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1937》有感(精選15篇)

讀《1937》有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1937》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1937》有感(精選15篇)

讀《1937》有感 篇1

看了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轟炸上海火車南戰那張照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多少孩子因爲這場非正義的戰爭痛失親人,於是,我從心裏發出了:“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這一吶喊,我多麼希望世界真正成爲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世界。

下面就讓我爲大家講講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上海南站的故事吧!

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上海南站,炸死200餘人,傷者不計其數。一對夫婦帶着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來到上海火車站坐火車,遇到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

當天的上海火車站被炸成了“垃圾場”。對夫婦儘管受了傷,但仍然緊緊保護着自己的孩子。在被日本侵略者追趕時,爲了保護妻子和孩子,孩子的父親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母子倆傷心得淚流滿臉,兒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父親去世了,比他的母親哭得更加大聲,哭聲猶如閃電雷鳴。就在這時,嬰兒的母親隱隱約約聽到了日本侵略者走過來的腳步聲,可是母親已經累得雙腳麻木了,加上受了傷,已無法走動。

偉大的母愛給了這位母親以力量,使她跑動了,由於跑得很慢,日本侵略者一槍打中了這位母親的腳上。母親被活活地殺死了。小孩彷彿哭喊着:“爸爸、媽媽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兒子我需要你們,快回來吧!”

兒子的哭喊聲,這位母親好似聽到了。她用力睜開眼睛,說:“我的乖孩子,你一定要生存着,將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爲爸爸、媽媽報仇,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添光彩,讓外國人知道,我們中國不是那麼容易欺負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永遠祝福你,再見了我的兒子。”

說完,這位母親已經閉上了眼睛,沒有呼吸聲了。罪惡的子彈使那位孩子已成了孤兒。戰爭是多麼的殘酷!戰爭使多少母親失去兒子;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孩子變成了孤兒。

爲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爲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爲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讀《1937》有感 篇2

我含着萬分痛苦的眼淚,懷着悲憤至極的心情讀完了《1937:屠城》一書,牢記歷史,發奮學習。

那一幅幅慘不忍睹的圖片,那一段段滿含血淚的記述,帶我走進了那段仇恨的歷史。 1937年12月13日,20萬日本侵略軍殺氣騰騰地進攻了南京城。他們逢人就砍,遇屋就燒,見到金銀財寶就搶,不分晝夜地燒殺掠奪,這些喪盡人性的劊子手們除了隨心所欲地用槍射殺人以外,還採用了種種滅絕人性的殺人方法取樂,如砍頭、劈腦、切腹、挖心、挖眼、水溺、火燒、砍斷四肢等等,而且男女老少一個也不放過。被害的人們發出淒厲的慘叫聲,而日本鬼子們卻在一邊鼓掌哈哈大笑。他們僅在中山碼頭江邊,就一次屠殺了5000餘人,過後把屍體拋入江中。

一時,浮屍橫流,血染長江,殺人規模最大的是在下關草鞋峽。日軍將5萬多中國難民全部用鉛絲捆紮,驅趕到下關草鞋峽,用機槍密集掃射,看到在血泊中還沒有斷氣的就用刺刀砍戳。而後又將所有的屍體澆上煤油焚化。在大屠殺中,最殘暴、最令人髮指的是日軍竟然進行殺人比賽,看誰殺的中國人最多。有兩個日本軍官約定要比賽殺人,誰先砍殺滿100個人誰就獲勝。對這兩個“殺人魔鬼”的競賽,日本報紙竟然大加讚揚,把他們稱之爲勇士。每一個日軍戰士都成了殺人犯,最多的一個人總共砍殺了300多中國人。

日軍新兵都把中國人當作“活靶子”練習射殺和劈刺。一個日本士兵在日記中寫道:“殺一箇中國人,在我們就如殺一隻貓或狗一樣。”大屠殺整整持續了6個星期,34萬中國無辜的男女老少慘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幾十億美元的財產遭到日軍的破壞和掠奪,死難者的屍體在街頭巷口堆成了山,鮮血染紅了整個南京城。日本侵略者殘暴、無恥的舉動簡直就是“禽獸”,他們在中華民的歷史上抹上了最慘痛的一筆,令我們中國人民甚至讓全世界人民都無法忘記這個歷史的悲劇。由此,我瞭解了現在的和平多麼來之不易,清楚了我們脖子上的紅領巾的分量,也更體會到了只有我們的祖國更強大了,才能免遭列強欺侮和侮辱,我們的人民才能擁有安全和寧靜,我們自己也才能夠不像當今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兒童們那樣遭受苦難。

