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

關於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

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 篇1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纔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爲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從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感受,它是教師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在物慾橫流的世界,教師追求職業幸福的腳步當朝着精神"行走"。或許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和理想是爲了西部的貧困孩子受到教育,爲了西部的開發,發展,他很苦但奉獻着,快樂着,幸福着;而南方老闆的人生價值卻是低成本,短時間,高利潤,可能爲"錢"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纏萬貫而永不滿足,於是他很不幸福。教師這個職業的本身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有了這種蠟燭,春蠶般的價值觀,人生觀,幸福觀,就能"一意孤行"地幹好自己的工作;就會真心對學生,走進"激情燃燒的歲月";就會用心靈點燃心靈;就會固守這份職業,堅守這份信念,並綻放出許多精彩與豪邁。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對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爲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纔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要享受生活。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泡個吧,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爲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要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展區,又不斷在動態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傷。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爲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本人認爲,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讀《做幸福的教師》有感 篇2

做任課教師7年,沒有太強烈的幸福感,當班主任3年,纔剛剛領會了教師的幸福感,讀了《做最幸福的教師》後更感悟頗多。

以前更多的認爲教師的幸福感是學生給與的,當然現在想想這也沒什麼不對,但現在的我認爲,教師的幸福感更多的取決於自己—————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收穫,自己的調節,自己的反思。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對學生成立,對教師當然更成立,更何況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是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所以作爲教師一定要以不懈的努力,督促自己來不斷克服一個個困難,迎接一個個挑戰,並以此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的認可。

對於我們學校來說我覺得學生的成績源於老師的努力,更源於老師的方法。不同問題學生方法不一,總體來說要嚴而有度,嚴而有愛,善於與學生溝通,尊重學生,善於激勵教師。因爲我們的學生,包括好學生在家不學習,學習總是學學歇歇,總需要老師的監督,不斷的.溝通,鼓勵,督促。而我覺得認識到此還不足以出成績一定要把工作做實,這是做我們真正幸福教師的必要前提。

作爲老師,做到了有了成就感而幸福,而沒有做到不出成績千萬不要抱怨學生,因爲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要學會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問題,要善於學習。

作爲學校的年輕教師更有必要不斷的反思,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在反思中體諒學生,在反思中寬容學生,在反思中信任學生,在反思中尊重學生,在學習中認識自己的不足,放下年輕的浮躁,放下不成熟的傲慢,慢慢學會低調做人,低調做教師,和學生慢慢地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慢慢的做幸福的教師。

很多老師不幸福是對學生的要求過高,對自己的要求過低,不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就生氣,犯大錯就生大氣。於學生於自己都不是什麼好事。仔細想想,學生不犯錯要老師幹什麼,所以老師如果能接受學生的錯誤,那麼不快樂也就消失了大部分。對丁榕老師的"教師快樂—幸福五步曲"很有感觸,丁榕老師說"接受改變不了的,改變能改變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樹;做不了大樹,就做路邊的小樹;做不了小樹,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小草。決定成敗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個最好的你。"因爲正如專家所說要想教育好學生,教師本身要先轉變觀念。把不幸福的觀念刪除是幸福的前提。從做陽光的老師做起,"親其師,信其道",不是一句冰冷的古語,而是有着人格溫度的行爲引導——我要用我的陽光真正引導我的學生陽光、良善,引導孩子去愛,去收穫愛的回報。

教師的幸福觀也緊緊源於價值觀,如果在教育工作,教學工作中更多的細化過程淡化結果,可能更容易接近幸福。

雖然感悟良多,但語言笨拙,只表達了這些。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再學習,拓展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