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通用21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通用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通用21篇)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爲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於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裏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着,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己,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爲穩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

我與地壇——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扶輪問路,那麼好手好腳的人,你們可曾向前方邁出過腳步?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麼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麼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掙扎,那些語句太泛、太虛,對每一個曾被上帝無情擺弄的人都適用。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甦,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後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裏,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輪椅,也要站起。因着愛,因着情,甚至因着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說,“希望”又有什麼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達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安慰。

我並不認爲他是多麼堅不可摧的“鋼鐵人物”,你以爲誰都是保爾柯察金?現實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總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又復痛,複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麼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孤勇,直至最後平靜接受它的冰冷與枯竭。

正是由於這“寫”,這比言語更爲私密,更爲透徹,更爲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這生,在死的對立面上,永遠存在。永遠無力,但永遠堅韌。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着。可是還是一種情況,像他這樣的情況,因着回憶隨時有無可延續的悲哀,才需要這樣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麼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其實這幸運,未嘗不是取決於自己。這生,值得死來敬畏。這生,真實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邁出過腳步?

那前方,便是路遠山高,人亡馬遙的“零度”。

他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3

蕭瑟秋風起,吹進了那篇荒蕪的園子中,遍地落葉隨風而舞,天邊的那抹彩霞孤獨的飄着,看上去有些悽美。有一個人坐在輪椅上,靜靜地欣賞,這個人就是史鐵生。

史鐵生的文字是優美卻又有些淒涼的,看似冷漠的字眼背後隱蔽着一個墜入低谷的人的頑強與倔強。《我與地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略顯悲涼卻充滿力量的故事。而讀完,品完整篇文章後,有兩處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還請我娓娓道來。

第一處是《我與地壇》的第一小章,其中“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一句留給我的印象最深。公平地講,史鐵生是一個不那麼幸運的人,甚至有些可悲。從他的文字裏看,他本是一個有志向,有夢想的少年,卻不幸在最狂妄的二十歲出頭的年紀殘廢了雙腿。命運好像給他開了個玩笑,把他硬生生的從高處拽下來,再給他重重一擊。這時的史鐵生是崩潰的,絕望的,甚至是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的,於是,他每天在地壇裏漫無目的地“走”,“走”那些他“走”過一遍又一遍的路,想生生死死這種真實存在卻又虛無縹緲的東西,甚至想怎麼去死。可令人驚歎的是,他想通了,想通了自己的不幸,想通了生死,想通了人該怎麼活着併爲此努力。我深深觸動和感嘆於他的堅強和與命運鬥爭的勇氣。

第二處是《我與地壇》的第二小章,講述的是史鐵生與他母親的點滴往事。這一章,史鐵生用真誠,樸實的文字寫出了他對母親深深的自責與懷念,感人肺腑。年輕狂妄的史鐵生怎麼受得了失去雙腿這樣沉痛的打擊,只能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不幸與悲憤之中,卻忘了兒子的痛苦在母親那裏是加倍的。母親的悲痛從不輕易表現出來,因爲她還需要安慰她的兒子,撫慰她的兒子尚未成熟的飽受傷痛的心靈。母親常在等待與看望之間徘徊,糾結,她變得卑微,變得小心翼翼。雖然史特生後來理解了母親的爲難,可時期已晚,母親已與世長辭。這是多麼感人肺腑的故事,又是一個兒子對他的母親多麼真切的自責與懷念。

在《我與地壇》這本書中,我感悟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也許年紀尚小,閱歷尚淺的我還無法完全領悟和理解史鐵生所要傳遞的情感,卻真真切切地感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不畏艱險,逆流而上的精神。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4

或許是對這位正值壯年,本應大展宏圖,卻突遭雙腿癱瘓打擊,但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痛苦、迷茫甚至絕望的作家的好奇與同情,我一直樂於讀他——史鐵生的文章。

他的文章中有不少是寫他的母親。自然而然的閱讀,有意無意的在他的文章中尋找契合點。一個身體走入絕境的人,在冥想和回憶中,寫盡了生之曲折。

最先接觸到的是他的《我與地壇》。名字雖看似與地壇有關,但更多得是寫他的母親。在他失去雙腿的那段時間,他鬱悶、逃避、心灰意冷,終日獨自一人推着輪椅到地壇去,在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邊默坐、呆想。然而這卻給母親出了一個難題。她知道他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他出去走走,但她又擔心他。有時,史鐵生在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會來找他。對於他的出行,母親無時無刻不在驚恐擔憂,正如作者所說“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明白,母親這是在自我安慰,自我禱告。是給我的暗示,是懇求與囑咐。只是在她猝然長逝以後,我纔有餘暇設想,當我不在家的那些漫長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臥難安,兼着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對於史鐵生的母親來說,她有一個長到二十幾歲忽然癱瘓的兒子。她情願把痛苦加註在她自己身上。她小心翼翼的顧忌着史鐵生悲痛的心,即使那時的她正身患肝病,卻更加擔憂孩子的未來和他的心結。