所以,正在學校學習的我們,將來必定肩負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讓我們牢記歷史,發奮學習吧!牢記歷史,發奮學習。

讀《1937》有感 篇3

6月16日,電影《南口1937》首映禮在我區保利影劇院舉行。首映禮上,導演朱丹攜主演謝芳、張勇手、孫洪濤、杜旭東等藝術家亮相,共同緬懷在南口戰役中犧牲的抗日英烈,紀念長城腳下最大規模的抗日戰役。

影片在立意、藝術表現形式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既有悲壯、慘烈、宏大的戰爭場面,又巧妙地融入了悽美的愛情、兄弟情、戰友情,更具有可視性,更適合現代人的欣賞取向。

電影《南口一九三七》在南口戰役原址實景拍攝,大量使用戰爭遺物真品,再現了真實的戰爭場景。其中,搭建復原南口、沙河古城、長城古戰場,再現昔日戰爭場景。

影片採取了國際最先進的攝影、燈光、錄音及後期剪輯、合成調色系統,營造了震撼的視聽效果,讓影迷在電影院裏可以享受一場豪華的視聽盛宴。

首映禮上談到《南口1937》的創作緣起,導演朱丹表示,自己作爲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老北京人,卻對南口這場戰役一無所知,包括後來他採訪多位羣衆甚至土生土長的南口人也對南口戰役知之甚少。這讓朱丹產生了將這段歷史拍攝成電影的動力,用影像還原追憶這段塵封七十年的歷史,讓大家知道這段不朽的光榮史蹟。

首映禮上,演員謝芳表達了對《南口1937》的喜愛,“從接到劇本的那刻起,便覺得自己非演不可,這是咱中國兒女自己的事,是發生在北京的真實故事,應該被世人知曉,讓年輕人向英勇的軍人學習。”她還帶領全體人員合唱《大刀進行曲》,將首映禮的氣氛推向高潮。

電影《南口1937》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委宣傳部、北京市昌平區廣播電視中心、北京華都新雨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將於6月23日全國上映。

北京宣傳部副部長餘俊生,區委、宣傳部長劉紹堅,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副書記許柏林等領導出席首映禮,併爲電影“公映許可證”揭幕。

讀《1937》有感 篇4

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戰爭題材影片《南口1937》日前在全國上映。影片通過南口小鐵匠在戰爭背景下的命運故事,再現了全面抗日戰爭初期發生在北京昌平的一段歷史。

南口位於北平城西北45公里燕山餘脈與太行山交會處,是北平通往大西北的門戶,南口戰役是全面抗戰初期的重要戰役:1937年8月,中國第7集團軍在南口地區抵抗日本駐中國屯軍進攻,挫傷了日軍的氣焰,延緩了日本侵華進程。中共中央當時的機關刊物《解放》說:“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遠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

導演朱丹介紹,電影《南口1937》以南口戰役爲背景:血氣方剛的鐵匠趙鐵錘,在迎親的路上,遭遇日寇襲擊,平靜的生活被戰爭撕碎;面對殘忍的日寇,憤怒的趙鐵錘在羅團長等中國軍人民族精神的感召下,毅然拿起武器,投入到戰鬥中。

說起《南口1937》的拍攝初衷,朱丹說,三年前在南口拍攝紀錄片《古鎮南口》的過程中,他看到一座座長城烽火臺彈痕累累、昔日戰壕交錯依稀可見、荒草中還不時撿到彈殼和無名遺骨,對作爲老北京人卻對這場戰役一無所知感到慚愧,他採訪過多名羣衆甚至土生土長的南口人也對這場戰役知之甚少,從那一刻起他決心要通過手中的攝影機還原這段塵封七十年的歷史。

