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精華15篇]

《西遊記》讀後感[精華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遊記》讀後感[精華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西遊記》的真名大家都看過,大家都很喜歡,書裏的內容經常讓人流連忘返。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孫悟空因爲天宮騷亂被如來佛祖五指山壓住。500年的漫長歲月後,他被唐僧救活,於是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豬八戒、沙僧,和他們一起去取經。途中,他們度過了八十一難,終於成仙。

取經之前,孫悟空的性格很囂張。就連玉帝也別無選擇,只能邀請如來撫慰他,儘管上帝對天宮大驚小怪。耶!他真的很可惡。他敢上天逼玉帝替他當孫悟空。但是他不知道外面還有人!最後不是被降服了嗎?

然而他被打壓了500年,性格卻發生了無數次的變化,開始變得不那麼驕傲。在取經的'路上,他又變得聰明勇敢起來。比如大師讓他把這個怪物抱成小孩。雖然他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身份,他還是揹着這個怪物,但是他從心底裏數着怎麼“對待”她。這樣的性格改變能不能不使他變對?

孫悟空雖然是神話人物,但誰都可以當孫悟空。人生難免會犯錯,但改正了就跟孫悟空一樣了。如果這個世界充滿了像孫悟空一樣的品質,那將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讀這本書不僅讓我徜徉於經典之間,也教會了我這個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2

在我的成長路上,《西遊記》始終陪伴着我,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雖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但是癮。當看到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時,不禁對唐僧的執着、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感悟頗深。但感動的還是唐僧對徒弟的諄諄教誨。如今再次細細品味這家喻戶曉的名著,不變的是故事情節,變的是我的感觸。

孫悟空神通廣大,卻被緊箍咒約束,被佛祖控制。這就是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是因爲這些束縛,孫悟空纔不會因爲本領高強而胡作非爲。生活中每個人也同樣,被法律和道德輿論約束着,整個世界也因這些約束才能夠有條不紊地發展。若世界上沒有任何規矩,對人們沒有任何約束,那麼就意味着這個世界墜入了毀滅的深淵。所以,人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遵守各項規定。

孫悟空保唐僧戰妖怪的英雄形象在我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不僅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更告訴我們許多生活的道理,給這本名著增添了光輝。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許多同學應該都看過。利用暑假的時間,我再一次品讀了這本名著。那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讓人讀起來就捨不得停下。我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心中感慨萬千。

《西遊記》裏的主人公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師徒四人。他們要去西天取經,路程十分遙遠。途中遭到重重困難,遇到許多神通的妖怪,但都被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及衆仙打敗,其中黑熊怪、紅孩兒、牛魔王等還與孫悟空結爲好友,互相幫助。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打白骨精”。孫悟空打妖怪,將妖怪打死了。唐僧不認得妖怪,說是好人,豬八戒也在一旁挑唆,還把孫悟空給趕走了。可是沒了孫悟空的唐僧不久就被妖怪捉走了,只能再把孫悟空請回來。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他們終於從西天取回了真經,成了佛,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兒也無聲無息的沒了。

《西遊記》不愧爲一本名著,它那精彩紛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其它任何書所不能比的。書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所以我們要鍛鍊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後退的信心。

《西遊記》讀後感4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讓我深有感悟的書,名字叫做《西遊記》。是吳承恩所寫,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流傳民間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同時也是家喻戶曉的傑作。西遊記,是神話、寓言,再加上喜劇小說的結合。

它的故事主要是描述孫悟空、豬八戒護、沙僧護送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故事,也帶了一些童話的趣味。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都是具有法力的,爲了護送唐僧,途中老遇妖魔鬼怪,他們周旋在神魔之間,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等合力對付,展開一段艱辛的里程。孫悟空原是一隻石猴,有猴子的靈巧與頑皮,法術高強,能降妖伏魔,而豬八戒有豬笨重和憨直的性格,時常出醜,製造了很多的笑話。他們取經必須要通過八十一個難關,牛魔王、蜘蛛精、白骨精這些妖魔鬼怪的.挑戰,最後一一克服勝利完成取經的任務。

讀完讓我懂得了每個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當中,必須迎接各種困難與挑戰。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上也一樣,人生需確立目標,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每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把它做完,不能因爲有困難就半途而廢,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只要我盡了去做了,就一定會成功的。

有志者事竟成!哈哈!"

