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半生緣》讀後感(精選40篇)

《半生緣》讀後感(精選4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半生緣》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半生緣》讀後感(精選40篇)

《半生緣》讀後感 篇1

這次讀書,我盡力不讓自己強求能收穫什麼,粗粗讀完了一遍,以爲不會有什麼感觸,卻不自覺地又翻回去,看了好幾遍那些讓我留戀的幾個段子,幾個情節,慢慢地便像是心裏涌出了什麼似的,卻又有些朦朧,說不太出來。現在也只是粗略地談談感受,在寫的過程中再逐步提煉,總結感悟與所得。

《半生緣》中不乏名門貴族,然而給我的感覺卻遠遠不止富麗堂皇,更多的是那隱藏在金燦燦的名利下的一股子莫大的悲哀。

曼璐這女子,便正是如此。起初我對她頗感同情與崇敬,爲了家庭,才做了舞女,放棄了尊嚴,嬌豔做作,只爲討那千萬男人歡心,撈了他們鈔票好維持全家生濟,她爲全家付出太多,最終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爲代價。我的確欣賞曼楨的高雅天真自尊自愛,也爲曼璐的擦脂抹粉,瘋瘋顛顛的行爲感到不適,但一開始我始終覺得她雖會與鴻才撕打,會豔妝濃抹企圖遮掩漸蒼老的容顏,卻仍是美麗而偉大的,她寧願付出自己的幸福,來換取全家的幸福,那時,曼楨世鈞甚至還不及她給我的印象深刻。

但當她嫁進了鴻才家,在華麗的房子裏,獨自忍受病痛,沒有丈夫的疼愛,甚至還要拖着病體與醉酒的丈夫撕打吵鬧一番,這日子裏滿滿地儘量悲涼,雖有再多的財產名利,生活卻徒有止不盡的空虛,甚至受盡了侮辱,又同謀害慘自己的親生妹妹,也難怪最終年紀尚輕便鬱鬱而終,雖然越到後來,越厭惡她,最終她死去了,也隱隱地有些同情這女子了,她也曾有過青春,有過豫瑾,但最後卻成了淒涼虛弱狠毒的女人,以病死退出了舞臺。

仔細回味,彷彿結婚什麼的也不再重要了,曼楨把事實告訴世鈞,雖然回不去了,其實說不定也是可以回去的,但這樣便夠了,不需再結婚,在一起白頭偕老,那個時刻,只要說出這經歷,解開了心結,便知足了,將一輩子戀着對方,再沒有遺憾,曼楨曾想着出去以後一定要把這一切都告訴世鈞,可真正面對面坐着,訴說了,卻彷彿在說一件很遠很遠的別人的事,平靜得讓人心疼,世鈞知道了這一切,就足矣。

這樣的結局,的確摻着絲絲的苦意,但更多的讓人回味,讓人留戀這份感覺,或者說,正是這絲絲苦意,讓人不禁含淚微笑,享受着苦盡後的澀澀的甜意。

在都市中,豪宅裏,卻住着無人理解的悲傷孤獨的人,人前像小丑強裝歡笑,背地裏暗自撫弄傷痕累累的心。

半生緣,僅僅只半生而已,緣份至半生便已盡矣。

半生緣,卻又遠未至“半生”,以爲經歷了大半人生,卻只是匆匆幾年光景。

《半生緣》讀後感 篇2

張愛玲是一位怎樣的女子,爲何能寫出如此空靈的作品。之前很早就聽說張愛玲,但不知爲什麼心裏總是拒絕她。但看完她的作品我深被她的內涵和平靜所震攝。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口古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越淘越有。今天讀來,真有此感。

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半生緣》中讓人有淚難流但心情比流淚還難受的無從發泄的愛情故事。他們雖只半生的緣份,卻有一世的情份,這是何等高尚的愛情,可惜這種愛情沒有根基,一個個消失在當時的制度中,滅跡在當時的世俗中,可嘆可惜啊!但是他們那種發自心底的愛,那種曠日持久的愛又怎能與如今速成愛情同日而語。我總是很欣賞和嚮往那種天長地久的愛情,那種爲了愛人能犧牲一切的愛情,那種無論發生什麼事遇到什麼罪都深知對方會憐惜自己不必去自憐自卑的愛情。小說中的惠楨,一個有新思想的女性,一個自食其力的女人,一個對愛執著的女人,卻也一度被社會世俗所迫害,當她驚醒的時候,卻只能面對愛情無能爲力,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不知道現在還沒有沒如此剛烈的女子。

我總是對現在的愛情抱以懷疑。現在的愛情沒有相識相知的過程,大體是一認識了就有了肉體的接觸,哪裏能有心的碰撞與靈魂的結合,這種能稱爲愛情嗎?他們省去了心靈溝通的過程,難怪現在把結婚離婚當成兒戲的人不少。不知爲什麼,我非常羨慕小說中的惠楨和世鈞,雖然他們無緣結合,但是他們可以用思念來溫暖自己的一生,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在他們通訊不發達的時候,只能以書信來表達情感,甚至各自走進婚姻連書信都不能有,他們就惟能用思念和回憶來維繫自己的愛情,這是何等的艱難卻又是何等的感人。物慾橫流的今天,不知還有沒有如此感人的故事。

《半生緣》讀後感 篇3

《半生緣》是張愛玲小說的一大代表。張愛玲小說的底色是荒涼!

作品中的基色是建立在對日常生活的描述上。她善於寫人的細節動作,一個小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空間。

張愛玲小說總是悲慘的結局。《半生緣》也不另外。男女主人公終究是懷着將錯就錯的心情各自組建了家庭。懷着“回不去了,回不去了”的心過下半生的日子。真叫人嘆惋。叫人不禁嘆道: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願意等待 ? 倘若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始終充滿信心,始終都在等待她,想必額不會是這樣的悲劇收場。

張愛玲小說裏的人物命運似乎是很坎坷。女主人公曼禎的親姐姐曼璐尤其是這樣。政黨花容月貌時,背叛自己的肉體,背叛自己的心靈,被判自己的愛人,只爲了養家餬口,爲了弟妹的美好未來,爲了給母親減輕負擔。多麼偉大啊!如此替他人着想,如此善良體貼,卻沒有得到家人的應當給她的親情,沒有得到愛人的諒解,一顆善良的心換來的卻是陌生人、朋友、家人的另眼相看甚至拋棄。她是個犧牲品。這樣情況下,促使她變得暴躁,自私。其實她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愛人。就是因爲這樣深刻的愛讓她變得麻木,對她身邊的女人充滿嫉恨,包括她的親妹妹。所以有了後來故事的發生。她是個絕對悲劇的人物。帶給讀者無限的反思,伴隨着悲涼油然而生。

張愛玲小說不論是描述愛情、親情還是友情。總會發人深省。感嘆世間的悲哀。她筆下的任務總是那麼寒冷、悲涼。一顆一顆的心總是迷失的,孤單的。但她的故事真值得我們深思。

張愛玲曾說過:回憶總是令人惆悵的,過去的美好指揮使人感到一切都已完了,而過去的煩惱,只會使人再度煩惱。

《半生緣》讀後感 篇4

讀了張愛玲的《半生緣》,雖然會對沈世鈞與顧曼楨這對相愛卻不能結合的“半生緣”感到惋惜,但他們兩人的結局卻讓人感到絲絲欣慰。重逢後的他們,互相傾訴往事,解開了多年以來心中的那個結,十八年的一切也將歸於平淡。

突然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確,生活有時就是這樣,明明是沒有結果,爲何又要相遇?相遇越是美好,離別也更加悽惶、無奈。而有些人註定是生命中的過客,因爲,人生終究是一場錯過,在錯過中,我們成長;在錯過中,我們更加懂得珍惜。

有時候,錯過與擁有就是在一念之間。在讀《半生緣》的時候,我曾一度爲他們兩人感到惋惜,爲什麼不早點結婚?爲什麼沈世鈞攥着顧曼楨的戒指,就知道生氣,將它丟棄一邊,而忽略了戒指上的血跡……就這樣,他們錯過了,只留下那一段可望不可即的記憶,刻骨銘心,卻也依舊可以再歲月的洗禮下釋懷的記憶。

面對錯過,難免遺憾與傷感,但依舊可以釋然,也必須釋然,就像《半生緣》的結局。在我看來,錯過與邂逅都是美麗的。錯過是一種憂傷的美,邂逅是一種快樂的美。邂逅孕育着錯過,而錯過又是另一場邂逅的開始……如果你因爲失去太陽而落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羣星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不停邂逅,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有的與你結下深深的友情,成爲相伴一生的好友;有的則會是你恨之入骨的“仇敵”,他曾一度使你陷入困境;有的是你相愛卻不能結合的愛人;有的則是你終身的伴侶,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那是與人的邂逅,有時,與物,我們也會結下深厚的感情。偶然翻閱的一本書,改變了你的命運;一轉身,微風下的柳枝,給你帶去了好心情。

《半生緣》讀後感 篇5

我是在書攤上邂逅了《半生緣》--張愛玲著名的一部小說,於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買下後,就迫不及待如癡如醉地看了起來。 書的開頭就是寫世鈞,曼楨與許家少爺叔惠見微妙的友誼關係。後來曼楨那爲養家而墮落紅塵的姐姐曼璐與奸商結婚後,因爲曼璐不能生育,夫妻關係不合,而鴻才又眷戀妻妹曼楨,於是陰險自私的姐姐曼璐就假裝害了重病,讓妹妹來看護,而讓鴻纔將其佔有,以將丈夫拴住。

後來曼璐真的得重病不愈而死,曼楨爲了兒子,不得已屈嫁鴻才。可憐世鈞不知道其中的緣由,苦苦等待,最後在家人的壓力下與自己不喜歡的翠芝結婚,但也破壞了叔惠與翠芝間那份之間隱藏了很久的感情。當等到十四年後的相遇,那份悽楚,悲涼,尤如秋日的落葉。但年的一切,也都一去不復返。

讀過後,我的新久久不能平靜。文中共有三個另人悲痛的遺憾。

一:父亡,而破壞了豫瑾與曼璐見純真的愛。

二:因爲身世差異,而使叔惠與翠芝有緣無份。

三:因姐夫與姐姐的陷害,與母親的怕事,終使世鈞與曼楨兩個相愛的人分隔兩地,有情人不能眷屬。

我好恨,恨顧老太太的息事寧人,膽小怕事,恨鴻才的陰險與姐姐曼璐的自私。我也恨封建社會不把女人當人的風氣,恨封建社會終人一生的吃人的禮數。

與封建社會相比,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我是個女孩子,我慶幸自己沒出生在那個吃人禮數的社會。

所以,我們應當珍惜黨與國家所給予我們現有的一切,珍惜好每一天,好好學習,爲建設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半生緣》讀後感 篇6

張愛玲的小說大體“亮烈”。好比墨綠的電光緞子上繡金花,那種妖豔,觸目驚心。《半生緣》卻是灰色的棉袍子,因穿的舊了,軟塌塌的,反而有一種家常的溫柔。她一生孤高傲世,故事也少有溫度,惟這篇長文蒼涼中竟透着純真和悸動。

精打細算的感情太多。半堵殘牆,野火花樹下的表白;港島的環山路上喬琪開着車亦步亦趨跟在薇龍後面;曹七巧翹着小腳抽着鴉片煙心裏乾涸似沙漠;一顆火油鑽換一句”快走“,漢奸和情人各懷鬼胎……你方唱罷我登場,衣香鬢影,情話綿綿,動輒傾國傾城。一場戀愛大戲什麼都上齊了,唯獨沒有愛。

但是你曉得,沈世鈞是愛着顧曼楨的,顧曼楨也愛着沈世鈞。明面上,兩個人不過是工廠裏的技術工和小文員。暗地裏,論家境,沈世鈞也無非就是南京城裏皮貨商家的小開;而顧曼楨更不堪,如其他小說女主角一般的經濟困窘,家裏還連個遜清遺民的空頭背景都沒有。

平凡再平凡,這樣的愛情故事有什麼看頭?但他們真是在“談戀愛”。她丟的那隻手套被他冒着風雪找回來;他要回南京,她訕訕的幫他理箱子上鬧鐘;他送她去做兼職家教,路遇上賣豆腐乾的,幽長的吆喝讓人想起地老天荒;她想他,忍不住寫信,寫了一半他就回來,因爲他也在想着她。

生活瑣碎而平淡。父母對職業不理解,兒子一氣之下跑出去闖世界;孀母幼弟,只能靠姐姐打幾份工維持生活;一塊兒工作的年輕人中午搭夥吃飯,平時互相照顧,假期里約着出去玩兒。若有若無的情愫,害羞低頭,情話不好說出口。

之後的一切,縱然他怯懦,她糊塗,錯過半生之後再相見,沈世鈞還是愛着顧曼楨。最難忘的不是那句“回不去了”,而是黑沉沉的堂屋裏相見,二人遠遠瞧見對方,腦子裏均是“轟”的一聲。

隔着萬水千山,還是當年那顆心。這個故事內裏其實是童話。

《半生緣》讀後感 篇7

可能這周工作太緊張了,從上班到下班都必須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所以天天晚上睡很少的覺,竟然也不覺得犯困。終於昨天晚上看到12點多,把張愛玲的《半生緣》看完了。

以前沒怎麼看過張愛玲的書——雖然她是個名家,也有很多人追捧她的文字。可是我一直覺得她的文字有點消沉陰暗,所以一直也沒看過。大概是兩年前借過她寫的書,但是那時侯還是和同事住一個宿舍,是一邊跟同事聊天,一邊看電視,一邊看了幾篇。基本上沒有印象,只是覺得她的文字很晦澀。就沒再看過。前幾天,我弟過來,帶了本《張愛玲文集》放在了我這,因爲這幾天沒好電視看,又是一個人閒着,就看起來。沒想到這一次心態竟然是完全的不同,看起來也是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所以常常是晚上看到半夜。或許她的書就該一個人靜下心來仔細的讀。也可能是因爲現在的我比較成熟些了,能看懂她的內心了。

《半生緣》雖然書沒讀過,卻也看過電視劇。所以對於故事情節也大體知道一些。可是再讀書,確是一點不感到厭煩,相反看了後才發現電視劇真是太膚淺了。張愛玲那細膩的描寫電視劇又怎麼能夠詮釋的了呢!不得不說張愛玲的文字真的是太細膩了。表面上看似很平靜,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大的矛盾,可是在這平靜下面卻早已是驚濤駭浪,緊緊的抓住你的心。我一直認爲真正的大作家不是靠華麗的文字來征服讀者的,當然文字和故事性是一方面,這一點張愛玲也做到了。還有一點重要的是他們能在故事裏講述一些關於人生、關於社會……的哲理——或者說軌跡更確切些,這才能顯示出作家的智慧。張愛玲就是有着這樣智慧的才女。她的思想是獨特的,看問題也那麼深刻,又能用一種很準確的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我真遺憾現在纔讀她的書,但是不管怎樣總還是看了。

《半生緣》讀後感 篇8

這是一句調侃。按《半生緣》的描述,曼楨和世均的故事應該是從1931年左右開始的,一直到1946年左右才收尾。這十四年的歷史裏有很多事件,可真正被張愛玲提及的只有抗戰——在淪陷後的上海,曼楨匆匆地看見了世均來去的影。