讀《1937》有感 篇5

電影《南口1937》以發生在1937年的“南口戰役”爲背景,影片首映禮也特意選擇在戰役所在地北京昌平舉行。首映禮上,中國電影家協會黨組副書記、金雞獎百花獎組委辦主任許柏林先生、國家廣電總局高級編輯、中國夏衍電影學會副會長高爾純、中國電影集團精神文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副會長王迎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名譽會長章柏青、國家廣電總局劇本中心主任,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名譽會長張思濤、中國電影集團原黨委書記,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竇春起、影視編劇徐寶琦、北京電影學院音像出版社社長吳健等出席。特邀嘉賓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餘俊生、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黨組成員、副局長韓昱 、昌平區委宣傳部部長劉紹堅及南口戰役抗戰老兵李子正先生和抗戰將領後代王一況蒞臨首映禮。

電影《南口1937》根據南口戰役史實改編而成,講述了以龍飛團長爲代表的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護我長城的英雄壯舉,同時電影中還融入了趙鐵錘與龍團長、甜瓜等人之間豐富的情感故事,以及普通百姓面對家仇國恨的小愛與大愛的抉擇。影片將這段幾乎被掩埋的抗戰歷史和故事重新用電影的形式展現給觀衆,電影逼真重現戰爭場景,帶來視聽盛宴的同時也號召現代年輕人牢記歷史,繼承中華好兒女爲保衛自己的國家忘我生死、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

讀《1937》有感 篇6

根據南口戰役改編的抗戰史詩鉅作《南口1937》將於今日在全國上映,該片由著名導演朱丹執導,實力派演員孫洪濤、青年演員孫看領銜主演。這是南口戰役首次以電影的形式展現給世人,影片以男一號孫看飾演的小鐵匠與戰爭交織糾葛的命運爲主線,將一個嚴肅又不缺幽默,軍民齊心抗戰的英勇故事呈現在觀衆面前。

青年演員孫看在劇中飾演男一號趙鐵錘,是一個有一腔愛國情懷的小鐵匠。實力派演員孫洪濤在劇中飾演指揮南口戰役的龍飛團長,小鐵匠趙鐵錘爲龍飛團長打造兵器,並在抗戰過程中,憑藉自己的鬼馬和指揮,爲軍人們爭取了更多有利的條件。最後憑藉龍飛團長和趙鐵錘的默契配合成功擊退了日本侵略者,打破了日軍的美夢。

電影《南口1937》今日上映,首次出演男一號的孫看既緊張又興奮:“很期待大家看了電影后的評價,但是又害怕聽見評價,擔心大家在‘趙鐵錘’身上看見我以前飾演的角色的影子。作爲演員,我希望把每一個角色都塑造的不一樣。”這是孫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不希望一成不變,渴望通過各種角色來挑戰自己,從而發現自己在表演方面的更多可塑性。有顏有衝勁,相信孫看一定能在未來的道路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讀《1937》有感 篇7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戰爭題材影片《南口1937》,今日發佈先導海報、預告。這部以南口戰役爲背景,講述南口小鐵匠在戰爭背景下愛情、命運故事的影片,用好萊塢戰爭片的敘事手法,爲觀衆再現了抗日戰爭期間發生在北京昌平的一段歷史,堪稱抗日版“老炮兒”。片方同時宣佈,《南口1937》將於 2021年6月23日全國公映。

軍民攜手抗戰小人物“老炮兒”撬動大情懷

南口,位於北平城西北45公里燕山餘脈與太行山交會處,是北平通往大西北的門戶,南口戰役是當年正面戰場抗日戰役之一。《南口1937》此次曝光的先導預告片,不僅爲觀衆展現了悲壯、慘烈、宏大的戰爭場面,還巧妙地融入了悽美、溫馨的愛情、兄弟情、戰友情等內容,真實描述了當年抗戰大背景下國難當頭,軍民攜手抗日的場景。

