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22篇)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2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通用22篇)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

我讀了《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本書,讓我有非常有感悟和啓迪。

讀了《十八歲出門遠行》,我認爲作者可能用象徵的手法來描述一個剛剛成年的人走進社會的心路歷程。我想這段成長的路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初期、中期和後期,而貫穿其中的就是象徵着理想與追求的“旅店”。

初期的熱情,爲了遙遠的理想而執著。剛滿十八歲的“我”懷着憧憬獨自上路。告別童年,告別過去,是成長的第一步,去尋找自己的未來。路上,一直問人前面有否旅店,他覺得在旅途中不能沒有旅店,就像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覺得人生不能沒有理想。年輕的我們總是帶着理想出發,並試圖在某個地方找到它。

而中期的疲憊,因找不到理想而困惑。不斷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着將遇到的折磨,爬上高處再滑向低處,如此循環,他始終看不到旅店。於是,他的熱情逐漸冷卻,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憊和困惑。因此,當他看不到旅店時便選擇了汽車。現在他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麼地方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了,只要汽車馳着,那就馳過去看吧!現實的安逸讓心靈得到了暫時的滿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暫得了安逸,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拋在一邊,不管這種方式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不管這樣的生活將把自己帶到何處。

後期的坦然,他想要的就這麼簡單。人總要接受現實,並且在現實中尋找自我安慰,學會坦然。就像每個在年輕的時候都夢想着將來要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但真正步入社會,發現一切都不像自己當初想象的那樣,所以只能學着坦然面對。

讀《十八歲出門遠行》這篇小說,感覺是在一個夢境之中,但這個夢有時那麼地真實;不知道它具體告訴我們什麼,但又在無形中與我們的心靈深處相契合。筆者之所以選擇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於人生哲學的意蘊所觸動,也是因爲與文中的“我”產生共鳴,覺得像現實中的自己。

《十八歲出門遠行》,雖然是一本書籍,可是,我彷彿在《十八歲出門遠行》中看到了我們自己。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2

跨越了十八歲的門檻,第二次品味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與第一次讀後的感受則已截然不同。

當初翻開這篇文章時,我還只是個十七的小丫頭,剛剛結束了中考,總覺得文章所描寫的事物的景象,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我所能做的,就是羨慕文中的“我”可以有機會出門自由闖蕩外面的世界。

現在的我擁有出門遠行的基本條件了,以同齡人的眼光重新審視這部“出門遠行”的作品,居然發現自己與出門遠行的“我”有某些方面有着驚人的相似,幾乎產生一種性行相惜的感覺。

在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而言,從十六歲到十七歲,只是從花季進入雨季的一小步,而從十七到十八歲,則是從稚氣到成熟,從依賴家庭到自我獨立的一次大跨越。話雖這麼說,中國的這一代的確很少能在十七八歲時便能成熟地對待每一件事,並且獨立地生活在當今的這個社會中。正因爲如此,我們這些已滿十八歲卻仍未走出溫室的少男少女更是眼紅那些早已走出家門的同齡人,不論他們是否有本事能靈活應付每一次風浪的突襲。他們被承認了,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出大門體驗生活,這一切的一切已成爲被我們羨慕的理由,由此可見,我們是多麼渴望成長,渴望獨立,渴望被承認。

文中的“我”背起書包,“衝”出家門,“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像是一條船”,路上所有事物“我”都把它們看成“熟人”而“等待地呼喚他們的綽號”,一天走下來,始終處於興奮狀態,“我”把社會想得如此簡單,把它看成是校園的放大體。

雖然“我”在心中把社會美化了,但它殘酷的一面仍舊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眼前。社會中人的冷漠與僞善在司機拒載,以及他聽說自己的蘋果被搶劫時不僅毫不在意,反而對“我”的傷口幸災樂禍等事件中一覽無餘;他們的勢利與貪婪在“我”連續兩次捍衛蘋果的戰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他們的出擊更是在“我”的遍體鱗傷中成爲不可磨滅的事實。

儘管社會是冷酷的,但“我感到着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他信我還是健全的,還是暖和的”。可見,希望在“我”心中仍未完全消逝。

十歲的孩子就是這樣,不論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好的一面。因此我們從不放棄希望,失去信心。我們有着不同尋常的正義的使命感,雖然我們有時莽撞,或許還很稚氣,或許把一切事物都看得過於簡單。但時間會帶走一切,並把我們磨礪得更爲堅強,而希望,則會引導我們走向成功。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3

“成長”是面對挫折時的欣然挑戰,還是會在各種各樣的逆境中展翅高飛?無論我們經歷了怎樣的挑戰、奮鬥、反抗與迷途,有一個答案總是肯定和唯一的,那就是成長。

成長是獨立。一個人若是無法獨立,就無法成長。去實踐,去嘗試,去享受自己孤身一人所面對的一切,因爲成長是無需要求結果的。

成長是挑戰。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無論是思想,精神,抵抗或是肉體的挑戰,都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然而,我們會在這充滿動力的挑戰中成長,無論是佈滿荊棘,還是輕而易舉。

成長是珍惜。對身邊的一切,我們都要學會珍惜。不懂得珍惜,就無法明白、擁有。對情感的珍惜、時間的珍惜、身邊人的珍惜,甚至是對痛苦、悲傷、挫折的珍惜。好與不好,我們都要珍惜,因爲,也許痛苦的過程,就是成長的經歷,會讓我們擁有更多,明白更多。

成長是面對。面對背叛、挫折,沒有多少人能夠選擇坦然面對,而是選擇一味地去逃避,找個藉口繼續苟活,找個理由隨波逐流,卻不知,逃避只會令自己更痛苦。爲什麼不學會面對,面對痛,面對苦,在逆境中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或勇敢前行,掙脫阻擋我們前進的一切。只有選擇坦然面對,我們纔會釋然,從而懂得什麼是艱辛,什麼是不易,懂得什麼纔是成長的意義。

也許成長就是學會直面自己一直不敢面對的東西。因爲我們害怕的一切不會是虛幻的,它總有一天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直到我們敢面對、不會再不堪一擊的時候,就是我們真正長大的那一天。

也許成長就是一條不可拒絕的路。因爲路上有獨立、有挑戰、有珍惜、有面對,還有那艱辛的步伐。每個人都能夠在成長中擁有斑斕的色彩,擁有無常的滋味。成長,是光芒;成長,是美好;成長,更是人生的初端。沒有成長,我們的星空將會黯淡,我們的生活,將會無味。正是成長,才讓我們擁有了強大而精彩的人生!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4

青春當下,等待我們的是泱泱未卜的大世界。我們在一片混沌中喘息着,摸不到生命的脈絡,旁人嘴裏吐着迷惑人的話語像違法的黑廠房往潔淨的空氣中排放污濁。這條路,越往前走,越無知。莽撞,闖不出自己的小宇宙,只能沿着父輩爲我們燃起的星星希望之火往前摸索。我想我陷入了一個困境,我需要靈魂上的支援。

荒蕪的心田被風吹着揚起煙煤,焦灼還在繼續。直到那天,我翻開了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

主人公擁有如此完美的十八歲——獨自一人,徒步旅行。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懵然無知,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血氣方剛,他和所有十八歲的少年一樣涉世未深、無所畏懼。所以當他的肩頭負上十八歲應負的紅揹包時,他並沒有絲毫的緊張感,而是義無反顧地向前奔跑。

