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聊齋志異讀後感(精選14篇)

聊齋志異讀後感(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聊齋志異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聊齋志異讀後感(精選14篇)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

二百年前,那一亭,一碗茶,一席話,經過時光沉澱,交織成一張紙,一支筆,一本書。翻開書頁,縷縷墨香又帶我們穿越百年時光,一起暢談鬼神,笑看人生。

黃粱一夢造就了曾孝廉一世清廉,入山學道,遠離官場;嬰寧憶鬼母,一改笑顏反而哭;細侯雖爲青樓女子,卻渴望一日得一人真心,不惜爲愛殺子而逃;化作人形的桃花妖爲心愛之人苦等,又爲那位書生而亡……數不清的故事變成清晰的文字,收錄在《聊齋志異》裏,那位編纂《聊齋志異》的偉大學者蒲松齡用他獨有的睿智和他獨有的語言談論着奇異之事。看似平淡的文字裏,卻隱藏着他坎坷一生,而他在經歷了人生大悲大喜後遺留的只剩淡然和異使氏所說的段段話語。

蒲松齡出生於落寞已久的世家,一生坎坷,絕望至極放棄了仕途。妻子逝世,他悲痛不已,又占卜自己命不久,最終合上了眼。只記得炎炎夏日,他在亭中擺出一碗碗茶水,爲路過的人解渴,卻要求一個故事爲回報,在自己名爲聊齋的書房中記錄成篇。“異使氏曰”所說的盡是他人生所懂,在他的話語中,我們似乎更容易明白人生。

例如《考城隍》中宋熹在夢中去陰間考取了官職,但他面對官職卻選擇照料老母親。九年後,他母親逝世,他也去世,人們只覺好奇,而並不知宋熹已成仙。在苦難中考取了官名,宋熹卻頓時淚下的表現突顯了他的孝道,而戲劇性的情節發展卻成爲了對於只求名利丟棄孝仁的人的有力批判,極具諷刺意味,卻讓人無法反駁。而對於我們,蒲松齡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應時時刻刻牢記孝仁,名利地位根本無法與這種品質相比擬。

商三官雖爲女子卻也是遵守孝道,願爲父報仇。三官的父親被害,兩個哥哥打官司失敗,三官勸哥哥埋葬父親,自己卻失蹤了。直到害死父親的富豪壽辰,自己隨戲班子來到富豪家裏,富豪意圖與她同牀,她趁此爲父報了仇,自己也上吊自殺了。直到商三官兩個哥哥來驗屍後才知道那是失蹤半年的商三官。三官身爲女兒身確實“俠客”,兩個哥哥是男子漢卻不是大丈夫。商三官守孝道,性格剛烈,而作者的“然三官之爲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浮沉者耶!願天下閨中人買絲繡之,其功德當不減於奉壯繆也!”或許就是對一個女子最高的評價了吧!

《聊齋志異》記錄了不少奇聞異事,每個故事裏似乎都有對世俗之人的諷刺,對守孝之人的讚揚,對鬼神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深思。《聊齋》借鬼神談笑人生,借文中之人抒發自身之情。蒲松齡這樣一個傳奇人物真正做到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連老舍先生也說他“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今與蒲松齡逝世已時隔二百多年,而他最著名的《聊齋》仍被人們廣泛流傳,爲如今人們所稱讚。

百年前,那位文人駐筆;百年後,人們翻開書頁,又彷彿看到那一座亭,一碗茶,看到那位文人與路人暢談鬼神,笑看人生。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2

書,是我們學習上的好夥伴,它能給我們帶來知識,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聊齋志異》,這本書是蒲松齡寫的裏面都是在寫妖魔鬼怪,這裏面有很多個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畫皮》。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這個故事有發生了怎樣神奇的故事吧!

