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精選12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精選12篇)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1

從浪漫主義的角度來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它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蓋茨比爲至愛而死;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來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它講述了一個小三插足婚姻家庭的倫理道德故事,從現實意義的角度來看《了不起的蓋茨比》,他講述了一個百萬富翁生前門庭若市死後無人問津世態炎涼的故事。若故事如此簡單,那它就不能稱之爲經典。在整部小說中,蓋茨比代表的是擁有夢想的暴發戶,黛西就是蓋茨比夢想的化身,湯姆代表利己的上流社會,喬丹是脫離不了上流社會的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湯姆的情婦代表的是愛慕虛榮的灰姑娘之夢,湯姆情婦的丈夫代表着失去理智充當劊子手的社會底層,而我,尼克只是一個壁上觀的窮人。故事的結局證明,蓋茨比的夢想已遠遠超越了黛西本身,他所追求的只是一個過去的影子,或者說只是爲了實現自我的滿足,更積極地說是對自我實現的執着。

在這個世上,所有人都靠出賣自己來賺錢。有人出賣智慧,有人出賣時間,有人出賣勞力,有人出賣關係,有人出賣身體,有人出賣道德。你要賺一點錢,就必須出賣一點自己擁有的,所以“賺更多錢”和“活出自我”是截然相反的,偏向任何極端,都會讓你生活煩惱,最舒服的生活,就是找到平衡點。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順境也會有逆境,總會有人事物的出現來打破心中的平衡,可是這個世界也是中立的,所有發生的事沒有一樣是絕對正面的或負面的,端看我們如何詮釋,把它化爲正面或負面的經驗力量,而我們的因應態度決定了它的意義是正面還是負面,所以決定人生是“杯具”還是“洗具”的關鍵是心境,而不是遭遇。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人生百態還在我的心中翻騰,雅典娜賜予人類智慧是爲了讓人類學會如何生活而不是互送“人蔘公雞”,雖然,蓋茨比最後被殺死了,但我仍不能輕易地總結道:他的人生是個悲劇。對我們許多人而言,蓋茨比所擁有的社會財富,是我們常人一生都不一定能企及的夢想。或許他過早地到達人生頂峯是他死亡的誘因之一,但我們很多人都還在上坡的路上,沒有會當凌絕頂,怎能一覽衆山小。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2

最近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個霸權建立破曉時分的故事。那是百餘年前的北美大陸,經濟發展的火車疾駛向前;機器的摩擦轟鳴,卻也過多地掩飾了一時的人心。這本書,便是那段歷史點滴的印記。

究其然是一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也許並不重要。酒天花地的派對,奢靡豪華的住處,五彩絢麗的衣衫,只是爲了他心中摯愛的黛茜。回想初見之時,年輕美麗,一段草樣的年華;荏苒而逝,奈何命運弄人,心中的摯愛已然他人的紅顏知己。愛得愈深,傷得愈切;不幹現實,沉浸於夙願的美好,卻模糊了前行的視野。無力的槍聲,所有的夢想與美好,不堪一擊地破滅,散於風中,了無蹤跡。

蓋茨比,他了不起,因爲他因時度勢的魄力,更因爲他追尋美好的情愫。他沒有做錯什麼,卻也只得這人去樓空。一個夢想,如何極盡,唾手可得,卻也如何之遠,難以達到。在人人追求物質的時代,真實的情感那般一觸即潰。浮華衆生,沾染了銅臭氣味,失卻了是一顆至真純淨的內心。不留一片淨土,那個時代,註定要湮沒無畏的追夢者。

文中最後一句寫道:“我們繼續奮力前行,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後推,直至回到往昔的那段歲月。”

心中不禁一搐。習慣了爭權奪勢,習慣了勾心鬥角,人們,究竟幸福嗎?浮躁的世界,寸步難行的時代,掩飾了流俗,口口聲聲追憶似水般的年華。這,難道就是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嗎?

“日復一日,興奮之情被漸漸吞噬。”現實,抹殺了太多如真似幻的意象。那些似空中樓閣一般的美好,與空洞的人羣已然漸行漸遠。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我們該何去何從?