在我看來,他的人生之旅,從十八歲啓程,在十八歲裏經受磨礪,最後於十八歲完成他的蛻變。

啓程,懷着滿腔熱血,他像一匹興高采烈的小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他是一個毛頭孩子正在告別童年。從清晨走進下午,他尋不到一家旅店。他固執地想,旅途中怎可缺了旅店,正如人生缺不了理想。剛踏足社會,這是他萌芽的理智,幼稚卻不失道理。誠然,這看不見也摸不着的理想就像蓋茨比的綠燈,我們總向它伸出手去,卻只觸到它的光。但人生的海洋上,理想是必不可少的帆。

沿途,他成了一隻船。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他顛簸着,心心念唸的,依然是不見蹤影的旅店。然而他以爲自己找到了希望,他搭上了一輛車,即使它那麼破,好像隨時都會散架。但他不在乎。但輕信他人是要付出代價的,爲着他的無知,他什麼都沒有了。其實我們都是這樣的,嘴上口口聲聲說着有不變的信念可以爲其赴湯蹈火,一旦遇上了可取代的物質,原本繃着的精神就被安逸拖垮了。這條路那麼長,堅定信念沒那麼容易,貪圖一時歡快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終點,他臥在泣血的殘陽裏,那麼舒適,夜色從遠處趕來,吞沒了他。像參透了一般,原來一直要找的旅店,竟一直在這裏。兜兜轉轉,命運那麼荒唐,跟我們開一個又一個玩笑,遍體鱗傷過後,我們發現其實生活就是那麼簡單,但它被我們過得那麼複雜。俯首擡眉間我們跨過了時光的裂縫,世界仍轉動着,終於能跟上步伐。洗去青,直面責任。

輕描淡寫的卻刻骨銘心。沙丘連綿着,掩埋他的原本在黃沙中鮮紅刺目的揹包,正如悠悠歲月洗濯他的青澀。十八歲需要旅行,十八歲需要被放逐。流浪着,淌過海水再裹上黃沙。

是的,你已經十八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5

那五個騎到我跟前時跳下了車,我很高興地迎了上去,問:“附近有旅店嗎?”

他們沒有回答,而是問我:“車上裝的是什麼?”

我說:“是蘋果。”

他們五人推着自行車走到汽車旁,有兩個人爬到了汽車上,接着就翻下來十筐蘋果,下面三個人把筐蓋掀開往他們自己的筐裏倒。我一時間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情景讓我目瞪口呆。我明白過來就衝了上去,責問:“你們要幹什麼?”

他們誰也沒理睬我,繼續倒蘋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個人的手喊道:“有人搶蘋果啦!”這時有一隻拳頭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來了,我被打出幾米遠。爬起來用手一摸,鼻子軟塌塌地不是貼着而是掛在臉上了,鮮血像是傷心的眼淚一樣流。可當我看清打鐵那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時,他們五人已經跨上自行車騎走了。

司機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嘴脣翻着大口喘氣,他剛纔大概跑累了。他好像一點也不知道剛纔的事。我朝他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可他根本沒注意我在喊什麼,仍在慢慢地散步。我真想上去揍他一拳,也讓他的鼻子掛起來。我跑過去對着他的耳朵大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他這才轉身看了我起來,我發現他的表情越來越高興,我發現他是在看我的鼻子。

這時候,坡上又有很多人騎着自行車下來了,每輛車後都有兩隻大筐,騎車的人裏面有一些孩子。他們蜂擁而來,又立刻將汽車包圍。好些人跳到汽車上面,於是裝蘋果的籮筐紛紛而下,蘋果從一些摔破的筐中像我的鼻血一樣流了出來。他們都發瘋般往自己筐中裝蘋果。才一瞬間工夫,車上的蘋果全到了地下。那時有幾輛手扶拖拉機從坡上隆隆而下,拖拉機也停在汽車旁,跳下一幫大漢開始往拖拉機上裝蘋果,那些空了的籮筐一隻一隻被扔了出去。那時的蘋果已經滿地滾了,所有人都像蛤蟆似地蹲着撿蘋果。

我是在這個時候奮不顧身撲上去的,我大聲罵着:“強盜!”撲了上去。於是有無數拳腳前來迎接,我全身每個地方几乎同時捱了揍。我支撐着從地上爬起來時,幾個孩子朝我擊來蘋果。蘋果撞在腦袋上碎了,但腦袋沒碎。我正要撲過去揍那些孩子,有一隻腳狠狠地踢在我腰部。我想叫喚一聲,可嘴巴一張卻沒有聲音。我跌坐在地上,我再也爬不起來了,只能看着他們亂搶蘋果。我開始用眼睛去尋找那司機,這傢伙此刻正站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我便知道現在自己的模樣一定比剛纔的鼻子更精彩了。

那個時候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這些使我憤怒極頂的一切。我最憤怒的是那個司機。

坡上又下來了一些手扶拖拉機和自行車,他們也投入到這場浩劫中去。我看到地上的蘋果越來越少,看着一些人離去和一些人來到。來遲的人開始在汽車上動手,我看着他們將車窗玻璃卸了下來,將輪胎卸了下來,又將木板橇了下來。輪胎被卸去後的汽車顯得特別垂頭喪氣,它趴在地上。一些孩子則去撿那些剛纔被扔出去的籮筐。我看着地上越來越乾淨,人也越來越少。可我那時只能看着了,因爲我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坐在地上爬不起來,我只能讓目光走來走去。

現在四周空蕩蕩了,只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還停在趴着的汽車旁。有幾個人在汽車旁東瞧西望,是在看看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拿走。看了一陣後才一個一個爬到拖拉機上,於是拖拉機開動了。

這時我看到那個司機也跳到拖拉機上去了,他在車斗裏坐下來後還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裏抱着的是我那個紅色的揹包。他把我的揹包搶走了。揹包裏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錢,還有食品和書。可他把我的揹包搶走了。

我看着拖拉機爬上了坡,然後就消失了,但仍能聽到它的聲音,可不一會連聲音都沒有了。四周一下了寂靜下來,天也開始黑下來。我仍在地上坐着,我這時又飢又冷,可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我在那裏坐了很久,然後才慢慢爬起來,我爬起來時很艱難,因爲每動一下全身就劇烈地疼痛,但我還是爬了起來。我一拐一拐地走到汽車旁邊。那汽車的模樣真是慘極了,它遍體鱗傷地趴在那裏,我知道自己也是遍體鱗傷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6

閒着沒事,看起了《現當代小說選讀》,有一次讀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感覺卻與以往不同,似乎小說中“我”的經歷和十八、九的我們有些相識之處,甚至預示着我們的未來。

小說情節極不和理,語言卻新奇幽默,完全是十八歲的孩子應有的思想。難怪莫言會說它是一篇“條理清晰的訪夢小說”。

小說一開始便寫“我”在路上的情景,充滿着對未來的新奇和對過去的回味。這個男孩會對着遠方的雲呼喚熟悉的人的綽號,這也算是對少年時代的一種告別。以往熟悉的事,熟悉的人,甚至少年時的愛戀與夢連那些快樂和憂愁,有些會留在腦海裏,但大都會漸行漸遠,慢慢陌生起來。

