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1

秦國出兵威脅東周,索要九鼎。可見東周君早已喪失天子的尊嚴,淪爲偏安一隅的小諸侯。在齊秦等大國面前只能耳提面命。

坐擁天子之名而無天子之實,別說行駛天子的權力,就連自己也成了大國嘴邊隨時想吃的一塊肉。在這裏,秦國索要九鼎不知是何用意?是秦王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想過早的坐擁天子寶器,還只是通過獲得九鼎來宣傳自己纔是繼周統的唯一天授者?我想應該是後者吧。

想必後來齊王出兵干涉也是爲了此目的。當時已屬戰國末年,強國拉鋸,周室沒落,列國都想證明自己具有享祀天子宗廟的待遇,通過佔有寶器顯示天命所歸,從而更有利於自己國家的發展與征戰。寶物也是服務於人,撇開利與益的糾葛,寶物也只是一堆廢物。而到了真正見弓拉弦的時候,寶物也只能隨着時代沉浮。九鼎也不能保證周王室的滅亡,象徵只在莊嚴的宗廟裏象徵,而在血肉橫飛的狂飆中它只是一個等待重拾的破碎的夢。顏率雖用一時的小聰明保住了寶物,但它不能阻止它的最終命運。他有沒有考慮到,齊秦也許有哪一天不用借道,擁兵城下,出動九九八十一萬人帶走九鼎。畢竟身死國滅已經屢見不鮮。

顏率利用齊秦均衡達到了目的,這也說明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縱橫天下。可是想永遠在做前面,只有擁有最堅定意識者才能堅持到最後。我得不到還不能讓我想想嗎?只是這時,均衡在逐漸打破,天命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2

東周想種水稻,西周不放水。東周很憂慮,東周它憂慮,我很疑問,東周幹嘛非要種水稻呢?蘇秦巧舌一辯雙方都得感謝蘇秦。可見戰國的縱橫家的手段,他們雖然不能翻手雲,覆手雨,但可以通過三寸不爛讓那些君主們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他們之所以能馳騁縱橫,是因爲他們知道那個時代的生存法則。

那時不相信眼淚,只有列國征伐和宗國利益。想想東西兩週本爲一室,卻爲了讓另一國民生凋敝而不惜想盡辦法破壞。想必這就是國家利益的雛形。可憐西周,不再強國富民上下工夫,卻通過疲苦之計來算計他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用馬哲的觀點來說,這就沒有搞清楚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了。萬物相連,因果互化,用後人的眼角去看,東周西周真是井底之蛙。但歷史之所以爲歷史,是因爲有它的侷限性。一個時代必然有一個時代的特點,真正把握歷史機遇的永遠是那些慧眼如炬,意志堅定者。只有眼到手到,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風險。

歷史的車輪還在不斷前進,我們是在輪前還是在轍後?蘇秦輕搖三寸就能獲得雙方感激。在於他把握住了雙方目的的交合點。一方面滿足雙方目的,一方面找到通吃點。這真是一種至臻化界的境界,只能膜拜而不能模仿。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3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

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畏艱險,隻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4

宴席上,楚王爲了羞辱晏子,指着身段魁梧的大臣說:“你看寡人國家的大臣各個品貌端莊,怎樣你的國君派你來了,豈非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抿了一口酒,“大王談笑了,齊國人才濟濟。只是我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有才之人出訪強國,無才之人出訪弱國,恕我能幹只能到這兒來了。”楚王語塞,揮揮手宣內侍押監犯上殿。“這個偷盜犯是齊國人,晏醫生你如何解釋?” “聽說南邊的柑橘又香又甜,移植北方卻苦澀難嚥。齊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到楚國卻以偷盜爲生。您說這是爲什麼呢?”楚王立刻啞口無言。

燭之武在這一點上,與晏子算得不謀而和。

惋惜他沒有晏子那麼榮幸,燭之武這匹千里馬直到暮年才被伯樂保舉,可謂大器晚成。

或許,燭之武應該慶幸秦晉圍鄭給了他機會。假使沒有晉文公的欲加之罪,使得鄭文公斷港絕潢。燭之武就註定被隱藏!