然而就在史鐵生快要撞出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匆匆離去時只有四十九歲。直至母親猝然長逝,史鐵生纔開始清醒。對於母親,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倔只留下了悔恨,沒有絲毫驕傲。那時的史鐵生還太年輕,他被命運衝昏了頭腦,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人,殊不知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時要加倍的。而母親在臨終前,仍唸叨着她那有病的兒子和還未成年的女兒。連最後一面也沒有見着,只留給作者無盡的傷痛和懷念。

母親的去世,也許是史鐵生最大的遺憾。在她去世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讓人動容。作者所刻畫的“母親”形象深入人心,就像世上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我也會從中讀懂史鐵生的懺悔與悔恨,在生活中不留遺憾。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5

作者(史鐵生)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裏,對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態發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時也回想母親在世時的艱辛,痛苦而追悔莫及。結合種種場景,對生命作出了深度的思考和正視。

看完這篇文章,隨作者對人生也有些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中卻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索,對生與死的理解,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完美作品。

作者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他頭上,失去雙腿後對他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亦如五雷轟頂。失去雙腿讓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所有的不順,所有的自卑,所有的痛苦讓他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每天面對這一切,他只有選擇逃避與逃離,逃離的最好藏身之處就是地壇——這座古園,想象着躲進這古園裏自生自滅,逃避現實乃至放棄生命的想法。也正是這種躲避讓作者可以靜下心來看清古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輪迴,花開花落,植物競相生長,生物的生機勃勃等等景象。當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

後面,史鐵生不僅思考了自己的逆境,也深思自己癱瘓後對母親的打擊。起初他並沒感受到母親的痛苦,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和母親的去世後,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忐忑與無奈,不易和心酸,現欲將好事相告於母親時卻無法實現。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信念,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何況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後,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無數次地給作者鼓勵,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從而堅強的活下去。

看完這篇《我與地壇》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怒視那些面對挫折和苦難選擇親手扼殺自己生命的人,例如:莫泊割喉自殺、馬利亞諾自給一槍自殺、海子臥軌自殺等等,追其之根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對生命的不重視。人的一生很短暫,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的不幸與坎坷,不管我們是否身心健康都要勇於面對,勇於克服,如此所有的困難都不足爲懼。要對生命負責,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史鐵生用這篇文字書寫了心路歷程,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讓我們要善待生命……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6

上次回家偶然在已經蒙塵的書架上看到了一本曾經高中時讀過的書《我與地壇》,也是突然心血來潮,擦去書上一層薄薄的塵土,翻閱起來。

在我看來史鐵生是一個飽經苦難的人,但他卻譜寫了一首謳歌生命、積極向上的在讚歌,他通過文字映射出高貴而豐富的內心世界,讓我們窺見了一個鬥士在苦難裏生活,在絕望中奮力尋找希望的過程,向死而生,卻又堅韌的活着。

《我與地壇》這本書的主人公便是作者和那個飽經風霜的公園,他們彷彿是同病相憐的友人,一個被命運奪走了健全的身體,一個被歲月斑駁了痕跡。史鐵生在這裏經歷了人生的最低谷,他在這裏獲得了寧靜,寧靜的看這雲捲雲舒,寧靜的經歷酷暑、寒冬,他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破罐破摔,他在這裏得到了救贖,地壇與母親的陪伴讓他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在《秋天的懷念》一文中,史鐵生將母親對他偉大又無私的愛描繪的淋漓盡致,他母親因爲說話提及到了“跑”和“踩”而自責不已,出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在彌留之際掛念的都是史鐵生和他那個未成年的妹妹。所以這本書也包含了作者在多年後對母親的緬懷之情,也許也有對自己曾經怨天尤人傷害了母親的後悔。

如果史鐵生沒有失去雙腿可能世界上會多一個岌岌無名的平常人,雖然造化弄人,在他最好的年紀失去了雙腿,卻靠自己的堅韌度過了最難熬的那段時光,最終他成爲了一個平靜的智者,他的文章總會引人深思,思考人生的哲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苦難總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無論前路坎坷幾何,都會向着夢的遠方眺望,去看那遙遠的風光。

回到現實不禁感慨,生命二字承載的沉甸甸的重量,堅強的活着本就是一種偉大,對比史鐵生這位智者的過往,我要做的是從哪裏顛倒再從哪裏爬起,繼續攀登人生的高峯。感恩這個世界給與我一個健全的身體和幸福的家庭,僅是如此便強過很多正在遭受不幸的人了,既然我已經擁有如此多的幸福,就要活出更精彩的人生,任何挫折都會是我前行的動力,懷有一顆堅強的內心,永遠堅韌、自強。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7

苦難給予人的不僅僅是痛苦,對於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苦難有時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具有獨特的價值。