男孩起初並不在乎什麼汽車和旅店,他只是帶着興奮漫無目的地向前路走着。但人生並不允許他這麼一直漫無目的下去,天晚了,他必須找個旅店住下,就像我們不可能永遠是個孩子,我們不得不爲自己的未來打一個基礎,找一個安身之處(人生的旅店)。

接下來的事非常戲劇性。他遇到了汽車,爲了能順利搭車,他甚至使用了不屬於他的年齡的方式——讓煙(這其實是他第一次對解決人生問題的嘗試)。接下來似乎一切順利,他不但上了車,還幾乎與司機成了兄弟。但事情卻給了他一個巨大的轉折,讓他感覺到無限的悲傷。

爲了保護司機的蘋果而被打的遍體鱗傷,而司機卻放任事態的發展而使自己毫髮無損。最後司機拿着男孩男孩的包跳上了搶蘋果的拖拉機,只留下男孩和汽車一起無限悲哀地等待夜色的降臨。

讓人發笑的情節背後卻是一場現實世界與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衝突,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遭遇這種衝突,但我們必須適應,我們總得成長。

即將走入大學,對未來會既期待又迷茫,但路畢竟要自己走的,我會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面對未來,要學會選擇,我們會成熟起來,只要心中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夢。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7

十八歲出門遠行,短短七個字給我的震撼力卻不止這些,十八歲是一個血氣方,剛充滿活力、充滿探索未知的有着好奇心的年紀了。別人的18歲,也許是坐在風扇呼呼的教室下面,聽着老師的潺潺教導,埋頭做題的年紀;又或許是在球場揮灑着汗水,圖書館裏看書陶冶情操的年紀,但是文中我的十八歲卻是一個人孤身走在異鄉旅行的特別的經歷。

文中的我像是一根無依無靠的稻草,在不熟悉的地方,在不熟悉的路上走了整整一天,路上遇到許許多多的景色,可是隨着時間越來越晚,我的定居之處也成了難題。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位看似和善親切的“老鄉”,我拿着煙換了免費搭車,可是車卻拋錨了,一羣人拿走了車上的蘋果,還打傷了,想要上前阻攔的我,最後司機竟然也搶走了我的揹包,跳上拖拉機走了。荒誕而慌亂的事情像是一陣狂風,帶來呼呼大嘯,離開時又留下寂靜一片。我坐在黑暗中,坐在車子上,遍體鱗傷的我與遍體鱗傷的車子,我們在寂靜中相伴,我也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旅店。

而文中的我並不是認爲汽車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旅店,只是在經歷過慌亂後,我的心變得強大了,我發現了,我心中淺藏着的精神棲息地——熱情、希望、善良、樂觀。於是我便找到了,我一直在尋找的旅店,我的“棲身之所”。

讀完本篇短文,我知道了社會上有許多的殘酷與冷漠,只是平常大多我們處在被父母保護着的一方溫室,看到的都是花花草草的鮮豔與美麗,沒有體驗到花刺和毒曬。而現實社會會比我們想的更加無情黑暗與利益,我們雖然會受傷會疼痛,卻是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經歷。受過苦難方能保持赤子之心,這是成長的最大收穫。成長中要保持自己的初心與赤誠,不斷摸索向前,遇到問題時不能灰心喪氣。遇到問題時保持冷靜和思考,才能收穫答案。

所以,以後的路總要學會自己走,自己摸索。遇到問題也不退縮,堅定地走腳下的路,捕獲屬於自己的風景。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8

皎潔的月光又一次照亮了我的書房,它遲遲不肯離去,彷彿在等待着什麼。我獨自坐在小窗旁的桌前細細品讀着《十八歲出門遠行》。

書中講了一個十八歲的“我”步入社會的旅程。當夕陽逐漸落下,“我”看到了黃昏的頭髮,“我”不再貪圖旅途上美好的風景,迫切需要找到心靈棲息的地方,“我”覺得在旅途中不能沒有旅店,就像我的人生不能沒有理想。

在旅途中“我”迫切想搭車,可是連汽車的馬達聲都聽不見,“我”總是期待着高處,因爲有一個信念一直支撐着“我”——中間的那個弧度中一定有“我”想要的旅店。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我”一次次地往高處奔,奔來的卻不是“我”滿心憧憬的旅店——而是車。

不過這也不錯,最起碼“我”可以搭車去尋找旅店了。“我”興致勃勃地跑了過去,遞給了他一根菸,給他點了火。於是,“我”便心安理得,因爲他只要接過“我”的煙,他就的讓“我”做他的車。在他的車中“我”發現的一個籮筐,用鼻子聞,是蘋果。

等他修好車,“我”便對他說:“老鄉,我要搭車。”卻被他粗暴的叫滾開,“我”對他吼了一聲:“你嘴裏還含着我的煙。”他便友好地對“我”說上哪,“我”對他態度的180度大轉變感到大惑不解。由此“我”還因爲給他的這根菸得到一筐水果。

車開着開着拋錨了,“我”只好下車。這時便來了一羣人,“我”跑過去問:“這附近有旅館嗎?”他們沒有回答“我”,卻問:“這車上是什麼?”他們得知是蘋果後便開搶,“我”被他們拳打腳踢。遠處又有幾個人蜂擁而來搶蘋果,“我”對司機說:“你蘋果被人搶了。”

他漠不關心,還在遠處嘲笑“我”。蘋果搶光了,遠處只剩下屈指可數的蘋果,“我”被他們打的狼狽不堪,擡頭看看夕陽的餘暉,彷彿是爲了看“我”的笑話遲遲不肯離去。“我”爬到車椅上,身體雖是遍體鱗傷,但“我”的心窩卻是暖的。躺在車窩裏想起了“我”臨走時父親對“我”說的一番話,沉重。

人要接受現實,要在現實中尋找安慰,學會坦然。少年雖然質樸、勇敢,但坦然面對現實時卻顯得無能爲力。青春充滿困難挫折,我瘦小的肩膀要扛起很多的責任,也要學會忍受很多的事,冰冷的世界,人情的冷暖。我都要慢慢地適應,因爲我憧憬長大,憧憬青春,憧憬未來,就要面對困難,挫折,還有黑暗。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9

十八歲的“我”,出門遠行,從一把鐮刀開始,生活變得鋒利有力。

站在十八歲的門檻裏,“我”眺望,滿懷真誠和企盼。“我”想閱盡青春旅途上的千樹百花。深呼吸,“我”以爲,在人間,一粒青春的種子站起來就是天堂的高度。這一步成爲一種風情,裁成絕句,裝進千絲萬縷的“歡樂城”。

從此,在刀刃上行走的歲月,“我”是一棵小草,提着自己春的頭顱,在風中疾走。一把鐮刀,一個冰涼的詞語,總能準確地把舌頭伸進“我”的生活。那個荒誕的昨天成了發黃的相冊,“我”卻早已遍體鱗傷。“我”的涉世未深的充滿稚嫩的腦袋還滿滿地空着,等着青春旅途上,精神歸宿的扣問。

在鐮刀經過的道路上,陽光醒來,“我”和那車在一條路上相識,不分彼此。在言語的宴席上,十八年來憂傷的月光,刺傷大人世界的畏罪潛逃,“我們”漠然的目光閃爍,依舊堅定,只要心窩健全,尚留餘溫,就不怕被捏痛滿心窩的血漬。尋尋覓覓,那漸行漸遠漸蒼茫的旅途,如今又睡倒何方?