燭之武何許人矣?“燭”姓至今有後嗎?不得而知,但《燭之武退秦師》足以使其英名永標史冊。

秦晉團結圍攻鄭國,臨戰之際,鄭國公顧不得體面,向一個沒有什麼身份的燭之武檢驗,至此之前沒有趕早發明燭之武的才氣,認可“寡人之過”,闡明古代諸侯對謀士的倚重和寬厚大度,不似今人,“說你行你就行,不可也行”,“說你不可你就不可,行也不可”。此篇沒有聽燭之武論戰,但燭先生見了秦穆公時講的一番話是審時度勢切中要害的。大敵當前,燭之武義無返顧,顧不得自己大哥體邁,大膽地救國救難於水火。

小小如鄭國,不消說秦晉聯手打擊,縱然其一,鄭國也未必是其敵手。鄭國如何退秦師,燭之武錦囊奇策是不費一兵一卒,而以外交斡旋,使秦國認識到,滅鄭現實上壯大了晉,而晉強於秦不利,從而借別人之兵退了秦師。

來自官方的、羣衆的智慧是不可小瞧的,“不戰而降人之兵”,秦穆公如何沒有認識到,“晉強而秦不利”這樣的原理呢?秦國豈非沒有這樣有眼光的謀士嗎?燭之武相對不會危言聳聽,秦穆公也不是臨時糊塗,情勢所然,燭之武闡發的是一語中的。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5

人的身上最有力量的是什麼呢?不是拳頭,也不是牙齒。我說是舌頭,舌頭的力量大無邊,燭之武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證明這一點。

論語》中說:"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我國古代有很多外交使節以三寸不爛之舌完成了自己肩負的使命,他們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

春秋後期齊國的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歸趙;戰國時期唐且代表安陵弱國,不畏強,不辱使命;三國時期蜀國的鄧芝從容鎮定,與吳聯盟;漢代的張騫不畏艱險,開拓了絲綢之路;漢代的蘇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堅貞不屈,名垂青史。歷數這些歷史上出色的外交官,他們無一不是善於辭令的。

有人說,弱國無外交,就讓我們看看春秋末期的鄭國的燭之武是怎樣顛覆這個觀點的。秦、晉圍鄭,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守城守不住,殺出去無疑是自殺式進攻,此時此刻,拯救鄭國,惟有外交。

在這個緊急的關頭,燭之武深明大義,以國家利益爲重,不計較個人恩怨,隻身入虎穴。見到秦伯之後,不卑不亢,只給對方講道理。各位同學,如果燭之武動之以情,哀求秦伯,請求成爲秦的附屬國,可以嗎?不可以,雖然也可以保全國家,但失去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燭之武這是採用的方法先表示謙卑,說鄭國要滅亡,我們鄭國已經知道了。這樣會滿足秦伯的驕傲自滿的心理。緊接着燭之武對秦伯曉之以理,用事實說話,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

燭之武的遊說之詞包括三個方面,一你秦國消滅了我們對你們秦國沒有任何好處。二你不消滅我們對你們秦國有很多的好處。三你和晉國聯盟,晉國說話不算數,忘恩負義,吃虧的還是你們秦國。這番說辭處處站在秦國的立場上,最後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成功瓦解了他們的聯盟。於是連老練的政治家秦穆公也順理成章的心悅誠服,一改初衷。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作戰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至此我們看到了春秋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領略了燭之武的說服藝術。

古人常說;"禍從口出",其實"福也從口出",舌頭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麼去利用。爲國爲民,搖脣鼓舌就強於百萬之師;造謠誣陷,搬弄是非就會衆口鑠金毀謗銷骨。

口乃心之門戶,要想練就好的舌頭,助你人生收穫成功,就要"修心"。推根究底,舌頭的力量,不在你有伶牙俐齒,有銅齒鋼牙也不行;舌頭的力量,不在你肚子裏有多少華麗辭藻,有詩詞歌賦也不夠;舌頭的力量,不在於你有悅耳的嗓音,鶯歌燕語也無濟於事。舌頭的力量源泉,在於你的德行,你的勇氣,你的智慧。

燭之武如果不是心繫國家的利益,怎麼會在危機的關頭,隻身入虎穴呢?如果不是勇氣過人,怎麼會在秦國霸主面前不卑不亢呢?如果不是智慧過人,又怎麼會抵上兵車千乘、鄭師十萬呢?