從另一個側面這可以說明,抗戰對中國的影響是全面的。回到故事本身,這樣的一個情節匆匆閃過或許意味着: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故事也是這麼演繹的。常看見有人評論:最喜歡看前半部分曼楨和世均慢慢好起來的情節,而對於後半部分的疏離則跳過爲好。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似乎故事裏面的情節正在現實裏栩栩如生地上演着:到了一定年紀的男女都被長輩催着結婚;同樣的,許許多多的人並沒能堅持自己的愛與理想,而與現實選擇了妥協。有時候,我們只是以爲一小步的妥協,卻是往現實邁進了一大步。

這並不是說向現實妥協真的就是什麼壞事。只是到頭來才真心發現了曼楨一句“我們回不去了”這麼一般的感慨。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實往往是國人最大的信仰。這倒可以再一次聯繫起抗戰的話題:戰爭的硝煙從中國蔓延向世界,而上海和重慶依然能夠車水馬龍、歌舞昇平。

所以,我覺得後半部分的情節更有回味的價值。曼璐也不是壞人,至少她還是曼楨的姐姐,最終還能體諒這血緣裏面的情感;世均也非無情,只是在現實壓下來的時候無力抗拒;至於曼楨本人,倒更是太多的感慨。她本是一個極爲出色的女子,卻在滾滾紅塵中被風吹得飄蕩,最後只留下一句“回不去了”的感慨。與之類似的還有叔惠。現實裏的時間匆匆流過,沒有公主王子一般的童話。

應該說,目前爲止,在我讀過的中國小說中,沒有一本能像這本小說給予我如此的震撼。自以爲可以與時事隔離的人們,以爲自己可以在自己有限的世界中尋求完滿,卻不知道現實與世界無聲無息地壓過來,到頭來,空留下一句感慨——無能爲力,無可奈何。

《半生緣》讀後感 篇9

張愛玲的《半生緣》這部小說,其實叫《十八春》。前段時間在電視裏看過,不過讀書更有感覺。

同情的是曼楨的苦命,埋怨的是世鈞的懦弱以及對曼楨的不信任,痛恨的是曼璐和祝鴻才的自私他們不顧親情毀了曼楨一生的幸福沒想到,親姐姐會如此荒唐,可笑。曼楨和世鈞之所以會錯過這段美好姻緣,不僅僅是幾個主人公的原因,更是那個時代的過錯。曼楨和世鈞走到一起過着甜甜蜜蜜的生活,是每個人的願望。當然果真是這樣的結局就不是張愛玲的寫作風格了。這麼單調的劇情也就不會引起觀衆高度的評價。往往人們對不好的結局印象更深反而很快會忘記美好的結局。

曼幀的悲劇也在於自己的懦弱。她恨祝鴻才,曾經咬牙切齒的說決不會嫁給他,結果自己仍然忍氣吞聲的嫁給了他。她的反抗僅限於嘴上,說實話,實在讓人瞧不起。悲劇是自己直接造成的。曼路用傷害自己的妹妹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雖然是爲了家人才會走上這條路,雖然會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雖然對這個社會對這個家有怨氣但也不會去傷害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想改變現狀改變命運就要選擇一個真確的方法而不是用這種手段去改變自己。對於祝鴻才他更不該不顧別人的意願而滿足自己感情是雙方面的一廂情願即使得到了也不會幸福,得到軀殼得不到心有何意義兩情相悅那纔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去傷害別人的話那人和動物有何差別。

世鈞和曼楨這段姻緣的錯別隻能怨老天對命運的捉弄只能對這個時代表示遺憾。而我感到幸運的是我生活在現代我也只能用現代人的想法來剖析那個年代如果我也生活在那個年代的話或許我會感到無奈感到悲哀。

現今社會是敢愛敢恨的世界戀人之間的分手婚外情很普遍但我不主張這些即使婚外情中有許多真情在但我想一個人除了追求自己目標的同時還要想到責任心。責任感也能體現人生價值。

雖然那個時代已經遠去,但那個時代所帶給人們的傷害永遠保留了下來。

《半生緣》讀後感 篇10

少年時,看過關於《半生緣》的影片,猶記得女主倚在男主的懷中哭得慘痛,“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那年的自己還是個處事不驚的懵懂女孩,只會爲不圓滿的結局惋惜一番。如今,再次品讀原著,張愛玲筆下的那些人兒,卻越發的鮮明,每一個字似乎都在以最大的尺度彰顯着那個動亂的年代中現實的再也無法現實的人生。

故事的開頭無疑是美好的。因爲有一天發現你所愛的人正好也愛着你,那是多麼值得慶幸的事啊!一對似乎早已註定的璧人從相識到相戀,從一隻紅色的手套到一枚紅寶石戒指。他們經歷着愛情本該擁有的橋段,濃情蜜意,小吵小鬧,難分難捨。文中曾有這樣一句:“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的東西一旦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爲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是知道的,以爲他曾經是屬於她的。”正因着這份美好,纔會讓她在遭受了姐姐的背叛,姐夫的欺凌後,在暗無天日的絕境中支撐下來。於我,我是喜歡曼楨的這份堅強以及對愛情的堅貞不移的。人總是喜歡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個令人欣喜的結尾,可惜世事無常,當初愛得那麼深,那麼真,一方還是在無盡的猜疑隔閡中做出退讓,放棄了屬於他們的愛情。選擇了一個不愛的人結婚生子。從那個積極向上的有志青年換做一個甘於平庸的市井小民。

如果,只是說如果,當初,世鈞能夠再那麼多一點相信他的曼楨,能夠不顧一切地再找找莫名消失的她,能夠不草草地意氣結婚,那麼,他們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可是,在歷盡人世滄桑之後,他們還回得去嗎?縱使婚姻有多麼的不幸,他會拋妻棄子選擇與曼楨彌補缺失的遺憾?怎麼可以,早已告別年少輕狂的他,作爲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有推卸不掉的責任義務。所以即使有再多的憐惜不捨,他只能在緊緊相擁之後告訴她,“我只要你幸福”。而這份無奈的祝福對於已是人母的曼楨又何曾讀不懂呢?是的,今生今世,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只好,情深緣淺,此去經年,你珍重,我亦珍重。

我想,每一個讀者總會或多或少的爲曼楨與世鈞的愛情悲劇找尋殘忍的劊子手。怪世鈞的意志不堅?怪曼璐的自私迂腐?怪祝鴻才的邪惡殘暴?還是怪當時舊俗瀰漫的社會?是的,在那樣一箇舊風氣盛行、外來入侵的殘酷社會中,底層人民隨時都會成爲它前進的犧牲品,譬如曼璐。爲了養家餬口,她放棄了摯愛,在紙醉金迷的風月場裏迎來送往,將本是純真善良的一面遺失殆盡,以至於後來將自己辛苦培養保護的妹妹也無情毀掉。可憐之人自有其可恨之處,對於曼璐,不堪的時代造就了她,同時也毀了她,就像風雨飄搖中的浮萍,死死抓住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喪失理性,最後慘敗退場。當一個人甘於弱者的時候,不幸便會席捲而來。失意窘困的時刻,不是去乞求別人的憐憫同情,而是懂得自救。

“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的都好像是指顧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因着那人海茫茫中不經意地邂逅,也許註定的,要與那人在短暫的一瞬產生交集。就像兩條相交的直線,經過這一個交點之後,又要各奔自己的方向,只是在互會時各自投來令人刻骨銘心的光芒。我想,多年以後,世鈞再次拿出曼楨寫給他的那份未斷的情書,她的一顰一笑,她熟悉的字體,她溫暖的話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是有這麼一個人。”似在耳畔娓娓道來。只是那麼淡淡地回憶着,珍藏着,細數着,遺憾着,那些屬於他們的點點滴滴。對於曼楨,自是孑然一身地陪伴兒子度過一生,但她應該是幸福的吧?

人生匆匆數十載,小人物的故事,字裏行間卻散發着最真摯的情感,任時光飛逝,歲月流觴,那種感覺經久不衰。人常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換來你我今世的擦肩而過。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然後認真地去珍惜。一生太過於短暫,承載不了過多的遺憾,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悟又有誰願意去共鳴?

《半生緣》讀後感 篇11

《半生緣》是張愛玲寫的關於兩對愛人有愛卻失之交臂不能相守一生的故事,故事情節中愛意綿綿,卻也夾雜着求而不得的痛苦,結合張愛玲的一生,也許這篇故事寫的是她顛沛流離的一生。

顧曼楨和叔惠在同一個廠裏更工作,而叔惠和沈世鈞是老同學,在叔惠的介紹下世鈞也來到了同一個廠實習,在不斷的接觸中,世鈞對這個安靜、善良的女孩子投去的目光越來越多,在經歷一些事情後他們在一起了,沈世鈞爲此感到十分的興奮,併爲了娶這個自己心愛的女人與家裏做思想上的鬥爭,在新的一年來臨時叔惠和曼楨一起來到世鈞家,在這裏,叔惠遇到了翠芝並慢慢的開始交心了,然而翠芝卻是封建家庭的大家閨秀,而叔惠只是一個窮小子,在權橫和顧慮下,叔惠只好忍痛與翠芝保持着距離,而在此時,曼楨的家庭情況被沈家知曉,世鈞的嫂嫂不斷撮合着世鈞與翠芝的婚姻,最終兩對戀人在家庭和當時的社會制度的迫害下硬是被拆散,曼楨進入一段痛苦的婚姻最終離婚,而叔惠也過着情感流離的生活,多年過去,當年輕的面容已佈滿滄桑時,叔惠回到上海,人還是從前那個人,但那段時關卻怎麼也回不去了,曾經的情即使還在,但怎麼也沒辦法再拾起,物是人非,情在,阻礙卻也比從前還來得堅固。

讀完這本書後,腦海中揮不去的是曼楨在忍受着痛苦時對愛人深深地思念和期盼,在得知愛人婚訊後的心灰意冷,和在家庭婚姻變故中的堅強和冷靜,曼楨是可憐的,即使那時先進思潮已經開始蔓延,而她卻依舊被舊思想牽絆,甚至賠上了自己的一生,此時,我想到的是張愛玲,這個出生在大家族中的小姐可以爲了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而在明白情誼不再時勇敢的選擇離開,敢愛敢恨的性格不正是文中的曼楨所有的。張愛玲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大家庭,免不了會有點勢利的性格,她一生漂泊,最終孤獨的病死在一個小公寓裏,沒有一人的陪伴,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一直在折磨着她,然而她筆下的人物卻一個比一個堅強,滿懷着對幸福的期望,同時每個人物都是敢愛敢恨的,性格鮮明。

不管是曼楨還是張愛玲,她們的感情都是彌足珍貴卻也是窮盡一生去付出的,聯繫現在的情況不免會有些對比,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廣,快餐愛情時有發生,因爲分手離婚產生的糾紛時常能佔據新聞的頭條,而早戀的思想也開始蔓延開來成爲一種趨勢。雖然時有這樣的事件發生,但是不管在什麼年代依舊會有千千萬萬個張愛玲或顧曼楨存在着,或者千千萬萬個沈世鈞爲了守護所在意的人而努力奔波着,年代的牽絆越理越清,那些滿含真心的人也越來越堅定,我相信,世鈞和曼楨的結局會變成一個美好結局。

《半生緣》讀後感 篇12

但凡是讀過《半生緣》的'讀者,想必沒有人是不爲世均和曼楨沒有結果的感情而感到惋惜的。我們惋惜造化弄人,明明彼此相愛的他們卻不能相知相伴,我們更惋惜時間無情,歲月匆匆轉眼間你爲人夫我爲人婦,回首過去只覺得恍如隔世,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心灰意冷的了。

小說的開頭就說明了這段愛情故事的悲劇結局,多麼殘忍。愛情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讓人滿心歡喜,歡喜到幻想着以後的一切都會是美好的。她愛着他,他愛着她,這也許是極其普通的事情,然而對他們自己來說,卻像是千載難逢的巧合。他們的正式交往這樣讓人意外,沒有任何轟轟烈烈的追求,沒有露骨的愛情宣誓沒有玫瑰,但是卻讓我們覺得這樣的開始是那麼的浪漫。雖然張愛玲的語言極其平淡,但卻可以讓讀者感動萬分。原來愛情的告白可以這樣,“曼幀,我有話對你說,我有好些話對你說”。簡單到讓人無法相信這就是愛情的告白語,但是就是這含糊的告白,曼幀卻聽懂了,也領會了。如果後面沒有發生那麼多事情的話,曼楨和世鈞會順理成章的生活在一起,過着平淡卻幸福的生活。但張愛玲怎麼能讓她寫的故事流俗,故事纔剛剛開始而已。我忽然想起魯迅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想必張愛玲就是非常擅長於把種種美好一一毀滅在人們面前的。內心裏生生的疼才能讓人更記住這個故事啊。

一切都是因爲曼璐和祝鴻才的自私,纔會毀了曼楨一生的幸福。我總是這樣想着。但轉念想想,他們也是兩個可憐之人罷了。我漸漸對曼璐和祝鴻纔有了一絲的理解和可憐。曼楨和世鈞之所以會錯過這段美好姻緣,全都是曼璐和祝鴻才的錯嗎?他們雖可恨,卻不見得是這一切的原因所在。對曼楨癡心至此的世均最後不也放棄了嗎,他和一個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女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我覺得這真是可笑,但這卻是現實。曼楨堅強執着如此,最後的最後也屈服了。我想如果我是曼楨的話,我可以爲了孩子和我不愛的人結婚,但絕不會和我恨的人在一起,即使割捨不下孩子我會帶着他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雖然對祝鴻才和家人的恨或許會伴隨我一生,看到孩子會想起這傷心的一切,但我會努力去尋找一種方式來忘記痛苦的往事。然而她沒有這樣做,她和她深深恨着的人結婚了。他們就這樣各自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彷彿過去的一切是一場夢一樣。

但十四年後的再次相見卻提醒着他們這不是夢。他們曾是深愛着彼此,他們原可以好好地走在一起。但是什麼都沒有了。正如曼楨最後對世均說的,我們回不去了。誰都回不去了。隔着十四年的悠悠歲月,是怎麼樣的一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啊。這樣的結局讓人多麼不甘心,但在時間的洪流裏他們改變了多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我沒有更多的言語,只有一聲又一聲的嘆息。細細想來,一切的一切,都因爲命運的安排那麼多的巧合足以讓人屈服。天意弄人,只是天意弄人。

張愛玲在《半生緣》的最後說,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合上書,我想着,沒有了熱情,沒有了懷念,但他們心裏仍然存着彼此。是這樣的嗎?

