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紅樓夢》有感實用【15篇】

讀《紅樓夢》有感實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紅樓夢》有感實用【15篇】

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寫的是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的'一系列件。總體展現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歷史。

讀《紅樓夢》,令人記憶最深刻的是“黛玉焚稿斷癡情”,黛玉與寶玉如此情投意合,但若不是黛玉這病,也許寶二奶奶便不會是寶釵。

可惜兩人癡癡念念,如此苦等了幾年,卻換來一場空,這便更讓數多年輕人懷疑愛情,怕黛玉與寶玉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當時封建社會是同意三房五妾的,若黛玉不嫌棄,其實可以給寶玉做二房。但,也地黛玉對寶玉的癡情在被焚燒的手稿中已全化爲灰燼了吧!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是《紅樓夢》的開篇詩,其實已經表明了《紅樓夢》難以讀懂,特別是寶黛兩人的最後結果,更是讓人難以琢磨啊!

也許當你成家之時,也還未必能讀懂“那一片癡心,卻換來一場空”這一現象。

爲何這般癡心,苦等,換來的還是一場空?可在這其中不也曾嚐到過甜頭嗎?未必定爲一場空。

讀《紅樓夢》有感2

在今年最後一天,終於將《紅樓夢》上下冊全部讀完了。書中的人物各有歸宿:有的生前不如意,但死後卻登入極樂世界;有的曾經呼風喚雨,卻在孤苦失落中黯然離世;有的曾經遭遇不幸和波折,但最終迎來了柳暗花明;有的曾遍享人間富貴,但也不得不在無奈和不捨中撒手人寰。

全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充分體現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時不報,時候不到”這樣樸素的哲學思想。 以史老太君爲例,心地善良、善待他人、遇事豁達、明辯是非,最終了無遺憾的走向了人生的終點。與史老太君心性最相似的是薛寶釵,儘管有寶玉的不辭而別,想來也可擁有平安喜樂的一生。以王熙鳳爲例,待人刻薄,心腸恨毒,自私自利,機關算盡,最終財散人亡。

全書給我的感覺,整體有些傷感,有這麼多又漂亮、又聰明、又能幹的人中俊傑英年早逝。黛玉、鳳姐、迎春、秦可卿、晴雯、鴛鴦、尤氏姐妹等等,這麼多如花似玉的女子,都是這樣的結局,這讓人有些不忍和不安。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對美貌女子的`偏見,難道這樣的人不應該擁有美好的人生嗎。倒是襲人、平兒的結局還讓人稍感安慰,也許還是由於他們這樣不辭勞苦、樸實無華的性格吧。

全書的後四十回由他人撰寫,還是能看到與前八十回明顯的不同。有一種感覺,前八十回體現出的典雅和精美在後四十回裏再難看到。後四十回的重點在於按照既有的故事主線,給書中的各種人物安配一個合理的結局,保證故事的完整性。但對於各種場面的鋪陳,各種細節的描寫等方面明顯存在差距。皇上對賈珍、賈赦、薛蟠等人的赦免也有些突兀,多少有些不合邏輯。後四十回倒是讀得很快,不必再去認真理解那些典雅華麗的語言。

總體感覺,《紅樓夢》確實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好書,書中對建築、音樂、服飾、民俗等的描寫,全景展現了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全貌,對書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準確到位,確實值得一讀。