蓋茨比的選擇是前者。縱然現實殘酷,命運無常,他的形象依然偉大;單純的難以阻擋的愛,左右了他的是是非非,也使之以一種壯美的勢態劃過一個過往時代的蒼穹。悄然而逝,少有人注視其光芒。穿越了百年,正是這縷光,給那個昏暗的時代留下了一個值得留憶的故事。

即使逆水行舟,在現實的洪流中,依然印記一個追夢無悔的背影。那個值得悲憫的時代,這些動人的文字,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3

合上這本書,我試着去將書的情節重新回現在腦海,可這是徒勞的。

我有點氣憤,爲這本書所描述的人情冷漠感到氣憤,爲那愚蠢的威爾遜夫婦氣憤;我有點噁心,爲黛熙和湯姆的可恥行爲感到噁心;我還有點悲哀,爲蓋茨比的心中夢的破碎而感到悲哀......

蓋茨比心中的那種綠燈,在燈紅酒綠之後、在喧囂吵鬧之後,他隔海眺望。由於那裏有他一直奮鬥的理由,有他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還有他對過去的懷念?誰能想象出,他揮霍千金地大辦宴會,邀請各方名流,也不拒絕慕名而來的自來人士,而這不是爲自身事業的更進一步,也不爲所謂的社交的高朋滿座,而僅僅是爲了有一天,那個曾經相戀的愛人黛熙可以出現在自身面前。比較令我深刻的莫過於蓋茨比請求尼克幫忙的那種忐忑和小心。對啊,伸手可觸碰夢想之時,誰又能保持平常心呢?

蓋茨比對黛熙的愛是那麼地熱烈啊!從比較初的“假戲”到之後的深深愛上,分離之後的不捨,即使黛熙結婚也始終不能相忘。他奮鬥成爲一個富人之後,仍然期待能和黛熙見一面,當獲悉她仍然愛他,他想要的就更多了……但我很難理解或者說接受他們的某一些行爲。

我有點替黛熙感到悲哀。黛熙是愛着蓋茨比的,但這種愛是會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就像當初相戀時轟烈,分離時她做出了離家的準備,雖然沒能成功,但我認爲這已經是很令人欣慰了。誰又能要求一個衣食無憂的少女跟家人鬧翻呢?之後,她發覺她無法等蓋茨比了,由於她認爲要爲自身打算,於是她跟湯姆結婚。對啊,誰又能去指責她呢?可是,即使不愛也不離婚,即使已爲人婦卻還要給蓋茨比期待,之後還要狠狠地破碎蓋茨比的夢,只因湯姆的話讓她產生了動搖,害怕蓋茨比現擁有的都是假的。撞死梅朵後她的無表現或者纔是真正令蓋茨比感到絕望的事吧。這是一個多麼可悲可恨可憐的女人啊。

我無法理解蓋茨比爲什麼要這樣深愛着這個女人,明明自身很清楚當初黛熙是由於他的貧窮才選擇湯姆的。他不是應該放下嗎,即使放不下,也不該那樣向黛熙表露情感吧。由於人家已經有了自身的家庭,這就相當於是破壞人家的家庭了吧?可能是我不懂這種情感吧。

就我自身而言,我認爲在愛情面前,我會是脆弱的,就像蓋茨比那樣,可能每個人都會那樣。愛會讓人小心翼翼?不瞭解。我只瞭解愛會讓人患得患失。喜歡一個人,我想,一定很在乎對方所想,這就導致了人總是喜歡胡思亂想?但我肯定的是見到心儀的人時肯定會很愉快,就像蓋茨比託尼克約人時那樣。同樣也很容易使人受到傷害,就像蓋茨比那破碎的夢。

我期待自身也能有一盞綠燈,時刻爲之奮鬥,並希冀她能感受到自身的情感,且迴應自身所希望的美好。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4

一直以來,我對外國文學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偶因名氣而讀之,也不過是淺嘗輒止,不究其意。然則書當博覽,故下定決心,突破個人的閱讀舒適區,多讀書,多寫感。故有此文。