《西遊記》讀後感5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西遊記》動畫片光碟,我對《西遊記》裏的故事已經很熟悉了。暑假裏我又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我對故事裏的人物又進一步瞭解了。書籍記錄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打敗了很多妖魔鬼怪,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在這個故事裏,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孫悟空,因爲他本領很大,會七十二變,對他的師父忠心耿耿,每次他的師父被妖怪抓住的時候,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救師父,唐僧沒有他的保護也不可能到達西天取到真經。豬八戒雖然好吃懶惰,但也很搞笑可愛。正是因爲有了他,唐僧的取經路上纔有了歡笑。沙和尚忠厚老實,一直默默無聞的爲師父和師兄效勞。唐僧則是心地善良,是個不氣餒的人。

唐僧師徒四人不怕困難,同心協力,取得了真經。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了,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努力刻苦,不怕困難,這樣也能取得“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6

暑假我讀的第一本名著是《西遊記》。

書中的內容讓我頗有感觸。本書作者明朝的羅貫中用筆向我們講述了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正是這離奇波折的故事情節感動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爲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書中的主人翁有誠心向佛、頑固執着的唐僧,正義大膽的孫悟空,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的豬八戒和心地善良、安於天命的沙和尚。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面對妖怪一點都不害怕。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雖然在他還有一些叛逆心理,但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認識到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想想自己卻是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爲什麼自己當初不能像他們一樣有堅持到底的心呢?而這就是我所缺少的,讀了這本書我要能想他們一樣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都要我盡力去做,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隱形的成功啊!因爲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讀後感7

這個寒假,我看了《西遊記》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經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

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應爲他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忠心地保護着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經。他的頭腦很機靈,而且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衝動,就因爲如此,唐僧就常常念緊箍咒,使得他疼痛難忍。

下面我喜歡的就是沙僧,因爲他忠厚老實,也不貪圖榮華富貴,對唐僧更是忠心耿耿,他可以拼了命地保護唐僧。

我不喜歡豬八戒的好吃懶惰,貪圖榮華富貴和美色。喜歡他但他對唐僧的忠心。我喜歡唐僧在取經的.路上不受任何誘惑和阻力。不管是金錢還是美色,他都當作一堆泥土。就算前方有一大堆妖魔鬼怪,他也毫不恐懼,一心只想取得真經。他的這種精神實在讓人佩服。但我不喜歡他有時卻不分青紅皁白地冤枉別人。

通過讀《西遊記》這本書,我知道了:做每件事都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達成我們的夢想。

《西遊記》讀後感8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特別是曲折離奇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稀奇古怪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遊記》是國內古時候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講述唐僧和三個徒弟千辛萬苦地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獲得真經的故事。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大家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並將這部分千難萬險幻化爲險象環生的各種災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鬥智鬥力的較量,讓人大長見識、歎爲觀止。書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點,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奧創,好逸惡勞、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靠譜、寡言少語的沙僧。小說情節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個性是孫奧創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既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也是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唐僧師徒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絲毫退縮。他們堅韌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觸動非常大。以前我雖然有當科學家的遠大理想,但不可以勤勤懇懇,做事常常拖拖拉拉、半途而廢,一味貪圖享受,吃美味的,玩好玩的。在將來的.歲月裏,我需要改掉做事虎頭蛇尾的錯誤做法,發奮發揚堅韌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既定的目的一往無前地奮勇邁進!

《西遊記》讀後感9

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鬥魔顯真功。

師徒四人一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他們中有武藝高強的孫悟空,性格溫和的豬八戒,忠心耿耿的沙僧,還有不畏艱難的唐僧,他們一路上團結一心,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

這本書用了許許多多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把每一個人物都寫得栩栩如生,當我打開這本書那一刻時,我就感覺如同就在他們身邊,看見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感受他們的每一個神態,聽到他們說的每一句話,一路跟着他們西天取經,瞭解他們每個人的故事,瞭解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地方便是孫悟空與二郎神打鬥時的描寫了,孫悟空十分機智,想變成麻雀迷惑大家,但是不巧,被二郎神發現了,兩人便拉開了一場七十二變大賽,變來變去。孫悟空一會兒變鶿鳥,一會兒變魚,一會兒變水蛇,但是二郎神也很聰明,只要看一眼便知道哪個是孫悟空變的,有一次還提前猜到孫悟空要變什麼,早早的等待悟空找上門來,可謂是既神通廣大,又聰明機智啊!