讀《紅樓夢》有感3

終於看完了,本該在上學時看,現在纔看挺慚愧。畢竟是中國的名著之一,作爲中國人還是該稍加了解。本人比較喜歡讀世界名著,讀的不多,某次想該讀哪一個好,突然想到中國也有名著,且沒讀過,不然就讀讀中國的`名著,先了解了解本國的名著再說。想想中國的四大名著一個都沒看過,就先看看感興趣的,“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吧。“三國演義”難懂,就先看“紅樓夢”了。看完覺得那時候的榮與衰太不穩定,今天榮華富貴、錦衣玉食,明天可能一無所有、窮困潦倒,而這榮與衰只憑皇帝一句話,看皇帝的心情,君主專制,讓那些大臣家勢難有保障。加上大家庭住一起,說不定那個小侄、孫外甥什麼的在外惹事,就有可能牽連整個家族,或免職或被抄家都有可能,家大人多,即使處處小心,也難防有什麼差遲。大家庭人多關係複雜,矛盾重重,富裕時還能勉強湊活不太明顯,一旦窮困,之間的矛盾激化、顯得突出、露骨。所以現在發展趨勢是小家庭是有道理的,本人舉雙手贊同小家庭形式,人少矛盾少易解決,人多矛盾多事情複雜不易解決,所以做父母的要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幸福,他們結婚後儘量不要和他們住一起,這對您兩位老人家和他們小夫妻都好。那時的婚姻是父母或長輩做主,自己無權決定結婚對象,全憑媒妁之言,洞房時才能見廬山真面目。現在能自由戀愛、自由選擇結婚對象真是太幸福了。

讀《紅樓夢》有感4

幾縷清風拂上我的臉龐,我望向窗外清朗的天空,那輪皎潔的明月高高的懸掛着,心中仍是那個才華橫溢卻滿腹愁結的女子,妮娓曲葬花吟,那是我最美的.遇見。

想來紅樓夢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從“這位妹妹我曾見過”到就此別過,是道貌岸然還是人心險惡?因果緣由,是非對錯,賈史王薛的一個個漸漸敗落,就像太陽東昇西落,如癡如夢,“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這是黛玉於窗下望月而感,“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這是黛玉寄人籬下之感:“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這是黛玉氤氳着情壕的夢吃。喜歡是聲色犬馬的一響貪歡,而愛是過盡千帆,溫酒煮茶共杯盞,可錦衣綢緞,可粗茶淡飯,可嚐遍人間,可歸老山川。

宛爾,一陣清風拂過,書被“嘩啦”地翻到最後一頁,夢中美好的情節隨風而去,醒來,只有無盡的淒涼,“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也像花兒般“紅消香斷”飄然離去了,爲何會如此淒涼?同樣生爲女兒身,同樣關若天仙,同科滿腹經綸,爲何是寶敘最終與他攜手?

爲何寶釵終得圓滿,而黛玉卻肝腸寸斷?她無人憐惜,寶釵卻是高高在上的少奶奶。曾經的姐妹又該怨誰憐誰,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罪過,寶釵像秋天,成熟,明理,圓滑,黛玉像春天,銷向,脫俗,多愁善感,纏綿,就因爲放不下,才把自己女主角的戲份妄自推入了冬天,她放不下對玉玉的愛,放不下她與寶玉的兩小無猜,放不下她與寶釵原爲姐妹卻天差地別的命運,放不下命運如此不公,放不下自己被衆人拋棄,淡出世外。

看完,感嘆人生無常,世事無奈,卻又想對黛玉說:“你本應擁有完美的人生,只是因爲太過執着才錯過了這般精彩的年華,只因放不下才有如此多的羈絆,不願意忘記纔會忽略眼前的其他,放下了終會有一個人陪伴你左右,度過這美麗的年華,‘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聽謂放下,就是釋然,無所謂牽掛,也無所謂放不下,灑脫地活着,放下煩惱,就會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與快樂,因爲太過於放不下,所以才遺失了以往率真的自己,因爲太注重統所以纔看不見沿途秀麗的風光,正如納蘭容若言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自明,也許我們應該看開一一點,把結局看得淡泊一點,執着和錯過也許只有一念之差,放下他,也許是一華麗的轉身,放下桀驁也許是成熟的開始。

飲一杯素淡清香,守一窗清風明月,看一景奇花異草。我借一程閒適,掬半盞香茗,月下月一朵溫婉,沐雲淡風輕,淺笑嫣然,這便是最美的遇見。

讀《紅樓夢》有感5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紅樓夢》。每一次看《紅樓夢》,對於裏面各種各樣的人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們不公的命運深感痛恨。特別是晴雯。