這本《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爲背景的中篇小說。那是在一百年前的北美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人們渴望功成名就,渴望揮金如土,渴望燈紅酒綠。主人公蓋茨比是一個富豪,他的府第每晚燈火通明,成羣的賓客飲酒縱樂,肆意狂歡,然而他做這一切的目的只是爲了能在某一天下午,假裝“信步”走進鄰家花園,與昔日的戀人黛西重逢。爲此他不惜買下豪宅,苦等五年,把“星光”賞賜給那些形形色色、來去自如的飛蛾。然而當他們重逢時,即使黛西已經決定與蓋茨比遠走高飛,蓋茨比卻偏執的想要其說出從沒愛過布坎南(黛西現任丈夫)這句話,以期一切歸零,重回心目中那段最美好的舊日時光,這也爲他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正如書中所說,他用太長時間去堅守一個單純的夢想,併爲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縱觀全書,黛西就是蓋茨比這個單純的夢想。爲了這個夢想,他經過多年奮鬥,進入了上流社會,擁有了地位和金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能更接近黛西,擁有黛西的愛情。但最終,這個夢還是碎了,蓋茨比的人生以悲劇收尾,因黛西而死,甚至死後黛西都未回來看他一眼。但我認爲,蓋茨比的夢想是黛西而又不是黛西,他的夢想一直是他腦海中那個多年前與他彼此相愛的黛西,一個屬於他心中的綠光,他多年來的一個執念。然而多年過去,物是人非,現在的黛西已爲他人妻,雖然仍有對蓋茨比的愛,卻也不單單隻有對蓋茨比的愛。她美麗,但也虛榮,在物質的驅動下重拾了對蓋茨比的愛,卻又在犯罪的恐懼下放棄了這段愛,也因此完結了蓋茨比的悲劇人生。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綠光,有人視它爲目標,不斷追尋;有人將它深埋心底,偶爾懷念;有人被它擊碎,渾噩一生。我每每想過回到初中,回到高中,回到大學,回到十年前,回到五年前會怎樣怎樣,是否就可以追尋到當時的綠光,卻很少會想到深耕當下,追尋當下的綠光,於是不斷的在遺憾中一年又一年。其實,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註定,也只有一次,不能重啓,每一個念頭,每一個選擇,造就了現在的自己,執念過深,便如深淵。因此,做選擇時當謹慎,做出選擇後也應有“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

最後以書中的一句話,作爲本感的結尾。“於是,我們抖擻精神,奮發向前,卻如逆水行舟,被不斷推回到往昔歲月。”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5

《了不起的比爾蓋茨》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說,它描繪出強烈諷刺意味,同時帶有些許惆悵。小說構思的精巧也爲人津津樂道。小說裏面刻畫着上流社會的富豪名媛們揮金如土,在酒池肉林裏通宵達旦地玩樂,另一面也刻畫了在一片灰燼一樣的貧民聚居區裏掙扎求存的邊緣階層。兩個世界平行共存,互不相干。富人們的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和蠻橫無理簡直到了荒唐的程度。

比較諷刺的是,有些在底層掙扎的窮人,當際遇使然讓他們稍微觸及上層社會的臺階,隨即便感染了那傲慢與偏見的面孔,與當初的自己判若兩人。如果這就是矢志進取的“美國夢”,確實顯得荒誕可笑了。比如湯姆的地下情人,在私會的公寓裏,在那個唯我獨尊的小天地,在換上了一身名貴的漂亮衣服後,氣質也就隨之發生了改變。原本的活力四射變成了傲慢無禮。“她的笑聲、姿態和言辭都越發裝腔作勢,她的自我膨脹彷彿讓空間越來越小,簡直都快容不下她了。”故事的最後,黛西意外撞死了湯姆的情婦並畏罪逃逸,湯姆大概在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把嫌疑引向了蓋茨比。死者的丈夫復仇心切,潛入蓋茨比的宅邸槍殺了他。

蓋茨比摯愛的黛西,不僅不可能承認真相併爲他鳴冤,反而聽從了丈夫的安排立即搬家逃離。那些風花雪月,在冷酷的現實抉擇面前竟然顯得如此荒唐幼稚。可憐蓋茨比至死都不曾醒悟。或者說,蓋茨比最終是死在了現實的黛西與幻想的黛西之間的鴻溝裏。