從定檔海報上也可以看出,在硝煙瀰漫的天空、塵土橫飛的戰場上,飛機、坦克還有奮勇抗戰的士兵都在硝煙中模糊了,只有一把步槍清晰可見,步槍上頂着的一塊破碎紅蓋頭隨風飄搖。正如“燃熱血鑄英魂誓死捍衛我長城”所揭示的,南口戰役是中國軍民在孤立無援狀態下拼死抗爭的一場戰役,究竟這場戰役走向如何? 南口小城又會有怎樣的遭遇?小人物又如何撬動大情懷,《南口1937》6月23日揭曉答案。

小鐵匠迎親遭襲擊抗日版“老炮兒”血性抗戰到底

影片以南口戰役爲背景,講述了一個蕩氣迴腸、充滿着血與火、愛與恨的感人故事。在蒼茫的林海間,守護英靈六十多年的老人趙鐵錘無意中挖出了南口戰役指揮將領龍飛團長曾使用過的武器――刀型劍。龍飛女兒聞訊後,帶着保存近70年的父親遺物--刀鞘來尋覓老人。這把刀鞘合一的利劍,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血氣方剛的鐵匠趙鐵錘,在迎親的路上,遭遇日寇襲擊,平靜的生活從此被戰爭撕碎,他走上了血性抗戰的征程。

影片《南口1937》以男主趙鐵錘的視角,講述了以龍飛團長爲代表的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護我長城的英雄壯舉,同時趙鐵柱與將領、甜瓜等人之間豐富的故事關係也讓影片比其他戰爭片更有味道。作爲一部軍民攜手抗日電影,《南口1937》表達的不僅僅是不應被人遺忘的歷史,也是給觀衆帶來心靈的洗禮。

導演走心之作追憶塵封七十年的歷史

說起《南口1937》的拍攝初衷,導演朱丹透露,三年前在南口拍攝紀錄片《古鎮南口》的過程中,他看到一座座長城烽火臺彈痕累累、夕日戰壕交錯依稀可見、荒草中還不時撿到彈殼和無名遺骨,讓他感到作爲老北京人,卻對這場戰役一無所知。他採訪過多位羣衆甚至土生土長的.南口人也對這場戰役知之甚少。從那一刻起他決心要通過手中的攝影機還原這段塵封七十年的歷史。

據悉,本片在南口戰役原址實景拍攝,片中大量使用戰爭遺物真品,由中外特效團隊運用現代三維動畫仿真技術再現真實的戰爭場景,還原戰爭的慘烈與悲壯。影片在拍攝期間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百餘家新聞媒體全面跟蹤報道,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讀《1937》有感 篇8

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戰爭題材影片《南口1937》,日前宣佈定檔6月23日上映。該片將以小切口展現大歷史,以一個小鐵匠的故事再現當年恢弘慘烈的南口戰役。

影片以南口戰役爲背景,以小鐵匠趙鐵錘的視角,講述了以龍飛團長爲代表的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護我長城的英雄壯舉,堪稱抗日版“老炮兒”。

據悉,本片在南口戰役原址實景拍攝,片中大量使用戰爭遺物真品,由中外特效團隊運用現代三維動畫仿真技術再現戰爭的慘烈與悲壯。

讀《1937》有感 篇9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委宣傳部等聯合主辦的電影《南口1937》昨天全國公映。首映禮上,影片導演朱丹攜主演謝芳、張勇手、孫洪濤、杜旭東等藝術家亮相,共同緬懷南口戰役犧牲的抗日英烈。該片歷時三年才製作完成。

南口是北京昌平的一座小鎮,也是歷史上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門戶。同期與“淞滬會戰”齊名的南口戰役,使日寇的侵略計劃粉碎,但這段緊鄰北京城的中日大戰,因歷史原因幾乎被遺忘。導演朱丹表示,自己作爲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老北京人,卻對南口這場戰役一無所知,這讓朱丹產生了將這段歷史拍攝成電影的動力,用影像還原追憶這段塵封七十年的歷史。

《南口1937》根據南口戰役史實改編而成,講述了以龍飛團長爲代表的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護我長城的英雄壯舉。

表演藝術家謝芳現場表示了自己對《南口1937》的喜愛:“這是咱中國兒女自己的事,是發生在首都北京的真實故事,應該被世人知曉,讓現代年輕人知曉。”