晴雯是一個奴僕,是屬於當時社會低身份的一個人物。她對賈寶玉的執着愛戀之情是婦孺皆知的,但是由於封建社會的思想槽粕與制度,導致她內心的情感無法宣泄,也正因爲如此,才導致了她悲慘的'結局。每當我讀至此,都會爲她悲慘的命運深感痛恨與惋惜,像她這樣一個弱女子,爲了追求愛情,而不屑努力,是多麼的崇高而偉大啊,卻由於封建社會的制度,讓她手無寸鐵、無法反抗的接受了死亡“判決書”。

在現代社會,似乎沒有多少人會提倡如此做法了、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爲愛犧牲了。因爲這個時代是一個虛假的時代,有很多對夫婦都不是爲愛而結婚,而是爲錢才走到了一起。所以,我在爲生活在當時社會的人感到悲痛之時也會爲他們感到慶幸,因爲他們的愛情世界是真實的。

讀《紅樓夢》有感6

無風仍脈脈。

青磚牆下的花冢,飄散的是你微蹙掛愁的眉尖;斜陽裏的斑竹,搖曳的是你玉潔冰清的笑靨!你,是穿透了時空的一個夢,在深夜推門而入,向我傾訴你的哀愁無限;你,是來自飄渺仙界的一縷香,承載了千年前未斷的愫情,流下滴滴沉澱了一生的清淚。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古老而凋零的世道,在你身上,我看到了穿越時代不朽的大氣!

林黛玉!

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體質纖弱,自幼喪雙親!寄居他人屋檐下,卻又和封建禮教格格不入,受人算計,遭人排擠,在三百六十日的風刀霜劍下,卻仍持着“捻冰爲土玉爲盆”的潔清!賈家的種種繁華,在你眼裏只是深夜枕邊的冷寂,對親情的渴求凝成呼出的嘆息,融化在這腐朽的世道中。溫情何在?那一絲微弱的血脈牽動着你整個命運,有誰能理解你對憐憫的不屑和心中的萬縷酸楚?

花沁晨露,朝陽的溫度卻溫暖不了你的心……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當你收到寶姐姐那每日一兩上等燕窩時,當“慈姨媽”的“愛語”鑽入你的耳際時,你單純地以爲,那竟是闊別的親情,你竟如得了至親般感激。殊不知,那燕窩背後用心之良苦,那“愛語”暗處城府之高深!在一片爾虞我詐的骯髒中,只有你從不卑躬屈膝,從不搖尾乞憐!也只有你,守住了心中的一整片淨土,耕耘着你命運的淒涼和愛情的空寂!

枝頭的花朵脆弱而清美,倦倚西風,怎堪淒涼!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一曲惆悵的《枉凝眉》道出了你與賈寶玉之間真摯悽美的愛情。在那個沒落的'朝代中,在那個腐朽的制度裏,你又從何而知,自己只是封建勢力聯姻的犧牲品罷了!愛情,是你唯一擁有和被擁有的東西,是你用心維護的信仰。但,在封建制度那如刀的條律下,你的愛情也只是捉影捕風,是無法泅渡的黑暗,只到死,才徹底打開!

花落一瓣,在風中輕輕的飛,緩緩的墜。淚長流,花失媚。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你逼人的才氣只讓你走向了愛情的悲歌,你絕代的嬌容卻成了催命的措辭,你嫋嫋婷婷的美麗只在最繁華的一季凋零。生命征途上的最後一步,你帶着不敢言的幽恨哀愁而去,你用顫抖的素手泣血譜寫了章末最沉重的音符!往事如煙,在你乾涸的雙目裏消散得淡然風清。

悲乎!花落人亡時,誰知誰?誰葬誰?誰拾誰收?……

殘花向晚,飄落了一生的燦爛!

數讀《紅樓》,萬語千言。

林黛玉坎坷半生,終於在落紅上尋到了她的精神翅膀,她用生命向沒落的世道抗爭,她用她的一切向腐朽的制度申訴!她生命的隕亡,我深信,那是另一種超乎世俗的重生!是在清風一片中上升作無際無涯的飛翔!