一天,一個在讀書的公子看見一個很美麗的姑娘,就把這個姑娘帶回了家。他碰到一個道士,道士說這個姑娘有妖氣,公子不信,就沒有理會道士。

一天晚上,公子走到姑娘的房前,看到一個很恐怖的妖怪,旁邊有張人皮,只見妖怪貼上人皮,又變回到了那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公子害怕極了,連忙去找那個道士,道士給了他一個拂塵,可是,公子不忍心殺姑娘,最終,公子的心臟被妖怪掏走了。最後,公子的妻子不顧一切代價把公子救活了。

我覺得公子的妻子很善良,儘管她的丈夫背叛了她,但她還是不顧一切的把她的丈夫救活了。

我也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3

最近,我讀了十大名著中蒲松齡寫的傑出的短篇小說《聊齋志異》這本書起到了尤爲突出的啓發作用。

本書匯聚衆多優美而動人的鬼、狐、仙、怪等故事,書中顛沛流離的故事滲透了作者對生活的真切體驗,寄託了作者的人間理想。

書中塑造了各種性格的人物,有溫柔體貼的,也有兇暴殘忍的,還有雄心壯膽肯與鬼神做鬥爭的英勇人物。讓我感受到了這本書帶給我的各種恐懼與好奇。

這本書寫了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篇篇章章都寫了鬼、狐、仙、怪字字句句人、情、世、態,玄奇、驚悚、刺激,營造出一個浪漫神奇、超塵絕俗的靈異世界。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可見鬼跟狐是全書的精粹,共有神怪故事445篇,與狐狸有關的故事有82篇,是全書重要的形象。當中寫狐女的故事更是充滿文學蘊味與傳奇色彩。以下部分論及的,包括《聊齋志異》狐女形象分析和狐女的.存在意義。

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無限樂趣,你也來讀一讀吧!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4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短篇小說作品,書中講了一個個鬼狐神怪的故事,裏面的許多鬼怪,雖然長相恐怖,但是他們卻心地善良、知恩圖報,比人間的正人君子還要美麗、可愛。

尤其是《種梨》那一篇,印象最深。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位賣梨人碰到一位穿破爛衣服的道士,道士想討個梨解解渴。但賣梨人就是不給。一個夥計於心不忍,用自己的微薄的一點收入,給道士買了一個,道士非常感激,吃完梨用梨核作種子,種了一棵梨樹,一會兒就結滿了梨,並把梨摘下來分給大家吃,人們吃完了這些香甜可口的梨,道士就把這棵樹砍椡了。賣梨人說道士真傻,白白砍掉了這麼好的一棵梨樹。道士和人們都走了,賣梨人一看自己的車,傻眼了,一車梨全沒了,車把也斷了。哈哈!真是活該,誰叫他那麼自私。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我們用眼睛所看到的美麗景象,其實並不一定是美好的。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卻有着一顆純潔、美好的心。我們應該時時懷着一顆助人爲樂的心對待身邊的所有人,而不應該像種梨人那樣,不得善終。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5

蒲松齡歷盡滄桑,閱遍人間百態;他雖身處蝸居卻心繫天下、憤世嫉俗,揮其生花之筆,終成一部沉甸甸的《聊齋志異》。

郭沫若先生一幅“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名聯,評價蒲松齡和《聊齋志異》,可謂恰到好處。但是,蒲松齡決不是一位板着臉、瞪着眼的老夫子;相反,他是一位在觥籌交錯時出口成文、頗善雅謔的才子,也是一個在柳蔭下爲遠道而來的你端上一壺好茶的老頭兒,更是一位飽讀詩書下筆如有神的智者。所謂文如其人,也正因爲如此,《聊齋志異》沒有成爲千篇一律、淺薄無比的諷刺小說,也沒有成爲“爲志而志”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自有其獨到之處:思想性有之,藝術性自不必待言。

