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

寒假的時候,我利用空餘時間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識到了我們要善於觀察幼兒、勤於反思自己,在以後工作中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更科學的實施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學習與發展目標兩部分組成。蹲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平等的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給孩子真正需要溫暖的關愛,讓他們在自己的引導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成長。創設附和孩子發展需要與成長規律的課程、環境,讓教育迴歸幼兒的經驗,去追隨幼兒的興趣,提供給孩子自己更多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成長的經驗。讓幼兒自由、自主參與,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探索,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快樂健康的進步成長。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合作意識,可是在遊戲過程中,總是有些孩子容易與同伴發生衝突,這種現象總是困擾着我。我細細想來,這種現象也和獨生子女有一定的關係。孩子們在家受到莫大的寵愛,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幼兒園生活並非如此,孩子們很容易因爲沒能得到一樣物品而發生爭執、矛盾。爲了讓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可以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後,我想到在我們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因爲擔心幼兒不會做、不會畫、不會剪等,對幼兒過於包辦,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過於包辦、對於小班的幼兒,不讓幼兒自己畫物體的'輪廓、不讓幼兒自己使用剪刀,擔心幼兒畫不像、剪不像。這種做法剝奪了幼兒自己練習本領的機會,結果,老師累了,幼兒卻沒學到什麼東西、能力沒得到鍛鍊,若長期下去,幼兒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練習,哪怕要練習很多次幼兒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和信心。

教師要以關愛、積極的態度接納全部的孩子,更要接納孩子的全部,關注每個個體,因材施教。老師要愛孩子,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當前,併爲孩子制定今後的發展目標,同時,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發展,讓我們的愛不盲目。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需要家長全身心投入,要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材料來促進每個孩子的有意義的、積極的學習。在生活中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2

這篇文章從孩子身體發育及德智體勞全面彙總,面面俱到,通過閱讀學習,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應該具體達到什麼目標,對家長在每個方面給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對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引導教育孩子有一個方向。

通過對比我發現,做爲家長的我對孩子的教育太過片面,也不夠深入。在家寶貝看到我打掃家裏,便上前說媽媽我幫你掃地吧,老師說我掃地掃的好,一會又說媽媽我幫你擦桌子吧,很懂事,還反問我說,媽媽你知道我今天爲什麼這麼懂事嗎?因爲我看見你太累了。聽了孩子的話,再累都值得,很欣慰孩子懂得感恩;有時要幫我洗碗,又怕孩子弄溼衣服,不讓幹,其實孩子多鍛鍊是好的;有時孩子犯了錯,不顧孩子心裏感受,大聲責罵,實在不應該,在這方面我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平時總是約束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有些不妥,以後一定改正;有時拿別人孩子作比較,實不應該。寶貝從小午睡就不好,一直也沒有糾正過來,我也很擔心,怕她影響別人,又怕她自己休息不好,影響下午上課沒精神。希望老師在這方面多諒解、多幫助寶貝。寶貝性格內內,言語不多,有時還吞吞吐吐,不敢大膽發言,希望老師課堂上能多讓她鍛鍊鍛鍊。

有了《指南》的引領,使家長和老師能夠樹立共同的思想,以身作則,擺正教育重心,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另外,作爲家長也能充分理解和支持老師,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中來,讓孩子自由地、快樂地展現自己。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3

在平時的日常一日活動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開展活動時,在對小班孩子需要掌握的方面進行指導過程中,我是否爲孩子提供了適當的機會,讓他們能自己去發現,去理解?我的提問是否能符合孩子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這些疑問我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獲得瞭解答。針對《指南》中提出的以爲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爲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事協調發展爲核心,通過提出3到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我瞭解了3到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能夠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年齡特點,建立對我本班,本年齡段的幼兒的發展作出合理的期望,實施針對我們班級自己幼兒的特點,進行保育和教育,讓幼兒能夠獲得最大的發展。

幼兒是否達到了他們年齡階段的發展目標?有些什麼典型行爲?通過對這樣疑問的梳理,我能夠更加清晰的分析我們班級孩子的發展水平,從而改善我的保育與教育計劃。從五大領域中我發現了一些孩子們的典型行爲。