昔日整城的上流人物每週都流連於蓋茨比家的宴會,到他的葬禮時竟然鮮有人至。在濛濛細雨中,蓋茨比寂寥地下葬。物慾支撐起來的交際圈,畢竟人情冷漠。

大概,如同他的幻想的愛情一樣,他爲了夢想而執着奮鬥的一生,在浮華熱鬧的表象掩飾之下的,仍然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吧。

了不起的蓋茨比,到底何處了不起呢?或許,就是在於他靠一己之力,抓住機遇並執着奮鬥,全力讓自己構築的幻想趨近於現實的這份力量吧,即使幻想終究不是現實,在臨門一腳之際,泡沫破裂了。

這是一個在守望中執着於幻想,卻終究破滅的悲劇故事。或許絕大多數讓我們醉心不已的愛情,都是可望而不及的。最完美的愛人永遠只存在於夢幻之中,如果迴歸於現實,那麼若不是在油鹽醬醋、雞毛碎皮中消磨泯滅,就是在悲劇中草草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故事其實是以作者菲茨傑拉德自身經歷爲原型的。菲茨傑拉德在小說裏把那段刻骨銘心但可望而不可得的愛戀理想化了,或許就跟蓋茨比把黛西理想化如出一轍。幻想裏的愛人才能銘記一生,而現實裏的妻子卻與他彼此毀滅,也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6

我喜歡小說開頭出現的,父親教導兒子的一段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這些都是封底上描述的本書的偉大之處。這些文學範疇內的概念,我不是很懂。《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評爲“華麗的爵士時代的輓歌,如詩般夢幻。”是美國文學史上墨色濃重的一筆,百年英語文學排行,高居第二位。文學真是個永遠可是時的東西,寫在85年前的這段句子,它甚至與這本書的主要資料沒有太多的關係,卻讓人爲之長久的思考與反思。就像《詩經》中的“人而無儀,不死何爲”在幾千年後的今日,依然讓人內心震動。我還喜歡小說的最終一句話,“於是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後推,被推入過去。”令人嘆息的深深的一股無力感,人們,進取努力,向前邁步,邁向的終是,時光的過去。

在小說中,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夜夜舉辦着歡歌縱飲的派對,然後他內心唯一的牽絆卻是住在河對岸的黛西——他以往的戀人和如今的女神。“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飄渺的夢,他心中的女神也可是是凡塵俗世的物質女郎。”蓋茨比在真相大白後,選擇了隨夢一齊幻滅的歸途。生的孤獨,是吉光羽片,死的孤獨,是永恆。這本書的文字也是如介紹所說的“詩般夢幻”,唯美的很,就連車禍,槍殺,死亡這些與美沾不上關係的場景,菲茨傑拉德仍然能以詩一般的手法展現。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越的條件。喜歡看着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着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裏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後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慾望。喜歡死後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着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現完美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緻卻縝密的結構。僅有在反覆閱讀之後,你纔會發現原先書中的每個人不僅僅豐滿、獨立,並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的網羅裏,成爲情節的一部分。

正因爲如此,我們都會站到了黛茜的一邊,而蓋茨比則會永久的站在我們的對岸,憂傷但並不哀怨的注視着等待的哀歌無盡的包圍古老的杯具。我們都曾堅持過什麼,也許已經忘記,也許仍舊銘記卻無力實現。

這僅僅是一個夢碎的故事,所有的情節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可是是爲碼頭盡頭的那盞綠燈的熄滅鋪墊的。

這本書讓我感到一種委屈。爲我們自我。大人們稱我們是“浮躁的一代”。美國人稱爲“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7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在1925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說,二十世紀末,美國學術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傲然躋身當代經典行列。此小說的問世,奠定了菲氏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被譽爲美國“爵士時代”的象徵和”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了不起的蓋茨比》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社會中上階層的白人圈爲背景,用第一人稱“我”所看到經歷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構成整個故事。我,尼克,一個小小的窮職員因與大富翁蓋茨比比鄰而居,偶然間闖入了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在瀰漫着歡歌和縱飲的氣息中,驚訝地發現隱藏在蓋茨比心中巨大的祕密。沒有人知道蓋茨比怎麼成功的,沒有人知道蓋茨比如何發財的,甚至連蓋茨比的長相都不甚明瞭,可是沒有人不知道蓋茨比的名字和他所舉辦的宴會,夜夜笙歌下的蓋茨比心中所追求的卻是重複過去,追回往昔,他這一生中最愛的女人黛西。而黛西早已和百萬富翁湯姆結婚,卻婚姻不幸,丈夫外遇。當兩人5年後再次相遇,蓋茨比或許還是那個羅密歐,而黛西已不再是那個朱麗葉,當蓋茨比固執的追求心之嚮往,但現實卻以冷漠的姿態粉碎了他那虛幻而近乎天真的夢境。

