有個男孩一個時期情緒波動較大,有時對學習、對關心集體熱情高,有時對一切事表現冷漠、學習成績很低。我問他原因,他只是默不作聲。有一天剛上課,工友推門進來,急匆匆地說,我班的一個男同學在收發室正和一個大人抱頭痛哭,我趕緊跑去。原來這個學生的家長離異了,父親長時間見不到兒子,這纔有父子痛哭的一幕。這個學生和母親一起生活,自離婚後,母親不願意他和父親見面。據孩子說,他每和父親見一次面,父母不但要爭吵一次,而且母親還要連續幾天不給孩子笑臉看,使孩子很爲難,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我和孩子談話後,他流着淚說:“老師,我沒心思上課,我心裏總想着,能像同學們那樣有爸爸、媽媽的疼愛多好啊!”我對他說:“爸爸和媽媽雖然分開了,但是他們都希望你成爲一個堅強的好孩子。現在你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她爲你付出的辛苦最多。天不很冷,媽媽就把棉衣給你穿上了。過馬路媽媽不放心,每天都送你上學。你是媽媽的希望,你應該理解媽媽。你想見爸爸,老師幫你做媽媽的工作。”我多次找到孩子媽媽對她說:“孩子是父母兩個人的,夫妻雙方都有權力關心、熱愛自己的孩子,你不讓孩子見他爸爸是不對的。”她的媽媽說:“老師,你不知道,他的爸爸就知道給他買吃的,什麼都不管。”我又把孩子的爸爸請來,向他介紹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並分析了成績低的原因,使他認識到,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偶而見一次面,要什麼買什麼,這是一種畸形的愛。夫妻關係解除了,但雙方仍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從那以後,每次孩子的父親來接他回去都詢問他的學習情況,並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更令人高興的是孩子的父親還教育孩子要尊敬媽媽,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由於教師的協調,父母雙方的認識統一了,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人們常把家庭教育比喻成樹根,樹根茁壯才能枝葉繁茂,開花結果。實踐使我體會到,教師要積極做好離異家長的工作,幫助他們正確處理特殊的人際關係,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通力合作,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切好的教育方法,都來自於教師對學生無比關懷的心靈和實踐之中。讓愛喚起每個學生特別是那些父母離異的學生,永遠向着陽光奔跑,是我們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