殘花向晚,花落爲花開!

讀《紅樓夢》有感7

從“金玉良緣”陰謀實施的過程來看,是相當成功的。不僅攪得寶玉和黛玉吵吵鬧鬧,而且也着實讓賈母大傷腦筋。而更可怕的是,居然連元妃也參與了進來,“王氏集團”的力量可謂強大。

在“王氏集團”的行動得到了元妃的支持後,王夫人就開始以未來賈府“掌門人”的身份在賈母面前“耍大牌”了,去陪賈母打醮,竟說“身體不適”,而在得知自己不去,賈母要去並還帶很多人去的時候,王夫人竟說了一句“還是那麼高興”,她以爲,賈母既知元妃認同“金玉良緣”,那賈母應該鬱悶、悲哀,怎麼還那麼高興呢?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的“敵意”表露無遺。這些,難道賈母看不出來?不!賈母肯定看出來了。她不僅要去,而且看見大家都要去,“越發心中歡喜”。爲什麼?因爲她要在清虛觀破解“金玉良緣”的陰謀,當然人去得越多越好,又“打發人去請了薛姨媽”,這位“金玉良緣”陰謀的另一位主謀也去。

當年寶玉的祖父榮國公的“出家替身”張道士在打醮途中“突然”爲寶玉“提親”。說是一戶人家的小姐“今年十五歲了”,而且“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寶玉。巧的是,就在小說第二十二回,薛寶釵剛過了十五歲的'生日,這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巧合”,而且寶釵的模樣智慧、薛家的根基家當,當然也配得上寶玉和賈家。這不是暗指寶釵又是指誰呢?可是賈母這精明的老太太說什麼呢?只見賈母輕描淡寫的說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裏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着,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窮家子,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難得好的。”說得多麼巧,既然你是道士,那我也胡謅個和尚,你說根基相當,我偏說窮也沒關係。就這樣,一場陰謀又被老太太巧妙化解了。

讀《紅樓夢》有感8

在曹雪芹栩栩如生的筆下,有了瀟灑不羈的賈寶玉,嬌嫩柔弱的林黛玉,他們二人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敗。

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從而表達了他的憤怒和不滿。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身體纖弱的林黛玉來到榮國府,竟慢慢與頑劣多情的賈寶玉相戀,但由於王熙鳳從中作梗,使用了調包計,讓誤以爲娶得是黛玉的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而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也因傷心過度,吐血而亡,賈寶玉也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了空門。

這是一個淒涼而又憂傷的故事,其中原因就是他們將生活想象的太過一帆風順、太過美好浪漫,從而讓他們經不起考驗,因爲生活不是隻有浪漫,它也充滿了很多的磨礪,浪漫美好最終也會被消磨得不留一絲痕跡。但就是由於林黛玉將生活想象的太過簡單,從而受不了打擊,含怨離去。

但唯一可以值得慶幸的,就是他們還有着一段美麗的回憶,儘管很短暫細小,但卻可以深入人心。他們既能相遇,就代表他們是有緣的.,但他們依然沒能成爲這幸福的應運者,反而變成了這輪迴之中的局外人……

《紅樓夢》到底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悽美委婉的愛情,任誰都不好改變。即使寶釵再傷痛;襲人再怨恨;金釧再痛楚,可她們終究還是這部戲的匆匆過路人……

讀《紅樓夢》有感9

四大名著想必是孺婦皆知,四部佳作各有千秋,而我卻認爲,《紅樓夢》最爲引人注目。她不似《水滸》,寫草莽英雄、江湖豪傑之事,行俠仗義、報仇雪恨之心;也不似《三國》,寫雄主名王、謀臣勇將之事,攻城略地、縱橫捭闔之心;更不似《西遊記》那樣,寫求取佛經、歷盡磨難之事,斬妖除魔、伸張正義之心。她猶如一個“新新人類”,竟是描述了一羣少男少女,特別是以妙齡少女爲核心所展開的故事畫卷,讓人眼前爲之一亮。

封建社會是沒有人權的,特別是在末期,更是不把人當人看,而女性的地位,根本就不存在。歷史上,在戰況危急之時,圍城之中,沒有糧食,便將城中的女人全捉來吃,這樣的事情多次出現在史書上,還不是野史,而是輝煌的正史!而就在這樣的社會,就出現了這樣一本書,書中的女性,個個聰明美麗,有自己的想法主見,有自己特殊的行止見識,好像現今“女強人”的先祖,並且,還有一個七尺男兒說出了“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怎能不謂之是石破天驚的大事!