生命。過程。十八歲,這把一度閃爍光澤的鐮刀,像一株遺棄的狗尾巴草緊緊地拽住了大地的根系,就像一顆楔進了“我”的生活的釘子。生命存在的價值,自我完善亦是,追求亦是。不斷在歷經中跌倒,爬起,再跌倒。演繹一段不知疲憊的千古絕唱。趨自成熟。化繭成蝶。

在削尖的十八歲天空裏,“我”懷揣着一路的暗傷,一路疼痛着舔完傷愈,拽緊,趕上旅店,擁它入懷。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0

成長是用永恆的命題,因爲人總是會不可避免的長大,在這場通往成熟的旅行中,我們有所得有所失,最終得以成長。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的心靈受到觸動的,是那篇遲子建的《清水洗塵》。平凡的禮鎮少年天竈,每年都親自爲家人燒水洗澡,然後自己就着別人的水草草洗一通,但是今年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用一盆清水,屬於自己的一盆清水洗去自己身上一年的風塵。就是這麼平凡的一件小事,樸實無華,但我卻幸得這是一個少年的成長,他有了獨立的自我意識,不再從屬於任何人了。我最喜歡的是文末天竈激動得想告訴同學,他使用清水洗的澡,而且那星光還特意化作皁角花落入澡盆中了。或許,我們都是這樣的意識到自己的成長了吧,就好似某一天,我們開始一個人洗澡,做事不想讓別人幫忙,自我的意識產生了,於是,我們開始慢慢長大。

我很羨慕那些單親家庭裏卻健康快樂的長大的孩子,也羨慕那些雖被溺愛,卻仍然想着自己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所存的生活環境都不利於成長,但別忘了,正是因爲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才更爲具體,更爲珍貴。不論是上公交車時的全票;還是某一天晚上的失眠,又或者是不再跟隨大流前進,只是一個靜一靜。我相信這些都是成長的標誌。

我會想,其實天竈的成長也是我們的成長,在認識到成長的力量以後,會有更大的改變。當心智日漸成熟,權威變得不再是權威,我們自己就會主動去衡量世界上的一切,雖然並不太準確,但是少我們是用自己的視角來認識和判斷世界的呀!我們會慢慢獨立的,生活也會慢慢接受我們的。我相信每個男孩都想成爲男子漢,有些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開始聽搖滾,寫詩,被我們稱爲叛逆期,不過再叛逆,總還是要回到正途的,這只是自我意識的覺醒而已。我們迫切的想要表現自己,找出自己與世界的不同,所以纔會有叛逆,纔會有待立獨行,這是值得原諒的,也是成長應有的試煉。

每一天都是成長的機會,成長也從不流於形式,既然明白了成長的意義,既然知道他不可避免,那就好好的迎接這位重要的來客。終有一天我們長大成人,回看過去的自己,感慨一番,然後再不回頭的踏上屬於自己的道路。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1

再讀餘華先生的成名作《十八歲出遠門》已經是多年之後的今天,如今讀來,再一次感受了餘氏筆端流出的冷暖社會。餘先生關注小人物——那些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活着》裏的福貴,繼而將這些人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的寫進自己的作品。有句話意思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人只有把他放在日常點滴當中才能夠看出他本來的樣子。餘華通過對小人物細微生活的描摹,而客觀上反映出來的就是小人物本身“活脫脫”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小人人物生活的社會的模樣。《十八歲出遠門》這篇小說開啓了餘華創作的一個新局面,應當說,這也是他關注底層社會的一個開端——至少是一個關鍵點。在這篇小說中餘華充分展示了“餘氏幽默”,也秉承了小說的先鋒性特點——在創作語言和生存狀態方面進行了試探性的使用。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境遇。通過對兩個冷冰冰場景的描畫,暗示了社會殘酷的現實。

起初,前面是“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個高處,中間是一個叫人沮喪的弧度。儘管這樣我還是一次一次地往高處奔,次次都是沒命地奔。”就像每個人都被社會所誘惑一樣,社會也驅使着我向前走去,並叫着笑着,一路上興奮無比。然而,奔波久了,變得迷茫,夜晚還是需要一個“靠腳”的地方——旅店——在文中預示着心靈的寓所。而轉眼間,茫茫郊野,哪一處纔是夜晚的歸宿哦?於是,我一直苦苦尋找,而始終不得所獲。接下來,那個奔波在路上的司機出場。簡單的答訕之後,換來的是司機那一個“滾開”,足以像一個巴掌冷冰冰的打在“我”的臉上——這是“我”在社會上的第一個遭遇。

可以這樣說,這個司機此時還不是最冷漠的,因爲後來他畢竟讓我上了車,並且和我也成爲了朋友,說明在他的心裏人性尚存,雖已若遊絲。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只不過是正在奔向一個冷漠殘酷極端的路上。

當那五個村民像強盜一樣殺氣騰騰的奔向車上的蘋果,甚至連汽車的零件也不放過的時候,小說達到第二個高潮,也是頂點。也預示着小說刻畫人性的冷漠達到頂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事件當中司機的表現:先是“我朝他喊:“你的蘋果被搶走了!”可他根本沒注意我在喊什麼,仍在慢慢地散步”,再後來就乾脆“在遠處朝我哈哈大笑”——與其說這個司機是蘋果的.主人,還不如說是那夥強盜的同夥——接下來,他和那羣村民得意洋洋的離去,正表明司機達到了冷漠的極端,那絲尚存的人性終於在殘酷的現實中消失殆盡。

最後,“我”在同樣“遍體鱗傷”的汽車裏終於找到“旅店”——這個尚存一絲溫暖的地方。外面“起風了,風很大,山上樹葉搖動時的聲音像是海濤的聲音,這聲音使我恐懼,使我也像汽車一樣渾身冰涼。”“我”擔心的是會不會自己有一天也會在世間各種誘惑當中,像那個司機一樣走向冷漠,最後彷彿那些強盜一般的村民,行屍走肉的活在世上。

在餘華後來的名作——諸如《在細雨中呼喊》、《活着》——之中,由這篇小說開創的一些先鋒性寫作特點依然得以繼承,唯一不同的是:後來的三部小說在語言方面顯得更加平和和溫暖,這一時期的餘華作品進入成熟階段。但是,無論如何,作爲餘華成名作的《十八歲出遠門》在餘華對先鋒小說早期的探索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到以後作品關注生存狀態的走向。這是毋庸置疑的。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2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尤其是離開家,離開父母,在外求學的這段日子,我一直以這句話爲動力,好好生活,好好學習。最近看了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使我更加深入瞭解了這句話的意義。

《十八歲出門遠行》,故事很現實,情節也很簡單。作者的父親爲主人公準備了一個漂亮的紅揹包,讓他出門遠行去看世界。一個十八歲的少年,第一次出門遠行,在路途中遭遇了一段看似平常卻耐人尋味的經歷。在一位剛剛認識的朋友(自以爲“朋友”)的司機車上,遭遇一場蘋果轟搶事件。欺軟怕硬的司機,面對集體的暴力,無動於衷,最後還惡毒地搶走了他的裝有錢和物品的揹包。主人公的頑強反抗,終因孤立無援而慘敗。他遍體鱗傷,不光是身體,也包括心靈。