蒲先生生活在康熙年間的山東淄川蒲家莊;那時侯,“西學東漸”剛剛開始,或是還未開始。相信,達爾文的遺傳進化話思想不會“漸”到蒲先生的耳朵裏。但是,“龍生龍,鳳生鳳”這種樸素的遺傳觀念,蒲先生應該是知道的。在他的作品中,他多處用“遺傳學”的規律來借寫子女而實寫其父母,寫得卻也精緻可人,令人不免會意一笑。今擷其幾篇,妄加評說,以博衆一樂。

《嬰寧》的主人公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她的愛笑了:“年已十六,呆癡裁如嬰兒。”蒲先生在這一點的刻畫上可沒少花氣力。本來吧,寫到嬰寧夫婦安居樂業也就足矣,最後又神來一筆:“女逾年生一子,見人輒笑,亦大有母風雲。”——兒子將母親的特點繼承下來,言子猶在言母,實在妙甚!

《嬌娜》一篇中,孔雪笠之狐妻鬆娘“舉一男,名小宦”,嬌娜“掇提而弄,曰:‘姊姊亂吾種矣’”。讀至此,大笑——虧作者想得出來!到篇尾,“小宦長成,貌韶秀,有狐意;出遊都市,共知爲狐兒也。”乍一看,似無多大深意;細一想,儼然是聊齋先生在“都市”中親眼見過一般!弄得讀者半信半疑,又一大妙!

此二篇中皆爲母子相似,而《鴉頭》篇中的鴉頭與其子王孜卻迥然不同:鴉頭“儀度嫺婉,實神仙也”,她受盡了其母的凌楚;而王孜卻“孔武有力,喜田獵,不務生產,樂鬥好殺”。雖爲母子,爲何如此之異?想來定是發生了基因變異吧!而且這“變異”程度還非常之大:王孜殺老狐之後,鴉頭“命持葬郊野”。而王孜卻“剝其皮而藏之”——豈非暴戾之甚?雖則如此,王孜爲母報仇,大快人心,使人長舒一口悶氣,亦是快哉!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6

《聊齋志異》的作者是蒲松齡。《聊齋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聊齋志異》講的是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無不飽含着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

《聊齋志異》中寫了許多動人的愛情故事。如《小翠》中,王御史有一個兒子叫元豐,可是兒子很傻,到十六歲時還分不清男女,一直沒有娶到妻子。王御史整日因爲兒子的事憂心忡忡。後來,有一位婦女領着一位少女來到王家,說願意讓少女嫁給元豐爲妻。她叫虞小翠,16歲了,整天歡聲笑語,哄着元豐玩。其實她不是凡人,只因爲她的母親受過元豐父親的庇護,讓她來報恩。她治好了元豐的病,悄悄地離開了。文中的小翠是一個美麗的善良的小狐仙。她雖非人類,但是懂得知恩圖報。

蒲松齡還寫了許多反映政治方面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體現了追求公理,講公道的願望。《促織》寫成名受官府逼迫,爲繳納供皇帝玩樂的蟋蟀,竟將爲此而死的兒子靈魂所變的勇猛的蟋蟀獻給宮廷,形象地寫出百姓一命,不抵皇帝一區區玩物的殘酷現實。

蒲松齡長期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對官府胥吏壓榨殘害百姓的不公現象多有目睹,並深惡痛絕。他一生貧困潦倒,又做了三十年的鄉村教師,這樣的經歷恰好對他創作《聊齋志異》這樣的文學著作極爲有利。我從這本書上感受到了,蒲松齡當時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沒有幾個。,我想,每個讀過《聊齋志異》的人,都能深刻的體會這本書的含義,要是想過上美好、不被欺負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從身邊做起,以自己爲榜樣,做一個有追求,有理想,有素質,有道德的人。在這裏,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最後,還是以作者的一首詩爲結尾吧:姑妄言之故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給唱詩!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7

在小學五年級時曾讀過此書,當時只是覺得奇異有趣的故事很吸引人,讓我見識了一個似真似幻的奇異世界,當作一本消愁解悶的書來讀。今年利用暑假對《聊齋志異》這本書又重溫了一遍,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觸。深入地體會到作者寄寓其中的愛和恨,悲憤和喜悅,以及產生這些思想感情的現實生活和深刻的歷史內容。