再來看看寫出這本看似“叛逆”的書的作者,他就是“曹雪芹”。書中的取材,大多都是來源於他年少時的'笑聲與淚水。我曾經看過一段文字,曹雪芹的寫作目的就是要“使閨閣昭傳”,讓天下後世人知道“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泯滅其也”。他也曾說“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比裙釵;我實愧則有,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之日也”。聽,這不正是當初寶玉在那些女子前,自慚形穢,以“濁玉”自稱的原型麼?不難看出,賈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兼“進化級”了。

寶玉,如同是封建社會孕育出的“新人”胚胎,顯然與那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開始時,這個問題就顯露出來,在他年幼抓週時,一把就抓個脂粉釵環,讓賈政當機立斷,他將來不過是個酒色之徒,從此對寶玉只有蔑視與不屑。而寶玉,從小,就與丫鬟姐妹們“混”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更是鑑證“酒色之徒”這個稱謂。他除了對賈母和王夫人等的親人之愛,對身邊的每一位女子都喜歡着,尊敬着,舉止也親密無間,但沒有半分逾越。也難怪,魯迅也稱之“暱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

當然《紅樓夢》是女性的頌歌,其中女子多得眼花繚亂。她們,匯聚在大觀園中,就像個小小的女兒國。這些女孩兒,都容貌俊秀,渾身散發着青春的純潔氣息。她們雖說是大家閨秀,卻不似自古以來的女兒一般:在家中,對父母唯命是從,出家後,以“三從四德”爲畢生目標。她們有自己的主見思想。書中有兩個重要人。一是林黛玉,二是薛寶釵。命運將她們倆與寶玉緊緊相連。面對黛玉,寶玉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因爲,黛玉懂得他這個“新新人類”的思想,兩人同枕一個枕頭,躺在牀上說着悄悄話,對男女有別之類的世俗視而不見,顯然是兩個趣味相同的人兒。而對寶釵,寶玉是相敬相愛,但心裏總有隔膜,寶釵處事是圓滑的,比黛玉得人心多了,可正是她對任何人都那樣溫和,就越發讓人無法走向她的內心。可賈母她們也發覺寶釵是當妻子的最佳人選,畢竟黛玉那溫順下隱藏的叛逆讓長輩們不安,正是如此,故事終於走向了最後……

讀《紅樓夢》有感10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爲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溫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

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說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溫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

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

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爲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

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爲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

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讀《紅樓夢》有感11

有一本書令人魂牽夢縈,有一首詩讓人如夢似幻,有一個人使人愛憐非常。作爲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它無疑是一部驚世鉅作的。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詩描寫的並不是黛玉,但我卻覺得與她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瀟湘妃子林黛玉給我的感覺永遠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她美麗且多才多藝,算得上是大觀園中唯一一個詩人。作爲“第一美女”“第一才女”的顰兒讓人如何不愛,但這樣的她卻不適合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她身世淒涼,卻又美麗聰慧,曹翁筆墨之神,亦在於此。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在寶玉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於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爲。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傳統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但不可否認的,悲劇往往比喜劇更扣人心絃,使人難以忘懷。在某方面來說,這個結局或者是早已註定的,因爲黛玉的敏感而善良,因爲寶玉偏僻而乖張,因爲寶釵的表面端莊心機不淺。而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更是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

不管如何,我愛它的全部,甚至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爲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我不懂愛情,但我知道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遂,道紅樓本是一場“剪不斷,理還亂”的夢啊!