小班幼兒情緒目標中有:“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下來。”記得剛入學的時候,每個孩子在這段適應幼兒園環境的過稱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情緒體驗,有的孩子找東西代替,有的和小朋友們玩在一起,能暫時淡忘與家庭分離的情緒,而也有的孩子適應起來比較慢。曦曦他每天都要把娃娃家裏的電話機和手機拿在手上,然後自顧自的開始打電話:“喂,媽媽!媽媽,你什麼時候來接我。馬上來接我?好的。”通過這樣自言自語的對話,自我安慰。可是當他沒有拿到電話的那天,他就會大哭起來,當我去拍拍他,安慰他後,又能接受我的建議繼續參與活動。3到4歲幼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徵就是當情緒反應強烈的時候能夠通過成人的安撫安定下來。他們雖然對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還不明顯,但是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夠恢復較平穩的情緒。

小班的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遊戲或其他活動。比如他們玩角色遊戲的時候都能表達自己想去哪裏玩的意願。有的'孩子還能用較清晰的語言說出想做的事情。但是他們在真正玩遊戲的時候又經常會忘記自己扮演的角色,說過要做的事情,比如,陽陽今天做爸爸,他說:“我要去燒飯,還要喂寶寶吃飯。”小語今天要做媽媽,她說:“我要帶寶寶去看醫生,還要掃地。”馨儀說:“我今天要做娃娃家的外婆,我要抱寶寶,給寶寶喝牛奶。”孩子們都說出了自己想去娃娃家做的事情。可是,他們一進娃娃家,都首先去了廚房,紛紛拿起鍋子、打開冰箱燒起菜來了,娃娃家裏既沒有人抱寶寶,也沒有人在吃飯,他們都在燒菜。因爲小班得孩子主要以自我爲中心,只想着自己做得事情,合作意識需要成人幫助。所以這時我就適時的對遊戲情景進行推進,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的角色,去做自己扮演的角色該去做的事情。

小班的孩子需要分辨顏色和三種基本形狀,許多孩子對顏色很敏感,能夠很快就分辨出來,而形狀也是同樣的。他們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都比較熟悉,而且做配對的時候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在命名的時候,有的孩子就會把這三種形狀的名稱搞混,或者不知道怎麼命名,只能根據提示選出他覺得對的名稱。

含含在玩圖形遊戲的時候把一個藍色的正方形放在了正方形的虛線框中,把黃色圓形放在了圓形虛線框中,把一個紅色三角形放在了三角形的虛線框中,整個過程含含做的很快,而且都答對了。但是當我指着藍色正方形問:“這個是什麼形狀?”他回答:“三角形。”然後我再問他:“這是三角形還是正方形?”他回答:“正方形。”所以對這類孩子,要經常和他們玩圖形遊戲,他們對圖形的形狀和名稱熟悉了,就能很順利的進行命名。

我在與幼兒一起活動的過程中發現,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年齡層的幼兒的需要來開展活動,指導遊戲等是幫助幼兒能夠得到發展的最好途徑,只有熟悉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徵才能真正的瞭解孩子,教育孩子。當然,即使在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有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所以不能因爲這個孩子超出了年齡段所要求的目標而不幫助他繼續發展了,也不能因爲孩子沒有達到發展目標而急切的拔苗助長,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循序漸進,且不斷的調整我所實施的保育和教育,才能真正的幫助幼兒發展。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4

寒假我抽空看了《指南》,看完後覺得感觸很深,收穫多大倒也談不上,因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於我而言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這本書也確實對我的工作有幫助,像書中提出的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建議,對教學經驗不多的我來說,無疑是給我以後的教學提供了經驗,讓我在以後的實踐中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通過閱讀我還知道,《綱要》和《指南》並不是重複的,而是有區別的,同時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指南》是對《綱要》的一個細化,也是針對父母與家長的。《指南》是以幼兒後進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爲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爲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

如在《指南》中的健康方面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議,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在身體健康中,建議教師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跳繩等活動以及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發展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可在平時的健康活動中,我們只玩一些跑跳、拍球、跳繩,對攀、滾、爬等一些活動平常不太開展。學習《指南》後,我發現在健康活動中應多提供一些活動材料,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發展。《指南》中幼兒教育要強調: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因爲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遊戲中,是非常興奮的、專注的、非常注意力集中的。這個時候他們是沉浸於當下的是感受到快樂的。我們教師要善於把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用遊戲來表達,用遊戲來實現。那麼就可以讓幼兒一方面沉浸在當下活動,另一方面從中吸收到有益的營養。總之,幼兒教育裏最重要的技巧——教育形式,就是遊戲。就是那些吸引幼兒興趣的、豐富的實踐活動,在這些玩的過程當中,在這些親身體驗去做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會無意的從中吸收到很多的營養成分。在《指南》中講到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我也學到了不少:我們教師的角色不應該是知識的傳遞者,也不應該是一個技能的訓練者,更不應該是一個競賽和考試的組織者。相反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者,是讓幼兒學習動機的激發者,使幼兒自主學習過程的觀察者、支持者、幫助者。想要實現這樣的角色,我們的教師在平常的工作中應要善於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環境,善於設計幼兒喜歡參與的活動,這樣才能成爲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者。