我喜歡西遊記,不僅僅是喜歡它的人物、描寫,還喜歡它的精神,師徒四人一路這麼艱難,但是他們卻還是勇往直前,不怕危險,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只要日積月累總有一天會苦盡甘來的。

《西遊記》讀後感10

我寒假讀了《西遊記》。《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這本書寫的是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觸犯了許多天條,所以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救了他,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最終到達靈山雷音寺取得有字真經的故事。

這本書太精彩了故事情節曲折,內容豐富。吳承恩的想象力太強了,他還很博學。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藥理、佛學、神鬼故事也精通。讓人敬佩至極。

在《西遊記》這部本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膽大包天居然敢和玉皇大帝做對頭。當然孫悟空有優點,也有缺點。他敢愛敢恨、聰慧這是他的`優點,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愛聽恭維話,是一個典形的“戴高樂"。孫悟空就是這樣的一個可愛的人物。

其實每一個人都在取經的路上,比如我們要取的真經是什麼?是學習。可以是學習體育技能,也可以是學習一個專業知識,孫悟空一行四人在取經的路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百折不撓。而我不順利時就想放棄。我應學習他們的品質。

小孩子讀書很細心,讀到修成正果時問:“菩薩里爲什麼沒有靈吉菩薩?”其實各路神仙我早已不記得哪個是哪個了。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靈吉菩薩只是西遊記中的一個人物,佛教中是沒有的。

《西遊記》讀後感11

大家都有許多愛好,比如:打乒乓環球、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而我的興趣愛好卻是讀書!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歡的書——《西遊記》,看到最精彩的'時候,媽媽卻叫我:“兒子,快幫個忙,家裏沒鹽了,趕緊去買包鹽。”我很不情願地放下手中的書,去超市了。

走在路上,我頭腦裏總是浮現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節,孫悟空三次用火眼金睛看穿了白骨精的把戲,最後終於打死了她,可是卻被唐僧誤認爲活活打死了三個好人,硬是把他給趕走,而且從此以後還不認他這個徒弟了,我都爲孫悟空感到不平。不知不覺我已經來到金潤髮超市,我一下想起超市也有賣書的,三步並作兩步我竟徑直來到二樓的書店,找到《西遊記》再次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卻遲遲不想走,直到把《西遊記》看完,看了一下時間,糟糕!看書太入迷了忘了時間了,趕緊急急忙忙買了袋鹽,跑回家。媽媽看到我,一下子把我抱在懷裏,問道:“兒子,你到底跑哪去啦?媽媽擔心死你了。”我不好意思地回答:“在金潤髮順便看了會兒書。”我把鹽給了媽媽,媽媽說:“下次如果去看書要提前和家長講好。”我點點頭。

這就是我看書的一次經歷,我覺得看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看書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我愛讀書!

《西遊記》讀後感12

《西遊記》這本書是明朝吳承恩寫的,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這本書一共100遍,每一遍都很精彩。

這本書講了一個故事。在古代,天地分爲四部分:東勝深州、南勝山木州、北畏瀘州、西勝烏赫州。奧萊鄉下有座山,比華東的神舟好。它叫郭華山,山上有一塊石頭。因天地之精,石因風雨等原因化爲石猴。石猴在進入瀑布時被猴子們稱爲“孫悟空”。

一天,一隻年老體弱的猴子死了,這使得孫悟空決定去西牛賀州向他的老師學習。孫悟空師從師父7700年,刀槍不入,翻筋斗等多項技能,被封爲孫悟空。後來孫悟空因爲和師兄弟玩,被祖師爺趕出門外。

後來孫悟空吃了蟠桃,偷了仙丹,在天宮大鬧。他被如來的五行山壓到了人間。五百年,唐憎自東唐;遇到了兩個界山,五指山,救了悟空,又得了個外號叫行者。師徒二人來到高老莊,接了朱、法八傑,又從流沙河接了沙悟淨、法好和尚。就這樣,四個師徒開始向西推進。

