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新語文讀本3讀後感

新語文讀本3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新語文讀本3讀後感範文一

當我合上《新語文讀本》的最後一頁,我有一種自豪感——我看完了一本書。這不是單純的“看”,而是一種含有對這本書的理解的“看”。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一本書來說,我們不但要看,而且還要用心。

新語文讀本3讀後感

這本《新語文讀本》,最使我感動的文章就是曹文軒寫的《第十一根紅布條》。這篇小說首先鮮明地刻畫出了“麻子爺爺”和“獨角牛”兩個生動的形象。小說在前期說了,麻子爺爺把騎在牛身上的孩子拽下來,摔在地上,寫出了麻子爺爺很“可怕”,接着又從當地特殊的搶救落水兒童的方法開始描寫,切入正題。

亮仔被救了上來,麻子爺爺也牽着獨角牛來了,經過一番搶救終於活過來了。但是麻子爺爺因爲太勞累,已經筋疲力盡了,在草垛上靜靜地死去了。

後來的敘述才真正讓我心靈震撼——“獨角牛跟隨麻子爺爺幾十年了,如果它真的通人性的話,他是不會因麻子爺爺鋸掉了它的一隻角而怨恨麻子爺爺的——當年它剛被賣到這兒,就有小孩兒落水了。麻子爺爺牽着它去打穀場,但是這頭牛在途中賴着不走。孩子被耽擱了,當然沒有救活。也就是那天,麻子爺爺鋸掉了它的一隻角……”讀到這兒,我的心爲之一怔,也自然有疑問油然而生:這篇小說開始用了“可怕”、“不近人情”、“古怪”這三個詞來形容麻子爺爺,爲什麼孩子們會對麻子爺爺產生這個印象?後來爲什麼又對他感到了“悔恨和歉疚”?

經過我的用心品讀,我領悟了其中真正的含義。作者先把一個“可怕”的形象帶給我們,再將這個“可怕”的形象蘊涵着的高尚向我們展現開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這個所謂“美”的真正含義。而這篇文章也令我受益終身。

  新語文讀本3讀後感範文

我看過許多書本,有作者是中國的,還有作者是外國的,我第一次看中外作者作品收集在一起的書——《新語文讀本》就是這樣的。

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是二三年級,讀《新語文5》,直到《新語文8》。但,媽媽在買“7”的時候,就一下子把8、9、10、11、12全買回來了。所以我只要有空閒,就立刻把9、10、11、12本翻翻看看,所以,我是《新語文讀本》的忠實讀者。

《新語文8》中我最喜歡一篇是“特別的朋友”中的《看不見的愛》這篇文章是講述一個失明的孩子打七八迷遠的玻璃瓶。這是愛創造的奇蹟。文中的母親告訴孩子一個信心:“總是會打中的!”愛創造了奇蹟,一聲音清脆的瓶子碎裂聲,是送給這位母親的最好禮物,而成功對於盲孩子來說,更是意味深長。

這一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母親博大的愛,生活中,我的母親也是這樣愛我的。

那是一個早上,爸爸上班去了,媽媽不知道去哪裏了,就我一個人在家,我很小,家裏人都不見了——太怕了,我就哭了。不一會,媽媽回來,看見我像個淚人兒一樣,抱着我,輕輕地哄:“媽媽在這兒,不哭!”

《新語文讀本》就是這樣令我回味過去,感受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