"用舌",即是"用心"。各位同學,讓我們在人生的根本上下功夫吧!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6

《絕秦書》的成功,我想書中的清晰的敘事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作者以周家寨周家三代人的生活成長爲故事主線,沒有複雜的枝枝蔓蔓,結構非常清晰,讓人讀起來非常容易入戲。只要是一個在關中農村或者北方農村生活過的人,很快就能感到作者寫的就是你身邊的人、曾經的故事,腦子裏就會與記憶中的人物對上號,自然就手不釋卷了。一本戲、一部書,沒有主角是絕對不行的,《絕秦書》成功的刻畫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形象,主角非周克文莫屬。周克文這個人物形象,中過秀才,熟讀聖賢書,深諳傳統,然而卻又遵正統、守道統,嚮往讀書耕田的桃花園生活,具有鄉村士紳的胸懷、擔當,又有關中農民或者說秦人的樸實、精明、要面子。他臨危不懼給土匪講盜亦有道的典故,他在孫子滿月天騎着高頭大馬遊街唱秦腔,他在饑荒年間賑災放飯讓災民認夫子,等等故事,讓你對這個人物由不得喜愛加尊重。書中另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我想當屬引娃了,引娃是用來引娃的,引娃的命運悲慘的開始,悲慘的結束,但這個生命是頑強的',又是充滿理想而樂觀的。她的理想就是能和立功哥在一起,能爲他做一切事。然而目標或者說方向錯了,註定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引娃就是那個年代無數女人(女孩)命運的縮影,作者通過引娃想表達的應該是對大時代下女人命運的思考。

以民國十八年饑饉爲引子,那麼對年饉災難的描寫自然是不能少的。而且作者以大篇幅的筆墨(整個上冊)進行鋪墊,可見對年饉章節的重視,對讀者來說也是“盼望”的,似乎作者讓人失望了。作者對饑荒的描寫只是通過了幾個故事進行敘述,周栓成一家抗災、毛娃賣妻、單眼食父、兔娃和彩蓮等,這些故事讓人讀來好象就是故事、語言描述中似乎沒有那麼慘烈,就是個案。但仔細想來,沒有北山人大批餓死、關中人南下背糧的大背景怎麼可能有這些個案的發生,這都是違揹人性的啊!書中正是通過這些故事表面上看是說饑荒,而更多的是對於極度飢餓考驗下人性的思考(每個人在吃人之前的思想鬥爭),對於天災還是人禍的思考。

作爲周原後人,寫的是發生周原上的故事。字裏行間,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深情,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在周原祖輩的故事裏,連馮玉祥、宋哲元這些大人物都成了配角,成了普通人。也確實,在當時那個閉塞的關中鄉村,誰知道他們呀,更不要說什麼主義和民主了。生活就是戲劇,戲劇就是生活。在每一個或激昂或低潮的時刻,作者總能用一段秦腔唱詞來反映人物的心情或是作者的感悟,這是符合關中文化的,正所謂“八百里秦川塵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作者對周原的深情更深的表達則是對鄉土中國士紳階層的退化、傳統價值的潰敗等憂慮和思考,當我們現在看着周家寨的一個個生命在頑強與命運抗爭,總感到是笑話,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中國,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個人是何等的渺小啊,一個小小的周家寨又怎能抵禦時代洪流呢?在歷史的天空下,鄉村社會向何處去,一顆顆塵埃又能如何呢?

讀完全書,一些個疑問比如關於災難、關於書名、關於結尾,作者在《初版說明》和《關於修訂版的說明》中均給予了回答。當然我更喜歡現在的結尾,乾脆、有深意,有想象,當你看着漫天的黃土下一羣衣衫襤褸的災民象潮水一樣涌來,所有的一切在塵土中湮沒,你會思考什麼?