我想,遠行對於每一個稚嫩的生命來說都是愉快而充滿新鮮感的。然而對於年輕的十八歲,遠行不是觀景,它意味着自己學會生存,遠行的目的就是必須走過去尋找旅店,需要通過跋涉換取幸福。

當主人公被打得遍體鱗傷,又冷又餓地坐在同樣遍體鱗傷的汽車中時,他想到:它的心窩還是健全的,還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窩也是暖和的。顯然,殘酷的現實社會與主人公起初所想象的背道而馳,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如意和挫敗之後,他並沒有放棄尋找旅店的最初夢想,他爬了起來,依然懷着一顆堅強而善良的心,並最終明白了父親當初的用意。

讀完這篇小說之後,我不禁讚歎作者餘華。他用平實的,幽默的語言,精巧的敘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同時也不乏冷冷的諷刺,無情的揭示了人性中黑暗、醜惡、殘忍的一面,以及主人公在青春初旅中的種種微妙的心情變化。也讓正走在青春之旅的我懂得要更加堅強和勇敢。

是的,人生是複雜而曲折的,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到種種的艱難和挫折。儘管如此,我們也不應灰心喪氣,而應在心裏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氣,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來,這也是成長中的收穫。最想要去的地方,堅決不能在半路返航,哪怕現實怎樣殘酷,都要堅持最初的夢想。

青春年少的我們總會如此的衝動,我們厭倦了周圍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能夠擺脫所有的約束與羈絆,在廣闊的天地中盡情發揮自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實現偉大的理想和抱負。

然而,當我們真的走出去之後,卻發現一切都不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成長過程需要付出代價,只有在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後,我們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3

這是餘華的處女作,讀後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是的,十八歲,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年齡,也許正道出了我們的一些心聲。

主人公出門遠行。去哪?我們誰也不知道。主人公也沒有方向感,他有的似乎只有興奮和喜悅。“我下巴上那幾根黃色的鬍鬚迎風飄飄,那是第一批來定居的鬍鬚。”他是那樣的得意,因爲這標誌着他長大了,可以出門了。

他遠行去幹嘛?又不知道。他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去尋找旅館。我們在外旅行,旅館是必須的,它可以讓我們在陌生的地方安定下來,讓我們漂泊的心得以慰藉,它是我們臨時而重要的家。

於是,他問了好多人,他們竟也不知道旅館在哪,只讓我“走過去看”。“走過去看”,也許是讓他更充分地去接觸現實吧。

結果,沒找到。“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看到另一高處,中間是一個叫人沮喪的弧度。”他是那樣的興奮與迫切,然而現實卻一次次將他推入失望的境地。可似乎他是一個樂天派(也對,他才十八歲嘛),他一次次地奔,沒命地奔,好像不覺得累哎。終於,他沒發現旅店,卻見到汽車了。到這裏,我想我們所有人都會感到一絲欣慰吧,因爲有了汽車找旅館的可能性就會大一點了吧。縱使它是一輛故障車,縱使它是朝反方向開的,他依舊興致勃勃地跑去。這時,我的感覺就是文章要結束了:司機將他送到旅館,他爲下一天做準備。

我的想法實在是偏的太遠了,餘華小說的高潮纔剛剛開始,我倒以爲結束了。他受到了一次嚴重的打擊。首先車拋錨,沒法修了;隨後遇到了人搶劫,他奮勇上先,卻被打得遍體鱗傷;他告訴司機這一切,司機卻衝他哈哈大笑,而且竟然背叛他:搶走了他的紅色揹包,和土匪們一起走了。他受到了現實的考驗,一無所有了,剩下的只有遍體鱗傷的汽車和遍體鱗傷的自己。他感到了悲涼悽傷,不久突然又變得寬慰起來。“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心窩便是健全暖和的。”多麼純樸善良的想法。他的旅店找到了,就在這個被搶得一空的汽車裏。

我不禁佩服起這位主人公,他是那樣的質樸善良,樂觀豁達。

然而我又看到了他身上的無奈:他始終找不到旅店,他勇敢正直卻被殘酷的現實折磨得遍體鱗傷。

他讓我感受到:十八歲,是一個青澀的年齡。在這個年齡,當我們去涉世時,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我們會感到迷茫而又無能爲力。

剛進入大學的我們,在這個異地他鄉的地方,遇到了問題,我們會覺得很無助,覺得很惶恐,覺得適應不了這種生活……

然而我們又該怎麼做呢?也許得學會自我安慰,自我排遣吧。

在這篇小說中,我還讀出餘華對世事無常的傾訴,這讓這篇文章多了些傷感,也多了些滄桑。

總之,《十八歲出門遠行》讓我體會了很多,思考也更加深刻,亦更懂得十八歲,我們該長大了。

喜愛這篇小說,喜愛餘華。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4

這天,我讀了餘華的短篇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本書。我不禁爲本書所展示的世事的冷漠、虛僞、無知、愚昧的一面和難以把握的世界感到無奈、驚疑和惶惑。同時爲“我”的見義勇爲、陽光樂觀和純淨的心所震撼和敬佩。

故事講述的是:十八歲的“我”在父親的督促下,獨自一人開始人生的遠行之旅,正因父親說:“你已經十八了,你就應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因此,“我”離開了家庭、離開親人的庇護,懷着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和夢想,還有對未來的完美憧憬,背起裝有我遠行所需的生活用品的漂亮的紅揹包,歡快的衝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地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

“我”天真的以爲,出門遠行,體驗生活是一件十分美妙享受的事情,未曾料到以後的路怎樣走。然而,一系列的遭遇讓“我”吃盡了苦頭,夜幕降臨時,“我”在山路上找不到旅館。好不容易纔搭上了一輛運蘋果的汽車,車卻在半路拋錨了,山民們哄搶車上的蘋果,“我”阻擋山民的哄搶,卻被那些人打得遍體鱗傷,最讓“我”憤怒的是,可惡的司機不但不幫忙“我”,反而朝“我”哈哈大笑,還搶走了“我”的揹包,揹包裏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錢,還有食品和書。他坐着山民的拖拉機跑了。深夜,遍體鱗傷的“我“孤獨地蜷縮在沒有車輪的汽車駕駛室裏……

透過這篇小說,讓”我“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真相,是成長中我們務必勇敢應對的”醜惡'的一面。讓我明白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意味着讓我們逐漸擺脫了幼稚,走向成熟。讓我也認識到了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後行。”不能魯莽行事,否則得不償失。同時,我真期望像這種“醜惡”的事和行爲在我們的社會裏不復存在,多一些善意的正能量該多好啊!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5

我們同是年少瘋狂:一個,十八歲時便一個人背起行囊;另一個,十四歲獨自去了香港,獨自闖蕩世界,想來自由快樂,實則不然。外面的世界變幻莫測,有冷有暖。十四歲獨自去了香港的人是我,我的經歷雖與十八歲的主人公的遠行有所不同,但這讓我對《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本書有了理解和共鳴。

旅行的一開始我們總是滿腔熱血。

當知道了可以去遠行時,十八歲的他”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

我也終於擺脫了家裏”做這個“”練那個“的生活。”我自由啦“”我可以隨便玩手機啦“”我可以離開爸媽的嘮叨遠走高飛了“”爸爸媽媽,bye——bye“……各種快樂已經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了。而爸爸媽媽他們是一夜未眠,擔心焦慮,一大早還留給我一個條子,千叮嚀萬囑咐一些”小兒科“的話:不要和陌生人講話、不要答應陌生人帶東西回大陸、不要在刷卡時讓人看見密碼……

儘管一路上有小插曲、阻礙,但仍我們熱情洋溢的去衝破,興奮地向前走去。

”公路高低起伏“,前面的路綿綿無盡頭,雖覺得前方有旅店的機率越來越小,但小說中的青年仍”沒命奔上去看旅店“,而且”次次都是沒命地奔“。

正如我想的那樣,在出發去香港的機場裏,的確發生了一件令我焦慮的事。我在機場裏遇見了同學,便將行李及放着手機的包包統統塞到爸爸手裏,去同學那兒”串門“。當我回到出入境辦理的門前時爸爸不見了。這下我着急了,沒了命似的打電話,跑來跑去,驀然回首,老爸卻在,麪館飯桌旁。但當這一小風波過去後,我還不是雄赳赳氣昂昂地進軍登機口,爸爸再三的”注意安全“”要有禮貌“還不是當了耳旁風,有什麼好猶豫、害怕的!