在以後的教學教育工作中,我還要認真學習並貫徹《指南》精神,把學到的傳遞於每個幼兒,讓幼兒在幼兒園裏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現摘錄書中對我感觸最深的一段文字,與大家一起分享:

我國城市中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和照顧有些過度,幼兒的運動機會有時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減少。此外,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城市公共設施的不斷完善,幼兒出門就坐自行車或乘車、上樓就乘電梯等現象也越來越多,這無形之中就使幼兒減少了身體運動的機會。有的家長缺乏對幼兒身體運動價值的足夠認識,因而較少關注幼兒的身體運動和動作能力的發展。有些幼兒園因爲某些原因,也存在着忽視幼兒體育活動的現象。如此種種情況,都將會影響到幼兒體質的增強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

重視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其實質就是要提高幼兒機體的機能水平,促使幼兒的體質得到增強。《指南》從幼兒身體素質的角度確立幼兒在大肌肉動作方面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充分體現出國家對於增強幼兒體質的高度重視。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5

近段時間因一直在思考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及課程建構,從而再次閱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指南》於2012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佈,它是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枕邊書,對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指南》中提出,實施《指南》應從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這幾個方面來把握。言簡意駭的幾句話,深深引發了我的思考,並將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學習《指南》,從《指南》中找出課程建構的答案或思路,科學且適宜的課程內容要從幼兒經驗、興趣出發,關注個體發展差異。《指南》中對教師教什麼、幼兒學什麼、教育目標及教育建議都按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來劃分,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學習《指南》,使我更清楚星辰中學附屬幼兒園要辦規範、優質、有特色的幼兒園,其中有特色就需要建構科學、適宜、長遠可持續的課程。記得我在一次教師會上說過,我們的孩子是“未來人”,我淺薄的理解爲:有堅韌的毅力、有良好的品格、有自立的能力、能準確表達及調整情緒、有靈敏的思維、有藝術鑑賞能力等等。幼兒教育不是塑造孩子,而是挖掘孩子的天賦,引導孩子的'探究能力。這些思考結合《指南》的要求,幼兒園的課程似乎就有了一定的方向,課程結構大致爲基礎課程+美育課程+自然教育課程,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課程內容應有機聯繫、相互滲透,將教育綜合化、趣味化,使我們的孩子在幼兒階段生活更豐富、更健康快樂!

接下來,我將繼續細研《指南》,使幼兒園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爲幼兒園9月的順利開園建構最適宜的課程!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6

近階段,我趁空閒之餘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每一點內容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將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完成,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

多年來,我們依據《綱要》制定幼兒園的各項活動,讓我體會到《綱要》是多麼貼近幼兒,從《綱要》中我懂得了幼兒每個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適合他們的教育活動、生活活動……而今天讓我重新認識幼兒教育的靈活化。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讓我知道了原來隨性的教育時時都在,它根據幼兒的特點提出了很多更細緻的方面,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到更細緻更全面。在一開始我都不明白《綱要》已經很全面了,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做什麼的呢?它有什麼意義嗎?哦,原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綱要》是兩個獨立、平行的文件,一個是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一個是課程指南。兩個文件在重要的價值觀方面是一致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制定能有助於我們教師與家長澄清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期望,在教育實踐中更全面瞭解兒童,因而,有利於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兒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兒童早期學習標準的積極價值:對兒童“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形成基本共識;有利於早期教育課程的設計,使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從而改善兒童的學習效果;建立了可靠的內容體系,並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標準相聯繫,爲有效銜接和兒童的入學準備提供了基礎和依據;有利於規範機構教育活動,從而保證了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關注教育弱勢羣體,有利於促進教育公平。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一向對其懵懂,原來兒童的'早期教育是這麼科學、這麼規範。在我看來,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年齡特點制定不同的活動就能對他們的啓蒙教育有很大的幫助,看來我所想的這些還是比較片面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提到的種種都對我接下來的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原先只以爲幼兒教育之切合《綱要》就能很完美了。而今天的學習讓我明白幼兒教育需要更深的挖掘,不能只停留在某一處,我們不能只根據《綱要》來指定我們的工作,《綱要》雖然比較全面,但也不能完全的停留在這裏,我們需要是更多的學習,完善自身的理論和實際,再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細緻性把我們的幼兒教育辦得更好,爲我們的教育事業創造出一片美好的天空!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7