放下書本,拿起手機,看到這樣一段話,作爲本文的結尾。在這個小點(銀河系中的地球)上,每個你愛的人、每個你認識的人、每個你曾經聽過的人,以及每個曾經存在的人,都在那裏過完一生……一粒懸浮在陽光下的微塵(卡爾薩根)。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7

很多人對民國十八年前後發生的這場大饑荒只是一個的模糊印象。我自己對飢餓的體驗也僅僅停留在因爲加班,午飯吃的晚了。嚴酷慘烈的災難,紛紜複雜的世情,生死關頭的艱難抉擇,人性中純粹的真情和良善,無奈與持守。《絕秦書》呈現的善惡,都抵達了一種極致。

溫飽,是人最本能的求生欲求。現代人沒有飢餓感,很難體會溫飽帶給人的幸福。《絕秦書》描寫飢餓讓人賣親換糧、殺親吃肉,慘絕人寰。極致的惡反襯之下的人性之善,則更加令人動容。引娃爲了心中摯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換30個大洋;周克文爲了向龍王祈雨,寧願用自己的愛孫做祭品,爲了賑濟饑民獻出了兩個兒子的性命。人性的善的光芒從烏雲密佈的黑暗慘淡處透射出攝人心魄的光亮,給人希望,給人溫情,讓人痛徹心扉,淚流滿面。

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自由、公平、人道、和平、去惡向善,是永遠的追求。勇敢對懦弱、守信對背棄、仁厚對殘忍、見義勇爲對見死不救,相互參照,然而災難面前,本能的求生慾望竟然完全泯滅了人性,“義”“利”之辨已經不存在。虎毒尚不食子,求生本能竟然讓人親族相食,殘忍之至,令人不忍猝讀;捨身爲人、抗災殉難的英雄展現出人性的光輝,就像廢墟中開出的花朵,需要人們共同來守護。飢餓把人逼成了禽獸,物質文明繁盛的今天,依然有各種傷天害理之事。道德滑坡,行業失範。人之異於禽獸者,有思想,且不斷進化爲萬物之靈。嚴酷慘烈的災難考驗人性,物資豐裕的現世,善惡、美醜依然在博弈,《絕秦書》以極致的善惡衝突,呼喚人之爲人的尊嚴,呼喚人類脫離野蠻走向文明。

作家特立獨行,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對這段異常慘烈的災難帶給我們民族的悲愴,帶給我們同胞的苦難,現代人是非常模糊和陌生的。作家秉筆直書,展現人性的衝突,以含着體溫的思考,警醒世人,天災或許不能完全避免,但我們要力爭避免人禍。即使是非糾葛一時難以清晰界定,但作家的思考飽含正知善念、觸及人性,體制種種矛盾,不得不令人深思。既是同類,任何悲劇都讓人傷心。作家的悲憫不是迴避苦難,善良不是遮蓋醜惡,看到苦楚,更懂慈悲,也才能增長覺悟。大災難面前,善人惡人都是命運洪流中掙扎的可憐人。作者何嘗不是善心正念,菩薩心腸。

張浩文教授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敢於特立獨行,從自然災難入手,對人生和社會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很多人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卻沒有獨立思考的勇氣。趨同從衆的思想,讓不少寫作成了大合唱中可有可無的音符,張教授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絕秦書》有大氣象,正如張教授的名字,有浩然之氣。災害把人置身於絕境,生死抉擇考驗着每個人。這個觀乎人類命運的宏大話題同時也在考驗着作家。書中包括了舊中國各種成分,士農工商官兵匪,展現了中國農村的命運,中國歷史的命運,也展現出了作家胸中的大氣象。災難面前,人的殘忍醜惡令人驚悚,災難面前,同樣有爲羣體命運思考擔當拓荒的勇者。娓娓訴說其間的掙扎艱難,字裏行間彷彿舉重若輕,但多重思想的衝突絞殺,又何嘗不是艱難掙扎?人什麼時候能夠平安而尊嚴的活着呢?作家在災難、善惡、體制、風俗、倫理、良心、尊嚴之間苦苦尋找平衡點,表現出一種粗糲莽蕩的壯闊之氣,表現出作家的大抱負、大悲憫,個人感覺,如果人物、事件、思想,能和當時的社會大背景融合再深入一些,小說密度更大一些,會不會有更多波瀾壯闊的莊嚴氣象。

張教授對語言的駕馭能力有一種從容的氣場,平靜的張力。白描的手法,卻情深義重。方言土語,自然親切,個性鮮明。作家並不是簡單的直接引用方言土語,而是把源於民間生活和大衆口語的方言土語真正融入了敘述語言,自然而然,讓作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不事雕琢,卻引人入勝。