也許這就是青春的沸騰與澎湃。年少的我們在瘋狂時,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們的前進的腳步。青春無退縮!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6

《十八歲出門遠行》作爲餘華的成名作,沒有他的其他作品那樣充滿暴力與血腥,但確實是一部讓人感到困惑的迷幻小說,作者用一種冷靜與默然的筆觸體驗迷惘的青春、無常的人生以及荒誕的世界,給讀者預留了一個思考的空間,卻讓人難以琢磨,回味無窮。我把它來回讀了幾遍,從迷惑不解到略知一二,寫下了這篇感想。

青春,在水木年華的歌聲裏,是一扇關閉的窗,外面是美麗的圖畫;是一扇打開的門,追逐的珍愛,握緊的幸福,短暫得像落花……青春,在餘華的筆下,是夢一般迷惘、離奇、荒誕、混亂而又充滿了一種不可逃脫的宿命感!夢 境小說自始至終都充滿了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情境:司機從態度粗暴到友好,汽車突然拋錨,司機認真地在馬路中央做廣播操,農民搶蘋果、車窗玻璃、輪胎、木版———一場奇怪的浩劫, “我”莫名其妙被捱揍,司機站在遠處朝 “我”哈哈大笑……一切令人宛若是在夢境中,迷濛出奇、漂浮不定、怪誕無常而又不可思議。是 “我”發生了混亂,還是世界發生了混亂?是“我”脫離了世界,還是世界欺騙了 “我”?

莫言曾把餘華稱作是 “當代文壇上第一個清醒的說夢者 ”,認爲《十八歲出門遠行》是一篇 “條理清楚的仿夢小說 ”。既是“說夢 ”,那就無訪說得荒誕些。作者感喟生活的無奈,拾掇了一個個離奇的片段,憑籍生活的本色叩擊讀者的心扉,然而卻用近乎冷漠的語言,產生了夢一樣的美麗。迷 惘餘華曾說: “人類自身的膚淺來自經驗的侷限和對精神本質的疏遠,只有脫離常識,背棄現狀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邏輯,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實。 ”這段闡述無疑可以作爲對《十八歲出門遠行》的恰切註釋。餘華正是用一種 “說夢 ”的方式,生動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誕無常和青年人在這種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

“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們都不知道前面是何處,前面是否有旅店。 ”“現在我根本不在乎什麼旅店。我不知道汽車要到什麼地方去,他也不知道。 ”何其迷惘!那是年青人的通病!他們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他們也不在乎自己的遠方,只管漫無目的地生活。作者以一個清醒的陳述者,顯示了一個迷惘的青春世界。還 原“所有的山所有的雲,都讓我聯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們呼喚他們的綽號。 ”“車窗外的一切應該是我熟悉的,那些山那些雲都讓我聯想起來了另一幫熟悉的人來了,於是我又叫喚起另一批綽號來了。 ”那些雲,那些山 ———若隱若幻的過去;那些存留在記憶深處的人與事 ———似真似假的世界……一個在 60年代出生的男子 ,記憶中的過去是陰暗的。儘管如此,他依然把他的記憶還原,卻充滿了作者的辛酸與無奈。

正如餘華說: “寫作使我擁有了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構的,……這些中短篇小說所記錄下來的,就是我的另一條人生之路。與現實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還原的可能,而且準確無誤。 ”追 求餘華前期的創作用語言建構了一個充滿暴力、血腥和死亡的陰暗世界,文中瀰漫着荒謬與絕望。儘管在《十八歲出門遠行》中也有暴力,但卻更多地看到了追求與希望的影子。

“旅店 ”———在作者的眼中就是 “我”人生的目標與心中的夢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處總在誘惑我,誘惑我沒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個高處,中間是一個叫人沮喪的弧度。儘管這樣我還是一次一次地往高處奔,次次都是沒命地奔。眼下我又往高處奔去。 ”這就是青春的初旅、生命的初旅,即使充滿了沮喪,即便傷痕累累,依然一次又一次努力地嘗試、奔跑。“我一直在尋找旅店,沒想到旅店你竟在這裏。 ”無數次的苦苦搜尋, “旅店 ”就在自己的心裏。迷亂與溫馨並存,也許在餘華的這部作品中,他正在努力嘗試着,追尋着自己心中的那個“夢”。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7

當看到書桌上有一本嶄新的書本,我跑上前一看,原來媽媽新買了一本《十八歲出門遠行》給我,看到這個題目時,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一定是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第一次自已出遠門,有很多有趣的事發生吧!但看完時,我不再這麼認爲,它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它與別的小說不一樣。

書中是這樣講述的,十八歲的我走上了步入社會的旅程,太陽很快出現到了西面,我只想找到一個可以住宿的地方,我覺得不能沒有旅店,像我不能沒有理想一樣,我沒看到旅店,但我看到了車,我做上車給司機一根菸,心想他要了我的煙一定會讓我坐他的車的,我對他說:“老鄉,我要搭車,”但沒想到他會讓我滾開,我說:“你抽了我的煙,”他馬上又笑嘻嘻的問我:“去哪,小姑娘,”這根菸還換來了蘋果,我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我不知道要到哪裏去,他不不知道要去哪裏。

我們就一邊說,一邊坐在車上往前趕,正聊的開心,汽車突然不走了——拋錨,車不能修了,過會兒有五個人來了,我跑過去問:“這附近有旅館嗎?”他們沒有回答我卻問我:“這車裏裝的是什麼?”“蘋果”,哪知道他們知道是蘋果後便去搶,我還被他們拳打腳踢,我對司機說:“你的蘋果被別人搶走了,”他卻無動於衷,後來有開拖拉機的,騎自行車的……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搶走了,我被打的更重了。

這時我看見司機跳上拖拉機跟他們一起走了,他的手裏還抱着我的那個紅色揹包,我現在身無分文,一無所有了。

天完全黑了,我上了車,外面風很大,但我躺的坐椅上開始暖和了,我的心窩也還是暖和的,坐在車上,我又想到了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父親給我收拾書包,讓自已一人出遠門,我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衝了出來,我一直在尋找旅店,沒想到旅店你竟然在這裏。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餘華,我在搜他的資料時記得他坦言說:“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他的小說都反映人和世界的黑暗現象,對人的可惡不滿,喜歡寫一些暴力啊、死亡啊,這些現象,《十八歲出門遠行》就是諷刺現在社會人類的險惡,他想讓我們明白現實中的真實並不真實,他認爲真實的荒謬的。所以,他想把作品表面上寫的荒謬,讓我們看到真正的真實。他寫的《十八歲出門遠行》也是如此,這讓我十分敬佩,因爲我在看的同時感覺在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又那麼真實。