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挫折。因爲對意義的尋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當這種需要找不到明確的指向時,人就會感到精神空虛,當這種需要有明確的指向卻不可能實現時,人就會由受挫之感。所以,承受苦難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又該怎樣看待生命的苦難呢?倘若一個人落入了某種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積極創造和正面體驗的能力,他的生命是否還有意義呢?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及相信或至少說服自己相信厄運終將過去,然後,又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即使一個人處在最惡劣的境遇中,它仍然擁有一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既可以選擇承受苦難的方式。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以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命的苦難。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造就的,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在苦難中默默的忍受命運的重壓正如作者史鐵生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裏是加倍的,而母親卻用鹼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爲所愛的人獻出了一切,堅定的生活下去。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

就命運而言,我們無法去論公道。這是一個音克難而充滿着差別的世界,如果你被選擇去充任那苦難的角色,那麼你還能有什麼別的方式來度過你的人生呢?看來只好接受苦難,這樣看來事情似乎變得非常絕望了,但實際不然,我們接受苦難並不代表我們要做苦難的犧牲品。如果我們像是鐵生那樣弄明白生死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人活着就應順應自然,苦難是人生中要遇到的,肯定苦難本身在人生中的意義,就能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如果允許選擇,人們寧願要平安的生活,但克難的確是人生必含的內容,一旦遭遇。他也的確提供了一種機會,人的某些特質,唯有藉此機會才能得以考驗和提高,一個人通過承受苦難而獲得的精神是一筆特殊的財富,由於它來之不易,也就不會輕易喪失。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8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爲“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着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面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天的鼓勵與支持。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擔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己那心已冰涼的兒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終於她的兒子明白了,她的兒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兒子一個人的苦思。他的兒子一次次的希望時間可以重來,但逝去的不在回頭,看着地壇從開花到落葉,從抽芽到朽去。沒有了母親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單的一個人。

看着大雪覆蓋着熟悉的地壇,也許只能感到那種無能爲力。時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後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後天後悔。無奈的搖搖頭,只能但看這白雪皚皚的地壇。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這不變的風景,人生好像一場夢。快醒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錯下去。每個人如同過客,指不準哪一天自己就到頭了,也許你會感嘆自己還有好多事沒有做,也許你還會不捨這塵世。但有誰可以去改變,超脫輪迴。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時光的流逝中,有些隨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閒適;有些消散,如鳥兒不知何去何從。總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陰如飛的日子裏,給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靜的安逸。或許更好。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9

讀完這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的第二天,心中難以平復的感情督促着我去書店尋找這本《我與地壇》。然而未及我出門,便從當日的報紙頭條上得知了一個令我驚愕不已的消息——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先生因腦溢血去世。一位偉大而樸實的作者,就這樣在我剛準備伸手觸及他用文字構築起的世界的時候悄然隕落了,留我繼續在這奔騰不息的生命長河中探尋、思索。如英國詩人濟慈所言,“餘下的只是靜默,深摯於涕淚與嘆息的靜默”,我不知該怎樣言明,只覺世界忽然靜寂。那天我還是去了書店,但卻空手而歸。在書店裏我看到史鐵生先生的作品被單獨展示出來,並張貼者各種紀念他的海報,展示櫃前人頭攢動,這幅場面在我看來無論如何都與那些躺在書櫃裏的書格格不入,而我也沒有了擠進去買書的衝動。又過了半年,一個晴朗的午後,我再次踏進了那家書店,與上次不同,那些書已經回到原位,安靜的躺在書架上。我一眼便看見了那本《我與地壇》——封面簡簡單單寫着書名,既無作者簡介也無多餘介紹,顯得清新素雅,一如史鐵生先生的文風,清新素雅卻絕不堆砌累贅。書的背面更是簡樸,唯一印的一句話顯得動人心魄——“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這一次,彷彿遇着一位故人,我會心一笑,堅定的把它買下。

此時的我已邁過高考,所有的重壓彷彿隨着夏日的到來一起煙消雲散,心境亦有不同,本該歡喜,可是生活忽然沒了追求,沒了目標,心裏時時失落。未來真的到來了,我卻慌亂而手足無措,惴惴不安的想象着未來。

買回《我與地壇》後,我迫不及待的將它通讀了一遍,感慨許多。最令我敬佩的是史鐵生先生以堅定的信仰支撐起的樂觀、豁達與淡泊。接受殘缺、接受苦難,卻仍願以更昂揚的姿態活下去。面對這喧嚷的世界,他輕輕嘆息“我們走了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地壇有它的悠遠,有它的渾厚,有它的深邃,它不曾喧譁亦不曾回答,它就在那裏,那就是最好的回答。在千百年如一日的地壇中,沒有喧囂,沒有招搖,他在這裏找到了信仰,找到了生命的歸屬。西方一位哲人曾說過:“別走的太快,等等靈魂。”沒有信仰的前行正如沒有靈魂的軀體,而對於我要開始一段新的旅程,要帶上的是不是迷茫與慌亂,而是信仰與靈魂。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0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來搖着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果。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樸實的文字間洋溢着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之作。