讀《1937》有感 篇10

70年多前發生在北京昌平地區的南口戰役鮮爲人知,電影《南口一九三七》將再現這段塵封的歷史。

據瞭解,這部電影將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昌平區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製。過去兩年多,創作團隊沿北京昌平至河北懷來,拜訪了多位戰爭親歷者及後代、考察了戰爭遺蹟、遺物,拍攝了1500多幅圖片、10多個小時影像資料,採寫了5萬多字的書面素材,目前劇本已創作完成,並取得了拍攝許可證。

影片將以南口戰役爲背景,講述守護英靈60多年的老人趙鐵錘挖出了指揮戰役的羅團長曾使用過的刀型劍,與烈士女兒保存的遺物刀鞘合二爲一,揭開了當年面對殘忍的日寇,憤怒的中國百姓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和軍隊共同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土,頑強抗戰的英雄壯舉。

創作團隊透露,本片由曾執導過《血戰臺兒莊》《大決戰》的八一電影製片廠翟俊傑導演擔任影片藝術總監,海政著名軍旅作家徐寶琦擔任編劇,預計2015年下半年拍攝完成,在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發行。

讀《1937》有感 篇11

作爲一個男人,就應該扛起肩膀上的責任。贍養老人、愛戴妻子、善待孩子。“家”是一個那麼溫馨的字眼,而家的支柱便是男人一生的守護。

作爲一個大哥,當然是“義”字當頭。“今日誰與我共同浴血,他便是我的兄弟。”兄弟是大哥的靈魂,當靈魂散盡,大哥便不再是大哥。

作爲一名中國人,民族精神在任何一個有良知人的心裏是永遠不會倒塌的。當我們即將成爲別人的奴隸,我們的家園將會變成一堆廢墟,我們的兄弟將橫屍街頭,我們的姐妹將被蹂躪。那些敵人會指着我們的頭顱喊,看,這就是奴隸。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將不再擁有。

“爹,我是你兒子,我叫鄭樹森,我今天三十六了,還沒有娶媳婦。”鄭樹森(孫紅雷飾),弄堂裏的小混混,監獄裏的一名獄卒。因常常受欺負得外號“頂針(女人縫補衣服時手中的東西)”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最沒出息的小混混卻陰差陽錯地當上了上海灘的老大。他滿腔地熱血好像被那樣一個殺人的時代打開了。人的改變永遠是那麼的不敢讓人相信,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內心的渴望與本性。當我們受到壓迫的時候,我們所做的只有兩個字“反抗”。

龐德,二十年前名副其實的上海灘老大,過着在雲端的日子。過分的榮耀終究是要被妒忌的。二十年前,龐德慘遭滅門,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在一夜之間全部陰陽相隔。他拼命在上海灘碼頭廝殺,不知過了多久,等他醒來看到身邊的屍體,感覺到了身上的疼痛,那一刻他明白,自己還活着,活着就要報仇。他說:“如果我沒有仇恨,我是活不下去的。”無論怎樣,我們活着都是靠自己內心裏的一種精神力量,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就有了活下去的理由,我們就有了不放棄的信念。所以當我們對生活極度失望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給自己找一種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支撐下好好的活下去,我們會發現美好也許就在下一個黎明。

虞中和,中和堂的老大,也是上海灘的老大,龐德的仇人。一個在江湖裏滾打了十幾年的人,終有一天也會對這血肉堆起的江山不屑一顧了。在虞中和的眼中,江山與自己的女兒相比,女兒要遠遠的超越江山。你可以擁有江山,你要想清楚,你是爲誰而擁有江山。當最重要的人已經不再人世,你要江山還有什麼意義?是爲了別人恐懼的眼神?還是爲了那些表裏不一的話語?我可以爲我愛的人爭天下,天下已得愛人已逝,僅剩的也只有無窮無盡的悲傷。

三個人一臺戲,演繹了上世紀末上海灘的腥風血雨。劇中人物各有各的性格。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有時候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弱點刻意地隱藏,也不要逃避。一個完整的人是有長有短的,當我們不敢去承認自己的短處去顯耀自己的長處時,那麼這個人是懦弱的,因爲他連自己都不敢面對。