《半生緣》讀後感 篇13

如果青春是一個美夢,那夢醒之後又是何等惘然。

七月上的午後還沒有很熱,也可能是樹蔭的微涼。故事的開場總是很暖,沈世鈞因同事許叔惠而認識了顧曼楨。三人結伴上下班,日子很清苦,可他們不覺。或許是冒着大雪去找手套的世鈞過於體貼,或許是一天打三份工的曼楨過於堅強,總之,他們相愛了。

而另一邊,許叔惠和石翠芝在互看不順眼中相遇。

有時候,命運弄人是真的。就像相戀兩年的沈顧二人,因爲一場陰謀,兩場誤會而分別;就像許石二人,那未表明的心意,隨波逐流。

再相見是十四年後,一切已無法改變。如果說一個新鮮的誤會的解釋是催化劑,一段新鮮的表白能打動人心,那麼,他們再一次的相遇加速了清清楚楚的訣別。

其實讀到一半時,看了主角們的誤會和離合,就覺得會是一個悲劇。但讀完後才發現,真正的悲劇不是遠隔天涯,永遠不見,而是對往事的無力迴天。

所以,愛到底是什麼呢。真的說不明白,是轟轟烈烈的開場,不顧結局的去賭一把?還是那已經失望的心,在歲月流逝裏最終遇到適合的人。

適合有很多種含義,是自己喜歡的,是條件合適的。無論如何,歲月就這樣過去。可仍嚮往着,找到一段完美的愛情,哪有什麼完美的愛情,只不過,是想在若干年後感慨起,不會覺得半生虛度。

也曾宵想蕩氣迴腸,也曾宵想細水長流,可在沒有下定決心愛自己還是愛別人更多些時,就不要觸碰愛情。

《半生緣》讀後感 篇14

張愛玲的作品就像是高濃度白酒,入口是一股很明顯的辛辣,甚至可以說是刻薄,但在難受之後,又有一絲空明的回甘,偏偏是這種落差感,才能讓讀者更容易走進她所塑造的小說世界中。滿腔的溫情衝不走那似是而非的失落感,青梅竹馬、半生的經營卻收穫了一世的悲涼。沈世鈞和顧曼楨掙脫不了現實的枷鎖,石翠芝和許叔惠擺脫不了精神的束縛,過程不盡相同,結局卻同樣讓人惋惜。

世鈞和曼楨互生情愫,“門當戶對”是橫亙在他們二人之間的牆,曼楨姐姐的舞女身份便堵死了二人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門,使人不免心生一縷惋惜。書中雖然提到了張豫瑾這個“第三者”的插足,將沈顧二人漸行漸遠的原因歸結爲階級差異隱藏了一分,然而就是這欲蓋彌彰的掩飾,卻更能體會到當時社會的艱辛。即使沒有豫瑾,他們二人也不會走在一起,他們的性格太懦弱,不敢冒大不諱去挑戰階級,最終世鈞爲了父母,讓理想讓了步,從此遠走他鄉,曼楨爲了生計以及對姐姐的彌補留在了上海,異地戀對於信息時代的我們而言已是煎熬,對於交通不便的從前更是感情的桎梏,二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出悲劇的根源便是如此。

翠芝和叔惠一見鍾情,卻在等彼此開口中而錯過。翠芝推掉了自己的訂婚只爲了叔惠能明白她的心意,但自己卻終究沒有主動往前踏一步;叔惠是因爲內心的自卑,怕日後有人在背後嚼舌根而不敢逾雷池半步,局面就此僵持不下。人生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明知各自心意卻未曾開口。

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幾經週轉,世鈞還是結婚了,只不過新娘卻不是曼楨,多少的年少輕狂終究敗給了現實,沒能娶到最理想的她,世鈞會幸福嗎?這個問題多少有點童稚的小天真了,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只屬於他的白月光,只是在諸多因素下不得不把它深藏,那畢竟是世鈞前半生承諾非她不娶的摯愛啊。

每個人都走着獨屬於自己的路,遇到的人或事不盡相同,偶然一個剎那,一個人正好走進你的心裏,成了你的半生緣,與他(她)執手一生固然美哉,然而大多數卻是無疾而終,那些溫馨的畫面都會被日後的瑣碎所磨滅,只有在回首往事時,纔會不經意翻開這塵封許久的回憶,不覺間沙子又眯住了雙眸。我們依舊可以回想當初的種種,但不論怎麼努力卻也捉摸不到了,就像是昨天,也像是史前。

千金難買早知道,還處於能夠改變的時候,就不要一拖再拖,很多的相遇就是擦肩而過,你不把握,留待以後無疑是無稽之談,不要做讓未來遺憾的事情,即使失敗了,在日後某個溫暖的午後,再次打開塵封的回憶,會笑着說“嘿,那時候你真膽兒大,年輕的你可真好!”再笑着去迎接未知的明天。

《半生緣》讀後感 篇15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一遍遍地讀着,一次次地想着,愛,是深沉,更是平淡,無形蘊含在生活中的點滴;愛,是偉大,更是平凡,淡然地讓人安定怡心樂然享之。

“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這是真的,深情的不帶一絲懷疑。我深信着這句話及其真摯的情感,三年的愛與陪伴,彼此都得到了一生不可磨滅的最美好的記憶,任何人都無法抹去也不可褻瀆。

“我們回不去了。”

“從前最後一次見面,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今天從這裏走出去,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樣。”

這依舊是真的。無奈的不需過多解釋。經次十四年,各自都有太多的屬於自己的故事,爲了家裏的老人小孩,爲了社會的輿論壓力,更爲了對對方生活的着想,彼此都不可能再不顧一切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是啊,《惘然記》意的正如此詩,但是無可奈何花已落去,愛而不得是作品的主題,時代的悲劇。

《半生緣》也起的真實,前半生有緣相見相知相愛,後半生無緣因愛相聚唯有別離相思。等到再次相見卻只能苦道再無回去可能,即使彼此依然相愛着。半生的緣分,成了彼此一生的回憶。

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或有此意。溫吞水性格的世鈞,終因爲一次交流不當的意外,導致後面一次又一次令人髮指的悲哀也不能做任何挽救,只是無窮無盡的胡思亂想,你但凡對愛情有一點衝動或是執着,就不會輕信他人的隻言片語和自己一廂情願的判斷,與摯愛就此了斷,而是找到自己的摯愛,哪怕匆匆一眼見上一面。

另一是逃避現實,姊姊曼璐做舞女的不幸並非是她本人的墮落,而是爲家庭的奉獻。你無法否認也絕不可否認,但凡有責任感的男人也不會說出這類話來,令曼楨寒心是再正常不過的。這不是時代造成的,任何時代都有勇氣的男人,而你終究不是。

相愛也許不會終久,豫謹和他妻子正如此,但他們的悲劇是時代造成的,日寇的慘絕人寰令他妻離家破,至少他們幸福過,而你卻讓你們的愛無緣繼續。

對於曼楨,痛心疾首已遠不能表達了。你性情闊達、堅定勇敢、聰慧可愛,然而上天卻不能憐愛你是天大的不公。逃出魔掌後你能迴歸正常生活是可歌可泣的,可是你爲了孩子再入魔掌卻是莫大的錯誤。你可以凝望深淵,但你決不能跳入深淵。因爲惡魔始終是惡魔,你對他的妥協就是對你自己生命的無情的放棄。所以你懊悔了,那麼,餘生,請記得自己一個人帶着孩子好好過。

愛而有得,是人生命中最幸運的事,但卻正因稀有而顯得極其可貴。所以,讀完這個故事,彷彿經歷了一個人的半生,無奈着,理解着,感悟着。

《半生緣》讀後感 篇16

世鈞和曼楨時隔多年再次重逢,曼楨半晌方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讀到這,我手裏捧着書,淚水模糊了視線,胸中似有萬馬奔騰,“噠噠噠”,踩踏着過往的歲月碾碎瞭如煙往事。我在淚光中仿若看到如水的時光在腦海裏嘩嘩流淌。

那些生命中曾經愛過的人,曾經刻骨銘心的情,瞬間在時光的河裏重新被打撈出來,這一刻,在心中百轉千回。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是的,錯過的人,未了的情,只能徒留一聲悲嘆在心間,留一份記憶在心底。偶爾,被歲月的風掀起一角,你瞥一眼,只見到這些舊事被歲月蒙上了厚厚的塵埃。

張愛玲,用細膩的筆法,平實的語言,如話家常般,娓娓傾訴着一個令人扼腕痛惜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那麼鮮活地在我的大腦裏反覆閃現。

顧曼楨,文靜,秀氣,沉穩,大方,熱情,堅韌,善解人意,爲了照顧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她在傍晚下工後,連續打兩份工。擔心婚後世鈞會被家庭負累而影響事業的發展,她決意要延遲結婚。她甚至爲了這,而刻意疏遠他。她心裏想的是這個家,還有世鈞,唯獨沒有自己。但凡有丁點的私心,也不至於發生後來的悲劇。

張愛玲的每句話,都似一個流動的畫面,看她的小說,就像看一部無聲電影。

張對細節的描寫,做到了極致。每個動作的描述,都那麼細緻入微,準確又連貫,比喻尤其別緻,新穎,耐人尋味,令人眼前一亮。如:“在雨夜的石子路上行走着,一顆顆鵝卵石像魚鱗似的閃着光。曼璐一個人在房裏,眼淚便像拋沙似的落了下來…"

張愛玲的小說語句精練,天然渾成。她對整個佈局的掌控令人嘆爲驚止。漫不經心的開始,意猶未盡的結束。讀罷,掩卷沉思,此生此世,如能寫出這樣久經不衰的作品,也不枉來這人間走一遭了。

張對場景的描寫很獨到,每個場景都很具體,落到實處。如:開頭寫叔惠和世鈞春節後,一起到一個小飯館吃飯。“街上滿地都是摜刨的小紅紙屑。”這句就很形象具體逼真,歷歷在目的感覺,馬上把讀者拉回到現實生活中,好像這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穿越時空的代入感,讓小說讀起來有入心入肺的切膚之感。

她對人物外貌的描寫,沒有拘泥於傳統的寫法,而是專注於最顯著的部分。鋪墊不着痕跡,自然體現在人物動作和外形的描述中。如:叔惠和世鈞去吃飯,世鈞和曼楨初次見面的場景。“一進門的一張桌子,卻有一個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淺灰色的舊羊皮大衣,她面前只有一副杯箸,飯菜還沒有拿上來,她彷彿等得很無聊似的,手上戴着紅絨線手套……”一個“舊”字就把曼楨經濟的窘迫交代得一清二楚了。紅絨線手套,又是世鈞冒雨去找回曼楨的手套的鋪墊。

世鈞從曼楨姐姐家出來,萬念俱灰,老覺得那戒指在他褲袋裏,那顆紅寶石就像一個燃燒着的香菸頭一樣,燙痛他的腿。他伸進手去,把那戒指掏出來,一看也沒看,就向道旁的野地裏一扔。寥寥數語,就把世鈞的失落、悲憤和萬念俱灰的心境抒發得淋漓精緻。

曼楨的姐姐的所作所爲,讓人心酸又痛恨,是那個時代,毀掉了她的青春和愛情,她又把所有的恨歸咎在無辜的妹妹身上,用卑劣的手段演了一齣戲,把妹妹騙到家裏,讓自己的丈夫姦污了自己的親妹妹,用此來拴住丈夫的心。其惡毒、貪婪、自私、沒有人性的一面,昭然若揭。在利益面前,人性是醜陋的,懦弱的。母親,竟默允了大女兒所做的這一切,讀之令人髮指,令人拍案而起,義憤填膺,靜下心來,又在心裏替她倆開脫,覺得她們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全是讓窘迫的生活給逼的。

造物弄人,顧曼楨和世鉤,顧曼璐和豫瑾,這兩對相愛的人,錯過了,別離了。顧曼楨姐妹都不愛祝鴻才,命運卻讓姐妹倆最終都和這個人拴在了一起,度日如年,夜夜驚心。

曼楨和世鈞的誤會最終被解除了,可惜爲時已晚。是再也回不去了……不知他們是否有勇氣推倒過去的一切,重新來過。小說裏沒有交代,留待讀者自己去思考了。

如果讓我來續寫的話,我會來一個美滿的大結局。世鈞和曼楨帶着各自的孩子,重新走到了一起。叔惠和翠芝打破門第觀念,幸福結合。世鈞的嫂子不用再守寡,遇到自己的意中人,和和美美度餘生。

如果世鈞離開前,在曼楨姐姐家見到了曼楨,知道了她的遭遇,他還會接受她嗎?

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合上書,在書房裏漫步,想像着世鈞在等待中走來走去、着急的樣子,想像着曼楨被姐姐鎖在家裏,該是多麼傷心欲絕,那痛哭流涕又楚楚可憐的模樣,看着令人動容。

顧曼璐之所以毀掉妹妹一生所愛,歸咎於她因不幸而導致的變態心理。她把自己不幸的原因強加於妹妹身上,她對妹妹又嫉妒又恨,恨她可以清白的活着,她認爲是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名譽,才換來了妹妹的幸福。她的男友豫謹後來喜歡上了她的妹妹,更加重了她的仇恨。

因爲從小家裏就窮,整天衣食無着。可以吃飽穿暖,是曼楨姐姐和母親共同的、也是唯一的追求,她們窮怕了,遇到了祝鴻才,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不惜一切代價,抓緊抓牢,哪怕拆散妹妹的好姻緣也在所不惜。

窮人談愛情,是很奢侈的事情。在曼璐和其母看來,錢,纔是最重要的,在這樣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念中,愛情,根本不值一提,在她們看來,曼楨犧牲了愛情可以挽救姐姐的婚姻,讓母親安享晚年,自己也過上了榮華富貴的好日子,再也不用那麼辛苦,一舉三得,何樂不爲,她們一點都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是可悲可嘆。

《半生緣》,一世恨!也許,錯過的,才最美,有遺憾的人生,才最有味道。

所有愛着的,恨着的人們,趁着還來得及,讓愛化作相守,不離不棄!讓恨,化作一陣風,吹散,遠去…#張愛玲筆下的愛情,你讀懂了多少?