史鐵生在二十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齡忽地失去了雙腿。這慘痛的災難降臨到了他頭上,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簡直如雷轟頂。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在經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鬥爭之後,他最終拒絕了死亡。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他決定把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

母親已在這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希望的種子,還有書中寫到的中年夫婦,熱愛唱歌的小夥子,中年女工程師,長跑運動員,漂亮卻智障的小姑娘……無數次給作者鼓勵和感動的人無心地創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這些豐富的感情足以昇華人的心靈,拉近人的距離,溫暖社會關係。這些都是生命的意義,都是讓人堅強的理由。人生是如此複雜而又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逐漸變得穩重,深情。於是作者堅強地走了過來。

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僅有的一次,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誠然,人生難免有許多坎坷,但這不應成爲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呢?與其悲傷痛苦,草率結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將它看作是生活賜予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呢?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有了這些磨練,才使我們體味到人生的樂趣。我們應該懂得熱愛生命,重視生活的磨練,體會友愛,學會負責,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最起碼的責任,尊重生命,是一個生命對他的母親以及對大自然的敬重。文中充滿了對生命之意義的思索,對生命目標的探尋,鼓勵人們善待生命,善待生活。史鐵生的文章讓人學會了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正視,也讓我們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探索和對生命的詰問,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了理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1

人活着的時候總會想幾個問題:

1、爲什麼活着。

2、爲什麼要死。

按照史鐵生先生的話來說,前者思考沒有任何意義,因爲當人出生的那一刻起,活着就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無法改變。至於後者,父母賦予了生命,死亡又是一個必然結果,這趟通往生命盡頭的列車既然還得再開那麼一會兒,何必着急下車,好好活着唄,沿途還能欣賞一下風景。

思考爲什麼活着雖然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思考怎麼樣活着卻還是有點價值的,史鐵生先生的看法是人活着就是慾望二字,這與我認爲的人活着的苦,其本質就是慾望的無法滿足或者延遲滿足的想法是一致的。人活着總是爲了得到點什麼,也許是名,也許是利,也許是愛情,也許是快樂,人懼怕死亡的本質也是害怕死了之後什麼都沒有辦法得到了。

現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說衆生皆苦,但爲什麼苦,無非就是慾望難以得到滿足,按照這個邏輯,那如果沒有了慾望,是不是就沒有了苦?於是我想起了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裏有提到這個問題,關於人能不能選擇自己的慾望,答案是不能。赫拉利的觀點是人不能選擇慾望,人的意識其實是受慾望驅使的。科學家做過實驗,可以根據大腦成像圖,就能提前知道人想幹什麼。人無法剋制的擁有了自己的慾望,而殘忍的是並不是所有慾望都能通通被滿足,面對那些絕對不可能被滿足的慾望,只能飽受煎熬,所以衆生皆苦纔是一個無法規避的無奈。

如此看來,留給我們的剩下兩種選擇,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迎面而上。前段時間我聽了一位老師在課上講,他說,“人應該學會和自己和解。”我想了一陣子,後來發現其實和自己和解就是一個接受自己平庸的過程,並且接受自身慾望無法被滿足這一事實的過程。想明白了之後突然就釋然了,不是不想得到那些渴望已久的東西了,而是無所謂了,隨它去吧,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僅此而已。另一種的選擇迎面而上就比較正能量,堅持不懈,對所有阻礙着自己的那些困難說不,努力努力再努力,不屈服,不放棄,特別感人。

兩種選擇哪一種更好其實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史鐵生先生在《我與地壇》裏最後一句這樣寫着:“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爲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2

我是一名園神。

我是慷慨的園神。我靜默地圍觀人世間的色彩,人們不論好壞而的回憶全駐足在這方地壇,我毫不在意他們在我這裏抒發喜怒哀樂,因此我是大方的。

我是自私的園神。我耐心地等待鼓勵一位少年成長,一草一木燃起生的慾望。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了,我也輕鬆地掐滅生靈最後垂死掙扎的火苗。

打那以後有一個老婦人陪伴殘疾的他,幾年後卻消失了,隨之消散的是少年原本的喜怒無常。我目睹他絕望、彷徨、迷茫,陷在生與死的交界線,最後他拔出泥濘的雙腿,看淡世間。我悄然問他,你忘了嗎?但他只是對我道,有些事情更適合埋藏。

當地壇再換去幾批人,我跨過歲月長河,再去勾勒起他寓意不明的話語。古老的歲月跳過一切,徑直擁向光陰的`盡頭,它們那般恩愛親暱卻忽略他人瀕死的悲傷。有人心易變,三頭五年就面目全非;也有人心如止水,十萬八千里走過初心不改,不過相同的他們都活着,都詮釋生存與死亡之間急遽的過程。

少年回首與地壇對話,我聽到他問生命的意義何在。可我是也只是地壇,我只會用草木的窸窣向他報以一笑,他望着園內荒蕪的我,反而悟了。他看穿了死且明白上帝的義務限在創造人類,頑皮的上帝留下“生”,接着隨意地把“死”擲給世人。我用樹蔭下走遍幾十年的夫妻爲他舉例,有人在“生”的夾縫中相依相愛,有人至死尚未了解“生”是爲何。苦難無疑是淚水摻雜的物質,只是它對每個人所展現的形式不同,譬如對於地壇言,苦難將是枯黃的草葉。當淚水同慾望並肩消亡,怎樣埋葬如同生命一般沉重的自由呢?