上星期,我園組織了全體教師學習了國家新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休閒時,我又認真地進行了通讀、理解。《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11個子領域、32個教學目標、87條教學建議。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教育建議部分對我的啓示最大。

1、營造溫暖、輕鬆的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

這個學期我帶的是小班。插班幼兒剛進園的時候,由於環境陌生,又哭又鬧,不哭的孩子已跟着哭了。《指南》給我們的建議是:教師應該拿出十分的愛心和耐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溫暖的心理環境,讓孩子對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產生好感,多表揚不哭泣的孩子,給予他們鼓勵,幫助孩子們儘快適應新環境。例如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不願與別人交流,我們應該以欣賞的態度去對待幼兒,發現幼兒的優點,將他放大化,鼓勵幼兒多與別人交流。

2、則樣對待犯錯誤的.孩子。

小班的孩子由於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強。不管什麼東西都想摸。所以經常犯錯誤,《指南》給我們的建議是:幼兒做錯事時要冷靜處理,不歷聲斥責,更不能打罵。幼兒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平靜後告訴他什麼行爲是可以接受的。

3、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注重個體差異。

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但是作爲老師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注重個體差異,不能橫向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不準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評價幼兒的作品,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學習方式和獨創性。

4、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

我們的家長不管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愛好,是不是適合自己孩子年齡段的特點,我們班的家長中也存在着這種問題,他們關心的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寫多少數字。我們不能滿足家長的要求,以家長爲中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身體發育,強加於幼兒學習一些與他們年齡不符的內容。

孩子應該有嬉笑遊樂的快樂童年,這不僅是對孩子的童年負責,也是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負責。

以上是我學習《指南》後的一點體會,我將把指南上的建議用到我的工作中。我想,我們的孩子一定有一個天真、快樂、遊戲的童年。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8

本週園裏進行了一次《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社會領域的一次學習,讓我對這個領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看了《指南》,我覺得好多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可以對照執行,並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其中的目標都能細化到我們可操作的程度,對於我們教師來說不是空口說大道理,比較實在,有可操作性,對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注和引導。小班幼兒剛入園,面對幼兒園這個陌生的大環境,必然會感到害怕和恐懼。對於身邊一下子多了幾十個和自己一樣年紀的小朋友,必然會感到好奇。面對於從未見過的幼兒園老師和阿姨,必然會疏遠。面臨如此多的社會性問題,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呢?首先,教師可以以親切的態度讓幼兒感受到這個大環境其實並不可怕,幼兒園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在幼兒園裏能夠感受到快樂。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互相熟悉。因爲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直觀感受的,而遊戲又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因此他們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漸漸地,他們就會彼此之間感受到熟悉,慢慢地就會發展成好朋友。再者,在日常生活中給予幼兒關心和指導的老師和阿姨,會讓孩子們感受到關愛,就會逐漸卸下心防,不再害怕,愛上幼兒園。

我想,這僅僅是他們社會性學習的第一步。學校需要努力,家長更要配合。週末或者是空閒時間,不要總是把孩子留在家裏看電視,不僅對眼睛不好,而且長此以往接觸不到社會中的.人,孩子往往會形成膽小、懦弱、內向等性格特質。不妨帶着孩子多去外面走走,玩玩,接觸大自然,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孩子們就會變得越來越開朗。

在這次的學習中,我懂得了許多,學習到了許多。我將把這次的學習,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給孩子們更多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讓他們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釋放!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9

今天我再次對《指南》中語言這一領域進行了閱讀,對兒童的語言發展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讓我知道在平常生活學習中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如:經常和幼兒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例如:給他們讀圖書、講故事等,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我們要用幼兒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們交談,對幼兒提要求和佈置任務時要求他們注意聽,鼓勵他主動提問,說話時注意語氣、語調,讓幼兒感受語氣、語調的作用,如對幼兒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較堅定的語氣表示不同意。