《半生緣》讀後感 篇17

張愛玲在《半生緣》裏寫道“日子過的真快,對於中年以後的人來講十年,八年好象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們處在這個爲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動不動就說永遠,好像我們做的了主似的。其實,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永遠,海枯石爛,滄海桑田嗎,其實海很容易會枯,只要不下雨就行了,石也是很容易爛的,滄海也不會那麼容易變成桑田。

我時常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幽僻的小道兩旁,春深似海。陽光透過密密的葉子光影扶疏斑斑點點地照在剛下過雨的土地上,空氣中還合着新鮮泥土的芬芳。我沿着馬路厓一路向北,停在一棵巨大的老槐樹下,雙手合十,白色的槐花上還未來得及蒸發的雨滴滑過我長長的睫毛,那時,外面的世界是書本上的世界,那時夢想是和大家一樣成爲科學家,那時,不懂歲月匆匆,可是我卻憂鬱的像一潭深藍的湖水。

當初說好的要一起邁向未來的發小,現在竟都過上了他們父輩一樣的生活,早起晚睡,暮鼓晨鐘。青春是一趟單向的列車,轟隆隆地從起點開向終點,卻永遠不可能返回。陌生的,熟悉的,一見如故的,日久生情的,分道揚鑣的,念念不忘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悲劇或喜劇。

高中時的一個同學,她經常會用 “一切都塵埃落定”作爲每次作文的結尾,我時常咬着筆頭,接過她剛完成的大作,一邊看,一遍望着窗明几淨,三層的教學樓,下面是烏壓壓的人羣,頭頂呼啦啦的風扇吹得我手裏三毛的《萬水千山走個遍》沙沙作響。

宿舍牀頭永遠擺着看不完的課外書,每讀到一句優雅的句子就好像照進了一縷陽光,深藍的湖水激起了千層浪。我還記得當我讀到“等到繁華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清晰可辨”這句話時,興奮了好久,生活的向日葵斗轉星移,努力向陽花開不敗。

有一句特別好的話叫做“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大抵是失意之人所寫的,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孟郊定是寫不出來,人總是在受挫時刻骨銘心,人總是在鬱郁不得時妙筆生花。

記得席慕蓉說過一句話“我的生命如此美麗,心中又怎能不充滿詩意”。世界這麼大,每一處污穢放大都會膽戰心驚,每一處詩意放大都會美得驚心動魄。在碧波盪漾的青春裏,用一支楊柳枝的筆書寫那些年的檣櫓灰飛煙滅,梅花落盡柳如煙。

在淺淺的時光裏,我想深深地說一句,此刻正青春,清風人相隨。

《半生緣》讀後感 篇18

這次讀書,我盡力不讓自己強求能收穫什麼,粗粗讀完了一遍,以爲不會有什麼感觸,卻不自覺地又翻回去,看了好幾遍那些讓我留戀的幾個段子,幾個情節,慢慢地便像是心裏涌出了什麼似的,卻又有些朦朧,說不太出來。現在也只是粗略地談談感受,在寫的過程中再逐步提煉,總結感悟與所得。

《半生緣》中不乏名門貴族,然而給我的感覺卻遠遠不止富麗堂皇,更多的是那隱藏在金燦燦的名利下的一股子莫大的悲哀。

曼璐這女子,便正是如此。起初我對她頗感同情與崇敬,爲了家庭,才做了舞女,放棄了尊嚴,嬌豔做作,只爲討那千萬男人歡心,撈了他們鈔票好維持全家生濟,她爲全家付出太多,最終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爲代價。我的確欣賞曼楨的高雅天真自尊自愛,也爲曼璐的擦脂抹粉,瘋瘋顛顛的行爲感到不適,但一開始我始終覺得她雖會與鴻才撕打,會豔妝濃抹企圖遮掩漸蒼老的容顏,卻仍是美麗而偉大的,她寧願付出自己的幸福,來換取全家的幸福,那時,曼楨世鈞甚至還不及她給我的印象深刻。

但當她嫁進了鴻才家,在華麗的房子裏,獨自忍受病痛,沒有丈夫的疼愛,甚至還要拖着病體與醉酒的丈夫撕打吵鬧一番,這日子裏滿滿地儘量悲涼,雖有再多的財產名利,生活卻徒有止不盡的空虛,甚至受盡了侮辱,又同謀害慘自己的親生妹妹,也難怪最終年紀尚輕便鬱鬱而終,雖然越到後來,越厭惡她,最終她死去了,也隱隱地有些同情這女子了,她也曾有過青春,有過豫瑾,但最後卻成了淒涼虛弱狠毒的女人,以病死退出了舞臺。

仔細回味,彷彿結婚什麼的也不再重要了,曼楨把事實告訴世鈞,雖然回不去了,其實說不定也是可以回去的,但這樣便夠了,不需再結婚,在一起白頭偕老,那個時刻,只要說出這經歷,解開了心結,便知足了,將一輩子戀着對方,再沒有遺憾,曼楨曾想着出去以後一定要把這一切都告訴世鈞,可真正面對面坐着,訴說了,卻彷彿在說一件很遠很遠的別人的事,平靜得讓人心疼,世鈞知道了這一切,就足矣。

這樣的結局,的確摻着絲絲的苦意,但更多的讓人回味,讓人留戀這份感覺,或者說,正是這絲絲苦意,讓人不禁含淚微笑,享受着苦盡後的澀澀的甜意。

在都市中,豪宅裏,卻住着無人理解的悲傷孤獨的人,人前像小丑強裝歡笑,背地裏暗自撫弄傷痕累累的心。

半生緣,僅僅只半生而已,緣份至半生便已盡矣......

半生緣,卻又遠未至“半生”,以爲經歷了大半人生,卻只是匆匆幾年光景......

《半生緣》讀後感 篇19

我讀過的書籍,依照讀的感覺,大約可以分爲這麼四類。初讀無味,再讀亦無味的。初讀覺得很不錯,後來再讀卻覺得平淡。初讀無味,多讀幾遍才能讀出味道的。初讀即覺得有趣,而後每次重讀都讓人有不同的感覺,而張愛玲的作品就屬於第四類。

《半生緣》是張愛玲所有作品裏我最愛的一部。當初百無聊賴的時候,甚至還原本照抄過一次。故事情節的記憶依舊深刻,那些曾經撥動心絃的句子也一樣能流暢的背誦下來,可是顧曼楨,沈世鈞,許叔惠,張慕瑾等等人物,他們的形象卻在我的記憶裏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時而近,時而遠,時而和身邊的某個人的印象重合,時而又和自己對自己的判斷重合,時而卻從紙上走了出來,站在若即若離的位置上輕笑,但是,更多的卻是模糊……

而我每次在昏暗的下午一個人讀張愛玲的半生緣時,感覺都是悽悽的。沉澱感覺,直逼人性,而直到多年後世鈞在浮滿灰塵的舊書裏看到那封信:“因爲你走了有些時候,我就有點恐懼起來了,無緣無故的。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我所有的感情都在這一刻激化、暴發、沉澱成淚...最能引起共鳴的東西都成了永久的經典,張愛玲最能透析這樣的感情點,寧願享受這種衝動着心的感覺!

那麼相愛的兩個人,卻終究未能一起。這算是個悲劇。可張愛玲那樣溫情而冷漠的筆觸,卻每每在絕境裏給人希望。慕瑾是愛着曼楨的,曼楨對於他,似乎也並不單單的是對兄長的敬重,兩個人在最後的結合可能讓很多人嘆息,可也未必不幸福。這也是我重讀了許多次才得出的感覺,猶疑的在文字間找尋證據卻並沒發覺,可還是固執的相信。張愛玲在《半生緣》裏描繪的是都市街巷間那些最普通的人生。沈家在南京的房子:那種底下開鋪面樓上住人的老式兩層木樓,我們今天在南京三山街七條巷一帶還能經常看到。讀者也不會覺得曼楨是絕世佳人,她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上海小戶人家的女兒:舊象牙色的肌膚,鵝蛋臉,永遠沉住一窪微笑的黑的眼。將來嫁了人也許會發胖,漸漸變得開了後門與弄堂菜販扯着喉嚨爭青菜的價錢。這樣的兩個人,他們再愛都是平平淡淡的家常瑣事,溫和如一鍋煤爐上燉着的細白小米粥,好萊塢的濃情電影模式不屬於他們。讓人感動嘆息的地方是他們愛情的悲劇性,得不到的才珍貴!那樣平凡的感情,只有化爲悲劇纔會有賞鑑的價值。試想世鈞與曼楨如果真的一帆風順的結了婚,反而無趣。婚前的感情基礎很快就在柴米油鹽醋茶中消磨殆盡,禿頂漢與黃臉婆,永遠爲着無數的雞毛蒜皮事件慪氣,而一路平平安安過下去,過個三四十年,照舊是白頭偕老,淪爲無數普通家庭中一員。讀者看至此,能不泄氣麼?所以,張愛玲深諳大衆心理,一支筆輕輕將他們隔開,讓他們彼此對對方留住一點情,埋在心底藏起來,留作將來相見的餘地。後來他們經歷了那麼多年那麼多事,終於重逢,曼楨把兩人分開後她的遭遇,摻着無限的苦的,講給他聽:“那時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見到世鈞,要把這些事情全告訴他,也曾經屢次在夢中告訴他過,做到那樣的夢,每回都是哭醒了的,醒來還是嗚嗚咽咽地流眼淚。現在她真的在這兒講給他聽了,卻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爲已經是那麼些年前的事了。”世鈞默默地聽着。

“他們很久很久沒有說話。這許多年來他們覺得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現在終於知道了內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現在這時候,知道與不知道也沒有多大分別了——不過——對於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分別,至少她現在知道,他那時候是一心一意愛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對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種淒涼的滿足。”

老杜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這裏簡直是人情的至高至純境界了。有時未免想到:許世鈞簡直應該感謝祝鴻才,因爲鴻才代替他娶了曼楨回去,看着曼楨變得“完全無意於修飾,臉色黃黃的,老是帶着幾分病容,裝束也不入時,見了人總是默默無言”、“眼睛裏常常有一種呆笨的神氣”。而卻讓世鈞的腦海裏永遠保留着年青的曼楨的俏影。

翠芝當年對叔惠,有着夭折的粉紅色少女的初戀。因爲她不瞭解叔惠,只看見他面孔英俊談吐瀟灑的一面,纔會一直對叔惠念念不忘——至少是在心底。十幾年後叔惠回到上海,驚破了翠芝在凝固的時光裏心事全無地做着少奶奶的日子。翠芝驀然發現自己原來也愛過,震驚的幾乎失態。明眼的讀者看到這裏馬上會想起《金鎖記》中七巧和季澤見面時那一幕的驚心動魄。然而曹七巧是自己用黃金的枷鎖劈

殺了自己的肉體,自己的愛,而翠芝與叔惠之間卻早已隔的無限遠,白茫茫的一片大水,漢之廣矣,誰可泳之?

只是因爲叔惠要來,翠芝又打地板又搬傢俱,親自出馬去買洋酒火腿,幾乎都不能控制自己。連一邊冷眼觀的讀者都暗叫她做的實在太露。奇怪的是做丈夫的世鈞卻反而渾然不覺——細細回過頭來一想 ,你就會覺得心間一冷:原來世鈞從來不曾留意過翠芝,從來不曾。他們只是同一張牀上睡了十幾年的異夢人。就連書裏寫到他們的日子,也滿是疙疙瘩瘩的小嚕囌,可是他們卻很難吵得起來。大概因爲即使是吵架罷,也還是需要一點火星的。而他們倆卻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書中處處有對人生無奈的諷刺與苦笑:人人想方設法去爭奪眼前金蘋果,費盡心手摘到手後才發現全不如自己想像:沈大少奶奶竟力拉攏小叔和孃家妹子,翠芝過門後倒與她成了對頭;沈太太偏心小兒子,待到一起同住卻又矛盾無窮:鴻才爲了得到曼楨費了無限心機,後來卻覺得她索然無味,“就像一碗素蝦仁”。曼璐爲了繫住丈夫的心,不惜賠上親生妹子,結果不但拴不住鴻才,反而連妹妹都失去了……多少紛亂的追求與肥皂泡般的幻滅,拼湊起來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裏滿含着作者小小的諷刺,我們彷彿能聽見這位有着孤零身世的曠世才女冷仃仃的一粒粒笑聲。

張愛玲此時的筆風,已從前期作品的絢麗五彩靈光四射變得漸趨平淡。洗盡鉛華的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場漫長的不了情。張氏的寫作功力,已是爐火純青,雖是忽而南京忽而上海,

敘述主體更是走馬觀燈般更換,卻難爲她細針密縫處處照顧的滴水不漏而自然天衣。有些小地方,她也憑着她那種獨特的敏感注意到,筆尖略略一點,氣氛自然浮出來。如寫曼楨世鈞冬夜在許家樓上夜話,特意說到“起坐間裏只有一火盆,上面擱着鐵架子,煨着一瓦鉢子荸薺”。曼楨發冷,世鈞取出自己的舊絨線衫給她穿上。煮荸薺是江南冬天普遍的家庭小食,那種略帶清甜的香味是潤澤的,浮在兩個年青人對未來的甜蜜憧憬中,是格外富有家常氣息的氛圍。就在這個晚上,世鈞給曼楨戴上訂婚戒指,以後他們回想起這一幕,腦中揮之不去的,應該還有煮荸薺的清香吧。

《半生緣》把張愛玲那種精妙絕倫,回味無窮的語言表露無疑,就象一窗精巧細緻的窗櫺格紋,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裏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裏卻又一時道不明。洗盡鉛華、略帶感傷的筆調,正好用來緩緩敘述這一段漫長的不了情。曼楨與世均註定的情深緣淺,世均與翠芝兩個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叔惠去了後方,翠芝對叔惠情深幾許,卻是“漢之廣矣,誰可泳之?”曼楨懷着自殺般的心情嫁了祝鴻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慢慢淡去;那些曾經撕心裂肺的痛,已然遠去;而那些曾經摧肝裂膽的恨,也變得輕如飛絮……

《半生緣》讀後感 篇20

其實真的讀完了這本書,也就這樣了。

被之前的情節牽絆,心境也跟着起伏跌宕,好在最後結局也算完滿,先前的遺憾在時間流逝中隨着煙消雲散了。

我一定要誇一誇張愛玲的文筆!無論是比喻還是細節,彷彿不能再找到一個更好的描述了。她的立足點總是新穎脫俗又十分貼切,實在讓人佩服。

只是一想到她對曼楨遭遇的勾勒,就不免惋惜。愛玲人似乎是淡淡的,心也有些冷冷的。(之前喜歡她,就去看了傳記,這裏瞭解一點,那裏補看一些,對愛玲也不是一無所知。)在她作品中的體現應該就是曼楨與世鈞,叔惠與翠芝的錯過了。(其實每一個人物都很立體)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豫瑾,他有擔當、有勇氣,對於曼璐,他付出過真心,惋惜她的遭遇。對於曼楨,他總是給予關心,也是比起前者,曼楨應該纔是他心裏的一抹白月光。對於妻子,或許缺少愛情,但他們“看起來很幸福”,他給了妻子一個家和一個家該有的丈夫。這個開放式的結局:他去重慶了。我很慶幸他沒有被寫死,我相信這樣的人總該有一個美好的後半生。

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想着,我一定有很多話要來總結。可是零零碎碎的情感在書完結時也不想再撿起來拼湊了。

也是看完了這本書,才大致明白所謂半生緣,大概就是:今生有幸遇到你,陪你走過“半生”,在分叉口告別,很多年後回頭,你依然在那,只是我不能回去找你了。

《半生緣》讀後感 篇21

初讀她的書便被她所描繪的語言、情節、文章的脈絡深深吸引,看着她寫的書就好像在聽她講述自己悲涼的一生,這有着一世才華一世悲涼的才女,精妙的語言技巧讓我猜不到結局只能跟着她向前走…向前走…於朦朧之中揭開神祕的面紗,於情節之中觸感傷懷。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於千萬年之中, 時間無涯的荒野裏, 沒有早一步, 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了, 沒有別的話可說, 惟有輕輕地問一聲: “噢, 你也在這裏? ”她筆下的愛情故事的開頭就是這樣可以帶給人無限美好的遐想與萌動,就這樣用文字寥寥數筆撥動你的心絃,聽她娓娓道來,跟着她去品味這愛恨情仇、這傷別離、無限心酸悲涼匯聚交織的一生。

最喜歡她筆下的那個叫家茵的女孩兒也喜歡她筆下每個人物的姓名,驚歎於她所勾勒的人物形象並展現出來的赤裸裸的人性。莫楨和世均、翠竹和叔惠、莫璐和豫瑾…明明情投意合琴瑟和鳴的兩個人卻因爲姐姐姐夫設計的圈套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抱憾終生,知道了結局又怎麼樣呢?終究還是回不去了,翠竹和叔惠也是彼此愛慕互爲知己的兩個人,但因爲世俗的觀念陰差陽錯也沒能在一起,莫璐的冷漠與人性的喪失、豫瑾的善良無疑被她刻畫的淋漓盡致,每個人物的出現都在爲後文作鋪墊,一環扣着一環推動着情節的發展,小說里人物的相遇大都以美好開始又以悲劇收尾,命運裏的兜兜轉轉也和她們每個人都開了一場玩笑,每個小人物的命運都與那個時代擺脫不了干係,封建舊社會的腐朽與壓制、不平等的社會觀念、當時的政治形勢都是造成悲劇的源頭。

讀着讀着就發現這滿紙都是蕭索,滿篇俱是悲涼,該是怎樣的人生?能讓人寂寞到如此的地步,只能遁進回憶中尋找已逝的溫情在文字中訴說這滿世荒涼。她的文字讓我驚歎於她的傾世才情,又感嘆她的悲涼人生。生活在如今歲月,現世安穩,沒有舊思想的束縛,每個人都渴望早日得到屬於自己的愛情,感覺部分現代人對於感情的觀念過於激進化,總是腦袋裏天天想着盼着自己理想中的愛情,但那畢竟可遇不可求,不如好好生活用心生活,好好感受自己未知的生命,對未來抱有無限的期待,說不定在感知美好的瞬間就能遇見一個合適的人,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就恰好地問一句:“咦,你也在這裏。”從前慢,一生只愛一個人,所以慢慢來,我們又不趕時間。帶着愛去生活並學會去感知愛,因爲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終會成爲生活的一部分。

《半生緣》讀後感 篇22

緣起緣滅,何以半生?