我踱着步降臨人間,拾起秋天安詳的秋葉。生如夏花,死如秋葉。少年曆經漫長黑暗、終於觸碰到光亮。燦爛的星空同和煦的陽景迸發呈現,他帶來過分淡靜的哲思,秋葉經過春夏肆意的絢爛,最終悄然無息地爲自己的“死”拉上帷幕。你只須知道,我們終會死亡。所以你不必沉淪在無窮無盡的壓抑中,僅僅專心做一件事去——讓你的生爲結局鋪墊色彩。

光陰驟地抖動殘留的餘暉,地壇迎接新的一羣生物。我悠悠地鳥瞰人間,猜測他們將怎樣度過晨光、日落與寂寥的晚暮。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3

我固執地認爲,《我與地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

史鐵生的文字很美。我喜歡《我與地壇》用細膩的筆調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那滄桑古園,喜歡作者描繪古園中那“誰也不能改變的”落日光輝、雨燕高歌、蒼勁古柏、夏雨秋風,以及對與四季相應的多種事物的排比鋪陳。但他那情真意切的文字並不是吸引我的主要理由,儘管我是個美文崇拜者。因爲我讀這篇文章不象欣賞那些閒情逸緻的文字那樣輕鬆,而是時時停下來,反反覆覆地想,努力去捕捉文字背後蘊涵着的深厚意蘊。

使我難以擺脫的是瀰漫在文字中間的那股沉重和蒼涼。當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當他終於明白自己只能在輪椅上度過餘生之時,他的心緒荒涼。很自然地,他想到了死。是地壇,讓他在慘遭厄運之後,慢慢地平靜下來。

十五年前的那個下午,“失魂落魄”的他“搖着輪椅進入了古園。”這次偶然的“進入”,是作者生命史上的轉折。這座“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古園,“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彷彿就是爲了等他,爲了給他一個思索生與死的地方,尋找一個活着的理由。

古園是一座神聖的祭壇。它的上面曾經供奉過無數祭品,象徵着生的慾望,也表達了對死的恐懼。滄海桑田,如今的祭壇上早已沒有了那些祭品,有的是斑駁的琉璃,頹圮的老牆,飄搖的樹葉,還有那“搖頭晃腦”的螞蟻、“一朵小霧般的”蜂兒、“會忽悠一下升空的”瓢蟲。古園的敗落,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似乎蘊藏着生命的奧祕,也緊緊拽住了史鐵生。於是他幾乎天天來到地壇,搖着輪椅,走遍園子的每一個角落。在那裏度過他的春夏秋冬,專心致志地思考着生命的意義。

古園是一個思考生死最適宜的場所,尤其對一個血氣方剛便遭命運殘酷一擊的人。史鐵生置身於“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漸漸想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代他的一個事實。“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把死當作生命中必然要降臨的“節日”,他便安心多了,因爲參透了死亡,便開始面對厄運而不再逃避。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4

每次倍感失落時就會看史鐵生、餘華這些大師的作品。這本短篇裏最經典的語錄:“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他的文章總是給我大吃一驚的感覺,因爲他總是用很平靜的語調講述一些關於生命的訊息,確讓我們無法去忽視它。

史鐵生是在延安地區清平灣插隊時得了一場大病,後就開始了坐輪椅的生涯。

他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裏有講到當時插隊跟破老漢放牛的故事。在正當年的時候突然遠離了正常人的生活。那得承受多大的苦難跟心裏折磨。一個原本喜歡運動的人突然見不能走路了。母親在他面前都不會提“蹦、跳“等字眼。全家都是那麼小心翼翼,擔心觸碰他心裏的痛。

從後就開始他每日搖着輪椅去地壇。文中有這麼一段:”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我都在這園子裏呆過。有時候呆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呆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裏了。我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爲什麼出生”。

與他朝夕相伴的是地壇,以及在地壇裏活動的人也都是很孤寂的形象。有人在那裏唱歌、有人在那裏長跑、也有在那裏活動的兄妹。年年月月他都在那裏想,那裏寫,從而去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

史鐵生文中的母親讓人心疼,那是一位活得分外小心的母親。忍受着自己孩子失去行動能力產生的消極情緒,然而她只能去默默的關心。每次都是在門口看着兒子搖着輪椅去地壇,站在陽光裏,站在冷風裏。在跟兒子商量時去戶外看看的那絲欣喜沒能多持續一會兒,卻猝然離世了。

史鐵生在文章《合歡樹》裏寫道:“我坐在小壇的樹林裏,閉着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