文學家郭沫若曾對此書的作者蒲松齡評價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齡也被稱爲聊齋先生。我認爲這本書的優點在於情節離奇,細節描寫突出。雖然篇幅不大,但總能一波三折,讓人猜不透結局。層層變化,愈寫愈奇,讓讀者沉醉其中,欲罷不能。

由於這本書故事性很強,文辭優美。語言簡潔,沒有多餘之詞卻能將故事講的引人入勝。所以在當時風靡一時,成爲萬口傳誦的流行書,小孩愛聽它的鬼故事,大人則從中領悟道理。可以說,一本聊齋,說鬼道神,寫盡人心。

本書一共分爲五大類,都已仙凡幽冥爲題,分別是倩女幽魂,狐魅迷情,離魂驚夢,精怪多變,奇人異士等。其中精怪多變這一章中的汪士秀一文我最喜歡,主人公是安徽合肥人。這篇文章說的是他父親在錢塘江不幸遇難,離奇失蹤。多年後在洞庭湖相遇,共同打敗了魚精,父親得救,一家團圓的故事。文章語言頗有風趣,結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讀完讓我沉浸在文中回味良久。這篇文章是以虛寫來使文章跌宕起伏,描寫了主人公汪士秀性情剛毅,有勇有謀的英雄形象。

奇人異士這章節中的勞山道士,這篇文章相比其他就沒有那麼離奇,它講述的是一位姓王的書生上山求仙,其經不起師傅的考驗,沒有毅力和恆心,急於求成,最終只學得一點伎倆下山,但確在人前顯擺,最終鬧成笑話,成爲別人的笑柄。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旦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就要持之以恆,而不應該受外界或自身的太多幹擾。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狂妄自大。就和我們的學習一樣,只有將基本功練紮實,才能厚積薄發。

上面的這兩篇文章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每篇文章都能看出作者對當時社會假惡醜的不滿和抨擊,作者借鬼魅狐妖,幽冥神怪來宣泄滿腔的悲憤,他把自己對人世間種種見解訴諸筆端,文筆縱橫,喜怒笑罵皆爲文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雖沒有“鬼神”之說,但在人們心中還是有“鬼神”之分的。那些損人利己、自私自利、仗勢欺人的人在人們心中就是“鬼”;反之,在生活中那些樂於助人、無私奉獻、尊老愛幼的人,在人們心中就是“神”。

再讀《聊齋志異》,不再感慨鬼狐精怪的恩怨情仇,不去嘆息人世間的世道炎涼,人鬼之間的孰對孰錯,天地之間自有一杆秤。通過本書瞭解人世間的倫理道德,更加對生命對神靈需報以敬畏之心。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心中無愧,偶得謬感,不知所言。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8

上次寫了一篇讀後感,即興發揮,沒有事先做筆記,而我的記性並不怎麼好,到底還是漏掉了自認爲很重要的一條感想,不得不再寫一篇,將這一條補充上。

關於真善美,《聊齋志異》裏面寫了很多很多,我只想說,很多傳統確實繼承了下來,例如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顏值即正義。此外還有很多很多簡單化的因爲所以,也可以說是因果報應之類的思想,也僅代表着以蒲松齡爲代表的一類淳樸善良的人的美好願望。如果現代人還按照那樣的方式行事,運氣不佳的話,遲早會被PUA。或者,往好的方向想,古代民風的確如此簡單質樸,嗯,也不能說沒這種可能。但是,最大的可能性是,沒那麼簡單,否則美好和惡劣這兩個詞都不會產生,人們也就不用那樣歌頌和嚮往真善美了。