讀完張愛玲的《半生緣》,想到早年間有一個同名電視劇,主演是林心如,故事就是來源於張愛玲的這部小說。

名爲“半生緣”,男女主角們愛情的緣分也真的只有“半生”。世鈞與曼禎的愛情讓人唏噓,兩人之間緣分使然,不斷錯過。可憐一生一世一雙人,最終沒能長相廝守。書中描繪的兩個人含蓄的內心世界讓人無法理解,現代人的感情來也快,去也快,所以人們表達情感也更加赤裸裸,更加直接。喜歡是一定要讓對方知道的,有什麼誤會也是及時解決的。如若曼禎與世鈞能夠在爭吵時將誤會解釋清楚,怕最後的結局應該不會是悲劇。

曼禎告訴世鈞,他們再也回不去了,世鈞聽到曼禎這麼說才明白爲什麼他總是那麼迷茫,他是在跟時間掙扎,從前最後一次見面,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從曼禎講出回不去,他知道這是永決,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也許真的過十年、二十年,在街上或者一切可能或不可能的地方遇到以前的戀人,是不可能像電影或者小說裏寫的那樣,四面相對,傻傻的問:“你還好嗎?”

流轉的時光,照一臉滄桑,再也來不及遺忘,兩個人,鬨鬧一場,一個人,地老天荒。誰能夠想象,眉毛那麼短,天涯卻那麼長。也許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樣的,真正感人的愛情故事都有着悲劇的結尾。也許愛不是熱情,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爲你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你無法掌控的,好像有魔力,他就是這樣長在了你的腦海裏,你的舉手投足間,你的一顰一笑裏。你沒有刻意地去忘記,或者努力地去想起,那些靜靜地呆在角落的物品,那些呆在角落的照片,你從來不會觸碰,也不會去看,不會去想,可你無法抹去他合理存在的事實,也抹不去那段時光,那段回憶。午夜夢迴時,你像一個幕後操縱者窺探着他的一切,他的呼吸,他的味道,他的身影,他的擁抱,他看着你時堅定溫柔的眼神,一切都那麼的真實,彷彿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你好像跟在他後面,他牽着你的手一起流浪到普羅旺斯的薰衣草園,一會兒又好像帶着你去父母家一起談天說地,一會兒又好像牽着你的手在夜深人靜的凌晨去壓大馬路,你在夢中仍然能感受到他手心的溫度,那麼厚實,你遲遲都不願醒來……

不禁嘆氣了,正如張愛玲書中所寫的:“酒在肚裏,事在心頭,中間好像隔了一層,喝再多的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半生緣》讀後感 篇23

《半生緣》讀來讓人心是揪着的,剛開始的世鈞、叔惠、和曼貞其實都在生活的洗刷下褪去了原本,他們都回不去了。

世鈞和曼貞最早也是因爲叔惠才認識的,那時的三人組裏世鈞總是沉默的,而叔惠特別善於交際,曼貞又是那樣的活潑。三人相處來倒好像世鈞是那個可有可無的人。然而又是世鈞在中間起到了很好的調節。剛開始一度以爲叔惠是和曼貞很適合的,包括最後也抱着這樣的期望。世鈞的退縮妥協其實在剛開始作者便表露出來了。一直不敢向曼貞表露,躲的遠遠的,即使在知道了曼貞也是喜歡自己的時候,也是那樣扭捏說着:“要知道是這樣,即使別人搶了去,我也要去搶過來的”。

可見世鈞是畏懼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然後選擇逃避的。世鈞內心是深愛着曼貞的,但他可以說更深愛的是自己,把自己放在了曼貞的前面的。對於他放棄工作回南京工作也是作出了決定辭職後才告訴曼貞的。

想來就覺得世鈞那種性格的人怎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還從沒有想過同曼貞商量下。連作者好似也驚奇給他拉來了外衣,這樣也可以爲曼貞分擔些,可以借用家裏的錢來解決他們婚姻。世鈞又怎可能不瞭解曼貞,她是絕不願意這樣的。然而他依舊這樣做了,也只是事後去告訴了曼貞。想來當初他爲了工作和父親生氣跑出來工作,現今又選擇回去不正是他性格使然嘛。他對曼貞的愛也是深切的,純潔的,但他從沒有真正走進過她,沒有懂她。兩人因爲曼璐吵架,然後再也沒有相見,直到十幾年後各自經歷生活的顛沛流離再相見已經再也回不去了。兩人從沒有相到曼璐導致了他們吵架,最終也使得他們兩個徹底分離。

其實打一開始曼貞便和世鈞講到過了姐姐,這些好似不願向他人提及,即使三人中的叔惠曼貞也沒有提起過。當再次換做從世鈞口裏談到姐姐曼璐的時候,竟成了他們的抉別。

世鈞是在曼璐將紅寶石戒指送還他之後離開了上海,他還以爲她同豫謹結了婚,然後匆匆忙忙回去赴了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宴。其實當初也有和丁小姐結婚的可能,甚至是其他幾個表姐妹。只是正好那段時間出現在他身邊的是石翠芝罷了。實在有些不解世鈞並沒有親口聽到曼貞決絕的話,便能拋去之前的一切。結婚當晚世鈞和翠芝都知道他們走錯了,可已經沒有後悔了。

其實這樣或許纔是註定最好的歸宿,起碼生活上是幸福的,只是各自心裏備受煎熬罷了。曼貞始終在等他,最後那封情書中曼貞說得我想你知道,無論何時,總有個人在等你。她等來了世鈞,可是也是她說得:“我們不可能了“。其實他們倒真的回不去了,世鈞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內心。倒好希望他們兩個和叔惠、翠芝那般,從來沒有真正走近開始過這段感情,便不必承受這薄薄的半生緣的煎熬。

《半生緣》讀後感 篇24

《半生緣》是個悲劇,小說中兩對相愛的人,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都沒有在一起。十四年後,當曼楨和世鈞在叔惠家相遇的時候,曼楨跟世鈞說了那句堪稱“最言情”的話: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我很想不明白,爲什麼兩個人十四年後,在彼此還相愛的情況下,就不能再在一起了。世鈞雖然跟翠芝結婚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對方不喜歡自己,這時候叔惠正好從美國回來,也是結婚又離過婚。世鈞只要跟翠芝離婚就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四個人有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重新組合,但爲什麼大家不坦誠,然後苦兮兮地說,我們回不去了。

後來我想到本書作者,我的女神張愛玲,她喜歡寫悲劇。《傾城之戀》大概是她唯一的一個大團圓結局的小說了。悲劇給人一種悵惘的感覺,這正是張愛玲追求的,所以她故意不讓曼楨和世鈞在一起,把《半生緣》寫成了悲劇。悲劇是作者故意寫成的,所以不要當真。

當翠芝跟一鵬解除婚約的時候,曼楨跟世鈞倆人聊天,曼楨說了一句:“我覺得這些人都是電影看得太多了,有時候做出的事情都是‘爲演戲而演戲。’”其實不光是看電影,看言情小說,聽苦情歌,看得太多又走不出來的人,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管在做什麼事情,都像在拍MV,從而消弭人的革命警惕。有時候入戲太深的人,再回到現實生活中,會覺得真實的生活怎麼這麼粗糙、無味、簡直一點戲劇性也沒有!這些人當然是把生活和小說過反了。

以前我寫了很多日記,時不時會拿出來看一下,突然有一天覺得太矯情了,就把日記一把火燒光了。有一段時期,我覺得挺可惜的,不管日記寫的什麼,都是曾經的我的心跡。但是現在我並不這麼認爲了,生活是向前的,頻頻回頭怎麼朝前走呢?那些青春期時候的小情緒,丟了就丟了。第一次戀愛的時候,我很喜歡存一下火車票根、去遊玩的各種門票、電影票……,後來卻沒有這樣的心情了。其實收藏下來也不會看,如果兩人分手了,也是徒增悵惘。我甚至懷疑自己那時候寫日記、收藏紀念物,然後拿出來感念一番的橋段,是從韓劇裏學來的,目的是爲了感動自己。

生活是不捨晝夜的東流水,逝去便逝去!我們往前去,會遇見更廣闊的的江海。

《半生緣》讀後感 篇25

看完張愛玲的《半生緣》,又名《十八春》,主要是主人公認識了十八年的故事。沈世均、顧曼楨兩個普通人從逐漸的好感、彼此心中有對方、生死之約到陰差陽錯分開、互相掛念、最後爲了各自的家庭而成爲好友的故事。期間張豫瑾、顧曼璐、祝鴻才、許淑惠、石翠芝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是偶爾清醒偶爾迷茫的。沈世均遇到古曼楨時對其很是鍾情,想要一生一世。而當兩人產生誤會時,懷疑立刻就來了,喜歡的深度和對象也立刻發生了變化,對於石翠芝明明知道兩個人不可能,卻還是稀裏糊塗的接受了,以至於兩個人入洞房後就立刻流淚說現在後悔還來得及,而即使後悔又能怎樣呢,他們兩個愛的人都拋棄了他們,他們是現實的愛情世界的傷者,需要相互的安慰,況且父母都在逼婚,沒有什麼好的選擇,只能將就着過下去吧

人也是不堅定的健忘的。在姐姐顧曼璐、姐夫祝鴻才的合謀下,顧曼楨被祝鴻才強暴懷上了孩子並關押了起來,顧曼楨對祝鴻才應該說已經恨之入骨。而當孩子出生、姐姐去世後,這種仇恨變淡,甚至到後來主動去照顧孩子,這可以說是爲了孩子,但是經受不住其手段而嫁給了祝鴻才,真是記吃不記打,生活無憂雖然有了保障,孩子成了生活的寄託,幸福卻全然沒有了,家庭冷戰一直在繼續。還有張豫瑾,原來是和顧曼璐青梅竹馬的,後來鼓滿路已經出嫁而沒有了希望,住在顧家看到顧曼楨長得很像其姐姐,於是開始喜歡起顧曼楨起來感情就這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始至終的喜歡太難了,不過張豫瑾對顧曼楨的喜歡持續到了最後,雖然他也結婚了,到後來還是牽掛着顧曼楨。裏面的細節描寫還是很細緻入微的:沈世均給顧曼楨揀手套送會時避着別人避嫌、飯店吃飯放筷子、顧曼楨給徐叔惠、沈世軍織毛衣掩護着兩人的關係、沈世均送顧曼楨去家教在樓下多呆了幾分鐘等等,都對人物內心的掙扎、彷徨深刻進行了描述。

命運是無常的,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而我們依然能繼續計劃着關於未來的美麗的夢想。顧曼楨因爲被關押而無法與沈世均聯繫溝通,海枯石爛的諾言就這樣被輕而易舉的粉碎,在黑暗屋子裏顧曼楨積攢了一肚子話想對沈世均說,可是等到雙方見面,時間讓一切歸於平淡,原先想說的千言萬語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更不知道說了的意義。時間和空間這個巨大的距離讓不愈的感情纏身了縫隙,甚至是消散,畢竟都是凡人,都受着周圍環境的影響,社會的急劇變化,是的人的感情更佳的善變、熱鬧的諾言可信度降低,那種至死不渝的約定和行動、那種等待對方二十年、五十年的可歌可泣的忠貞不渝的傳奇愛情早已經作古,所以年不見不見的他們幾乎等於形同陌路之人:他結婚了、她被強暴懷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決定是最關鍵的,而往往卻被周圍的人所左右,人就這樣順從了社會、迷失了自我。沈世均和顧曼楨不顧家人的反對走在一起時,別人順從了。而張豫瑾出現時,家人極力撮合,顧曼楨又開始動搖起來,幸虧自己理清了自己到底喜歡誰。顧曼楨被姐夫強暴,卻在家人的勸說下減消了對其的仇恨。沈世均和石翠芝都知道對方是不適合的,卻被撮合在了一起。

半生緣就是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的故事,計劃和安排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所打破,人只是在被動的接受和順從,所有的掙扎和反抗終究是徒勞的,感情是捉摸不定的,愛情在一定時間是甜蜜的、溫馨的,卻很難保險,只有無趣、無聊、無味的生活能夠持久和永恆下去。生命和生活雖然經常是作選擇題,但是卻是在優先的選擇項內、選擇一個被暗示、被安排、被脅迫的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選項,千百萬個不願意都抵擋不住生活的安排。而這就是生活。

《半生緣》讀後感 篇26

半生緣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所著。描寫的是舊上海一類人的生活。故事以世鈞與曼楨的感情爲線索展開了他們從相識、相知、相戀、分離再相遇的過程。讀完整本書,書真的很醒目。不管是世鈞與曼楨還是叔惠與翠芝都只有半生的緣分,總是差一點點。這兩對有人情人像是兩條平行線心繫彼此,卻始終無法相交。

書中的每個人都在社會背景的影響下籠罩着厚厚的霧霾,就像逃不脫的牢籠,那種有理無處伸張、隱忍造就了每個人命運的慘劇。

世鈞是一個有錢家的富公子,因不滿家裏的安排外出打工遇到曼楨。曼楨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家中弟妹衆多。他與曼楨兩情相悅,因對彼此不夠堅定失之交臂,書中的世鈞一直以爲豫瑾是他和曼楨之間最大的腫瘤,卻不想最大的阻礙來自他們的原生家庭。世鈞家不會讓一個舞女的妹妹成爲他的妻子而曼楨面臨的是家庭的負擔。他們誰都不肯放開原生家庭的分毫,這纔是導致悲劇的最大源頭。世鈞父親因他搬回他母親的住所,他爲了母親的幸福放棄了上海。曼楨爲了家庭和姐姐的婚事一拖再拖。如果曼楨和叔惠那次到南京,世鈞堅定的站出來向家裏說明,或許他們不會被命運捉弄。但是世鈞太懦弱了,始終沒有挑明。

在他們看來無堅不摧的愛情在家庭的阻撓、親人的破壞下是多麼的不堪一擊。曼楨當聽到姐姐病重時腦海裏竟然會閃婚如果姐姐死了,也許自己和世鈞之間便再無障礙。人情勢力着實讓人心寒,姐姐當初是爲了什麼走上舞女之路,而姐姐曼璐那邊正爲挽回自己的丈夫而算計妹妹。