苦難在人生的每一個角落,伴隨着每一個人。生活就像一張網,痛苦就像是那張網上的繩結。在經歷一次次痛苦後,這張網上就會有密密麻麻的烙印在上面。我們無法去掙脫它,只能去默默的承受、消化它。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5

《我與地壇》是中國作家史鐵生的一篇散文。

史鐵生出生的地方在地壇附近,在他以前的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上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作者說:“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祖母年輕時帶着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

在史鐵生最狂妄的年紀他失去了雙腿,在一個下午作者無意中進了這個園子,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用作者的話說“它爲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着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問,並看見自己的身影。”在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在作者心情十分悲傷的時候,這個園子的寂靜給了他心靈的安慰。但是當時作者認爲那只是逃避。

在地壇中作者經過了很多次思考,他一連幾小時在地壇裏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再也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講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記過,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是啊,既然死一定回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活呢?在古園裏作者靜靜思考活着的意義。

我覺得活着就是有意義的人生只有幾十年,困難和痛苦從來都沒有走遠,我們活着不僅僅是爲自己而活,更要爲家人而活,爲愛你的人而活。生命無常,我們要懂得珍惜,作爲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當我讀到後面的時候作者說母親總是跟着他,她來找他,又不讓他發現。

我相信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在作者車輪經過的地方也有母親的腳印,等到他後來明白了母親,可是母親已經不再了,他明白了千萬不要跟母親倔強,當他懂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讀完《我與地壇》我感受到我們的生命長度是有限的,在生命中難免會遇到不順,但是請相信,事情一定可以向着好的方向發展的。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6

人爲何生而爲人,卻不是其他動物,這讓我思考了很久很久。但當我讀完史鐵生先生寫的《我與地壇》後,似乎懂了。人就是一種即使再逆境中也會拼命活的精彩的生物,這就是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

史鐵生先生在朝夕之間,從人間掉到了地獄,他也曾經對未來迷茫過,對人生失望過,日日思索人生的最終歸途。“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豁達的人生觀,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人在困境中,即使是無神論者,誰又能真正做到心中無喜無悲無怨。而此時神變成爲內心的寄託。如書中所言“危臥病榻,難有無神論者。如今來想,有神無神並不值得爭論,但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自然忽略着科學,向虛暝之中寄託一份虔敬的虔敬的期盼。”確實如此,有神無神又有什麼要緊,人活一世,總要有一份寄託。

人在逆境之中,總要一份精神支柱。總有一個人無論你變成什麼模樣,她總在你背後,她就是母親。“女子本弱,爲母則鋼”,在史先生遭遇巨大的人生變故之後,他的母親總是默默站在他身後,不放過一絲可以治好兒子的病的機會。在史先生內心世界崩塌的那段時間裏,他總是像個炸藥桶一樣,莫名其妙的發作,而母親則默默承受他的暴躁,怒氣。母親總躲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哭泣,不是因爲自己的委屈,而是她太理解兒子的委屈。但在史先生寫作略有成績之時,他的母親已經不能同喜,因爲母親離去已有好幾年。

他坐着輪椅坐過很多地方,而他的母親走過來他輪子劃過的所有地方。這就讓我理解何謂“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父母不在,人生只剩來處。”

我總以爲人生是很深奧的,幸福是很難得的,夢想總是與現實背道而馳……但我現在明白了一點有關人生的道理。我們實在沒必要將未來過於刻畫,將死亡故意醜化。無論你過着怎樣的人生,死亡都是你人生的節點,待萬物歸於煙土之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我們只要過程,過程就是我們的財富,我們的與衆不同。

雖然這個在地壇玩耍的“孩子”永遠的走了,但他的地壇也將會成爲所有人的地壇。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7

史鐵生,當代一位特殊的作家,常年與病魔鬥爭,他的文字每一處都是真情流露。在他的筆下,我感受到了最真摯的母愛。

在風華正茂的青春之時,突然雙腿癱瘓,史鐵生覺得自己十分不幸。可他卻不知他受的苦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雙腿癱瘓後,他與任何人都無法正常交流,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待着,地壇就成爲了他最親密的夥伴。那兒實際上就是個園子,卻成爲了他的休閒之地。他不知道的是,每次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母親知道兒子心裏的苦悶,又擔心兒子獨自在園子裏會做出過激的行爲,她心裏的煎熬痛苦又有誰能知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母親順着我的車轍一步步尋找,步履蒼茫又急促。”母親的視力不好,她走的路程我們無法想象,找史鐵生就好像在尋找大海里的一艘船。這位母親註定是最苦的母親,也一定是最愛孩子的母親。但天底下哪個母親不是最愛孩子的呢?