喜歡閱讀可能會讓人變得頑固不化,成爲衆人眼裏的書呆子,但是,如果已然如此了,就更要多讀書,讀多種類型的書,因爲解鈴還須繫鈴人,閱讀應該也是一種讓人從書呆子的狀態走出來的方法吧。例如我,現在也慢慢學會一分爲二的看問題了。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9

這個冬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聊齋志異”。其實,我每天也沒什麼時間看書,只是在上廁所時看一會兒,不知不覺,這本書,一頁一頁地被我的大腦吸收了……

“曲折離奇的鬼怪故事,百讀不厭的古代奇書。”這本書是中國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說的傑作,代表了文言短片小說創作的最高峯。書名中“聊齋”是作者蒲松齡的書齋名,“志”是記的意思。

這本書精選了《聊齋志異》中的二十二個精彩故事。讓我影像比較深的故事是:成名一家,爲了捉一隻蟋蟀應付官差,害的愛子慘死。兒子死後,化爲蟋蟀,所向無敵,後來被獻給皇上驟然富貴,成名因此驟然富貴。(《促織》)葉生“文章詞賦,冠絕當時”,但屢試不中,鬱悶而死。死後,他的鬼魂化爲人形,獎平身學業交給丁公子,公子連試連捷,高中榜眼。(《葉生》)一個女鬼借一張畫皮變成美貌女子,王生收惑,被挖吃心肝而死。幸好王生妻子求得道士、異人相救,除去女鬼,王生也起死回生。(《畫皮》)王太常的兒子元豐生性癡呆,狐女小翠美麗聰慧,爲了報恩,自願嫁他爲妻。小翠設計除去王府仇家,又治好了元豐的癡病。不料王家因小事遣走小翠。元豐另娶一女極像小翠。(《小翠》)

《聊齋志異》想象豐富,構思奇妙,情節曲折,境界瑰麗,語言簡潔生動,極富浪漫色彩,具有令人百讀不厭的藝術魅力,深受我的喜愛。

我喜歡看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0

今天,媽媽要搞大掃除,我也不情願的被拉到了搞大掃除的行列中,沒想到,這次大掃除竟清理出了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聊齋志異》。

這本書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做的短篇小說集,這本書或揭示了世道的黑暗,如《席方平》中,連閻王爺都被收買了,使得席方平受盡毒刑,最後告到了灌口二郎那,才得以沉冤得雪,席方平的這種勇氣讓我敬佩。這雖是以冥界影射,但卻反映了在古代“有錢就有理”的“道理”。又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在這書中,寫愛情的故事較多,雖然我對愛情似懂非懂,但我還是被他們這種對愛至死不渝的感情感動了:如《嬰寧》,《蓮香》........,篇中的主角都不顧封建的約束,勇敢的追求愛情,進一步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不自由,對人的約束.......還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敗,如《葉生》中葉生因考試路考不中,鬱悶而死,他的鬼魂要完成遺願,卻也只幫助一個人考中舉人...........

這本書給我的影響甚大,讓我明白了我們這個社會是多麼的自由,讓我學會了大膽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我也被蒲松齡這種正視黑暗,不被世俗所束縛的精神感動.........

《聊齋志異》是一本好書,他評級黑暗,伸張正義.......希望它能受到更多人喜歡!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1

今天,我讀了《聊齋志異》。聊齋是一部經典小說,它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齡的代表作。它通過鬼、狐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貪污成風比比皆是。

比如《畫皮》就講了一個人貪色,找了一個猙獰的瘦鬼,渾身長着黑毛,牙齒如鋸子,指甲如錐子。而自己卻渾然不知。他在街上走,一個紅臉道士說:“王大郎身上有妖氣。”可他不承認錯誤。回家後,王大郎就開始懷疑那個人,自己爬窗戶上一看才知道,這個女九牛二虎之力是一個瘦鬼。頓時嚇的坐倒在地。王大郎被女鬼害死了,妻子爲了救他費了千辛萬苦找到了紅臉道士。紅臉道士說有個人可以幫她。一看,竟然是個瘋子,瘋子讓妻子吃了自己的唾沫,高高興興的跑了。妻子回到家,唾沫變成了一顆心臟,救活了王大郎。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要分清善惡是非,不能光看一個人的表面妄下定論。我也不禁佩服作者的的文采汲汲和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2