親情、愛情在利益面前總是那麼微不足道。顧太太的隱忍不救成了曼璐的幫兇。可悲的是曼楨在逃脫牢籠後又自己把自己圈在籠裏。世鈞也選擇了門當戶對的翠芝共度餘生,再無愛情。

她與世鈞算是走到了山窮水盡。就像她在十四年後再見到世鈞開口便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十四年的時光如場哀鳴的雨,沖刷了當初真摯的感情親切與衝動,是永別了。

《半生緣》讀後感 篇27

昨天掩卷《半生緣》,看完心情很複雜。趁着記憶和感受還新鮮,趕快寫點什麼。我不想寫成書評,我想那已經有很多人寫了,就寫點自己的感悟吧。

統觀全文,張愛玲對婚姻,兩性關係,當時的生活等等刻畫太深刻了。曼楨一個美好女性,在和心愛的人有嫌隙的關頭,被姐夫侵犯,關押了一年,還生了孩子。她最終還是逃出來了,對沈世鈞一往情深,從這個意義上說,絕不能低估女人對於所愛人的付出和決心,在那麼困難的日子裏,這是她唯一的信念。

姐姐曼璐的人性已經扭曲,過去的經歷,對家庭的責任做舞女支撐那個家庭的開銷,從這個意義上講,她是被生活所迫,最後終將變成了她所憎恨的人,爲了挽回自己的婚姻,陷害自己的妹妹。這一段是在一個陰雨天看的,所以那段看的非常傷感。

男主沈世鈞不是一個果斷的人,如果不是少爺身份,他其實是一個缺乏存在感的人。他和翠芝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湊合的,完全沒有感情。生活了十幾年,經歷戰亂,還生了兩個孩子。

對比曼楨,忽然覺得雖然時代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變了,人性始終未變。純真的感情依然稀缺,在這個時代更爲可貴。曼楨和世鈞重逢後,雖然有千言萬語要說,但最終曼楨並沒有說出來。時隔14年,世鈞並沒有經歷大的變故,曼楨經歷侵犯,羈押,生子,逃離,和毀掉她的姐夫結婚,後又離婚的曲折經歷,說明她是一個單純和剛烈的女性。她和世鈞依然相愛,這個結果雖然不是大團圓式的,但我覺得很溫暖。

這一生,擇一城而居,擇一人而終老。如果晚年在夕陽下,還能依然手挽手去散步,這纔是一生最浪漫的事,也算不枉此生吧。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以此結語。

《半生緣》讀後感 篇28

作爲張愛玲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半生緣》可謂是道盡命運蒼涼。

小說一開始,沈世鈞認識了同一工廠的女孩顧曼楨。一來二去,兩人暗生情愫,開始正式交往。顧曼楨的家庭有些複雜,她父親去世得早,姐姐顧曼璐早早就承擔起養活全家的重擔。爲了多賺錢,顧曼璐退學做了舞女,和曾今珍愛的戀人分手。就在沈世鈞和顧曼楨談婚論嫁之際,已經嫁作他人婦的不孕不育的顧曼璐,爲了拴住丈夫的心,竟然狠心欺騙了自己的親妹妹。顧曼璐被囚禁,後來被姐夫qiangjian,懷孕。沈世鈞誤以爲顧曼楨不再愛她,傷心離開。後來取了翠芝。而翠芝真心喜歡的是沈世鈞的好朋友後叔惠。造化弄人,這兩對愛人終究還是沒能在一起。多年後,人到中年的顧曼楨和沈世鈞相遇,她也只是輕輕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是啊,時光的洪流早已將彼此改造的面目全非,彼此都各自成家,大半生都過去了,哪還能重新來過呢?

小說最打動我的,是它的語言。張愛玲的小說語言具有極高的個人特色,委婉含蓄,幽幽怨怨,讓人時而潸然淚下,時而羞赧一笑。

顧曼楨曾今給沈世鈞寫過一封信,裏面說: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可是他們誰也沒等誰,半路就失散了。

張愛玲曾說,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這部《半生緣》,的的確確把所有美好毀滅的粉碎。

合上書本,細細回味,每個句子都散發着幽香,讓人想一讀再讀。愛情百轉千回,覆滅之後還剩什麼?只剩無盡的嘆息。

《半生緣》讀後感 篇29

在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裏,除了顧家兩姐妹以外,石翠芝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女人。相比顧曼楨和顧曼璐,石翠芝的結局算是很幸福了。她有一雙可愛的兒女,丈夫沈世鈞能力強,人可靠,動盪年代還能讓她在上海過上衣食無憂的闊太太的生活,確實令人羨慕。

石翠芝出生在南京,家境優渥,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點嬌縱任性,對於她不喜歡的人和事常常把不滿掛在臉上。不過她懂得分寸,基本遵守傳統禮節。她家和沈世鈞家是世交,兩家大人有意讓她和世鈞結爲連理,這點她明白。只不過她並不喜歡世鈞,她知道世鈞也不喜歡她。然而她也不駁父母的面子,照樣該去沈家就去沈家。

她愛上世鈞的朋友許叔惠,在父母面前爭取,無奈石父石母覺得門不當戶不對堅決反對。翠芝不死心,給叔惠寫信要去上海上學,目的是想和叔惠繼續發展。叔惠遭到石母的羞辱,氣憤萬分,堅決拒絕了翠芝。翠芝看到和叔惠結婚無望,她也知道世鈞已經有了曼楨,暫時答應家裏給她定的親事。後來沈世鈞和顧曼楨分手,她又果斷地拒絕了紈絝子弟一朋,投向世鈞。她權衡利弊,即使這倆男人都不是她喜歡的類型,世鈞也要比一朋踏實多了,於是她選擇了和沈世鈞結婚。石家本來看好的人就是沈世鈞,當然也不會反對了。

石翠芝一直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爭取着自己的幸福。她雖然有點嬌縱,卻從不偏執。她愛叔惠,他們倆卻沒有辦法在一起,翠芝雖然傷心,但並沒有歇斯底里地尋死覓活。她平靜地接受着傳統所賦予一個女人的一切,卻也巧妙地爲自己爭取較好一點的歸宿。

嫁給沈世鈞後,她事事都有自己的主見。婆婆想幹涉他們在上海新家的擺設,她堅決不同意,所有裝修和擺設必須按照她的習慣和愛好來。翠芝以此捍衛她女主人的地位。以翠芝孃家的勢力,婆婆也不敢拿她怎麼樣,只好悻悻地回老家了。許多時候都是:你強勢了,對方就不敢對你放肆。對於世鈞的工作,翠芝也有自己的主張。她提醒世鈞要眼睛放亮,多討好領導,一有升遷的機會才能抓住。她要求世鈞每週帶她和孩子出去玩。沈世鈞說不上愛她,但看到優雅漂亮的太太和兩個可愛的孩子也是滿心歡喜,基本上事事都依她。

在有些問題上,世鈞和翠芝意見不一致,世鈞也常常不滿翠芝對他過多幹涉,翠芝也明白這一點。世鈞有緣見到曼楨後,重新燃起了愛火焰。他問翠芝是不是跟着他覺得很委屈,因爲他們經常爲一些小事拌嘴。

翠芝回答:“你是個有責任心的好男人,雖然你不愛我,你也從來不做對不起我的事。你是個好爸爸,你非常疼愛兩個孩子。嫁給你我很知足。”

翠芝的坦率讓沈世鈞對她刮目相看,他甚至覺得自己有點對不住妻子了。石翠芝對沈世鈞的判斷很準,這個男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拋下他們母子不管。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也可以說石翠芝對封建婚姻反抗不徹底,沒有爲了自己的婚姻自由和家庭抗爭到底。叔惠是她愛的人,叔惠爲了自己男人的面子首先放棄了這份感情,翠芝如果爲他和父母決裂,弄到無家可歸,也不一定值得。石翠芝只是平凡女性中的一員,然而她又有自己的不平凡之處。她聰明、世故、冷靜,也不乏善良和勇氣。石翠芝的性格和經歷也有值得許多女性借鑑之處,不是嗎?

《半生緣》讀後感 篇30

張愛玲的小說常常從第一句開始就展現出天才的一面,讀完王安憶《長恨歌》後緊接着讀《半生緣》,對比之下尤其有這種感覺。相比王老師的匠氣,“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這樣的開頭已經足夠顯示出張愛玲的靈氣。《半生緣》裏“蚊子血硃砂痣”那樣驚豔的句子不多,但局部依然細膩,而整體上又擁有一種氤氳的氛圍,張同學不愧是天才型選手。

人物上,世鈞確實懦弱,但曼楨後半段的表現也有點匪夷所思,還是缺少點“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剛烈。另外,和《長恨歌》裏的王琦瑤不同,曼楨不只牽扯在愛情和男人當中,曼楨更具獨立人格,頗符合現代獨立女性的特質。這種獨立也表現在曼楨和世鈞的戀愛過程中。

張愛玲的小說裏表現年輕人認真地自由戀愛好像不多,要麼像《傾城之戀》裏情場高手鬥法,要麼像《紅玫瑰與白玫瑰》裏既要紅玫瑰又要白玫瑰,要麼像《金鎖記》里人格扭曲,總之很難舒舒服服談一場光明正大的戀愛。《半生緣》前半段裏,感情在主角和配角們的一次次散步、交談、吃飯、出遊中滋長,作者細膩的細節處理又助長了這種溫馨,甚至在後半段還能閃現一下,比如世鈞保留的曼楨寫的信。作爲人情小說,《半生緣》多少有點《紅樓夢》的影子:前半段越美好,後面打破的時候才越刻骨銘心。

《十八春》以十八章十八個春天串聯故事,結構頗爲精巧,改成《半生緣》之後,減少一章,情節局部重組,結構不如之前考究,但無論人物關係還是情節線索都比張以往的短篇作品複雜得多。張愛玲難得有長篇小說,甚至有人因此說張根本不會寫長篇。作爲長篇小說的《半生緣》雖然擁有和張的短篇作品類似的精神內核,但其實還是不乏拓展的。

比如五十年代之前張愛玲的小說大都寫上層社會,到《半生緣》裏顧家竟要靠長女犧牲尊嚴做舞女來支撐。再看大約同時期的《小艾》等,張氏小說中主角的身份似乎在逐漸下沉。但是顧家畢竟是長期用着傭人的,大概瘦死的駱駝總是比馬大些。

究竟張愛玲是因爲身處大陸迫於政治壓力附和了時勢讓主角們參加革命,還是在臺灣爲了書順利出版違背本意修改成《半生緣》,已經成爲懸案。很顯然《十八春》結構更出色,但我還是更喜歡《半生緣》,因其刪去政治內容後,人情更加突出。

《十八春》最後一句話是“世鈞惘然地微笑了。他是全心全意地爲他們祝福。”“惘然”在字典中的解釋是“失意的樣子”,世鈞既感失意卻又要全心全意祝福前女友和情敵,很彆扭不是嗎。不敢相信天才又學霸的張同學會用詞不當,況且張曾經考慮過《惘然記》作書名,那就只能把革命那一套理解爲障眼法,“失意”纔是作者真實的表達了。

張愛玲作品裏主人公善終的不多,《傾城之戀》已算難得的圓滿結局:兩個個人主義者無法在兵荒馬亂的社會容身,可他們最後還是找到了容身之地。而《十八春》中,也是一羣無法安身立命的年輕人,作者卻讓他們通過革命改造後才獲得立足之地,總感覺有點黑色幽默。

夏志清談及張愛玲小說裏的悲劇性:“表面上是寫實的幽默的描寫,骨子裏卻帶一點契訶夫的苦味。”張是善於把她的悲哀融化在字裏行間的,在繾倦的氣氛裏寫盡生老病死、炎涼世態。《半生緣》裏“世鈞,我們回不去了”的結局,和角色們去政治化的個人表達,更符合張一貫的風格和我的閱讀期待。有讀者評論,《半生緣》“道盡了愛情的百轉千回;道盡了生活的陰差陽錯;道盡了生命的抑揚頓挫。”不管1950年前後張愛玲的實際想法怎樣,我更喜歡讀她的冷眼看世界。

《半生緣》讀後感 篇31

剛上班的那一年,一個同事和我一起參加自考,她很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半生緣》就是她推薦給我閱讀的。我那時因爲要看書備考,而這篇小說篇幅太長,怕浪費時間,於是就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基本上沒有看就歸還了。大概只是記得開頭和結尾。那時還是太年輕,沒有閱歷,所以不會感同身受。

一本好書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內心會有截然不同的觸動,而《半生緣》就是這樣一部很有時代感的小說。去年我買了《張愛玲作品集》,一直都沒有完整的時間去讀完它,直到放了暑假才靜下心來讀完了。後來看了林心如和譚耀文主演的電視劇《半生緣》,故事很長,有三十多集,所以想要看全不大可能,只有最後一集我在電視上和網上又看了幾次,大結局是這部電視劇最出彩的地方,網上有評論說因爲飾演了顧曼楨,從此觀衆們認可了林心如的演技。這一集的臺詞基本上就是原封不動的照搬張愛玲小說中的原話,的確很好。

電視劇的第35集大結局中,敘述了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的重逢。我欣賞翠芝的處事方法:她見過叔惠解開心結之後,很快回歸家庭生活。世鈞試探的問翠芝:“你幸福嗎?你並不欣賞我的性格?”翠芝不可能不知道她丈夫的事情,但是她平靜地回答:“我幸福呀,你幸福了我就幸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個道理你還不懂嗎?”而這時大貝、二貝說夢話,他倆終止了談話回房間哄孩子,併爲孩子掖好被子。這時,翠芝很及時的說了一句:“你還是個好父親”,世鈞頓時無語,把在曼楨那裏許下的承諾都嚥了回去。她的機智和聰慧拉回了世鈞遊離搖擺的心,真是個聰明的女人。

曼楨和世鈞的會面就要感傷的多,曼楨是一個理智的女人,她對世鈞沒有期待,她覺得老天可以安排這樣的一場會面已經是很奢侈了。她只是想要把當年沒有來得及說的話講給世鈞聽,把誤會解釋清楚罷了。她知道,這一次的會面之後就是永別了。電視劇增加了這樣一個場景:在人潮洶涌的路口,曼楨拉着兒子靜靜地看着世鈞帶着妻子和兩個孩子從她的視線中逐漸遠去,真正的從她的生命中完全退出。這個處理過渡的很自然,比小說的結局要更清晰。人生總是有很多事情讓人無能爲力,誰都不可能操控命運的手。還將舊時意,惜取眼前人。在朦朧的淚光中我彷彿依稀看見曼楨牽着兒子榮寶的手微笑着走向新的生活,人只要認真的面對生活,前方總是還會有無限的可能和美麗的風景。

《半生緣》讀後感 篇32

捧起張愛玲的《半生緣》,總有淡淡的感傷,也總想起那句“有些人錯過了便是一輩子”。那個封建得荒謬的時代,把人禁錮得身不由己,愛情更顯得蒼白無力,幸福彷彿就近在咫尺,卻又只能無奈地看着它漸漸遠去。