世界上任何一位母親都是最愛孩子的。她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所有,但她們的愛都隱藏在小事之中。或許我們有時會感覺不到,但我們永遠要記住,母親永遠是最愛你的。

放學回家後可口的飯菜,冬日裏的毛衣,這些都是母親對我們的愛呀!平日裏,我總會與她發生一些小小的爭吵。有一次,我在培訓班外面等了許久,同學們都相繼離去,一輛輛汽車駛過,一個個身影離去,熙熙攘攘的聲音與雨水的淅淅瀝瀝交織成一首獨孤寂的樂曲。我心裏既抱怨又委屈。她終於撐着雨傘下接我,但我卻一上車就對母親發了一肚子的火。儘管她再三向我解釋下班晚,雨天路上堵車,我就是不理解,只顧着自己。

多年以後的今天,當我閱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才明白,每一位母親都願意爲孩子傾其所有,但她同時也會有很多的無奈、無助和身不由己。而這份心思,做子女的,是不曾體會到的。我又想起了我的母親。每週回家,等待我的總是她精心準備的我最愛吃的菜,我的房間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條。我真想對母親說:“媽媽,您放心吧,我一定會讓你感到驕傲的。”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8

週末,一篇文章吸引了我,《我與地壇》。文章記敘了他在地壇裏發生的一系列往事,也記錄了他在地壇所見的一系列的人。

看到這篇文字時,第一感受其實不是文字的華美,而是文筆的樸素。在這樸素的文筆之下,恰恰是對往昔的嚮往。昔日,那個坐在輪椅之上,正值壯年卻意志頹廢的人,在地壇裏散悶,背後支持他的,是擔心牽掛孩子的母親。

在偌大的地壇裏,到處都是史鐵生的車輪印。這些印記銘刻着一個孩子對外界的好奇,也蘊含着的一個孩子無法壓抑卻不得不壓抑的青春活力。在這地壇裏,也到處有着母親一雙雙深淺不一的腳印。這些印記印刻着母親急切尋子的不知所措,也凝結着一位母親對殘疾兒子的無限牽掛。這是一個多麼牽掛孩子的母親!這是一個多麼渴望自由的孩子啊!雙腿癱瘓後,孩子原本燃燒着熊熊烈火的心,就這樣被一盆冷水澆滅,在背後默默傷心的,卻是那位爲孩子操碎心的母親。可是,這樣一位疼愛牽掛孩子的母親,卻在孩子的青春年華里悄然離世。從此,地壇裏車輪印還依稀可見,可母親的腳印,卻永遠不會有了。

天底下的母親,或許都是牽掛孩子的母親吧!史鐵生的經歷,也讓我想到了我的母親。

那個夜晚,球場。已沉迷於籃球的我彷彿已經忘記了時間的觀念,每天晚上沒到九點,我就不會放下沾滿沙土與汗水的籃球。那次也不例外。等到我拎着籃球回家,家附近的小巷早已寂靜無人。我悄悄地打開了門,慢步上樓,隔着樓板,彷彿已聽見匆忙的腳步聲。我走近一看,是母親。母親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眼中閃亮的光芒現在也黯淡了下去。臉頰上兩道還依稀閃着光的淚痕與身旁幾團紙巾赫然展現在我眼前。我震驚了,我這才明白,以前我歸家時,母親看似平靜的表情中隱藏着對我無限的牽掛和擔心。而我卻從來沒想到過這一點。母親見我遲遲未歸,心中是多麼忐忑與緊張,我站在原地,沒有答案,眼裏盡是母親眼角漸漸增多的皺紋……

是啊,母親的愛是溫柔而又溫情的,母親爲我們做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報答時時牽掛着我們的母親。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19

當一個人瀕臨絕望時,總會有一個人站在他身旁鼓勵他;當一個人極度悲傷時,總會有一個人安慰他;當一個人暴怒無常時,總會有一個人在身邊默默地守着他。這個人,便是我們最親愛卻又最容易忽視的人——母親。

假若說魯迅是骨頭最硬的作家,那麼史鐵生便是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二十歲時,雙腿癱瘓,那個年齡,正是青春大好、意氣風發,足以大展才華。可就在這樣的年齡,他的雙腿失去了知覺,內心的悲憤與孤寂是常人難以理解與忍受的。可他卻不知,在他背後,還有一個比他更痛苦、悲傷的人。

史鐵生在雙腿癱瘓後,就時不時會往家附近的地壇跑,可他卻不知這樣的做法給他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書裏有一段寫道:“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看完這一段,我心中聯想到了那個場景:他走後,他的母親該是多麼的擔憂和害怕。她不敢進他的屋子,因爲一進去就會令她感到心神不寧、坐臥不安。她又只能悄悄去找兒子發現。

我想,如果老天給這對母子一個選擇的機會,母親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讓自己失去雙腿。世上哪一位母親沒有爲孩子操心過?又有哪一位母親沒有擔心過孩子?母親是偉大的,她們無時無刻不在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們的一舉一動,陪伴着我們度過每一次的辛酸與苦難。我又不禁想起了在去年暑假髮生的事。