作者以印象派的描述手法,用冷靜又熱烈的筆調,從第三者的角度爲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蓋茨比,爲我們勾勒了一副近乎完滿且觸手可及的美好夢想,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目睹人人豔羨的上流社會圖卷的機會,然而又用毅然絕然的姿態無情的擊碎了眼前魅惑人心的五光十色,故事的結尾,蓋茨比葬禮的冷清與宴會的喧囂,蓋茨比熱烈的執着與黛西冷漠的離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現實雖然打破了夢想,卻也讓活着的人看清了現實的虛僞與冷漠。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8

看完蓋茨比的遭遇,不禁爲他感到唏噓不已。當他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卻不合時宜的遇上了一個上流社會女子黛西,並把她作爲一個理想的追求對象,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真情變爲了俗物,甚至當蓋茨比撞了黛西后來的丈夫的情婦時,黛西竟然把責任毫不猶豫的推給了蓋茨比,蓋茨比後來被殺後她也不爲所動。蓋茨比把愛情想的過於理想化了,任何東西都不能太過於理想化和程式化,必須與相應的現實相結合,更何況是在那麼一個充滿頹廢感和無目的感,人們傳統的信仰已經不復存在的美國。

每個人都必須有理想,理想是一個人努力和奮鬥的動力,沒有理想,大部分人都會被內心的那種原始的慵懶和惰性給拖垮,加上浮誇的環境,會使自己變得玩世不恭,也會失去原來的那份純真。有理想終究是件好事情,但理想必須引導你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不斷根據現實的變化來不斷修改理想,使理想更加切合實際,符合情理。一旦現實與夢想出現偏差,那麼理想就像一個失去了的磁性的指南針,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就完全只憑借你自己的感覺與方向了,你接下去所走的方向也許都會是錯的,這時你會怎麼辦呢?

毫無疑問的,你會買一隻新的或是借一隻,總之你不會再去用那一隻指南針了,具體到一隻指南針,大部分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一旦抽象到人的理想,人就不那麼容易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爲人大多都不想放棄自己已經爲之奮鬥過一段時間的理想,人們害怕改了之後仍然是錯的,但是,不要忘記你改變了一次,就表示你又多嘗試了一次,殊不知那一次的改變就正確了呢,你明知自己已經定錯了方向,卻因害怕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嘗試,這不是得不償失嗎?與其一味的錯下去,還不如主動的尋求不同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方向,機會不是用來隨便浪費的,而是用來給又準備且又能夠理性思考自己的人來不斷提高自己的。

儘管有人爲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失敗,就像愛迪生,他爲了自己發明電燈的理想,不斷地堅持,也不斷的嘗試,嘗試了1000多種材料,纔給人類帶來了最後的光明,試想如果愛迪生只嘗試了其中幾十次,或是隻對一種材料而不斷反覆研究,不求改變和嘗試,那麼電燈的發明恐怕要推遲個好幾十年,有人趁在他做實驗時問他:“你試驗那麼多材料有意義嗎?”愛迪生回答:“當然有意義,至少我證明這幾種材料都不適合於製造電燈。”一語驚人,道破了嘗試和改變的重要性。

也許愛迪生的發明是美國那個時代浮誇和墮落的社會氛圍的催化物,但其本人卻絲毫沒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從這點上來講,蓋茨比甚至於菲茨傑拉德都和他有差距,蓋茨比理想的單一化和追求錯誤理想,都使他的結果和遭遇可悲,蓋茨比也是那個時代美國的一種本質的概括和詮釋。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9