《絕秦書》讓人真切感受到了人類的文明史,是自然災害,歷史變革交織的苦難史,痛定思痛,《絕秦書》留下的災難記憶,不是單純的物質或者精神,關乎江山社稷,關乎人生代代無窮已,也給衣食無憂,卻行色匆匆,在鋼筋水泥、汽車、電腦、手機叢林裏殺伐決斷的現代人很多警醒、啓示,和借鑑。個人理解能力有限,一點膚淺的認知,請大家批評。《絕秦書》我還會再深入細讀。向張浩文教授致敬。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8

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之後,其中的主人公燭之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很好奇燭之武的經歷。爲什麼佚之狐給鄭伯不推薦別人,反而推薦了“不如人”的燭之武呢?於是我就去找到了燭之武的經歷:

燭之武年輕的時候能言善辯、聲名遠播,但是機不逢時,他在鄭文公手裏始終不受重用,導致一生就只是一個養馬的圉正。而到了秦國圍鄭之時,才被舉薦。鄭文公救國心切,客客氣氣的向燭之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纔有了燭之武以三寸不爛之舌勸退秦師的著名典故。

那麼,面見了秦穆公後,燭之武又是怎樣說服已經圍鄭的秦國退兵呢?主要分爲三點。

首先,先向秦國示弱。“鄭既知亡也”我們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也沒有反抗的意思了。這個不輕不重的馬屁拍上去,讓秦穆公有耐性聽下去,也爲後面能讓自己順利地陳述利害關係鋪墊了。如果燭之武一見到秦穆公第一句就是:“你們快退兵吧,攻打鄭國對你們沒有好處。”那秦穆公肯定想也不想就把燭之武趕回鄭國。

其次,燭之武所有的說辭都像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陳述的。“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將所有的害處都從秦國立場出發想秦穆公陳述,讓秦穆公能更清楚地看到滅亡鄭國的害處。從鄭國角度來勸說秦穆公,只會讓他覺得:燭之武你只是鄭國來的說客而已,我不攻打鄭國對我有什麼好處呢?這也體現出了燭之武巧妙的思維。

而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經過前面兩點的鋪墊,燭之武放出大招,離間秦晉兩國關係。因爲有了對於秦國害處的闡述,讓秦穆公對晉國產生了懷疑。之後燭之武就舉出晉惠公“朝濟而夕設版焉”的歷史,戳中了秦穆公的痛處。再拋出“夫晉,何厭之有?”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呢?使秦穆公更加相信燭之武的話語,而此時,燭之武也拿定了晉文公不會在秦國撤兵時趁機攻打鄭國。更是讓秦穆公以爲晉文公是心虛而不敢攻擊,一箭雙鵰,不但使秦國退兵,晉國毫無辦法,同時也成功地離間了秦晉大國之間的關係,讓鄭國這個處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得以喘息的機會。正所謂“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師留美名。”

燭之武用自己的巧思善辯,爲鄭國爭取到了繼續生存的機會。而他憑自己一人勸退秦國大軍的故事,也得以流傳至今。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9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不還。珂月還是高月,嬴天明還是荊天明。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情。哪一樣不會因爲世事的變遷而經久不變呢,怕是沒有了呢。

——題記

風起,雲涌,塵埃落定。誰還保有一昧的天真,誰還能在塵世裏未染風塵,恐怕沒有吧。誰在風塵裏想你,誰在炎涼裏望你,誰在世態變化裏記得你。最清楚的還是自己。無論是誰,都不會變。

其實呢,淮陰城裏血跡,桂陵城中的賭約,咸陽宮內的聚散,不都明示着聚散離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莫說別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即使是你自己的真心,怕也是看不清、辨不明的。人生似夢,彈指須臾間花開花敗,能得幾位知己?多半隻是被人誤解罷了。莫管他人閒言碎語,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本心就足夠了,看清自己的真心,纔不枉來這人世走一遭。

“樂曲本身單純如鏡,你之所以能夠從白雪中聽出那麼深沉的悲傷,只有一個原因,那個一直沒有從噩夢中醒來的人,恰恰就是你自己。”

看過動漫的人,應該都記得這句雪女說出的話,若沒看過,也應在看過後覺得悵然若失。

當你相信別人時,別人也把信任交給你;當你忘記一件事時,必定有人替你記着這件事。

高月、天明、劉畢、項羽,他們曾經純真的、不帶一絲雜質的友誼,也會因爲世事的變遷改變。不忘本心很難,不改初心更難。想要堅守一件事,就必須有一定的勇氣。

我看到了衛莊的白髮,白芊紅的悲哀;烏斷的可憐,端木蓉的心情;蓋聶死前的一笑,辛雁雁眼底的淚珠。

在還沒看完書時,我想寫下感想,不知當我看完書時,又會有怎樣的想法……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10

只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人,才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奔走逃命、妻離子散、無家可歸、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敘述了戰時百姓亡命天涯的窘態及人人自危的困境。細膩的描寫讓讀者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到亂世時的兵荒馬亂,黎民百姓的倉惶不堪。真非戰亂不知天下太平、安居樂業之可貴也!