在畢業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母親不辭辛苦地爲我輔導作業,給我講錯題,陪我一起復習。我越來越困,可母親似乎越來越精神。一會兒就到了深夜,牆上鐘錶的短針已指到了十一,我卻感到時光的流逝如流水一般奔騰不止,而我卻一無所獲。母親似乎看出了我的緊張和焦慮:“也不早了,睡吧!明天考試不用緊張,認真仔細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一邊說着,一邊還在分析着一道難題。當我和她告別時,一擡頭竟看見了她臉上的汗水與眼中的期盼。

史鐵生的母親是偉大的,天底下任何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她們的愛,總是跟隨着你,陪伴着你。無論你所去何方,只要你細心感受,就能感覺到它的存在。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0

在九月的必讀書目中,我最喜歡《我與地壇》。

書的作者叫史鐵生,是個一雙腿截癱的人,文章寫了作者在一座古園中度過的十五年的生活。作者二十一歲便失去了雙腿,那時的他找不到工作,也看不到希望。他就這樣走進了地壇,從中汲取生活的勇氣和奮鬥的力量。

在史鐵生癱瘓後,他媽媽想盡一切辦法,盼望史鐵生能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所以除了古老的地壇,還有時刻呵護着他的母親。母親總是悄悄地來看他,又不讓他發覺,然後又悄悄地離開。

等他母親去世後,他才懂得那堅韌的意志和無私的愛。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我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留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後,他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豪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史鐵生在經歷了絕望過後,找到了上帝留給他的另一扇窗。他終於明白,雖然雙腳不能動了,但還有雙手!最終,他靠着超人的意志力,徹底走出了陰影,這是何等的勇敢和堅韌。

我發現史鐵生對生死的見解深刻而獨特。作者在苦難的磨礪下,給了生死一個簡單的定義:生與死都是命中註定,都是事實。

是的,對生死不必有太多的追究。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想想“怎樣活下去”“怎麼活得更好”。“好”沒有明確的定義,全是人們的主觀感受,現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全是痛苦,幸福與痛苦之間,也許就是看待事情的角度的差異。

作者經常在地壇公園看到:小小的蜜蜂、微不足道的螞蟻、不起眼的瓢蟲、一丁點的蟬、小小的露水、令人不屑一顧的小草……它們都在追求生命的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凡是自然界的事物,從不因爲自己的渺小而銷聲匿跡,從不因爲別人不重視而自己輕視,從而放棄生活的信念。而身爲“人”的我們,又怎能因一個挫折就輕易地放棄自己?

即使生命只是曇花一現,我們也要把美麗的瞬間留下。所以,我們應該積極樂觀地生活,不因挫折而自棄。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宿命的味道。但是命運的神祕與深奧,時常以無常的形式讓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運卻也潔白如水,一切本是如此,不必多想!

其實,自尋煩惱,遠不如漫步夕陽下來得真切,來得美好。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21

讀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書後,我受益匪淺,讓我感受到無論有多少困難折磨,我們都應該勇於去面對,因爲有許多人或事在引導我們走向美好未來,我們應該懷着一份感恩的心感謝他們。

一個正直熱血澎湃年齡,突然雙腿癱瘓,這是一個怎樣的打擊,無論任何人都接受不了,都會一蹶不振。對於史鐵生來說也是一樣,他的脾氣開始變得越來越壞,經常發脾氣,總是逃進這個破敗的地壇。他在逃避,他在恐懼,他開始脫離這個社會。

地壇一個寧靜而又充滿啓示的地方。慢慢的,似乎地壇在啓示他對是生與死的考慮,地壇中那些微小的動植物周而復始的生存,啓發了他大自然的規律。在無數次的與地壇的接觸中,他由對生命失去信心轉向選擇生存下去。地壇在無形中引導着史鐵生走向生活。在別人看來是一個荒蕪的園子,但是他卻看看出了他的不衰敗,使得史鐵生以豁達開朗的態度去對待生與死。

地壇給了史鐵生以生的啓示,使他堅定了對生活的信念,具備了頑強生活下去的精神,慢慢地將自己與地壇聯繫在一起,使他不再混沌,對生活充滿信心。

同時,一個默默的在身後支持他,鼓勵她的母親,也在只因他了解生存的意義。

他在癱瘓後,獨自一個人跑到地壇,讓母親草了多少的心。母親一邊操持家務,一邊還無私的奉獻自己毫不張揚的愛。而他卻冷淡的對待母親,從未對自己關心的無微不至的母親想過,後來直至母親去世後才明白母親。

母親堅強而苦難的一生,勇於面對人生的不幸,也指導了史鐵生對生活堅強的態度和勇於直面不幸的人生。

地壇和母親成爲他以後生活的方向指針,他們指引着,啓示着史鐵生勇於面對苦難,堅強生活下去,勇於奔向生活的信念。如果沒有地壇與母親,史鐵生可能永遠混沌下去,不能自拔。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又何嘗不需要懷着這份感恩的心,看待身邊的事物,他們是我們生活的方向標,無私的啓迪我們,無私的愛護我們,無私的奉獻一切。史鐵生讓我們明白,我們應該珍惜一切,懷着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