看了語言領域的第一點:“聽與說”的教育建議,我自認爲能較好地做到這些。如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堅持給他們講故事,一起看圖書,並且我也注意培養他們的傾聽習慣。以前發現有孩子不夠認真,我總是即時提醒,現在我說話相應放輕,語速放慢,讓孩子們不由靜下心來細細地聽,這樣也較好地養成了他們的傾聽習慣。同時,在和孩子們進行交流時,我總是注意說話的語氣,總是能結合情景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於幼兒理解。特別是講故事時,注意語音、語調,配上表情,儘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現得清晰,讓孩子一下就能理解。這樣操作,我希望能給孩子們做個榜樣,讓他們也能愛說、會說。

在此基礎上,我爲幼兒創造各種說話的機會,如來園時和他們交流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有沒有什麼新聞說說;晨間活動時,今天你玩了些什麼,有什麼特別的跟大家交流一下;上課時更是鼓勵大家積極發言。但是,我卻發現,孩子們不怎麼說話,或者說,說得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多。每天上課的時候,發言的總是那幾個,難得有匹黑馬冒出來,讓我欣喜一下,這讓我很是鬱悶。但仔細想來,問題總還是出在我的身上,於是,慢慢尋找,慢慢發現,再慢慢改變。

能力強的孩子總是很能說,也表現很積極,那些知道卻不願意說的,我採取激勵措施,讓他們從懶洋洋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共享。能力較差的.孩子儘量提問些簡單的問題,或把提問放在能力強的孩子的後面,讓他們如小鸚鵡般跟着其他孩子學說。

在語言活動時,有時候讓孩子們看着圖說一句話,請一個孩子說了後,我不斷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說得更完整?能不能說得更好聽?這樣也刺激大家一起動腦筋,說得更好。這一點我發現很有用,在今後我也會一直用到。

當然,在孩子們大膽說話以後,不管說得如何,我總是給予肯定。希望孩子們越來越能說,越來越會說。希望通過學習《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更好的做好幼教工作,給孩子創造更快樂輕鬆的環境,讓他們自信陽光的成長!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0

利用空餘時間,我認真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受益匪淺、感觸良多,《指南解讀》分兩個部分詳盡地闡釋了指南的精髓,分別是:怎麼理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怎樣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解讀》通過詳盡的闡述和案例分析、結構圖、示意圖等方式逐句分析《指南》的各項目標要求,並補充指南的內容。通過枝幹圖和餅圖清晰明瞭地畫出來了指南中的五大領域十一個子領域及其目標結構,並對每一個目標進行了概括理解。其中爲了讀者更好地認識舉例了很多幼兒園的小實例。

《指南》提出要在全面瞭解的基礎上有目的的觀察幼兒,在幼兒的活動中生成觀察目標。有一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它說的是一個小朋友帶了蠶寶寶到幼兒園,後來蠶寶寶破繭成蝶後死了,一羣小朋友都圍着蠶寶寶開始討論它的死因,有的說餓死的,有的說病死的,有的說毒死的等等。這個案例很好的說明了指南幫助我們全面觀察、瞭解幼兒的指引,提供幼兒足夠的發表意見和交流的慾望,提出教師觀察的重要性,要了解幼兒觀察的慾望,幫助幼兒學習與發展。

我們在平時幼兒的學習生活中也要積極地抓住機會,提供給幼兒更多探索創造的條件,並從中觀察幼兒的行爲和發展,幫助幼兒取得進步。

關於《指南》藝術領域目標的內涵與價值,這一部分的《解讀》主要通過問答的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在讀者對《指南》裏的各項目標提出質疑了以後,《解讀》來解釋指南的目標的合理化。

比如在模仿學習中,《指南》藝術教育指出,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的要求。”而有人提出既然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幼兒繪畫也通過模仿來學習來完成,比如我們現在的.美術教學中大部分就是教師提供範畫供幼兒模仿,然後幼兒照着老師範畫來學習繪畫,但是指南又要求我們不要提供範畫,這個如何解釋呢?解讀中詳盡地解釋了所謂的“模仿”的含義,模仿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真實物品或者自然景觀引起的自我主動模仿,而不是簡單的依樣畫葫蘆,解讀還通過案例來說明幼兒自己創作的繪畫往往比範畫臨摹有印象有意義。