於千萬人中我遇見了你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因緣際會地相識了,一起上班一起吃飯。世鈞爲曼楨清新脫俗的氣質所深深吸引,爲她堅強挑起家庭的重擔而感動而心疼。言語之間,他們情投意合;眉宇之間,他們已漸漸認定彼此。就這麼任愛情之火愈燒愈烈,未來雖然還需努力,但卻可以嗅到滿滿幸福的甜蜜芬芳。世鈞因家庭輾轉於上海與南京,曼楨的牽掛也從未停止過,她相信他會帶給她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所以曼楨寫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

年輕時什麼都是美好的,什麼都有個盼頭,所以他們相信天長地久,徜徉於對未來的憧憬裏,卻不知道殘酷的命運正一步步逼近,也不知道緣分也有半份的。

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曼楨徘徊於生死邊緣,殘喘於姐姐姐夫的迫害之下,世鈞是她唯一生的希望。想到哪一天會再見到他,可以毫不保留向他傾訴她所受的苦,這時的她早已淚流成河。當她重獲自由,卻不知外面已換了一個世界,日思夜想的世鈞也已爲人夫。她像命運的玩具一樣,在宿命面前只得低頭認輸,把眼淚留給夜深人靜的自己。最終卻爲了孩子,抱着“自殺”的心情,嫁給祝鴻才,行屍走肉地活着。

苦悶的生活她用沉默來應對,唯有想到世鈞,想到年少輕狂的愛情,她纔會癡癡地一笑。雖然這份來不及開花的愛情不明不白地逝去了,但她最溫柔的心底永遠裝着世鈞。因爲“那樣的戀愛大概一個人一輩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許一輩子有一回也就夠了”。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十八年後,他們像老朋友一樣再次相遇,聲音卻顫抖得說不出話來。看着歲月在彼此臉上留下的痕跡,心裏有說不出的悵然,心碎和難過也不過如此。十八年,人這一輩子有幾個十八年呢,歲月悠悠,愛情被世俗蹂躪得遍體鱗傷,轉眼之間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剩下的只是一把辛酸淚。即使相遇的場景在夢中已演繹了千遍萬遍,縱然有滿腹的千言萬語,曼楨只能故作平靜地說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而世鈞也只能默默的說“我只要你幸福”。十幾年恍如隔世,有再多的眷戀這時也成了不合時宜。愛情從來只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見對的人才能開花結果,命運給他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讓人啼笑皆非的玩笑,可是他們都是無能爲力的,只能用回憶祭奠死去的愛情。

隔着悠悠歲月,想想這半生緣,一半用來回憶,一半用來感嘆,此情可待成追憶,而我也惘然了,因爲愛情的列車一去不復返……

《半生緣》讀後感 篇33

假期讀完了張愛玲的一本短篇小說集,週日又在書店選了一本張的長篇小說“半生緣”。讀起來發現這個曾被拍成過電視劇的作品,自己上學時也曾讀過。

記得在學生時代,在圖書室借來看到一半時,感到作品寫得悲慘,便沒有讀下去。

現在讀起來,仍然覺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可悲可氣。

“半生緣”中展現了舊上海的一類人的生活。故事以世鈞與曼楨的情緣爲線索,記錄了他們相識、相許、分離和相遇的過程。故事快結束時,他們相遇話別。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幸福的,在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只有放手。“他們回不去了。”讀完很爲他們的情緣感到悲哀。

作品中沒有我喜歡的女性,一個人也不喜歡。

作品中我認爲最可氣的人是曼楨的母親。不論一個母親有沒有文化,她都但當着家庭統帥的責任。特別是曼楨的父親不在了,母親便是家中唯一的統帥。

而這個“統帥”允許她的長女曼璐去當歌女,來供養全家及弟弟妹妹們讀書。讀書重要嗎?比起做人,讀書是可以放棄的。如果曼璐是一個醜女,也許只能像曼璐的傭人阿寶那樣當一個小保姆,那麼曼璐的人生或許會好一些。起碼這樣的工作可以在陽光下說起。英國的王妃戴安娜17歲時也給他人做過保姆。奪得全國模特大賽桂冠的阿根廷女孩妲妮拉曾經是一個撿垃圾的女孩。若生活還是無法繼續,那麼把孩子送他人撫養,送一個無子女的好人家去生活總比讓一個子女去做見不得人的事情要強。

我想多數成家的男子都不會希望在自己消逝後,兒女去過那樣的生活。這樣的母親我不贊同。曼璐天天在做什麼,她知道,曼楨被囚禁在曼璐家她也知道。她可以忍受曼楨被囚禁那麼久而不見。她聽大女兒的,也怕大女兒。我認爲她在花曼璐那樣獲得的錢開始,她便在兒女面前矮了一大截,也就開始怕兒女了。我心裏在想,這樣的母親,不如把孩子送人吧!

母親瞭解自己未成年的兒女天天在做什麼,這是必須的,管不住自己孩子的母親,將不被兒女所尊重。

作品中曼楨的悲哀也有她自身因素在裏面。厄運來了,躲不掉了,那麼就應該用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命運賭一場,可以笑着讓姐姐看自己絕食而死,或許曼璐會妥協放了曼楨。而不應該是最後曼楨妥協嫁給她姐夫。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我曾經和好友玩笑時說過:“如果我們是小鼠,前面來了一隻老貓要吃掉小鼠,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變成一隻有毒的老鼠,笑着向那老貓走去,吃下,必死。”這只是一句玩笑話,因爲我的世界裏沒有惡勢力,也就不用把自己變成一隻小毒鼠。

“半生緣”反映的是舊上海一類人的生活。現在的社會比那時要好很多。

現在的社會中,也少不了母親這一角色。讓我們女性人人都做一個好母親吧。在丈夫和兒女搖起生活的船槳之時,我們捧起號角用力吹起,爲他們加油!

《半生緣》讀後感 篇34

每次看張愛玲的書前,我都要給自己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因爲擔心書中抑鬱的陰霾會讓自己喘不過氣來。這次讀《半生緣》亦是如此。

讀完全書,我覺得作者的書名起得着實好。世均和曼楨、叔惠和翠芝都是隻有半生的緣分,他們沒有結局的愛情實在令人惋惜。讀的過程中,我屢次替裏面的主人公幹着急,總是覺得就差這麼一點點就可以幸福了,但是這兩對有情人就像是兩對平行線,心繫彼此,卻永遠無法相交。

仔細想想,書中的每個人物其實都在舊社會背景的影響下蒙上了一層無法脫離的悲劇色彩。在閱讀前幾章時我就已經抑鬱得喘不過氣了。在這裏就講講故事中的男一和女一吧。

世均,一個南京商人家的二公子,因爲有錢的父親逼迫自己繼承家業,逃離了原來的城市隻身一人到上海拼搏。他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個體,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像叔惠一樣出衆大膽,但是卻無法擺脫自己寡言沉悶的性格,把對曼楨深沉熱烈的愛埋在心裏,無法勇敢當着長輩的面把自己和曼楨訂婚的事情說出來。也許,當初他早點把曼楨娶了,後面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曼楨是一個我又愛又恨的角色。我非常佩服她烈女般的性格,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是多麼不容易啊!但是她同時又是那麼地軟弱。我要是她,當時被祝鴻才侮辱後要麼就自殺,要麼先委屈自己假裝迎合姐姐,最後再伺機逃跑。當她最終逃出來得知世均訂婚後,內心肯定是非常絕望的,但是我覺得她絕望的同時也應該滿足自己最後一個心願,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他,同時想辦法讓世人知道姐姐和祝鴻才的禽獸行爲。但是她做不到,因爲她考慮的太多,想的太多反而容易膽怯了。

我覺得,整個故事的美好結局是被一幫舊社會思想封建的愚昧女人攪和的。要是世均的母親支持他和曼楨的感情,要是她當時沒有把曼楨寄給世均的信燒了,要是曼楨的姐姐不會愚昧地想用妹妹把丈夫套牢,要是曼楨的母親當時把故事的真相告訴世均,要是曼楨的母親沒有一味退讓,要是……也許這對有情人就可以在一起了。

《半生緣》讀後感 篇35

張愛玲無疑是描寫情感的高手,普通人稀鬆平常的悲歡離合卻被她用簡簡單單的文字描摩得細緻入微,驚心動魄,蕩氣迴腸,譬如《半生緣》。凡是真心愛的最後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後都團圓了。這句話用在曠世才女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中的四個青年男女顧曼楨與沈世鈞、石翠芝與許叔惠身上再貼切不過了。

1、此情可待成追憶。

世界上最幸運的愛情莫過於你喜歡我,我也恰好喜歡你,比如顧曼楨與沈世鈞。這世界上突然照耀着一種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別清晰,確切。他有生以來從來沒有像這樣覺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試的時候,坐下來一看題目,答案全是他知道的,心裏是那樣地興奮,而又感到一種異樣的平靜。這是他第一次對一個姑娘表示他愛她。他所愛的人剛巧也愛他,這也是第一次。他所愛的人也愛他,想必也是極普通的事情,但是對於身當其境的人,卻好像是千載難逢的巧合。這樣的感情是那樣的細碎而溫暖,每每讀來,總是令人羨慕不已。然而太過美好的東西破碎起來總是愈發的慘不忍睹。她被囚禁在祝公館,在暗無天日的漫長歲月裏,世鈞是唯一支撐着她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可是那個曾經在月光下答應過她,信誓旦旦地說過“我無論如何要把你搶過來的”的愛人,在面對她突然消失的既定事實的境況下,卻是慣有的消極作風。一個還在痛苦不堪的囚禁生活中堅定不移地憧憬着與他的美好未來,一個卻早已在自己的猜測試探中繳械投降了。對曼楨的不信任讓他輕而易舉地就相信了別人,無視他們定情信物紅寶石戒指上帶血的異樣,對家人妥協,與一個自己不愛同樣也不愛自己的石翠芝結了婚。曼楨曾經寫信給他,堅定地說:我要讓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一個人。可是,曼楨的深情與專一,遇上懦弱的世鈞,最終也只能是悲劇一場。當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逃出來尋找世鈞的時候,得到的,卻是他前天已經結婚的消息,可憐的曼楨頓覺天地變色,痛不欲生。別人對她那樣的壞,卻統統不及世鈞對她這樣傷筋動骨的傷害。她心中僅有的希望也悲慘地湮滅了。而她深愛的世鈞卻心安理得地按照他們同一階層的人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循規蹈矩地過着平庸生活,自得其樂。全然不知曼楨經受着怎樣的疼痛與掙扎,過着怎樣麻木與絕望的生活,又是承受怎樣的苦難,最終才獲得了重生。十八年以後,當兩人終於意外地相遇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只剩下一聲嘆息:“我們回不去了。”是啊,回不去了。溫吞水脾氣的世鈞心裏也明鏡似的,深知“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再怎樣的深愛又如何呢?現在我已經有妻有子女,“我只要你幸福”,但是,那個人不是我。即便曾經愛的如火如荼,難捨難分,可是我們早已擦肩而過。如今唯有希望我曾經愛過的你幸福。

2.無疾而終的隱祕愛戀。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石翠芝,許叔惠筆墨並不多,然而卻都很出彩。她是大家族裏的千金小姐,偏偏愛上了那個朝氣蓬勃、長相漂亮,出身貧寒的許叔惠。叔惠同樣也很喜歡她,但是礙於門第懸殊,顧慮成長環境不同,而始終不敢表明心跡。翠芝不在意腳上簇新的繡花鞋子深陷泥水裏,爲了叔惠,冒雨拉走了狗;三個人一起看電影時,故意支使世鈞回去拿鞋,只是爲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與許叔惠單獨相處;與叔惠泛舟玄武湖,兩人安然對坐,水珠濺到了身上,她卻毫不介意,直接擦了擦,沒有一點兒小姐脾氣。當他深夜送翠芝回來,遭到勢利的石太太的冷臉相待時,他篤定他與翠芝不是一路人。當翠芝送他出門,呵斥跟蹤的女傭,一個人淚流滿面的往回走的時候,他因有事相問,追了上去,看到翠芝的失態,卻是裝作漠不關心,若無其事的樣子,把這份情愫悄然無聲地遮掩過去了。後來,翠芝寫信給他,想要到上海考大學,他也只是隔了很久纔回一封短短的信。那種疏離和漠視讓焦灼等待的翠芝黯然神傷,之後,她再也沒有寫信過來。當翠芝再次寫信來的時候,是告知叔惠她要訂婚的消息,期待他能表示什麼,然而軟弱的叔惠卻退縮了。他不斷地在心裏衡量他們之間的距離:他覺得問題並不是完全在她的家庭方面。他不能不顧慮到她本人,她是享受慣了的,從來不知道艱難困苦爲何物,現在一時感情用事,將來一定要懊悔的。他自認爲他們之間存在的問題並不是自己缺乏勇氣,而是因爲他們之間的不適合。他胸懷大志,而她是個安分守己的嬌小姐,是他前行路上的絆腳石。儘管他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地自我狡辯,可是他的心依然是痛的。他借酒消愁,反而愈來愈愁。相對於他的軟弱來說,翠芝無疑是勇敢的。她自己做主,取消與一鵬的婚約,給家人留下一封信,想私自逃到上海,然而卻在火車站被家人截獲。她努力了,然而卻失敗了。叔惠參加世鈞和翠芝的婚禮的時候,喝的酩酊大醉,拉着翠芝的手,久久不放。之後,他傷心欲絕地遠走他國。而她,儘管心存遺憾,卻能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闊太太。多年以後,當得知他結婚又離婚,他開玩笑似的對翠芝說自己娶富家女的“惡性循環”都是拜她所賜,除非老得沒人要的時候,翠芝只感到一絲淒涼的滿足。原本以爲愛他只是她自己的一廂情願,不曾想他亦是那樣深愛着她,儘管愛情之花早已凋零,但是她也已經心滿意足了。

張愛玲筆下的男人都是懦弱的,他們都不是壞人,他們也都依然愛着的,但是面對人生中別人不曾遇到的些許困難時,他們便不由自主地妥協了。他們的愛沒有所謂的第三者橫刀奪愛,亦是沒有所謂的天災人禍,卻在人性弱點的無力感上在劫難逃,最終只能讓原本屬於彼此一生的緣分,半生已盡。曼楨獨自一個帶着孩子生活着,叔惠還在茫然地尋找類似翠芝的富家女,而世鈞和翠芝卻依然過着無愛而又瑣碎的庸常生活。曾經兩兩相愛的有情人,就這樣在命運面前學會了低眉順眼。這就是張愛玲筆下的凡俗人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然而個人的命運與幸福卻在日常生活中變化無常了。

《半生緣》讀後感 篇36

“曼楨半晌方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他知道,這是真話,聽見了也還是一樣的震動,她的頭已經在他的肩膀上,他抱着她。”

十幾年的天各一方,兩個相愛的人,最初的愛早已不復存在,橫亙在兩個人之間的不僅僅是各自的家庭、孩子、更是各自的經歷和歲月,難以逾越。曼楨那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飽含着多少心酸和無奈啊!