其實就是這本書寫的唐憎一路走過八十一難。這些鬼鬼不僅是未經許可從天上降下來的神,也是從凡間修煉多年的.鬼。在白三人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分青紅皁白的唐憎,而在女兒國裏則是一個堅定的唐憎。這是吳承恩寫的。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上面描述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所經歷的種種困難。先後收了3個徒弟一路上斬妖除魔,幫助唐僧西去。他們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他們各有各的性格。孫悟空英明果斷;豬八戒貪吃好睡;沙和尚憨厚老實。

從東土到西天,讓我最受感動的是《八十一難修成正果》這個題目。上面說佛門久久歸真,聖僧還少一難。於是便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扔到了通天河的西岸。師徒四人驚慌之時,聽見有人喊:“聖僧、聖僧!”他們一看,正是當年送他們過河的老龍龜。大家都很高興,紛紛上了老龍龜的背上。快到岸時,老龍龜問聖僧:“你答應幫我問如來佛祖,我還有多少年壽的.事,你問了嗎?”唐僧一時無語。老龍龜見唐僧一時無語,生氣了,便把他們翻入水中。幸好幾個徒弟把東西全都撈了過來。這時,八大金剛趕過來接他們,便一起駕雲向東飛去。唐太宗聽說唐僧回來,親自迎接,大擺筵席。

後來,如來封唐僧爲旃檀功德佛,封悟空爲鬥戰聖佛,封八戒爲淨壇使者,封悟淨爲金身羅漢,最後,封白龍馬爲八部天龍馬。讀了西遊記,我明白了只要有一個好的信念和持之以恆的精神,就會有好的收穫。

《西遊記》讀後感14

今年寒假,我重新讀了一遍《西遊記》,覺得別有一番風味。《西遊記》是一本神話小說,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真經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孫悟空曾經在花果山上當大王,過着悠閒快樂的生活,可是皇上朝安,孫悟空進入了天庭,因爲頑皮的性格,受到了驅逐和不公平對待,因此他大鬧天宮,但最終被壓在五行山下。

孫悟空因爲頑皮被壓在五行山下,但他的優點也很多,他十分忠心。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救出後,他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隨,即使受到了唐僧的誤解,被緊箍咒折磨,孫悟空始終沒有背叛他。孫悟空還十分的執着,衆所周知,取經之路有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不怕困難,用盡各種辦法,取得了成功。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我們不能因爲一些小事而退縮,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堅持的品質。有一次,我們寫作業,一道奧數題把我難倒了,我苦思冥想,就是做不出來,於是想放棄。可一想起《西遊記》裏的孫悟空,我就有了力量。最終,我做了出來,那種感覺別提有多好了。

《西遊記》一書看了使我終身受益,看N遍都不會厭倦,越看領悟的越深刻,希望你也去看看。

《西遊記》讀後感15

想必《西遊記》這部小說大家一定在5、6歲時就看過把!

我也是。這次寒假裏我又拿出這本書看了一遍。哇!重讀《西遊記》,我又有了一個想法。

你們想知道我的想法嗎?那就聽我一一道來:大家都知道,《西遊記》這部小說的主要人物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你們可能要問了,白龍馬不是人,爲什麼他也能叫人物呢?因爲它是小白龍變的`嘛。你們覺不覺得該讓他們其中一個“下崗”呢?那你讓誰“下崗”是豬八戒?是沙僧?還是……可我認爲“一個蘿蔔一個坑”,少了誰都不成。因爲只有他們幾個人的長處、性格加起來,才能優勢互補,取得真經。

唐僧師徒四人,真辛苦。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完了十萬八千里。在這九九八十一難裏,唐僧受盡了艱熬。悟空、八戒、沙僧一路上降妖除魔,保唐僧西去。

這幾個人物裏,你最喜歡哪個呢?很多人會喜歡孫悟空,因爲他神通廣大,會騰雲駕霧,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且他通妖性,與妖怪打交道熟門熟路,一路上不知打了多少妖魔鬼怪。

有人可能喜歡唐僧、豬八戒、沙僧或白龍馬。因爲他們各有各的優點。老實說我也很喜歡孫悟空。

好了,我的想法都說了。你們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我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