和很多人一樣,是因爲村上明白了菲茨傑拉德,明白了蓋茨比。雖然喜歡村上,然而我並沒有追隨喜愛的`作家讀書的習慣,於是雖然暗自確信我將會喜歡這本書,卻遲遲沒有找來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籠罩在此書頭上的那個陰雲般的碩大詞語:“美國夢”。正如翻譯者施鹹榮那番令人作嘔的序言導致了我始終沒有看過《麥田裏的守望者》,正如電影《美國美人》的海報一映入眼簾大腦裏便浮現出“中產階級”一詞,“書寫了美國夢的幻滅”這樣的定性也使得我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產生了由衷的排斥。美國作家向來具有密切關照社會生活的傳統,所以,美國作家的作品是很貼合某些評論家的口味的吧。

看過之後,小說的故事本身並沒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觸,也許,是這樣的感觸已經經歷太多——表現“資產階級的勢利虛僞冷酷”的作品,從巴爾扎克到卡夫卡,已經堆積如山。打動我的,是此書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菲茨傑拉德身上那股純真的頹靡味道。美國文學幽默輕快的傳統到了他那裏,添加了濃重的抒情和感傷,添加了東方式的悲憫和關懷,從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小說中的對話很多,細節很多,這樣的小說很難寫得不乏味,到了菲茨傑拉德那裏,卻被處理得津津有味。神經質的女人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比喻層出不窮,辛辣的議論一針見血,然而,那些令小說節奏停滯下來的長句的感懷,又具有抒情詩一般的氣質。人如其文,寫出這樣文字的作者,究竟有過怎樣的人生經歷這讓我深感興趣。

於是找來菲茨傑拉德的生平資料,果然貼合我的猜測。如果把作家的生活和創作之間的關係分幾種類型的話,菲茨傑拉德無疑屬於人生經歷和小說一樣精彩的那種。出身貧寒,飛黃騰達,生活糜爛,蒼涼死去,他不僅僅是一個作家,更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夢想主義者,一邊迷醉於塵世享樂一邊仰望天空的孩子,他是污泥中綻放的黑色玫瑰。其實他是詩人,或者說,他是那種詩人氣質濃郁的小說家,這決定了他作品的質地。他小說中細節的出彩來源於詩人那種爲人間事物重命名的本事。

我堅信,那些積累在人類禮貌大廈角落的沉甸甸的作品,其內核都是一樣的。世世代代,大家書寫着同樣的主題,只是用不一樣的結構和語調。文學的魅力,就在於那種種美妙的說話方式;文學,保存着人類言說的本事。

“美國夢”這樣一個詞怎樣能夠概括《了不起的蓋茨比》所具有的全部內涵,衝破現實陰雲的籠罩,我看到的是大海彼端那隱約可見的綠色燈光,那是蓋茨比看到的,那是廣告牌裏的大眼看到的,那是菲茨傑拉德看到的,那是很多很多人都能夠看到的。有的人,隨着時光的消逝漸漸看不到了,有的人能看到卻不再相信自我看到了,有的人一向都看得到,一向都在指着燈光的方向喃喃自語。那是一個恆久的姿勢,那個姿勢是美麗的。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10

我既是旁觀者清亦是當局者迷。

這是一個可憐的人,他們不知從然何去,也不知道追逐是爲何人。“夢想”,似乎在近兩年的中國被炒得格外火熱,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國家在經歷經濟騰飛之時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糾結。這種夢的美好,時不時的絢爛在隔岸的燈火中,人皆心馳神往,卻又都迷失在這花花綠綠和車水馬龍。每個人都時常做着大城市的大夢想,出門打拼,“北漂”、“南下”,割捨自己的過去,自己的冗長,親人,甚至愛情。當犧牲一切心中的惦念,幻化作火光裏的一閃。亡了這些有的沒的羈絆,然後轉而化爲一種信念。Fitzgerald幾次談及自己的經歷,輕描淡寫艱難卻不忘提及那記憶裏最爲美好的那段青蔥,那個嫋嫋如卷中仙子的黛西。即便世間一切事物更迭,那一份最初的愛戀就這樣不曾廢離改變,

我常說,書本里的人物可以在任意時段重新賦予背景人生再次活起來。一本書的現實意義就是在以人爲鏡的字句間感受,體味一段別人的經歷。可能喜歡一本書纔會饒有興致地讀下去,纔會有和作者一樣的共鳴。