總是愈相愛的兩個人,愈難以走到一起去。越是愛的純粹,愛也愈脆弱。當初,世鈞也曾經因爲曼楨的突然失蹤做出過一些努力,但是真也不能說就是竭盡了全力吧。尤其是,他最後僅僅是在懷疑曼楨和豫槿結婚的情況下,就開始結交翠芝了,他始終沒有(在當時說也算是沒敢)真正去做過覈實。光憑這一個細節,就很是佩服作者,把人物的行爲與其性格貼切、吻合到了極致。以世鈞白開水似的人物性格來看,結局也只能是這個樣子了,若再多做一點什麼,那也就不是世鈞了吧。

曼楨也是因爲聽說世鈞已經結婚,又爲了自己的孩子着想,也是對感情的心灰意冷,她最終嫁給了鴻才,過了一段麻木的日子。直到後來發現鴻才另外還有一個女人,這對曼楨來說,反倒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解脫吧,曼楨又打定了離婚的主意。整個故事中間還穿插着翠芝與淑惠的感情,就像曼楨與世鈞兩個人感情線上的枝枝叉叉,但是每一筆,每一個細節,又都是主幹上必不可少的點飾,累而不贅,條縷分明。這裏體現出的不僅是作者構思、寫法上的高妙,更是她對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和熟練把握。

每個人物在感情的處理方式上,都淋漓盡致的表現着其性格特徵。就拿曼璐來說,細細分析一下,她雖然做出了傷害妹妹的不可饒恕的事情,但其實她也是命運最最悲慘的一個,也很值得同情。爲了一家人的生計,早早的犧牲自己去做舞女是一方面,另外她在感情上的遭遇也是一方面。她嫁給祝鴻才,祝鴻才卻惦記上了自己的親妹妹曼楨,就連早年和她有過婚約的豫槿,後來也喜歡上了曼楨。而她自己呢,卻因爲早年的遭遇,連一個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生育了。甚至曼璐對鴻才前妻的女兒,她原本也是想要對她好一些的,可是祝鴻才反倒一味的責難她。種種生活的不幸逼迫着她,讓她的心裏和行爲不斷扭曲,最後至極端的爆發,完全合情合理,讓人恨,也讓人同情。

總之還是要說,作者對人性認識的深度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可能亦和作者的人生閱歷相關,但更重要的,我想還是在於一個人對生活感受力的強弱。聰慧,閱歷,文采,三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成就一部豐厚的文學作品。

喜歡張愛玲,喜歡從她的作品裏散發出來的那種淡淡的、冷冷的、直指人心的味道。

《半生緣》讀後感 篇37

讀了張愛玲的《半生緣》,雖然會對沈世鈞與顧曼楨這對相愛卻不能結合的“半生緣”感到惋惜,但他們兩人的結局卻讓人感到絲絲欣慰。重逢後的他們,互相傾訴往事,解開了多年以來心中的那個結,十八年的一切也將歸於平淡。

突然想到了這樣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確,生活有時就是這樣,明明是沒有結果,爲何又要相遇?相遇越是美好,離別也更加悽惶、無奈。而有些人註定是生命中的過客,因爲,人生終究是一場錯過,在錯過中,我們成長;在錯過中,我們更加懂得珍惜。

有時候,錯過與擁有就是在一念之間。在讀《半生緣》的時候,我曾一度爲他們兩人感到惋惜,爲什麼不早點結婚?爲什麼沈世鈞攥着顧曼楨的戒指,就知道生氣,將它丟棄一邊,而忽略了戒指上的血跡……就這樣,他們錯過了,只留下那一段可望不可即的記憶,刻骨銘心,卻也依舊可以再歲月的洗禮下釋懷的記憶。

面對錯過,難免遺憾與傷感,但依舊可以釋然,也必須釋然,就像《半生緣》的結局。在我看來,錯過與邂逅都是美麗的。錯過是一種憂傷的美,邂逅是一種快樂的美。邂逅孕育着錯過,而錯過又是另一場邂逅的開始……如果你因爲失去太陽而落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羣星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不停邂逅,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有的與你結下深深的友情,成爲相伴一生的好友;有的則會是你恨之入骨的“仇敵”,他曾一度使你陷入困境;有的是你相愛卻不能結合的愛人;有的則是你終身的伴侶,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那是與人的邂逅,有時,與物,我們也會結下深厚的感情。偶然翻閱的一本書,改變了你的命運;一轉身,微風下的柳枝,給你帶去了好心情……

《半生緣》讀後感 篇38

張愛玲比較著名的小說當屬《傾城之戀》,有機會要拜讀一下,之前沒有看過她的小說,這次碰見《半生緣》這本,就毫不猶豫的借來一看。

從書名上隱約就能看出這是一出不完美的愛情故事。之前總是想只要兩個人相愛應該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兩人在一起的,看了這本書後使我相信了有緣無份的真實存在,大概命運的捉弄是誰也擺脫不了的,怪不得時常聽人說要盡人事聽天命。

故事是說男女主人公的愛情你儂我儂,但遭人算計,包括親人,當彼此再相見時已經是物是人非,套用書中的話是“再也回不去了”。

書中還有一對陰差陽錯的婚姻,我不禁想人們對於自己的愛有時是那麼的不自信,那麼的不勇敢,這也就由不得要受上天的愚弄。似乎只有到了事情無法挽回時才能真正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是爲什麼?

別人三分話只可信一分,真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去驗證自己所懷疑的,就不至於被別人欺騙,男女主人公就不會有那不該有的誤會,那結局大不一樣了。說到這裏,還要說道堅持的重要,去調查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能淺嘗輒止,要做到水落石出才行。

兩個人相愛如果能在一起,就要感謝老天的眷顧,應當彼此珍惜纔是。想想有的人明明愛的死去活來,最後還是得分道揚鑣,這種痛苦誰願意承受?

《半生緣》讀後感 篇39

張愛玲的《半生緣》其實又叫《十八春》。從前在電視裏看過,不過讀書似乎更有感覺。原來有時候,緣分只有半生。

顧曼楨是生活在上海的六安女子,長得不俗,有些文化,是個氣質與美貌並存的才女。只可惜上天似乎總不眷顧紅顏。她的家境不好,父親早逝,母親素來軟弱,所以整個家只能靠她姐姐曼璐當舞女賺錢養着。她想改變現狀,可無奈年幼時使不上勁,等到她可以幫上忙了,所有的一切卻又偏離了原來的軌道。沈世鈞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富二代,他本來有自己的追求,不想依靠家裏的,可不知怎麼的,理想追着追着就忘了,他和曼楨愛着愛着就散了。顧曼璐是曼楨的姐姐,祝鴻纔是曼楨的姐夫,他們一個有美色一個好色,也算是絕配了。

故事其實並不複雜,不過是曼楨與世鈞相愛多年,最後因爲種種誤會分開了。在他們分開的這些年間,曼楨被她姐姐騙到了她姐夫的牀上,生下了她姐夫的兒子,最後被逼無奈在她姐姐死後嫁給了她姐夫。世鈞呢?在與曼楨分開後另娶了他人,生了三個孩子。一別十四年再相見,兩人解釋了從前所有的誤會,原來所謂的曼楨變心了,曼楨嫁人了,曼楨不愛世鈞了,世鈞嫌棄曼楨了都是誤會。世鈞十四年後明白了,那又怎樣呢?正如曼楨所說的,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看過《半生緣》的人大多都討厭祝鴻才,而我卻極其看不起沈世鈞。祝鴻才的不堪是暴露在人前的,而沈世鈞的膽怯卻藏在心裏。他不敢愛,不敢反抗,到最後甚至連思念都戰戰兢兢的。如果他再多相信曼楨一點,如果他再勇敢一點,如果他離開曼楨後再單身久一點,他們也許還回得去。如果在曼楨出事前,他能像他說的那樣愛她、義無反顧的娶她,結局也許不會那麼糟糕。可惜,沈世鈞沒有這麼做,他的思想還是有些古板的,至少我這樣認爲。

著名學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志清曾說:“張愛玲是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來最優秀的作家,別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運用上,在人生觀察和透徹深刻方面實在都不能同張愛玲相比。”透過《半生緣》看人生,我發現,人存於世,終是逃不過名、利、情的糾纏。叔惠爲名出國,放棄舊愛;曼璐爲利出賣妹妹,泯滅人性;曼楨爲情屈服於現實,選擇忘卻;世鈞也在名利的誘惑與親情的要挾下選擇了妥協。其實如果只是簡單的看這些故事情節也不會覺得驚豔,錯過了愛情的男女主角太多了,被背叛的女主人公太多了,憑什麼沈世鈞和顧曼楨不能廝守我們就會覺得痛心?當故事的女主人公遭遇親情愛情雙重背叛,當人物的命運怎麼都跳不出那個舊社會的牢籠,當已經抓在手上的幸福從指縫間溜走而作者還在用樸實平淡的語氣跟我們講故事的時候,濃濃的悲傷感就極強烈的向我襲來,狠狠地撞擊着我渴求圓滿結局的心。是的,在我看來,與現在的一些言情小說相比,《半生緣》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添加刻意渲染悲傷的句子或段落,它只是在跟你講述一個故事,至於這個故事的結局是否悲情全然在乎你的感覺,而不是作者在文中給你一個答案。張愛玲是上帝,操控着《半生緣》中所有人物的命運,卻不帶半點私心。其實,這也是小說寫作最難做到的一點吧——要進入故事中,又不能陷在故事中。

悲劇就是將人性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張愛玲用最樸實的語言做到了,她毀了曼楨的未來,毀了世鈞的追求,毀了他們的愛情。於是,《半生緣》深入人心。看這本書,我知道了一種寫作技巧,今後也想努力的去做到。

正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不同的讀者眼中,《半生緣》悲情結局的締造者是不一致的。有人覺得是曼璐太自私導致的結果,有人說是因爲祝鴻才太無恥,有人如我一樣覺得悲劇的促成與沈世鈞的膽怯脫不了干係,甚至還有人覺得曼楨也難辭其咎,並且還有人會說這是時代的產物。不管是因爲什麼,結局都已經註定,回不去了就是回不去了,管你當初如何甜蜜,管你曾經有多珍惜,這隻有半生的緣分都已經到期了。你說,這半生緣對於男女主人公來說,到底是應慶幸曾經有過呢?還是後悔一起走過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於我而言,若只半生有緣,我寧一生無分。

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摩擦多數都源於誤會,曼楨與世鈞之間就是有了太多的誤會與巧合纔會漸行漸遠。曼璐也因爲最初就誤會了曼楨,纔會一錯再錯。如果可以,如果你想要的不只是半生,就請多給身邊的人一些信任,守住你的一生一世。

《半生緣》讀後感 篇40

第一次知道半生緣,是看了林心如演的電視劇,當時覺得還蠻好看的,然後再是看的小說。

當時感覺這部小說固然是好,可到底平和了些: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富商之子沈世鈞與出自寒門的顧曼楨相戀。世鈞因經歷過寂寞的童年而格外渴望溫情,曼楨則因家中弟妹多而頗具長姊之風,故兩人走到一起極爲般配。但他們還是被拆散了。曼楨的姐姐出於私心,設計讓曼楨嫁給了自己的丈夫,此後曼楨和世鈞一別就是18年。18年後當這對有情人再度相逢時,雖然彼此依然深愛,但歲月無情,他們都回不去了,於是只有在心中惘然地祝願對方幸福

我其時不太理解世鈞和曼楨的感情,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好像特別務實。兩人見面時談論的多半是工作、同事、家人之類,不像是在戀愛,倒像是在一個屋檐下過日子似的。小說的結尾我也不能接受,多年以後世鈞、曼楨重逢時他們似乎沒有狂喜,更不消說下決心去改變各自的生活了。兩人只是在內心深深地震動着,然後雲淡風輕地問好,見對方生活得不壞似乎就心安了,接着就各人走各人的路去了。“這算什麼大結局呢!難道人到中年就會失去追求幸福的勇氣?”那時的我直犯嘀咕。

這回"五一"長假得以重讀《半生緣》,我終於有些懂小說裏層層包裹着的心了。我甚至愛上了那種波瀾不驚的愛情。我喜歡看到男女主人公新年裏在寥落的小飯店裏相識,喜歡看到世鈞冒了雨去公園找曼楨失落的手套,我也贊成主人公表白心跡的方式:曼楨不由自主地告訴世鈞她一向諱莫如深的身世——父親早逝,全家6口人的生活頓時失去了依靠,不得已姐姐曼璐犧牲了自己去當舞女。世鈞聽得感同身受,一時想不出什麼話來安慰她,只微笑道:你不要難過。

這種素樸如藍印花布的對白,令今天的我聽來尤爲感慨。是啊,一個年輕女孩將她從不肯透露的清寒的家世原原本本告訴了對方,如果這不是愛,那還會是什麼呢?世鈞自然也懂這層意思,所以才溫和地、略有些笨拙地安慰她。他說得似乎簡短了些,不過也許這樣更好,簡短總是跟雋永連在一起,紙短而情長,言淺而意深……曼楨和讀者們都聽出了他話裏隱藏着的萬斛情意。

世鈞和曼楨定情後的家常日子亦是我百看不厭的。慢慢地看着世鈞熱心幫着曼楨找房客,看着他一天好幾趟地來找曼楨,看着小別後他第一次見到曼楨時微妙的心情:他幾乎認不出用湖綠羊毛圍巾包着頭的曼楨了。這樣是否好看些他說不上來,不過他還是喜歡她平常的樣子,不喜歡有一點點改動……這些情節都讓我有說不出來的欣慰。沒錯,這都是些好兆頭,只有結結實實地愛着對方的男人才會有此種心情。曼楨的表現也委婉動人:她替世鈞打毛衣,走到哪兒都帶着一團絨線;替世鈞送早點過來,因爲他無意中說過一句“早餐都是在外面將就的”;世鈞離開她幾天,她無法剋制對他的思念,於是忍不住去找叔惠,因爲叔惠是世鈞的好友,她若去了叔惠肯定會對她說起世鈞……

讀這些楚楚動人的細節,真有那樣的感覺:一個人如果一輩子不談一回像世鈞、曼楨那樣的戀愛,實在是虧了。

讀懂了這一對戀人相濡以沫的感情,再來看他們最後的選擇,似乎就釋然了:他們都體諒着對方,希望對方比自己生活得好,所以才全無再續前緣的念頭。世鈞是因爲有了妻子孩子,慚愧自己給不了曼楨碧綠鮮潔的愛了,曼楨則是不願意令世鈞爲難。總之在他們看來,只要知道彼此仍然深愛着就已經足夠,至於終生廝守,他們不作此種奢望。

從一知半解《半生緣》到心領神會《半生緣》,也許這就是從青春年少到淡定中年的距離吧。與其說是喜歡世鈞、曼楨的半生緣,還不如說是欣賞他們的生活態度:知道這個世界是有些寒意的,卻不抱怨,不沉淪,只沉靜地行走在茫茫人海之間,並且真誠地希望自己能給周圍的人帶來一點暖意。

或者這也正是張愛玲的生活態度。寫作《半生緣》時,張愛玲已與曾經深愛的胡蘭成分手。沒有了愛,仍然寫出了這樣溫婉純淨的故事,塑造了曼楨這樣“命運雖百負之而不恨”的女性形象,而且還以深情的筆墨寫下了不少使作品更加醇厚的點滴,比如說南京的玄武湖、清涼山,安徽的瓜片茶、炒米粉,做父母的怎樣抱怨兒子不聽話,年輕一代又怎樣熱衷於看電影、郊遊和照相等等,凡此種種,除了說明作者對世間真愛和人間煙火的不捨,實在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這麼想着的時候,又有些懷念曠世才女張愛玲了……《半生緣》是張愛玲的不了情,而張愛玲則是讀者們的不了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