想起我們在平時的美術教育中似乎爲了課程簡單化,也忽略了兒童的自發模仿和創造,呆板的繁華臨摹會扼制兒童想象力的發展,這就導致兒童不是千篇一律的繪畫分格。有的幼兒不喜歡繪畫,總是說:“老師,我不會。”想起兒童初期都喜歡亂塗亂畫,怎麼長大了反而不會畫了呢?因爲他們腦子裏有了模糊印象的固定模式了,這種固定模式不清楚,但卻牢牢的固定住兒童的思維。因此《指南》中對兒童藝術思想的解放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1

在沒有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前,我對幼兒各階段的具體發展目標也是不夠清楚的,瞭解最多的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的幼兒發展目標。但是綱要上的目標是經過提煉和總結的,教師只能去領會,在實踐中還需要教師去解讀綱要的內涵。而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後,我感到指南中的目標、理論和見解對我們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因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發展目標十分明確,而且實際工作中也易於教師把握和操作。

我仔細研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感觸頗多。我感到我們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教育。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發展目標內容十分廣泛。而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可能沒有考慮到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可能對幼兒的關注還不夠細緻。比如:有時候,我們會對幼兒缺乏瞭解。有時候,沒有發現孩子能力上的優缺點。我感到身爲教師,就要對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負責,我們不但要深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而且要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真正作爲我們實際教育工作的指南。由指南我聯繫到自己的實際工作,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老師要愛孩子,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當前,併爲孩子制定今後的發展目標,同時,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比如,爲幼兒制定每月成長檔案,教師要細緻觀察孩子,記錄孩子的特點、優點和不足,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並且運用多種途徑與幼兒家長進行及時地溝通,對家長提出教育指導意見。教師要把班級中的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傾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孩子的個體差異是很明顯的,

所以,教師在照顧到絕大多數孩子發展的.同時,還要對班級中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逐步提高幼兒的能力的自信心。教師要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後,我想到在我們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因爲擔心幼兒不會做、不會畫、不會剪等,對幼兒過於包辦,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過於包辦、對於小班的幼兒,不讓幼兒自己畫物體的輪廓、不讓幼兒自己使用剪刀,擔心幼兒畫不像、剪不像。這種做法剝奪了幼兒自己練習本領的機會,結果,老師累了,幼兒卻沒學到什麼東西、能力沒得到鍛鍊,若長期下去,幼兒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練習,哪怕要練習很多次幼兒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和信心。

三、幼兒在園的學習內容是十分廣泛的,教師不能讓幼兒只偏向於某一領域的學習而輕視其它能力的培養。幼兒園階段,對幼兒的培養是十分全面的。是全科的,包括語言、社會、科學、健康、藝術各領域的教學以及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等。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教師要把握各領域的教學目標與要求,熟悉各領域的教學。所以,作爲幼兒教師,自己要學習的知識也是很多的,教師要關注到許多方面的科學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在教學中才能科學施教,讓幼兒懂得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本領。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工作指南,細緻、紮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孩子一起成長。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2

這次觀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我覺得觀察孩子是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在剛開始工作時就準備了一個教育觀察記錄本,還信誓旦旦地和家長承諾要記錄下每個孩子的成長。但是由於觀察的無目的和無計劃性,加之工作的繁忙,到現在爲止我只零零散散地記錄了部分行爲比較典型的孩子的成長變化,對於大部分孩子則停留在表面化、概括化的瞭解。

通過《指南》的學習,我意識到可以將《指南》作爲觀察、瞭解孩子的框架和指導方向。首先要完整地熟悉和掌握《指南》的各個領域和目標,這樣有利於我們在觀看孩子活動或自由遊戲時,能抓住他們比較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義的表現進行細緻的觀察,瞭解他們實際能夠做什麼與應該做什麼之間的距離,從而設計有效且適宜的環境及活動,支持和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其次,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幼兒。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每天面對30多個孩子,不可能完全靠隨機觀察就能瞭解到每個孩子的學習與發展情況。因此,我們在對孩子有完整了解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比如針對班級上一位孩子總是喜歡一個人獨自遊戲,平時也不愛說話。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應觀察她在遊戲和一日生活中的表現,捕捉她的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情況,從而進行有效的引導。最後應注意對孩子做分析評價時,要全面整體地看待,從多方面的信息對其做出綜合判斷,並積極評價孩子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點滴進步。