不得不說的,也就是1937年上海的淪陷。當燈火閃耀的歌舞廳在炮火隆隆的轟鳴中變成瓦礫,當那平凡的人手無寸鐵的人在硝煙中奔逃,當小販的叫賣變成聲音嘶啞的求救,當繁華殆盡,當祖國的生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一切的一切都顯的那麼渺小。無論你是江湖的大哥還是乞討的乞丐,國家亡了,你們就只有一個名字,叫,亡國奴。那個時代生命的脆弱是可想而知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怎麼去保護這難得的和平,少年強則中國強。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會感覺冥冥之中有命運的安排,命運到底有沒有被安排,我們誰也沒有確定。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會改變。改變自己的出身低微,改變自己的性格。放下所有虛無縹緲的東西去珍惜更有意義人或事。

讀《1937》有感 篇12

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來到了中國上海虹橋火車站轟炸此地。

當時,有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他和他的爸爸媽媽躲在一個角落裏。這兒到處都是人們的哭喊和炸彈的爆炸聲。一個導彈落在了天橋下的鐵路上,頓時,天橋坍塌,鐵路斷了一大截。一羣侵略者從飛機上跳下來,用惡狼一樣的眼睛看着人們,他們手中拿着大刀朝人們亂揮。小男孩和他的父母躲在角落但還是被發現了,侵略者們把爸爸和媽媽拉到一旁準備斬首,臨死前,父母朝着兒子大喊:“躲起來!”小男孩立刻躲到幾塊磚後。

漸漸地,周圍停止了轟炸,侵略者走了,小男孩從磚後出來了,到處都是磚瓦碎片,失去父母的小男孩嚎啕大哭起來。此時,有一個記者趕到了現場,拍下了這一幕,並把小男孩帶回家撫養。

戰爭是無情的,我們要停止戰爭,讓世界上沒有硝煙,永遠和平!

讀《1937》有感 篇13

翻開語文書,我看見了一幅驚心動魄的照片。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抗戰期間有一位記者在上海拍攝的。只見一個孤立無援的小孩子坐在被炸燬的火車站廢墟上哭泣。我的思緒逐漸被拉進了這幅照片中。

時間回到火車站被炸前十分鐘,小孩子一家人正準備逃離上海這個危機四伏的城市。孩子的父母在站臺上焦急地踱步,盼着火車快點來,他們已經不想在上海多呆哪怕一秒鐘,因爲日本侵略者馬上就要攻進城了。這時,一片黑壓壓的陰影籠罩了地面,轟隆隆的巨響打破了天空的寂靜,一架架日寇的轟炸機出現在頭頂,接着炸彈傾盆而下。“轟……”巨大的炸彈爆炸聲,夾雜着人們的尖叫,還有火車站破裂、倒塌的聲音,淹沒了小孩子大聲的哭泣和呼喊。爆炸的碎片劃傷的小孩,但他卻再也見不到父母的身影,見到的只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我彷彿聽到小孩子無助的哭泣聲響徹雲霄,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合上語文書,媽媽喊我吃飯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在。我的生活真幸福,衣食無憂、溫飽不愁,還能每天開心地上學,比照片上的小孩子幸運千萬倍。我爲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和國度而倍感欣慰。不過,即使是現在,在世界的某些地方,還有許多小朋友在飽受戰爭的煎熬,仍然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我真希望世界能永遠和平,讓地球永遠成爲小朋友快樂的家園!人類的天堂!