我的一個表哥在幾年北漂打拼之後選擇回到家鄉,過着相對不符合其年紀的退休生活。哥說,錢賺的永遠沒有花來得舒坦。我想吃一碗夜宵要開出幾環路,吃完回家半路又會餓,那些大城市的美好無非是用着無數的人的夢想,堆砌出那種霓虹燈的絢麗,燈支酒盞,慨嘆着多少人的嘆息無奈。

有時會靠在車窗前,看着高架橋下的燈盞閃動,光影在城市的街道上跳躍。嗅着一股淡淡真皮車座的味道,有一種城市繁華皮囊下的一種苦澀。我們的生活,一點一點吮吸着夢想的血液。似乎這樣說還有些太過沉悶,負能量滿滿,但是對未來仍舊要充滿希望,前途還是相信有着陽光。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任憑歲月荏苒,記在腦海深處的那個姑娘似乎永遠保持着年輕貌美。愛情在慾望的都市和錢欲的時代裏,看起來是那麼弱不禁風,那麼脆弱。他爲她不顧一切生存打拼,不惜千金在她窗前歌舞昇平,只爲她回眸一眼看見那段曾經的時光。然而生活的殘酷早已矇蔽了她的雙眼,視野只能侷限在金錢和權力。像是被鎂光燈吸引的飛蛾,盤盤旋飛在這華亮的聚焦前。那些你儂我儂都被當作幼稚的往事一併交給了冷酷無情的時間。大家說這篇是寫夢想的啊,怎麼感覺這麼現實冰冷。“美國夢”誕生初期,其實人都是這樣不知所措,迷茫之中的。那麼多人爭着搶着來到Fitzgerald的宅邸縱情一晚,喧囂華麗,然而空洞敗絮其中。Fitzgerald的夢想就是愛情啊,可惜自己心中深愛的那個人是那個舊時光中的黛西啊,那時車馬很慢,人與人之間沒有顧忌沒有虛僞。她還能笑得很甜,沒有憂慮,沒有雜念,純淨的像是水晶。所以F的夢想是單一空洞的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11

蓋茨比,曾經是一個窮得一無所有的青年,被他最心愛的女人拋棄,嫁作他人婦。他飛黃騰達之後,爲了能再見她一面,故意在她家的對面買下一座別墅,他夜夜笙歌,爲的是她能像其他客人一樣參加一下他的派對。而當他們真的如他所願重逢,隨後的舊情復燃,讓蓋茨比幾乎以爲她會放棄她現在所有的生活,跟她一起回到從前。但是,她無法承認自己從沒愛過自己的丈夫。在一個瘋狂、悶熱的午後,她開車撞了她丈夫的情婦,當然了,蓋茨比會替她頂罪的。這個引來了情婦丈夫的復仇,一槍命絕蓋茨比於自家泳池。而黛西——蓋茨比這一生最鍾情的女人,卻與丈夫在這一刻悄然地離開了這個城市。

《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喜歡的一本書。因爲蓋茨比代表着一種希望,他未必不知黛西就是一個物質女郎,但他已然將黛西當做他生命中的那盞“綠燈”,爲了這個容易幻滅的夢想,他甘願付出所有的代價。而蓋茨比的做法,恰恰會給人留下詬病,正如書中的敘事者和旁觀者尼克所說,“我從頭到尾都不贊成蓋茨比,但偏偏是蓋茨比,他代表了我真心所鄙夷的一切,他一個人比那一堆爛人加起來還要強!”那一堆爛人是一羣不懂夢想可貴的庸衆,蓋茨比是那個爲了一個懷揣了太久的夢想而付出沉重代價,到最終也還只是夢碎的天真小孩。

喜歡蓋茨比的理由很簡單,當你還是很年輕,你會和蓋茨比感同身受的。你會覺得擁有夢想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孤軍作戰,只爲更接近夢想一步。可是當夢想就快能實現的時候,在熠熠生輝的夢想之光面前卻膽怯了,一步一步退縮,寧願縮到一個不被看到的角落,也不願看見夢想變成真實時的猙獰面容。你未必不遇到一個黛西式的人,她所有的美、所有的光環,都只是爲了迎合你的欲求,你毫無理由的付出卻得不到結果。