在生活中學習和發展是幼兒的一個顯著特點,融教育於一日生活中也由此而成爲幼兒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如《指南》強調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以及兒童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重要性。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能片面、刻板地“上課”、“說教”,而要重視幼兒生活的獨特價值,抓住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契機孩子進行有意識地引導和教育。如每天的來園和離園環節,我們可以重點進行情緒安定愉快、體質鍛鍊等方面的健康領域教育、以及主動和老師同伴問好、禮貌用語等語言和社會領域的教育等。總之,各個領域的培養目標、途徑,都離不開幼兒的一日生活,我們應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具體情境中,讓孩子們多體驗、多操作、多感知。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3

從《指南》的名字中可以看出,指南是對3—4歲、4—5歲、5—6歲這三個年齡段末期孩子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的合理期望。並不是絕對的標準,只是發展的方向和常模發展水平,不排除個體的發展差異性。它充分的體現出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重視兒童學習、生活的獨特價值,充分地尊重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而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自己和家長總會不自覺地對孩子的期待過高,一旦個別孩子表現的“不盡人意”時,我們總是憂心忡忡,甚至採取“利誘”的方法誘導孩子達到我們成人期待的標準,導致孩子的主動性減弱。通過對《指南》的學習,使我意識到:愛孩子就要耐心地陪伴他們成長,扮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能以權威者的角色進行拔苗助長,做一些看似正確,其實錯誤的事情。同時,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樹立“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的教育觀、兒童觀,對不同能力的孩子要具有相應的合理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和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此外,還要多和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也瞭解正確的教育觀念,對自己的孩子多一些瞭解,提出合理的期望。從而家園合力,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和諧地成長。

“童年不是賽跑,而是一場旅行”。我們成人應該正確理解孩子學習和發展規律及特點,珍視孩子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努力使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美好童年。而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成長,在這個教學相長的過程中,讓我們與孩子共同茁壯成長!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14

假期間,在學校的要求下,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進行了自學。在教學活動中同事們選擇性地、挑重點地對《指南》的背景和內容也進行了詳細的研討,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指南》是一批幼教專家經歷四年多的時間,對全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查後,吸取國內外先進理念依據我國幼兒特點起草擬定的。《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由此,我們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具體達到怎樣的目標。教育建議則給我們一線教師在環境創設、活動內容、幼兒養成習慣、情緒情感的表達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這對我們今後實現以上的學習與發展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和引領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教師的滯後或理念落後的.教育行爲,從而促使幼兒更好地得以發展,同時爲一線教師更清楚地瞭解對各年齡段幼兒大致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

當今社會,許多家長都抱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拼命讓孩子“超前學習”,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在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之間穿梭。等到了三年級、10歲左右的年紀,孩子們已經是“久經沙場”的寫作業“老手”了。但是在生活習慣上,孩子們還是普遍滯後的,家長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們將這種希翼轉嫁到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甚至是學前教育。在這種心理促使下,他們在選擇幼兒園時,有相當多的家長會選擇一些以傳授知識、技能爲主的幼兒園。如4、5歲教授幼兒算加減法,5、6歲寫漢字,背九九乘法口訣,入小學前能識上千個字。這樣的幼兒園成爲家長優先選擇的對象。他們認爲孩子的潛力大得很,只要教得會,何必要等待?教與不教就是不一樣,孩子的的知識和技能大大超過了沒有被訓練的孩子。在幼兒園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許多幼兒園爲了迎合家長的心態,也不得不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更注重教育的即時效應。這種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日趨嚴重,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開花,結果。

《指南》告訴我們幼兒教育的功能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着眼於未來的奠基工程,具有潛在效應和長遠效應,爲此,必須改變人們對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兒園教育應着眼於兒童發展的長遠目標,要特別注重那些對兒童一生產生影響的品質,爲其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就是發展的可持續性原則。所以,面對家長的不正確地認識與要求,作爲幼兒園不應處於一種被動盲從的地位,而應充分發揮我們在幼兒教育中的專業主導地位。因爲作爲幼兒園,專業的幼兒教育機構;以及幼兒教師,專業的教育人員,我們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淺,不能只看到現在,而更應着眼於兒童的未來。明確了這一教育思路,那麼在具體的實施中,怎樣與家長達成共識,讓家長能主動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從於家長不正確的選擇?我認爲,要想在育兒觀念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家園共識,必須首先找準與家長合作的基點與分歧點。我們合作的基點是:我們與家長的教育初衷和最終目的,都是爲了培養孩子成材,但在具體的教育理念與方式上存在着較大的分歧。基於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充分發揮我們專業教育機構的權威性,帶領家長走出教育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