讀《1937》有感 篇14

回憶往事,我們大概回想起童年的美好時光,讓你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但是,當你看見這張老照片時,你就不會不由自主的笑起來,定會熱淚盈眶。

1937年8 月28 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了上海火車南站,這張照片就是當時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

這天,陽光明媚,晴空萬里,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樣,涌動的人羣川流不息。突然,天空傳來“嗡嗡”的飛機聲。還沒等人們反應過來,地面上就傳來了“轟隆隆”的爆炸聲,那聲音響徹雲霄。不到三分鐘,火車南站就像變魔術似的變了個模樣:倒塌的樓房,炸燬的鐵軌,無助的孤兒,無不述說着侵略者的殘暴、兇狠,偶爾還能聽到醫生微微的呻吟,四處充滿了悲慘的叫喊聲。

其中,鐵軌旁還做着一個幼小的男孩。他似乎在叫喊着什麼。哦,我知道了,同學們也知道了,全世界誰都知道了,他在喊:“媽媽,媽媽!你在哪裏!媽媽!媽媽!”小男孩臉上佈滿了晶瑩的淚珠,像珍珠一樣滾落在地上,述說着侵略者的自私、殘忍,也述說着戰爭的傷害、無情。

這時,誰也不知道,這孩子的母親到哪裏去了。被炸死了,跑了……這都不能說明孩子母親到底哪裏去了。

眼前的廢墟、孤兒,不都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留下的滔天罪行麼?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不正證明了你們在中國的“東亞共榮”是謊言嗎?

回憶往事,讓你想起痛苦的、傷心的、悲慘的、快樂的事情,讓你知道中國是怎樣接受命運挑戰的。

讀《1937》有感 篇15

1937年8月28日下午4點,日軍轟炸上海火車站,一個嬰兒在鐵軌的廢墟上哭泣,他的父母已死於剛纔的轟炸,他的名字叫多多。在這次轟炸中,1800人,大部分是等候撤離的婦女和兒童,只有300人活了下來。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禁不住令人落淚。當天的上海火車站被炸成了“垃圾場”。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8月28日,這是悲慘的一天。日本進行周密的計劃過後,準備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來給中國一個下馬威。人們聞風而逃,收拾好自己行李,衝向大街,跑向火車站,而火車站正是日本轟炸的焦點。多多一家也不例外,父親帶着妻子和多多,跑到了火車站。爸爸好不容易在賣車票的地方買了兩張車票,又到了站臺上等車,一起都是跑步進行的。來到站臺上,多多一家驚呆了,人山人海,站臺上擺滿了行李,人們像泥鰍一樣擠來擠去,爭着往前面擠,想在上火車的時候早點上去。“嗚,嗚——,嗚,嗚,”這個聲音由遠到近,顯然是火車來了,人羣開始騷動起來,大家搶着往前面衝,火車剛停穩,人們就上去了,幾分鐘的時間,車廂裏就擠滿了人。突然,人羣聽見了“嗡嗡嗡,嗡嗡嗡”的聲音,隨即,看見了天空上出現了幾個黑點,人們傻呆呆的看着,沒有反應,忽然,黑點俯衝了下來,越來越近,看清了,是飛機,機面上閃耀着銀光閃閃的膏藥旗,還可以看見非肉體武器,“啊,飛機,飛機,快逃,快逃啊!”不知誰說的,人們開始了瘋狂的奔跑,有的到火車上,有的到站臺上,多多的媽媽被“潮流”推着,和爸爸分散了,她思索着怎麼保護多多的安全,看到了一塊由一些破爛搭起的小棚子,她把多多塞了進去,正想找個地方自己也藏起來,兩架轟炸機飛得更低了,一架飛機扔下了炸彈,兩顆炸彈落下來了,一枚落在了火車頭上,一枚落在了站臺上,“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車站,一些人炸得血肉橫飛,倖存者顧不得拍身上的塵土了,繼續逃命。又是兩聲響,又是一些人倒下了,日軍轟炸機就是這樣兩架一次來轟擊上海火車站的,投完了所有的炸彈以後,日軍飛機逃離了上海火車站。

多多上面的棚子早已經被衝擊波給掀飛了,多多也炸得面目全非,他看到了火車站被轟炸以後的情景:天棚板掉在了火車軌道上,玻璃震得滿地都是,架空橋空落落的,裏面都可以看見外部,一些殘餘的碎片在架空橋上面搖來搖去,不時還有一些破爛落了下來,多多留在火車站裏,他還不會行走,在這裏他顯得孤獨和無助。

隨後,來了,他看到了多多,用照相機拍下了這個震撼人心的照片,儘管沒有彩色膠捲,但他留給了人們一段永遠不能忘卻的傷痛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