讓我想想,蓋茨比的遭遇,就像是我們在情感最朦朧的時期,偷偷摸摸地愛着一個人,你不敢隨便申張,只能假裝不經意地瞥一眼他看的書,走他走過的路,呼吸着他所透露的氣息。你還會以爲將這樣子度過一輩子,永遠生活在他的陰影當中。不料,時間的魔爪偷走了最初的情愫,你要坦然地跟逝去的時光道別了,你纔沒有變成跟蓋茨比一樣,爲了重溫舊夢,最後被夢想“殺死”的人。

所以這個世上有太多的爛人,太少的蓋茨比。但我們曾經都像蓋茨比一樣做過夢,雖不能像他一樣爲理想奮不顧身,至少能做他一名無名的粉絲。或許很多人都在哀嘆蓋茨比的結局,但我不得不說,對於蓋茨比來講,這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在他還未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他還在等着黛西的電話,這個天真可憐的人還在擔心黛西因撞人而帶來的恐懼無法去除,而不知道黛西已收拾行李跟着丈夫離開了。蓋茨比,輸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1000字 篇12

在高中時第一次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十分不能理解主人公蓋茨比爲何始終固執的認爲黛茜還是從前那個心思單純並深愛着他的黛茜,甚至最終因她而死都依舊深信不疑。

敘述者尼克從故鄉來到紐約,他住所的旁邊是一座豪華的宅第,那裏白天肅靜,夜晚燈火通明,舉行着熱鬧的宴會。尼克對大富翁鄰居充滿好奇,爲何一個富有且有地位的人會住在西卵,而到處都是他的離奇傳說。尼克與蓋茨比相識,漸漸蓋茨比道出他內心深處的一段不了之情:年輕時的蓋茨比並不富有,是一名少校軍官。他愛上了名叫黛茜的姑娘,他倆很快墜入愛河。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蓋茨比被調到歐洲,黛茜與他分手,並嫁給一個紈絝子弟。黛茜的丈夫另有情婦,黛茜的生活雖然富裕卻也空虛。蓋茨比堅信黛茜是愛他的,只是一時被金錢衝昏了頭腦。於是他不斷努力,幾年之後成爲富翁,在黛茜府邸對面建起豪華大廈,那裏徹夜笙簫,歡歌笑語。而這一切,都只是爲了引起黛茜的注意。尼克爲之感動,去拜訪遠房表妹黛茜,表達了蓋茨比的心意。在聚會中,黛茜時時挑逗蓋茨比,讓蓋茨比以爲她還愛着自己,並會爲了自己而離婚。實際上這時的黛茜早已不是以前的黛茜,她把與蓋茨比的私會當成一種刺激,豐富她的生活。黛茜在一次心煩意亂中開車,軋死了丈夫的情婦,蓋茨比爲保護黛茜說是自己開的車,而此時黛茜已打算拋棄蓋茨比。在黛茜丈夫的挑撥下,他情婦的丈夫開槍打死了蓋茨比。蓋茨比直到死都還認爲黛茜是愛自己的。葬禮舉行時,黛茜與丈夫正踏着去歐洲旅行的路途。

蓋茨比的死亡,是他一生的終結,是他爲自己編織的美夢的破滅,“他……獻身於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黛茜對財富的熱愛勝過對愛情的追求,她自私,爲保護自己不擇手段,她的華而不實,冷酷無情,追求奢侈,是一種悲哀。儘管蓋茨比早已聽出“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卻依舊活在自己編織的虛幻美夢中。

在瞭解了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社會狀況,我似乎更能理解蓋茨比與黛茜的關係。傳統清教徒式的道德觀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勞節儉”等思想逐漸被美國享樂主義、實用主義所代替,人更加追求個人財富,享受物質生活。當金錢代表一切的時候,人性就變得複雜起來。蓋茨比代表的是美國底層人物,雖喬裝打扮爲上層人物,但他們自卑,不顧現實殘酷,一味沉溺在虛幻夢想之中。以黛茜爲代表的上層人物,他們內心空洞,人性自私無情,過度追求財富利益,是一種人性的悲哀。

雖然蓋茨比的結局悲慘,但他的熱情與對夢想的追尋讓人爲之感動。在一個利益的時代,裏擁有純真、正義的心態,是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