讀《紅樓夢》有感12

書,是人類通往成功的道路;書,是清新的風,吹散我們心中的憂愁;書,是一把金鑰匙,爲我們打開知識的大門。書是最美好的!

我是一個不常看書的人,但是隻要我發現一本感興趣的.書,它就“完”了,我一定會把它“吃幹抹淨”。這不我找到了一本好書,這書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架構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

這本書自從二年級就擺放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這本書,我才從書架上拿下了滿是灰塵的它,只見書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灰,要是灰再厚一點連書上的“紅樓夢”三個字都看不到了,我吹了吹書上的灰,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紅樓夢》,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插圖。哦!原來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啊!我認真的看着,可是腦子裏連他們的名字也記不住,我乾脆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畫一個人物關係結構圖,果然,有了這幅圖瞭解內容就簡單多了。

我漸漸沉浸在書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林黛玉,學着她的語氣說話,那聲音嬌滴滴的,我聽的都頭皮發麻,但是不能太有意思!後來,媽媽發現了我只看書,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就每天放學後在家門口等着我乖乖的把書上交後再去寫作業。但媽媽還是機靈不過我,後來我每天放學後就急忙狂奔回家,給媽媽來一個出其不意,放下書包拿出書就衝進廁所,一呆就是半個多小時,每次媽媽都會敲敲廁所的門提醒我快出來,有一次甚至開玩笑說:“你是不是掉進茅坑裏了?”我聽見了,面上很糗,只得從廁所出來。

這時候,媽媽跟我說每天下午我作業寫完就可以看書,我高興極了每天下午趕緊寫完就抱起書來看。媽媽告訴我,看書要手裏拿着筆,看到好詞好句,重點句子要畫出來。按照媽媽的方法,書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符號,這似乎是我看書的證明。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書裏最可憐的不過是迎春了,爹不疼娘不愛,丈夫還對她家庭暴力,性格逆來順受,但她也爲了不讓別人看不起她而努力奮鬥,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她一直在努力也在一直被拋棄着。

看了這本書我真切地體會到了當時黑暗社會的腐敗,讓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這驚人的變化使我震驚。

《紅樓夢》不只是一部文學著作,它還是一部沉重的歷史,記載了人間悲歡離合。

讀《紅樓夢》有感13

《紅樓夢》是一部佛經。它就像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出我們的喜怒哀樂,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心事。

我們可以在其中不斷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喜悅,看到自己的哀傷,甚至在最悲傷最茫然的時候,它就如同佛經一樣,會給予你最大的`安慰,和最大的當頭棒喝。

父親的去世讓我對生死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也有了更大的困惑。面對生死,尤其是親人的去世,很多事情是無法想通,也想不通的。

心裏有很多東西都交雜在一起,悲傷的、無措的、茫然的、不願相信的,就像身處在兩個時空的交界一樣。

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內,都會有這種交界的感覺,在“人還在”和“人不在”的兩個世界間遊移。

理智會告訴你“人不在了”,可感情會告訴你“人還在”;自己相處的時候會覺得“人還在”,可是身邊不斷安慰你的人卻分分明明在說“人不在了”。

我想親人去世的時候,人大概都會有一段時間處在這種交界中吧。

讀《紅樓夢》有感14

是誰感嘆:“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閱遍這《紅樓夢》,才終於明白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一場戲,高潮迭起,跌宕起伏;亦或是一支曲,婉轉悠長,動人心絃。

在那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我想我最喜愛的便是寶玉和那黛玉。

想這寶玉,雖言頑石一塊,享盡人間千萬榮華富貴,,卻也終究抵不過心中對仙境清靜的渴望。兜兜轉轉,一十八年的徘徊,終究也不過是寥寥一場夢。不過,到也裏這世上走過一遭,看盡了紅塵,也園了自己青梗峯下“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的夢。