《十八歲出門遠行》讓我明白了現實是殘酷的,我們要面對現實,勇往直前。現實是殘酷,青春也是充滿着困難與挫折的,但青春期裏我們這些花樣少年同樣也要面對青春。《十八歲出門遠行》還讓我們明白了,我們在一天一天的長大,我們所要擔當的責任也一天一天的在增多,我們也要學會忍受着一些事情,外面的世界沒有家裏暖,外面人也沒有家裏好,所以我們要堅強,勇敢的去面對困難、挫折還有社會的黑暗,人類的險惡。

《十八歲出門遠行》寫的就是未來的我們。這本書與別的小說不一樣,值得一讀,你會明白很多。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精選

閒暇之餘,我流連於書店裏。漫步在書的海洋中,品味着書的“味道”,欣賞着書中的“美景”。突然,一個新鮮的題目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十八歲出門遠行》。

我想:十八歲,正是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可以出門遠行了。每一個未成年人都會眼紅走出家門的人,因爲他們可以擺脫所有的約束和羈絆,在廣闊的天地中盡情地發揮自我,實現偉大的理想和抱負。遠行對於每一個稚嫩的生命來說都是愉快而充滿新鮮感的……我對這本書來了興趣,於是把它細細品味。

其中一篇精華作品是作家餘華所創作出的《十八歲出門遠行》,它讓我從中品嚐味出了人生的真正滋味。作者用魯迅式的黑色幽默講述了一段看似平常,卻耐人尋味的經歷,撕開了世界表層的面紗,撕開了一切虛僞、愚昧、暴力、黑暗,將它們赤裸裸地展示在了我們的眼前——

“我”在父親的安排下,十八歲時獨自出門尋找“旅店”,可父親卻沒有給“我”任何指導或提醒,“我”就像在一張白紙的心理狀態下踏上了遠行之路……

“我”本懷着無比興奮的心情,“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可是,“我”尋找“旅店”的過程卻是挫折重重,讓“我”吃盡了苦頭:“我”在山路上找不到旅館,好不容易搭上車卻半路拋錨。自以爲有朋友在就可以把問題解決,可他卻在蘋果被人搶奪完時離“我”而去,甚至把“我”唯一的揹包也搶走了……最讓人難過的是,本該淳樸的農民、天真善良的小孩,卻變成了野蠻的“強盜”。這都是社會的黑暗“給予”的。它把農民的淳樸、孩子的天真善良統統都給“掠殺”掉了。挫折最終讓“我”明白了十八歲出門遠行的意義所在。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頗深,有所省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走過去看看吧”這句話。的確,人生是複雜而曲折的,前面的路是好是壞,沿途的風景是否合意,只有我們走過去看看才知道。

走過去看看吧,即使前面的路鋪滿了釘子,一刺就痛,但是隻有在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失敗後,我們才能真正地長成參天大樹。

尋找“旅店”的過程就是尋找正確的人生目標的過程,它像一把雙刃刀,一面是“天堂”——成熟,一面是“地獄”——幼稚。只有用“成熟精靈”打敗“幼稚妖怪”,我們才能完成“成人儀式”,變得勇敢、獨立。

十八歲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心中有“勇”,我們就能跨進成熟的門檻,跨越十八歲,向幼稚sayNo!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8

“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馬路像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馬路上,我像是一條船。這年我十八歲……”《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是餘華除了《活着》之外最吸引我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的遠行經歷。先是苦苦尋找旅店,但卻一無所獲,然後出現的汽車讓他獲得了暫時的舒適……

這篇文章情節雖然簡單,但展示的冷漠的、難以把握的世界則令我們驚疑、惶惑。十八歲的“我”,剛成年,不知現實世界的冷漠。到了外面,“我”可謂是吃盡了苦頭。找不到旅館、好容易搭上車卻半路拋錨、山民們哄搶車上蘋果等。一系列的事,讓“我”經歷了磨難與考驗。

當離開親人,父母的庇護。我們要勇敢的去面對,去迎接,那些不可避免的磨難與考驗。當我們已戰勝這些考驗,我們就真正成長了。

餘華這個作家的這篇文章的手法,像是魯迅的寫作手法。都是以幽默的形式來表達一些在人世間的道理與事情。這個黑暗,虛僞,愚昧的世界被他們兩個毫無保留的展示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受影響。我覺得要經歷過一切磨難,我們人才能堅韌不拔,纔會長大。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19

這個暑假我了一本叫做《十八歲出門遠行》,讀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臉上的眼淚夾雜着歡笑始終在內心流淌。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我”在起伏不止的柏油馬路上尋找旅店時的一個迷茫的過程。小說通過“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和人性遭摧殘,人們愚味,對現實狀況以及未來迷茫的青年人,在小說中多次提到“旅店”。其實,那僅僅指的是“我”的精神的寄存處,物質的寄存處,面對司機老鄉的不理不睬,面對那些野蠻的農民們和本應該善良可愛的孩子們,我更加的沮喪了,我再次深深的進入了一個迷茫的過程。

知道那個司機把“我”的揹包搶走了,還朝“我”哈哈大笑時,我絕望了,又飢又冷的我什麼都沒有了。現在遍體鱗傷的“我”已經沒有任何力氣了,就像遍體鱗傷的汽車一樣。還好,汽車的座椅沒有被搶走,這讓“我”心裏有了稍稍的安慰,躺在座椅上的“我”漸漸的開始暖和一點了,汽車雖然遍體鱗傷,可它的心窩還是健全的,溫暖的,原來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旅店,這個旅店竟然在這裏!我不禁爲這個遠行者感嘆!

沒有經歷過十八歲的人,希望你們好好爲自己的十八歲做準備。有經歷過十八歲的人,不知有沒有好好利用這個十八歲呢?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些挫折,讓我們的心變得更堅強,讓我們在挫折中學會更多

這個青少年的心,深深打動了我,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未來的十八歲。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20

本以爲這本書是介紹某個人在18歲出門旅行的過程,令人意想不到的卻是:這是由於11篇短篇小說構成,每一篇都貼合我們生活更多的關注是青少年的成長足跡。

青春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最珍貴的東西,可往往越珍貴的東西,我們越容易丟失。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們會變得飛揚跋扈,有時又變得沉默寡言,又愛與朋友們瘋狂。正如這本書所寫,青春期的到來會讓我們有所改變,變得獨立,個性張揚,甚至有些叛逆。但這或許只是對於成人而言,因爲時代的鴻溝,我們總愛與同齡人交流,而不願與父母溝通。正因爲如此,很多事情你懂而父母不懂,父母知而自己不知。可是成長卻總有一個過程,我們會從懦弱中走出來,變得堅強。阿來的《格拉長大》敘述了十三歲少年的成長,他並沒有重點關照青春期少年的叛逆心理,而是探討了青春期少年如何完成對生命起源的感悟以及如何獨立承擔起生存的重負,格拉用勇敢、善良捍衛了自己的尊嚴。由此可見,青春期的少年不僅僅具有所謂的叛逆,更重要的是成長。