戰爭的苦是國家之苦、百姓之苦,那古往今來,爲什麼還會有大小戰爭層出不窮?——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確實當一種舊有的制度爲新制度所打破所取代之時,必然要經歷這樣一種陣痛,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不斷進步的必經之路。舊有制度的桎梏也必是嚴重威脅了百姓的生存,纔會導致農民戰爭的爆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爲君之道定要三思。

如果一種舊的制度爲新制度所取代,那麼是否真的能做到徹底的革命,根治舊制度的弊病?如果只是打倒了暴政,又建立了新的暴政,那這樣的更替又有什麼意義?正如張養浩詩中所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苦的還是黎民百姓啊!

一場戰爭中,最令人感到悲哀的還不是戰爭本身,卻是那些身處其中卻愚昧無知的人,國之將亡還在歌舞昇平,不知己身已爲亡國奴。正如杜牧詩中所云“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已淪爲賊人刀俎下之魚肉還渾然不覺。活在醉生夢死的假象裏,當危險來臨之時是無力抵抗的,悲呼哉!須知道有國纔有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每個老百姓都是國家的一份子,有責任有義務居安思危。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只有國家強大了,纔有能力有實力抵禦內憂外患。爲君不能做昏君,爲民不能做妄民,如果人人都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只樂而樂”,國豈能不富強?

竊不能因爲時局之亂、民之不安定,而湮滅希望失去夢想、惶惶不可終日罷,人生還是要有夢想有追求的。如若不然,還有山林可歸隱,那裏自然有我們的淨土、我們的桃花源、我們的風調雨順、我們的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秦興師臨周求九鼎》讀後感 篇11

對於書,其實一直都有疑問,總問自己怎樣纔算是一本好書,是經典、是推薦還是怎樣?同時遇見一本好書是什麼感覺,結束一本好書又是什麼感覺?

總是問,也總是沒有答案。直到今日,讀完了《秦崩》,心裏漸漸出現了答案。什麼是好書?好書就是讓你“念念不忘,必有迴音”的書。遇見好書是什麼感覺?我告訴你,沒有感覺,你不讀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好書。結束一本好書又是什麼感覺?剛開始的失落,後來的期待與心動。而《秦崩》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秦崩》是我斷斷續續讀的,說是斷斷續續,也不過前後兩次,第一次的啓讀是在暑假的七月,只讀了書的四分之一;第二次的再讀是在十月的昨日到今日,一口氣讀完了書的餘留。

你放心,《秦崩》不會教導你歷史要怎樣看待,它只是告訴你“歷史總是不斷的被重新解釋和應時修正”;你也放心,它也不會教導你歷史中的這些人物要怎樣判斷孰好孰壞,它只是告訴你“非常之時,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用非常之手段才能解決”;你放心,它更不會教導你要去歷史要怎樣記憶,它只是告訴你“國破山河在,山河崩移,歷史猶存”。

你若問這書講了什麼,其實也就是以劉老三的大半人生,聊講秦朝的激盪一世。每個曾經都重要過的歷史人物,這次被作者又寫於紙上,劉邦的年少、二世的繼位、天下的大亂、章邯的撐局、項羽的崛起、劉邦的西進、帝國的滅亡,一步步的講述一代偉大帝國的崩壞之路。讀完書,是失落的,內心告訴自己,爲什麼就到這裏了,爲什麼它就結束了;合起書再擡頭,看到《楚亡》、《秦謎》還在眼前,不由得笑從雙臉生。實實在在的呀,因爲失落而期待,由於期待而生活。

讀完《秦崩》我有多想稱讚它的好,但心裏明白一絲的偏差就會誤導他人的再讀,一句話吧,就一句話“稱讚不是敬佩,戰慄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