何必癡笑寶玉喜愛在內帷廝混?若他也同賈環、薛蟠一樣,去沾染這世間的粗鄙之風,倒也不會有“女子清爽,男子濁臭逼人”的感悟,也無“撕扇子做千金一笑”的佳舉。

不必癡笑寶玉不愛讀書,不喜功名。在我看來,這並非是不思進取,也不是一種墮落。縱觀那個時代,學子都極力讀書,以謀求金榜題名,好將來中個一官半職,以便光宗耀祖。可單單這寶玉偏與世俗相違,不重名利,不喜讀書,成爲封建時代的“異人”,這是一種價值,也是一種敢於追求自我的勇氣,

更不必癡笑寶玉即使家教甚嚴,卻沒能成爲學堂首屈一指的人物。若是徐徐想來,寶玉也是極其聰慧的,莫不,怎有他芙蓉花前洋洋灑灑的《芙蓉女兒誄》之作?也不會海棠詩社中,怡紅公子的佳作。

在我心中,寶玉也並非如書中所云“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孝無雙”,反倒是追求自己想要的風向杆。

再看這黛玉,初閱“黛玉進賈府”這節,偏偏無法忘掉的便是寫林黛玉容貌的這一段。“兩彎似蹙非蹙卷罥煙梅,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襲一身之病”,這等柔弱,也合他“葬花吟詩”的多愁善感和那海棠詩社中,被評爲花魁的瀟湘妃子美稱。

不論黛玉常在窗前落淚,感慨世事,若她沒有這等情懷,怎能有日後衆多感情洋溢的詩篇?

也不必再論黛玉平時待人苛刻,在面對意中人寶玉時,也是極有心的。單爲他做的`玉絡子和荷包,也可從點滴件看到黛玉心思的獨特與縝密。

更不論黛玉通報與一樣不喜追逐功名,若黛玉沒有這樣的思想,寶玉也一定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了。沒有黛玉的同心,寶玉頂無法與其親近,會更加孤獨的享受着這錦衣玉食的生活。

柔柔黛玉,僅因前世的爲絳珠草受仙子日日澆水之恩,便化作今生無盡淚以報所承恩德,也創下這舉世柔情,苦苦一世,淚水流盡,終於唱完了這貌似繁華,終則悽婉的一齣戲。

黛玉與寶玉,多年的心意相伴,終於長大,卻發現一切再不似幼時。大家庭制度的壓制,也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腐朽。寶哥哥終究沒能娶到林妹妹,致黛玉含恨而終,令寶玉獨乞“青燈古佛前”,這是一種悲痛,也是封建適度下人們無法事事如願的縮影。

一場戲,一首歌。這幕紅樓便是一曲絕唱,花落人散,是非已定,留給世人的唯有無限的感慨。

一朝幕落,便已曲終。

讀《紅樓夢》有感15

一個是閬苑仙葩,

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

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盡,

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由清朝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爲主線,描寫了四大家族之首的賈家的衰亡歷程。《紅樓夢》還被稱爲“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這首《枉凝眉》中的“閬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而“美玉無瑕”指的是賈寶玉。他們二人原先一個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林黛玉因爲賈寶玉日日以甘露灌溉而得以化作人形,聽聞賈寶玉化身的`石頭被空空道人帶下凡去,便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去凡間找賈寶玉報恩。

正如歌中唱到的,“奇緣”讓他二人在凡間相遇,林黛玉因母親去世被父親送到外祖母賈母跟前照料,在賈府中見到了帶着通靈寶玉的賈寶玉。兩人一見便倍感親切,賈寶玉說:“這妹妹好像在哪裏見過。”,林黛玉心中彼時對賈寶玉卻存了誤解,以爲那不過是個被寵壞了的紈絝子弟。可是終究是緣分作怪,兩人朝夕相處竟生出情誼來。愛情中的林黛玉因賈寶玉喜,因賈寶玉哭,流盡了一生的眼淚,報答了前世的恩情。

可終究是命途多舛,隨着賈元春的去世、賈府被抄家等一系列事情的發生,寶黛二人緣分已盡,可憐情深緣淺,蹉跎一世。不知寶黛二人魂歸天際,於九霄雲上再度相見時,又會檫出怎樣的火花。