十八歲,已經算是成年了,意味着長大成人——擺脫幼稚、走向成熟,而《十八歲出門遠行》所展示的冷漠的,難以把握的世界則令我們驚恐、惶惑。曾在《青年文摘》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是關於大人和孩子不同的自我。主持人問了大人和孩子同樣的問題“如果能改變身體的一部分,你想改變什麼?”同一個問題,大人和孩子的回答截然不同——孩子們想要的是能讓自己滿意的自我,而大人們要的是一個能讓別人滿意的自我。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成長會改變我們所擁有的原有本質,但我們或許本就該歷練歷練,十八歲,出門遠行,完成成人禮。 小時候總想趕快長大,因爲我們對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對它存在新鮮感,可長大後又懷念兒時的天真,《十八歲出門遠行》會帶你重回青春期,體驗成長帶來的不同感覺,給我們心靈上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律動。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21

《十八歲出門遠行》裏收藏了許多散文,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父親的雪》。

《父親的雪》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嚴冬。主角“我”的生活也非常艱難,因爲父親早逝,母親改嫁,所以跟着二孃和巴巴生活。二孃本身就有了許多孩子,如今又多了幾張嘴,因此“我”的肚子總唱着空城計。終於,“我”有機會去看看加到另一個村子的母親,但是“我”明顯地發現,母親已經把自己列爲了“不屬於自家人”、“與自己無關”的列表。唯有自己的新爸爸對自己客氣一些。但這並不能是新爸爸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有什麼改變。“我”從不把新爸爸放在眼裏。那時的村莊正下着大雪,母親地叫她回家,新爸爸正要送我回家,卻被我一口否決。到了家中,我決定忘記母親,忘記新爸爸,忘記那個家。

很多年過去了,我漸漸從一個倔強的女孩長大成一個知性的人,也慢慢明白當初母親狠心送我走的意圖,也慢慢明白母親很愛我,也慢慢明白,我有一顆很愛很愛我的新爸爸。當時“我”拒絕他送我走以後,他就悄悄地跟着我,在身後幫我驅趕野獸,新爸爸的肺一直不好,經過那場大雪以後,還落下了病。至此以後,新爸爸一直掛念着我,對我放不下心,新爸爸最常說的是:“唉,那娃娃,可倔了!不知怎麼樣?”這種感情,比血濃於血的親情更珍貴。

“父親”的愛,是如此無言,“父親”的念,是如此綿延。

《十八歲出門遠行》讀後感 篇22

十八歲,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年輕而有活力的概念,或許我們還在父母的庇佑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或許還是童話世界裏的夢幻公主,但它也帶給我們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那就是我們成熟了,我們不可以只踩着父母走過的腳印前進,我們應該學着如何爲自己的未來設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十八歲出門遠行》似乎讓我們再次拾起了十八歲的回憶,那種衝動,那種無知,現在看來卻覺得很難得,即使我們還有成就夢想的慾望,卻無法找到曾經的味道,我想是我們確實長大了。十八歲的天空總是湛藍的,只因爲我們很單純。

小說從心理的刻畫把主人翁的的單純描寫得栩栩如生,語言樸實,通俗易懂,很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柏油馬路起伏不止,那路是貼在海浪上。我走在這條山區公路上,我像一條船。”作者開門見山地描繪了主人翁初次出門遠行的歡欣雀躍心情,從景物的描寫很好地切入主題,爲下文做鋪墊。“我像一條船,”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在這交會時互放光亮!或許就是因爲這種心態,才使得“我”走了一天,卻一點也不覺得累,還可以朝着山和雲,喊熟悉的人的綽號,這樣的興致似乎比專門外出旅行的人還來得豪邁,來得隨心所欲。

“我覺得自己應該爲旅店操心,”這是主人翁第一次想到自己是獨行,旅店是旅行者的家,可卻一直不見它的蹤影,出門在外,我們擔心的總是是否有個可以迴歸的地方,即使再疲憊,只要有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就行了。難道找個休息的地方就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假如是的話,爲何還要去旅行?家不也一樣嗎?“黃昏就要來了,可旅店還在它媽的肚子裏。”旅店沒有就需要汽車,汽車就在眼前,可當司機問他要去哪裏時,卻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可見他並沒有爲自己的遠行做過規劃。在描繪主人翁的心理特徵時,作者也不忘設下一些懸念,雖然最後的答案有點讓人失望,卻也在情理之中,假如是主人翁自己決定要出門遠行,恐怕就會少一些未知。

此時此刻,再兇悍的司機也沒辦法撇下他,首先他低聲下氣地和司機套近乎,稱他“老鄉”,再請他抽菸,幫他點火,“於是我便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過我的煙,他就得讓我坐他的車,”顯然他已學會了打交道,卻單純地認爲所有人對於這種殷情都會領情,當司機不理睬他的時候,他還氣憤地朝司機吼“你嘴裏還叼着我的煙,”這輕描淡寫的幾句話把主人翁那種臨近成熟的心態描繪得淋漓盡致。

他已明白自己出門在外,應懂得與他人打交道的手段,卻仍帶着小孩子的稚嫩,我好像看到了《皇帝的新衣》裏面的那個小孩子的影子,那是一種無暇的單純。作者極力要想塑造一種如水的單純,但這一句話居然是從一個十八歲的成年人口中傳出來的,讓人有一點意外,覺得主人翁有點傻氣,整篇小說,作者無不圍繞“單純”展開,從他給雲和山起綽號,追着汽車跑,對着自己哈哈大笑等等,作者似乎要把主人翁的單純已推到頂峯。

可是旅店似乎距離他很遙遠,好不容易纔坐上去的車又拋錨了,焦慮塞滿了他的腦袋,無奈之下,他只能“在腦袋的地方開出了一個旅店,”他也並不知道他身在何處,將要去何方?滿懷希望地把所有的籌碼都壓在那輛載滿蘋果的貨車上,現在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看到那些默不作聲地搶着蘋果的鄉民,他奮不顧身地撲上去搶救,有一種行俠仗義的胸懷,卻被打得眩暈,最後連憤怒的力氣也用光了,只好坐起來,讓目光走來走去。最後連他的行李也一掃而空,司機離他而去,主人翁在艱難地鑽進駕駛室之後,才發現那就是他一直在找的旅店。

我想作者給我們的這個答案,或許就是爲了說明旅店就是那個你一直在尋找,直到所有的人都離開你了,最後那個收留你的地方,就是你的旅店。

小說最後以主人公與他父親的談話結尾,自然而然地解開了我們心中的謎團,他的遠行計劃是他父親安排的,至於爲什麼要遠行?僅僅是爲了讓他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他也很聽話,“我歡快地衝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嗎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從這裏可以窺見主人公是一個一直在父母親的襁褓中長大的孩子,卻充滿着對於外面五彩繽紛世界的嚮往,難道他認爲父親只是想讓他到外面遊玩一圈就回來?我想這也是他不覺得累的緣由。而他父親爲他所準備的行李最後也被一槍而空,這意味着他的依靠消失了,即使父母親已爲我們鋪好了前方的路,但走的人還是我們自己,我們必須學會去創造自己的行李,因爲我們遲早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翅膀而獨立飛翔。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小說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這篇小說用一種樸素的言語,在簡單和逼真中,展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作者透過十八歲這個窗口窺探這個美麗的世界,而這個的對面是一個單純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