這本書的作者是清初的文學家蒲松齡。“聊齋”是他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好看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種犁》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賣梨的人,因爲梨很好,即使是價錢貴了一些,但還是很多人去買,有人就跟賣梨的討價還價,賣梨的人很生氣的說,沒錢買就走開,別耽誤我生意。

這時候有個道士來到賣梨的跟前,請他施捨一個梨,賣梨的不給,還大罵道士,這時有個小夥計看不過去,就用自己微薄的工錢,給道士買了個梨。道士吃完後,就把梨核埋在了地下,交了水,不一會兒就長出參天大樹,還結滿了梨。道士把樹上的梨分給了大家一起吃,賣梨人都看傻了,等他回過神一看,自己的梨全沒了,原來分掉的是自己的梨呀,他連忙去追那個道士,最後也沒追上。

看完這個故事,我覺人一定要有同情心,不能只顧自己,對於有困難的人要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這樣這個世界才能更美好!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3

《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說,家喻戶曉,一直流傳至今。

去年,我在爸爸的推薦下,看完了這本書。它是小說集,裏面有很多個小故事,短的只有幾十字,長的上千字,大多數都是有關神靈鬼怪的,讓人看了心驚肉跳。

可是,這本書的作者蒲松齡爲什麼要寫這樣一本奇特的書呢?我查了一下,原來,蒲松齡懷才不遇,每次考試都因爲官府腐敗而落榜。最後,他放棄了考試,選擇寫一本書來諷刺清廷的腐敗,可是,這被發現了是要殺頭的啊!所以,他巧妙地利用了鬼神的名義把對清廷的諷刺和不滿深深地藏進了書中,使這本書從表面上看,只是單一地講鬼怪;但如果看懂了,才發現這是一本諷刺小說。

於是,我翻開書,又細細地看了一遍,果然,裏面很多故事都具有濃厚的諷刺意味,還有的藉助鬼怪講了做人的道理。比如:《促織》一篇講蒲松齡所處的時代當大官不一定要考驗才能,更重要的是要孝敬權貴;《畫皮》一篇講不要被外表美麗的東西所迷惑,因爲它的內心通常是險惡的;《狼夢》一篇講官吏如虎狼般險惡;《聶小倩》一篇講人要不貪不義之財……

總之,《聊齋志異》是一本“奇書”,蒲松齡也是一位“奇人”,怎樣形容他呢?用郭沫若先生寫的那副對聯再好不過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聊齋志異讀後感 篇14

一看到這本書熟悉的題目,不少人第一時間想起一個令人耳熟的故事電視劇:《畫皮》,電視劇裏那些誇張的故事情節時到今日仍然令我們心有餘悸,所以很多人一定會誤以爲《聊齋志異》這本書是一本純粹的恐怖小說,錯!那就大錯特錯!這本經典耐讀的小說如果單單停留在這麼低級的層面的話,它還會從清代一直流傳至今嗎?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絕倫的一個個故事,它還通過讓我們閱讀這些故事從而領會到一個個深長的道理,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前年寒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這本書。《聊齋志異》是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絕後之美譽。《聊齋志異》看來偏偏講的鬼、狐、仙、怪,其實字字都是人、情、世、態字裏行間無不飽含着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

從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麗的景象深處並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話所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顆純潔、美好加鑽石般透明。

其實,《聊齋》表面上在講鬼、狐一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在康熙時期的中後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時代,貪污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幾個?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們未必都會去思考這些社會問題。作者大膽地揭開了所謂盛世下的爛疤替那些飽受迫害的下層人民提出控訴!在這裏,我又不禁佩服蒲松齡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